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调研试卷.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481894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调研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一语文调研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一语文调研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调研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且字形无误的一组是( )(3分)A胴体恸哭 盘螭褫夺 唠叨呶呶不休 愧怍门蓑祚薄B豆豉豇豆 糟踏坍塌 楔子酒澜灯炧 磨砺再接再励C畋猎喧阗 箕踞拮据 簌簌横槊赋诗 户牖稂莠不齐 D赝品鹰隼 踯躅踟躇 荫凉绿阴蔽日 哽咽因噎废食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大陆八项惠台政策不仅是对目前台湾经济的“雪中送炭”,更把两岸投资关系由原来的台湾对大陆的单向格局转变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动局面。B.当初,日本丰田汽车秉持“顾客第一”的经营理念,在美国市场脱颖而出,如今却因质量问题陷入“召回门”泥潭,其昔盛今衰的境遇令人深思。C.首届海峡两岸国学高端研讨会在岳麓书院开讲,国学大师坐而论道,具体讨论了国学的经世致用,国学文化对现代的一些值得人们深思的话题。D.一美国男子在中国多次撒野动粗,近日在公交车上将女司机打得鲜血直流。对这种不可思议的洋流氓,必须依照中国法律严惩不贷。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京津城际铁路开通后,京津两地居民上午11时前交寄中国邮政文件类快递件,搭乘京津城际列车,当天下午6时前就能送到收件人手上。B日本首相福田康夫最近宣布内阁改组计划,决定对内阁职位做出大幅的调整,以挽回内阁因一系列丑闻而一路下滑。C储蓄所吸收储蓄额的高低对国家流动资金的增长有重要的作用,因而动员城乡居民参加储蓄是积累资金的重要手段。D质量执法大队的小王,对某企业送检的一批肉制品,未按该分管局长的意见,加盖“合格”签章,以至受到停职检查的处分。4下面是某校高三(6)班几位同学在毕业时和班主任畅谈友谊时,对“友谊”的不同表达,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写两句运用比喻、结构相似、基本符合人物身份的句子。(6分)班主任老师说,友谊是一束心灵碰撞出的火花,能照亮生命的每一站航程;语文课代表说: 数学课代表说:友谊是一道万能的公式,能化解百思不得其解的难题; 化学课代表说: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19分)借竹楼记 (明)徐渭龙山子结楼于宅东北,稍并其邻之竹,题曰“借竹楼”。方蝉子往问之,龙山子曰:“始吾先大夫之卜居于此也,则买邻之地而宅之;今吾不能也,则借邻之竹而楼之。”方蝉子起而四顾,指以问曰:“吾子之所为借者,特是邻之竹乎?”曰“然。”“然则是邻之竹之外何物乎?”曰:“他邻之竹也。”“他邻之竹之外又何物乎?”曰:“会稽之山,远出于南,而迤于东也。”“山之外又何物乎?”曰:“云天之所覆也。”方蝉子默然良久,曰:“邻之竹,子乐欲有之而不得也,故以借乎?”曰:“然。”“然则见他邻之竹而乐,亦借也;见莫非邻之竹而乐,亦借也;又远见会稽之山与云天之所覆而乐,亦莫非借也,而独于是邻之竹。使吾子见云天而乐,弗借也;山而乐,弗借也;则近而见莫非邻之竹而乐,宜亦弗借也,而又胡独于是邻之竹?且诚如吾子之所云,假而进吾子之居于是邻之东,以次而极于云天焉,则吾子之所乐而借者,能不以次而东之,而其所不借者,不反在于是邻乎?