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街小学新课程中学生过程性评价实施方案.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8722379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街小学新课程中学生过程性评价实施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西街小学新课程中学生过程性评价实施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西街小学新课程中学生过程性评价实施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街小学新课程中学生过程性评价实施方案更新日期:2007-9-26 15:54:56点击数:【字体:小 大】指导思想:“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为核心观念,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新型学生评价体系,倡导面向学生发展的教育评价体系的建构,倡导建立符合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学生评价改革,试图在学生评价的指导思想、原则、功能、内容和方法等方面有一个全新的突破,使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评价不再是学生发展的桎梏,而成为真正解放学习者的新型评价体系。评价原则:突出学生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学生评价不仅考虑学生装的过去,重视学生的现在,更着眼于学生的未来;更多地体现对学生的关注和关怀;要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达到基础培养目标的要求,更要发现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特长,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还应关注个体之间的差异;最终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拓宽学生评价的内容,综合评定“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从基础性发展目标和学科学习目标两个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同时关注新课程中的三大目标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学习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总体的过程特别是学科教学中实施。促进学习,教学与评价的一体化进程。建立学生学习过程中多样化的评价方式,让学生评价镶嵌在真实的教学任务之中,嵌入在学生的学习和和教师教学的态度过程之中,形成学习教学的有机构成部分。重视学生自我评价,注重多个体之间的交流与协商。以学习者为中心,激发学生内在幼因。促进学生自我成长,要将他人的评价与自我评价结合起来,构成多个体参与评价的体系。采用质性评价方法,倡导学生评价学习的多样化。要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采用多样的、开放式的评价方法,了解每个学生的优点、潜力、不足以及发展的需要。评价的发展方向(目标)在评价功能上,要改变过于强调评价的甄别,选拔与评优点功能的做法,进一步强化评价的激励和促进的功能。在评价内容上,一方面,要改变那种只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做法,应着眼于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尤其要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发展;另一方面,要改变那种只关注结果、不关注过程和条件的做法,应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全方位地促进学生发展。在评价方法上,要改变那种过分依赖纸笔测验、过分看重分数的做法,应将测试性评价和其他各种非测试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采用灵活多样、简便易行的评价方式,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在评价实施上,要改变那种忽视被评价者的主体地位和个别差异的做法,将评价和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评价成为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积极的交互过程。评价策略:注重过程,促进发展,体现开放,强调多元。评价方式及方法。注重学生的随机评价,转变评价行为。(1)针对学习内容的评价,在课堂上,多形式、多渠道地用激励性语言评价学生,鼓励学生爱学、乐学,我要学的信心。(2)针对学习习惯的评价。注重日常教学中给予学生适当的评价,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针对学习方法的评价,注重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发现、运用、总结好的学习方法。(4)针对情感态度的评价。将学习知识与情感培养有机结合起来。抓住时机及时评价。(5)针对学习方式的评价(合作学习),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合作意识。让学生学会评价。(1)学会自评;(2)学会互评。(二)建立学生形式性和结合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日常的评价,体现动态的评价管理。建立学生成长的记录袋。(内容见成长袋)课堂测评,阶段(单元)测评,期末测评结合,(三)开放过程,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师评激励与意识:了解学生,寻找闪光点,讲究语言艺术。生评反思与欣赏:自评反思与欣赏;互评:欣赏与收获。家长评理解与鼓励:宣传与影响;合作与关注。成长记录袋:“课堂是孩子学习的主阵地”。“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善于积累,从课外获取知识是学生成长的关键”卡;“家校沟通,共育新苗”卡,“闪光的痕迹”互张卡和一个展示台。课堂评价:“学习态度,听课情况,综合能力(声音、普通话、知识掌握、回答问题、提出问题、创新能力)用优、一般、尚需努力”几个层次。