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八上科学单元同步训练卷六运动和力(第六单元牛顿第一定律)(I)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47726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师大版八上科学单元同步训练卷六运动和力(第六单元牛顿第一定律)(I)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华师大版八上科学单元同步训练卷六运动和力(第六单元牛顿第一定律)(I)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华师大版八上科学单元同步训练卷六运动和力(第六单元牛顿第一定律)(I)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华师大版八上科学单元同步训练卷六运动和力(第六单元牛顿第一定律)(I)卷 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第一位提出“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的物理学家是( ) A . 伽利略B . 奥斯特C . 安培D . 阿基米德2. (2分)如图所示,细绳上端固定在0点,下端系一个小球,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假如从某一时刻起,细绳断裂,且小球所受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那么小球将 ( )A . 做匀速直线运动B . 立即停止运动C . 运动越来越慢D . 仍做圆周运动3. (2分)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由斜面小车实验探究直接得出B . 通过日常生活经验总结出来C . 可以用实验得到验证D . 在实验基础上,经分析、推理得出的规律4. (2分)如图所示,是体能测试中掷出的实心球运动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实心球离开手后继续前进,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B . 实心球在b点时,处于平衡状态C . 实心球从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重力做了功D . 在实心球从b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5. (2分)关于踢毽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毽子加速下落时运动状态不变B . 毽子飞行过程中受重力和脚的作用力C . 毽子向上运动的过程中,机械能增加D . 毽子能保持向上运动是因为具有惯性6. (2分)如图,在“推断物体不受力时的运动”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实验中小华通过减小小车的重来改变小车在水平面上的摩擦力B . 小车滑到水平面上,会继续前进一段距离,是因为具有冲力C . 实验中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的运动情况是为了让重力与支持力平衡D . 在同样条件下,水平面对小车的阻力越大,小车前进得越远7. (2分)人类在探索自然规律的过程中,总结出了许多科学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模型法”、“类比法”等方法,下面是初中科学中的几个研究实例: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拿一只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用光线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和路径;研究电流时把它与水流相比;用磁感线表示磁场。上述几个实例中,采用了相同研究方法的是( )A . B . C . D . 8. (2分)如图所示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此探究活动的各种表述,错误的是( )A . 每次实验时,应使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B . 由于惯性,小车到达水平面后继续向前运动C . 水平面越粗糙,小车在水平面上前进的距离越远D . 运动的物体若不受阻力,将一直运动下去9.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一定处于静止状态B .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C . 惯性的大小与速度有关D . 同种电荷相吸引,异种电荷相排斥10. (2分)根据实验事实和一定的科学推理,揭示自然规律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对从斜面上同一高度下滑的小车的运动,下面的判断和排列次序正确的是 ( )在铺有毛巾的水平面上,运动路程很短 如果在没有阻力的水平面上,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如果在较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路程很长 在铺有棉布的水平面上,运动路程较短在水平平整的木板表面上,运动路程较长A . 事实,推论B . 事实,推论C . 事实,推论D . 事实,推论11. (2分)大家知道,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结果是乌龟赢得了比赛,大家知道其中的原因吗?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 因为乌龟天生跑得比兔子快B . 因为兔子没能力跑赢那场比赛C . 因为裁判不公平D . 因为乌龟虽然速度慢,但是全程平均速度比较大12. (2分)关于力和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物体不受力时,就一定静止B . 物体只要运动,就一定受到力的作用C .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 . 物体速度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13. (2分)苹果从树上落下的过程中,其惯性A . 变大B . 不变C . 先变大后不变D . 先变大后变小15. (2分)如图所示,小车从斜面上某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撞击静止于水平木板上的木块(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小车在斜面上下滑的过程中,如果选择木板作为参照物,小车是运动的B . 小车从斜面上下滑到水平木板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变小C . 木块对木板的压力和木板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 . 若木板的表面光滑且足够长,最终木块的动能将保持不变16. (2分)汽车中应用了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导航仪是利用超声波进行定位导航B . 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C . 