又假而退吾子之居于云天之西,以次而极于是邻,则吾子之所乐而借者,能不以次而西之,而所其所不借者,不反在于云天乎?而吾子之所为借者,将何居乎?”龙山子矍然曰:“吾知之矣。吾能忘情于远,而不能忘情于近,非真忘情也,物远近也。凡逐逐然于其可致,而飘飘然于其不可致,以自谓能忘者,举天下之物皆若是矣。非子则吾几不免于敝。请子易吾之题,以广吾之志,何如?”方蝉子曰:“胡以易为?乃所谓借者,固亦有之也。其心虚以直,其行清以逸,其文章铿然而有节,则子之所借于竹也,而子固不知也!其本错以固,其势昂以耸,其流风潇然而不冗,则竹之所借于子也,而竹固不知也!而何不可之有?”龙山子仰而思,俯而释,使方蝉子书其题,而记之。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买邻之地而宅之 宅:修宅子 B则吾几不免于敝 敝:同“弊”, 错误 C龙山子矍然曰 矍:高兴 D以广吾之志 广:扩大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方蝉子仍用“借竹楼”楼名原因的一组是( ) (3分)借邻之竹而楼之 能忘情于远,而不能忘情于近其心虚以直,其行清以逸 其本错以固,其势昂以耸其文章铿然而有节 仰而思,俯而释A B C D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龙山子在宅第东北靠近邻居的竹林边盖了小楼,经过与方蝉子论辩,龙山子请求改名,方蝉子仍用“借竹楼”楼名。B对于“借竹楼”命名理由,龙山子解释说,自己没有能力买地,只好借邻家的竹林为景,在它旁边盖楼。 C方蝉子认为,如果快乐地看到云天、会稽山等,不必认为是借来的;龙山子认为,“借竹楼”并非独“借”邻家竹林景致。D龙山子认识到,自己忘情于远而不能忘情于近是错误的;而方蝉子认为,真正应借的是竹子的姿态、精神和气节。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吾子之所为借者,特是邻之竹乎?(3分)(2)邻之竹,子乐欲有之而不得也,故以借乎?(3分)(3)胡以易为?乃所谓借者,固亦有之也。(4分)三、古诗词鉴赏(10分)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10分)蝶恋花春暮 李冠遥夜亭皋闲信步,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 桃杏依稀香暗渡,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一句中的“闲”字用得好,好在哪里?(4分)“一寸相思千万绪”一句有什么表达特色?请略加分析。(2分)沈谦填词杂说赞蝶恋花“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句,以为“红杏枝头春意闹”、“去破月来花弄影”俱不及。你同意吗?请说说你的看法。(4分)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1) ,恐美人之迟暮。 (屈原离骚)(2)盖均无贫,和无寡, 。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3)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4)思国之安者, 。 (魏徵谏太宗十思疏(5)西当太白有鸟道, 。 (李白蜀道难)(6)一夫当关, 。 (李白蜀道难)(7) ,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8)亦以明死生之大, 。 (张溥五人墓碑记)五.现代阅读文:文学类文本(20分)柴禾 刘亮程我们搬离黄沙梁时,那垛烧剩下一半的梭梭柴,也几乎一根不留地装上车,拉到了元兴宫村。元兴宫离煤矿很近,取暖做饭都烧煤,那些柴禾因此留了下来。柴垛是家力的象征。有一大垛柴禾的人家,必定有一头壮牲口、一辆好车、一根又粗又长的刹车绳,当然,还有几个能干的人,这些好东西凑巧对在一起了就能成大事、出大景象。可是,这些好东西又很难全对在一起。