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三次月考试卷D卷 .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43556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三次月考试卷D卷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沪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三次月考试卷D卷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沪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三次月考试卷D卷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三次月考试卷D卷 一、 选择题(共20分) (共10题;共10分)1. (1分)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金属拉丝B . 冰雪融化C . 酒精挥发D . 甲烷燃烧2. (1分)以下物质均匀混合后,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的是( ) A . 氢气,一氧化碳B . 氢气,二氧化碳C . 面粉,空气D . 氧气,二氧化碳3. (1分)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 A . 净化后的空气;氧化镁B . 水和冰混合;澄清石灰水C . 生锈的铁钉;高锰酸钾充分加热后的剩余固体D . 氯化钾;液氧4. (1分)下列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性质相同B . 干冰就是固态的水,可用于做致冷剂C . CO2不能使被石蕊染成紫色的干花变红D .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火焰立即熄灭,证明瓶内原有气体就是二氧化碳5. (1分)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了该物质物理性质的是( ) A . 石墨用于铅笔芯、活性炭用于吸附剂B . 熟石灰用来改良酸性土壤C . 高锰酸钾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D . 稀盐酸用于铁制品表面除锈6. (1分)我国科学家用滤纸和二氧化钛(TiO2)薄膜制作出一种新型“纳米纸”,科学家们又在纳米纸上面“铺”一层“萘胺”(C10H9N)染料制成一种试纸,用于检测食品中亚硝酸盐浓度的高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这种试纸是一种新型化合物B . 萘胺中含有20个原子C . 萘胺中N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4%D . 二氧化钛和萘胺都属于化合物7. (1分)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由此推知该有机物( )A . 一定含碳、氢、氧元素B . 一定含碳、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C . 只含碳、氢元素D . 无法确定8. (1分)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梗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 ) A . 火柴梗着火点高B . 火柴梗接触氧气少C . 火柴梗温度不易达到着火点D . 火柴梗潮湿9. (1分)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的少量杂质(括号内的为杂质)所用试剂及主要操作不正确的是( ) 项目物质所用试剂及主要实验操作ACO2(CO)O2 , 点燃B铜(铁)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C木炭粉(铁粉)用磁铁吸引DN2(O2)通过灼热的铜网A . AB . BC . CD . D10. (1分)当电解水的电解器通电一段时间后,你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A . 电极上有气泡产生,两个玻璃内气体的体积之比约为2:1B . 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C . 有氢气和氧气生成,而且两者体积比约为2:1D . 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二、 不定项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1. (2分)在一密闭容器里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各若干克,使其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数据如下表,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四种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101055反应后质量(g)16未测40A . 甲可能是反应物B . 乙一定是催化剂C . 该反应可能是分解反应D . 该反应中丙与丁的质量比为1512. (2分)实验室里,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个实验设计方案都合理的是( ) 序号ABCD需区分的物质生铁片和纯铁片氯化钾和硫酸铵氧化铁粉末和铜粉氢氧化钙溶液和氯化钙溶液第一方案取样,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取样于研钵中,分别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分别取样,加入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观察现象分别取样,加入试管中,测溶液的pH,比较数值第二方案取样,互相刻划,观察现象取样,加入试管中,分别加入稀盐酸,观察现象分别取样,放在白纸上,观察现象分别取样,加入试管中,分别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观察现象A . AB . BC . CD . D13. (2分)2013年吉林“63”火灾中,消防官兵使用了高压水枪灭火其原理是( ) A . 将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B . 将可燃物与空气隔绝C . 使可燃物与火源隔离D .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14. (2分)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模型示意图,下列从该模型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A . 甲物质是化合物B .