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D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31104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7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D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D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D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D卷一、 选择题 (共15题;共15分)1. (1分)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纳米材料被誉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新型材料。我国在纳米碳管的研究上居世界领先地位,在纳米碳管中碳原子按一定方式排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 纳米碳管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物质B . 纳米碳管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C . 纳米材料将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D . 纳米碳管是用一种叫“纳米“的物质制成的材料2. (1分)实验是探究物质变化的重要方法,下列“加热硫酸铜晶体”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取样B . 加料C . 加热D . 熄灭3. (1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装置中,胶头滴管中吸入某种液体,平底烧瓶中充入(或放入)另一种物质,挤压胶头滴管加入液体,一段时间后两装置中的气球都明显胀大(忽略液体体积对气球体积的影响)。则滴管和烧瓶中所用试剂可能是( ) 甲乙A.稀硫酸和铜片水和硝酸铵固体B.Na2CO3溶液和稀硫酸水和浓硫酸C.双氧水和MnO2NaOH溶液和CO2D.水和氢氧化钠固体AgNO3溶液和稀盐酸A . AB . BC . CD . D4. (1分)对于功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做的功就越大B . 物体移动的距离越长,做的功就越多C . 有力作用在运动的物体上,该力必然对物体做功D . 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才算力对物体做了功5. (1分)下列关于简单机械的理解,错误的是( ) A . 车能轻松上山,盘山公路可看作是一个斜面 B . 汽车方向盘是一个轮轴,其本质是一个等臂杠杆 C . 将绳子把两根光滑的木棍绕起来,可以看作是滑轮组 D . 蜡烛跷跷板在两端蜡烛都点燃时能上下摆动,因此可以看作是一个杠杆 6. (1分)热机的广泛使用,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巨大方便,创造了巨大价值以下关于热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热机是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机器B . 热机使用中要产生废气、噪声,会对环境造成污染C . 不断创新理论,改进热机工艺结构,热机效率可达100%D . 现代的火箭发动机使用液态氢作燃料,它不属于热机7. (1分)我国火箭回收方式是:火箭消耗完燃料后将自动脱离飞船,借助降落伞落回地面,如图所示,匀速下落过程中,关于火箭能量变化说法错误的是 ( )A . 动能不变,机械能减小B . 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C . 重力势能减小,转化为动能D . 机械能减小,转化为热能8. (1分)如图所示,用10N的力F沿水平方向拉滑轮,可使物体A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匀速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恒为2N(不计滑轮、测力计、绳子的重力,滑轮的转轴光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物体A受到地面水平向右3N的摩擦力B . 物体A受到B的摩擦力是2NC . 滑轮移动的速度是0.1m/sD . 拉力F做功功率为4W9. (1分)如图是某工地施工时用于提升重物的滑轮组,工人对绳子的拉力为400N,在10s内将重为960N的重物在竖直方向上匀速提升2m,不计绳重和滑轮转轴处的摩擦,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6mB . 动滑轮的重力为240NC . 该过程中克服物体所受重力做功1920JD . 整个过程中工人做功的功率为160W10. (1分)下列说法符合图中漫画情景的是( ) A . 若金属1是铁,金属2可能是锌B . 此反应可能是Cu+2AgCl=2Ag+CuCl2C . 金属1活动性可能排在氢的后面D . 比较铁和铜的活动性强弱可以用硫酸镁溶液11. (1分)如图所示,小球在A点由静止开始释放向右侧摆动,B点是小球摆动的最低点,C点是小球摆到右侧的最高点,且A,C两点到B点的竖直距离hAhC。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A点的机械能最大B . 小球的机械能总量逐渐变小C . 小球的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D . 小球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可以相互转化12. (1分)等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混合后,恰好完全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所用氢氧化钠溶夜和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不相等B . 