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知识点(新打印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614748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科学知识点(新打印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三年级科学知识点(新打印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三年级科学知识点(新打印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科学在我们身边第1课 玩具里的科学1、对观察过的事物能提出“为什么”,是我们解决问题、走向创新的起点。2、描述玩具时,可以从颜色、形状、性能、大小等方面进行描述。3、在阳光下,我发现肥皂泡是7种色的。(或者“五颜六色”)4、万吨轮船为什麽能在海上航行? 答:这是因为万吨货轮在水中受到了大于它本身重量的浮力。5、生活中有好多玩具是充气的,如果放了气或充气不足,还能玩吗? 答:不能玩了。充气玩具是因为充满了空气才有弹性,如篮球,充满了空气后弹跳就好,如果篮球充气不足,就弹跳不起来。再比如,蹦蹦床充满气后,人就能在上面弹跳,如果充气不足,就无法弹跳。6、为什么轮胎上都有凹凸花纹? 答:轮胎上加花纹的目的是防止车轮在平整光滑的路面上滚动时打滑,轮胎外缘上有了凹凸花纹,能够增加轮子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第2课 我们周围的动植物1、牛顿说:“没有大胆的猜测,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2、蚂蚁身体太小,我们要借助放大镜,才能观察它。3、观察动植物的方法有:放大观察、缩小观察、对比观察。4、观察植物时主要是观察植物的六大器官,即根、茎、叶、花、果实、种子。5、观察前制定观察方案,准备好观察的工具,才能使观察的收获更大些。6、壁虎为什么能在墙上爬? 答:因为壁虎的脚上 有一个个的褶皱,这些褶皱能起到吸盘的作用吸附在墙壁上。7、猫的胡子有什么作用? 答:猫的胡子有测量的作用。猫在捉老鼠的时候,有些洞口需要猫估测一下是不是能过去,这时就需要有胡须作为测量的工具。8、蚂蚁是怎样认路的? 答:蚂蚁是依靠气味认路的,具体说就是蚂蚁用触角来辨别气味。9、要知道大树有多粗,我们要用到尺子量 。10、沙漠中的仙人掌为什么不容易旱死?答:因为仙人掌的叶子是一根根的针状,能有效减少水分的散失。 第3课 科学在我们身边1、科学就是提出问题,然后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过程。2、有了猜想,才会有发明创造,我们的生活才会不断改善。3、我们的身边处处有科学,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科 学。4、我们身边衣、食、住、行等里面都有科学。5、漏斗广口对着蜡烛火焰,用嘴吹漏斗细口端,蜡烛不容易熄灭;在人与蜡烛中间放上方木块挡住蜡烛,嘴与蜡烛的火焰中心保持水平,这时用嘴吹蜡烛,蜡烛不容易熄灭;如果将木块换成瓶子,用嘴吹蜡烛,蜡烛熄灭。5、“吹蜡烛”实验【实验材料】蜡烛、火柴、瓶子、木块、文具盒、书本。【实验步骤】(1)点燃蜡烛,并固定在桌子上。(2)把瓶子、木块、文具盒、书本放在桌子上,瓶子、木块、文具盒、书本与蜡烛的距离必须相等。(3)嘴与蜡烛的火焰要在同一水平线上。【实验结果】 隔着瓶子能吹灭蜡烛,隔着 木块、文具盒、书本等吹不灭蜡烛。【实验分析】 隔着瓶子吹气时,因为空气流动越快,气压越低。空气沿瓶子四周流动形成低压区,外部气体迅速流入低压区,正是这种空气流动吹灭了蜡烛。第二单元 我们怎么知道第4课、怎样认识物体1、眼睛、耳朵、鼻子、舌头都是我们的感觉器官。感觉器官能帮助我们分辨出物体的不同特征,如颜色、大小、气味、冷热、轻重等。在所有的感觉器官中,眼睛从周围的世界中获得的信息最多。3、用眼睛观察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等; 用鼻子可以闻到物体的气味; 用舌头可以知道物体的味道; 用手可以了解物体的冷热、光滑与粗糙等。4、帮助我们观察的仪器有听诊器、放大镜、显微镜、天文望远镜等。5、 用感官辨别液体【观察目的】学习认识物体的方法。【观察材料】几个杯子,分别装有等量的矿泉水、酱油、白醋、盐水、白糖水、白酒,并标上号。