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 . 化学反应中分子的总数一定不变D .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15. (2分)下列关于催化剂应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酿酒用到的酒化酶是一种催化剂B .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中,需要用MnO2催化高锰酸钾分解C . 催化剂既可以是有机物,也可以是无机物D . 催化剂的理化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发生变化三、 非选择题(共40分) (共5题;共40分)16. (9.0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肼(N2H4)又称联氨,有类似于氨的刺鼻气味,贮存时用氮气保护并密封,用途广泛肼燃烧放热量大且燃烧产物对环境无污染,常用作火箭燃料,点燃时与助燃物质液态N2O4发生反应,生成N2和H2O高压锅炉水处理时用于脱除氧气以防止锅炉的腐蚀,也可以把锅炉内表面锈蚀后的氧化铁还原为结构紧密 的四氧化三铁保护层,减缓锅炉锈蚀用于烟草、土豆、玉米的贮藏,用于食用盐酸的制造等熔点1.4,沸点113.5;有强烈的吸水性,形成水合肼(N2H4H2O),可以用固体烧碱进行脱水;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易溶于水;与液氧接触能自燃;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或短时间受热时易发生分解对眼睛有刺激作用,能引起延迟性发炎,对皮肤和粘膜也有强烈的腐蚀作用依据短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肼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 A . 与氧化铁作用B . 易溶于水C . 易分解D . 有刺鼻的气味(2)肼在常温下为_(填“固态”“液态”或“气态”) (3)肼作为火箭燃料燃烧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4)肼有强烈的吸水性,能吸收空气中的CO2 , 下列物质中的 也具有这些性质 A . NaClB . Ca(OH)2C . NaOHD . NaHCO3(5)肼需要密封保存的原因是_ 17. (5.0分)A,B,C,D,E,F,G都是初中化学已学过的常见物质,已知F为红色粉末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右下图所示(图中“”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 (1)推断物质的化学式: A_、B_(2)G转化为D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4)写出G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 18. (12.0分)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化学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C_,M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用C、E、G组装为发生装置,反应开始前在C中盛装的药品是_,收集二氧化碳时验满的方法是_,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口向_放置在实验台上 (3)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一瓶较为干燥的氧气,所用装置需选用上述仪器中的_(填序号)进行组装,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19. (9.0分)一氧化碳,分子式CO,是无色、无味气体,剧毒。比空气略轻。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一氧化碳是含碳物质不完全燃烧的产物。也可以作为燃料使用。煤和水在高温下可以生成水煤气(一氧化碳与氢气的混合物)。有些现代技术,如炼铁,会产生副产品一氧化碳。它为中性气体。燃烧时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大量的热。因此一氧化碳可以作为气体燃料。一氧化碳作为还原剂,高温或加热时能将许多金属氧化物还原成金属单质,因此常用于金属的冶炼。由于一氧化碳与体内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大200300倍,而碳氧血红蛋白较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速度慢3600倍,当一氧化碳浓度在空气中达到35ppm,就会对人体产生损害,会造成一氧化碳中毒。工业上炼钢、炼焦、烧窑等在生产过程中炉门或窑门关闭不严,煤气管道漏气,汽车排出尾气,都可逸出大量的一氧化碳。北方冬季用煤炉、火炕取暖因燃烧不完全而产生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状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反应迟钝,严重时出现深昏迷。当发现或怀疑有人为一氧化碳中毒时,应立即采取下述措施:立即打开门窗通风;确保呼吸道通畅;迅速送往有高压氧治疗条件的医院。 (1)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为_。 (2)为了预防煤气中毒,冬季用煤炉取暖的家庭下列措施正确的是_。 a.在煤炉或床头放一盆冷水 b.烟道连接处用胶条密封(3)CO中毒的原理是一氧化碳与体内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_倍。 (4)工业用煤和水生产水煤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 (5)CO用于工业炼铁,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20. (5.0分)有一生锈的铁钉7g,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共得到氢气0.2g 求铁钉中铁锈的质量分数? 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共20分) (共10题;共1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二、 不定项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1-1、12-1、13-1、14-1、15-1、三、 非选择题(共40分) (共5题;共40分)16-1、16-2、16-3、16-4、16-5、17-1、17-2、17-3、17-4、18-1、18-2、18-3、19-1、19-2、19-3、19-4、19-5、2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