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规范.ppt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8437191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PPT 页数:91 大小:5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规范.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规范.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规范.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沈惠2016 05 PICC置管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并发症 一 导管堵塞二 穿刺点渗血 水肿三 静脉炎四 感染五 穿刺局部疼痛六 导管脱出 预防与处理 一 导管堵塞1 置管成功后立即用肝素钠稀释液冲管 2 每次输液结束后 用肝素钠稀释液10ml行脉冲式推注冲管 肝素帽正压封管 3 输注高浓度的液体及血制品后 要用生理盐水把导管完全冲干净才能封管 4 未输液时每1 3天封管1次 保持PICC导管的顺畅 避免扭曲 打折 预防与处理 处理 1 先检查导管夹是否夹闭 导管是否打折 使其顺畅 2 若为血栓阻塞导管 可用肝素钠或尿激酶溶栓治疗 用针管抽取药液10ml 通过肝素帽先稍用力回抽 然后放松 使药液与血栓充分接触 如此反复数次 见回血后抽3 5ml弃掉 不可推注入血管 以免再次造成栓塞 二 穿刺点渗血 水肿1 根据血管情况选择合适的穿刺针 2 置管前常规检查凝血功能 术后局部压迫止血15 30min 24小时内适当限制臂部活动 3 如有凝血功能障碍者 局部压迫止血时间可适当延长 处理 给予局部喷洒云南白药及凝血酶 并用无菌纱布加压包扎 三 静脉炎1 置管前选择好血管和导管 首选肘正中静脉 其次是贵要静脉 2 穿刺及送管时动作要轻柔 避免损伤血管壁 3 输入刺激性药物如某些化疗药时 可用50 硫酸镁湿敷 4 6次 d 10 30min 次 若封管前输的是刺激性药物 宜用生理盐水冲净药物后再脉冲式冲管和正压封管 4 加强置管后的护理 置管后24h应换药1次 此后每周2次 导管脱出部分勿再送入血管内 以防止局部皮肤表面细菌侵入血管 造成细菌性静脉炎 处理 一旦发生静脉炎 应及时处理 如抬高患肢 放松肢体 上臂予湿热敷等 四 感染1 置管前局部彻底消毒 治疗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原则 2 定时消毒伤口并更换无菌敷料 每周2 3次用碘伏换药可有效预防感染 更换肝素帽应每周一次 3 液体输入前严格检查 核对质量及有效期 处理 1 局部感染应每日换药 给予外用抗生素外敷 直到痊愈 2 若出现发热 寒战等全身感染症状 选用适当的抗生素 必要时拔除导管 并做细菌培养 五 穿刺局部疼痛1 进行心理疏导 解除紧张情绪 取得良好的配合 2 行局部热敷 术肢活动和按摩以使血管尽可能充盈 选择粗 直 弹性好的血管 尽可能保证一次穿刺成功 3 如经多次穿刺 置管后行理疗 必要时可外涂扶他林乳剂 如疼痛影响睡眠 可酌情应用安眠药 六 导管脱出1 妥善固定导管 告知病人穿刺肢体勿频繁活动 2 定期检查并记录外留导管的位置和长度 发现异常立即处理 3 及时更换敷贴 更换时手法轻稳 正确 顺着导管方向从下往上揭去贴膜 以免将导管拔出 鼻饲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一 并发症 1 误吸2 腹泻3 喂养堵塞 脱出 拔出困难 预防与处理 误吸1 选用管径适宜的胃管 坚持匀速限速滴注 2 在鼻饲前先检查管道的位置 并回抽检查胃内滞留量 3 如病情许可 管饲时和管饲后取半卧位 借重力和坡床作用可防止反流 4 昏迷病人翻身应在管饲前进行 以免胃 因受机械性刺激而引起反流 5 对危重患者 管饲前应先吸净气道内痰液 以免管饲后吸痰憋气使腹内压增高引起反流 6 误吸发生后 立即停止管饲 