混合溶液中钠离子与氯离子个数相等C . 混合后水分子总数增加D . 混合前后阴离子总数不变13. (1分)有X、Y、Z三种金属,把Y投入X(NO3)2溶液中,Y表面有X析出,若分别将X、Z投入稀硫酸中,X表面有气泡冒出,Z无变化。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 . ZYXB . YXZC . XYZD . XZY14. (1分)使用动滑轮可以( ) A . 省力又省距离B . 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C . 既省力又能改变用力方向D . 费力但可以省距离15. (1分)将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分别放入质量相等、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中,生成氢气质量( m )随反应时间( t )的变化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M 表示铁和稀硫酸的反应B . 两个都属于复分解反应C . 反应结束后铁一定有剩余D . 反应结束后溶液质量相等二、 简答题 (共9题;共14分)16. (2分)不同的金属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来的活泼程度不同,早在1812年瑞典化学家贝采里乌斯根据大量实验现象首先提出了金属活动顺序的概念,后来俄国化学家贝开托夫在大量实验和系统研究之后,于1865年发表了金属活动性顺序: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1)金属活动性顺序是学习“金属及其化合物”的重要工具,许多“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知识规律可以通过金属活动性顺序来掌握例如,工业上冶炼金属,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以采用不同的冶炼方法其中可以用“热分解法”冶炼的金属是_、_工业上又常用下列反应进行金属钾的冶炼:Na+KCl K+NaCl似乎“违背”了金属活动性顺序,试解释钠能将更活泼的钾置换出来的原因_(2)在实践中发现还有许多化学事实“违背”金属活动性顺序,但这些“反常”现象都可以通过化学原理得到合理解释某学生在做探究实验时,把锌粒投入1molL-1氯化铁溶液中,观察到如下实验现象:锌粒表面有一定量气泡产生,溶液颜色逐渐变浅,一段时间后溶液逐渐浑浊,试用相关反应方程式进行解释_、_17. (3分)(1)等质量的A、B两种物质分别与等质量的同浓度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甲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若A、B为Mg、Zn中的一种,则A是_ , 反应结束后只有一种金属剩余,则剩余金属为_ 若A、B为碳酸钠粉末和碳酸钙块状固体中的一种,反应结束后,则它们消耗的酸_(填“A多”、“B多”或“相等”)B反应至a点时,所得溶液的溶质为_(写化学式)(2)如乙图所示,A、B、C、D、E分别是铁、硝酸铜溶液、二氧化碳、稀硫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A是硝酸铜溶液(“”相连两物质能发生反应)请回答:D的化学式为_,E物质的一种用途:_ 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基本反应类型是_ 18. (2分)已知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物质,均含同一种元素其中,只有A为单质,B和C含有的元素完全相同,D与其它四种物质属于不同的类别,E是一种重要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和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省略),请回答:(1)D的化学式为_(2)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C:_;BE:_;在日常生活中,对可能有物质C生成的情况,我们应怎样处理_ (3)请写出A元素形成的两种单质的名称_ A的单质之间组成元素虽然相同,但性质、用途却有着明显的差异,其原因是_ 由此,你对物质的结构、性质、用途之间的关系又什么认识_ A的单质用途非常广泛,请举出一例_ 19. (2分)下面是瑞瑞同学在体育练习中的一些片段,请你利用帮助瑞瑞同学解答有关问题。 (1)在练习实心球时,瑞瑞用60N的力投出的实心球在空中画了一条优美的弧线。若实心球重为20N,瑞瑞投出了9.6m的距离,球最高点距地面3m。则实心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实心球所受的力做的功为_J (不计空气阻力) 。 (2)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瑞瑞将排球竖直向上击出后,其运动速度越来越小,原因是排球受到的重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将排球向斜上方击出后,其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会发生变化,原因是_;排球在上升过程中动能将_(选填“增大”或“减小”)。 (3)他长跑过程中骨骼肌剧烈收缩、舒张,呼吸加深。心跳加快,产热增加;他面红耳赤,大汗淋漓,散热增加,这是一个在_参与下的调节过程,说明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20. (1分)在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使之充分反应后有下列情况: (1)若反应后锌有剩余,则溶液中所含溶质为_。 (2)若反应后,将溶液过滤,所得固体物质加盐酸没有气体产生,则固体物质中一定有_。 (3)若反应后,将析出的金属过滤,向滤液中滴加NaCl溶液,有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生成,则滤液中含有的溶质为_。 21. (1分)对知识的及时整理与归纳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某同学在学习了硫酸的化学性质后,初步归纳出稀硫酸与其它物质相互反应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五个圈中的物质属于不同的类别)。 (1)已知X 是金属单质,则X 可以是_。(填一种即可) (2)请写出稀硫酸与 Y 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 22. (1分)如图所示,在整修寺庙过程中,甲和尚将一块重400N的石头提到2m高的庙墙上,乙和尚把重110N的瓦片提到6m高的房檐上。请帮助老和尚比较甲、乙两个和尚的贡献大小。_和尚的贡献大(填“甲”或“乙”),判断的依据是_。 23. (1分)如图所示,为一上细下粗的容器,上部横截面积为S,下部横截面积为2S,容器底部有高度为h的气泡(液柱原来高度为L),当气泡上升并从细部升出液面时(液面仍在细部),重力做功为_焦。 24. (1分)如图所示,水平台面由同种材料制成、粗糙程度均匀,在它上面放着质量为m1的木块,将木块用轻绳跨过定滑轮与质量为m2的钩码相连。木块在平行于台面的轻绳的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一段时间,钩码触地后立即静止,木块继续滑动一段距离,然后停在台面上。绳重、轮与轴的摩擦均忽略不计。请回答: (1)木块匀速运动过程中,木块的机械能_;钩码触地后木块继续滑动的过程中,木块的动能_(以上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钩码触地后木块继续滑动的过程中,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 _(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三、 实验探究题 (共5题;共9分)25. (1分) (1)要将MgCl2、Na2SO4溶液中的Na2SO4杂质除去,得到较纯的MgCl2溶液,某同学设计了两种除去Na2SO4杂质的实验方案。 方案一:加入适量的BaCl2溶液,将Na2SO4全部转化为BaSO4沉淀后过滤除去。方案二: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将要提纯的MgCl2全部转化为Mg(OH)2沉淀,在过滤得到的Mg(OH)2沉淀中加入适量的盐酸,至沉淀恰好完全溶解。你认为两种方案中正确的是_;另一种方案不正确的原因是_。(2)现有六种溶液:盐酸、硝酸铜、氯化钾、碳酸钠、硫酸镁、硝酸银,把它们两两混合分别放在3个烧杯中,所得溶液均澄清透明,无沉淀、气体产生(微溶物均以沉淀形式存在)。请推断出与盐酸混合的溶液是_(写溶质的化学式)。 26. (1分)某兴趣小组做完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的实验后,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了探究,请和他们一起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提出问题】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建立猜想】只有Na2SO4;有Na2SO4和H2SO4两种物质;有Na2SO4和NaOH两种物质。【实验验证】为了验证猜想,甲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取适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再将表面打磨后的铝片放入试管铝片表面有大量气泡产生据此,甲同学认为猜想成立,他的理由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反思提高】乙同学通过查阅资料获知:Al与NaOH溶液反应也能生成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Na2SO4溶液显中性。所以认为猜想可能成立,于是进行了实验,并证明猜想确实成立。则:乙同学的实验操作可以是:_;对应的实验现象是:_。由此否定了甲同学的结论。27. (2分)小航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在杠杆支点两边分别挂上钩码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他把杠杆固定在支点上后,观察到杠杆左端下沉,接下来的操作是_,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小航根据图甲做了3组实验得出如下结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为了证明他的结论是错误的,应该进行操作是 A . 去掉一侧钩码,换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B . 去掉一侧钩码,换用弹簧测力计斜向下拉C . 去掉一侧钩码,换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D . 增加钩码个数,再多次实验使结论更具普遍性(3)实验结束后,小航同学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他利用如图乙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在杠杆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在水平方向处于平衡状态,准确测出力与力臂大小,不能得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的结论,其原因是:_.28. (3分)为了研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教材中设计了“小钢球撞木块”的实验(如下图所示),让静止的小钢球从斜面滚下,观察木块被推动的距离 (1)该实验的设计思路是采用_法,用木块移动的距离来表示动能的大小。 (2)该实验“物体的动能”是指物体_(选填“ A”或“ B”)的动能。 (3)若要研究物体动能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实验中让质量不同的物体从斜面同一高度上静止滚下的目的是_。 29. (2分)某同学在做“比较不同液体吸热能力”的实验时,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液体甲和乙加热。 