【观察步骤】 第一步:用眼睛看观察,辨别出酱油。 第二步:用鼻子闻,可以辨别出白酒、白醋。 第三步:用舌头尝,可以辨别出白糖水、矿泉水、盐水。【观察结论】辨别物体特征时要遵循“一看、二闻、三尝”的观察顺序。6、用舌进行观察时,要用筷子或玻璃棒蘸取少量的物品来尝,不能随意品尝物体,而应该在确定此物体可以尝的情况下才能尝。第5课、给文具分类1、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2、分类时,首先要确定一定的标准,如给文具分类,可以以“用途”为标准分,也可以以“大小”为标准分。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同。3、分类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如给服装分类,给食品分类、给交通工具分类等等。分类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 4、给文具分类时,可以确定几个标准,其中有用途、大小、材料、功能、颜色、结构、价格、是否环保、能否回收再利用等标准。5、 第 6课 哪杯水热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温度计是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2、测量物体的温度时,要根据被测物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温度计,被测物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测量限度。不同的温度计可用来测量不同物体的温度。3、 我们常用的温度计是摄氏温度计,它的单位是“摄氏度”,用“”来表示。4、温度计的使用: (1)用手拿着温度计的上部。(2)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在水中,不要接触容器壁。(3)等温度计内的液注静止后,读出温度。(4)读数时,温度计不能拿出水面,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注顶端相平。4、温度计由玻璃管、刻度、玻璃泡三部分组成。5、我们常用的温度计有体温计、气温计、水温计等。第7课 水温的变化1、热水降温的过程是:开始温度下降速度很快,随着水温的不断降低,水温下降的速度减慢,因此,水温的变化规律是先快后慢。2、统计图能更形象、具体地显现出热水降温的过程。3、使热水温度降得快的方法有:用扇子扇、用嘴吹、搅拌、倒杯子、放到凉水中等。4、怎样减缓热水降温的速度,你是怎样做的?答:用保温杯盛热水,将热水杯放入热水中,放在窗台阳光下,放到已经供暖的暖气片上等。第8课 哪杯水多1、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一般用“毫升”作单位,用“ml”表示。测量时视线要和液面凹处向平。2、除了量筒外,我们还可以用量杯、烧杯、锥形瓶来测量液体的体积。3、正确使用量筒测量液体的方法是:要把量筒放在水平的地方,读数时视线与液面的凹陷处相平等。操作要诀是“量液体,要平稳:口挨口,免外流;改滴加,至刻度;读数时,视线平;看凹处,读的准。”第9课 有趣的不倒翁1、 我们研究不倒翁的过程在科学上被称为“解暗箱”,它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2、不倒翁的外形特点是上轻下重,底面的形状是半球形的,不倒翁的重量集中在底部,这是不倒翁不容易倒的原因。3、台扇不容易倒的倒的原因是上轻下重,底座是平的,而且较重。4、物体放置的位置发生改变,它的重心不发生变化。5、对同一个物体而言,重心越低越稳定。6、不倒翁的重心在底部,足球的重心在中心。第三单元 水的科学第10课 认识水1、像水、牛奶、酱油这样能流动的物体叫液体,像木块、橡皮这样不能流动的物体叫固体。常温常压下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液体。2、地球上海洋、江河、湖泊、冰山、大气层、地下等地方都有水,水在自然界中分布非常广泛。3、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它随着容器的形状发生变化。4、研究水时,用到的观察方法是:用眼看、用鼻闻、用舌尝、用手摸、用耳听、与其他物体对比等。5、在炎热的夏季吃上一块西瓜就可以解渴,这说明西瓜里有水。6、无论怎么倾斜盛水的容器,水面始终是平的。