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上山下乡的调查报告.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8577296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5.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上山下乡的调查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大学生上山下乡的调查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大学生上山下乡的调查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生上山下乡的调查报告(周甜甜)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加之毕业生数量庞大,就业形势相当严峻。在纯粹市场化尝试失利的情况下,政府开始发挥宏观调控功能,尝试用行政、财政的手段,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解决就业难题。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和鼓励自主创业,成为最时新的两种思路。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了一种社会问题。众所周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那个动荡的特殊年代,大多数学生就业无门的情况下弄出来的馊主意。就我所知,经历了上山下乡后,尽管事后也不乏有人傻乎乎地梗着脖子宣称声称“青春无悔”。但对于多数人,那都是一段虚掷青春、不堪回首的痛苦的记忆。历史是最生动的哲人,是最真实的故事片,也是最丰富的教课书。从历史中走过,我们常常步履蹒跚,甚至还会摔跟头,因为我们虽然身在其中,却有时会辨不清方向、分不清对错。在历史刚刚结束时,如果我们急于作出结论,由于受认识水平的局限、错误理论的干扰和时代因素的制约,特别是摆不脱个人好恶的影响,往往会有失偏颇。但是,当我们距离这段历史较远,平静地回望过去,认真地审视过去的一切,我们就会变得清醒起来、明智起来、客观起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作为共和国历史的一项重要记忆,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美丽故事也曾经感染和激励了无数的知识青年。那一时期的知识青年怀着对党和国家最朴素的情感,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投身到农业战线中去,用他们的青春和汗水为中国的历史书写了一幅壮丽的画卷。也正是有了这千千万万知识青年的无私奉献,支援了中国农村及边远落后地区的建设和发展,向那里输送了知识和文化。才有了我们今天创新创业的基础。据有关部门统计,2009年全国有610万应届高校毕业生要找工作,加上2007年和2008年未就业的大学生100万和150万,全国共有860万大学生等待就业。而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口为900万,这一庞大的数字,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并在世界性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大背景下,让大学生就业问题会备受社会的关注。1大学生的“上山下乡”及新农村的建设主题凸现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城市发生变化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我们的农村,变化却要慢得很多,如今,城乡差别越来越大,所以也特别需要广大的知识分子来改变面貌。现在的大学生就业难,实际上是大学生在城市、尤其几个大城市的就业难,而我国的“保就业”已成为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目前面临的最重大政治任务和经济目标,在这危机时刻,如何改变大学生就业观念,抓住新农村建设有利战略机遇期,积极倡导和鼓励广大大学生面向农村,到广阔的农村去创业,带领农民致富,进而推进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的伟大进程是一项当前最迫切、最重大的社会问题。有关专家指出,中国当前最大、最紧迫、综合效益最好的就业渠道就是农村,重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显得尤为必要。 有关专家认为:实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首先,每年可以解决200万高校毕业生就业,缓解整个社会的就业压力。其次,实现中国城乡人力资源对称性流动,农民工进城,大学生下乡,可以有效的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有效的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并能有效的解决农村三难问题上学难、看病难、获得技术难。第三,能锻炼一批了解中国的人才队伍,如果有23年的农村工作经历,这会使得我们的大学生受益无穷。如果大学毕业生能到农村去创业,这对农村和大学生就业都有好处。农村需要大量的人才,只要政府给予相应的补贴,鼓励大学生下基层,能产生比在城市创业投资更多的效益。 大学生是社会中最具有创造力人群,年轻朝气蓬勃,所学知识具有相对的专业性和广泛性,是社会中最活跃的阶层。这些通过近年来大学生“村官”陆续涌现,让我们看到希望的同时,也看到了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的巨大作用。我们有理由并且有勇气相信,在中央大力倡导建设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上,农村高科技人才的输入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具有重要作用和地位。