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527378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第I卷(选择题 共1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2亚历山大征服希腊之后,亚里士多德回到雅典创办了著名的“吕克昂”学园,其图书馆的藏书超过阿卡德米学园数倍。这些藏书的材质最有可能是 A植物纤维纸 B竹木简牍 C羊皮纸 D龟甲兽骨13有人认为:“封建者,必私其土,子其人,适其俗,修其理,施化易也。守宰(地方长官)者,苟其心,思迁其秩而已,何能理乎?”下列引自柳宗元封建论中的言论,能驳斥该观点的是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 (秦)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 (汉)郡国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 (唐)尽制郡邑,连置守宰,其不可变也固矣。 A B C D14据文献记载:“鹅湖讲道伯恭(吕祖谦)盖虑朱(朱熹)、陆(陆九渊)议论犹有异同,欲会归于一,而定所适从。论及教人,元晦(朱熹)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陆九渊兄弟)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这就是哲学史上著名的“鹅湖之会”。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两方因其终极目标的根本不同,终致无法调和 B陆九渊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C针对朱熹的“发明本心”,陆九渊提出“格物致知” D在“教人”之法上,陆九渊批评朱熹的学说过于“支离”15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经济的性质,决定了中国不具备自行发展到资本主义的条件。下列各项,不能支持该观点的是 A传统的耕织结构阻碍了科技进步 B中国对外贸易逆差导致资本匮乏 C封建商品经济加固了传统的耕织结构 D中国传统经济的生产力水平低下16目录是书籍正文内容的高度概括。研读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一书的目录(右图),下列结论正确的是该著作发表于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之后描绘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论述了中国民主革命发展的基本规律丰富了马列主义关于殖民地革命的理论A BC D17“当今时事,文则质而不俚,事则简而能详,上而学士大夫下及农工商贾皆能通晓务求其真实无妄,使观者明白易晓,不为浮夸之辞,不述荒唐之语。庶几留心时务者,于此可以得梗概。”这段文字介绍的近代中国的信息传播媒介是 A报纸 B广播 C电影 D电视18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此处“推动”主要体现在农村改革A逐步地废除了人民公社体制 B极大提高了劳动者的积极性 C使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得以改变 D突破了“包产到户”等同于资本主义的观念19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政治历史学家马基雅维利曾说:“习惯于受君主统治的人民,即使,偶然获得了自由,也难以维持”。这一观点可用于分析 英国“光荣革命” 拿破仑帝国的建立 美国联邦宪法的制定 辛亥革命的失败 A B C D2020世纪20年代,斯大林指出:“人们有时问:不能稍微放慢速度,延缓进展吗?不,不能恰恰相反,必须竭力和尽可能加快速度延缓速度就是落后。而落后者是要挨打的”。在上述思想的指导下,苏联 提出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改善 与西方国家展开了激烈的军备竞赛 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A B C D21在二战后的某场局部战争结束时,美国陆军四星上将马克韦恩克拉克曾遗憾地说:“我们失败的地方是未将敌人击败,敌人甚至较以前更强大,更具威胁性。”此处的“敌人”主要是指 A苏联 B中国 C朝鲜 D伊拉克22读右图,出现图中19461955年所示现象的原因包括日本实行“统制经济体制” 二战后美国积极扶植日本 日本实行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 日本建立了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A B C D23瑞典诗人海登斯坦向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推荐某部文学作品时说:“我不记得,过去20多年我是否读过如此优美的抒情诗歌,我从中真不知道得到多么久远的享受,仿佛我正在饮着一股清凉而新鲜的泉水他的作品没有争执、尖锐的东西,没有伪善、高傲或低卑。如果任何时候,诗人能够拥有这些品质,那么他就有权得诺贝尔奖金”海登斯坦推荐的是 A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 B泰戈尔的吉檀迦利 C高尔基的海燕 D海明威的老人与海38(26分)由于地理、经济等条件的差异,不同的地区呈现出不同的文化特性;由于这种文化差异的存在,才使地区间文化交流更为必要。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材料一:原始农业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具体来说,黄河流域的粟作农业成为春秋时期齐鲁文化的物质基础,长江流域的稻作农业成为(春秋时期)楚文化的物质基础。齐鲁文化厚重、扎实,提高了人的道德价值。楚文化飘逸、清俊,提高了人的审美价值。两河是中国的两条母亲河,由她们哺育出的两大体系的原创性文化构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流。改编自张岂之:文明起源与炎黄时代(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齐鲁文化”和“楚文化”各指什么,并据材料一概括中华民族主流传统文化的特点。(8分)材料二:(克里特岛人)驾着单桅海船,满载着埃及的粮食、象牙和玻璃,叙利亚的马和木材,爱琴群岛的银、陶器和大理石,塞浦路斯的铜,自己岛上的橄榄油和陶器,往返于地中海。只要有机会,克里特岛人无疑还大肆进行海盗活动。(商人和海盗)这两种职业在当时都被看做是极受人尊重的职业,没有很大区别,只不过是海员获取自己所需物品时可选择的两种方法。