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历史单元测试卷及答案(4套).doc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8527363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下)历史单元测试卷及答案(4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九年级(下)历史单元测试卷及答案(4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九年级(下)历史单元测试卷及答案(4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遂川县正人中学九年级(下)历史单元测试卷(一)班级_ 姓名_ 得分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案的序号写入题后的括号内)1、1917年俄国发生了影响深远的“十月革命”。这场革命取得胜利的最主要条件是( )A、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B、俄国帝国主义发展落后于欧洲C、国内各种矛盾异常尖锐 D、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2、正气中学九(6)班的同学收集的如下图片,它们可归入下列哪一专题( )图一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图二 攻打冬宫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硝烟 B、俄国二月革命的锋火C、俄国十月革命的炮声 D、苏联卫国战争的枪声3、列宁说:“余粮的收集制已经不能继续实行下去了,这种政策早就应当改变了。在这方面我们目前也许正处于我们建设的最困难时期。如果用党的工作同高等学校的4年课程相比较,那么我们正在参加三年级到四年级的考试!”在这次考试中,苏俄政府拿出的一份答卷是( )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行新经济政策C、实行农业集体化政策 D、实行计划经济政策4、“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文中的“苏联的模式”是( )A、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B、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C、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D、高度集中的资本主义经济5、下列各项中,使俄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的历史事件有( )彼得一世改革 1861年改革 1917年“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A、 B、 C、 D、6、华强同学在网上找到一组苏联“一五计划投资比例”的数据(如下表),他只知道表格中的100%表示总投资,而其他四个数字包含“农业投资比例”、“重工业投资比例”、“轻工业投资比例”和“工业投资总比例”。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重工业投资比例是( )一五计划投资比例总投资?100%383%320%63%155%A、383% B、32。0% C、6。3% D、15。5%7、在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上均占主导地位的国家是( )A、英法 B、英美 C、英日 D、美日8、“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之所以不能避免世界大战的再度爆发,主要是因为( )A、国际联盟机构不健全 B、西方大国推行中立自保,纵容侵略的政策C、德意日主宰了该体系 D、该体系建立在掠夺和奴役的基础上9、下列国际文件与中国问题有关的是( )凡尔赛和约 五国海军条约 四国条约 九国公约A、 B、 C、 D、10、罗斯福说:“为了永远纠正我们经济制度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主义秩序的新运用,”由此可见看出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 )A、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的政策调整 B、用计划经济解决市场经济问题C、用旧的民主制度来解决经济危机 D、沿用旧的资本主义制度11、2008年美国总统初选中,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在“改变华盛顿”的竞选口号下一路领先。当年罗斯福总统也是在“新政”旗号下最终入主美国白宫,罗斯福最初竞选总统面临的形势是( )A、一战锋火绵延 B、二战炮声隆隆 C、美苏两强对峙 D、经济危机漫延12、假如1930年有位中国人从吉安出发,先后游历中国,苏联和美国,他将分别看到什么历史现象( )A、中国战乱频繁、苏联工业生产一派繁荣、美国经济萧条B、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苏联实施工业化方针、美国经济高度繁荣C、中国军阀混乱、苏联医治战争创伤、美国经济繁荣D、很难想象各自的景象二、综合题(本大题共计3小题,其中13小题6分,14小题11分,15小题9分,共26分)13、辨析题:请写出试题中错误的史实或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6分,每空1分)小王写了一篇有关苏联工业化建设的小论文,其中写道:20世纪30年代,苏联人民在列宁的领导下,开展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化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1)错误: 理由: (2)错误: 理由: (3)错误: 理由: 14、人类社会也是在各种危机与动荡中走过来的。(1分)归纳整理19291933年世界75个主要国家的进出贸易总额。年 份1929年1930年1931年1932年1933年总额(万美元)299,770273,900183,890120,60099,240来源:国家经济利益因素与国际冲突的缘起与反思以二战起源为个案的探讨(1)上表反映了19291933年世界贸易怎样的变化规律?