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学期第二次历史周练试卷(实验班).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493107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下学期第二次历史周练试卷(实验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一下学期第二次历史周练试卷(实验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一下学期第二次历史周练试卷(实验班).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丰城中学东校区2014-2015学年下学期高一第二次周练试卷历 史 (零班、实验班)命题人:胡云华 审题人:曹媛媛 2015.4.15(考试时间:8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60分)1、殷墟郭家庄发掘的160号商代墓,出土青铜礼器40件,方形器数量较多,器表均有精美的纹饰和族徽文字,还有28件青铜乐器和生产工具,220件青铜兵器和900多枚铜镞。这段材料主要反映 ( )A. 农业先进,使用青铜农具 B. 冶铜发达,青铜器品种多C. 战争频繁,青铜武器多样 D. 重视礼仪,青铜礼器精美2、1397年,刘三吾等受命主考会试,结果录取的都是南方人。这引起北方士人的强烈不满。朱元璋命张信等人复查,但结果仍如此。有人上告说刘张等人串通,朱元璋大怒,在处置了刘张等人后,又亲自阅卷,最后录取的都是北方士人,史称“南北榜事件”。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 A. 科举公平选拔人才古今同理 B. 解决考试和区域公平的矛盾 C. 笼络北方士人借以巩固政权 D. 避免科举取士过分倾向南方3、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1943年1月,中国分别与美英两国签署新约,取消美、英在华治外法权及辛丑条约所给予它们的一切权利。从这些变化可以看出 ( )A. 中国近代主权丧失 B. 中国逐步成为世界强国C. 中国外交逐渐自强 D. 中国摆脱帝国主义压迫4、著名学者伊曼纽尔沃勒斯坦在生活在后美国世界中指出:“苏联解体了。对美国而言,这是个灾难!我知道没人这么说,他们只是说这对美国而言是个巨大的胜利,但它确实是个灾难。”文中“灾难”的含义主要是指 ( )A. 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B. 俄罗斯与美国分庭抗礼C. 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D. 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5、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美国先后推出了援助希腊、土耳其计划(后称“杜鲁门主义”)和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这两个计划的相同之处是 ( )A. 具有军事援助的性质 B. 缓和受援国社会矛盾C. 促进欧洲经济的恢复 D. 具有意识形态的色彩6、未来学家杰里米里犬金的欧洲梦:21世纪人类发展的新梦想说:“当美国精神日趋衰微的时候,新的欧洲梦诞生了,它强调群体关系而非独立自主,强调文化多元而非同化,强调生活质量而非财富积累,强调可持续发展而非无限制的物质增长。”“欧洲梦”的含义是 ( )A. 欧洲英法等国强调独立自主 B. 欧洲大多数人主张走文化同化之路C. 欧洲正在推进的一体化进程 D. 欧洲与美国霸权主义相悖的和平梦7、明、清皇帝每年春都要举行一种祭祀仪式。读右图,从中透 析出的核心信息是 ( )A. 皇室祭祀的隆重排场B. 专制君主的权威至上C. 以农为本的立国理念D. 统一国家的繁荣昌盛8、神农之教曰:“士有当年而不耕者,则天下或受其饥矣;女有当年而不绩者,则天下或受其寒矣。”故身亲耕,妻亲绩,所以见致民利也。(引自吕氏春秋)材料用神农的话指出了 ( ) A重农抑商的必要性 B男耕女织的重要性C井田制瓦解的必然性 D自然经济的脆弱性9、大英博物馆藏有一只汉代漆杯,其底部刻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和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这反映了当时的官营手工业 ( )A. 生产人员众多,效率低下B. 生产专业细化,官府掌控 C. 生产技术先进,面向市场D. 生产成本较低,官府出资10、编纂于万历四十年(1612年)的潞安府志记载:“万历初,遵例鼓铸制钱,一时铜价腾跃数倍,而监造官与匠役减去铜料,杂以铅锡,愚民见利争趋而制钱堆积不能行。”从材料可知,万历年 ( )A. 潞安府为当地最高行政管理机构,负责监察地方 B. 政府对铸币缺乏相应的监管机制,金融秩序混乱 C. “制钱堆积不能行”主要是因为当时铸造铜钱过多 D. 部分官民唯利是图,铸钱质量低劣,社会危机深重11、“自板印经史之流行,寒士得书日易,此与教育之普及,相辅相成。当时尤有一事可注意者,即书籍之保存,多在东南,此区域均为寒士之新土。