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永顺民族实验学校201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考历史.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485321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永顺民族实验学校201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考历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湖南省永顺民族实验学校201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考历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湖南省永顺民族实验学校201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考历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永顺民族实验学校201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考历 史考查内容:选修全册、选修第1、2单元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下列图片不能体现其影响的是:2、梭伦改革与商鞅变法截然相反的是:农业政策 工商业政策 政治主张 历史作用 A、 B、 C、 D、3、(2007,上海)商鞅变法功不可没,但他本人却被贵族诬告谋反,惨遭杀害。在商鞅变法的措施中,直接损害贵族利益的是: A、重农抑商 B、统一度量衡 C、迁都咸阳 D、按军功授爵4、世人对战国时期秦国人有着“薄恩礼,好生分”的印象,造成这一印象的主要原因是商鞅变法采取了: A、奖励军功 B、奖励耕织 C、焚烧诗书D、什伍连坐和告奸制度5、北魏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曰:“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材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A、解决平城粮食供应困难 B、革除阻碍改革的保守势力C、防止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骚扰 D、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6、(2004,上海)公元997年,宋廷岁收2200多万缗,收支相抵还余大半;到王安石变法前两年,收入已高达11000多万缗,收支却亏1500多万缗,“民贫乏食”而反,造成这种统治危机的根源是: A、统治衰退 B、起义频繁 C、兵力不足 D、吏治腐败7、司马光评价王安石变法时说:“中户以下大抵乏食而州县之吏督迫青苗、助役钱不敢少缓,鞭笞缧绁唯恐不迨。”司马光的说法:A、完全是保守势力的政治攻击 B、实事求是地反映了现实问题C、既是政治攻击也反映了客观问题 D、只是代表了其个人的偏见 8、王安石变法颁行的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的共同之处是: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触犯了官僚地主的利益 增加了国家的收入 A、 B、 C、 D、9、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精神,对官僚和大地主特权加以限制的改革是:A、汉武帝改革 B、北魏孝文帝改革C、唐代杨炎“两税法”改革 D、宋代王安石变法10、加尔文说:“一个人之所以发家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恩赐。财富本身绝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以斥责,这样做就是亵渎神明。”材料主要体现了 :A、加尔文的“先定论”思想 B、加尔文对许多国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C、其思想符合世俗封建主的利益 D、其思想彻底否定了天主教会的作用 11、右图是发生于公元11世纪的“卡诺莎之辱”, 这反映了当时欧洲: A、国王需要到教皇门前祈祷 B、国王权力受教皇制约C、教皇是最高的世俗统治者 D、王权与教权是统一的12、阿里在抵御了英法殖民侵略的同时,认识到“应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钥匙”,具体表现是:创办近代工厂 改革行政制度 实行开放政策 大力发展海军 A、 B、 C、 D、13、在埃及人民中间广泛流传着一句话:“他(穆罕默德阿里)建造了一座宫殿,但破坏了整个埃及。”这表明埃及人:A、完全否定了阿里改革的作用 B、客观评价了阿里改革的影响C、肯定了阿里的对外征战的作用 D、认为阿里破坏了埃及的封建统治秩序14、(2001,广东)俄国1861年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列宁说它也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这主要是指: A、农民须用钱购买商品 B、农民被迫出卖劳动力C、农民须用高价赎买份地 D、农民成为商品15、下列农奴制改革的法令中最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条款是: A、农奴从法律上获得人身自由 B、无条件地给予农民自由和土地C、农奴摆脱农奴主的控制 D、高价赎回一小块份地16、倒幕运动中,中下级武士之所以能成为领导力量,主要是因为: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 B、下级武士已经成为资产阶级C、封建专制统治异常稳定 D、日本有尚武传统,武士有号召力17、今天日本人的姓氏中,大部分是明治时期新起的,其中和地理有关的田中、山下、河上等姓很多,盐田、鸟饲、猪狩等姓则源于生产劳动。这些姓氏的出现,主要与明治维新的哪条措施有关:A、“废藩置县” B、废除封建身份制度 C、“殖产兴业” D、“文明开化” 18、康有为对中国近代政治变革产生的影响是:A、率先提出实行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 B、批判封建统治者恪守祖训的腐朽思想C、提倡西学,否定传统的儒家思想 D、反对共和革命,维护清朝专制统治19、戊戌变法损害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利益,遭到他们的极力阻挠。