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必修二专题7提纲.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675258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一轮:必修二专题7提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三一轮:必修二专题7提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三一轮:必修二专题7提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高考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1)俄国十月革命(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3)斯大林模式(4)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改革【专题概述】1、把握一条基本线索苏俄(联)经济体制的调整,经历了充满挫折的探索,显示了社会主义改革的曲折性和艰巨性;2、把握有关重要概念的内涵及影响。如: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赫鲁晓夫等人的改革等概念。3、注意运用比较法对比分析重要事件。如: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与新经济政策、苏联的三次改革与中国的改革开放。【考点梳理】考点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战时共产主义:在特殊战争环境下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临时性非常措施(主要在经济领域),将全国纳入战争轨道。新经济政策:相对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而言,进行的全面调整,是对其经济体制进行的全面改革,其最突出的特点是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发展商品生产,这是其基本杠杆。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1、背景:(1)内忧:被推翻的地主和资产阶级企图恢复旧政权,不断发动叛乱;经济形势严峻;(2)外患:帝国主义妄图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中,对俄进行武装干涉;2、目的:集中力量战胜敌人,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战争需要);并实现向共产主义的直接过渡。3、内容:农业;工业;产品分配;劳动义务制。4、特点: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经济结构单一求纯,否定商品市场和货币关系。5、评价:(1)性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一种排斥商品货币关系、排斥市场,采用军事性行政命令方法的经济体制。(2)积极影响:最大限度的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 为布尔什维克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一种尝试。(3)消极影响:导致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超越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不是无产阶级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实践证明这不是一种理想的政策,一些措施(如国家垄断全部经济、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平均分配等)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严重损害了农民和工人的利益,使工农联盟也濒于瓦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存在的弊端和问题:1、理论上的错误:作为一种社会主义的模式,超越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客观条件;它具有经济权力高度集中和物质利益平均主义的特点,采取纯粹军事、行政的手段和方法来管理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甚至采用强制手段,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2、实践上的后果:余粮收集制;侵犯了富裕农民的利益,也损害了广大中农和贫农的利益,从而动摇了工农联盟,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造成了全国性的饥荒和严重的政治危机;全盘国有化:超出了国家财力、物力和人力的限度,造成政府控制过严,卡的过死,并且使资产阶级完全站到反革命一边;取消商品贸易:取消市场,否认货币和价值规律,影响了正常供应。经济上带来了严重不良影响,造成了工业生产的严重衰退,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二、新经济政策1、原因经济危机:四年世界大战和三年国内战争,加上自然灾害,经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濒临崩溃。政治危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日益严重,引发了严的经济和政治危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种模式在实践中遭到失败,俄共(布)需寻找新模式。2、目的:(1)直接目的:消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利影响(2)根本目的:发展生产力和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3、开始实施: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4、内容: 项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内容作用农业政策余粮收集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减轻了农民负担,缓解了政府和农民之间的矛盾工业政策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国家资本主义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贸易政策取消自由贸易恢复自由贸易,允许商品买卖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分配制度实行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制提高了工人工作的积极性从上面的内容比较两种政策的特点有什么不同?项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特点管理方法、手段高度集中,行政管理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经济体制单一的公有制体制在公有制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5、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在国家掌握主要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恢复和发展,进而使社会主义成胜战时资本主义成分,最终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5、评价:(1)积极影响:实践意义:为实现工业化打下基础;巩固了工农联盟、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到1925年,苏俄的国民经济基本恢复。理论意义:是列宁对俄国这样落后的国家如何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是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2)局限性:在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加之领导人对这种政策的必要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以致后来过早地终止了新经济政策的执行。