发动机的做功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 . 水箱中用水做冷却剂,是因为水有较小的比热容17. (2分)某同学将同一小球以相同大小的速度按如图两种方法抛掷小球。甲图是竖直上抛,乙图是以一定的角度斜抛小球。忽略运动过程中所受的空气阻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甲图中小球到达的水平高度等于乙图中小球的水平高度。B . 甲图中小球到达地面时的速度大于乙图中小球的速度C . 如果乙图中小球到达最高点时突然不受重力,该小球将水平向右匀速直线运动D . 若将两球的质量增大,则两球到达地面时的速度都将比原来的大18. (2分)下面有关运动和力的举例中,正确的是( )A . 人不拉车,车就不动,说明要使物体运动就必须向物体施加力的作用B . 行驶的汽车关闭发动机以后,逐渐停下来,因为它失去了力的作用C . 斜向上抛出的石头会不断改变运动的方向和快慢,沿着曲线运动最后落到地上,因为它一直受到重力的作用D . 子弹从枪膛里射出以后能够继续飞行,是由于受到火药推力的作用19. (2分)(2012金华)2012年5月8日,张丽莉老师和学生走出校门时,一辆失控的客车突然冲向他们,张老师奋力将学生推向一旁而自己的双腿却被压在车轮下,造成了双腿残疾。这一事迹感动着每一个中国人,张老师因此被誉为“最美女教师”。对上述有关情境的分析,错误的是( )A . 冲向学生的客车具有较大的动能B . “客车冲向学生”以客车为参照物C . 被压在车轮下的双腿受到很大的压力D . 学生被推出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0. (2分)电动车已成为短途交通的常用工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在水平道路上减速行驶时,电动车的动能减小、机械能不变B . 行驶过程中,驾驶员相对电动车是运动的C . 轮胎上的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摩擦D . 电动车紧急刹车时驾驶员的上部向后仰二、 简答题 (共8题;共24分)21. (4分)如今电动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行驶中的电动车主要是将_能转化为_能若电动车在行驶过程中所受外力全部消失,根据_定律可知电动车将保持_状态22. (3分)物体保持_ 的性质叫做惯性。汽车关闭发动机后,由于_ 仍能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继续前进,但最终要停下来,是因为汽车受到地面的_ 作用。23. (4分)小妍乘飞机旅行,起飞时,天阴沉沉的,下着蒙蒙细雨。在飞机上升的过程中,她感到耳朵有点疼,这是因为随着高度的升高,气压逐渐_。一段时间后,突然,窗外阳光明媚,天碧蓝碧蓝的,白云竟都在她的脚下,看上去象无际的雪原!这时,舱内屏幕显示:高度10800米。地面阴雨绵绵,高空却阳光灿烂,这是因为飞机进入了_层。屏幕上还显示,外面温度为-15,你推测为了客舱内旅客舒适,飞机上还应有调节_的设备. 从运动的角度考虑,飞机飞得这么高有利于减小_。24. (3分)2011年7月,D3115次动车与D301次动车在温州发生追尾脱轨坠落事故。危急之际,工作人员虽然紧急刹车制动,但列车由于_继续向前滑动,追尾事件瞬间发生。动车脱轨后向桥下坠落是因为动车受到_的作用。同学们下楼时常被告知:不能拥挤走得太快。这是因为前面同学不小心摔倒时,后面的同学由于_会继续前进,容易发生踩踏事故。25. (2分)(2013衢州)如图有一条平直的轨道ABC,其中AB段表面粗糙,BC段表面光滑,一辆电动小车在A位置由静止向右运动。小车静止时受到的支持力和_是一对平衡力。小车经过B点后将作_运动(不计空气阻力)。26. (4分)同学们在瘦西湖公园游玩,小明用浆向后划水,船向前运动,这是因为_,以船为参照物,则小明是_的小华在荡秋千,当秋千荡到最高点时,小华的_ 最大,若此时小华所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则她将_27. (2分)在行驶的汽车里,以_ 为参照物,车内乘客会觉得路边树木快速后退;小明在汽车上玩如图所示的陀螺,发现在车加速时。陀螺会后退减速时却会前进,这是因为陀螺具有_ 。28. (2分)如图是冰壶比赛的情景冰壶对冰面的压力是150N,与冰面的接触面积是0.03m2 , 则冰壶对冰面的压强为_Pa冰壶被掷出后仍能向前运动,是因为冰壶具有_,且受阻力小,运动状态改变慢三、 实验探究题 (共3题;共15分)29. (3分)在探究“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在水平桌面上分别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棉布、木板,让同一小车从斜面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滑下,小车滑下后,在不同物体表面上运动的距离如图所示: (1)实验时让同一小车每次都从斜面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让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_ (2)由图可知,小车在木板上运动的距离最远,这说明,接触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_,速度减小得越慢 (3)根据这个实验推理:若水平物体表面绝对光滑(即小车不受任何阻力作用),那么小车将_ 30. (8分)如图是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请回答: (1)三次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使它在平面上开始运动的_相同 (2)实验结论是: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_,速度减小得越_ (3)根据实验结论,可推理得出:运动的小车如所受的阻力为零,小车将做_运动 (4)汽车在快速行驶过程中,突然前方有行人横穿马路,司机紧急刹车,坐在副驾驶位置的人幸亏系着安全带,才没有破窗飞出请你解释这一现象 答:刹车前人和车都是_的刹车后车速突然减慢,坐在副驾驶位置的人由于具有_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因此,若不系安全带就可能会破窗飞出(5)一辆小型汽车的质量是1.2t,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大小是汽车车重的0.2倍,此时汽车的牵引力大小是_,汽车所受地面的支持力大小是_(g=10N/kg) 31. (4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对驾乘人员使用安全带的必要性展开了探究。实验如下:I. 如图甲,让载有正方体橡皮泥的实验小车,分别从斜面的A、B处自由下滑,观察小车与障碍物碰撞后橡皮泥抛落、受损情况,记录数据如下表。如图乙,用胶带纸将相同橡皮泥绑在小车上,重复上述实验。根据实验和所得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观察橡皮泥第一次落地点到碰撞处距离和_ ,可判断碰撞产生后果的严重程度。(2)每一处都进行三次实验的目的是 _ 。(3)比较实验_ 表明,在同样碰撞速度的条件下,胶带纸可以有效减轻碰撞造成的后果。(4)比较实验、表明,在_ 过大时,胶带纸也不能阻止橡皮泥被抛出。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二、 简答题 (共8题;共24分)20-1、21-1、22-1、23-1、24-1、25-1、26-1、27-1、三、 实验探究题 (共3题;共15分)28-1、28-2、28-3、29-1、29-2、29-3、29-4、29-5、30-1、30-2、30-3、3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