下列措施直接触犯顽固势力利益的是:裁撤冗员 取消旗人特权 废除八股 设立京师大学堂A、 B、 C、 D、20、下列国家的改革明显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是:英国的“清教徒”运动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戊戌变法 A、 B、 C、 D、21、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的标志是:A、英日同盟的缔结B、法俄军事协定的缔结 C、德、奥、意三国同盟条约的缔结D、英法协约和英俄协约签订 22、右图所示是1913年欧洲形势,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A、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B、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C、列强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 D、列强之间相互勾结23、早在1905年,德国就制订了“施里芬计划”,打算速战速决,6周内打败法国。但这一战略计划最终破产,其破产的标志是:A、马恩河战役 B、凡尔登战役C、索姆河战役 D、1914年俄军攻势24、一战期间,美国对一战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保持“中立”到加入协约国集团作战。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有:美国与协约国经济联系密切 “无限制的潜艇战”给美国造成重大损失 美国爱好和平 谋取战后霸权A、B、 C、 D、 25、英美两国在巴黎和会上支持日本享有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而在华盛顿会议上却转而支持中国的要求,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中国人民的斗争直接打击了英美在华的统治B、为了遏制日本在亚太地区的扩张势力C、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日渐提高 D、日本已没有再被继续利用的价值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王安石变法在历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人们对此却评价不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1分)材料一 今介甫为政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 司马光家传集 材料二 司马光:“治天下譬如居室,敝则修之,非大坏则不更造也。”宋史材料三 宋太傅荆国王文公安石,适应于时代之。其良法美意往往传诸今日莫之能废梁启超王安石评传(1)王安石针对“士、兵、农、商”的改革措施有哪些(每项各举一条)?(4分)(2)结合王安石变法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三中“非大坏则不更造”和“适应于时代”的理解。(4分)(3)有关王安石变法的评价,目前史学界主要有两种意见。一是肯定说,认为王安石变法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一是否定说,认为王安石变法是一场脱离实际的变法运动。请选择其中一种意见,发表评述。(3分) 27、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他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摘自孙成木俄国通史简编材料二 1868年4月的一天,日本京都皇宫的大殿内,天皇率领群臣宣读誓词:“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上下一心,大展经论;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必人心不倦;破历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这就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五条誓文”。 摘自人教版历史选修1材料三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上谕,上谕说:“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讲求时务,多主变法自强。惟是风气尚未大开,论说莫衷一是,或托于老成忧国,以为旧章必应墨守,新法必当摈除,从喙哓哓,空言无补。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教空疏迂谬之弊”。以皇帝名义“诏定国是”,其目的是“以变法为号令之宗旨,以西学为臣民之讲求,著为国是,以定众向然后变法之事乃决人心乃一,趋向乃定。” 摘自梁启超戊戌政变记请回答: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三则材料所反映的三国解决社会危机的角度(或者侧重点)有何不同?(3分) (2)三则材料中的三位君主都参与了改革,分别指出他们在改革中的作用。(3分) (3)材料三的改革与材料一、二在改革性质、改革方式相同之处是什么?(3分) (4)三国改革出现了不同的结果:俄日崛起,中国改革失败。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改革的因素主要有哪些?(3分) 28、(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凡尔赛和约包括一项条款,这项条款明确指出这场战争是“由德国及其盟国的侵略”引起的。这一“战争罪行”的条款不仅仅具有学术价值,因为它还被协约国用来向它们证明战败的同盟国提出支付赔款的要求是有道理的。结果,它引起了一场激烈、持久的争论;这场争论不仅导致了数以千计的文章和著作发表,还导致了一批批、总计达6万多份文件的出版;所有这些都促成双方继续争论谁应对战争负责。 阿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战争是人类不断反思的问题。英国画家尼维森以一战为题材的作品光荣之路,阴暗的背景下画面上是尸体、漂落的帽子阅后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运用所学知识,从战争爆发的背景的角度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由德国及其盟国的侵略引起的”说法是否得当,并请指出当初某些人宣扬这一说法学术以外的目的。(5分) (2) 作品取名光荣之路有何寓意 ? 一战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了怎样的精神创伤 ?(5分)三、综合探究(17分) 29、主题一:中外近代史上改革的作用:第一,它是思想解放的重要形式;第二,它是富国强兵的重要手段;第三,它是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重要途径;第四,它是落后国家自强御侮的必然选择。(1)请根据以上四个方面,各举一例并进行简要说明。