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材全解)2013-2014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检测题A冀教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458128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教材全解)2013-2014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检测题A冀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学教材全解)2013-2014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检测题A冀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学教材全解)2013-2014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检测题A冀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期末检测题A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小题,40分)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以下早期人类广泛种植水稻的是( )A.山顶洞人 B.河姆渡原始居民 C.半坡原始居民 D.元谋人2.被尊奉为华夏族的祖先的是( )A.炎帝 B.黄帝 C.炎帝和黄帝 D.蚩尤3.小明在学习完夏、商、西周的历史后,设计了下面这样一个表格,表中的处应该填写的历史人物是( )朝代建立者夏朝禹商汤西周A.盘庚 B.桀 C.周文王 D.周武王4.(2013江苏连云港中考)文物能够反映一定时期人类的社会活动。下列能够反映商朝社会生活的是( ) 司母戊鼎 人面鱼纹彩陶 兵马俑 汉、胡服俑A B C D5.“三家分晋”“田氏代齐”的故事发生在下列哪一历史时期()A.夏商时期B.春秋战国时期C.秦汉时期D.三国时期6.在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封建制度的确立影响最大的是( )A.推行县制 B.奖励军功C.奖励生产 D.承认土地私有,保护土地私有制7.下列史实,与右图人物有关的是( )兼并六国 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 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派张骞出使西域 修筑长城 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推行郡县制A. B. C. D.8.宏伟的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独创性的象征。下列关于秦长城起止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起嘉峪关,东到山海关 B.西起咸阳,东至鸭绿江 C.西起临洮,东至辽东 D.西起长安,东到山海关9.史书记载“(主父)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于是上从其计”。文中的“上”指的是( )A.秦始皇 B.汉高祖 C.汉武帝 D.唐太宗10.(2013江苏南京中考)汉武帝采取的有利于抑制大商人牟取暴利的措施是( )A.统一文字 B.统一铸造五铢钱 C.开通大运河 D.实行闭关锁国政策11.随着丝织品通过丝绸之路西传的技术主要有( )造纸 冶铁 凿井A. B. C. D.12.西游记中关于“唐僧取经”的故事广为流传,它取材于唐初著名僧人玄奘西游天竺取经的史实。当时的天竺指今天( )A.日本 B.印度一带 C.伊朗 D.阿拉伯地区13.下列史实在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中不可能查阅到的是( )A.秦统一六国 B.陈胜吴广起义C.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 D.华佗制成“麻沸散”14.历史上为“纸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作出突出贡献的是( )A.李冰 B.孙思邈 C.毕昇 D.蔡伦15.奠定曹操统一黄河中下游地区基础的战役是( )A.白登之围 B.淝水之战 C.赤壁之战 D.官渡之战16.下列著名战役按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巨鹿之战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淝水之战A. . . .17.我国书写材料的演变过程是( )A.甲骨青铜器竹、帛纸 B.碑刻青铜器竹、帛纸C.甲骨竹、帛青铜器纸 D.甲骨青铜器纸帛18.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共同作用是( )A.促进了民族融合 B.学习了汉族先进文化C.加速了封建制度的瓦解 D.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19.山东寿光是中国的“蔬菜之乡”,也是北朝著名学者贾思勰的故乡。他的一部著作被称为“中国五大农书之首”。这部著作是( )A.齐民要术 B.水经注 C.缀术 D.九章算术20.下图是我国古代一部综合性地理学专著,作者是( )A.贾思勰 B.顾恺之 C.郦道元 D.祖冲之二、非选择题(21题16分,22题14分,23题14分,24题16分,共60分)21.文字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文字的产生和演变见证并记录了世界文明的发展历程。观察下面中国汉字“马”的演变图,回答问题。(1)甲骨文出现于什么朝代?要进一步考察研究甲骨文,应该访问河南的哪一座城市?(4分)(2)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又称什么?(2分)(3)小篆从何时起成为全国统一字体?汉字的笔画演变呈现什么特点?(4分)(4)图片中中国文字的演变历程,显示出中华文明的什么特征?(写出一个即可)(2分)(5)随着文字的演进,书法也成为一种艺术,举一例说明我国古代的书法成就。(4分)2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仟伯(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 汉书食货志上材料二 如果说从平城到洛阳的北魏是汉化先行者,那么西魏、北周就是追随者。北周政权,折射出中华民族历史重新走向全国统一的曙光。隋朝的统一,建立在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的基础之上。