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学生积极投身新农村,也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促进农村文化生活不断向着多层次、多角度、多元化发展。大学生源源不断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但缓解乃至有序解决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题,而且向农村集团性输入科学文化和智慧,这必将会大大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2大学生“上山下乡”及政府的政策与措施大学生“上山下乡”到农村创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和社会工程,决不仅仅是一个“口号”就能简单加以解决,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更需要各级政府要出台各项切实可行的制度措施来推进大学生“上山下乡”创业,把大学生“上山下乡”创业作为“保就业”的有效形式大胆尝试,建立大学生到农村创业制度。“大学生就业不能盲目涌向农村,仍需政府引导。”广东省政协常委温洋表示,目前农村土地大部分被承包,生产经营资源有限,大学生再搞“上山下乡”,不能像当年一样搞“运动”,而要在政府指导下,到农村去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也可进行生产经营性活动;各级政府也可从这方面考虑,给予大学生一定政策优惠和资金扶持,鼓励他们到农村创业。国家对新型建设者、开拓者要给予一定的政策、法律保障、制定相应的政策,打破用人框框,打破户籍关系(参加者可以保留原有城市的户口,来去自由)。解决开拓者们的后顾之优,使之既有奉献,也有保障。要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思维把大学生就业和推动农村经济建设和解决“三农”问题紧密的结合起来,努力探索和寻求,既有利于适合大学生就业和成长成才的渠道,还要兼顾社会整体发展的有效制度措施,决不能顾此失彼,合理利用政策的导向和配套资金。大学生“上山下乡”首先要公开选拔,择优录取,并鼓励大学生到老少边穷地区。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地广辽阔,但东西发展不平衡,南北经济差距很大,人口密集程度也各不相同,且还有许多未能开发的处女地。许多可以利用的资源。我们可以在人口密集的城市或地区,以共青团的名义,广泛的动员有志的知识青年,像20世纪50年代的垦荒战士一样,集体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开发团体,国家给予一定资金,从财力、物力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保障。使广大的有志青年投身到轰轰烈烈地、大规模的建设开发中去。为了保障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水平,不能使他们即流汗又流泪。为了解决大学生后顾之忧,期满后鼓励留任,双向选择。返回者重新参加工作,参加研究生考试或公务员考试者,适当照顾分数,优先录取;贫困生在大学期间的贷款可以减免。各级政府还要下大力气研究出台构建大学生去农村创业的长效机制,让大学生和家长真正看到政府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上的硬性措施和诚意。要积极借鉴近年来大学生在农村、乡镇企业等多领域就业创业的成功经验,建立大学生在县、镇、村各领域就业创业按照短期、长期等分层次的模式,从制度、资金、社会保障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配套。3大学生“上山下乡”及社会的舆论与导向诚然,制度建设、机制保障是解决大学生“上山下乡”的坚强后盾和有效途径。但我们还要重视大学生意识形态领域的教育和帮助。长期以来,我国由于城市和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人们对农村固有的偏见等一系列的错误思想导致了当代大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的取向上发生了偏见,众多大学生不想或者不愿意到农村和边远地区。许多专家和学者认为,当前,大学生结构性的失业也存在着相当的比例,充分的说明大学生就业主导思想和工作意向与社会所能提供的岗位需求产生了结构性的矛盾。当代的知识青年大学生主要集中在一些大城市和中型城市,给本来不景气的城市就业带来诸多矛盾和压力。全社会,各大新闻媒体和学校、家长要肩负起宣传和教育的功能和义务,开展大学生就业、择业意识形态领域教育的多元化,选拔一批在农村成功创业的大学生青年人才,采取集中和分散式谈成功经验,带动大学生掀起到基层农村创业就业的热潮,让大学生们真正摒弃传统意义上“留城市”、“考公务员”、“做白领”、“做老板”才有发展前途的错误思潮。全社会要营造“行行出状元”、“农村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浓厚氛围,让大学生感受到农村创业和激昂,学校要为大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心理辅导和援助,引导他们牢固树立要正确把握人生成长成才的规律,不能眼高手低,或者只图享受,不讲求奉献。家长是大学生就业中的第一指导老师,也要理性教育孩子正确树立择业观,坚决反对急功近利、走后门、拉关系等不正之风蔓延,全力助推大学生就业形成人人有岗位,人人都平等,人人都满意的健康就业环境。且让大学生了解,如今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并不是当年的“知青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翻版,将成千万的城市大学生直接赶到农村去,让他们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而是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东西发展不平衡,南北经济差距很大,人口密集程度也各不相同,特别是在农村,且还有许多未能开发的处女地,许多可以利用的资源。