作业卡:书面作业、 朗诵、 识字、实践活动、用评价。 态度 对错 熟练 一般 还需加油基础性发展目标:道德品质、公民素质、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学科评价:三维目标。评价实施:我们本着“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突出学生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对学生评价的内容标准、方法等进行改革。建立了学生的多元评价体系。根据学生的成长过程的知识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把学生的评价分为学习成长过程的评价、终结性考试评价、非学业内容评价。评价方式采用学生自评、伙伴互评、家长评价、教师评价、成长记录袋评价。学习成长过程的评价。第一、注重对学生日常学习和发展的日常评价,用激励性的口头评价和评语评价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第二,利用成长记录袋进行的日常评价。成长记录袋中收集了学习过程中父母的期望,教师、同学的评价和自我评价,各次的作业、自己满意的作品等。这种评价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的轨迹,发现自己的不足,加强了自我反省和自我评价的能力;第三,每学期两次的阶段性评价。根据学生发展过程的“三维”目标,将语文分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写话六个方面;数学分情感体验、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知识与技能四个方面进行一学期两次的阶段性评价。语文、数学这些内容的评价主要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以讲故事、游戏、队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日记、才艺展示等形式采用自评、互评、老师评、家长评的方式进行评价。这些内容的评价占30%,结果和期末考试评价结合为学生一学期的终结性评价。期末考试评价。期末考试评价根据学科的不同特点改变试卷的命题方式,进行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测试。测试的内容所占比重不一样,并对不同的内容分别报告家长,做到教评相结合。期末评价占学生终结评价的70%,加日常进行的阶段性评价的30%为学生最后的学业成绩。期末语文,数学考试成绩不理想,可以申情重考,使考试成不促进学生装发展过程。非学业内容的评价。各科教师将学生装发展过程中的学习方法,学习兴趣,创新能力,实践和应用能力,表达和沟通,合作与分享,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非学业内容的评价内容和要求加以提炼,在某个阶段重点关注某个方面,并形成一些关键指标,教师进行观察和记录,对学生的某个方面形成较清晰的认识后,以评语的形式将评价的内容反馈给学生。评语的载体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批改作业时简单的三言两语。这种评价使评价的过程性各个体性差异更好地得到体现。根据不同内容采用随堂评价,跟随评价、延缓评价、多次评价。引为观察,情景测验、成长记录袋)教学目记调查与实验评价领导小组及实施人员组长:郑飞副组长:马建荣、朱军年组员:甄桂花、曾建军、赵建华实施人员:一、二、三年级课改班教师、学生、家长等。附表一小学语文学习过程性评价实施方法以语文课程标准的阶段目标为依据,以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为评价范围,以学生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书面、非书面的全部学习成果为评价内容,分“书面素质”和“非书面素质”两大部分,每部分又分“必评内容”和“创新(自选)内容”,详见下图:必 课本、课堂练习本、习字本、古诗文名句读背档案评 作文本、日记本、自办报、背诵默写记录演讲稿、内 辩论稿单元、期中、期末测试卷容书面素 创质 新 课外阅读档案、读书笔记、精彩日记、发表文章学多 活动设计、成果及资料生元 自 小课题研究资料与论文语化 选文评 质内 内容 容 必 口语、听记 评 朗读、阅读 非 内 演讲、辩论 书 容 面 素 创 质 新 表扬卡、喜报、奖状自 预习本、(包括提出的问题)选 自制测试卷等内容 学生有权决定评价内容,特别是在作品展示过程中,由学生自己负责判断提交作品或资料的质量和价值,从而拥有了判断自己学习质量和进步、努力情况的机会,这样每个人都可以把自己所有的精力用平创造一个可以预期的未来。学生评价方案 为达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我们必须建立符合素质教育的评价与考试制度。根据教育部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结合学校实际提出学生评价改革方案。 一、学生评价改革的目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对学生评价是教学过程的一个环节,评价的功能与教育目标是一致的。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集中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学生评价改革,要力求达到这个目标。 二、评价内容和标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应包括评价的内容和标准,评价方法和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计划。评价的内容和标准应包括一般性发展目标和学科学习目标两个方面。一般性发展目标主要包括道德品质、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学科学习般性发展目标主要包括道德品质、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学科学习目标应根据各学科课程标准对学生“知识与技能、学习过程与方法、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评价。评价标准应体现差异性。既要体现对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又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以及发展的不同情况。 具体评价内容和标准: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 1、能主动学习,基础知识和技能扎实,经过努力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提高。 