取头低右侧卧位 吸除气道内吸入物 气管切开者可经气管套管内吸引 然后胃管接负压引流 有肺部感染迹象者及时应用抗生素 腹泻 呕吐 1 应掌握好输注的三度 所谓三度即为营养液的浓度 速度及温度膜2 应现配现用 保持配制溶器清洁 无菌3 每天清洁 消毒和更换滴注管道 袋或瓶 配制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 避免营养液污染 变质 4 如应用含镁的抗酸剂 电解质等可致肠痉挛和渗透性腹泻 须经稀释后管饲注入 对于低蛋白血症者应先予适当纠正后再进行EN 5 严重腹泻无法控制者应暂停管饲 喂养管堵塞 脱出 拔出困难 1 给药前后用温水冲洗管道 管饲前摇匀营养液 发生堵塞可应用温水 胰酶等冲洗 必要时可用导丝疏通管腔 2 置管后应牢固固定导管 加强护理与观察 严防导管脱出 3 肠内营养时 导管可停留在胃肠壁上并嵌入粘膜中或在胃肠内扭结 导致喂养管拔除困难 此时可剪断导管 让其自动排出 大量不保留灌肠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并发症 肛直肠黏膜损伤 肠穿孔 预防与处理 1 操作前对患者进行评估 根据病情选择舒适的操作体位 2 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选择合适的肛管 3 充分润滑肛门 用带指套的示指沾石蜡油轻轻按摩肛门及肛周 待肛门适应刺激 肛管括约肌松弛 再将润滑好的肛管轻轻旋转插入肛门 4 灌肠过程中密切观察 注意灌肠液的温度与速度适宜 关注患者感受并积极给予回应 如出现剧烈腹痛 面色苍白 脉速 应立即停止灌肠 报告医师给予处理 如患者感觉不舒适 不合作时 应耐心解释 询问 尽快找出不舒适的原因 取得患者的理解与配合 不可强行插管 各种注射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皮下注射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一 并发症1 出血拔针后少量血液自针口流出 对于迟发性出血者可形成皮下血肿 注射部位肿胀 疼痛 局部皮肤淤血 2 硬结形成局部肿胀 痛痒 可触及硬结3 低血糖反应多发生在胰岛素注射期间 皮下注射胰岛素剂量过大 注射部位 过深 在运动状态下注射 注射后局部热敷 按摩引起温度改变 导致血流加快而胰岛素的吸收加快 二 预防与处理规范 出血1 正确选择注射部位 避免刺伤血管 2 注射完毕后 重视做好局部按压工作 3 如针头刺破血管 立即拔针 按压注射部位 更换注射部位重新注射 4 拔针后针口少量出血者 予以重新按压注射部位 形成皮下血肿者 可根据血肿的大小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皮下小血肿 早期采用冷敷促进血液凝固 48小时后应用热敷促进淤血的吸收和消散 皮下较大血肿早期可采取消毒后无菌注射器穿刺抽出血液 再加压包扎 血液凝固后 可行手术切开却出血凝块 硬结形成 1 熟练掌握注射深度 2 操作前 选用锐利针头 选择注射点要尽量分散 轮流使用 避免在同一处多次反复注射 避免在瘢痕 炎症 皮肤破损处注射 3 注射药量不宜过多 少于2ml为宜 推药时 速度要缓慢 用力要均匀 以减少对局部的刺激 4 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防止微粒污染 5 做好皮肤消毒 防止注射部位感染 6 已形成硬结者 可选用以下方法外敷 用50 硫酸镁湿热敷 取新鲜马铃薯切片外敷硬结处 低血糖反应 1 严格遵守给药剂量 时间 方法 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程 经常更换注射部位 对使用胰岛素的病人多次反复进行有关糖尿病知识 胰岛素注射有关知识的宣教 直到病人掌握为止 2 准确抽吸药液剂量 3 根据病人的营养状况 把握进针深度 避免误入肌肉组织 如对体质消瘦 皮下脂肪少的病人 应捏起注射部位皮肤并 减少进针角度注射 4 避免注入皮下小静脉血管中 推药前要回抽 无回血方可注射 5 注射后勿剧烈运动 按摩 热敷 日光浴 洗热水澡等 6 注射胰岛素后 密切病人情况 如发生低血糖症状 立即监测血糖 