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心理行为与亲子关系.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390510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婴幼儿心理行为与亲子关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婴幼儿心理行为与亲子关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婴幼儿心理行为与亲子关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婴幼儿心理行为与亲子关系刘莹一、怎样认识婴幼儿心理学习和特点关于怎么认识婴幼儿心理变化,我想讲讲自己三个体会。1. 孩子生来不是一张白纸以前可能有这样的教育观念,认为孩子就是一张白纸,我们可以往上面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实际上,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每一个孩子出生时候都是 独特的,都会有与生俱来的一些独一无二的特质。所以孩子的心理发展,身心健康成长过程也是非常复杂多样的,不可以拿很教条、很封闭的观念去套用,这是我们 认识婴幼儿心理的一个基础。既要看到婴幼儿心理的这种共性,也要看到他们之间的个性、复杂多样性,这也是斯波克教子宝典的作者斯波克老先生经常强调 的。2. 孩子的成长发展既有阶段性,又有不平衡性孩子的成长发展,无论生理也好,心理也好,都是既有阶段性,又有不平衡性。孩子不同成长阶段,他会的东西不一样,妈妈们对此都会有体会。比如说最简单的婴儿期“三翻、六坐、七滚、八爬、周走”等等,都有一套规律,想把这套规律打破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孩子发展又有不平衡性。有的孩子可能在某一个月龄,某一个年龄段,他的发展成长会非常快,过一段时间好像孩子又没有什么进步、没有什么发展了。或者有的时候会看到一个孩子在某些方面,比如说运动能力会比语言能力更强,会有不平衡性,这也是非常正常的。我们在看待孩子或引导教育孩子的时候,要注意到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就是过度的拔苗助长,要避免这一点。因为现在很多年轻父母都是望子成龙,不 管时代怎么样变化,我们与上一代有多少区别,但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和观念,至今有增无减。而且这个时代有些父母急功近利的心态也是很明显的,一定 要尊重孩子成长的自然规律,不要过度拔苗助长。3. 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是内外因作用的结果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应该是内因跟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也就是亲子之间相互影响的一个结果。一本书中提到,不同的孩子出生的时候会有不同的气质类型,可能会遗传父母身上一些特质,也会有自己与生俱来的一些特质。国际上有一种分类,把人分成四种类型,根据行为模式,还有性格特点,按一个纬度划分出来DISC四种模式,爸爸有四种模式,妈妈也有四种模式, 孩子也有四种模式,他们一家三口之间又会有不同的排列组合。不同类型的妈妈组合不同类型的爸爸,然后有一个不同类型的孩子。这中间的亲子关系,他们之间的 互动模式就会千变万化,有各种各样的类型。有的时候不能单方面的期望说,我在孩子身上花了时间,花了精力,就一定能收到跟别人同样的效果,那是不一定的。有的孩子可能比较好带,比较听 话,父母对他的培养教育比较容易看到效果。而有些孩子可能比较有个性,比较有自己的主见,父母教育起来可能比较费力。这是一个亲子之间相互影响的过程。二、婴幼儿学习有哪些注意事项?1. 