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管柱注汽工艺技术.ppt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8400837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0.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管柱注汽工艺技术.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双管柱注汽工艺技术.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双管柱注汽工艺技术.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平井双管注汽工艺技术 汇报内容 一 技术背景 伴随着水平井钻井 采油技术的逐步配套及水平井开发表现出来的良好的经济效益 越来越多的稠油油田已经开始利用水平井技术进行新区开发和老区挖潜 截止到目前 特油公司共有水平井114口 开井107口 开发方式为蒸汽吞吐和直井与水平井组合SAGD 11口 平均日产油1800t d左右 累计产油60万t d左右 占公司产油量的40 左右 水平井在超稠油的开发中正发挥重要作用 特油公司水平井开发曲线 水平井水平段长 一般在300 400m 在开发过程中 受油层非均质性及周边采出程度影响 井间汽窜矛盾突出 油层难以有效动用 通过大量的水平井井温监测资料分析研究发现 80 水平井的水平段都存在动用不均的情况 水平井脚跟部分动用较好 约1 3脚尖部分动用较差 杜84 兴平50井水平段井温剖面测试曲线 存在问题 二 技术原理 采用井口 双悬挂 管中管注汽方式 蒸汽从两个通道注入 一个是从上部1 9 无接箍油管注到水平段脚尖 一个是从下部41 2 真空隔热管和1 9 无接箍油管环空井注到脚跟处 通过地面流量调解阀门进行流量控制 实现二个出汽点不同排量的控制 另外在内管和外管分流前通过悬流器及混相器实现蒸汽的等干度分配 外注汽管 41 2 真空隔热管 内径76mm视导热系数 0 01W m 内注汽管 1 9 无接箍油管 双管注汽井口设计是在常规注汽井口基础上通过增加一个大四通 来实现双注汽管柱悬挂 其中1 9 无接箍油管是通过变扣 1 9 平式油管扣变41 2 偏T扣 直接连接在井口上面 41 2 保温管座封到井口内部悬挂器上 管柱之间采用密封件进行密封 其工作压力21MPa 工作温度 35 370 大四通垂直通径 160mm 1 双管注汽井口 关键技术 2 1 9 无接箍油管设计 无接箍油管材质及强度试验 1 9 无接箍油管柱上安装了温度计保护器和压力计保护器 温度保护器外径 60 3mm 内径 38 1mm 长度310mm 压力计保护器外径 53 6mm 内径 38 1mm 摩擦焊接 1 9 无接箍油管 对每根油管进行了压力试验 试验压力20 7MPa 41 2 真空隔热管 27 8 内管 27 8油管的过流面积 961 mm2 41 2 保温隔热管 31 2 内管 1 9 油管加厚情况过流面积 721 9 mm2 环空 362 9 mm2 1 9 油管 1084 8 mm2 38 1 48 3 53 6 114 3 75 9 1 9 油管 7 套管 41 2真空隔热管 过流面积对比 27 8 内管 31 2 内管 3 蒸汽等干度分配 等干度分配工艺流程图 采用齐40蒸汽驱技术 通过在蒸汽分流前安装旋流器 混相器 等干度分配室来实现的 其蒸汽干度通过噪音法进行检测 测量误差 5 内外管间注汽排量的调整是通过调整流量调节阀门的开度来实现的 排量采用孔板流量计进行检测 流量测量范围3 23t h 流量测量误差 5 4 双管注汽管柱结构设计 原设计是外注汽管下至脚跟处 内注汽管下至脚尖处 但是考虑到1 9 无接箍油管强度问题 所以将外管下至脚尖处 并在外管上连接两段筛管 一段对应A点 一段对应B点 1 9 无接箍油管从外管内下至B点 外管可以起到保护作用 而且一旦小管脱落 作业时也可一次性提出 避免作业打捞 内管出汽点 1243 4 1249 5 外管出汽点 998 4 1007 4 井内管柱结构示意图 工艺流程 注汽分配间 多参数分配计量显示仪 三 现场试验与效果分析 自2007年至今 累计实施双管注汽技术18井次 目前可对比8井次 见到增油效果7井次 累计增油18241 5吨 平均单井增油2605吨 目前焖井4井次 注汽5井次 三 现场试验与效果分析 杜84 兴H67井位于杜84块东北部 开发目的层为兴 组 于2006年7月1日完钻 完钻井深1316米 生产井段为985 43 1314m 水平段长度为331 66m 属于高孔隙度 高渗透率油层 历史吞吐数据 通过测试曲线分析 认为该井水平段动用程度差 并有接续加深的可能 其动用程度较好的水平段长度大约195m 动用程度较差的水平段位于 脚尖 部位 长度大约134m 杜84 兴H67井温测试曲线 2轮末期 195m 134m 动用状况 内管注入量4730t 外管注入量3151t 累计注入量7881t 1 注汽阶段试验效果 8月17日 9月7日注汽 累计注汽21天 累计注汽8000t 焖井19天 注汽后起出内管 未发现粘扣现象 验证了技术可行性 注汽效果 注汽压力稳中有升 炉压平均上升0 7Mpa 油压平均上升1 1Mpa 注汽效果 注汽压力稳中有升 2 效果分析 动用状况改善 井温剖面测试对比 3 采油效果 日产水平提高 四 结论 1 双管注汽技术能够实现对内外管注汽参数的动态调整 能够有效改善水平井的动用程度 从而提高水平井的开发效果 2 通过现场试验 该技术取得了比较明显的阶段效果 3 该技术的成功研究与应用为将来开展的双水平井SAGD开发试验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储备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谢谢大家 敬请批评指正 兴平67井压力曲线 管柱下入过程 2007年8月14日开始施工 8月16日12 00顺利完成外管内管下入及座井口等工作 含水对比 3 采油效果 产量增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