这一变化规律折射出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什么特点?(2)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打击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主要通过两条道路来摆脱危机。根据所学知识,完成如下示意图。(2分)经济危机美 国德国、日本缓慢走出危机四伏对外侵略扩张【观察思考】(3)2008年9月15日,从美国的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投交破产申请书开始,一场金融危机爆发,右边漫画揭示了这场危机将带来怎样的危害?(3分)【共商国事】(4)2009年2月17日东方早报: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消息,今年1.3亿农民工中,有20000万人因金融危机失业。另外,2009年中国将有611万大学生毕业,预计有200万找不到工作,针对就业问题,你有何良策?试提出你的两点建议。(4分)15、阅读下列有关经济发展状况的表格,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1929年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下降了1/3以上,贸易额减少了2/3,19291933年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下降情况:美 国德 国英 国法 国日 本462%406%284%165%84%材料二:从1928年起,苏联开始有计划地进行以济建设。在前两个五年计划完成之后的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超过德、英、法,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与1913年对比项 目工业产量生产资料生产机器制造业和金属加工业机床、汽车、拖拉机、航空、化学工业增长幅度500%900%1900%建立起崭新的工业部门(1)阅读材料一、二,从两段材料之间的联系,说明材料反映出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原因。(3分)(2)材料一中的内容显示,日本工业生产下降幅度相对较小,但仍对其全国经济造成重大打击,原因是什么?导致了什么结果?(3分)(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当时苏联已发生重大变化,并指出苏联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什么?(3分)遂川县正人中学九年级(下)历史单元测试卷(二)班级_ 姓名_ 得分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案的序号写入题后的括号内)1、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签订了慕尼黑协定。这次会议被称为慕尼黑阴谋,慕尼黑阴谋最严重的危害是( )。A、对法西斯侵略妥协退缩 B、德国占领苏台德等战略要地C、牺牲了捷克斯洛伐克利益 D、加速了大战的全面爆发2、“二战”初期,德国法西斯处于战略进攻地位的主要原因包括( )。蓄谋已久,准备充分 英法长期推行绥靖政策使战略松懈一些小国国力太弱或存在依赖心理 英法等国综合国力与德国相差悬殊A、 B、 C、 D、3、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 )。A、德国吞并奥地利 B、德国进攻波兰 C、珍珠港事件爆发 D、苏德战争爆发4、富兰克林罗斯福说:“这场战争是一种新式战争。”“它是一个涉及每一个大陆、每一个岛屿、每一个大洋、每一条飞机航线的战争。”据此可知,这场战争是( )。A、一战 B、二战 C、冷战 D、科索沃战争5、历史课上,老师安排学生收集“珍珠港事件、联合国家宣言、柏林战役”等相关资料,开展活动课,其主题应是( )。A、一战 B、二战 C、中东战争 D、科索沃战争6、对相近或相同的历史史实进行比较归纳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利用这一方法对“两次世界大战相同点”的归纳比较正确的是( )。A、战争的性质都是帝国主义战争B、正义的力量最终取得战争的胜利C、战后人民民主力量得到迅速增长D、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所致7、右图所示情况是哪次重要会议上作出的安排(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C、慕尼黑会议 D、雅尔塔会议8、二战后,日本崛起的原因除自身因素外,还得益于( )。A、正确的经济政策 B、大力发展科学技术C、美国的大力援助 D、重视对教育的投入9、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演讲中说:“朋友,是的,盟国,是的,但是它们正在与我们竞争。”这里所说的“朋友”和“盟国”指的是( )。A、日本和西欧 B、苏联和中国 C、中国和日本 D、西欧和苏联10、对外“用一个声音说话”、“建设欧洲人的欧洲”,这说明欧共体的目的是( )。A、独霸欧洲 B、遏制共产主义C、同美苏对抗 D、谋求欧洲的独立、安全和发展11、下列组织中,与其他三个性质不同的是( )。A、欧洲共同体 B、三国同盟 C、三国协约 D、轴心同集团12、二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是( )。A、美国军事订货的刺激 B、都得到了美国大量的经济援助C、都得到了大量的战争赔款 D、都有广泛对外经济联系基础二、综合题(本大题共计3小题,其中13小题8分,14小题10分,15小题8分,共26分)13、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图说二战】(1)图中“1939年9月”对应的点“A”所示事件是什么?(1分)图中“F”点所示事件标志着法西斯的最终失败,它代表的事件是什么?(1分)(2)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中一次十分重要的战役,如果要在图中标示出来,它适合标在:“B、C、D、E”四个点中的哪一处?(2分)【二战数据】持续时间6年多参战国61国参战人口17亿(占总人口80%)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军备消耗经济损失超过5万亿美元军民伤亡近1亿(死亡超过5500万)(3)上表反映了二战的一些什么特点?