婴幼儿学习的误区 孩子的学习越来越成为全社会都关注的问题。我在一个面向0到6岁婴幼儿父母的网站做咨询的时候,遇到两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家长提出的问题让我特别吃惊,其中一个题目是“我的宝宝为什么注 意力不集中”。还有一个问题是“我的宝宝不爱学习怎么办”。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你可能会想,问题里提到的宝宝应该是上了学的,至少是学前的孩子。但是再 去仔细看问题内容的时候,就让人哭笑不得了。“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那个宝宝是三个月,“孩子不爱学习”的那个宝宝是九个月。什么表现呢?三个月的那个宝宝,他刚出生的时候,妈妈就在他的床头挂了一个音乐动铃,转起来可能有音乐很好听,刚开始孩子很兴奋,手舞足蹈,三 个月之后每次再让宝宝看的时候,宝宝要么眼睛看别处,要么不耐烦,不高兴,家长就认为这是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关于那个九个月的宝宝,从六个月开始家 长就教宝宝认字,刚开始的时候,孩子可爱学习了。我不知道他认字是什么方式,也许用图片,用卡片,到九个月宝宝不爱认字了,就哭闹。其实,这两个妈妈都没有了解婴幼儿学习的特点,什么是婴幼儿学习的内容,他们不太清楚。她们好像认为孩子认字就应该是越早越好,认为认字是孩子学习的第一个要素。实际上也不是这样的。其实,孩子的学习跟大人的学习是不一样的,就语言学习来讲,大人要学会一门语言的话,我们可能要看语法书,要背单词,要背句型。孩子学语言完全 是浸泡式学习,把整个全身感官融入到周围生活当中去听、去看、去模仿,去开口说,也不怕说错,这样就在短短一年半时间内学会一门非常复杂的语言。2.孩子的学习是一种调动所有感官的学习孩子的学习是一种调动所有感官的学习,而不是用头脑思维的学习,而且他更多是用直觉把握的能力去学。就像是童年秘密里面讲的,孩子是用吸收性心智学习周围的世界。我们了解孩子这个学习特点之后,要选择合适的方法,保持合适心态去引导孩子学习。而不要在孩子还没有真正开始学习,或者系统的那种学术学习之前,就让他先对学习产生误解,或者厌倦了学习。现在这种例子也还是挺多的,很多幼儿园里会把小学课程提前到幼儿园来教,幼儿的教育小学化,也是挺严重的一个问题。造成很多孩子对学习有误解,好像只有坐在那儿,拿着书本念书、认字、背东西那才是学习。在斯波克教子宝典这本书当中,他更多的是从孩子的情感社会性这个角度出发,去谈学习方式,他认为孩子是通过对父母的依恋,或者对父母的模仿来学习如何生活,如何做人的。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特点。三、早期教育跟家庭教育中什么最重要?1. 重视家庭亲子、夫妻之间的爱和尊重早期教育跟家庭教育当中什么是最重要的?我也先从斯波克教子宝典这本书当中的观点来谈谈自己的体会。我感觉在翻译这本书过程中有一个感觉,斯波克老先生给我的印象好像不是一个地道的美国人,他在美国生活了90多年,他很多教育观点跟我们自己的老祖宗的观点没有太大的区别。从这个角度来讲,我觉得真正的教育智慧、人生智慧全人类都是相通的。比如说论语,或是以论语为基础后来编出的各种文学作品,包括三字经、弟子规等等,其中的很多教子理念实际上在斯波克的这本书当 中也有特别明显的体现。他在书中讲到很多关于家庭当中如何处理夫妻关系,如何处理祖父母关系,兄弟姐妹之间如何相处,如何让更受别人欢迎,怎么跟老师交 往,一步步从家庭当中推到社会当中。我觉得整个观念跟我们中国传统的教育观念真的是相通的。斯波克很重视家庭亲子、夫妻之间的爱和尊重。书的第一章从分享开始讲起,教孩子怎么样分享,不是形式上把我的东西给你,而是从内心深处表达互相 尊重和爱的感情。基于这样的分享才是真正的分享,而不是出于礼貌也好,出于别人的要求也好,一起玩或是怎么样。斯波克认为,父母的言传身教,夫妻之间爱和 尊重是对孩子最好的营养,最好的一种教育。他的这本书实际上告诉我们亲情、友情、爱情是早期教育当中的重中之重。