有的人家有一头壮牛,车却破破烂烂,经常坏在远路上,满车的东西扔掉,让牛拉着空车逛荡回来。有的人家正好相反,置了辆新车,能壮几千斤东西,牛却体弱得不行,拉半车干柴都打摆子。还有的人家,车、马都配地道了,刹车绳也是新的,人却不行了死了,或者老得干不动活。我们刚到父亲的住处时,家里的牛、车还算齐备,只是牛稍老了些。柴垛虽不高,柴禾底子却很厚大排场。不像一般人家的柴禾,小小气气的一堆,都不敢叫柴垛。先是后父带我们进沙漠拉柴,接着大哥单独赶车进沙漠拉柴,接着是我、三弟,等到四弟能单独进沙漠拉柴时,我们已另买了头黑母牛,车轱辘也换成新的,柴垛更是没有哪家可比,全是梭梭柴,大棵的,码得跟房一样高,劈一根柴就能烧半天。现在,我们再不会烧这些柴禾了。我们把它们当没用的东西乱扔在院子,却又舍不得送人或扔掉。我们想,或许哪一天没有煤了,没有暖气了,还要靠它烧饭取暖。只是到了那时我们已不懂得怎样烧它。劈柴的那把斧头几经搬家已扔得不见,家里已没有可以烧柴禾的炉子。即便这样我们也没扔掉那些柴禾,再搬一次家还会带上它们,它们是家的一部分。那个墙根就应该码着柴禾,那个院角垛着草,中间停着车,柱子上拴着牛和驴。一个完整的家院就应该是这样的。许多个冬天,那些柴禾埋在深雪里,尽管从没人去动它们。但我们知道那堆雪中埋着柴禾,我们在心里需要它们,它让我们放心地度过一个个寒冬。那堆梭梭柴就这样在院墙根呆了20年,没有谁去管过它们。有一年扩菜地,往墙角移过一次,比以前轻多了,扔过去便断成几截子,颜色也由原来的铁青变成灰黑。另一年一棵葫芦秧爬到柴堆上,肥大的叶子几乎把柴禾全遮盖住,那该是它们最凉爽的一个夏季了,秋天我们为摘一棵大葫芦走到这个墙角,葫芦卡在横七竖八的柴堆中,搬移柴禾时我又一次感觉到它们腐朽的程度,除此之外似乎再没有人动过。在那个墙角里它们独自过了许多年,静悄悄地自己朽掉了。最后,它们变成一堆灰时,我可以说,我们没有烧它,它们自己变成这样的。我们一直看着它们变成了这样,从第一滴雨落到它们身上、第一层青皮在风中开裂我们就看见了。它们根部的茬头朽掉,像土一样脱落在地时我们看见了。深处的木质开始发黑时我们看见了,全都看见了。 当我死的时候,人们一样可以坦然地说,他是自己死掉的。墙说,我们只为他挡风御寒,从没堵他的路。坑说,我没陷害他,每次他都绕过去。风说,他的背不是我刮弯的。他的脸不是我吹旧的。眼睛不是我吹瞎的。雨说,我只淋湿他的头发和衣服,他的心是干燥的,雨下不到他心里。土说,我们埋不住这个人,梦中他飞得比所有尘土都高。可是,我不会说。没谁听见一个死掉的人怎么说。我一样没听见一堆成灰的梭梭柴,最后说了什么。 11根据全文概况“柴禾”在文中的含义(5分) 12第3自然段主要叙述了什么内容?这些内容在全文结构中的作用是什么?(6分)13第6自然段的画线句子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赏析其表达效果。(5分) 14这篇文章有人认为重在写柴禾,有人认为重在写人,你赞成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6分) 六、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18分)“人淡如菊”的华裔女建筑师她是一名华裔女性,她的作品遍布美国各地,她的最新荣誉是获得2009年度美国国家艺术奖章,并在白宫接受了美国总统奥巴马的亲自授勋。这是美国官方给予艺术家的最高荣誉。她就是林璎。林璎印象:出自名门却人淡如菊林璎的名字被人熟知是近几年的事情。似乎每当述说她的背景时,都要提起那个显赫的林氏家族,以及她从未谋面的姑母、民国第一才女、我国第一批接受西方建筑科学教育的女建筑师林徽因。的确,林璎继承了这个家族得天独厚的艺术才华。如今,50岁的林璎依旧透着书斋学子的单纯。面对媒体,她不愿过多上镜;当有人走近她索取邮件地址时,她警惕地向后挪开身子,拒绝来者要求。林璎的长相也确实和中学时代的林徽因有几分相似,人淡如菊,浓浓的书卷气质。林璎的父亲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林家的女人,每一位都个性倔犟,才华横溢而心想事成。林璎的才情,正是和姑妈林徽因一脉相承。