简明中国史读本请回答:(1)据材料一,归纳“商君”改革的两项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是如何为“始皇”“并天下”奠定基础的?(6分)(2)结合所学知识,完成材料二中提及的“北魏”“西魏”“北周”等政权的更替示意图。“从平城到洛阳”后,孝文帝推行的“汉化”政策对民族关系发展有何历史作用?(8分)2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三国和西晋时期,北方的匈奴、羯、氐、羌、鲜卑等少数民族开始内迁到黄河流域。以匈奴人灭西晋为序幕,各民族纷纷建立自己的政权。为躲避战乱,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了南迁浪潮。材料二 东晋南朝时,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大片的荒地开垦为农田。稻田里开始使用绿肥,牛耕和粪肥也得到推广,水稻产量提高。除了主要种植水稻外,还普遍实行麦稻兼种江南地区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材料三 北魏时期,出现了“胡人汉服”和“汉人胡食”的现象。请回答:(1)材料一中“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与材料二中“江南地区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有什么关系?(4分)(2)材料三说明了什么?与材料三现象有关的北魏统治者是谁?(4分)(3)联系实际,举出日常生活中少数民族和汉族相互影响的例子。(至少举出两例)(6分)24.1936年,毛泽东以豪迈的情怀,写下了沁园春雪。其中有句为“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请依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词中的“秦皇”“汉武”分别指谁?(4分)(2)“秦皇”“汉武”是怎样对地方进行行政管理的?(4分)(3)为加强思想控制,“秦皇”“汉武”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4分)(4)请用一两句话概括“秦皇”“汉武”的丰功伟绩。(4分)期末检测题A参考答案1.B 点拨: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河姆渡原始居民广泛种植水稻,其遗址中发现了成堆的稻谷和稻壳,稻壳堆积最厚的地方超过1米。2.C 点拨:阪泉之战后,炎黄两大部落走向联合,形成了后来华夏族的主体。后人尊奉炎帝和黄帝为华夏族的祖先。3.D 点拨:西周的建立者是周武王。4.A 点拨:本题考查商朝的社会生活。司母戊鼎是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在商朝时铸造的,符合题意;是半坡原始居民制造的彩陶,排除;是秦朝时期的雕塑,排除;是北魏时期的服饰俑,排除。5.B 点拨:“三家分晋”是指战国初年,晋国分裂成韩、赵、魏三个国家。“田氏代齐”指战国时期齐国大夫田氏,取代原来的国君,建立田氏齐国,即“田氏代齐”。故本题选B项。6.D7.B 8.C 点拨:秦长城西起临洮,东至辽东,全长一万余里。9.C 点拨:从材料内容可以得出推断,这与“推恩令”有关,从而推断出“上”应指汉武帝。10.B 点拨:本题考查汉武帝为巩固大一统在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A项是秦始皇为巩固统一在文化方面采取的措施,C项是隋朝时期开凿的,D项是清朝时期采取的措施。故答案为B项。11.A12.B 13.D 点拨:首先要明确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还需要明确史记记载史事的时间范围。四个选项中只有D项不在史记的叙事范围内。14.D 点拨: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15.D 点拨:东汉末年在北方形成了许多割据势力,其中以曹操和袁绍最强。在官渡之战中,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绍,奠定了统一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基础。16.A17.A18.D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商鞅变法与北魏孝文帝改革。A、B两项符合北魏孝文帝改革,C项不属于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作用。商鞅变法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习俗等领域推行全面改革,废除了旧制度,创建了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经过北魏孝文帝改革,农业发展、手工业和商业日益活跃,北方社会经济有了明显发展。故D项符合题意。19.A 点拨:题干选用同学们熟悉的事实,把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判断,这部著作是齐民要术。20.C 点拨:水经注是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著作。21.(1)商朝。安阳。(2)金文、铭文。(3)秦朝。由繁到简,便于书写。(4)一脉相承,源远流长,创新发展。(5)东晋时,王羲之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字端秀清新、绚丽华贵。他被后人尊称为“书圣”,其代表作是兰亭集序。22.(1)措施: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奖励耕战。分析: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中后期最强大的国家(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2)示意图: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作用:促进了民族融合。23.(1)因果关系。北方人口南迁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2)北方出现了民族融合。北魏孝文帝。(3)如:汉族人吃涮羊肉,汉族人穿旗袍,汉族人跳少数民族舞蹈;少数民族人民说汉话、穿汉族服装、过春节等等。(只要言之有理即可)24.(1)秦始皇(嬴政);汉武帝。(2)秦始皇推行郡县制;汉武帝实行“推恩令”。(3)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4)秦始皇是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者;汉武帝实现了大一统,促进了汉朝的发展,使西汉达到鼎盛。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