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中信息科技(华师大版)教材分析(一)第一部分教学内容和要求郭崇烈第一篇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信息与信息编码一教学内容(一)信息及其特征(二)信息的编码1、数制2、二、十进制之间的转换3、文字编码4、声音编码5、图像编码6、信息的压缩二课时安排本章总课时数:2 课时。其中:1.1 信息及其特征:1课时; 1.2 信息的编码: 1课时三教学要求1、理解信息的初步概念;知道信息、物质、能源是人类社会的三大资源;知道信息量的衡量依据;知道信息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理解信息的四大特征。2、知道数制的构成;知道二进制的构成;理解计算机内部工作采用二进制的原因;知道现代计算机使用二进制编码处理文字、声音、图片、动画和影像等信息。3、理解二进制基本运算规则;掌握100以内不带小数的十进制数与二进制数的相互转换。4、知道通常采用ASCII码进行文字编码;知道英文字母的ASCII码表示方法;知道汉字编码国家标准是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GB2312-80),知道汉字的ASCII码表示方法;知道新的GB1300标准包含20902个汉字。*5、知道脉冲编码调制(PCM)是最常用的声音的编码;知道脉冲编码调制的两个工作步骤;知道音频编码方法(MIDI);知道声卡的用途。6、知道像素、三原色;*知道像素的二进制表示;知道位图文件(.bmp);理解一秒钟的电视所要处理的数据容量。7、理解信息压缩的必要性;知道两种信息压缩的方法;知道音乐信息、静态图像信息和视频信息的压缩标准。注:打*号的内容为阅读内容,不属于必学范围。下同。四分层目标一览表内 容知识能力情感知道理解掌握初步熟练信息信息的特征数制二进制100以内不带小数十进制数与二进制数的转换ASCII码用ASCII码表示英文字母用ASCII码表示汉字汉字编码字符基本集(GB2312-80)GB1300标准编码*脉冲编码调制(PCM)*乐器数字化接口(MIDI)像素三原色黑白像素的二进制表示*彩色像素的二进制表示位图图像文件(BMP)音乐信息压缩标准MP3静态图像信息压缩标准JPG视频信息压缩标准MPEG、RM有损压缩无损压缩第二章信息技术与信息处理工具一教学内容(一)信息技术(二)信息处理工具1、计算机硬件2、计算机软件二课时安排本章总课时数:2 课时。其中:2.1 信息技术: 1课时; 2.2 信息处理工具:1课时三教学要求1、知道什么是信息技术;知道信息技术所包括的三项技术;知道信息技术的主体是信息处理技术;以墙报制作过程为例理解信息处理的过程。2、知道计算机系统的两大组成部份;知道计算机系统是信息处理的基本工具;知道多媒体计算机是具有多媒体处理能力的计算机系统。3、知道计算机发展历程;知道冯诺依曼体系结构的基本特征及其五个逻辑组成部件;知道各个逻辑部件的作用和常用设备名称;*知道总线、主板的作用;*知道多媒体计算机中的若干多媒体部件名称和作用。4、理解指令和指令系统;理解程序。5、知道构成计算机网络的三个要素;知道计算机网络的目标;知道按网络规模对计算机网络的划分;知道什么是互连网和因特网。6、知道计算机软件有三类;*知道各类计算机软件的种类,知道各类计算机软件的典型产品。四分层目标一览表内 容知识能力情感知道理解掌握初步熟练信息技术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系统的两大组成计算机发展历程冯诺依曼体系结构 运算器 控制器 存储器 输入设备 输出设备*总线*主板指令指令系统程序多媒体计算机*声卡*视频卡*光驱*扫描仪计算机网络互连网因特网按网络规模对网络的分类三类计算机软件*系统软件分类系统软件典型产品*支撑软件分类支撑软件典型产品*应用软件分类应用软件典型产品第三章计算机安全、隐私和道德规范一教学内容(一)计算机安全1、计算机病毒2、信息垃圾3、“黑客”(二)隐私权(三)道德规范二课时安排本章总课时数:1 课时。其中:3.1 计算机安全;3.2隐私权; 3.3道德规范:1课时;本篇综合练习:1课时三教学要求1、知道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知道确保计算机、计算机网络和各类信息系统的安全,是摆在人类面前至关重要的问题;理解计算机安全一词的含义。2知道计算机病毒是一种特殊的程序;知道计算机病毒的来源、特点和危害性;知道防范计算机病毒的常规手段。3. 知道什么是信息垃圾和垃圾邮件;知道防范垃圾邮件的常规手段。4. 知道什么是“黑客”;知道使用防火墙是防范“黑客”入侵的手段之一。 5. 知道隐私权的内涵;知道因特网上可能侵犯隐私权的几种情况;知道匿名和加密是保护隐私的方法;知道尊重个人隐私的同时要遵守政府的法律和法规,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不受侵犯。