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考试题型及解题技巧分析.doc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8483494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历史考试题型及解题技巧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初中历史考试题型及解题技巧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初中历史考试题型及解题技巧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历史考试题型及解题技巧分析宝坻三中宋颖2011.3初中历史考试题型及解题技巧分析宝坻三中 宋颖现在,距天津市初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还有两个多月。初三历史复习时间紧、内容多、任务重。下面,我结合初中历史考试题型及解题技巧谈谈怎样才能提高历史复习效率。 一、选择题选择题是历史考试中的重要基本题型。它看似简单,实则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它重点考查学生对所学教材准确而全面的理解。特别是在素质教育改革,开放性的各种测试中,它集中体现着学生的基本素质与水平。因此,对这种题型的解答,在熟悉掌握教材的基础上更需要依靠正确而巧妙的解题思路和技巧。这是很重要的,它有时甚至能弥补知识储备的不足,从而帮助我们正确解题。(一)审题。正确审题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前提和关键。解答问题要对题干准确地理解和把握,要找出中心词语,即所谓的“题眼”,明了题在问什么。审题应包括以下具体要求。1、明确题目结构:答题项(答案所指的内容和项目)、主干语(选项所问的直接对象)、条件限定语(对回答问题各方面的限制)。2、搞清时间和空间范围。3、弄清基本题型,根据各种不同题型用相应的方法对号入座解答(具体见题型分类和解题方法)。4、仔细推敲四个备选项。(二)解题方法。审题是为答题服务的,在审好题的基础上,还必须运用正确的解答方法。下面结合各类单项选择题的特点和具体内容,对解题技巧介绍如下。1、最佳型选择题。该类型题目的特点是在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其他选项虽有一定的的道理,但因不够全面或不符合题目限定要求而不能成为最佳选项,题干求答项中往往会有“最主要”、“最突出”、“最大”、等表示程度的形容词和副词。 答题方法:运用优选法,逐个比较、分析备选项,找出最佳答案。例: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下列措施最能体现创新精神的是A 农业合作社 B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C 制定五年计划 D 对私营工商业采取赎买政策此题意在考查在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我国首创的赎买政策。因此答案选D2、判断型选择题例:打破了以往世界各个地区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局面,使世界朝着一体化方向迈出关键一步的是A 西欧城市的兴起 B 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 C 欧洲文艺复兴 D 新航路的开辟此题意在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历史意义,分析各选项ABC都与世界一体化无关,而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开始连成了一个整体,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增多了,因此选D3、逆向型选择题。这类型题目的特点是通常要求选出与史实不符的选项,题干中一般有否定的提示或限制,如“不是”、“不正确”、“没有”等。 解题方法:可用正推法,选出符合去掉了否定意思的题干要求的三个备选项,那么第四个备选项就是正确答案。例: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影响A 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B 促进了生产力的飞速发展C 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交往方式 D 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此题可用直选法,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影响,因此答案选A4、排序型选择题。该类型题目的特点是根据题目要求,把历史史实按一定的顺序加以排列,通常是时间先后排列。解题方法: 首位判断法,即找出最早发生的一件史实,然后看选项中以这一事实序号为首的选项,就可迅速找出答案。首尾结合法,按时空延展顺序找出最早和最晚发生的一件史实,根据其序号即可选定正确答案。例:某学校决定在暑假组织学生进行“红色旅游”,重走长征路,感受长征精神。根据所学知识,他们选择正确的路线是A 瑞金遵义吴起镇安顺场 B 瑞金安顺场遵义吴起镇C 瑞金遵义安顺场吴起镇 D 瑞金吴起镇安顺场遵义此题可用首尾结合法,先排除A D.遵义会议在强渡大渡河之前,因此答案只能是C5、组合型选择题。该类型题目的特点是将同类选项按一定的关系进行组合,通常在题干中列出三组或三组以上的历史事物,并冠之以数字序号,然后分解组成备选答案。 解题方法:可运用选基法,即首先确定一个甚至一个以上绝对正确或绝对错误的答案为基点。