这与社会上早期教育当中过分重视技能的培 养,反而轻视了孩子的个性、兴趣、人格的培养形成了鲜明对比,对我们的社会现实具有很强的参照意义。这本书里面还专门用一个章节讲了“婚姻美满是教育好孩 子的前提”。2.早期教育不要做无根教育现在早期教育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没有根的教育,是希望比别人认更多的字,会说更多的外语,有更多的艺术才能,在各个方面都要超越别人,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这个口号都是误导。父母总以为如果让孩子学到更多的本事,就能上更好的学校,将来有更好的工作,他以为这条路走下去都是通往幸福生活的。但是事实证明很多情况下并 不是这样的,并不意味着有了高学历,高收入,名利双收情况下就会幸福。基本的人格培养,让孩子怎么样在失败当中、在逆境当中也能不放弃、坚持到底,还能让 自己生活变得充实而快乐,这种能力真的是现在这个社会特别需要的。而我们学校教育在很多情况下,是在培养以少数精英的成功,而葬送大部分学生以他们失败为 代价。因为家长本身处在竞争激烈环境当中,本身就有很多的压力,很多的焦虑,他生活在现实当中看到弱肉强食,或者就要凭实力说话,会把这种焦虑无心当 中投射到孩子身上去,担心孩子在竞争当中落后。所以他更多看到的是一种表面上的成功,但实际上我们真的静下心来想一想,我们会发现外在的东西并不一定给我 们带来内心的安定和内心的富足。3.平衡认知教育、情感社会性培养与个性兴趣培养认知教育、情感社会性培养与个性兴趣培养要平衡,而且应该以孩子个性、心理和人格教育为基础,这是人生能否幸福的基础根基,在此基础才有认知和知识技能的教育。当然,苛求和放纵肯定都不是好的教育,爱和自由怎么样把握好这个度是一门学问。自由不是意味着说放手不管,自由的前提是尊重孩子与生俱来的天性,尊重他的兴趣和他的能力的基础。最近看了一本书,作者讲自己提倡的是宠爱教育。他认为让孩子不舒服的那些规则一定是错误的规则,我觉得这又走到另外一个极端上去了。无论是跟孩子、跟家里人、亲人的交往,还是跟学校老师、同学交往,这个家长一切都是以孩子为中心,我觉得这不太对。一个人是不是自由的,不是说这个人真的随心所欲,而是应该知道自己的底线和责任在哪里,他要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任,这才是自由的最终含义,否则,就真成了放纵。4. 早期教育应更多体现在对孩子人格培养上早期教育更多体现在孩子人格培养上,而不是认知、技能、知识的灌输上。即使在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当中,也应该有一个原则,就是要真正关注从孩子内心当中生长出来的兴趣,而不是说把父母的兴趣,父母没有实现的爱好强加到孩子头上去。早期教育首先应该是情感、社会性、兴趣习惯等方面的培养,因为这些会影响孩子一生的人格,其次才是认知培养和技能培养。斯波克认为早期教育当中 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劳动,不同年龄段会规定不同的家务内容,做家务的用意,一方面在于学习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让他承担一部分责任,为周围的人服务,先为家 人服务,体会到自己是家庭当中的一分子,感到自己在家庭当中的重要。斯波克教子宝典从分享入手,讲到孩子要想分享,首先心里要有爱。孩子的爱该怎么培养,首先要从父母身上感受关爱,然后才学会怎么爱别人。斯 波克认为男孩从小到大的榜样就是爸爸,女孩的榜样就是妈妈,男孩学习怎么样做一个男人,怎么样做一个爸爸,女孩就学习怎么做一个妈妈,怎么做一个女人。斯波克特别看重榜样的作用,如果父母能把自己的生活过得很幸福,很快乐,这个孩子的生活是错不了。如果父母之间婚姻不美满,有很多怨恨,沟通方 式也有问题的话,孩子也会从他们身上学到那种不良的沟通方式。但是他也提到即使是遇到了单亲家庭,离婚家庭,也不是一件特别糟糕的事情,就看你怎么面对。 斯波克从自己亲身经历出发讲出来的道理,更让人信服。四、家长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有哪些注意事项?1. 