7、观察的顺序是:一看、二闻、三尝、四摸。 第11课 有趣的沉浮现象1、物体在水中受到水向上托起的力,这种力就是水的浮力。2、在水中上浮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所以只要是在水中的物体都会受到水的浮力。3、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方向是竖直向上的。4、在空气中称钩码的重量比在水里称钩码的重量重。5、石块在水中虽然下沉但也受到水的浮力。6、为什么在水里能很容易地把一个人举起,而在陆地上却很困难?答:人在水中受到水的浮力,重量比岸上轻,所以我们能很容易地举起。7、 生活中的哪些事例说明了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答:钓鱼时提起鱼钩和鱼,未离开水面时比较轻,离开水面时比较重等。8、 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实验【实验材料】钩码、橡皮筋、尺子、水槽、水。【实验步骤】(1)把钩码挂在橡皮筋上,提起,用尺子测量橡皮筋的长。(2)再把其放入水中,测量橡皮筋的长度。(3)比较两次橡皮筋的长度,有什么发现?【实验现象】同一个钩码,在水中提起比在空气中提起,橡皮筋要短。【实验结论】下沉的钩码,由于也受到了水的浮力,所以使得钩码的重量变轻了,提起时所用的力小了,所以橡皮筋比较短。说明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 第12课 改变浮和沉1、改变物体浮沉的方法有:改变物体形状、给物体附着浮或沉的物体、改变液体。2、要使铅球浮在水面上,我们可以把铅球放在漂浮在水面的物体上,不能浮在水面上的橡皮泥,我们可以改变它的形状,把它做成像小船一样的物体,这样橡皮泥就能浮在水面上了。3、潜水艇在水中的沉浮是利用调节水舱中水的多少来改变的。4、人依靠救生圈浮在水面上利用的是给人附着浮的物体。5、 改变沉和浮的实验 方法一:【实验器材】带盖的空牙膏皮(铝制)、剪刀、一杯水。【实验步骤】 1、将瘪的空牙膏皮的尾部剪去,放进水杯里,可以看到牙膏皮下沉。2、取出牙膏皮,可将牙膏皮捏成船形,放在水面上,会看到它浮在水面上。如果想使牙膏皮竖直浮起来,可以从它尾部剪开出用手指将它扒开,使它稍稍鼓起,再次将它放到水杯里,可看到它会竖直浮在水面上。方法二: 【实验步骤】把一只鸡蛋浸没在一只装有清水的大口径玻璃杯中。松开手后,发现鸡蛋缓缓沉入杯底。捞出鸡蛋,往清水中加入食盐,调制成浓度较高的盐溶液。再把鸡蛋浸没在盐溶液中,松开手后,鸡蛋却缓缓上浮。 第13课 水面的秘密1、水是由许许多多的水分子组成的。水表面的水分子紧紧靠拢在一起,有一种相互吸引的力,这就是水的表面张力。2、常态下一杯水的表面是平的。3、杯子里的水快要溢出来时,水的表面是凸出来的。4、一满杯水放入几个曲别针,水并不会溢出来,说明水有表面张力。5、硬币浮在水面上主要是水的表面张力支撑的结果。6、列举生活中的表面张力现象。 答:(1)叶子上的露珠;(2 )盘子上的一滴水不向下流淌;(3)硬币浮在水面上; (4)试管内水面呈现“凹面”形状;(5)水龙头上正在滴下的一滴水呈现近似圆球形; (6)玻璃杯中盛满水水面呈现明显的球形突起。7、 自动变圆的棉线圈【实验材料】棉线、肥皂【实验步骤】(1)用一根棉线围成一个圈,并把它放在水中,观察现象。(2)取一根火柴,一端粘上一小块肥皂,插进棉线圈中,观察现象。【实验现象】火柴插进棉线圈后,棉线圈立刻自动胀成圆形,好像画的圆一样。【实验结论】肥皂能够破坏水的表面张力。【原理】棉线圈内水表面的张力被肥皂破坏之后,圈外水的表面张力仍然很大,从各个方向上拉着线圈,所以棉线圈就自动变圆了。 第14课 水往高处走1、水能沿着有孔隙的材料上升,这种现象叫做毛细现象。2、水并不是能沿着所有的材料往上爬升;能使水向上爬升的材料都有孔隙。3、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用到毛细现象来解决问题,试着写出四个例子:毛巾吸水,粉笔吸墨水,砖块吸水,纸吸油。4、农民伯伯浇过地之后,都要将地锄松,这是为什么?利用学过的知识解释一下。答:破坏了土壤地表的毛细现象,不能将地下水吸收上来,可以防止水分的蒸发。5、人们在移植植物幼苗时,为什么要带土移栽?答:保护植物的根毛,在毛细作用下,根毛吸收水分使植物能尽快成活。6、 探究毛细现象的实验方法一:【实验材料】一条毛巾、水槽(可用其他代替)。【实验步骤】(1)在水槽里倒上三分之二的水。(2)将毛巾搭在水槽边上,一端进入水中,一端在水槽外,仔细观察毛巾的变化。