同时口服糖水等易吸收的碳水化合物 严重者可静脉推注50 葡萄糖40 60ml 肌肉注射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一 并发症 1 疼痛 表现为注射局部疼痛 酸胀 肢体无力 麻木 可引起下肢及坐骨神经疼痛 严重者可引起足下垂或跛行 甚至可出现下肢瘫痪2 神经性损伤表现为注射当时出现神经支配区麻木 放射痛 肢体无力和活动范围减少 约一周后疼痛减轻 但留有固定麻木区伴肢体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 发生 于下肢者行走无力 易跌跤3 针头堵塞表现为推药阻力大 无法将注射器内的药液推入体内 二 预防与处理规范疼痛 1 正确选择注射部位 2 掌握无痛注射技术 进行肌内注射前 先用拇指按压注射点l0秒钟 尔后常规皮肤消毒 肌内注射 用持针的手掌尺侧缘快速叩击注射区的皮肤 一般为注射区的右侧或下侧 后进针 在一定程度上可减轻疼痛 3 配制药液浓度不宜过大 每次推注的药量不宜过快过多 股四头肌及上臂三角肌施行注射时 若药量超过2ml时 须分次 注射 经过临床试验 用生理盐水注射液稀释药物后肌内注射 比用注射用水稀释药物后肌内注射 更能减轻病人的疼痛 4 轮换注射部位 神经性损伤 1 周围神经药物注射伤是一种医源性损伤 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应在慎重选择药物 正确掌握注射技术等方面严格把关 2 应尽量选用刺激性小的药物 3 注射时应全神贯注 注意注射处的解剖关系 准确选择臀部 上臂部的肌内注射位置 避开神经及血管 为儿童注射时 除要求进针点准确外 还应注意进针的深度和方向 4 在注射药物过程中若发现神经支配区麻木或反射痛 应考虑注入神经内的可能性 须立即改变进针方向或停止注射 5 发生后可行理疗 热疗 促进炎症消退和药物吸收 同时使用神经营养药物治疗 将有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针头堵塞 1 根据药液的性质选用粗细适合的针头 2 充分将药液摇混合 检查针头通畅后方可进针 3 注射时保持一定的速度 避免停顿导致药液沉积在针头内 4 如发现推药阻力大 或无法将药液继续注入体内 应拔针 更换针头另选部位进行注射 静脉注射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一 并发症1 药液外渗性损伤2 静脉穿刺失败表现为针头未穿入静脉 无回血 推注药物有阻力 或针头斜面一半在血管内 一半在管腔外 药液溢出至皮下 局部疼痛及肿胀 3 血肿表现为血管破损 出现皮下肿胀 疼痛 2 3天后皮肤变青紫 1 2周后血肿开始吸收 4 静脉炎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 局部组织发红 肿胀 灼热 疼痛 严重者全身有畏寒 发热 二 预防与处理规范 药液外渗1 在光线充足的环境下 选择有弹性的血管 2 选择合适的头皮针 3 避免在关节活动处进针 4 注射时加强观察 加强巡视 5 推注药液不宜过快 一旦发现推药阻力增加 应检查穿刺局部有无肿胀 如发生药液外渗 应停止注射 拔针后局部按压 另选血管穿刺 6 根据渗出药液的性质 分别进行处理 对局部有刺激的药物 宜进行局部封闭治疗 防止皮下组织坏死及静脉炎发生 血管收缩药外渗 可采用肾上腺素能拮抗剂酚妥拉明5 10mg溶于20ml生理盐水中作局部浸润 以扩张血管 高渗药液外渗 应立即停止在该部位输液 并用0 25 普鲁卡因5 20m1溶解透明质酸酶50 250u注射于渗液局部周围 药物外渗超过24h多不能恢复 局部皮肤由苍白转为暗红 对已产生的局部缺血 不能使用热敷 因局部热敷温度增高 代谢加速 耗氧增加 加速坏死 抗肿瘤药物外渗者 应尽早抬高患肢 局部冰敷 使血管收缩并减少药物吸收 阳离子溶液外渗可用0 25 普鲁卡因5 l0ml作局部浸润注射 可减少药物刺激 减轻疼痛 同时用50 硫酸镁局部湿敷 7 如上述处理无效 组织已发生坏死 则应将坏死组织广泛切除 以免增加感染机会 静脉穿刺失败 1 护士要保持健康 稳定的情绪 熟悉静脉的解剖位置 提高穿刺技术 2 选择易暴露 较直 弹性好 清晰的浅表静脉 3 选用型号合适 无钩 无弯曲的锐利针头 