父母的自我教育特别重要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在一生的学习这本书中写到,父母也好,老师也好,你自己是什么样的,那么你传授给孩子的就是什么。实际上这跟斯波克书里面的观念也是一致的。父母自我教育是特别重要的一件事。首先要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同时也要了解孩子,去学习,至少要学一些关于孩子身心发育的基本常识。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就是从日常生活当中,和孩子冲突当中入手,在你愤怒的时候,焦虑的时候,这个时候是你认识自己一个最好的机会。比如说我会看 了很多妈妈提问题,一个是讲孩子爱发脾气,一个是讲妈妈自己特别爱发脾气怎么控制。有些妈妈可能就会觉得这个孩子是不是天生就是这种坏脾气,性格就不好, 将来是个坏孩子,改不了怎么办,她会这么去想问题。有些妈妈就会觉察到是不是我自己在疲劳的时候,在我心烦的时候,我会更多的去拒绝孩子,我会对孩子发脾 气。过后我又会后悔,怎么改变我自己,这是两个特别不同的角度。同样是孩子情绪,妈妈情绪出现困扰了,一个角度是去改变孩子,另一个角度先来改变自己,后 来这种角度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要想教育好孩子,还是首先从父母的自我教育入手,这是一个角度。2.父母的心态和观念会直接影响对孩子的教育观念和教育心态第二个角度,父母自身的人生观,包括成功观,这些观念和父母的心态是直接决定了父母的教育观念和教育心态,这不是孤立的,父母自身如何看待二十多年也好,三十多年也好,他的人生经历,怎么样看待他的得失成败,直接影响到将以什么样的观念引导和教育孩子。我记得论坛上有一个爸爸非常典型,他给女儿定了一个教育计划,他是2002年时候第一次贴出他的教育计划,那时候他的女儿刚刚出生,他的目标已 经非常明确。他就认为一定要让他的孩子小学先跳级,用四年时间读完六年小学课程,让他初高中是六年,大学一定要考北大、清华,考不上要再考。读完清华、北 大必须要出国留学,已经设计好这条路,一定要这么走。所有教育措施都要围绕这个教育目标来进行,最后贴这样一个目标计划出来。这种做法受到了很多妈妈批判 和反驳,但是他一方面很平和的在听大家的意见,听大家的讨论,另一方面又坚定不移的要坚持他的教育计划。绝对不改,他认为很多父母会放弃自己的教育责任, 给孩子太多的自由。如果不上北大、清华还叫上学吗?居然是这样的观点。2004年这位父亲又上来贴一个计划,把他的计划执行情况跟大家汇报了,他的女儿本来计划五岁上学,但实际上四岁半多一点就上学了。上学后在一 年级孩子中的成绩中等偏下一点,他说没问题,我的孩子一定到三年级之后就会上来。而且他说也吸取了网上妈妈们的建议,不光是注重孩子的智力发展,她的学业 发展,也会关注她的情商培养。这位爸爸说,他的女儿走到哪里,都是大家的开心果,心理很健康,大家都很喜欢她。从他的描述当中也能看得出来他们的亲子关系很好,跟女儿很亲。但是他就是毫不动摇自己的观点,一定要让女儿读清华北大,他制定这个目标是有原因 的。因为曾经差几分和清华失之交臂,从此以后,他觉得他的人生就失去目标了,可能上了一个普通大学,然后毕业之后去做了海员,他又觉得这个职业选择也是一 个失败的选择。他把他自己人生当中成败得失,得出一个结论之后,他会从中吸取教训,再教育自己的孩子。至于他的人生观、成功观对不对?这就是见仁见智的。我觉得父母自己对于人生的思考,对于成功的思考直接影响他的教育观念和教育心态。3.父母要意识到自己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局限性每个父母都习惯为自己的孩子选择他们的人生,但是在这个选择的时候,我觉得要注意两个问题,你要知道自己的局限,你的经验和教训未必能够指导得了孩子,你未必是孩子人生当中的明灯,自己先要想好。父母选择孩子的教育目标,一个是定向,一个是定调。定向不是选一个具体的路,定向是希望孩子能够强健体魄,丰富自己的头脑,让自己心灵不断的完善,不断的成长。不管你做什么都是这样,你要身心健康,要让自己人生不断完善,不断有更高的追求,这是一个定向。