【实验现象】水慢慢沿毛巾向上爬升,并越过水槽上沿,从另一端滴下。【实验结论】水能沿着像毛巾这样有缝隙的材料往上爬。方法二:【实验材料】两块约20厘米长的长方形透明玻璃片,一个曲别针,一对橡皮筋。【实验步骤】(1)将两块玻璃片合拢用一对橡皮筋分别从两端套住,并用曲别针将一侧的两块玻璃片隔开。(2)然后将它的一端浸在水中,仔细观察现象。【实验现象】水慢慢沿两玻璃之间的缝隙向上爬升,靠近曲别针一侧孔隙大,水上升很低;靠近并拢一侧孔隙小,水上升得高。【实验结论】水能沿着玻璃片缝隙往上爬。方法三:【实验材料】水槽、布条、实心和空心的玻璃棒、各种吸管、纸片等。【实验步骤】(1)在水槽中倒入一半水,并滴入几滴红墨水,使水变浅红。(2)将实验材料的一端分别进入水槽中,仔细观察,哪些材料可以让水往上爬,并做好记录。【实验现象】水沿着布条、空心玻璃棒、吸管、纸片等材料往上爬。【实验结论】水能沿着有空隙的材料往上爬。第四单元 天气与我们的生活第15课 天气与生活1、天气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十分密切,它对我们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能够预知近期的天气情况,可以及时地做好各种准备,充分利用有利的天气,避免和预防不利的天气对我们造成危害。2、资料卡: 天气谚语是以成语或歌谣的形式在民间流传的有关天气变化的经验。我国的天气谚语历史悠久,内容丰富。 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 早晨下雨当日晴,晚上下雨到天明。 南风暖,北风寒,东风潮湿西风干。 天上乌云盖,大雨来得快。 喜鹊枝头叫,出门晴天报。3、对未来一定时期内天气变化的预先估计和预告叫天气预报。4、气预报可分为短期天气预报、中期天气预报、长期天气预报。5、听到将要下暴雨的消息,他们急需做哪些准备?答:花农:将不宜遭受雨淋的花移到室内或大棚内。砖场的工人:应及时将砖坯遮盖起来。水泥厂的工人:应及时将水泥遮盖起来。正在晒粮食的农民:应及时将粮食收起来。上学前的学生:应携带雨具做好防雨准备。6、天气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晴天收割庄稼;海啸带来的灾难;狂风吹倒大树;大雾使飞机停飞。第16课 今天的天气1、我们一般从气温、降水、风向、风力、云量等方面来描述一天的天气。2、资料卡:【风级歌】0级风烟直上;1级风烟稍斜;2级风树叶响;3级风旗飘动;4级风灰尘起;5级风水起波;6级风大树摇;7级风步难行;8级风树枝断;9级风烟囱毁;10级风树根拔;11级风陆罕见;12级风浪滔天。3、我们可以通过收听天气预报、上网查询、问周围的人、根据今天的天气现象预测等途径了解明天的天气。4、利用风级歌可以估测风力的大小。5、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力是指风的大小。6、陆地上十一级以上的风较罕见。第17课 我的雨量器1、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的仪器。2、雨量器应安置在相对开阔、不受障碍物影响的地方,并保持水平。3、记录一次降雨量的多少,应准确记录降雨开始和结束的时间。4、雨量器上标的刻度从底部往上是从0开始逐渐变大的。5、以毫米为单位计量降雨量更为合适。6、降雨结束,及时读数并记录降雨量。7、测量降雨量时应注意:(1)雨量器应安置在相对开阔、不受障碍物影响的地方,并保持水平。(2)应准确记录降水开始和结束的时间。(3)降水结束之后,应及时读出并记录降水量。第18课 我的风向仪1、风向就是风吹来的方向。当风向仪的箭头指东时,表示此时刮的是东风。当风向仪的箭头指向西北时,表示此时刮的是西北风。2、我们一般按8个方位来描述风向:3、风向仪是测量风向的仪器。4、风向仪主要由箭头、箭尾、支架、风向杆以及可旋转的配件组成。5、当风向标的箭头指南时,是刮南风,当风向标的箭头指东时,是刮东风,当树叶向北飘时,是刮南风,当学校的国旗向西北飘时,是刮东南风。第19课 一周的天气1、我们一般是从气温、降水、风力、风向、云量等方面观测、分析一周的天气变化。2、气温计测量空气温度,雨量器测量降雨量,风向仪测量风向,湿度计测量空气湿度。第五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第20课 空气在哪里1、像空气这样能在空中向四面八方流动的物体叫气体。2、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气体。