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典型题集锦1: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663208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高考典型题集锦1: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2高考典型题集锦1: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2高考典型题集锦1: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高考安徽理15】设的内角所对的边为;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若;则 若;则 若;则 若;则若;则【答案】【命题立意】本题解三角形的知识,主要涉及余弦定理与基本不等式的运算。1.【解析】正确的是当时,与矛盾取满足得:取满足得:2.【2012高考湖北理17】(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向量,设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其中,为常数,且. ()求函数的最小正周期; ()若的图象经过点,求函数在区间上的取值范围.2.【答案】()因为. 由直线是图象的一条对称轴,可得, 所以,即 又,所以,故. 所以的最小正周期是. ()由的图象过点,得,即,即. 故, 由,有,所以,得,故函数在上的取值范围为. 3。【2012高考广东理16】(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其中0,xR)的最小正周期为10(1)求的值;(2)设,求cos()的值【答案】本题考查三角函数求值,三角恒等变换,利用诱导公式化简三角函数式与两角和的余弦公式求值,难度较低。3.【解析】(1) (2) 4.【2012高考山东理17】(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向量,函数的最大值为6.()求;()将函数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再将所得图象上各点的横坐标缩短为原来的倍,纵坐标不变,得到函数的图象.求在上的值域.4.解:() 因为 ,由题意知 ()由(I) 将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后得到 的图象;再将得到图象上各点横坐标缩短为原来的倍,纵坐标不变,得到 的图象 因此, 因为 ,所以 ,所以 , 所以在上的值域为5.【2012高考重庆理18】(本小题满分13分()小问8分()小问5分)设,其中()求函数 的值域()若在区间上为增函数,求 的最大值.5.解:(1) 因,所以函数的值域为(2)因在每个闭区间上为增函数,故在每个闭区间上为增函数。依题意知对某个成立,此时必有,于是,解得,故的最大值为。6.【2012高考浙江理18】(本小题满分14分)在ABC中,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cosA,sinBcosC()求tanC的值;()若a,求ABC的面积6.【答案】本题主要考查三角恒等变换,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及三角形面积求法等知识点。()cosA0,sinA,又cosCsinBsin(AC)sinAcosCsinCcosAcosCsinC整理得:tanC()由图辅助三角形知:sinC又由正弦定理知:,故 (1)对角A运用余弦定理:cosA (2)解(1) (2)得: or b(舍去)ABC的面积为:S7【2012高考辽宁理17】(本小题满分12分) 在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角A,B,C成等差数列。 ()求的值; ()边a,b,c成等比数列,求的值。【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概念、正余弦定理应用,是容易题.7.【解析】(1)由已知 6分(2)解法一:,由正弦定理得解法二:,由此得得所以, 12分【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等差、等比数列的定义,考查转化思想和运算求解能力,属于容易题。第二小题既可以利用正弦定理把边的关系转化为角的关系,也可以利用余弦定理得到边之间的关系,再来求最后的结果。8.【2012高考江西理17】(本小题满分12分)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1)求证: (2)若,求ABC的面积。8.解:(1)证明:由 及正弦定理得:,即整理得:,所以,又所以(2) 由(1)及可得,又 所以,所以三角形ABC的面积【点评】本题考查解三角形,三角形的面积,三角恒等变换、三角和差公式以及正弦定理的应用.高考中,三角解答题一般有两种题型:一、解三角形:主要是运用正余弦定理来求解边长,角度,周长,面积等;二、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主要是运用和角公式,倍角公式,辅助角公式进行三角恒等变换,求解三角函数的最小正周期,单调区间,最值(值域)等.来年需要注意第二种题型的考查.9.【2012高考江苏15】(14分)在中,已知(1)求证:;(2)若求A的值9.【答案】解:(1),即。 由正弦定理,得,。 又,。即。 (2) ,。 ,即。 由 (1) ,得,解得。 ,。【考点】平面微量的数量积,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两角和的正切公式,解三角形。【解析】(1)先将表示成数量积,再根据正弦定理和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证明。 (2)由可求,由三角形三角关系,得到,从而根据两角和的正切公式和(1)的结论即可求得A的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