4 避免盲目进针 进针前用止血带在注射部位上方绷扎 使血管充盈后再进针 减少血管滑动 提高穿刺成功率 5 轮换穿刺静脉 有计划保护血管 延长血管使用寿命 6 出现血管破损后 立即拔针 局部按压止血 24h后给予热敷 加速瘀血吸收 7 静脉条件差的病人要对症处理8 对四肢末梢循环不良造成的静脉穿刺困难 可通过局部热敷 饮热饮料等措施促进血管扩张 血肿 1 选用型号合适 无钩 无弯曲的锐利针头 2 提高穿刺技术 避免盲目进针 3 进行操作时动作要轻 稳 4 要重视拔针后对血管的按压 静脉炎 1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2 禁止在此输液 抬高患肢并制动 局部用95 酒精或50 硫酸镁进行热湿敷 3 仙人掌外敷 每日2次 每次30分钟 4 超短波理疗 每日2次 每次30分钟 5 如合并感染 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 静脉采血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并发症 一 皮下出血二 晕针或晕血 预防与处理 皮下出血1 抽血完毕后 棉签正确方法按压时间5分钟以上 2 上肢静脉抽血 如贵要静脉 肘正中静脉等 如上衣衣袖较紧 应协助病人脱去较紧的衣袖后抽血 避免影响静脉回流 引起皮下出血 3 提高抽血技术 掌握正确进针方法 4 如果出现皮下出血 早期冷敷 减轻局部充血和出血 三天后热敷 改善血液循环 减轻炎性水肿 加速皮下出血的吸收 晕针或晕血 1 消除患者的焦虑紧张情绪和害怕心理2 分散患者的注意力 3 协助患者取适当体位4 熟练掌握操作技术 5 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发现晕针或晕血时及时处理 1 立即将患者抬到空气流通处或吸氧 2 坐位患者立即改为平卧位 以增加脑部供血 3 口服热开水或热糖水 适当保暖 数分钟后即可自行缓解 4 老年人或有心脏病患者要注意防止发生心绞痛 心肌梗死或脑部疾病等意外 静脉输血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并发症 一 发热反应二 过敏反应三 溶血反应四 循环负荷过重 急性左心衰 预防与治疗 发热反应1 预防 严格管理血库保养液和输血用具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使用一次性输血器 2 处理 1 如出现发热反应 反应轻者减慢输血速度 反应严重者须立即停止输血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通知医生并给予对症处理 2 对症处理 高热时给予物理降温 畏 寒 寒战时应保暖等积极处理 必要时遵医嘱给予解热镇痛药物和抗过敏药物 3 严密观察体温 脉搏 呼吸和血压的变化并记录 4 将输血装置 剩余血液连同贮血袋送检 过敏反应 1 预防 1 正确管理血液和血制品 2 选用无过敏史的供血者 3 供血者在采血前4小时应禁食 4 对有过敏史的病人 输血前根据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 2 处理 按反应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理 1 轻者减慢输血速度 给予抗过敏药物 继续观察 2 严重者立即停止输血 对症处理 4 监测生命体征 5 呼吸困难者给予吸氧 严重喉头水肿者协助医生行气管切开 如出现休克 进行抗休克治疗 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 溶血反应 1 预防 严格执行三查七对2 处理 1 立即停止输血 报告医生 保留剩余血和患者输血前后的血标本送检验科进行检验 查明溶血原因 2 维持静脉输液通路 遵医嘱给予升压药和其他药物治疗 3 碱化尿液 4 双侧腰部封闭 并用热水袋热敷双侧肾区 解除肾血管痉挛 5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尿量 6 若出现休克 根据医嘱进行抗休克治疗 循环负荷过重 急性左心衰 1 严格控制输血速度和短时间内输血量2 