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鸥学习体会.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519312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人与海鸥学习体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老人与海鸥学习体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老人与海鸥学习体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听老人与海鸥一课的学习体会2013年11月28日上午,我有幸到朝阳一中南校区参加了朝阳市小学语文学科专业研讨会并听了赵雪晶老师的老人与海鸥一课,赵老师精彩的课堂教学给我们以深刻地启发。下面,我就赵雪晶老师执教的老人与海鸥,简单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十多年前,老人在湖畔偶遇一群北方飞到昆明越冬的红嘴鸥。从此,老人与海鸥结下了不解之缘。每逢冬季来临,海鸥便成群结队地来到翠湖之畔,老人也像赶赴约会似的,每天到翠湖之畔去喂海鸥,风雨无阻。他视海鸥为儿女,给它们起名字,喂饼干,照顾伤病的海鸥。久而久之,海鸥与老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然而有一天,老人去世了。海鸥们在老人的遗像前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后又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儿女”,不忍离开自己的亲人。 课文结构清楚,可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通过老人喂海鸥、呼唤海鸥的名字、与海鸥亲切地说话等事例表现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后一部分则通过老人死后,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等悲壮画面,展示了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 赵老师执教的老人与海鸥我认为有三大亮点值得我学习: 第一是课前三分钟。在课前三分钟的时间,每个学生背一句自己收录的诗句,然后是老师收集的与海鸥有关的诗句作为积累材料,不仅与课文紧密的连接在了一起,也极大的增强了学生对课外知识的掌握程度。 第二是识字 本次教研活动,连着上了两课时。请看赵老师设计的识字教学:请看大屏幕:撮嘴呼唤 翻飞盘旋抑扬顿挫 扇动翅膀亲昵说话 肃立不动啧啧称赞 白色漩涡师:谁来读读左边这些词?生读。师:请你再读 撮嘴呼唤最难读,再读。师:谁来读右边这些词?正音:白色漩涡 漩是多音字指名读 正音 把这些词齐读两遍众所周知,今天的语文教学,读的地位不容置疑,大家都对它情有独钟,因此像“读”占鳌头、“读”树一帜等类似的口号也屡见不鲜。识字教学似乎已在阅读教学中淡出,踪迹难觅。而第一课时对学生进行字词的训练,这是提高语文素质的起始点。词语教学却不是空洞、孤立的,词语因为课文的内涵,有了形象根基;反过来,因为课文内涵的发掘,词语之间才会有关联,词语教学才会有生命!在教学中赵老师选择合理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语文环境中识字、学词,从词语到字的认读,最后由词语到对文章的初步了解,层层落实。赵老师舍得花时间,把识字学词抓细、抓实。先确定生字词,让学生充分读,自己发现这些词的特点,老师引导学生由词到文的学习。在组织字词教学时,力争将“无味”的字词教学上得“有味”。 赵老师采用多种方法,请学生领读,齐读,强化读,纠错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让学生觉得枯燥,反而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更有兴致地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使字词教学学得更扎实。 第三是朗读 第一课时的一个核心目标是引导学生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因此,我们要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并力求使读的形式多样化。赵老师努力创设情境,从用多种方法练读或故事简述或激情叙说或资料呈现,让学生在老师激情的话语中,在生动的画面中,在动人的音乐中,在恰当的材料中走入文本,在一次次走进课文的那一刻,给学生吹来一股清新的风,带来一片迷人的景。在形式上吸引学生,在情感上震撼学生,在心灵上呼唤学生,从而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阅读期待。课文的1-13节,字里行间洋溢着老人对海鸥那份浓浓的爱,深深的牵挂。赵老师把这些内容分成四大块,这四块的教学基本以学生感悟、朗读为主。个人觉得处理得较有特色的第3小节的教学,引导学生找出描写老人与海鸥动作的字词。并采用师生对读,另女生对读的方式感受到老人与海鸥之间的默契、和谐。此外,第10节中“生动”一词的教学也较有特色,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在什么时候,你的眼睛会立刻生动起来。学生讨论得出在谈及自已心头最受的时候会有如此表现。如此一来,老人对海鸥的爱护自然不言而喻了。在教学第四段文字的时候,第4小节是通过老人那抑扬顿挫和亲昵的呼唤声感受到人鸥之间的那份默契、和谐。教师先让学生明确“抑扬顿挫”是指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然后再请学生亲昵地、抑扬顿挫地喊一喊部分海鸥的名字,这样学生分别唱念出“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的名儿时,会体会到唱比念更有那份亲切感,又有声音高低、长短、停顿的感觉。另外,在教学1013节的时候,教师给学生的思考时间,在几个学生谈到点的时候,再让学生深入品读下去。拓展资料的补充以及抓住“褪色”一词更体现出老人对海鸥的深情图片、音乐、感性的介绍,抓“褪色”这个关键词,都能把学生引入情境中,似乎亲眼目睹那位可敬的老人。教师又适时出现说话练习,请学生想象十多年来,无论发生什么样的情况,老人每天都怎么样,这么一来,老人的形象就非常鲜明了。 有人说阅读教学犹如登山,第一课时是山脚,老师的语言是登山的工具,第二课时是山顶。通过本次活动让我明白,第一课时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接受熏陶的第一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整体感知课文的关键点,是对学生进行双基训练,提高语文素养的起始点。正确处理好第一课时,就能唤起学生学习课文的欲望,就能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从而养成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正确处理好第一课时,更能为学生深入感悟文本铺平道路,为形成第二课时的精彩蓄积力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强化初读效果的落实,必须紧抓字词的教学,更应该在引导学生读通课文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整体感知课文,为精读感悟充分做准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