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doc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8554574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圳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深圳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深圳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深圳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文科 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全部是单项选择题。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第一卷 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斯塔夫里阿诺斯评价朱熹的思想时说:“理学(新儒学)”为不断增长的社会僵化提供了其所以存在的一个学术性理由。虽然这一理由从根本上有助于独特而历史久远的中国文明的延续,但其代价却是形成了压制外界所有的独创性和新观念,显得荒谬可笑的循规守旧。”斯塔夫里阿诺斯的意思是A理学阻止了中国独特文明的延续 B理学阻碍了儒家思想的发展C理学成为僵化社会的理论基础 D理学缺乏创新性的新观念2“六经中之尧舜文王,皆孔子民主君主之所寄托,所谓尽君道,尽臣道,事君治民,止孝止慈,以为轨则。”这段引文应该出自A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B李贽焚书C康有为新学伪经考 D康有为孔子改制考3表中的日文写法主要仿自中国某种书法字体,唐代擅长这一书体的书法家是 表2平假名A王羲之 B颜真卿 C柳公权 D怀素 4我国某地发现一座古墓,出土了一个距今5000年的玉面人和一尊扁足青铜方鼎,鼎内铸有小篆铭文。如按迄今为止的考古常识推测其最早当属什么时期的墓葬,其中最有证据意义的是 A.玉面人的年代 B.玉面人的特征 C鼎内壁的小篆 D.扁足青铜方鼎5.反映民间风情的风俗画是宋朝以后绘画艺术的突出特点,产生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是 A.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出现。 B.民间文化的发展。 C.画家的性格 D.统治者的提倡6明清时期,以“风流文采磨不尽,水墨自与诗争妍”为特征的文人画兴盛。图1是明清文人画的代表作之一。这类作品所表现的是A个人的情感 B真实的景象C多彩的生活 D繁盛的社会7元代堪称中国戏曲黄金时代,后人评价元曲“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这主要肯定元曲的艺术风格是A以市民自然本色为主流 B以文人雅士抒情写志为主流C体现凝重与沉郁的特征 D体现浪漫主义风格8论文的关键词对内容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有一篇评价某历史人物的论文,关键词有“哲学家”“中庸之道”“逻辑学”等,该人物最有可能是A孔子 B墨子 C普罗塔戈拉 D亚里士多德9“我们不把任何未经验证的意见接受作为真理,而是遵照必要的次序,从一步推演到下一步不论多么深奥,最终都能发现。”与这句话的理念一致的说法是 A“信仰即可得救” B“人是万物的尺度” C“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已的理智” D“我们茫然于新事物,并对未来充满了恐惧”10马丁路德说:“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该材料反映了马丁路德 A.倡导人的解放B.否定基督教 C.宣扬圣经精神 D.否定教皇地位11右图是一张历史研究性学习涉笔活动宣传海报的配图。据此判断,下列标题中最适合于这份海报的是 A“超越时空的梦想” B“探索与发现:海王星”C“普朗克的假说与验证” D“比萨斜塔亚里士多德力学学说的终结”12“对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工业社会表示怀疑,不屑于表面的客观真实,致力于探索离奇别致的形式技巧。”具有这一创作精神的作者是 A雪莱 B毕加索 C贝多芬 D巴尔扎克13.杂文月刊曾刊登过一篇名为中国简史的文章,其中有:“林则徐说:我销;洪秀全说:我反;康有为说:我变;孙中山说:看我的。”对文中所说的四者认识正确的是A.纯属缺乏历史依据的文学夸张B.都加速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C.反映了近代中国人的救国探索D.四者的斗争对象和斗争方式基本一致14恩格斯说:“和启蒙学者的华美语言比起来,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在这种“令人极度失望”的社会背景下兴起的文学流派是 A.启蒙文学 B.浪漫主义文学 C.现代主义文学 D.古典主义文学15.海国图志中记载:“(某国)都城有公会所,内分两所,一曰爵房,一曰乡绅房。爵房者,有爵位贵人及耶稣教师处之;乡绅房者,由庶民推择有才识学术者处之。事,王谕相,相告之爵房,聚众公议,参以条例,决其可否,辗转告乡绅房,必乡绅大众允诺而后行,否则寝其事勿论。”这段文字描述的制度是A.德国的立宪君主制 B.法国的民主共和制 C.美国的三权分立制 D.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16.下列各项中符合早期维新派“商战”的思想的是( )A“自强直属,在于练兵” B“十万之富豪,则胜于有百万之劲卒” C“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 D“改良社会经济组织,使人民有生之乐”17.陈独秀说:“孔子之道,施于今日之社会为不适于生存。任诸自然之淘汰,其势力迟早必归于消灭。”陈独秀批判孔子所运用的思想武器是A.马克思主义思想 B.三权分立学说 C.社会进化论观点 D.“师夷制夷”主张18.