林璎虽出自名门,却并不肤浅和浮躁,这在她的作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她的人和设计作品都展现了勇气,沉着智慧,朴实无华,没有过多的设计痕迹,没有浮夸的装饰,运用来自大自然的灵感去设计,不去破坏,而是成为其中的一部分。她的“月相”、“成行的芦苇”、“雪崩”等众多设计作品,都流溢着一种宁静、优雅而潜流的美,一种无声思考的美,一种充满力量的美。一夜成名:21岁设计越战纪念碑林璎虽然性情淡泊,但是她充满才华和曲折的人生却开始得惊天动地。1980年秋天,美国国家建筑家学会为越战纪念碑在全国范围内征集设计方案。还在耶鲁大学建筑系读大四的林璎,在大师云集的1421个设计方案中,以看似简单却蕴含了无限力量的设计作品脱颖而出。一个评委会委员说:她的作品很简约,但是越看就越觉得它是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是永恒的纪念碑。林璎的设计引起了广泛争议。退伍军人协会却表示不满,有人认为,这座纪念碑是对战死者的不敬,纪念碑本该拔地而起,而不是陷入地下;阵亡者的名字应该按照英文字母的顺序排列,而不是按照他们战死的时间排列;甚至连林璎是一位华裔也成了问题。他们从政治上施加压力,要求评审委员会更改原设计。在最后的决定会议上,林璎坚持不改,以其独有的倔犟和勇气赢得胜利。林璎一夜成名。曾经饱受争议的越战纪念碑,如今已成为美国华盛顿最吸引人的建筑物之一。有人说,林璎设计的纪念碑已经成为美国人的“哭墙”。其实那不准确,数不尽的美国人来到这里,携来的不仅仅是眼泪,带走的则必定有深沉的思索。“记忆地图”:第五座纪念碑为环保而建。如果越战纪念碑体现了无声的奉献精神,那么她之后的很多作品都是无声却自然的诗。林璎说,虽然她生长在一个几乎遗忘了中国传统的环境里,但她却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东方式的审美对她的影响。她说:“从学生时代起,我对东方建筑的兴趣就远胜于对欧洲建筑。”从越战、民权到女权、印第安人,林璎为美国设计了4座具有标志意义的纪念碑。第5座纪念碑“什么在消逝?空屋”是她自己的选题:环保。“什么在消逝?空屋”并不是一座建筑物,而是一个呼吁保护濒危动物及其生存环境的大型声音及多媒体互动装置。它被安置在北京当代艺术中心的地下展厅。游览者手拿一块有机玻璃正对地上的投影设备,那些已经灭绝和濒临灭绝的动物就会在眼前一一呈现:有一度被认为已经灭绝的象牙喙啄木鸟、有正在消融的北极上孤单的北极熊、有大西洋里变得越来越小的鳕鱼、还有已经灭绝的北美信鸽。“什么在消逝?空屋”计划将至少持续十年。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网络,把属于他自己的记忆、或者是父辈们的记忆中的事物添加到这张“地图”中将2050年时人类可能面临的情境通过这种方式展现出来,绘制出一张属于未来的“地图”。林璎用她的设计和艺术来呼吁人们保护地球,保护环境。正如她所说,纪念碑的存在,是为了告诉下一代什么是意义,而不是“丢掉一些东西,又丢掉另一些东西。”15“人.淡如菊”是一种拒绝霸气的平和和执着,文章从哪些具体方面体现了林璎的这两种性格特质。(6分)16她生长在一个几乎遗忘了中国传统的环境里,但她却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东方式的审美对她的影响。”着眼全文,具体分析东方式审美带给林璎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6分)17文中提到林璎的“第5座纪念碑什么在消逝?空屋”,但紧接着又说“什么在消逝?空屋并不是一座建筑物”。你觉得这矛盾吗?为什么?(6分)七请以终于,我读懂了你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70分)高一语文调研试卷答题纸一、选择题(15分)题号123567答案4(6分)班主任老师说,友谊是一束心灵碰撞出的火花,能照亮生命的每一站航程;语文课代表说: _ 数学课代表说:友谊是一道万能的公式,能化解百思不得其解的难题; 化学课代表说: _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吾子之所为借者,特是邻之竹乎?