北方大族之旧乡,书籍反见残缺。”南北这一反差折射出 ( )A. 南方印刷技术更为发达 B. 北方士人耻于科举致仕 C. 中国文化重心南移态势 D. 门阀士族退出政治舞台12、“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既无虚空之屋大抵杭城是行都之处,万物所聚,诸行无一家不买卖者。”材料反映的是 ( )A. 唐都长安商业繁盛的景象 B. 北宋都城东京的商品交易情形 C. 南宋都城杭州突破坊、市的限制 D. 杭州是宋代商品交易的主要场所13、某生分析下表,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 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农业税(万贯)非农业税(万贯)农业税:非农业税至道末年(997年)2408.11567.760:40天禧末年(1021年) 2641.2 3874.0 40:60厢宁十年(1077年) 2021.3 5117.2 28:72农业税的消长反映农业生产削弱的趋向 非农业税的增长反映工商业的发展政府财政收入越来越倚仗于非农业税 重农抑商政策已经不在实施A. B. C. D. 14、从宋代起,棉花开始成为一种重要纺织原料到了元代,丝、麻、棉鼎足而三,明代以后,棉花的重要性超过麻。”出现这些变化的前提条件是 ( )A政府的大力推广 B棉纺织技术的改进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棉花成为经济作物15、清朝乾隆、嘉庆年间在广东顺德流行的一首竹枝词写到:“呼郎早趁大冈墟,妾理蚕缫已满车;记问洋船曾到几,近来丝价竟何如?”这反映了 ( )A. 男耕女织的自给自足的生活 B. 清政府放弃了闭关锁国政策C. 海外贸易刺激了国内丝织业生产 D. 丝织业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16、 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的西方“选择了海洋”,而中国则“选择了陆地”。“选择了陆地”是指中国 ()A重视塞防忽视海防 B积极培育国内市场C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D加强发展陆路交通17、“在广州,外人也是不自由的,夏秋两季是买卖季,他们可以住在广州的十三行,买卖完了,他们必须到澳门去过冬。他们在十三行住的时候,照法令也不能随便出游。”(蒋廷黻中国近代史)这表明清政府 ( ) A禁止外国商人来华 B重视维护外商利益 C加强沿海军事防御 D严格限制对外交往18、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写道: “由于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欧洲一鼓作气(或几乎如此)挪动了自己的疆界,从而创造了奇迹”。对材料中的“创造了奇迹”的最准确理解是 ( )A哥伦布发现美洲 B荷兰建立商业殖民帝国 C美洲白银大量流入欧洲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形成19、考狄在其论文中提出:“从此之后,亚洲贸易完全摆脱了地中海畔的意大利人和印度洋沿途的伊斯兰 教徒,最终落入了葡萄牙人手中,非洲以南的古道受到红海之路的竞争。”作者作此判断的历史依据是( )A. 迪亚士发现好望角 B. 达伽马绕过非洲到达印度 C. 哥伦布发现美洲 D. 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20、“科恩在任职期间把葡萄牙人从东印度群岛赶走,并使其后任们能够将葡萄牙人逐出马六甲(1641年)和锡兰(1658年)。科恩也骚扰英国人,阻止他们对印度尼西亚群岛的渗透,迫使他们退回到自己在印度的据点。”据此推断科恩是 ( ) A. 荷兰的殖民官员 B. 印尼的民族英雄 C. 西班牙的探险家 D. 法国的殖民总督21、1549年,英国一个乡绅抱怨说,地主们正穷困起来,因为“这王国大部分田地仍维持过去的地租”。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传统贸易中心的转移 B货币贬值引发物价上涨C封建地主地位的下降 D商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22、“1520年11月28日,星期三,我们越过海峡,进入太平洋。在3个月20天里,我们没有吃过任何新鲜的食物。我们吃的饼干已不是饼干,而是爬满虫子、发出老鼠尿味的粉渣。我们喝的是早已腐臭的黄水”材料中“我们”的活动 ( ) A揭开了地理大发现的序幕 B确立了欧洲对世界的统治 C证实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D彻底否定了宗教神学说教23、郭家宏在从旧帝国到新帝国中认为:“英国政府开拓殖民地的动机是为了商业与财富,并非为了领土扩张,所以英国在政治上对殖民地的控制比较松弛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第一帝国正式解体。”