6、知道因特网上应该具备的道德规范。四分层目标一览表内 容知识能力情感知道理解掌握初步熟练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计算机安全计算机病毒病毒来源 病毒特点 病毒危害信息垃圾垃圾邮件黑客防火墙隐私权匿名和加密网上道德规范第二篇算法和程序设计第一章算法和算法的表示一教学内容(一)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二)把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化1、告诉计算机,第一步做什么,下一步做什么。2、把解决问题的程序(指令和数据)存贮在计算机的内存中。(三)算法的概念和表示方法1、算法概念和算法的五个特征。2、算法的多种表示方法。3、变量和变量的用途。4、使用流程图描述算法。5、算法的三种执行流程二课时安排本章总课时数:8 课时。其中:1.1 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 2课时; 1.2 把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化: 2课时 1.3 算法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3课时 本章综合练习: 1课时三教学要求1、理解使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2、理解必须把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化,计算机是按照事先设计好的程序工作的。3、知道一个程序由指令和数据两部份组成,必须事先把程序存储在计算机的内存中。4、理解设计一个程序时需要考虑的问题。5、理解算法的概念和算法的五个特征:有穷性、确定性、能行性、有0个或多个输入、有一个或多个输出。6、知道可以用自然语言、伪代码和流程图等多种不同的方法来描述算法。7、掌握流程图最常用的符号(处理框、判断框、连接框、流程线、开始符、结束符),以及这些符号的作用;初步学会应用流程图来描述算法。8、理解程序设计中简单变量的特点和作用;知道简单变量的命名;理解简单变量在累加器、计数器中的应用。9、理解算法的三种执行流程模式,即顺序模式、选择模式和重复模式;初步学会它们的应用。四分层目标一览表内 容知识能力情感知道理解掌握初步熟练使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必须把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化程序的组成程序设计时必须考虑的问题算法的概念算法的特征算法的描述自然语言伪代码流程图流程图最常用的符号应用流程图来描述算法简单变量的特点和作用简单变量的命名累加器计数器算法的执行流程顺序模式 选择模式 重复模式第二章算法举例一教学内容(一)枚举算法(二)解析算法(三)排序(四)查找(五)递推法二课时安排本章总课时数:12 课时。本篇综合练习:2课时三教学要求1、知道几种常用的设计算法的方法。2、知道排序是一种算法,知道常用的排序方法;知道查找是一种算法,知道常用的查找方法;3、理解简单变量在算法设计中的作用;理解简单变量赋值的意义;理解表达式在算法中的作用。4、理解三种函数(绝对值函数、取整函数和平方根函数)在算法中的作用。5、理解算术运算符、比较运算符和逻辑运算符在算法中的作用。6、理解顺序模式在算法设计中的作用。7、理解选择模式在算法设计中的作用,一道题中判断框最多出现二次,选择条件可以是数学表达式或逻辑表达式,可以是多种运算符的组合。8、理解重复模式在算法设计中的作用,循环嵌套最多二重。9、按照问题要求,给出流程图执行结果、选择正确的运行结果、填空完成流程图、选择正确的流程图。10、知道三种模式在高级语言中都有相对应的语句,建议选择某种高级语言指导学生上机验证。四分层目标一览表内 容知识能力情感知道理解掌握初步熟练几种常用的设计算法的方法知道排序是一种算法,知道常用的排序方法知道查找是一种算法,知道常用的查找方法理解简单变量作用和赋值的意义理解表达式在算法中的作用理解三种函数在算法中的作用理解算术运算符+、-、*、/、mod在算法中的作用理解比较运算符、=、在算法中的作用理解逻辑运算符与、或、非在算法中的作用列举问题所有可能解,找出真正解找出问题数学表达式,通过计算求解找出规律,计算序列中某项值在顺序模式中输出变量最终值在顺序模式中交换变量值在选择模式中输出变量最终值在选择模式中交换变量值计算某一事件重复发生的次数计算若干数之和或差计算若干数之乘积(包括阶乘)比较两数大小将三个数按数值大小输出比较两字符在ASCII码表中次序将三个字符按在ASCII码表中次序输出找出几个数中最大数找出几个数中最小数找出符合某个条件的若干数找出不符合某个条件的若干数找出能输出若干指定数值的数学表达式找出能输出若干指定字符的数学表达式找出能输出若干指定数值的逻辑表达式找出能输出若干指定字符的逻辑表达式第三篇 网络基础架构及其应用第一章 因特网的基础架构一教学内容(一)因特网是个什么样的网络(二)什么是TCP/IP协议(三)因特网的IP地址和域名(四)因特网的连接设备(五)怎样将计算机接入因特网二课时安排本章总课时数:8 课时。