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应用(选修)3-2教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509772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言文字应用(选修)3-2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语言文字应用(选修)3-2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语言文字应用(选修)3-2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08.11.28上午第二节第1页 共二页3-2规矩方圆汉字的简化和规范授课人: 张见 陈宇璋 韩强 陈盛 一、张见部分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节:规矩方圆汉字的简化和规范。我们知道,中国汉字博大精深,因此在发展和使用上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下面就让我们来见识一下。 请大家翻到第44页【课堂活动】。大家先看一下这十个句子,猜猜加点的都是些什么字。(等待约20秒)好了,凭我们日常积累的语言文字常识不难分析出它们分别是“茶叶”“皇后”“区别”“表示”“理发”“汤圆”“酒瓶”“停车”“山丘”和“安静”。不过它们都写错了。原因就是用了不规范的繁体字和异形字。 首先看看用的不规范的繁体字。也就是课本中的【“繁”带来的麻烦】。第一到第六句就是错在这里。它有两种情况。其一,第一到第四句,没有搞清楚繁体字的意义和简化字的来源。其二,第五到第六句,没有搞清楚一个简化字对应多个繁体字。(请一位同学读该节第二自然段) 再一种情况就是没有搞清楚一个简化字对应多个繁体字。比如简化后的“发”就包括了“毛发”和“出发”两种“发”字;简化后的“团”也包括了“团队”和“饭团”两种“团”字。因此不能张冠李戴。这里还有个小故事,请大家翻到第52页,第四节,引子【皇帝写的错别字】。它是说,杭州西湖荷花优美,且是当年宋朝酿酒的地方。康熙皇帝南巡到此处有感而发,题下了“曲院风荷”四个字。其中“曲”字写的是“弯曲”的“曲”。不过根据西湖的历史文化背景显然应该写“酿酒用的酒曲”的“曲”。在当时“弯曲”的“曲”和“酒曲”的“曲”写法不同。皇帝写了错别字。后来共和国成立后1956年简化了汉字,“弯曲”的“曲”和“酒曲”的“曲”统统写作“弯曲”的“曲”。于是现在看来这个“曲”字歪打正着,又是正确的了。在这个案例里,简化后的“曲”就包括了“弯曲”和“酒曲”两种“曲”字。好,请翻回第45页。另外,在祖国大陆只有简化字才是规范汉字,这六句话用繁体字本来就不对了,而它们又使用了错误的繁体字更是错上加错了。再来看看使用的不规范的异体字。也就是课本中的【“异”造成的别扭】。第七到第十句就是错在这里。它也有两种情况。其一,第七到第八句,使用了不规范的简体字。其二,第九到第十句,使用了异体字或旧字形。这第一种情况是因为社会上流行一些自造的简体字,以及受已经废止的“第二次简化字表”的影响。第二种情况是因为历史原因,有些汉字不止一种写法,也就是异体字。比如本课引子里的“回”字。目前国家已经对异体字进行了规范,废除了一些不太通行,笔画较多的异体字。因此,现在若还用异体字就是不规范的了。(打钩)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些别捏和麻烦呢?那是因为异体字、繁简字和简化字并用的结果。请大家翻到第46页【异体字、繁简字和简化字】。这里来介绍一下这三种字到底是哪些字。请大家先自己看一下。(等待约20秒)好了,首先,异体字就是一个字有多种写法。比如前面提到的“回”字。那四个“回”字就互称为异体字。然后,我们把四个回字中的那个比较常用的,也就是两个“口”组成的“回”字保留下来,其它三个废除掉。那么这两个“口”字组成的“回”字就称作做简体字,或者说简化字。其它三个称作繁体字。