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临时约法这一内容从根本上颠覆了下面哪种观念?A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B水能载舟,亦能覆舟C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D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也19.有学者认为,政治体制能够有效推动中国现代化,应该符合三个条件:一是具有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二是具有相当的市场导向性;三是具有制度创新的能力。下列关于中国近现代史上四种政治模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晚清(百日维新)模式一一缺乏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和制度创新能力 B.孙中山模式(议会民主)一一既有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又具有制度创新的能力 C.毛泽东模式一一具有全面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但基本上排斥市场导向性 D.邓小平模式一一既有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又有市场导向性和制度创新的能力20.1887年迈克尔逊和莫雷实验发现光速不变。爱因斯坦在设计的理想实验里得出这样的结论:两个运动方向相反、时速为光速的火车,其相对速度仍为光速;两个以光速同向运动的物体,其相对速度亦为光速。爱因斯坦的这一想法奠定了相对论的基础,爱因斯坦的理论是: A.时间与空间的相对性 B.光速不变原理 C.光电效应 D.波粒二象性21.20世纪60年代,中国在世界上最有影响的科技成就是:A.核武器研制成功 B.杂交水稻研制成功C. “银河-1”型机问世 D. “东方红-1”号送入太空22.被称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是:A.世界性的植树造林运动 B.中国杂交水稻的培育C.环境保护成为人们的共识 D.无公害绿色食品的生产23对 “双百”方针理解正确的是:A.艺术上“百花齐放”,学术上“百家争鸣” B.大力提倡自由争论C.继承传统文化,批判颓废文化 D.适用于文学艺术界24下列关于梭伦改革的措施,说法正确的是:宣布废除债务奴隶制 鼓励发展工商业 按财产决定公民的政治权利 创立五百人议事会A B C D25.商鞅在秦国变法,后人多以商君虽死,秦法未败”加以评论,这主要是因为 A.秦孝公大力支持B.满足了地主阶级的利益要求 C.变法措施为各国所沿用 D.“为秦开帝业”影响深远26.下列关于北魏均田制和租调制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利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人B.有利于稳定小农经济,减少人口流动 C.有利于遏制土地兼并之风D.推动了北魏社会政权封建化的进程27.被称为“东方的伏尔泰”的日本启蒙思想家是A福泽谕吉 B吉田松阴 C伊藤博文 D高杉晋作28. “法治”取代“人治”是近代社会区别于古代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在确定近代社会具体法律规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的是 A人权宣言的发表 B社会契约论的出版 C拿破仑法典的颁布 D论法的精神的出版29.独立宣言曾被马克思称为世界历史上“第一个人权宣言”。与法国人权宣言不同,独立宣言还提出了A.生命权 B.自由权 C.财产权 D.反抗压迫权30.英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不仅反映了它们本身发生的地区即英法两国的要求,而且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这表明,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标志着A工业生产方式确立 B工业资产阶级胜利 C新社会制度的胜利 D君主制度的衰亡 第二卷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三小题,前两题总分为40分,其中最后一题为附加题,满分为10分。3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8分)材料一: 古代中国人所创造的科学技术具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独到的体系,构成统一独特的科技体系的有农、医、天、算四大学科,以及陶瓷、丝织和建筑三大技术。这四大学科和三大技术是中华民族先人在科学技术上的独特建树。摘编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材料二:近代科学技术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的,这一时期的一系列成果,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现代科学的发展更是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水平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采取措施,加大科技和教育的投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布局未来发展,培养新的竞争优势。摘编自中国科学院2010科学发展报告等材料三: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显露出来;人类通过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摘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回答问题(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科技的突出特点,简析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取得的“独特建树”的主要原因。