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英国在新航路开辟后不重视对外殖民扩张 B英国海外殖民扩张更关注对殖民地的经济掠夺 C英国不重视控制殖民地是美国获得独立的主要原因 D英国的殖民动机与管理政策是导致第一帝国解体的主要原因24、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1776年)中曾有如下描述:“一个人抽出金属丝,另一个人拉直,第三个人切断,第四个人削尖,第五个人打磨顶部做出头用这种方法,做一枚别针被分为18个单独的操作程序。”这主要反映了 ( ) A. 万能蒸汽机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B. 工人独立完成生产的能力大幅下降 C. 手工工场中生产的复杂化和低效率 D. 工厂制度下对劳动过程的合理组织25、1884年,美国芝加哥建成世界上第一栋“摩天大楼”。此后,高耸林立的大楼逐渐改变现代城市的面貌,成为二十世纪都会城市的重要景观。“摩天大楼”大量出现,主要是由于 ( ) A炼钢技术的改进 B化学工业的进步 C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 D计算机技术的应用26、 著名学者彭慕兰认为: 与其说工业革命创造了新的财富,不如说新的财富的发现, 导致并推动了工业革命, 因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来源于两个方向的驱动:“向下”和“向外。 ”这里的“向外”是指( ) A拓展殖民地市场 B传播基督教 C煤铁资源的发现和采煤技术的提高 D黑奴贸易27、下图是漫画被垄断组织操控的美国参议院,其说明 ( ) A. 美国国家权力实行分权与制衡原则 B. 垄断组织为追逐高额利润干预国家政治经济生活 C. 垄断组织适应了资本主义大生产的需要 D. 垄断组织的形成提高了资本主义的经营管理水平28、 在全球通史中有这样一段记述:“(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这段材 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是 ( ) A发明创造来源于技师 B欧美国家同时发生 C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D电力的广泛使用29、“1879年10月21日,美国科学家爱迪生在纽约的一个实验室里,亮起了一盏电灯。当这个消息传到证券交易所,煤气行业的股票应声下跌,因为人们预感到,煤气灯的时代即将成为过去,电灯的时代来临了。”这则史料说明了 ( ) A.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电器的发明和应用 B. 煤气行业开始为新兴电力工业所淘汰 C. 证券交易所操纵着美国的经济运行 D. 科学技术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生活30、 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指出:“我们所说的工业文明正处于合成一个能够容纳世界整体的共同文明的过程之中。所有文明已经、正在或将要受到它的冲击。然而,即使假定世界上所有文明或早或晚终将采纳相同的技术我们在长时期内仍然将面对事实上非常不同的各种文明。”布罗代尔强调的是 ( ) A. 文明在走向统一的过程中呈多元状态 B. 工业文明正在以其独特优势席卷世界 C. 不同文明在发展中仍保留其原有特征 D. 不同文明在发展中不断相互吸收、融合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1题20分,第32题20分,共40分。)31(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 北宋开国前后,四川通行的是铁钱。 铁钱体重值小,买卖交易用钱量大。大铁钱每千枚重二十五斤,小铁钱每十贯重六十五斤。买一匹绢,需用二万个小铁钱,重量共达一百三十斤,得用车载驴驮,极为不便。于是在淳化、至道年间出现了交子。 摘编自阴法鲁、许树安中国古代文化史材料二宋代的 “市”“自大街至诸小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空虚之屋,每日凌晨,两街巷门上行百市。买卖热闹”。“都城之夜市,酒楼极繁华处也人物嘈杂,灯火照天,每至四鼓罢”【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摘编自吴自牧梦粱录材料三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的意义。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中国人首次大规模从事对外贸易,不再主要依靠外国中间商。此外,同样重要的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后来的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2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出现交子的原因。(4分)(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商业革命”的表现及产生的根源。