例: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冲突点是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和压迫,下列哪些历史遗留体现了这一矛盾 埃及的金字塔 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法典 秦始皇陵 古印度种姓制度A B C D 秦始皇陵是秦朝修建的,当时中国已进入封建社会,因而不符合题干的限定“奴隶社会”,要排除,故答案是C6、图表型选择题。该类型题目的特点就是围绕一个命题主题,选取几幅历史插图(包括人、物、事、疆域地图等)或表格组成题干,从而进行设问。解题方法:准确提炼出图表的信息,牢牢抓住题干中答题项的要求。例:下面四幅电影海报反映的历史主题都是 A北伐战争 B十年内战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题干中的图片是四张电影海报,四个选项分别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四件大事,要求学生根据电影海报提供的信息归纳出这些电影反映的历史主题。首先要认真观察四张图片,找出图片中的有效信息。做此题的关键是知道血战台儿庄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即可,因为题干明确提示“都是”两字,只要能准确地判断出其中一个事件发生的历史时期即可。南京、南京学生很容易就能联想到南京大屠杀,血战台儿庄对学生来讲是比较熟悉的,因为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国民党军队取得的重大胜利,所以从图片中获取的有效信息就是“南京、台儿庄”,学生也就很容易判断出这些电影所反映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7、材料型选择题。材料型选择题的特点是题干中提供一则或数则材料,要求考生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选出设问要求的正确选项。例:“我不愿意农民过的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的暴动;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肯把手指砍掉。”,此话中的“我”是指A彼得一世 B 克伦威尔 C 亚历山大二世 D 查理一世 此题考查的是1861年俄国农奴改革的改革者。阅读题干后,确定“我”是俄国人,因此可直接排除克伦威尔和查理一世。而进行农奴改革的是亚历山大二世,因此选C8、比较型选择题例:在资产阶级革命期间,法国颁布的人权宣言和美国发表的独立宣言对人类文明进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两部文献表达的共同思想是君权神授 自由平等 天赋人权A. B. C. D. 此题可用排除法,君权神授是封建君主专制思想,而这两个文件都是资产阶级统治性质的文件,是反封建专制的,不可能有这样的思想,故排除二、材料解析题材料解析题是一种考查学生理解能力、归纳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考查题型。它本身既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将课本知识和课外知识相结合。(一)、解题技巧。材料解析题是一种富有历史学科特色的主观性试题,其取材来源多样化,表现形式多样化,有文字叙述、历史照片和图片等,具有典型性、直观性。运用的材料与学生所学知识联系紧密,与学生生活和社会时政相联系。旨在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从未学过的历史资料中发现、获取和整理有效信息,并由此形成相应的认识、评价等解析问题的能力。是一种考查学生理解能力、归纳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考查题型。它本身既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将课本知识和课外知识相结合。然而学生对这种题型往往无所适从。解析历史材料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读。读题是解题基础。如何去读却有讲究。1、阅读顺序。在读题环节中,先读设问,以掌握题目设置的要求,带着问题阅读材料,这样既节省阅读材料的盲目性,也节约时间。2、阅读材料的基本原则:看两头,找信息。材料的首尾两头,一般是命题者对材料的出处和内容作简要介绍的地方,内容一般包括材料的背景、时间、国别和作者,甚至材料的中心等一个或多个信息。这些说明性文字,往往给解题者某种暗示和引导,有可能埋伏着解题所需的信息,有一定的启发作用,能收到得来全不费功夫的效果。读懂、读透材料。对材料的阅读,一般情况下应读三遍:第一遍粗读,找到材料叙述的核心内容。第二遍细读,正确理解材料的观点,获取有效信息,要防止似是而非,一知半解就匆忙答题的毛病。第三遍重点读,带着设问有重点地阅读,提取有效信息,搁置无效信息,并确定材料与相关知识的联系。另外,也不能忽视材料标题、注释、出处这些内容。二找。找取相关信息点是解答材料题的关键。“找”就是从材料和有关知识中,找取解题的信息点、信息源,在实际解题时它往往是与“读”交织在一起的,而且方向是一致的,无需将两者截然分开。1、找取材料内容中有效信息。2、找取材料与课本的关联中相似点。试题虽然是新材料、新情景和新设问,但迄今为止,任何一道材料题的解答,都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不管材料多新,必定与课本有不可分割的关联。这里的关联一是指试题以课本知识为背景或依托,二是指试题的一两处设问需用课本知识来回答或确定大方向。确定了材料与课本的某个或某方面重要知识的关联,这样材料便与课本联系在一起,回答问题就不难了,甚至有的设问可以在课本中“对号入座”。正所谓“材料在书外,答案在书内”。 3、找取材料内容与设问的相关点。材料解析题,顾名思义是要求把对问题的回答建立在对材料的分析应用上,所以读材料时要处处想着设问,把设问放到材料中互相对照,从材料中找出回答设问的信息。三答。认真细致作答是解题的落脚点。在领悟材料和审准提问的前提下,应该紧扣题意做答,问什么答什么。