等待着我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知识去谱写最美丽、最壮观的画卷。要让广大大学生充分认识到农村这片广阔天地的重要性,对大学生今后的人生发展的积极意义。要看到几十年前“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积极因素,引导大学生自己要勇于解放思想,正确定位自己,把个人的前途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大学生积极到农村创业的就业热潮,促进大学生合理有序就业,也为农村的改革开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把自己所学知识充分地发挥起来,各显神通,在农村的土地上建设出一座座美丽、新型、高科技的现代化城市,充分利用祖国的资源,掀起开拓祖国的热潮。希望今后有更多、更好的“共青城”、“北大仓”、“东海明珠”式的、现代化的,高科技的新型城市在新一代的知识青年手中诞生。 下面我们看一个大学生下乡的例子个:从未在村里生活过,是个地地道道的城里人,曹杰对乡村生活始终抱着一丝好奇和向往。以优秀成绩从大学毕业,进外企成为一名待遇优厚的工程师,这样的经历曾让不少人羡慕。然而,曹杰并没有感觉到幸福,“做得再好也是给别人打工,我非常想创业,家乡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抱着为家乡做贡献,在家乡创业的信念,曹杰2009年辞职回到老家湖南省湘乡市,同年5月被选聘到栗山镇西山村担任大学生村官。“平时我们都在淘宝上买东西,那我们能不能把村里的东西通过网络拿出去卖呢?”经过对各村特色产品进行深入了解,曹杰和同一批担任大学生村官的几位同事一起,借鉴城里人的做法,在网上卖起了村里的土特产。利用网络销售村民自制的特产这个想法既新鲜,又有乡土特色。对现代都市人和异地游子来说,绿色、无公害和原汁原味无疑是最大的卖点。曹杰和同事们亲自上门联系农户,管理网店,帮助农户定价、拍照、发送快递,忙得不亦乐乎。在这个只有五户人家有电脑的小山村,村民们从未想过自己制作的山野菜,竟然能通过信息化手段卖出去赚到钱,这让村民们感到很新奇。2010年4月,曹杰和村官同行开办了网络学习班,手把手地教村民们使用电脑上网,希望能因此加快当地信息化进程。“我现在已经教会村书记用电脑上网了。”网络销售并不是曹杰最大的目的,“我并不指望这个网络销售项目能取得多少回报,而是想把它作为示范工程,让广大村民了解农村信息化的作用只要科学利用,就能信息化致富。”来到西山村后,曹杰一直专注于村里经济条件的改善。西山村是个劳务输出村,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村里剩下的多是老人和孩子。曹杰希望通过招商引资,让企业落户在西山村,推动村里的经济发展。“我希望企业建立之后,能把外出务工的人都吸引回来。有能力创业的,我会鼓励和帮助他们创业;不能创业的,也可以在这些企业里就业。”在招商引资的同时,曹杰也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旅。目前,他与人合资开办的葡萄种植园已经破土动工。“葡萄种植对技术要求非常高,我想通过光碟、远程教育网络等方式,教给村民们葡萄种植技术”。“信息化就是财富,村民应该通过信息化手段掌握一些种养殖技术,这样,这个只有600人的偏远小山村才能早日走向富裕” 从小长在城里、从没吃过苦的谌莎莉在律师事务所工作过一段时间,为了实现父亲的心愿“应该到农村去锻炼锻炼”,2008年9月,她来到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固村镇回龙村,一个拥有3000多人的人口大村,开始了自己的村官生涯。在这里,她要做的工作之一是拿着材料,到镇上的复印店复印。“村委会没有一台电脑,完全纸制化办公,有些材料需要复印或是传真,人们只能去镇上。”谌莎莉对此很无奈。谌莎莉一般骑电动自行车去镇上,大概要1520分钟,时间还不算太长。然而,很多村民都是走路去的,至少也要40分钟。信息化落后给村民的工作、生活造成了很大不便。在谌莎莉看来,落后的信息化不仅是资金、设备的问题,更是意识问题。整个村子有66名党员,却只有2个人购买了电脑,会上网的也仅限这2个人;在村里的产业大户中,通过网络实现的销售几乎为零。“党员、产业大户,他们都不了解信息化,村委会的会计都是用算盘来工作的。”更让谌莎莉印象深刻的是2008年的四川脐橙蛆虫事件。当时,市场对脐橙的需求量锐减。由于回龙村信息闭塞,市场最新消息并没有传到村里,最终导致这个盛产脐橙的村子遭受到很大的经济损失。“当时脐橙从每斤1.45元直跌到0.4元。让村里拥有三四百亩地的脐橙大户损失惨重。”信息化建设当然必要。可从何入手呢?“回龙村面积大,分布分散,必须先建立起信息化站点。”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谌莎莉计划先建几个站点,每个站点都装上电脑,并配上管理员。“这样,村民就可以就近接触网络,管理员也可以对他们进行指导。”如果只接受信息,村民主动接触网络的积极性可能不大,应该让村民与网络互动,并从中获得利益才行。谌莎莉把博客、电子商务等流行的互联网模式融入到自己的信息化平台建设中。先开设“村庄博客”。村委会的工作人员可以将日常工作、政策,或任何有意义的所见所闻以图片、文字的形式呈现在这个博客中。“村民很乐意接受这种略显随意的表达方式,还通过留言、私信的方式,与村委会沟通。”通过博客,村民能更便捷地获取信息,但这样的受益仅仅是第一步。让村民更主动地接受网络,让他们获得更大受益,这要靠电子商务来实现。“很多人没电脑,在他们看到真正收益前,是不愿意花钱买电脑的。所以要从爱接受新鲜事物的村民入手,有成功典型后,再将电子商务推广开。”谌莎莉做好了打算:先借助村委会的资源动员党员买电脑,了解信息技术的优势,然后让党员带动产业大户在淘宝等电子商务网站上运作网店,让村民看到产业大户的成功,自觉加入用电脑的队伍中。如今,方案中涉及的场地问题已经解决, “我们很快就可以大干一场了”。 这几个例子说明了大学生下乡也能干出一番事业,在农村不乏这样的一些大学生,有的当村官管领一方水土,有的积极创业干出一番事业,再加上政府和社会的支持,企业的大力援助,都将是立足长远的投资。保护大学生村官的创新热情,他们将回馈农村信息化的奇迹。为大学生村官的未来多做引导和规划,也是对这些智慧火种的另一种呵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