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中考化学试题 (I)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509857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中考化学试题 (I)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0届中考化学试题 (I)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0届中考化学试题 (I)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届中考化学试题 (I)卷一、 单选题 (共14题;共28分)1. (2分)葡萄、香蕉、西红柿、黄瓜等果蔬所富含的主要营养素是( ) A . 维生素和水B . 油脂和水C . 蛋白质和水D . 微量元素和水2. (2分)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 点燃酒精灯B . 倾倒液体C . 称量固体D . 给固体加热3. (2分)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氧气能支持燃烧,可用作燃料B . 金属钨的熔点高,被用来制造灯泡中的灯丝C . 二氧化碳一般情况下不可燃也不助燃,密度比空气大,可用于灭火D . 氢气燃烧只生成水,氢气是理想的清洁燃料4. (2分)某同学对一些科学符号中数字的含义有如下的理解,其中错误的是( )A . O2:可表示一个氧气分子中有2个氧原子B . 2C:可表示两个碳原子C . S2-:可表示一个硫离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D . NH3:可判断出该物质中N、H元素的个数比为1:35. (2分)食醋是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它含有乙酸,乙酸分子的模型如图所示,其中 代表一个碳原子, 代表一个氢原子, 代表一个氧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乙酸是一种化合物B . 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C . 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D . 乙酸分子中的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2:16. (2分)如图是一定条件下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有单质生成B . 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C . 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D .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7. (2分)向一定量稀盐酸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下列图像中不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8. (2分)生物的下列生理活动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 光合作用B . 食物消化C . 蒸腾作用D . 呼吸作用9. (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进入人迹罕见的山洞需要做灯火试验 B . 讲究卫生,提倡使用面巾纸C . 白色污染是指大气中白色粉尘的含量超标D . 氧气用作燃料,是因为其有助燃性10. (2分)世界卫生组织确认铝元素对人体健康有害,下列用途或做法你认为合理的是( ) A . 用铝锅长时间盛放菜肴B . 用铝合金制作飞机的机壳C . 在炸油条中加入明矾KAl2(SO4)212H2OD . 真空食品用铝箔长久包装11. (2分)2011 年3 月14 日,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设备老化锈蚀超期服役,这次因冷却故障导致核反应堆发生爆炸,为中国核电站的快速扩张和核安全敲响了警钟,应该思考如何和平安全利用原子能。下列有关原子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原子中的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B . 原子是不能再分解的最小粒子C .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D . 原子中不存在带电荷的粒子,因此不显电性12. (2分)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或说法正确的是( ) A . 酸能使紫色石蕊试剂变红,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CO2后变红,故CO2是酸B . 酸性溶液的pH小于7,食醋呈酸性,故食醋的pH小于7C . 在铁制品表面涂“银粉”(实际上是铝粉)可防止生锈,是因为铝的活动性比铁的活动性弱D . 改变条件使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溶质质量减少,故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13. (2分)下列做法不是为了隔绝空气中氧气的是( ) A . 自行车支架表面喷漆B . 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火焰C . 生石灰需要密封保存D . 白磷浸没在冷水中保存14. (2分)某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与O2反应,生成N2和H2O,由此得出的关于该物质元素组成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 . 一定含有氮元素B . 一定含有氢元素C . 一定含有氧元素D . 一定含有氮、氢元素二、 实验题 (共1题;共6分)15. (6分)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测定中含量,如图1所示 步骤有:先用止水夹夹紧橡皮管;点燃燃烧匙里红磷;将燃烧匙插入广口瓶,并塞上塞子;燃烧完毕后,打开止水夹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的目的是_ (2)该实验中,红磷需过量,目的是_ (3)待燃烧停止,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烧杯中水进入集气瓶,由此可知氧气约占总体积_ (4)若将红磷换成炭粉,该能否获得成功?_(填“能”或“不能”),理由_ (5)某同学对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2所示),你认为改进后优点:_ 三、 填空题 (共1题;共1分)16. (1分)生活中用洗涤剂、汽油、氢氧化钠处理油污,请说明它们的原理有何不同?_四、 综合题 (共1题;共5分)17. (5分)在研究“铁生锈的条件”的实验中,某兴趣小组对实验进行了创新设计,请把实验报告补充完整。【实验目的】铁生锈条件的探究。【实验内容】取3段光亮无锈的细铁丝,绕成螺旋状,放入3支干燥洁净的试管底部,进行下列实验,实验要保证有足够长的时间来观察现象。实验 实验 实验【实验现象】实验无明显现象,实验中铁丝生锈,且试管内空气体积减小。(1)【实验结论】铁生锈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_(填名称)发生反应的结果。(2)【实验思考】当铁丝足量,时间足够长,实验进入试管内的水的体积约占试管体积的_。该实验创新之处在于:可根据铁丝表面的铁锈和_两种现象来判断铁丝反应进行的情况。铝比铁活泼,但铝难腐蚀,原因是_。金属资源储量有限且不能再生,为了保护金属资源,除防止金属的腐蚀外,你还有什么合理的建议_。(答一点即可)五、 推断题 (共1题;共5分)18. (5分)已知A、B、C、D、E分别是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 、氧化铁和一氧化碳中的一种,E是实验室一种常见溶液,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两端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应。请回答: (1)E的一种用途是_;B、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2)上述各物质间的反应均可用“甲+乙丙+丁”表示,其中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但能用上式表示的一个化学方程式是_。 (3)若B、C、D、E都不变,五种物质之间的关系也不变,A还可能是_,反应中利用了A的_(填化学性质)。 六、 科学探究题 (共1题;共4分)19. (4分)呼吸面具中的“氧气再生剂”,主要成分是淡黄色固体过氧化钠(Na2O2),使用后变成白色固体某兴趣小组对白色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探究【作出猜想】根据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作出如下猜想:猜想一:氢氧化钠猜想二:碳酸钠猜想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实验验证】(1)小明取少量白色固体,加水溶解,然后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认为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同学们认为小明的实验不能得出这一结论,理由是_(2)小红取少量白色固体,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证明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小玉取少量白色固体,加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的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观察到_,说明白色固体中含有氢氧化钠【得出结论】猜想三成立【拓展应用】“氧气再生剂”的保存方法是_七、 计算题 (共1题;共5分)20. (5分)为了测定某品牌小苏打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兴趣小组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假设该样品中只含有氯化钠一种杂质)请计算: 生成CO2气体的质量;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14题;共28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二、 实验题 (共1题;共6分)15-1、15-2、15-3、15-4、15-5、三、 填空题 (共1题;共1分)16-1、四、 综合题 (共1题;共5分)17-1、17-2、五、 推断题 (共1题;共5分)18-1、18-2、18-3、六、 科学探究题 (共1题;共4分)19-1、19-2、19-3、七、 计算题 (共1题;共5分)2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