新经济政策虽然基本上是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否定,但两者还是具有相同点:都是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都一定程度上巩固了苏维埃政权。新经济政策的“新”体现在该政策通过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造性发展,是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和与时俱进。新经济政策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减轻了农民负担,维护了农民利益,促进了农业发展,巩固了工农联盟,今天我们要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必须减轻农民负担,而取消农业税,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新经济政策的历史作用1、标志着苏维埃政权把工作重心由反对国内外敌人的武装干涉(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使上来,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2、它探索了在相对落后的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途径和方法,是列宁领导社会主义实践的伟大创造。3、它从实践是说明采用什么方式过渡到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模式,必须和本国的具体实际相适应,建设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三、苏联的成立时间、原则、全称、法律保障考点二: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指苏联在20世纪20-50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是前苏联工业化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采用的、并且延续约70余年的一种经济体制。它形成的标志为苏联1936年宪法的通过。 因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而命名,其最大的特点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它不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唯一模式,但它却为大部分社会主义国家所采用。一、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历史背景(补充) (1)国际形势:处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威胁之中; (2)经济形势:生产力水平相对落后; (3)政治形势:苏联成立;斯大林巩固领导地位; (4)历史传统与社会环境:革命前存在大量农奴制残余;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专制主义意识形态根深蒂固; (5)思想环境:对新经济政策的不同理解; (6)个人因素:斯大林的个人性格、个人崇拜和个人专断;二、途径1、斯大林的工业化之路:工业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现代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由传统的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化,由传统的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化的过程。 (1)背景: 内部:落后的现实;外部:帝国主义威胁;没有成功经验可供借鉴(2)目的:加强国防以维护民族独立;给社会主义建设提高物质技术基础。(3)过程: 方针的提出: 1925.12联共(布)十四大; 起步:1926年进入工业化建设时期;实施:1926-1928;两个五年计划(19281937)(4)结果:课本P138(5)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追求高速度。指令性计划(政府主导)。追求高积累。 比例失调,粗放经营。2、农业全盘集体化(自学)(1)背景:工业发展的需要;粮食供应的困难;斯大林的决策。(2)过程: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开展及其存在的失误。(3)结果:农业集体化的实现。(4)特点:全盘集体化; 机械化;强制性; 追求高积累。三、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宪法颁布四、表现:1、经济:(1)指令性计划模式;(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2)排斥市场调节;(限制商品货币关系)(3)行政手段管理经济;(4)单一公有制;优先发展重工业。2、政治:(1)高度集权;(2)党政不分,以党代政。3、思想文化:(1)行政干预手段管理学术文化;(2)个人崇拜。五、“斯大林模式”的经验教训1、历史功绩(1)经济:使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成为工业强国;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物质基础。(2)政治:在当时的形势下发挥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维系了政局的稳定。(3)思想:能够统一全国人民的意志;(4)国际:为资本主义国家提供借鉴;(5)国民文化素质普遍提高,而且培养大批专家。2、斯大林模式的教训(弊端和消极作用)(1)经济:从长远看,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使经济失去活力; (2)政治:权力的高度集中,导致个人专断作风严重, 破坏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3)思想:过于单一的文化模式不利于思想文化发展。(压制学术思想的创造性和思想文化的繁荣)由于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农业长期处于停滞状态; 计划指令越来越阻碍苏联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对东欧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造成严重的消极影响。总体评价:1、是在外部存在帝国主义包围和威胁,内部存在落后的经济文化的条件下形成的,它基本适应了苏联当时的生产力水平。2、使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苏联经济实力迅速增长,成为工业强国,为苏联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3、存在诸多弊端,在后来的历史进程中成为制约苏联经济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最主要因素。结论:它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惟一模式,不适用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考点三: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一、摇摆不定的赫鲁晓夫改革(1953年-1964年)1、赫鲁晓夫改革的背景(1)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2)斯大林的逝世,为苏联改革提供了契机和可能。赫鲁晓夫揭开了苏联改革的序幕。(3)农业的相对落后,粮食供应一种不足2、阅读课本,归纳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1)经济:农业:扩大自主权;削减农业税;垦荒和种植玉米。 工业:改革工业管理体制,扩大地方权力。(2)政治: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批评;平反冤假错案。3、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改革没有结合国情;改革缺乏正确理论的指导;改革缺乏总体的规划和科学的试验;改革没有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4、评价:(1)积极:赫鲁晓夫的改革冲击了“神圣不可侵犯”的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2)消极:却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二、逐渐停滞的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1982)1、内容重点:工业注重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2、成效与问题:取得一些成果。