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A卷(28).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4309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A卷(28).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A卷(28).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A卷(28).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A卷(28)一、 选择题 (共24题;共48分)1. (2分)有关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真空可以传声B . 在靠近居民区的高架路旁,设置隔音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 . 声音在任何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是 D . 优美动听的交响乐一定不会是噪声2. (2分)如图,小乔将细绳的两端分别绕在两只手的食指上,再用食指堵住双耳当小王用铅笔敲击衣架时,小乔仍能听到敲击衣架的声音,这是因为( )A . 没有将双耳完全堵住,有声波从空隙间传入人耳B . 主要是声波通过空气传播,引起手的振动使人听到声音C . 声波经细绳、食指传入人耳,使人听到声音D . 小乔产生的幻觉,食指堵住双耳,声波是无法传入人耳的3. (2分)在研究有关声音的问题时,有以下几个实验:如图a所示,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钟罩内并设法抽出钟罩内空气,铃声明显减小;如图b,将刻度尺压在桌边,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露出桌面的部分,比较刻度尺发出的声音不同;如图c,用硬纸片分别快和慢拨梳子的齿,分析纸片发出的声音不同;如图d,在衣架的挂钩上系上细线,细线的两端绕在手指上,再用手指堵住耳朵,轻敲衣架,可以听到很清晰的声音;关于这几个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 )A . 是想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B . 是想探究音调和伸露出桌外尺长短的关系C . 是想探究响度和纸片振动的快慢的关系D . 是想验证声音是否可以在固体中传播4. (2分)(2016河池)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声音不可以传递能量B .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C . 音调的高低与振幅有关D . 调小音量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5. (2分)下列实际应用中,属于声音传递能量的是( ) A . 有经验的人选瓷器总是敲一敲分辨音质B . 远处隆隆的雷声预示着可能有一场大的暴风雨C . 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D . 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判定固定钢轨的螺丝是否松动6. (2分)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用沸水消毒温度计B . 用轻质泡沫制作房屋模型C . 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D . 用放大镜会聚太阳光点燃山上的枯草7. (2分)冻肉刚出冷库时比进冷库时重,这是由于( ) A . 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霜所致B . 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水所致C . 冻肉中的冰熔化成水所致D . 冻肉中的水凝固成冰所致8. (2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所有的固体都有一定的熔点B . 同一种晶体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C . 晶体在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不变D . 温度达到熔点的晶体,可能处于固态、固液共存态或液态9. (2分)留心观察,生活中有很多物理学问,以下物态变化解释正确的是( ) A . 初冬季节,在家里洗澡时发现房间里充满“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B . 夏季的早晨看到草叶上挂满露珠,初冬却看到了薄薄的一层霜,霜是由露凝固变成的C . 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时间久了会明显变小,是因为樟脑丸蒸发为气体跑掉了D . 冰箱里的冻豆腐取出一会后有许多小孔,这是因为豆腐里的水先凝固成冰后熔化成水形成的10. (2分)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请“熄火加油”、“禁止抽烟”、“不要使用手机”等这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常温下液态的汽油容易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 . 液化B . 汽化C . 熔化D . 凝固11. (2分)我们生活在声音的海洋里,鸟语、流水、琴声我们能把这些声音分辨出来,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 A . 响度B . 音调C . 频率D . 音色12. (2分)针对以下四幅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图中,演凑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发声的响度B . 图中,敲锣时用力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调越高C . 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手机铃声越来越大D . 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减小噪声污染13. (2分)天气“回潮”时,教室里窗户的玻璃上会出现小水珠,发生这一现象的物态变化是( ) A . 汽化B . 液化C . 熔化D . 蒸发14. (2分)2012年11月23日,国产歼15舰载机首次在航空母舰“辽宁号”上成功起降如图所示,飞机起飞时,若说该飞机上的飞行员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A . 航母B . 歼15舰载机C . 海水D . 航母上的工作人员15. (2分)一汽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正确表示汽车通过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是( ) A . B . C . D . 16.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吸热,温度一定升高B . 铁、海波、萘都是晶体C . 非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D . 晶体的凝固点比熔点低17. (2分)关于下列估计,比较合理的是( )A . 一元硬币的直径约是2cmB . 一本物理书的宽度约是1mC . 一部手机的质量约是1kgD . 一台电脑显示器的质量约是10mg18. (2分)小明陪着妈妈在奥体大街散步,拍了些远处的街景照片,先后连续拍了两张,如图所示,根据照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以地面为参照物,运动的物体中速度最小的物体是大卡车B . 以小轿车为参照物,大卡车是向左运动的C . 以自行车为参照物,马路旁的树木是静止的D . 以卡车为参照物,路灯是向左运动的19. (2分)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4秒钟内通过20米的距离,那么,它在前2秒钟内速度一定是( )A . 80米/秒B . 