液体次数质量m/kg升高的温度t/加热的时间t/min甲10.15120.110230.2104乙40.110150.120260.2204(1)分析第1、4次,第2、5次或第3、6次实验数据,某同学认为:加热相同的时间时,乙升高的温度高一些,这说明乙吸收的热量多一些。这位同学的判断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2)分析第2、3次或第5、6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物质的_越大,吸收的热量就越_。(填“多”或“少”) (3)通过比较第2、4次实验数据可知,液体吸收的热量多少与液体的_有关,_的吸热能力更强(填“甲”或“乙”)。 四、 分析计算题 (共6题;共17分)30. (2分)近期嘉兴的道路上多了一些模样迷你的绿色环保电动小汽车,该电动小汽车每次充电完成后可以跑 80 公里,最高时速为 80 公里/小时。某天,小明爸 爸开车带着小明出去游玩,途中这趟汽车在半小时的时间 内,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了 36 千米,若已知该汽车蓄电 池供电电压始终是 384 伏,供电电流为 90 安,发动机输出功率(即牵引力的功率)恒定为 20 千瓦,请列式计算,在这段时间里: (1)该汽车克服阻力做的功是多少焦耳? (2)该汽车的牵引力是多少牛? (3)该汽车发动机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4)在高速路上看到如图所示标志牌,小明发现小轿车、大型客车、载货汽车最高行驶速度不同。爱思考的明想:为什么要对机动车的最高行驶速度进行限制?为什么在同样的道路上,对不同车型设定不一样的最高行驶速度?请你从“能量”角度,用相关知识解释此现象。 31. (3分)小科将 100 克质量分数为 20%的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 50 克稀盐酸中,以测定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温度随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的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1)反应进行到 P 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_。 (2)该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32. (4分)做实验时,小迪取了40mL的Ba(OH)2溶液,并随手倒入等量的稀盐酸(均未知浓度)。老师发现后,递给他一瓶未知质量分数的K2CO3溶液,让小科来检测混合溶液的酸碱性。小迪在混合液中慢慢滴入K2CO3溶液,获得相关数据并绘成图象(如图)。 (1)写出K2CO3 与Ba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刚加入K2CO3溶液时,发现没有沉淀生成,却有气泡产生,则原混合溶液呈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其中所含的溶质有_(用化学式表示) (3)计算K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3. (1分)重庆大巴落水事件让无数人揪心又痛心,这起事故同时又警醒我们,当发生汽车落水时,究竟该怎么办?我们要做的就是抓紧时间离开汽车,具体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启动门窗升降系统,把车窗降下来,直接爬出车窗。如果车窗、车门已打不开,就需用铁锤等尖锐器械砸窗,这是因为尖锐器械_, 产生的压强大,容易打碎玻璃。如果车窗打不碎,就不要推车门,把力气耗光,可静静等待车子进水。当车内的水深度接近头部时,车门两侧_几乎相等,这时车门容易被打开,此时深吸一口气,推开车门。 另外,开车时应系好安全带,避免落水后冲击力过大,人因为具有_而撞向方向盘,由于物体间_,以及力的其中一个作用效果是_,人可能会被撞得头破血流甚至晕厥。34. (4分)去年全球首段光伏路面在济南投入运营,该路面发电可为公路照明设备供电 (1)已知光伏路面太阳能电池板总面积为6000m2 , 1m2面积接受太阳平均辐射功率为 1kW,光电转化效率为20%,若每天光照时间为6h,高速公路照明设备功率为720kW,则光伏发电可供照明设备正常工作多少h?(2)在未来,电动汽车可在光伏路面移动充电(图甲),当汽车经过充电区域时,充电垫发出高频电磁波,汽车底盘上的接受装置将电磁波能量转化为电能为电池充电一辆电量不足的汽车,以速度v匀速通过充电区域(图乙),已知充电区域长度S1为100m,两段充电区域之间距离S2为10km,由于S1远小于S2 , 忽略汽车在充电过程中消耗的电能;接收装置接受到的电磁波功率P0为5000kW,它将电磁波能量转化为电能并存储在电池中的效率为20%,汽车行驶时受到的阻力为1000N若汽车电池消耗电能全部用于维持汽车行驶,为了使汽车能顺利到达下一段充电区域,汽车在充电时速度不能大于多少m/s? (3)为了提高汽车充电时移动速度,你有哪些合理的建议?(写出一条) 35. (3分)某家庭用的燃气热水器,将20kg的水从10加热到60,完全燃烧了0.21m3的煤气。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煤气的热值为4107J/m3。试求: (1)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2)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3)该热水器烧水的效率是多少? 第 20 页 共 20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5题;共15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二、 简答题 (共9题;共14分)16-1、16-2、17-1、18-1、19-1、19-2、19-3、20-1、20-2、20-3、21-1、21-2、22-1、23-1、24-1、24-2、三、 实验探究题 (共5题;共9分)25-1、25-2、26-1、27-1、27-2、27-3、28-1、28-2、28-3、29-1、29-2、29-3、四、 分析计算题 (共6题;共17分)30-1、30-2、30-3、30-4、31-1、31-2、32-1、32-2、32-3、33-1、34-1、34-2、34-3、35-1、35-2、35-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