同时要注意语言精练,表达准确。对于开放性问题,在回答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有意识地反映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下面归类几种材料题的解答方法。(二)题型分析1、 图片型材料解析题例:科技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这是知识时代的共识,观察下面两组图片回答问题:人物篇 爱迪生 瓦特器物篇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图五请回答:(1) 两个人物分别与哪两次工业革命有关?这两次革命分别将人类带入什么时代?(2)五个器物分别是哪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两次工业革命分别开始于什么时候?(3)器物在给人类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该题属于图片型材料题,考查学生从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题干部分可提取“科技”“社会进步”“力量”,可见本题的主题是“科技”,从图片中可获得的有效信息是“爱迪生”“瓦特”“轮船”“”汽车“”飞机“电灯”“火车”,从问题上提取的有效信息是“两个人物”“两次工业革命”“时代”“成果”联系教材可知爱迪生发明了电灯,瓦特发明了蒸汽机,因此可知与两人有关的分别是第二次和第一次工业革命。瓦特的蒸汽机把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而电力的发现与应用将人类带入“电气时代”。第二题可结合教材作答。第三问为情感态度价值观题型,解题的关键是把握主题,本题的主题是“发展生产与环境的关系”,必须把“发展生产和保护环境”的观点表达出来。(答案 :(1)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将人类带入“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将人类带入“电气时代”。(2)图一和图五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图二图三和图四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9世纪70年代。(3)面对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我们在享受这些物质文明的同时,有效治理它带来的不利后果,积极利用新技术,趋利避害。)2、文字材料解析题文字材料解析题市中考材料题中的传统题型,一般都是选择书本上的引文,或学生比较熟悉的文章,这类题目一般问的简单明了,学生教好回答。例: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战后兴起的科技革命,使一大批新兴产业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半导体、宇航、激光等工业应运而生,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战后20年是美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材料二 (20世纪)90年代,美国信息技术在5年中对美国GDP的贡献率为30%左右。信息技术的发展还带动了传统产业的信息化和高技术化,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微软公司到如今分公司遍布世界各地。 世界近代史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90年代美国新经济的主要特征。(3)综合上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历程对我国经济建设有何启示?该题属于传统的材料解析题,材料文字阅读量不大,提供了明确信息,学生只要仔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作答即可。(答案:(1)第三次科技革命(或科技的发展)。(2)信息化、全球化。(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发展教育,培养创新人才。)3、文图表混合型材料题。此类型题的特点是文字材料、表格材料或图片材料同时呈现,这类试题通常考查学生分析表格、识图辨图及文字理解能力的综合能力。例:材料一 1929年,从美国开始,迅速扩展到加拿大、德国、日本、英国、法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并涉及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和不发达国家。而且农业危机、商业危机金融危机同时播放,相互影响。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产量比1929年下降约40%,国际贸易下降约60%。工人失业,人民生活困难 1929-1933年美、英、德、法、日地工业生产下降情况表国别法国日本德国美国英国下降情况16.5%8.4%40.6%46.2%28.4%材料二 最近两年来,金融危机首先从美国爆发,随即迅速席卷全世界,成为全球性的金融海啸,我国也深受其影响(1) 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事件?从上表中看出危机对哪个国家的破坏性最大?(2) 为了应对材料一中所述的危机,美国采取了什么政策?其核心内容是什么?结果怎样?(3) 结合材料二,根据你所知,我国采取了哪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应对金融危机?该题既考查学生的史料解读能力,又考查学生读表分析能力。从问题的设置上看,难度都不大,只要通过阅读文字、表格资料,找到教材对应的知识点,就能正确作答。