定调,就是不管这个孩子做什么,他在做的过程当中是成功,还是失败,这种人生的基调应该是积极向上的,不管你的遭遇了什么,成功也好,失败也 好,都是人生的一个经验,都是宝贵财富。有了这种基调之后,不怕失败,敢于坚持,敢于不放弃,坚持努力,这种行为对孩子来说一生都会受益的。否则像有些孩子,比如在学校学习中,他可能成绩暂时落后,在这种情况下,很多父母会有这样的误区,一旦孩子学习成绩不好,觉得自己脸上没光,认 为孩子不够聪明,很笨,会把自己内心很多恐惧投射到孩子身上,给言语挖苦也好,给脸色看也好,有很多的精神虐待,把这个孩子改变的路给堵死了。孩子会从父 母的评价当中来认识自己,尤其是小一点的孩子,比如在小学阶段,他会更多的是从父母的评价当中来认识自己。如果你给他这个前进的方向,描述得这么灰暗,就 是不用功,给他很多负面标签贴上去,孩子就会认为自己就是这样了,反而不努力了。所以说父母的教育心态是特别重要一件事情。4. 培养认知技能要符合孩子的成长规律要知道早期教育重点是什么,一定要把几方面教育平衡好。一是认知技能培养,而且培养认知技能时候要符合孩子成长规律养,不能几个月的孩子让他去认字,不要在孩子不太会建立抽象逻辑概念的时候让他做算 术。现在的研究结果可能不是很充分,但是有些人提出这样做的后果,很可能对孩子将来有很负面的影响。认知技能的发展一定要适度,适可而止。二是要从家庭开始培养孩子爱自己的父母,爱自己的亲人,推而广之爱自己的朋友,爱老师,甚至不相干的人,为人提供帮助,提供服务。三是注重孩子做事的兴趣和积极主动性,我特别反对在孩子还没有真正开始学习,没有开始系统的学校学习的时候,就先让孩子对学习产生误解和恐惧,导致孩子一旦上学就不爱学习了,坐不下来了。可以想象,一个从来没有写过作业的孩子,上了学之后给他留一点作业去写,他觉得特别兴奋,特别有意思。如果从幼儿园开始就天天要写作业,写一个小时,这个孩子肯定会觉得太无聊了,会觉得没有兴趣了。现在有一个挺突出的现象,就是“厌学”,原来都是说大学生厌学,现在初中、小学生厌学也很普遍。以前是所谓的差等生、学习不好的孩子厌学,现在成绩好的学生也厌学,这是一个挺严重的问题。我觉得,只要孩子有学习的积极性,有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成绩暂时落后一点,这没什么可怕的,包括学业上遇到一定挫折和失败也不是那么可怕的一件事情。五、早期教育对亲子关系有何影响?1. 和谐的亲子关系要善于给孩子正向的期待之前提到了一点,父母的教育观念、教育心态决定了他用什么样的方法教育孩子,他的这些方法又会对孩子产生不同的影响。这种影响的直接结果就是亲 子关系的不同。民主型、权威型的父母跟孩子关系相对来说会比较融洽一点,粗暴型的肯定是非打即骂。所以说,父母早期教育的方式,他的观念、心态、方法都直 接会影响亲子关系。要提倡对孩子无条件的爱,无条件的接纳,我的孩子是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让他做最好的自己。俞敏洪有一句话,说得特别好,蜗牛只要坚持不懈的爬到山顶,它跟雄鹰看到的风景是一样的。关键要给孩子信心,要给孩子正向的期待,给孩子无条件的爱,让孩子相信自己。这样的亲子关系才会有一个良好的基础。2.亲子关系不是一体化程度越高越好和谐的亲子关系是彼此信任,彼此关心,但不是亲子关系过于黏糊在一起。夫妻之间彼此信任、尊重和关心,扩展到孩子和父母尊重、信任和关心,但是 这种关心又不是毫无界限的,过于亲密的亲子关系,亲子一体化的程度过高,实际上也不是一件好事。这可能会造成妈妈和孩子彼此之间依恋过深,却没有承担自己 应该负的那一部分责任,互相责任会有穿插。主要表现在妈妈可能会对孩子干预过多,包办代替的事会很多,这对孩子成长不是一件好事。也有心理专家认为,我们不一定要做一个完美的妈妈,不一定要做一个最好的妈妈,应该做一个不好不坏,正合适的妈妈。六、亲子关系的重要性?1. 家长不要将自己的不满投射到孩子身上 亲子关系是非常重要的,有很多心理学的研究,认为亲子关系是一个人一生当中所有社会关系的一个基础,尤其是对于亲密关系而言,这里所谓的亲密关系指的夫妻关系。