2、能运用已有的知识获得新知识。 3、能把不同学科的知识联系起来,具有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能力。 4、能对学习方式方法加以评价,并能改造和利用。 (二)过程与方法 1、能运用各种学习策略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和学习效率。 2、能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并提出改革的办法。 3、在各种环境中,能与他人合作确立学习目标并实现目标。 4、有独立思考、质疑的习惯,有创造的见解。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对个人的行为负责,具有诚实、公正的品格。 2、能通过所学知识对个人和社会问题形成正确的认识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价值观。 3、尊重他人,了解自己,理解并学会赞赏他人。 4、对学习与活动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 各学科制定学科学习发展目标评价标准可参照以上评价标准。 三、评价原则: 学生评价改革,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从德、智、体、美多方面全面评价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的成长,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1、评价要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以及发展的不同需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评价方法要多样化,方式应灵活、多样,具有科学性、简便易行、有实效性。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自评和他评的评价方法,提高 教育评价的有效性。 3、评价不能仅关注结果,更要注重学生的成长过程。把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 4、要重视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改变单一由教师评价学生的状况,使教育评价成为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 四、评价方式: (一)定期正规评价: 1、书面检测、考试。适用于学业考查学科,采用等级制。 2、口头测试。适用学业考查学科,如语文、英语、音乐等,采用等级制。 3、表现性评价。适用非学业评价,检查学生探究、创新和实践能力,采用质性评价。 (二)即时评价:如学生作业、课堂表现。不拘泥于时间间隔、字数、内容、形式等,觉得“有感要发”就可以记录,采用质性描述。 (三)学生成长记录袋。将学生各种评价材料存于学生成长记录袋中,有助于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并改进自己的学习,使教师对学生某个阶段的学习状况有个清晰全面的把握五、评价方法: 1、注重对学生学习和发展过程的评价在学生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给予评价和反馈能有效地改变评价过分偏向终结性的现象,也有助于实现评价的个体化,是实现评价发展性功能的重要途径。 第一,教师要更加注重对学生日常学习和发展的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和变化,及时给予学生评价和反馈。可采用口头评价的方式,根据“短、小、勤、快”的原则,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利用口头评价对学生的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和反馈,激发学生 的学习积极性,并有效地促使学生朝向既定的学习目标。此外,还要分发挥评语的及时性优势和激励性作用,加强了师生之间的联系,学生能够及时了解自己的进步和不足,从而改进自己的学习。 第二,利用一些成长记录的方法关注学生发展的过程。为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收集学生方方面面的资料,包括父母的期望,教师、同学和自我的评价、各次的作业和竞赛成绩,自己满意的作品等等。 学生通过成长记录看到自己进步的轨迹,发现自己的不足,并通过成长记录加强了自我反省和自我评价能力。 第三,将日常评价、阶段评价和期末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期中、期末成绩中日常表现和作业、单元测验各占一定的比例。这样做可以使学生和家长不再只关注期末考试,体现了形成性评价的精神并将评价融入日常教学中,做到教评相长。但要注意坚持正确的导向, 但 要采取某些方法和策略,如在学科期末成绩评定中对不同的学习内容分别报告,并根据内容的不同对平时和期末成绩设定不同的权重。这样才能引起家长的重视。 第四,可以利用学科学习和评价的特点,采取分项考试、分散考试的方法。如将语文的评价、考试分为语言表达、词汇掌握、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等方面,采用写字卡、朗读卡、积累卡、阅读卡、表达卡等考察方式,与期末考试相结合;数学、英语等学科的考试采取多 元化的综合评价方式。 2、重视评价内容的多样性,关注对非学业内容的评价在新的课程标准中,学科教学目标不但包括知识和技能,还包括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非学业内容,后者一方面是学科培养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对于学生的学业好坏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在日常的教学实践和评价改革中,必须对学生的非学业方面给予关注。可利用统一的评价表定期对学生发展过程中的非学业内容进行评价,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与同学的相处、劳动、关心集体等方面。 3、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改变过去单独由教师评价学生的状态,鼓励学生本人、同学、家长等参与到评价中,特别是自我评价,一方面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也提高了他们的自我反思能力。可在日常教学中,当学生回答问题或小组合作时,让其他同学或小组给予评价。有时也可定期让同学和家长在成长记录上对学生进行评价。 