(3分)_(2)邻之竹,子乐欲有之而不得也,故以借乎?(3分)_(3)胡以易为?乃所谓借者,固亦有之也。(4分)_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10分)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一句中的“闲”字用得好,好在哪里?(4分)_“一寸相思千万绪”一句有什么表达特色?请略加分析。(2分)_沈谦填词杂说赞蝶恋花“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句,以为“红杏枝头春意闹”、“去破月来花弄影”俱不及。你同意吗?请说说你的看法。(4分)_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1) _,恐美人之迟暮。 (屈原离骚)(2)盖均无贫,和无寡, _ 。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3)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_ 。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4)思国之安者, _ 。 (魏徵谏太宗十思疏(5)西当太白有鸟道, _ 。 (李白蜀道难)(6)一夫当关, _ 。 (李白蜀道难)(7) _,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8)亦以明死生之大, _ 。 (张溥五人墓碑记)11根据全文概况“柴禾”在文中的含义(4分) _12第3自然段主要叙述了什么内容?这些内容在全文结构中的作用是什么?(6分)_13第6自然段的画线句子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赏析其表达效果。(4分) _14这篇文章有人认为重在写柴禾,有人认为重在写人,你赞成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6分) _15“人.淡如菊”是一种拒绝霸气的平和和执着,文章从哪些具体方面体现了林璎的这两种性格特质。(6分)_16.她生长在一个几乎遗忘了中国传统的环境里,但她却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东方式的审美对她的影响。”着眼全文,具体分析东方式审美带给林璎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6分)_17.文中提到林璎的“第5座纪念碑什么在消逝?空屋”,但紧接着又说“什么在消逝?空屋并不是一座建筑物”。你觉得这矛盾吗?为什么?(6分)_七请以“终于,我读懂了你”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70分)终于,我读懂了你(70分)100 100200 200300 300400 400500 500600 600700700800 800900 900 高一语文调研试卷参考答案1. (3分)D(ynyng zhch ynyn yy)。A项分别读dngtng chch lo /no zu 蓑衰B项分别读chjing tt xixi 励厉l C项分别读 tin jj sshu yu稂良。2. .A (“脱颖而出”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示出来,适用对象错误;“坐而论道”泛指空谈大道理,贬义;“不可思议”指神秘奥妙,形容事物无法想象或难以理解,这里不合语境。)3. C(A主谓搭配不当。在“交寄”后加“的”,使主语变成“中国邮政文件类快递件”。B宾语残缺。在“下滑”后加“的支持率”或“的局面”等。D表意不明。小王到底有没有加盖“合格”签章,分管局长的意见到底是什么,句子的意思不明确。