(8分)(2)指出材料二中“这一时期的一系列成果”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分析世界主要经济体为何要加大科技投入?(10分)(3)怎样理解科学“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如何应对这种“潜在的危险”?(10分)32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2分)材料一:苟有新民(指经过思想启蒙和教育培植而具有公民权利责任意识的新国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非尔者。剥茧今日变一法,明日易一人,东涂西抹,学步效颦,吾未见其能济也。 梁启超新民说(1902年)材料二:吾国之社会,其隆盛耶?抑将亡耶?予所欲涕泣陈词者,惟属望于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青年乎!其有以此自任者乎?谨陈六义自主的而非奴隶的二、进步的而非保守的三、进去的而非退隐的四、世界的而非锁国的五、实利的而非虚文的六、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陈独秀警告青年(1915年9月)材料三:欲改造吾国民之无知,使之脱胎换骨,恐使其染于专制时代之余毒,他者吾无望矣,惟在涉毒较少之青年,其或有以自觉。此。之所以专对去菁菁茁茁之青年,而一陈其忠告也。高一涵 共和国家与青年之自觉(1915年10月)回答问题(每题4分)(1)结合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位作者所提到的“新民”与“新青年”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陈独秀期望培育的“新青年”“新”在哪里,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精神。(3)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梁启超“新民”理念与陈独秀“新青年”理念之间的关系。33.附加题:(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过:“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暴动。我认为,我们把农民同土地割裂会点燃俄国。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肯把手指砍掉。” 苏联史 材料二:对自己全部土地仍保持所有权的地主,在农民向他履行规定的义务的条件下,让农民长期使用他们所居住的房屋,此外,为了保障农民的生活,并使他们能象政府履行义务起见,让他们长期使用法令中所规定的一定数量的土地及其它附属地。使用份地的农民必须因此向地主履行法令中所规定的义务。在这种过渡状态下的农民称为义务农。 俄国1861年改革法令 材料三:农民这样获得一定数量的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完全自由的农民。 俄国1861年改革法令 材料四:农民未能正确理解陛下赋予他们的权利,他们还希望获得绝对的自由,并完全占有贵族的土地。只有采取强制和严厉手段,才能使农民相信地主的要求是合法的。 1862年沙皇政府第三厅报告请回答:(1)材料一中,亚历山大二世心理上的矛盾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矛盾心理? (3分)(2)据材料二、三,说明这两种农民在权利方面的区别。(3分)(3)材料三中对农奴法律地位变化的结论是否符合实际? (2分)(4)依据材料四,说明1861年改革的目的。(2分)参考答案选择题:1C2 D3 D4 C5. A.6A7A8D9A10D.11B12B13.C.14B.15.D. 16. B17 C.18. A19.B.20 B.21.A22. B.23B.24A25.D.26.C.27.A28.C29.A.30.C 第二卷 材料分析题31. 参考答案:(1)实用性,继承性,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统治阶级重视农业生产;农耕经济的需要。 (2)人类先后进入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科技成为引领经济、深沪发展的主要动力;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当代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摆脱经济危机。(3)科技发展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环境、社会、伦理等问题。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下进一步提高科技水平;加强国际合作;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32 参考答案(1)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失败(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有名无实),使他们意识到,以旧国民、旧心理驾驭新制度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必须透过思想启蒙改造国人意识,培育新的国民为社会变革奠定基础。(2)“新”在成为自主的、进步的、务实的开放的,寓于进取和科学精神的新青年,集中体现了民主与科学的时代精神。(3)梁启超提出要建立新国家必须先培植新国民,突出了国民素质与国家兴衰、社会进步之间的重要关系。陈独秀继承发展了梁启超的“新民”思想,将思想目标锁定在新青年上,更符合实际。33.附加题:(10分)答案(1)矛盾:给农民土地,但不彻底解放农民; 既防止农民暴动,又要维护农奴主的统治。原因:由亚历山大二世的阶级属性和被迫进行改革而决定的。(2)暂时义务农只有使用房屋和一定数量土地的权利,还受地主控制;完全自由的农民则完全摆脱了地主的控制,且拥有私产。(3)不符合实际。农民对地主的依附关系仍存在。 (4)维护封建地主的利益和统治,防止农民起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