多主体评价要注意三点:首先,评价者(同学、家长等)要有明确的评价目标和标准;其次,要分清楚哪些内容适合多主体评价,哪些内容不适合多主体评价,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要多主体评价;最后,在多主体评价,特别是学生互评中要淡化等级和分数,淡化学生之间的相互比较。 4、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将评价与考试作为促进学生学习的环节给每一个学生成功的机会,在评价与考试中注重学生差异并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把考试作为查缺补漏和促进学生学习的环节。可尝试给学生多次的考试机会,只要学生觉得考试结果不理想,就可以申请重考,使考试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 关于这点教师要注意教育学生淡化分数、等级和相互比较,要强调进步和纵向比较,在学生中树立起考试是考察和检验,更是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观念。学生评价实施方案一、指导原则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关注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发挥评价的激励与调控功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发展动力,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形成良好的个性,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评价对课程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和质量监控作用。评价的目的、评价的内容、评价的标准和评价的方式等各方面都直接影响着课程目标的实现。因此,课程评价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环节。建立一套与课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式是全面实施课改,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障。(一)发展性原则。评价的功能在于促进学生发展,淡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着眼于学生长远发展,关注学生发展中的需要,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二)综合性原则。评价的内容要距有综合性,既要重视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又要注重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学习能力、情感态度、行为习惯、身心健康,审美情趣等基本素质的评价。在学习能力方面要特别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评价,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三)多样化原则。评价的方式要注意多样化,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自评与他评相结合,课内评价与课外评价相结合。(四)多元化原则。评价的主体要做到多元化,建立学生、老师、家长等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主体,以多渠道的信息反馈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五)激励性原则。评价的行为要以鼓励性为主,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看到自己成功的每一个足迹,树立学习、做人的信心,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二、评价的内容新课程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的获得情况,更关注学生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的、身心健康、有知识、有能力、有纪律的创新型人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容评价体系既包括学科学习目标,也包括一般性发展目标。1、对知识与技能的评价,主要渗透到学科教学中进行评价。学科学习目标以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各学科课程标准已列出学科学习目标和各学段应达到的标准,并提出了相应的评价建议。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学科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很难截然分开进行,也没有特定的课程来培养和专门促进一般性发展目标的发展,通常一般性发展目标蕴涵在学科学习中,与学科学习目标同步发展,而且也常常融合在一起进行评价。2、对于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主要体现在一般性评价之中,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道德品质。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遵纪守法、诚实可信、维护公德、关心集体、保护环境;自信、自强、自律、勤奋;能对个人的行为负责,表现出公民应具有的社会责任。(2)学习能力。有学习的愿望与兴趣,能承担学习责任;能运用各种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水平,能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反思;能把不同的学科知识联系起来,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具有初步的探究与创新精神。(3)交流与合作。能与他人一起确立目标并努力去实现目标;尊重并理解他人的处境和观点,能评价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能综合的运用各种交流和沟通的方法进行合作等。(4)个性与情感。对生活、学习有着积极的情感体验,拥有自尊和自信;能积极乐观的对待挫折与困难。表现出独立、自律、宽容和自强不息等优秀的个性品质。