出现肺水肿症状 立即停止输血 及时与医生联系 配合抢救 3 加压给氧 同时给予20 30 乙醇湿化吸氧 但要注意吸入时间不可过长 以免引起乙醇中毒 4 遵医嘱予以镇静 镇痛 利尿 强心 血管扩张剂等药物治疗以减轻心脏负荷 5 必要时用止血带进行四肢轮扎 6 心理护理 耐心向其解释检查治疗的目的 以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恐惧 7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记录 静脉输液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常见并发症 一 发热二 肺水肿三 静脉炎四 空气栓塞五 液体外渗 预防与处理 一 发热反应 1 输液前认真检查药液质量 输液器包装及灭菌日期 有效期 严格无菌操作 2 反应轻者 立即减慢输液速度 通知医生 同时注意观察体温变化 3 对高热患者给予物理降温 注意保暖 适当增加盖被或给热水袋 观察生命体征 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 4 反应严重者 应立即停止输液 保留剩余溶液和输液器以备查 5 填写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单 二 急性肺水肿 1 输液过程中 密切观察患者情况 对老年人 儿童 心肺功能不良的患者 应控制滴注速度不宜过快 液量不可过多 2 当出现肺水肿症状时 立即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 进行紧急处理 1 如病情允许 协助患者取端坐位 双腿下垂 以减少静脉回流 减轻心脏负担 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扎止血带 须每隔5 10分钟轮流放松肢体 可有效地减少回心血量 待症状缓解后 止血带应逐渐解除 2 高流量氧气吸入 氧流量为6 8L min 以提高肺泡内氧分压 增加氧的弥散 改善低氧血症 在湿化瓶内盛20 30 的酒精溶液 以减低肺泡内泡沫表面的张力 使泡沫破裂消散 从而改善肺部气体交换 减轻缺氧状态 3 遵医嘱给予镇静剂 平喘 强心 利尿和扩血管药物 以舒张周围血管 加速液体排出 减少回心血量 减轻心脏负荷 4 安慰患者 解除紧张情绪 三 静脉炎 1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对血管壁有刺激性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后应用 并减慢低速 防止药物溢出血管外 同时要有计划地更换注射部位 以保护静脉 2 停止在此输液 抬高患肢并制动 局部用95 酒精或50 硫酸镁进行热湿敷 3 仙人掌外敷 每日2次 每次30分钟 4 超短波理疗 每日2次 每次30分钟 5 如合并感染 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 四 空气栓塞 1 输液前应将输液导管内空气排尽 2 输液中加强巡视 发现故障及时处理 及时更换输液瓶或添加药物 输液完毕及时拔针 加压输液时专人守护 3 拔除较粗 近胸腔的深静脉导管时 必须严密封闭穿刺点 4 发现空气栓塞症状 立即置患者于左侧头低足高卧位 深吸气增加胸内压力 以减少空气进入静脉 5 高流量氧气吸入 6 有条件时可通过中心静脉导管抽出空气 7 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有异常及时处理 五 液体外渗 1 牢固固定针头 避免移动 减少输液肢体的活动 2 经常检查输液管是否通畅 特别是在加药之前 3 发生液体外渗时 应立即停止输液 更换肢体和针头重新穿刺 4 抬高患肢以减轻水肿 可酌情进行热敷 促进静脉回流和渗出液的吸收 减轻疼痛和水肿 口腔护理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并发症 一 窒息二 吸入性肺炎三 口腔黏膜损伤四 恶心 呕吐 预防与处理 一 窒息1 操作前清点棉球的数量 每次擦洗时只能夹一个棉球 以免遗漏棉球在口腔 