C“重要的作用”可以包含正反两方面,所以与“高低”两面对两面)4.语文课代表说:友谊是一首激情洋溢的诗歌,能让灰暗的心情变得亮丽; 化学课代表说:友谊是一种超强的催化剂,能让不可调和的物质融为一体。5C(吃惊)6B(是龙山子建楼的借口是龙山子的认识是龙山子的行为)7C(应该是方蝉子的观点,“借竹楼”其义并非独“借”邻家的竹林为景致,而是借竹子的姿态、精神和气节。)4(1)您想要借的,只是邻居的竹林吗?(注意:吾子、之、特)(2)邻居家的竹林,您希望拥有它却无法做到,所以就说“借邻居的竹林”吗?(注意:乐、欲、有、得、故)(3)为什么要改动它呢?那些所说的要借的东西,在竹子里本来就有。(注意:为、易、乃、固)附参考译文:龙山子在自己的宅第东北方盖好了一座书楼,位置略微靠近邻居的竹林,自己题写了“借竹楼”楼名。龙山子的朋友方蝉子问他筑楼的原因,龙山子说:“如果一开始先父就选择在这里定居的话,一定会买现在邻居家的这块土地来建造房屋;如今我没有能力买地,只好借邻居家的竹林为景致而在它旁边盖楼。” 方蝉子站起来,朝四周看了看,用手指着说:“如此说来,你想要借的,只是邻居的竹林吗?”龙山子回答说:“不错。”方蝉子又问:“那么邻居的竹林之外,又是什么呢?”“是其他邻居家的竹林。”“其他邻居家的竹林以后,又是什么呢?”“是会稽山绵延在南方,并逶迤向东边伸展的地方。”“会稽山之外,又是什么呢?”“是云天覆盖的地方。”方蝉子沉默了许久,说:“邻居家的竹林,您希望拥有它却无法做到,所以说借邻居的竹林吗?”“是的。”“既然这样,那么看到其他邻居家的竹林而快乐,也应该把它说成是借的;看到不是邻居家的竹林而快乐,也应该把它说成是借的;又远远看到会稽山和云天覆盖的地方而快乐,也莫不应该说成是借的,但你却唯独想借这邻家的竹林。如果你快乐地看到云天,你也不认为它是借来的;快乐地看到会稽山,你也不认为它是借来的;那么快乐地看到近处属于邻居的竹林,也应该不必看成是借来的,又何必唯独要借邻居家的竹林呢?而且就像你说的那样,假如让你的房子处在邻居家的东边,依次一直到达云天所覆的地方,那么你满心希望要借的东西,是不是也依次要向东延伸;而你所不想借的东西,反而就是你邻居现在的竹林了?又假如你现在的房子是位于云天所覆之处的西边,依次达到现在这邻居家;那么你乐于要借的东西,是不是也要依次向西延伸,而不想借的,反而是云天所覆之处呢?可是,你想要借的东西,究竟是处在哪个位置上呢?” 龙山子很吃惊地说:“我知道了。我能对远的东西忘情,却不能对近的东西忘情,这不是真忘情,只是物有远近罢了。凡是急切地追求那些有可能得到的东西,而貌似潇洒地放下那些所不可能得到的东西,就说自己能置身物外,人们对待天下的东西大致都是如此。如果没有您的指点,我也不能免去这种毛病。请您改一改我题写的楼名,来开阔我的心胸,怎么样?”方蝉子说:“为什么要改动它呢?那些所说的要借的东西,在竹子里本来就有。那心胸的谦虚与正直,那行为的清廉与飘逸,那文章的铿然有声而坚持气节,就是你从竹子那里借来的,而你竟不知道!那根系的盘错和牢固,那拔地而起的昂然气势与高耸,那风格的洒脱而不累赘,就是你从竹子那里借来的,而你竟不知道!题为借竹楼,有什么不可以的呢?”龙山子俯仰思索了一番,终于感到释怀,就让方蝉子写下了题目,记下了这些话。9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一句中的“闲”字用得好,好在哪里?(4分)伤春暮、怀人。(2分)“闲”字写出词人一副随意举步、漫不经心的样子,含有排遣内心某种积郁的用意。(2分)“一寸相思千万绪”一句有什么表达特色?请略加分析。(2分)主要采用了对比和夸张的手法。“一寸”和“千万”对比,“一寸”和“千万”同时又是夸张。(2分)沈谦填词杂说赞蝶恋花“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句,以为“红杏枝头春意闹”、“去破月来花弄影”俱不及。你同意吗?请说说你的看法。(4分)这两句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写出了春天的夜晚清新、淡雅、朦胧的景象,如此美景更能勾起人的相思之情;(3分)而“红杏枝头春意闹”“去破月来花弄影”只从视觉方面写出了景物的动态美。