(8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宋朝的商业革命和西方的商业革命有何不同。(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商业革命“丝毫未对后来的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的原因。(6分)32(20分)阅读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 16-17世纪,由于经济中已产生强有力的资本主义部门和1688-1689年革命中取得的新自由,英国必须和能够以空前规模的技术革新回答日益扩大的市场的挑战。1660年,一些学者已创立了皇家学会,著名科学家牛顿与戴维曾先后任该会会长。这时伦敦成了欧洲的科技活动中心和近代实验科学的发源地英国的创造发明,在17世纪90年代已蓬勃开展,不久就出现第一批成果,如纽科门蒸汽机,达比焦炼熔炉。 徐吉贵世界近代中期经济史材料二 瓦特研究蒸汽机一览表时间过程及成果1767年出于其工厂(索霍工厂)对动力的需求,博尔顿认识了詹姆斯瓦特,对蒸汽机表现出极大的兴趣。1769年瓦特因发明冷凝器而获得他在革新纽科门蒸汽机的过程中的第一项专利。期限14年。后延长为39年。1773年瓦特为将研发活动继续下去,寻求风险资本投资人的支持。他与博尔顿签订了一份契约:博尔顿为蒸汽机竣工提供一切必要的条件;若蒸汽机研发成功,博尔顿、瓦特两方按2:1的比例分配利润;若研发失败,一切经济后果由博尔顿承担。1781年瓦特以发明带有齿轮和拉杆的机械联动装置获得第二项专利。1782年瓦特试制出一种带有双向装置的新汽缸,由此获得第三项专利。1784年瓦特以带有飞轮、齿轮联动装置和双向装置的高压蒸汽机的综合组装取得第四项专利。1785年瓦特被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790年他又发明了汽缸示工器,至此瓦特完成了蒸汽机发明的全过程。优厚的专利税使晚年的瓦特成为一个很有钱的名人。材料三 工厂让大批工人集中在一个屋檐下操作复杂的机器,整个生产过程中,每个工人负责单一工序,到19世纪中期,标准化批量生产成为工业社会的特征。 工业化的机器和厂房是非常昂贵的投资,股份公司迅速成为工业社会普遍的企业组织形式。同时,投资银行、证券经纪公司和其它金融企业为了适应股份公司的需要也纷纷兴起。 博尔顿在索霍工厂设立了害病工人救助基金,开设一个图书馆,并且慷慨地资助该地区公共学校的创办。他并未忘记自己也曾亲手劳动过。 1782年,英国政府制订了“吉尔伯特法”,要求救贫税管理人员为贫民在农场里找工作,如工资不够维持生计,就应该从济贫税里抽取补贴。(1)根据材料一,分析英国进行技术革新的有利条件。(6分)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瓦特研究蒸汽机取得成功的因素有哪些?(6分)(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英国工业革命给社会发展带来的创新之处。(8分)丰城中学东校区2014-2015学年下学期高一第二次周练答题卡历 史 (零班、实验班)班级: _ 姓名:_ 学号:_ 得分:_一、选择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二、材料分析题(31题20分、32题20分,共40分)31.32.高一历史第二次周练参考答案(实验班零班)一、选择题答案1.【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商代青铜铸造业繁荣及阅读、提取并理解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时要注意题干中的如下信息:“青铜礼器”及其装饰、“乐器”、“生产工具”、“兵器”、“铜镞”及其数量,根据这些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判断。材料没有反映A项,C、D项部分反映,不符题意。正确答案为B。2.【答案】C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解答的关键是正确评价近代中国在外交领域的反侵略斗争。1943年中国取消了列强的治外法权即领事裁判权,这是中国在维护主权方面取得的成果,由此可知A表述错误。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国家,而不是世界强国,B可以排除。近代中国从签订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到巴黎和会上敢于向列强说“不”,再到民国时期收回国家的司法主权,这一过程反映了中国外交逐渐自强,故C正确。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才摆脱了帝国主义的压迫,因此D不正确。4.【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两极格局的影响。依据所学,中国国际地位提高与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属于多极化趋势的表现,与题意不合,故A、D项错误;美国是当前唯一的超级大国,俄罗斯难以与其分庭抗礼,故B项错误;两极格局结束以后,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美国难以建立单极世界,故C项正确。