操作结束后 再次核对棉球的数量 认真检查口腔内有无遗留物 2 对于清醒病人 操作前询问有无假牙 昏迷病人 操作前仔细检查牙齿有无松 脱 假牙是否活动等 如有活动假牙 操作前取下存放于冷水杯中 3 对于兴奋 躁动的病人尽量在其较安静的情况下进行口腔护理 操作时 最好取坐位 昏迷 吞咽功能障碍的病人 应采取侧卧位 棉球不宜过湿以防误吸 4 如病人出现窒息 应及时处理 迅速有效清除吸入的异物 及时解除呼吸道梗阻 二 吸入性肺炎 1 为昏迷病人进行口腔护理时 病人取仰卧位 将头偏向一侧 防止漱口液流入呼吸道 2 进行口腔护理的棉球要拧干 不应过湿 昏迷病人不可漱口 以免引起误吸 3 已出现肺炎的病人 应根据医嘱给予抗生素积极抗感染治疗 并结合相应的临床表现采取对症处理 三 口腔粘膜损伤 1 为病人进行口腔护理时 动作要轻柔 尤其是放 化疗病人 不要使血管钳或棉签的尖部直接与患者的口腔黏膜接触 2 正确使用开口器 应从臼齿处放入 并套以橡皮套 牙关紧闭者不可使用暴力使其张口 3 选择温度适宜的漱口液 使用过程中 加强对口腔黏膜的观察 4 发生口腔黏膜损伤者 应用朵贝尔溶液 5 如有口腔溃疡疼痛时 溃疡面用西瓜霜喷敷或锡类散吹敷 必要时用2 利多卡因喷雾止痛或将洗必泰漱口液用注射器直接喷于溃疡面 每日3 4次抗感染 四 恶心 呕吐 1 擦洗时动作要轻柔 擦舌部和软腭时不要触及咽喉部 以免引起恶心 2 根据病情遵医嘱给予止吐药物 吸痰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并发症 一 低氧血症 心律失常二 气道黏膜损伤 预防与处理 低氧血症 心律失常1 熟练 准确掌握吸痰技术 吸痰前后给予100 氧气通气 对能配合的患者可指导吸痰前深呼吸3 4次 吸痰后继续高浓度吸氧数分钟 2 选择合适的吸痰管 每次吸引时间不宜超过15秒 3 吸痰病人应使用心电监护 严密观察观察心率和氧饱和度 如有异常 及时停止吸痰 吸痰后立即给予3 5分钟高流量吸氧 并报告医生 及时处理 气道黏膜损伤 1 选择型号合适的吸痰管 调节最佳吸痰负压 插入吸痰管时不可给予负压 2 动作应轻柔 准确 快速 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 避免在同一部位长时间停留 不可发复提插吸痰管 3 注意吸痰管插入是否顺利 遇到阻力时应查找原因 不可粗暴盲插 吸氧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并发症 一 呼吸道分泌物干燥二 呼吸抑制三 吸收性肺不张四 晶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五 氧中毒分为肺型氧中毒 脑型氧中毒 二 预防与处理呼吸道分泌物干燥 从供氧装置出来的氧气是干燥的 吸入后可使呼吸道黏膜干燥 分泌物干燥 不容易排出 因此 氧气吸入前一定要先湿化 以预防呼吸道黏膜和分泌物干结呼吸抑制低氧血症时 进行低流量 低浓度的控制性给氧 并监测PaO2的变化 维持患者的PaO2在60mmHg即可 吸收性肺不张预防呼吸道阻塞是防止吸收性肺不张的关键 预防措施包括鼓励患者深呼吸和咳嗽 加强痰液的排出 常改变体位 降低给氧浓度 60 等 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可加用呼气末正压通气 PEEP 来预防 晶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使用高浓度氧后 过高的动脉氧分压 PaO2达到140mmHg以上 是引起新生儿 特别是早产儿 晶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因此新生儿给氧浓度应严格控制在40 以下 并控制吸氧时间 氧中毒 分为肺型氧中毒 脑型氧中毒预防氧中毒的主要措施是通过控制氧吸入的浓度和时间 在常压下 吸入60 以下浓度的氧是安全的 60 80 的氧吸入时间不能超过24h 100 的氧吸入时间不能超过4 12h 应尽量避免长时间使用高浓度的氧气 给氧期间应经常监测动脉血液中的氧分压和氧饱和度 密切观察给氧的效果和副作用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