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沪科版中考试卷A(1.1~3.1)B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96167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6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沪科版中考试卷A(1.1~3.1)B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20届沪科版中考试卷A(1.1~3.1)B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20届沪科版中考试卷A(1.1~3.1)B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届沪科版中考试卷A(1131)B卷一、 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构成人体骨骼和牙齿的无机盐称为骨盐,其中含有氟化钙(CaF2)。氟化钙中氟(F)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 +2B . 2C . +1D . 12. (2分)为探究重力势能与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小龙选择了体积不同的实心铝球a、b,体积相同的实心铜球c和铝球d以及平整的橡皮泥进行实验。下列关于本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实验时要让球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B . 比较球落在橡皮泥中的凹陷程度来反应势能的大小C . 研究a球和b球可以验证重力势能与质量的有关D . 本实验器材还可以探究重力势能与高度的关系3. (2分)科学上用符号“ZAX”表示原子的组成,其中X代表元素符号,Z表示原子核内的质子数,A表示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已知abXn和cdYm的核外电子数相等。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 badcB . ancmC . ancmD . bndm4. (2分)小红对如图所示的两个探究实验进行比较后有了以下几点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A . 甲实验是发电机的原理,乙实验是电动机的原理B . 甲实验是用来探究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的实验装置,乙实验是用来探究磁能否生电的实验装置C . 实验时,甲中导体ab相当于电路中的电源,乙中导体ab相当于电路中的用电器D . 甲实验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乙实验中电能转化为机械能5. (2分)有三种元素X、Y、Z,已知X和Y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Y和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又知三种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总数之和为14,而质子数之和为28,则三种元素有可能是( ) A . C、N、PB . N、O、SC . N、P、FD . Na、O、S6. (2分)下列镁离子符号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Mg2+7. (2分)下列化学用语所表达的意义正确的是( ) A . NaCO3碳酸钠B . 2Na2个钠元素C . 3Fe2+3个铁离子D . 4N24个氮分子8. (2分)通过一年的学习,同学们对化学有了一些初步认识,你认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自然界中的元素是有限的,但组成的物质却是无限的B . 宏观上相对静止的物体,其构成微粒也是静止的C . 物质都具有两面性,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能造成危害D . 化学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如化学变化往往伴随着能量的变化9. (2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作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气体发生装置不相同B . 气体收集方法不可能相同C . 反应条件相同D . 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10. (2分)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实验时红磷可用木炭代替B . 本实验中红磷必须足量C . 燃烧停止后不能立刻打开弹簧夹D . 反应后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难溶于水,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11. (2分)在如图所示电路中,闭合开关S后,在滑片P向右滑动过程中,各电表示数变化正确的是( ) A . A1、A3示数不变,A2、V示数变小B . A1、V示数不变,A2、A3示数变大C . A1、A2、V示数不变,A3示数变小D . A2、V示数不变,A1示数变小,A3示数变大12. (2分)对下列现象的描述不合理的是( )A . 甲:奥斯特实验说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B . 乙:闭合开关后小磁针静止后会指向如图所示的位置C . 丙:利用这个装置可以探究“电磁感应”现象D . 丁:电流相同,电磁铁的磁性随线圈匝数增加而增强13. (2分)下列关于生活用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保险丝一般使用电阻较大,熔点较高的合金材料制成B . 当家庭电路中的电流过大时,漏电保护器就会自动跳闸以切断电路C . 站在地上的人接触火线发生触电时,漏电保护器自动切断电路D . 站在地上的人接触火线发生触电时,空气开关自动切断电路14. (2分)如图是元素X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该原子的核内电子数为16B . 该原子最外电子层达到了稳定结构C . X 属于非金属元素D . X 与Na 生成化合物NaX15. (2分)最早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这一结论的科学家是( )A . 