10米/秒C . 5米/秒D . 无法确定20. (2分)下列现象中不是机械运动的是( ) A . 深入持久地开展爱国卫生运动B . 流星划破夜空C . 夏威夷群岛每年靠近上海810cmD . 房屋随地球自转21. (2分)生活中需要对一些物理量进行估测,以下估测比较接近实际的是( ) A . 初中一节课的时间大约为0.45hB . 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C . 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50mmD . 中学生的正常步行速度约为1.4km/h22. (2分)关于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误差产生的原因是测量方法的错误引起的B .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避免误差C . 采用精密仪器认真测量,一定能消除误差D . 误差不能避免,但可以尽可能减小23. (2分)一个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10s内通过50m的路程,那么它在第6s时的速度是( )A . 10m/s;B . 5m/s;C . 15m/s;D . 2.5m/s24. (2分)甲、乙两车以相同速度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以甲车为参考物,则( )A . 乙车是运动的B . 乙车是静止的C . 甲、乙两车都是运动的D . 无法判断二、 填空题 (共10题;共26分)25. (2分)两个同学做测平均速度的实验,某次实验的过程如图所示,图中秒表每格为1s,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1=_m/s,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_m/s.26. (2分)天气非常热,小欣想吃冰棍解暑。当他打开冰箱门,发现冷冻室的侧壁上有很多霜,这是由水蒸气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的。若是冰棍刚从冰柜中取出就吃,很容易和嘴唇粘在一起,这是因为发生了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 27. (3分)小明在一根足够长的自来水管的一端,敲了一下水管,小红在管子的另一端先后听到三次敲击声第一次听到的声音由_传播而来,第二次听到的声音由_传播而来,第三次听到的声音由_传播而来的 28. (2分)如图甲所示,用刻度尺测量一物体的长度,则物体的长度为_;如图乙所示,机械秒表的示数是_ . 29. (3分)完成下列单位换算:1.5L_m3;2h_s;50g_kg。 30. (2分)刻舟求剑这则寓言故事中,刻舟人最终没能寻到剑,是因为船相对于河岸是的_,而剑相对于河岸是的_. 31. (3分)在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中,采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斜面长1.2m,用来计时的秒表每格表示1s,小车沿斜面从顶端滑到底端,秒表指针如图(指针转动未超过一周),小车经过前半程的平均速度后半程的平均速度_ (选填“大于”、“小手”或“等于”)小车从顶到达底端所用时间是_s,小车的平均速度为_cm/s。32. (2分)静止站在上升的电梯中的乘客,以地面为参照物他是_的,以电梯为参照物他是_的(填“运动”或“静止”)33. (3分)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_原理制成的,体温计的量程_ ,分度值_ 34. (4分)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图中a、b、c三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开始运动,则甲图中运动最快的是 _ ,其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是 _;乙图中运动最快的是 _ ,其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 _ 三、 实验探究 (共4题;共20分)35. (3分)如图所示: (1)读出物体的长度为是_ cm,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 (2)硬币的直径_ cm。 36. (7分)如图所示,探究小车从斜面下滑过程速度的变化实验:(1)实验原理是_,该实验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和_. (2)为了便于测量,应使小车在斜面运动的时间长些,因此应使斜面保持较_(填“大”或“小”)的坡度. (3)由实验可知:上半段的平均速度是_m/s,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m/s.小车从斜面滑下过程速度越来越_. 37. (6分)完成实验: (1)如图所示,小林将一只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有震感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A . 声音产生的原因B . 决定音调的因素C . 声音能否在空气中传播D . 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2)为了研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小林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索.当盖上玻璃罩上之后他_(填“能”或“不能”)听到闹钟的声音,随着抽气机将玻璃罩中的空气抽出后,他听到的闹钟声音越来越_,由此猜想,若将空气完全抽出后,他_(填“能”或“不能”)听到声音,进一步推理可以得出:声音不能在_中传播.38. (4分)如图是模拟大自然中雨的形成的实验装置图。(1)按照图安装、调整实验器材时,科学合理的顺序是:调整固定A、B的位置时,应该先调整固定_(选填“A”或“B”)的位置。 (2)在烧瓶口上方倾斜地放置一个金属盘,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金属盘的底面出现大量的小水滴,小水滴是烧瓶里喷出的水蒸气_(填物态变化)形成的,在此过程中金属盘的温度会_。 (3)短时间内要在金属盘的底面上产生更多的水滴,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 四、 计算题 (共2题;共20分)39. (15分)从上海到南京的某次普通列车运行时刻表如表1所示,从上海到南京的某次动车组列车运行时刻表如表2所示.表1:某次普通列车站名上海苏州常州南京到站时间07:2408:2211:30发车时旦06:3007:2608:24里程/km084165300表2:某次动车组列车站名上海苏州常州南京到站时间09:5110:3211:45发车时旦09:1509:5310:34里程084165300(1)该次普通列车由上海驶往南京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该次动车组列车由上海驶往南京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从上海去南京,乘坐该次动车组列车比乘坐普通列车可节省多少时间? 40. (5分)2007年4月18日全国第六次列车大提速,国产动车组开始正式投入营运,下表是空调动车组D517次列车从北京到北戴河的时刻表。车次序号车站时刻到达时间开车时间公里数D5171北京当日07:250D5172北戴河当日08:45200(1)由表中数据可知,北京到北戴河的里程为_ km(2)D517次列车运行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第 16 页 共 16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4题;共48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二、 填空题 (共10题;共26分)25-1、26-1、27-1、28-1、29-1、30-1、31-1、32-1、33-1、34-1、三、 实验探究 (共4题;共20分)35-1、35-2、36-1、36-2、36-3、37-1、37-2、38-1、38-2、38-3、四、 计算题 (共2题;共20分)39-1、39-2、39-3、4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