所以应选C。(考点:当今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影响)5.【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冷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对苏联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政策。而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都是美国“冷战”的主要组成部分。所以应选D。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冷战”6.【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图片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从材料“强调群体关系而非独立自主,强调文化多元而非同化,强调生活质量而非财富积累,强调可持续发展而非无限制的物质增长”中可以看出,欧洲在发展过程强调多国联合,走向一体化,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A项和B项和材料信息相悖;D项不能体现材料信息。(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欧盟)7.【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图片中文字“清雍正帝祭先农坛”表明清代最高统治者对农业生产的高度重视,借此表达以农为本的立国理念,因为小农经济是封建统治的根基,所以答案选C,A B D三项含义明显与题意重农思想无关。8.【答案】B【解析】题干材料“则天下或受其饥矣”、“ 则天下或受其寒矣”、“ 所以见致民利也”体现了耕织的重要性,材料中没有提及商业故看不出对商业的抑制,A不对;C与材料无关;D的脆弱性指经受不起挫折;不坚强,应为小农经济在自然灾害、或战争等人祸面前的打击而破产。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在阅读理解材料上,对一些概念的理解也易出错,如“必要性”“ 必然性”“ 脆弱性”“ 重要性”等不能正确区分。小农经济还可考查其特点和地位等。9【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官营手工业的发展。题干中没有体现出效率低下的信息,故 A项错误;官营手工业主要满足皇室和官府的需要,其产品不在市场上流通,故 C 项错误;官营手工业不计成本,其生产成本较高,故 D 项错误。从题干中“其底部刻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的信息可以看出当时的官营手工业分工相当精细,从“其底部刻有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的信息可以看出当时的官营手工业由官府掌控,故B项正确;10【答案】D【解析】由材料可知,潞安府没有监察职能,监造不等于监察,排除A;材料体现铸币有监造官,排除B;由材料“监造官与匠役减去铜料,杂以铅锡而制钱堆积不能行”可知,铸币过程“杂以铅锡”以致币色不纯,无法通行天下,而非铸造过多,排除C。故选D。1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经济重心南移。题中材料“东南为寒士之新土”体现中国文化重心南移态势,C项符合题意;题目中未涉及南北印刷技术的比较,排除A项;B项中“耻于”、D项中“退出”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12. 【答案】C【解析】由材料“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大抵杭城是行都之处无一家不买卖者”可知,杭城应该指杭州,故排除A、B。材料强调的是商业突破空间限制,故排除D项,C项正确。13. 【答案】C【解析】考查古代中国经济知识点。本题通过赋税结构的变化作为切入点,了解古代中国的经济发展状况,考查材料信息提取处理运用能力。从表格中的可知,农业税所在比占越来越少,而非农业税则比重越来越多,说明农业税的增长反映工商业的发展、政府财政收入越来越倚仗于非农业税。而无从体现,说法也是错误的。14.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棉纺织业。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归结提炼和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宋末元初,棉花迅速向内地传播,元代黄道婆改进棉纺织技术,使松江地区崛起,成为全国的棉纺织中心。明代后期棉布取代丝麻毛,成为民众的主要的衣料,在此过程中纺织技术的进步是关键。因此正确答案选B。A、C、D三项的表述与题干的前提条件不符。15.