(2分)【二战反思】(4)总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许多经验或教训,请写出你认为最深刻的两点。(2分)14、阅读下列材料(10分)材料一 二战后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年份19501955196519751982198519941999增长率8.75.66.30.81.93.33.94材料二 美国信息技术产业在美国经济中的份额,1993年占6%,1999年占14%,成为美国最大的支柱产业之一。材料三 1993年美国政府制订并实施了“信息高速公路”计划,1996年美国国会通过了“1996年电信法案”,1997年克林顿签署了“全球电子商务框架”。请回答:(1)据材料一,简要描述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发展情况。(4分)(2)根据所学知识,说说表格所示几个年份美国经济出现负增长的主要原因。(2分)(3)据材料二,说说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美国经济结构出现了什么变化。结合材料三,说说出现这一变化的重要原因是什么。(4分)15、改错题(8分)文明同学写了一篇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小论文,但文章中出现了四处错误,你能帮他指出并修改吗?“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近代史上极其重要的一件大事,也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损失最重的一次战争。1939年9月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一战全面爆发。中途岛海战拉开了太平洋战争的序幕。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法西斯,许多国家走向联合,形成了国际联盟。1943年6月,美英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在欧洲成功开辟了第二战场。在世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反法西斯战争取得了胜利。”(1)错在 ,应该是 ;(2)错在 ,应该是 ;(3)错在 ,应该是 ;(4)错在 ,应该是 ;遂川县正人中学九年级(下)历史单元测试卷(三)班级_ 姓名_ 得分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案的序号写入题后的括号内)1、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苏联和东欧国家先后进行改革的共同原因主要是( )。A、苏联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B、苏共“二十大”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C、稳定苏联、东欧动荡局面的需要D、为了摆脱日益沉重的外债负担2、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有一个商人去欧洲做生意,他可能看到的情景( )。A、赫鲁晓夫深入玉米地里视察工作 B、匈牙利充满生机的改革运动C、列宁在广场发表演讲 D、南斯拉夫解体,发生内乱3、1991年12月25日,克里姆林宫印有锤子、镰刀的红旗降下,换上了俄罗斯白、黄、红三色旗,至此象征着社会主义的红旗在克里姆林宫上空飘扬了多久( )。A、79年 B、69年 C、74年 D、55年4、历史老师准备搞一个专题研究。手头的材料如下,那么他研究的内容可能是( )。立陶宛宣布独立 政治多元化、民主化、公开化 1991年,举行全民公决A、匈牙利改革 B、东欧剧变 C、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合并 D、苏联解体5、小强准备研究东欧剧变,下列哪些资料可能用得上( )。匈牙利的改革与发展 战时共产主义的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 西方国家的反马克思主义思潮A、 B、 C、 D、6、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欧洲政治版图发生剧烈变化,史强同学准备在班上作题为在剧变中解体的报告,在这个报告中,他适合列举事件有( )。奥匈帝国瓦解 南斯拉夫一分为五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 各加盟共和国纷纷脱离苏联独立A、 B、 C、 D、7、1991年底,一位老年妇女对记者说:“遗憾的是,列宁创建的国家没有了,我们引以为骄傲的莫斯科已不再是各族人民的首都。”与以上描述有关的事件是( )。A、俄国十月革命 B、东欧剧变 C、八一九事件 D、苏联解体8、对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评述不恰当的是( )。A、根本原因:斯大林模式长时间的影响 B、深远影响:社会主义前途一片暗淡C、实质含义:社会主义制度发生蜕变 D、深刻启示:社会主义要立足本国国情9、历史上印度作为英国的殖民地,素有“英王王冠上一颗最明亮的宝石”之称。使这颗“宝石”脱离英国殖民统治获得独立的领导人是( )。A、尼赫鲁 B、章西女王 C、玻利瓦尔 D、纳赛尔10、张明同学以“二战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独立与振兴”为题作探究性学习,以下是他得出的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二战后民族独立运动成为一股不可抗拒的历史洪流,这次运动的高潮首先出现在亚洲从表面上看,中东战争是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拼杀,实际上却是两个超级大国的间接较量1960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主要是因为这一年非洲产生了第一个独立国家非洲国家独立后纷纷走上和中国一样的道路A、 B、 C、 D、11、二战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中,涌现了一批著名的领导人,这些领导人包括( )。尼赫鲁 纳赛尔 斯大林 卡斯特罗A、 B、 C、 D、12、当前中东局势动荡不安,你认为下列哪些因素对中东局势造成影响( )。宗教问题 种族问题 社会制度问题 大国介入A、 B、 C、 D、二、综合题(本大题共计3小题,其中13小题10分,14小题8分,15小题8分,共26分)13、材料分析题材料一 这些事情来得很突然,但都有长期的多方面的深刻原因。