框架涵、小桥的施工作业指导书.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722149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框架涵、小桥的施工作业指导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框架涵、小桥的施工作业指导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框架涵、小桥的施工作业指导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ZNTJ18标段涵洞工程编号:HD-001 框架涵、框架小桥作业指导书单 位: 编 制: 审 核: 批 准: 2010年12月19日发布 2010年12月19日实施 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涵洞工程框架涵、框架小桥施工作业指导书1 适用范围适用于新建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管内框架涵、框架小桥施工。2 作业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2.2外业技术准备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修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3 技术要求3.1涵洞两侧回填土应分层对称夯填。 3.2工作坑开挖后及时砌筑基础,严禁地表水浸泡基坑而影响地基承载力,涵体施工完毕后,及时将基坑回填。3.3涵身混凝土浇筑可分为两阶段施工。先浇筑底板(包括下梗肋),当底板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50后,再施工中、边墙及顶板混凝土。施工缝必须按有关规定严格处理。3.4涵洞的沉降缝从基础、主体到顶板,应在同一个竖直平面内,缝宽要满足设计要求,缝中填塞物根据设计要求而定,填塞物要填满塞实。3.5顶板底模拆除时,混凝土强度要达到设计要求。3.6洞口应与明沟顺接。3.7砂、石、水泥、片石等原材料应符合相关规定。3.8施工时,基底土质与设计不符时,应及时上报监理和设计单位,不得自行处理。3.9所有检验项目必须经质检部门会同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并办理签证后才能进入下道工序。4 施工工艺流程框架涵、小桥施工工艺流程5 施工要求(1)软基加固处理本标段的框架涵部分处于路基软基处理段上,软基处理主要采用0.5m的水泥搅拌桩桩。(2)基坑施工由于二分部管段内,大部分涵洞受线路高度控制下挖设置,基坑较深,施工按以下要求进行:a.基坑开挖测量定出涵洞、箱型桥中心位置,根据线路走向、地形及地质情况于边坡位置放出开挖边线之后,即可组织基坑的开挖。采用挖掘机机械开挖,设计基底以上30cm预留组织人力开挖,防止基底受到扰动。为便于支立模板,基坑留有一定工作面。无水土质基坑底面,按基础设计平面尺寸每边放宽不小于50cm,有水基坑底面,要满足四周排水沟与汇水井的设置要求,每边放宽不小于80cm。b.挖基时注意:、基底避免超挖,松动部分要清除。使用机械开挖时,不得破坏基底土的结构,在设计高程以上保留30cm由人工开挖。注意开挖时需考虑基础下50cm碎石垫层厚度。、挖至标高后不得长时间暴露、扰动或浸泡而削弱其承载力,一般情况下挖至接近基坑510cm时即暂停,在检验完毕后突击挖除,随即进行基础施工;、弃土以不影响基坑挖掘或其它作业的基坑边坡稳定为宜,施工时应堆放在离基坑510米远的地方,以确保基坑边坡的稳定和施工用场地。c.以下情况下要采用护壁加固:、基坑较深,土方数量较大;、基坑坡度受场地限制;、基坑地质松软或含水量较大,坡度不易保持。挡板支撑,采用横竖挡板与钢框架支撑坑壁。基坑每层开挖深度根据开挖的地质情况而定,不宜超过1.5m,边挖边支。对支撑结构随时检查,发现变形及时加固或更换,更换时要先撑后拆。支撑拆除顺序要自上而下,待下层支撑拆除后并回填土后,再拆除上层支撑。开挖基础前,应在坑口顶缘。采用加固措施,防止土层坍塌。d.开挖基坑遇有较大渗水时,可采取下列措施:、每内层开挖深度不大于0.5m,汇水坑设于基坑中心;、开挖进入含水层时,宜扩挖40cm,以石料码砌扩挖部位,并在表面喷射一层58cm厚的砼。、对流砂、淤泥等夹层,除打入小木桩外,并在桩间缠以竹篱等,然后喷射砼。(3)基底处理a.基底要清除松动石块、淤泥,清出新鲜地面,表面干净。b.碎石类及砂类土层基底承重面要修理平整,砌筑基础时先铺一层10cm水泥砂浆。c.黏性土层基底整修时,要在天然状态下铲平,不得用回填土夯平,必要时,可向基底夯入10cm以上厚度的碎石,碎石层顶面不得高于基底设计高程。d.基础浇筑前基坑不得泡水,如发生基坑泡水现象,要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并满足设计要求。e.基础土方工程施工期间,在每条轴线基坑旁采用人开挖一条排水沟,且为保证排水畅通,排水沟要有一定的坡度。在排水中遇个别地式较高处,人工开挖11米集水井作为过度。底部挖积水坑,用于集水坑排水。