我们的周围到处都有空气。空气占据空间。3、空气是气体。4、空气在我们周围,比如水里、杯子里、土壤里、粉笔里都有空气,空气占据空间。5、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用塑料袋、杯子等把它收集起来。6、将干燥的纸团放入杯底,再将杯口朝下竖直放入水中,直至水面没过杯底,杯内的纸团不会湿。此实验说明:空气占据空间。7、证明空气占据空间实验【实验材料】1个饮料瓶,1个气球【实验过程】(1)将气球套在饮料瓶口上,发现气球是瘪的。(2)用力捏饮料瓶,会发现气球鼓起来。【实验结论】瓶子里有空气,说明空气占据空间。第21课 空气的成分1、空气不是一种单纯的气体,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其中支持燃烧的气体是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剩下的主要是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此外,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2、运动越剧烈,需要的氧气越多。3、氧气可以供人和动物呼吸,是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气体。抢救病人时、潜水时、消防员救火时、飞行员在高空飞行时、宇航员在太空行走时,都必须用到氧气。4、在一支点燃的蜡烛上倒扣一个玻璃杯,蜡烛会慢慢熄灭,这说明燃烧要消耗空气中的氧气。5、氧气可以供人和动物呼吸,是生命不可缺少的气体。6、人类的活动与空气密不可分,人类的活动离不开空气。7、由于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物体在纯氧气中燃烧非常剧烈,可以产生很高的温度,在生产中有很大的用途。8、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人和动植物的生活都离不开空气。9、空气是由氧气、二氧化碳、氮气、水蒸气、等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10、在验证空气成分的实验中,蜡烛燃烧用去的是空气中的氧气。11、为什么说空气与人的关系密不可分?答:空气能供给人、动物呼吸,是人和动物的生命不可缺少的气体。所以,在抢救因缺氧而病重的人时必须给他们输氧;潜水员在潜水时,登山运动员在攀登高山时,飞行员在高空飞行时,宇航员在宇宙空间飞行时,由于这些地方氧气稀少或没有氧气,必须携带氧气。12、请列举出两种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的生活实例。答:例如:在车间、工地上,经常可以看到用气焊的方法切割、焊接金属。在炼钢时,把氧气吹进炼钢炉,可以提高炉内的温度,使钢炼得又快又好。第22课 我们需要清新的空气1、空气中除了正常成分外,增加了很多对人、动物、植物有害的物质,我们就说空气被污染了。2、植树造林,能净化空气。3、在我们的周围,污染空气的现象有擦黑板时粉笔灰污染空气、公路上的汽车尾气污染空气等。4、空气污染会使得我们得各种疾病,如肺癌、肺气肿等。5、清洁的空气是人类生存的重要条件。为了保护空气不受污染,国家颁布了环境保护法。6、人类的活动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7、不同的环境中,空气的成分有所不同。8、我国颁布的环境保护法明确规定了“三废”的排放标准,这有利于保护环境。9、说一说,我们能为净化空气做些什么?答:在教室里,要经常开窗通风,能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扫地时,先洒水,再扫地;植树造林,能净化空气;爱护花草树木,见到破坏花草树木的行为要制止;爱护环境卫生,不随地乱吐痰,不乱扔垃圾等。10、怎样预防和治理空气污染,保持空气的清新?答:工厂要注意消烟除尘,废气要经过处理才能排放;冬季要实行集中供暖,代替千家万户的炉灶,以减少烟尘和有害气体的排放。另外,要大力植树造林,因为树叶能吸附空气中的灰尘,有些树叶还有检测空气污染的作用。为了防止空气污染,还要注意搞好环境卫生,不乱倒垃圾,不随地吐痰,不在公共场合吸烟。11、你认为那些活动影响了空气的质量?答:(1)工业污染。 (2)生活炉灶与采暖锅炉污染。 (3)交通运输工具的污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