(4分) 主题二: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是古代东西方历史上比较典型的社会改革。(2)概括两次改革内容所涉及的共同之处。(2分)它们分别对本国经济发展和政治体制造成什么影响?(4分) 主题三:改革是统治者对既定制度进行的调整,它否定现存制度,对现存制度加以改良,使之适应不断变化,是渐进的方式。(3)按下列表格中代号顺序,填写相关内容。(4分) 改革人物改革任务历史地位证据理由亚历山大二世俄国历史的转折点明治天皇日本历史的转折点光绪皇帝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开宗明义第一章(4)在中外历史改革中,你认为改革成功的条件哪些?(3分)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DBDDDDCDDABAB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CAABBACDBAAB二、非选择题:(共33分) 26、答案:(1)士:改革科举制度 农: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 兵:将兵法,保甲法,保马法 商:市易法,均输法(4分) (2)“非大坏则不更造”指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维护旧制;(2分)“适应于时代”指梁启超肯定王安石变法,主张变革。(2分)(3)持肯定意见:王安石变法增加了国家收入,减轻了农民负担,对于改变北宋“积贫”状况起到一定作用。持否定意见:王安石变法既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百姓的利益,其变法的理念与措施脱离了当时实际。27、(1)俄国侧重解决内部危机,废除农奴制度。(1分)日本则侧重向西方学习,引进西方文明来改造日本社会。(1分)中国通过变法,实现富国强兵,摆脱民族危机。(1分) (2)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是这次改革的直接领导者,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解放农奴;(1分)日本:天皇拥有实权,重用倒幕派改革,积极推进明治维新;(1分)中国:光绪帝为维护统治,任用维新派,但由于实权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导致变法失败。(1分) (3)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1分);改革方式:自上而下(1分) (4)它是否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改革派与保守派力量对比;改革者的策略、方针是否得当;统治者的态度等。(答对任3点给3分)28、(1)这种说法并不得当,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同盟国集团和协约国集团共同促成的。(2分)从战争爆发的背景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完成工业革命以后,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斗争变得空前激烈 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纷繁复杂,随着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不可避免(2分) 学术以外的目的:战胜的协约国集团用作向战败的同盟国索赔的理由(2分)(2) 讽刺了统治阶级所鼓吹的“光荣”是对人们的欺骗,带来的是死亡和灾难。(2分)创伤: 人们失去了战前的乐观主义;对民主、平等、自由等观念产生了怀疑,充满了幻灭感和危机感。(2分) 三、综合探究:(17分)29、(1)第一:欧洲宗教改革,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戊戌变法是一场思想解放潮流,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觉醒)第二:日本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初步实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成为亚洲强国;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的一员。(阿里改革) 第三:日本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初步实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成为亚洲强国;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的一员。(俄国1861年改革使俄国走是了资本主义道路,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第四:埃及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消灭了马木路克势力,结束了长期的混乱状态,确立了中央集权国家体制;建立了近代工业,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增强了经济和军事实力;客观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推动了历史进步。(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等)(2)共同之处:等级制度(财产等级制度连坐法,二十等爵制);健全国家机器(400人会议、陪审法庭、公民大会县制、燔诗书而明法令等);重视发展农业(发展农业生产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币值和度量衡改革(改革币值和度量衡制统一度量衡);社会习俗改革;废除旧制度(废除债务奴隶制废除分封制)等等官吏的任免;对工商业的态度等(任意答2条即可)不同影响:梭伦改革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社会基础;商鞅变法促进了封建经济发展,有利于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2分)(3) 废除农奴制,改变落后现状 。摆脱民族危机,实现富国强兵,发展资本主义,推进民族近代化 。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 。是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觉醒。(4分) (4)顺应历史潮流;符合民意,得到人民支持;举措得当;具有坚韧的改革毅力;勇于与旧势力斗争(言之成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