瑞典化学家舍勒B .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C . 英国化学家拉姆塞D . 瑞典化学家瑞利二、 填空题 (共9题;共31分)16. (6分)用序号回答:在分子原子质子电子离子原子核中子元素中,选择:(1)_ 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它是由_ 和_ 构成的。(2)元素的种类由_数决定(3)Mg和Mg2+属于同种_ ,又因为它们具有不同的_ 数,故属于两种不同的微粒17. (3分)如图所示,将一条形磁体放在小车上,并靠近螺线管。开关闭合,当变阻器滑片向右滑动时,发现小车也向右运动,则条形磁体的左端为_极,图中电阻R2的作用是_ , 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将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18. (3分)出生于中国宁波的女医药家屠呦呦,因发现并提取出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发现的青蒿素用于治疗疟疾,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1)青蒿素含有由_种元素;(2)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3)青蒿素分子中其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_19. (4分)按要求填空(1)氕、氘、氚 金刚石、石墨 35Cl、37Cl H2O、H2D互为同位素的是_(填序号,下同)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2)18O的中子数为_,它与H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 20. (4分)科学中常用磁感线来形象地描述磁场,用磁感应强度(用字母B表示)来描述磁场的强弱,它的国际单位是特斯拉(简称特,符号T),磁感应强度B越大表明磁场越强;B0表明该处磁感应强度为0,有一种电阻,它的大小随磁场强弱的变化而变化,这种电阻叫做磁敏电阻,图a所示是某磁敏电阻R的阻值随磁感应强度B变化的图像,为了研究某磁敏电阻R的性质,小刚设计了如图b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当S1断开、S2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为3伏,则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_安。 (2)只闭合S1 , 通电螺线管的左端为S极;闭合S1和S2 , 移动两个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当电流表示数为0.04安时,电压表的示数为6伏,由图a可知,此时该磁敏电阻所在位置的磁感应强度为_特。 (3)实验中小刚将甲电路中电源的正、负极对调,发现乙电路中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不变,这表明:该磁敏电阻的阻值与磁场的_无关。 (4)实验中小刚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R1连入电路中的阻值来改变磁敏电阻的阻值,请你再提供一种改变磁敏电阻阻值的方法:_。 21. (2分)如图所示,磁悬浮地球仪是利用_名磁极相互排斥的原理制成的;转动地球仪时,底座与地球仪之间的斥力将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2. (1分)等质量的O2和SO2中所含的分子个数之比为_23. (7分)实验室中,利用下列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带标号的仪器的名称:_;_。(2)向气体发生装置内加入药品前,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3)实验室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用双氧水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4)乙炔又称电石气,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小,不溶于水的气体;工业上常用它燃烧产生的高温来切割和焊接金属;实验室用电石(固体)与水反应制取乙炔。你认为制取乙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收集装置是_。24. (1分)在15g铁、CuO、Fe3O4的固体混合物中加入稀硫酸300g,反应完全后无固体剩余标准状况下放出1.68LH2;为了中和过量的硫酸,且使金属阳离子恰好完全转化成沉淀,共耗去了24%的NaOH溶液100g则原硫酸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 三、 实验探究题 (共5题;共24分)25. (5分)如图1所示是在实验室里制取气体可能用到的仪器,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H2O2溶液和MnO2混合制取氧气,组装发生装置时,可选择所给仪器中的B、F和_(填字母);上述组装的装置不能用于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此选择需要考虑_和反应条件 (2)若用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为了完成该实验,有四位同学组装了如图2所示发生装置,你认为最合适的一套装置是_(填序号),该装置的最大优点是_ 26. (3分)为了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小明以电池(电压一定)、滑动变阻器、数量较多的大头针、铁钉以及较长的导线为主要器材,进行如图所示的简易实验(1)连接好电路,使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较大,闭合开关,观察到如图所示的情景,由此得出:电磁铁的磁性强弱跟_有关,他把两个电磁铁串联接入电路中的目的是_;(2)要探究电流对电磁铁磁性强弱的是否有影响,应该进行的操作是:移动滑片P,同时应该观察现象_27. (8分)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经历了汤姆生、卢瑟福和玻尔等提出的模型的过程。(1)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是在粒子轰击金箔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的。