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抓住题干中“妾理蚕缫已满车”“ 记问洋船曾到几,近来丝价竟何如”的信息,可以看出这描写的是妇女装满蚕丝让丈夫出去卖,而购买蚕丝的是洋船,这说明海外贸易刺激了国内丝织业生产,故C项正确;AD项在材料信息中无法体现,排除;B项明显不符合史实,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明清时期的海外贸易)16. 【答案】C 【解析】解题的关键在于抓住题干的时间信息。18世纪中后期的中国正处于清代前期,当时中国奉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由此可知,C项正确。A项与史实不符;B、D两项是对“选择了陆地”的简单理解。17.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能力。题干材料中“外人也是不自由的,买卖完了,他们必须到澳门去过冬。照法令也不能随便出游的信息说明当时清政府严格限制外国商人的活动,体现了闭关锁国的政策,故本题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商业的发展和经济政策闭关锁国政策。)18. 【答案】D 【解析】注意“最准确理解”, A、B、C三项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形成的具体表现, D项最全面、最准确。19.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干中“亚洲贸易完全摆脱了地中海畔的意大利人和印度洋沿途的徒,最终落入了葡萄牙人手中”的信息可知,此时新航路已经开辟,葡萄牙垄断了亚欧之间的商业贸易,结合所学可知,这一现象是由于达伽马绕过非洲到达印度,开辟了新航路,故B项正确;A项没有到达亚洲,不可能垄断亚洲贸易,排除;CD项是西班牙王室支持的远洋航行,与葡萄牙无关,排除。(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新航路的开辟达伽马)20.【答案】A 【解析】该题需要研读出材料所隐含的信息内容,即荷兰在建立世界商业殖民帝国过程中,与葡萄牙等国展开激烈争夺,在亚洲抢占殖民地的事实。要充分利用材料中的地点与时间信息,并与17世纪的海上马车夫荷兰的相关史实相联系。B项具有很大的迷惑性,可以从国籍印尼来排除。正确答案A。21. 【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了封建地主阶级的衰落,结合时间“1549年”,可以判断其原因是新航路开辟后引发的“价格革命”。新航路开辟使得贵金属大量流入,西欧市场金银持续贬值,商品价格直线上升;封建地主因收取定额的货币地租,故购买能力大不如以前,财力和社会地位进一步下降,故B项正确。C项属于衰落的表现。A、D两项与材料现象无关。22.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是指麦哲伦船队的远洋航行,这次远航实现了人类历史上首次环球航行,证实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因此选C。在麦哲伦之前还有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等人开辟新航路,排除A;确立了欧洲对世界的统治是工业革命的影响,排除B;D表述过于绝对化。(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开辟的影响)23.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解读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A项不正确,英国在新航路后逐渐建立了殖民帝国,故本项与史实不符;根据题干的信息,注意重点是在题干的后半句话,所以应该重点放在英国解体的原因上,排除BC两项,选D。(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英国的殖民扩张)24.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抓住时间信息,再从题干中“做一枚别针被分为18个单独的操作程序”的信息可知,工厂制度下分工更加精细,这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工人的生产能力,故BC项错误,D项正确;题干反映的仍是人工劳动,且瓦特改良蒸汽机是的18世纪80年代,故A项错误。(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工厂制度)25. 【答案】A 【解析】根据“1884年”“摩天大楼”及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可知,钢铁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建筑业的发展和城市面貌的改变,故A项正确。26.【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向外”是指海外市场的不断扩大使工业革命获得了大量财富并进一步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他成为工业革命发生的根本动力,答案选A, B C D三项说法与题意不符。