1975年以后,经济增长率下降,进入停滞时期3、失败原因:改革仍没有突破原有斯大林模式的框架,只是修补性的改革;执政后期趋于保守;苏联与美国军备竞赛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影响经济发展。三、莫斯科落日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1991)1、背景:政治:政治生活僵化经济:发展速度下降民族关系:民族矛盾对华关系:关系紧张,急需缓和2、内容:经济:“加速战略”政治:1)改变指导思想:“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推出“民主化”和“公开性”。2)改变党的地位:实行多党制。3、结果:失败,苏联解体 4、苏联解体的原因:(1)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根本原因)(2)戈尔巴乔夫改革;(直接原因)(3)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外部原因)(4)争霸拖垮苏联经济;【知识探究】俄国革命经历了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苏俄向社会主义过渡经历了由“直接过渡”到“逐步过渡”的转变。概括指出这两次转变,并分析造成这两次转变的条件或原因。1、两次转变:由二月革命转变为十月革命;由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 转变为用新经济政策逐步过渡。2、原因:(1)根本原因:生产力相对落后、小农经济占优势是俄国的基本国情。(2)直接原因:内战结束后苏俄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造成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和政治危机进地步升级的严重后果。【知识归纳提升】1、新经济政策与中国改革开放的比较(1)背景: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仅制约生产力的发展,而且造成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中国:十年“文革”使国民经济濒于崩溃边缘,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世界。(2)目的:都要发展生产力,改革不适当的生产关系,发展生产力;(3)内容:都从农村改革入手:新经济政策以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我国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有制的多样化发展经济:新经济政策放开商品市场,允许私人办企业;我国发展多种经济成分,也鼓励私人办企业。(4)效果:新经济政策取得很大效果,但列宁逝世后,即被高度集中的体制所取代;我国在邓小平之后仍沿着改革开放的道路发展。2、苏联三次改革比较: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背景体制弊端日益暴露;农业问题堪忧。赫改革成效不大,纠正赫改革中出现的混乱。经济全面滑坡,社会陷入危机边缘。措施农业给予农民一定私有生产资料,开荒增产,种植玉米运动。扩大自主权,降低指标,提高价格,放松对个人副业的限制。推行加速战略方针、实施根本性变革、改革所有制、允许个体经济存在,后转向政治改革。工业部分管理权正是放地方,推行“物质利益原则”。推行新经济体制,注意运用价值规律,扩大企业经营业员自主权。评价积极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取得一定成效打开改革之门。前期收到一定效果,经济有所提高。突破旧体制,进行根本性变革,却没有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政治改革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国内局势失控,导致解体。局限没有突破旧体制;脱离实际;盲目性大;个人作风急躁,反复无常,造成混乱。没有突破旧体制,后期趋于保守,改革陷停滞。3、苏联三次改革的异同点指导思想内容结果相同点都主张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都没从实际出发提出全面、有效的改革思想。重点都曾放在经济领域。都不同程度突破了“斯大林模式”的束缚,但最终均未成功。不同点前两次都是在斯大林体制下进行的局部调整;第三次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背离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放弃共产党的领导。第一次改革侧重于农业,第二次改革侧重于重工业,第三次改革重点开始放在经济体制上,后来转向政治体制。第一次成效甚微,第二次前期有一定成果,后期陷入困境。第三次则导致苏联解体。4、中苏两国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有许多相似之处:一、都面临由农业国过渡到工业国的任务;二、都对斯大林模式进行过改革。(一)中苏两国工业化方针各是什么时候提出的?其指导思想和相关政策有哪些相似性?(1)方针提出:中国是1953年的过渡时期总路线;苏联是1925年的联共十四大。(2)指导思想和相关政策相似性:优先发展重工业;实施五年计划;改革农村生产关系。(二)中苏两国各在什么时候对斯大林模式进行过改革? 中国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苏联是1956年苏共二十大以后。 (三)中苏两国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的结果有何不同?导致这一差异的原因何在? (1)不同结果:中国成功,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苏联几位领导人改革相继失败,苏联解体。 (2)原因:指导思想不同:具体做法不同:中国经济改革力度比较大,完全突破了斯大林模式;苏联经济改革是小修小补,政治改革背离社会主义,引起思想混乱。对待“和平演变” 的态度不同:对改革认识不同:中国把改革当作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改革成就突出;苏联把改革当作缓和国内矛盾、对外争霸的工具,经济改革的一点点成果也化为乌有。5、苏联经济体制的形成与发展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体制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所有制形式公有制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形式单一的公有制未突破未突破打破单一公有制,允许个体经济存在手段(是否采用市场规律)否定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恢复货币流通、商品买卖指令性计划、行政手段管理经济管理权部分下放,尝试推行“物质利益原则”注意运用价值规律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综合平衡(农、轻、重的比例关系)一切为了前线余粮收集制、国有企业、私人企业等片面发展重工业,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推行新农业的政策优先发展工业,尤其是军工企业重点在重工业,使经济结构比例更失调6、世界历史上三大发展模式的比较:类型斯大林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西方模式(英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资料公有制;以公有制有为主体,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生产资料私有制工业化道路优先发展重工业;农、轻、重协调发展;先轻工业后重工业农业制度集体化农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资本主义大农场;经济体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政治制度苏维埃体制(高度集权)、一党制、终身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君主立宪制、内阁制、两党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