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2)根据材料二,概括克里特文明的特点。(4分)材料三:1718世纪,中国古代的主要经典和儒家学说,通过传教士的介绍、研究,在欧洲知识界和上层社会得到了流传和宣扬,成为伏尔泰等启蒙运动者汲取精神力量的源泉。中国历史上传统的仁君统治和大一统的思想,更是主张开明君主专制的启蒙思想家反对欧洲王权所追求的社会楷模。(启蒙思想家)霍尔巴赫说:“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将政治和伦理道德相结合的国家。” 摘编自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3)根据材料三,指出17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在汲取中国文化时的侧重点。(6分)材料四:中国希望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我深信在这样的做法当中,有一些法国的信念能够帮助贵国继续思考,我们共和国的模式有了启蒙时期的理想和法国大革命普遍价值的模式,也可以成为中国迈向民主和人权的一个很好的启发。 法国总统希拉克北大演讲稿(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的共和国模式汲取了启蒙思想和法国大革命中的哪些思想原则,并分析这些思想观念与中华传统主流文化的本质差异。(8分)39(26分)20世纪,中美关系错综复杂,曲折前行。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材料一:实际上,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中国很少有选择的余地。当这些年中国的内战与共产主义势力在欧洲的扩张同时发展时,美国对华政策的全球背景变得越来越重要。(当初)国民党领袖们的判断是正确的:不管他们对美国来说是多么讨厌,美国除了支持他们之外别无选择。 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卷,894页。材料二: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了中关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等新的不平等条约。通过这些不平等条约,美国商品大量输入中国市场,排挤国货;美国对中国的资本输出至少在60亿美元以上,约占各国在华资本总额的80010,几乎垄断了中国市场。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科书,人民版,必修2。 材料三: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开启了中美关系的“破冰之旅”,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时人评论说,尼克松改变了世界。但毛泽东却说:是世界改变了尼克松。 摘编自百度文库(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结合当时的世界形势和美国国内环境分析为什么美国“除了支持他们之外别无选择”,并说明这种“支持”对中国的影响。(12分)(2)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你是如何理解“尼克松改变了世界”和“世界改变了尼克松”这两句话的含义的?(14分)文综测试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题号1234567891011/答案题号121314151617181920212223答案CDDBCADCBBAB题号242526272829303132333435答案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60分)38(26分)(1)齐鲁文化:儒家文化。楚文化:道家文化。(4分) 特点:建立在农业基础上的农耕文明(或黄色文明、大河文明皆可);既厚重、扎实又飘逸、清俊;强调个体的精神修养。(4分,答出2点即可)(2)特点:建立在海洋活动基础上的海洋文明(或蓝色文明);强调群体的力量;具有极大的扩张性;漠视道德,追求功利。(4分,答出2点即可)(3)侧重点:儒家学说;中国历史上的开明君主实行的仁政;“大一统”(或中央集权制度);将政治和伦理道德相结合。(6分,写出3点即可)(4)思想原则:社会契约、天赋人权、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民主共和等。(4分,答出4点即可)差异:中华传统主流文化植根于农耕文明的基础之上,体现了统治阶级的利益要求,也反映了农民阶级的愿望;(2分)西方启蒙思想则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愿望。(2分)39(26分)(1)世界形势:二战后,美苏由战时的合作转入战后的对抗;东欧在苏联的影响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美国试图利用国民党中国来遏制苏联。(4分,答出2点即可) 美国国内环境:到二战结束时,全世界大部分生产能力和财富都集中到了美国;随着战争的结束,战争需求缩减,出现了生产能力相对过剩的征兆。(4分)影响:政治上,加剧了国共破裂,加速了内战的爆发与扩大;经济上,美国商品和资本大量输入中国,是造成中国民族工业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4分)(2)尼克松改变了世界(尼克松访华的影响):结束了中美之间20多年的敌对状态,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国国际地位提高,推动了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发展;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改善,促成了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有利于国际局势的缓和,促进世界和平。(6分,答出3点即可)世界改变了尼克松(尼克松访华的原因):美国在与苏联的争霸中处于守势地位;随着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或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美国长期实行的“遏制和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西欧和日本的崛起,对美国的霸主地位提出了挑战;第三世界的崛起冲击了美国的霸主地位。(8分)第5页(共5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