三、评价的方法评价要以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为依据,关注学生发展的过程,适应综合评价的需要,(一)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合起来,实现评价方式的多样化;(二)将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三)将形成性评价、阶段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四)将各学科课堂评价与课外综合活动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评价内容的综合化。l、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1)学科教学目标的评价,以定量评价为主,结合定性分析,帮助学生找出优缺点,提出改进措施与方法。对学生学业发展的评价,要以学习内容和学科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具体目标为参照,通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表现、态度的观察了解,考察每节课、每单元学习目标是否实现学习目标。基本评价形式有:课堂问答作业考查单元测验考试(笔试、口试)实验操作对一般性发展目标的评价,以定性评价为主,要有简洁的描述和记录作为支持性的资料和证据,避免给学生简单地下一个等级或分数。基本评价方法有:访谈(包括:面谈、座谈、家访等形式) 行为观察学习日记成长记录袋2、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1)形成性评价包括日常评价与阶段性评价,主要指平时的考察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业发展,又要关注学生的一般性发展。周评。在一周的时间内,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等方面进行评估,主要以自评为主,同学、老师提出建议,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及时调整自己。同时还要注意与家长的联系,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阶段性评价。是指在学期内某一段对学生进行的较全面的评价,一般安排每月一次,包括一般性目标与学业成绩目标的评价,其中学业成绩主要看学生的作业水平、单元测验。其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总结前段学习中的成绩,查找不足,指出努力的方向,阶段性评价,可以实行自评、互评相结合。(2)终结性评价是指在学期内或某一阶段学习结束时对学生进行的全面评价,包括学业成绩、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探究与实践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等方面的评价。主要目标是给学生的学业和其它发展评定成绩,提供及时的建设性反馈。终结性评价的常用方式有:考试档案袋的考查;实验操作实践测查终结性评价的结果呈现,将考试结果与平时的考查有机结合起来,要将老师的评价与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和家长的评价结合起来,给出科学、全面、具体的评价成绩,即:等级+特长+评语。3、自评与互评相结合自评就是学生对自己进行评估,经过一段时间的学校生活,让学生回顾一下自己的表现,对自己进行评价,从而肯定成绩,找出不足。周评、月评、期中、期末评,都可以进行自我评估。互评就是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进行评估,通过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对学生主体进行全面评价,提出合理建议,一般月评、期末评可采用互评的方式。4、课堂评价与课外活动评价相结合。对一般性目标的评价,不仅看学生的课堂提问情况、动手操作以及积极主动性,而且将课外实践活动中,学生的表现纳入到评价之中,做到课内、课外结合全面评价学生。四、实施评价改革的具体措施1、以活页作业改革为切入点,让评价内容活起来针对具体的作业设计,广泛推行发展性评语和展示性评价,让评价为孩子喜闻乐见,让激励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让开放的作业形式带来了内容的变化,减少了客观机械性的练习,增加了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和生动活泼的内容,让教师在设计作业前换位思考:我们设计的题形离学生有多远?我们该如何去贴近学生的需要?如咏诗配画、欣赏美景我想表达、给事物分类、和小伙伴一起走数学迷宫、美术作业中的电脑绘画等作业设计,既富有趣味,又贴近儿童的生活。摆脱了枯燥,乏味的机械重复练习,减少了学生的作业时间,套餐形式的活页作业,有效地减轻了课业负担,学生乐学乐做,不仅实现生动活泼的技能发展,还陶冶学生的情趣,在这基础上,更需要与之相应的评价方式。中心小学开展作业形式活页化、作业内容快乐化、作业评价多元化的系列活动。2以考试内容和方式改革为突破口,让评价方式亮起来。(1)根据教研室的具体要求,在课改年级尝试进行试题内容和方式的改革,开展让试卷充满温馨和快乐的专题实验。试题要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实践性、趣味性。重视试题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查,引导学生灵活掌握运用知识,自觉地培养探究与创新意识和能力。(2)推行满意得分制。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之间在学习的发展上必然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表现在计算速度上、理解能力上、以及对各科知识的体验上。对这些差异我们采用满分得分制。即:如果学生自己对某次测验的答卷不满意,教师可以推迟判分,鼓励并允许学生重新解答,当学生经过努力,改正原来答卷中的错误后,教师再给予评价,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感受到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新的学习动力。(3)结合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针对具体学科的特点,推行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测试。要注意学生实践能力测试,每学期结合阶段性评价,对学生进行综合实践能力测试。如:制作、表演、朗读、口语表达等。3、实践成长记录袋的做法为参照面,让评价过程动起来,通过成长记录袋,积累反映学生发展过程和结果的资料,记录学生成长的脚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