把一束高速运动的 粒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射向一片极薄的金箔。他惊奇的发现,过去一直认为原子是“实心球”,而由这种“实心球”紧密排列成的金箔,竟为大多数粒子畅通无阻得通过,就像金箔不在那儿似的,但也有极少数的粒子发生偏转,或笔直的弹回。根据上述实验现象能得出关于金箔中金原子结构的一些结论,试写出其中的三点:A_ ;B_;C _。(2)从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过程中,我们发现 (填序号)。A . 科学模型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B . 模型在科学研究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C . 玻尔的原子模型的建立,使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达到了完美的境界D . 人类借助模型的建立,对原子的认识逐渐接近本质28. (2分)甲、乙两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静止的小磁针上方平行地放一根直导线,闭合开关,原来静止的小磁针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了。对于小磁针转动的原因,两同学有如下假设: 甲:因为导线通电会发热,造成导线周围空气温度升高,空气的对流运动使磁针偏转。乙:因为电流周围会产生磁场,磁场对磁针产生了力的作用。请据此回答:(1)没通电时,静止小磁针的N极总会指向地理的_。(填“南方”或“北方”) (2)两同学讨论后,设计了以下实验来验证哪一个观点是正确的。他们调换电池的正负极,闭合开关,如果甲同学的假设是正确的,预计应该看到的现象是_。 29. (6分)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甲实验:实验中,热水的作用是_;请结合图1和图2说明,通过对比_,可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2)乙实验:可燃性气体点燃前必须_;可燃气体若为氢气,请写出证明燃烧产物的操作及现象_ (3)丙实验:此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时用过量红磷的原因是_;若打开弹簧夹后,发现集气瓶内进入的水量明显小于 的刻度线,其原因可能为_(至少答2种) 四、 解答题 (共7题;共52分)30. (2分)观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以下是某同学记录的化学实验现象,其中符合事实的是_A打开盛放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冒出白烟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将二氧化碳倒入放有不同高度、燃着蜡烛的烧杯中,低层的蜡烛先熄灭D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时_大量的热31. (5分)如图所示为小黄家客厅的实物电路图。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三孔插座和带有开关的电灯分别正确地接入电路中。 32. (10分)现有10克铁和铜的混合物,将它放入一定量的10%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产生0.2克氢气,求:(铜与酸不反应) (1)混合金属中铜的质量分数; (2)参加反应的稀硫酸的质量。 33. (7分)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化学式:C15H22O5),是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因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磺胺(化学式为C6H8N2O2S)是青蒿素发现之前最热门的抗疟药物之一。回答下列问题。(1)一个青蒿素分子中含有_个原子。(2)青蒿素中的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3)14.1克青蒿素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和多少克磺胺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相等?34. (15分)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U=3V,R1=3,R2=2求:(1)只闭合S1时,通过R2的电流是多大?(2)只闭合S2时,通电20s的时间内电流通过R1产生的电热是多少?(3)开关通断情况发生变化,整个电路消耗的最小电功率P和最大电功率P之比是多少?35. (3分)丁酸乙脂是无色有菠萝香味的液体,其密度为0.87g/cm3 , 难溶于水,可与油类互溶。现取11.6g丁酸乙脂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只产生26.4gCO2和10.8gH2O。(1)含有丁酸乙脂的物品应远离火源。若丁酸乙脂燃烧,_(填“能”或 “不能”)用水来灭火。 (2)丁酸乙脂可与油类互溶,这种性质属于_性质。 (3)丁酸乙脂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 36. (10分)如图所示电路,已知电源电压为U并保持不变,阻值为R0的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为R,变阻器的总匝数为N。则:(1)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不得小于多少? (2)要使变阻器滑片P移动过程中电路的电流最小变化值 不大于电路电流的 ,则变阻器的匝数N不得小于多少? 第 18 页 共 18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二、 填空题 (共9题;共31分)16-1、17-1、18-1、18-2、18-3、19-1、19-2、20-1、20-2、20-3、20-4、21-1、22-1、23-1、23-2、23-3、23-4、24-1、三、 实验探究题 (共5题;共24分)25-1、25-2、26-1、26-2、27-1、27-2、28-1、28-2、29-1、29-2、29-3、四、 解答题 (共7题;共52分)30-1、31-1、32-1、32-2、33-1、33-2、33-3、34-1、34-2、34-3、35-1、35-2、35-3、36-1、36-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