这些国家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更多的是照搬苏联的一套做法,这些情况阻碍了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从外部条件来说,苏联“新思维”的改革之风,西方“和平演变”的鼓动都对东欧的变化有影响,起了推动作用。外交部长钱其琛答世界杂志杂志社的提问(1)“这些事情”指什么?涉及哪些国家?请列举两个国家。(3分)(2)东欧剧变来得很突破,这种突然事件其实也是在必然性中的,为什么?(3分)(3)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其实也有许多相似之处。请列出两点。(2分)材料二 在苏联社会主义发展中,出现了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等领导,他们执政期间都对社会主义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4)材料一中的四个人物都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领导,提出要在苏联建设“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并把“政治多元化”“民主化”“公开化”作为改革的三大目标,实行多党制和总统制,最后加速了苏联解体的领导是 。面对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积极推行改革,其中在农业改革方面给农庄更多的自由,还开展了垦荒和推广玉米种植运动的是 。(2分)(5)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给国际社会主义的发展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吸取教训,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的历史责任,请你谈谈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给我们哪些深刻启示?14、阅读下列材料(8分)材料一 在政治领域,在报刊上开始批判个人崇拜和斯大林的某些理论观点,如社会主义阶级斗争越来越尖锐;平反冤假错案;允许揭露斯大林时期社会阴暗面的文学作品公开发表等。材料二 此后,苏联的政治体制发生急剧变化,其主要表现为由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国家权力分散。请回答:(1)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是苏联历史上哪位领导人政治改革的主要内容。(2分)(2)材料一所反映的改革的背景是什么?(2分)(3)材料二所反映的改革导致了什么后果?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15、材料分析题(8分)材料一 1993年,美国总统克林顿、巴解主席阿拉法特和以色列总理拉宾等走上主席台,会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材料二 2008年1月2日,加沙地带北部遭轰炸后冒起滚滚浓烟。以军对加沙地带的空袭当日进入第七天,目前以军空袭已在加沙地造成至少410人死亡、近2000人受伤。阅读材料请回答:(1)中东硝烟又起,说明该地区局势极为不稳定,你认为中东问题的核心是什么?该地区的矛盾冲突主要是发生在什么人之间?(2分)(2)请你尝试为中东和平进程提供一些合理化的建议。(2分)(3)面对中东动荡的局势,中国应如何做?(4分)遂川县正人中学九年级(下)历史单元测试卷(四)班级_ 姓名_ 得分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案的序号写入题后的括号内)1、1954年5月8日,美国驻苏参赞凯南说:“人们在欢呼雀跃他们以为战争已结束,而战争才刚刚开始。”试分析“刚刚开始”的“战争”是( )。A、一战 B、二战 C、冷战 D、科索沃战争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冷战”政策包括( )。杜鲁门主义出台 马歇尔计划 成立北约组织 入侵朝鲜和越南 成立华约组织A、 B、 C、 D、3、美苏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盟友转为二战后的对手,其最根本的原因是(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B、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不同C、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 D、两极格局的形成4、两极格局崩溃后,世界进一步向什么方向演变( )。A、多极化 B、一超多强 C、美苏争霸 D、多超多强5、20世纪以来,国际关系格局经历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到多极化趋势的演进。前两次格局与多极化趋势相比,不同点是( )。A、合作与对抗并存B、大国作用举足轻重C、带有大国强权色彩D、在世界大战后形成6、华强同学对当今经济生活所作的描绘,属经济全球化重要表现的有( )。中国制造,誉满全球 资本出境,四海为家波音飞机,六国打造 投资股票,成为时尚A、 B、 C、 D、7、2008年7月7日至9日八国集团首脑会议在日本北海道举行,会议着重讨论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快。对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列的理解准确的是( )A、主要表现为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趋密切。B、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有百利而无一害。C、使全国经济互相排斥,孤立发展。 D、使人类不再面临战争的威胁。8、如图所示二战后美日欧经济实力发生了重要变化,对此变化下列表述准确的是( )美国 欧洲 日本美国 欧共体 日本美国,一枝独秀到美日欧三足鼎立 美国丧失了世界一流经济强国的地位欧共体的建立促进欧洲的崛起 日本上升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A、 B、 C、 D、9、新航路的开辟把世界逐渐为一体,第一次工业革命带来物美价廉的产品,把世界的距离拉近,如今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渗透,整个世界已经变成了一个小小的“地球村”。