从材料一中我们可提取的有效信息是“1929年、从美国开始、金融危机,1933年、失业”,结合问题一,我们很容易打出“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题中要求从表中观察危机对哪个国家影响最大,可直接通过数据对比得出答案对美国影响最大。第二问学生按教材内容答即可。第三问属于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命题,考察学生借鉴历史,寻求经验教训的能力。可借鉴罗斯福新政的经验,也可按自己平时了解的实际作答。三、问答题问答题属于主观性题型,在三大题型中容量最大、变化最多、综合性最强、难度最高。问答题无论如何变化,归纳起来主要是两种形式,即评述式和论证式。其实问答题中都少不了叙述(概述)、评价、论证、比较、分析,只是在不同的题目中,各有侧重而已,总是要论述结合的。注重考查考生对知识体系的理解。注重激发考生的创新精神。解答历史问答题应遵循的几个原则:1、问什么,答什么:首先过好审题关,要审得清、审得明、审得准。明确题目所要求回答的内容,以避免答非所问、答非全问、答超所问。其次是注意答题份量与所给分值一般成正比。 2、规范作答,清晰明了:答案完整有条理,做到段落化、要点化、序号化;语言简洁又准确,注意使用历史学科语言;尽量做到字迹清晰、卷面整洁。例1 :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在他组织领导和革命精神感召下的一系列革命活动,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谱写了古老中国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篇章。请回答:(1)1905年,孙中山提出建立的统一的革命组织是什么?1912年元旦,他领导成立的革命政府是什么?(2)结合右图提示及所学知识,列举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政府为改变愚昧落后的社会习俗所采取的措施。 (3)孙中山出生于农民家庭,青年时代目睹中国呵中国人民的悲惨境地,产生了强烈的爱国激情,萌发了救国救民的崇高理想,形成了该病中国和中国人民命运的坚定信念,此后,他始终站在革命斗争的前列,坚守他所认定的革命理想和事业抱定为民众利益而奋斗牺牲的目标,一往无前,愈挫愈勇,百折不挠。据此概括孙中山先生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和品质。此题是一道与人物评价相关的问答题,其中也穿插了一些材料,但此题与传统的直接人物评价不同,而是题干中的某些材料就包含了人物评价的内容,反过来让学生依据材料,列举此人参与的重大活动,并围绕某一方面谈认识,是对人物更深一层的了解。此题评价的主要人物是孙中山,前两问问他的重大活动第一问是政治方面的,第二问是社会生活和社会习俗方面的,此问中还补充了孙中山断发改装的图片做提示,以降低难度。但第二问社会生活呵习俗方面隐藏在了第六单元整个近代史的经济和生活中,很容易被忽略,也算是个难点。第三问实际上是对材料的在人生,同时也是对情感的一个升华,只要读懂材料,能进行归纳和提炼就可以了。(答案(1)中国同盟会 中华民国(2)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文明简单的鞠躬握手礼;取消“老爷”“大人”之类的称谓,代之以“君”“先生”等平等的称呼。(3)青年时代树立远大理想;具有爱国主义的伟大情怀;追求真理的执着精神;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等。(言之有理即可)例2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简称“三农”问题,它是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发展的重大问题,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三农”问题。据此回答下列各题:简要说明土地革命时期、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71966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以及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实行过哪些政策? 党实行这些政策的最根本出发点是什么? 这是一道归纳概括型问答题,要以基础知识为依托进行提炼,并充分利用好题目中的提示信息进行总结,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题目先要求对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在农村采取的政策进行例举,最后要从中归纳出这些政策的最根本的出发点,就必须联系上述措施,挖掘出它们共同的地方:那就是党时刻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准则,这样就找到了历史事实之间一致性,得出了概括性的结论。(答案 (1)进行土地革命,建立农村革命政权。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8年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大跃进”运动;1960年调整国民经济,加强农业生产,增加粮食产量,在农村坚决纠正“公产”风。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发展社会服务化体系;发展乡镇企业和集体经济。(2)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总之,只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再辅之以有效的解题技巧,相信学生在考试中一定能从容应对,取得理想的成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