注意,有的写法繁琐的汉字没有异体字,为了使汉字变得简单,我们就专门造一些简体字,比如国家的“国”字,云层的“层”字,等等。好了,这三种字就介绍完了。(打钩)中国地域广大,但中华民族一直保持着强大的凝聚力,汉语作为一种统一的语言也没有分化,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汉语有统一的汉字。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为了使汉字方便、实用,对汉字进行规范和简化是必然的、必须的。其实,汉字自从诞生之初开始就走上了规范和简化的道路。至于规范和简化的具体过程和方法,下面我们有请陈宇璋老师来为我们讲解。3-2规矩方圆汉字的简化和规范授课人: 张见 陈宇璋 韩强 陈盛 2008.11.28上午第二节第2页 共二页二、陈宇璋部分大家好,下面由我来给同学们讲解汉字的规范和简化的过程和具体方法。从甲骨文开始,汉字便开始了它的规范和简化的历程。比如“羊”在甲骨文中既有繁体的“羊”字,又有简体的“羊”字。“车”既有繁体的“车”字,也有简体的“车”字。在后来的岁月中,汉字又经过了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等字体字形的演变。这个阶段的演变的特点是漫长,具有自发性,并且始终存在着异体字、繁体字和简体字并存的现象,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前。(打钩)共和国成立后,汉字简化工作受到政府的重视。国务院在1956年公布了著名的汉字简化方案,使简化字取得了正式文字地位。那么汉字怎么进行简化呢?汉字简化方案中规定了三种方法:“省”、“并”和“又并又省”。首先,省,就是简省字的笔画。如“聲”“声”,“學”“学”,“義”“义”等等。其中一个方法是简化偏旁。比如把“金”字旁统一简化为“钅”,一下子就能简化一大批汉字。如“銅”“铜”;“錫”“锡”等。在这里请大家翻到第47页【小试身手】第一题。题目讲,按照汉字的简化方法,给某个复杂的偏旁换用简单的符号后,就可以以此类推,简化含这个偏旁的所有汉字。不过这个方法没有贯彻到底,如“雚”多数已被简化成了“又”,可是在“灌”等字中却没有被简化。同学们认为是否应该把这些“死角”也清理掉呢?(提问一到两名同学,时间不超过2分钟)其次,并,就是把某几个字合并,保留其中一个笔画少的字。如“争鬥”的“鬥”和“升斗”的“斗”统统简化为“斗”;“颱风”的“颱”和“府台”的“台”统统简化为“台”,等等。第三,又并又省,就是不但合并某些字,而且造一个新字形来表示。如“發生”的“發”和“须髮”的“鬚”统统简化为“发”;“鐘鼓”的“鐘”和“鍾爱”的“鍾”统统简化为“钟”,等等。以上内容比较重要,请大家课后自己再巩固一下。另外课本上还对我们提了几点要求:1.不写繁体字 2.不用异体字 3.不写不规范的简体字。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点和第三点。关于第一点写繁体字的问题,在今年年初的两会期间,宋祖英、黄宏、关牧村等21位文艺界政协委员联名递交了一份小学增设繁体字教育的提案,建议在小学开始设置繁体字教育,将中国文化的根传承下去。教育部对此的表态是:“不予考虑。”关于第三点,我国曾在1977年搞过一次汉字的“二次简化”,很不成功。比如像书上说的把“藏”简化成草字头下面加一个“上”字,让人不知所云;“舞”简化成“午”,又造成了一大批同音字和同形字,进而造成了汉字使用上的混乱,没多久便被废止了。不过今天我们仍然能在某些地方看到这些二次简化的汉字,甚至有人在此基础上自创一些新的更牛的“简化字”,这些都是不符合汉子使用规范的。(打钩)好,今天的课文讲解部分就结束了,谢谢大家的支持与配合。下面有请陈盛和韩强两位老师来给我们讲解立体设计。板书:规矩方圆汉字的简化和规范一、 为什么要规范和简化汉字1. 不规范和简化带来的麻烦和别扭2. 麻烦和别扭的根源:异体字、繁简字和简化字并行二、 如何规范和简化汉字1. 古代2. 现在三、立体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