(1分)(如答“不同意”也要扣住“内容”“情感”“手法”三个方面分析)10(1)惟草木之零落兮 (2)安无倾(3)弃甲曳兵而走 (4)必积其德义(5)可以横绝峨眉颠 (6)万夫莫开(7)无边落木萧萧下 (8)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11生活物资,家力象征,家的一部分,传统生活方式,精神寄托。12内容:主要叙述了我家柴垛积累过程。作用:通过叙述父子兄弟辛勤积累柴垛的过程,赋予柴垛物质以外的意义,既承接上文“柴垛是家力的象征”,又与后文“我们在心里需要他们”呼应,并为柴火在今后的生活中的巨大变化做铺垫。13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逐层再现柴火被冷落忽视、逐渐朽去过程中的三个细节,层层渲染,画面生动,富有感染力;四个“看见了”突出柴火朽去过程中我始终在场又始终旁观的态度,传达出深深的自责和无奈情绪。14重在写柴火。因为柴火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柴火在今昔生活中的巨大变化是文章的主要内容,通过柴火的描写表达出了对传统生活方式的留恋,对细微生命的关注。重在写人。虽然写人的篇幅不多,但写柴火的目得是为了写人,对柴火的生命过程的关注就是对人的生命的关注。文章由物及人,卒章显志,凸显了对人的生命的感悟。15.答案:平和:性情淡泊,单纯低调,面对媒体,她不愿过多上镜;当有人走近她索取邮件地址时,她拒绝来者要求。(3分)执着:个性倔强,坚持而有勇气。在越战纪念碑最后的决定会议上,林璎以其独有的倔犟和勇气赢得胜利。(或“什么在消逝?空屋”计划将至少持续十年,对环保事业的执著)(3分)(意思对即可)16答案:从兴趣爱好上看:东方建筑对林璎的影响就远胜于欧洲建筑对她的影响,从人物性格上看;为人单纯,有浓浓的书卷气。从作品特点上看:展现勇气,沉着智慧,朴实无华,没有浮夸的装饰。很多作品都是无声却自然的诗。(答对1点2分,答对2点4分,答对3点6分,不一定要指出角度。)17.答案:不矛盾。“什么在消逝?空屋”确实不是一座建筑物,而是一个呼吁保护濒危动物及其生存环境的大型声音及媒体互动装置。但是,纪念碑的存在,是为了告诉下一代什么是意义,而“什么在消逝?空屋”是林璎用她的设计和艺术来呼吁人们保护地球,保护环境,“是为了告诉下一代什么是意义”,因此,它也是一座纪念碑,存在人心中的纪念碑。它是林璎艺术生涯的又一丰碑,告诉人们生命的意义。(答到点给6分,答到点给6分,答到点给5分,只答任意一点给4分)。七写作指导“终于”的理解。终于是一个副词,有“到底”的意思,表示经过较长的过程最后出现某种结果。一般指获得成果,有时也指消极的结果。“读懂”的理解。读懂是一个动补式的动词,“读”得怎么样,“懂”了。细品一下,就会感到这中间有一个从不懂到懂,从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你”的理解。“你”是个第二人称单数的代词,不能扩大为“你们”或“他们”“自己”之类。“你”可指具体的人或物,也可指抽象的东西。具体的“人”指自己身边的人(亲人、朋友等)、当代的人(球星、歌星、影星、运动员、时代的风云人物等)、现代的人(鲁迅、李叔同、曾国藩、谭嗣同、孙中山等)、古代的人(孔子、庄子、曹操、诸葛亮、嵇康、岳飞、郑板桥等)、外国的人(凡高、贝多芬、伦勃朗、李斯特、莫扎特等)等;具体的“物”指小屋、一条河、一座山(如泰山赋中读出泰山的公正阅世,刚正不阿), 一句诗、一首诗、一本具体的书(西游记三国演义等)等;抽象的东西指某种好的品质(诚信等)、某种处世态度(如寂寞等)、酸甜苦辣的生活等。整个题目的理解。面对“你”的丰富内涵,考生只需找准一点,写出从不懂到懂的过程或写清“终于,我读懂了你”怎么样皆可。 以上四点旨在帮助考生激活思维、拓展思路,从而让考生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学会思考、学会分析,最终在山重水复中柳暗花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