(考点:工业革命的产生原因)27.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抓住漫画的标题被垄断组织操控的美国参议院,从中可以看出,垄断组织干预国家政治经济生活,故B项正确;ACD三项与漫画信息无关,材料不能体现,故排除。(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组织)28. 【答案】C【解析】考察近代工业革命。材料可以看出发明创造来自于科学实验室和科学理论,而非实践经验的总结,体现了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29. 【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亮起了一盏电灯”属于科学技术的范畴,“煤气行业的股票”属于社会经济生活的范畴,而“亮起了一盏电灯” 煤气行业的股票应声下跌足以证明科学技术的确是直接影响了社会经济生活,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D。(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技术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生活)30.【答案】A【解析】从材料“工业文明正处于合成一个能够容纳世界整体的共同文明的过程之中”可以看出世界文明正走向统一;从材料“在长时期内仍然将面对事实上非常不同的各种文明”可以看出未来的世界文明仍然是多元的文明。故选B。AC项都是说了一个方面;D项材料未体现。(考点:史学研究文明史观)二、主观题答案31.【答案】(1)铁钱体重值小,交子作为纸币使用方便;商品经济的发展。(4分)(2)表现:市全面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纸币的出现与使用;以商业为中心的大城市出现;海外贸易发达。(任意3点6分)根源:农业及手工业的发展。(2分)(3)不同:西方的商业革命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影响,而中国的却没有。(2分)原因:君主专制的强化;固守“重农抑商”政策;文化专制加强(八股取士);闭关锁国趋势加强。(任意3点6分)【解析】第(1)问,概括材料一即可得出答案。第(2)问,“表现”根据三则材料从货币、市、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对外贸易等角度来说明;“根源”要结合商业与农业、手工业发展的关系来分析。第(3)问,第一小问可从材料三中提取信息概括得出;第二小问可从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来分析。32.【答案】(1)条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光荣革命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2分);不断扩大的市场的推动(2分);英国科技研究世界领先。(2分)(6分)因素:利用了前人研究成果;适应了工厂发展的需求;20余年坚持不懈的努力;风险投资人的资金支持;政府重视科技,鼓励创造发明(6分,每点2分,任答3点)(2)影响:生产模式:工厂制大机器生产,标准化批量生产;企业形式:股份制公司大量出现;投资金融:风险投资行为、投资银行、证券公司等兴起;社会救助保障机制:既有个人慈善,也有政府立法对贫困人群的资助;社会发展程度: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8分,任答4点2分)【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英国进行技术革新的有利条件”其实就是回答英国开展工业革命的有利条件,主要包括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材料中的“伦敦成了欧洲的科技活动中心和近代实验科学的发源地”。材料二是以表格的形式出现的,信息量非常大,但是一个人一项科研的发明离不开“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发明者自己个人的坚持不懈的努力、政府重视科技、国家的现实需要”,结合这四个方面去从表格中寻找相关的信息即可。(2)“概述英国工业革命给社会发展带来的创新之处”其实就是考查工业革命给英国所带来的影响,是一个很基本的问题。在做题时可以从生产力的提高、城市的兴起、工厂的出现、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农业国变成工业国)和材料中的“投资银行、证券经纪公司和其它金融企业”的出现等方面进行合理的概括即可,本题既要结合教材,也要结合材料。(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英国进行技术革新的有利条件、瓦特研究蒸汽机取得成功的因素;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英国工业革命给社会发展带来的创新之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