(4)涵体钢筋砼施工在基坑开挖及处理完成后,经中心试验室检测地基承载力合格,现场监理检验合格签证,即可施工垫层,现场绑扎钢筋。底板钢筋绑扎必须将两侧边墙的竖筋一块绑扎到位,采取适宜的固定底板上、下层钢筋及边墙钢筋的定位措施,做好底板下层钢筋的支垫,保证底层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底板模板必须注意箱内边墙底部斜角模板设置准确,有可靠的定位设施,保证灌注砼中不发生偏位,以免给上部立模造成困难或产生质量缺陷。注意预埋沉降观测标。砼施工分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灌注底板及边墙脚斜坡体部分,第二部分则一次浇注边墙及顶板。砼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制,滑槽入模,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斜坡段边墙的灌注,滞后于底板约1.01.5小时,即待底板砼沉凝后于初凝前再接灌上部砼,以免砼灌注捣固时,砼从底部隆起,造成施工困难。底板砼灌注后,要注意控制箱内板面标高及抹平收浆,进行二次压面,并及时遮盖,以防砼水份蒸发产生塑性开裂,同时,及时进行浇水养护,防止砼早期干缩而产生裂纹。侧墙及箱顶砼采取一次性浇注。在底板砼强度达到规范要求后,进行测量复核及放样,安立墙内模及箱顶底板,内模支架采用碗扣式支架,纵横剪刀撑加固,在支架顶部铺设方木和底模。内模安立后,即可绑扎边墙及顶板钢筋,顶板两层钢筋间设立支架体系,确保施工中顶层钢筋不发生凹陷变位。钢筋绑扎完毕并经自检,监理复验合格、签证后,即可安设外模。外模采用制式钢模板,边墙内外模按砼灌注受力情况设置16拉杆,采用20塑料管防护拉杆,以确保所有拉杆均能拆除。侧墙砼对称灌注,并设串筒,使砼由串筒下灌,防止冲击模板及砼离析,采用人工摊平,分层捣固。灌注到顶板部位后,对灌注进行周密安排,防止产生施工冷缝,顶板灌注一次到位。对顶板顶面要严格控制标高,及时抹平、收浆、遮盖及防护,防止顶面受到破损或开裂。砼浇注完成后,及时并加强养护,根据气温条件养生采用薄膜加草袋覆盖蓄热增温养护,确保砼强度正常增长。(5)涵体防水层的施工箱(涵)体的边墙及顶部防水层,是箱涵安全使用极其重要的设施,将按设计要求严格控制防水材料质量和施工工艺,做到涂刷均匀、粘贴齐全、密贴、粘合良好、搭接严密、长度合格,并按要求认真做好防水层的防护设施,确保使用中不发生渗漏。6劳力组织6.1劳力组织方式:采用架子队组织模式6.2施工人员应结合现场确定的施工方、机械、人员组合、工期要求进行理配置。人员配备表负责人1人技术主管1人专职安全员1人工班长1人技术、质检、测量及试验人员5人混凝土振捣工4人模板工5人钢筋工10人机械工、普工8人其中负责人、技术主管、专职安全员由施工单位正式员工担任,并可根据工程情况适当配备若干劳务人员。7 材料要求混凝土原材料及外加剂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外加剂应满足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的规定。7.1 水泥(1)水泥采用经检验合格的、正规厂家生产的水泥。(2)现场水泥要做好标识,内容包括:水泥名称、生产厂家、标号、出厂日期、批号、检验状态(标明合格与否)、进货日期、保管人。7.2 细骨料(1)砂场要由中心试验室选定,取样化验合格后确定。(2)采用中粗砂,含泥量不大于5,当混凝土强度在C30C50之间时,含泥量不大于3,泥块含量应小于0.5%。 (3)细骨料的吸水率应不大于2%。7.3 粗骨料(1)粗骨料应选用级配合理、粒形良好、质地均匀坚固、线膨胀系数小的洁净碎石,也可采用碎卵石。(2)料场的选定应经试验室化验后确定。(3)粗骨料合泥量:砼强度小于C30时不大于1,砼强度大于或等于C50时,不大于0.5。7.4 水宜采用生活饮用水,禁用污水、海水,应经检验后使用。7.5 外加剂(1)外加剂应采用减水率高、坍落度损失小、适量引气、能明显改善或提高砼耐久性能的质量稳定产品。外加剂与水泥应有良好的相容性。(2)外加剂的选择必须符合工程需要,掺加剂量必须由试验室确定并严格计量执行。7.6 钢筋(1)进场钢筋要有出厂合格证明。(2)试验室按规范要求对于进场钢筋进行检测。8 设备机具配置主要机械设备表拌和区设备工地上的设备混凝土拌合机2台插入式振捣棒4个装载机1台吊车1台砼罐车8台挖掘机1台自卸车5台9 质量控制及验收标准框架涵、小桥施工允许偏差序号项 目允许偏差(mm)1轴线偏位202流水面高程+20,03孔径204涵顶高程155涵长+100,506涵身厚度+10,-57涵身接缝错台310 安全环保措施10.1 在基坑顶部距基坑边缘0.5米处,打一圈防护木桩或钢管桩,夜间设防护灯。10.2施工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严禁非工作人员进入场地。10.3施工用电要规范,必须符合“三项五线制”的规定。10.4基坑抽水应设沉淀池或采用排水沟远引,泥水不得污染稻田和水源。10.5碴土不准堵塞河道或污染农田,基础施工完应及时将碴土清除外运至指定弃土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工程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