一个人的父母之间如何相处,孩子是看在眼里的,父母跟孩子互动、沟通的模式也会直接影响到他去跟别人互动沟通,等将来长大成家之后,他对自己配偶的要求也是跟父母的交往模式,跟父母与他的交往模式是密切相关的,亲子关系会影响人的一辈子。很多心理咨询师会有这样的体会,有的父母会因为孩子的学习问题来咨询,刚开始的时候,都是在讲孩子如何不爱学习,家长特别着急。讲到最后,就说 出到夫妻问题,实际上他们的夫妻生活不和谐,家庭生活不和谐,自己在工作上、事业上不太满意,跟领导相处不好,跟同事相处不好,所有这些不满就会投射到自 己孩子身上去。我遇到过一个特别典型的例子,这位妈妈的女儿上初三,快中考了,妈妈说孩子学习状态特别不好,特别想帮她,但是不知道怎么帮她,结果咨询师没有 从她孩子的问题入手,先帮这位妈妈来认识自己。因为咨询师发现,这位妈妈的很多情绪跟她女儿的情绪非常相似,都很焦虑,内心都有很多的不满,对自己不满 意,对周围人不满意,经过分析答案渐渐清晰。原来这位妈妈当初是不太想要这个女儿的,原因是当时她跟丈夫的关系不是很稳定,对婚姻没有信心,本来想把孩子 拿掉。后来由于家长坚持,还是要了。原来,这位妈妈从内心就不接受这个女儿,从小对这个女儿忽略、疏远,等到女儿遇到困难的时候,妈妈很拒绝帮女儿,不想 看到这样的女儿,所以对她全部都是指责、批判,把女儿搞得对自己一点信心都没有,非常焦虑,甚至要产生强迫症那样的情况。这位妈妈慢慢发现,原来自己对女儿不是像她自己想象的那么好,不是无条件在爱女儿,实际上对她不够好。再往前追溯到这位母亲的父母和家庭,她有 一个弟弟,她妈妈所有精力都在弟弟身上,对她是忽略,是冷淡的,她的爸爸更看重是她的学习成绩,用她的学习成绩取悦她的爸爸,担心父母不爱自己了。这位妈 妈将她的这套思维模式,无形当中投射到自己跟孩子身上,对孩子了造成伤害。2.亲子关系不和谐通常是哪些原因导致?a. 受童年生长环境影响亲子关系不和谐一般与父母原生家庭的童年生长环境有关。尤其是那种控制欲望特别强的妈妈,从小被自己的妈妈控制,长大之后就很想控制自己的孩 子。不光是控制自己的孩子,还要控制自己的老公,反正家里事情都要说了算。实际上,这种控制,这种爱会让人挺难受,挺不舒服的。如果是夫妻之间的话,可能 会造成男方逃离,造成一些婚姻的问题。如果在孩子身上,孩子又不得不接受,到婴幼儿时期还好,完全是崇拜自己的父母,依恋自己的父母,你说什么都是对的, 可能会好。但是形成了这个习惯之后,如果孩子到了青春期,叛逆期到来的时候,他觉得不舒服,那种反弹力量特别大,反抗力量特别大。所以,有控制别人欲望的 家长,一定要注意。b. 家长过于望子成龙家长们都希望自己孩子好,但是不要过分。所谓不要过分,就是一定要了解自己的孩子,不要随便拿自己的孩子跟别的孩子比,特别是别把自己的孩子缺 点跟别人孩子优点去比。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欣赏他就好,给他正面的期待。斯波克的书里面也讲到,跟青春期孩子沟通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说教,不要说话 时间太长,不要有控制欲望。作为一个母亲来说,有的时候你看到孩子可能会走弯路,或者可能会失败,就特别想拦住他。这时孩子就会觉得你多余,我试试怎么不行?孩子可能是这 样的看法。遇到这样情况,我也会冲突,我内心就会纠结,我说还是不说,到时候还是会说,说了之后我态度会比较好,我告诉孩子我的话只是供你参考,你要允许 妈妈唠叨五分钟。所以说,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首先要认识自己自身的局限,然后有意识的去觉察和克服自身局限,不能觉得自己做什么都对,父母肯定要谦虚一点,心态要开放一点。有些父母打着爱孩子的旗号,灵魂深处藏着自己的一种恐惧,怕自己丢面子,怕自己在朋友当中抬不起头来,比的不是孩子,比的是自己。由此可见,父母的自我觉察和反思特别重要,要认清自己内心深处的真相:爱孩子还是爱自己。本文作者简介:刘莹: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国家认证二级心理咨询师。本文整理者简介:jiangblog,高级中学心理健康教师、淘宝奶粉专卖店店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