“地球村”是指( )A、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B、世界出现“一超多强”的政治格局C、经济全球化 D、政治多极化10、现代科技日新月异,发明层出不穷,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最突出的核心技术是( )A、航天技术 B、原子能技术 C、生物工程技术 D、计算机网络技术11、计算机是二战期间美国研制的最初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的,这说明( )A、科技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B、科技革命是战争的导火线C、第三次科技革命加速了二战的爆发D、战争客观上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12、以下我们现在所享受的科技成果中,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是( )A、火车和轮船 B、电灯和电风扇 C、汽车和飞机 D、电脑和数码相机二、综合题(本大题共计3小题,其中13小题7分,14小题8分,15小题11分,共26分)13、读图(7分)图一:古巴导弹危机 图二:美国轰炸南联盟 图三:抗议美国轰炸南联盟请回答:(1)、据图一,说说“两极格局“时期,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是什么?(1分)(2)、据图二,说说“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为什么还不安宁?(2分)(3)、据图三,说说维护世界和平的主要力量是什么。(2分)(4)发展中的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主要力量。你认为中国应该怎样去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宁?(2分)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材料一 2007年1月,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两国加入欧洲联盟,欧盟经历六次扩大,成为一个涵盖27个国家,总人口超过4。8亿,当今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合作体。材料二 2008年3月25日是罗马条约签署纪念日。欧盟成员国领导人齐聚柏林,庆祝欧盟成立。右图是欧盟为庆祝生日设计的图标。材料三 许多政治家和学者都承认,欧盟这一航母的设计,迄今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成功的。多少个世纪以来,欧洲大陆上演的勾心斗角,残酷征战,在欧盟框架的设计下烟消云散,法、德这对明争暗斗数个世纪的夙敌,居然能一笑泯恩仇,成为欧洲强大和快速发展的双引擎。请回答:欧盟由何组织发展而来?根据材料三的图标判断,这是欧盟为自己多少岁生日而设计?(2分)举例说明欧盟成立后,成员国人民的生活等方面发生了哪些变化?(两例)(2分)材料一表明越来越多国家加入欧盟,你知道其原因吗?(2分)材料三中“法德是明争暗斗数个世纪的夙敌”,请举一事实证明之。(1分)欧盟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它反映了世界怎样的发展趋势?(1分)15、阅读下列材料(11分)材料一 实际上,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进行远航探险时才开始。在这以前,只有各民族相对平行的历史,而没有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美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历史材料二 (工业革命)使世界统一起来,统一的程度极大地超过了世界早先在罗马人或蒙古人时代所曾经有过的统一程度;并且,使欧洲对世界的支配成为可能,这种支配一直延续到工业革命扩展到其他地方为止。美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历史材料三 信息调整公路将永远改变人们的生活、工作和相互沟通的方式,产生比工业革命更深刻的影响。美国总统国情咨文(1992年2月)材料四 美国麦道飞机国外零件供应地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1)材料一中“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进行远航探险”指的什么历史事件?请用一句话概括这一事件的世界意义。(2分)(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工业革命的影响。(2分)(3)材料三中的“信息高速公路”属于第几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它对世界一体化进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4)材料四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为顺应这一趋势,中国采取了哪两项重大举措?(3分)(5)综观上述材料,人类社会由孤立分散逐渐走向联合统一,作为一名当代中学生,对此谈谈你的认识?(2分)答案(一)一、D C B C A B B D A A D A二、13、(1)错误:在列宁领导下 理由:当时列宁已经逝世 (2)错误:以轻工业为中心 理由:以重工业为中心 (3)错误:跃居世界第一 理由:跃居欧洲第一14、(1)不断减少;破坏性大。(各1分) (2)美国:“改革”或“罗斯福新政”;德国、日本:“法西斯专政”或“法西斯化”。(各1分) (3)带来失业,将直接影响到老百姓的生活。(3分) (4)加强政府宏观调控;扩大内需;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增加就业岗位(言之有理,答到两点以上即可得4分)。15、 (1)材料反映的是同一历史时期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1分)。资本主义国家的基本矛盾导致了经济危机的发生,各资本主义国家都不能幸免(1分)。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促进了其经济的快速发展(1分)。 (2)原因:日本经济基础薄弱,国内市场狭小(1分)。结果:经济危机使阶级矛盾尖锐,导致严重的政治危机,法西斯势力趁机发展,军事法西斯专政最终建立(2分)。 (3)变化: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1分)。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苏联的建立(1分)。问题:片面发展重工业,国民经济比例失调(1分)。答案(二)一、D A C B B D D C A D A B二、13、(1)德军突袭波兰;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2)D(3)持续时间长达6年之久;涉及国家及人口特别多;给世界人民造成的危害特别大。(答到其中一点得1分,两点以上可得满分)。(4)战争是残酷的,又是可以避免的;人类的命运休戚相关,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求得共同发展;合作才能赢(只要言之有理,答到两点以上即给得满分)。14、(1)20世纪50-70年代繁荣,70年代后,进入滞胀时期,80年代中期回升,进入90年代后持续稳定发展。(2)中东石油提价,引发经济危机。(3)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迅速上升,成为支柱产业之一。原因之一是政府的重视,采取了相应的发展措施。15、(1)错在 世界近代史 ,应该是 世界现代史 ;(2分) (2)错在 中途岛海战 ,应该是 珍珠港事件 ;(2分) (3)错在 国际联盟 ,应该是 反法西斯同盟 ;(2分) (3)错在 1943年6月 ,应该是 1944年6月 。(2分)答案(三)一、A D C D B C D B A C B D二、13、(1)东欧剧变(1分);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等(答到两个即可)(1分)(2)照搬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模式,却没有从本国国情出发,忽视了本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使本国的经济发展走入死胡同。从而使人们对社会主义丧失了信心,最终走向解体。(2分)(3)西方和平演变的影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泛滥;民主政治建设不够,(答到两点即可)(2分)(4)戈尔巴乔夫;赫鲁晓夫(各1分)(5)必须发展经济,壮大本国经济实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走适合本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必须对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策略保持高度警惕;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自己。(答到两点即可,2分)14、(1)分别是赫鲁晓夫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2分)(2)背景:斯大林逝世后,苏联社会在政治上、经济上存在很多弊端。(2分)(3)导致了苏联解体,对世界的影响是东西方“冷战”局面结束,两极格局局面结束,世界开始向多极化格局转变。(4分)15、(1)巴勒斯坦问题;犹太人和阿拉伯人;(2分)(2)中东和平进程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际限制,特别是欧美的意向。应该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尽早恢复和谈,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把自己的和平与安全建立在牺牲其他民族的合法权益的基础上,和平与安全是巴以人民最大愿望。(2分)(3)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恐怖主义;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发挥在国际事务中的重大作用;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答对两点即可得4分)答案(四)一、C C B A D A A C C D D B二、13、(1)美苏推行霸权主义政策,美苏争霸。(1分)(2)美国为了称霸世界,成为“世界领袖”,重新制定了全球战略。美国干涉别国内政,插手地区事务,挑战“多极化”趋势,给世界和平带来威胁。(2分)(3)各国人民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主要力量。(2分)(4)发展本国经济,提高国际地位,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出更大作用;坚定不移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等。(2分)14、(1)欧共体 51 (2)略 (3)欧盟成立后,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使欧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4)普法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只要举出一例即可)。(5)由三足鼎立走向经济全球化。15、(1)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2分)(2)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2分)(3)第三次科技革命,更加密切了世界间的联系或加速了世界一体化进程(意思相近即可)(2分)(4)全球化。(1分)顺应全球化潮流,制定了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引进国外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促进经济高速发展;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等。(符合题意即可)(2分)(5)观点正确,符合题意即可。如:世界一体化是不可阻挡的潮流:中国在世界一体化进程中要抓住机遇,趋利避害,迎接挑战。(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