三教学要求1、知道什么是因特网;知道因特网的基本特性;知道路由器在网络互连中的作用;知道通信线路的作用;知道线路上数据传输的计量单位bps。2、知道计算机网络协议的作用;知道OSI名称与层次数。3、知道TCP/IP是传输控制协议和网际协议的合称,知道TCP/IP在网络传输中的作用。4、理解IP地址的作用和构成;理解域名的作用和构成;知道域名服务器的作用;会使用指令Ping来查看网络连通情况、验证IP地址和域名关系。5、知道主要的网络连接设备名称和作用;会使用指令tracert查看网络连通中的路由器情况。6、知道接入因特网的几种方式和主要设备名称。四分层目标一览表内 容知识能力情感知道理解掌握初步熟练因特网及其特性通信线路数据传输的计量单位bpsOSI名称与层次数TCP/IP在网络传输中的作用IP地址的作用和构成域名的作用和构成域名服务器指令Ping主要的网络连接设备 同轴电缆 双绞线 光纤 集线器 中继器 网桥 交换器 路由器指令tracert调制解调器Modem拨号ISDNADSLCableWLAN第二章 因特网的基本应用一教学内容(一)电子邮件的奥秘(二)什么是万维网(三)万维网的奥秘(四)怎样在因特网上进行信息搜索二课时安排本章总课时数:6 课时。三教学要求1、知道因特网提供的基本应用。2、知道电子邮件是因特网上使用最广泛的通信类应用;知道使用电子邮件的条件和实现电子邮件的两个协议名称;*知道上网申请电子邮箱;会收发电子邮件。3、知道万维网是由因特网上网页所组成的网络;*知道用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编写的超文本。4、知道通用网络地址格式组成,知道浏览器的作用;会使用统一资源定位符上网浏览。5、知道搜索引擎作用和常用搜索引擎网站;会使用逻辑运算符和关键词进行高级搜索。四分层目标一览表内 容知识能力情感知道理解掌握初步熟练因特网提供的基本应用电子邮件使用电子邮件的条件实现电子邮件的两个协议名称*上网申请电子邮箱上网收发电子邮件万维网*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超文本文件通用网络地址格式统一资源定位符使用统一资源定位符上网浏览搜索引擎使用一种搜索引擎使用逻辑运算符和关键词搜索第三章 因特网的其他应用一教学内容(一)网上聊天(二)*网络电话(三)*流式音频和流式视频二课时安排本章总课时数:2 课时。三教学要求1、知道电子公告牌(BBS)的用途;会使用在线网上聊天软件。2、*知道网络电话是一种网上通信的方式,*知道实现网络电话所要解决的问题;*知道实现网络电话的两种方式。3、*知道网络实时播放所要解决的问题;*知道流媒体文件播放方式。四分层目标一览表内 容知识能力情感知道理解掌握初步熟练电子公告牌(BBS)在线网上聊天*网络电话*网络实时播放*流媒体文件第四篇 基于网络资源的研究性学习案例案例1 探索宇宙之谜 4课时案例2 走进秋的世界 4课时第二部分教材分析第一篇 信息技术基础朱林强一教学内容标 题主 要 内 容课时信息与信息编码信息及其特征、信息的编码2信息技术与信息处理工具信息技术、信息处理工具2计算机安全、隐私与道德规范计算机安全、隐私权、道德规范1单元评价(或研究性学习案例)1二本篇内容概要学生通过第一篇的学习,要求理解信息的概念及信息的特征,知道当今人类社会的三大资源;知道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知道常用的信息处理工具及其组成;了解在使用计算机时的有关安全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通过对信息科技的学习、实践、应用和探究,从而使学生提高学习、研究和交流的能力,继而发展他们的思和学会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对信息科技和在信息化社会中生活的正确态度、情感、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2004年信息科技等级考试试题中,有13道选择题是出自本篇内容,占分值的26%。三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多媒体网络教室(要求能上因特网)。四教学素材教师上课用演示文稿;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网站网址;课外参考用书和相关补充资料。五教法研讨本篇内容涉及的是信息技术的一些基础知识,以概念的实际理解和应用为主,所以教学时可以采用讲授;讨论交流;通过上网查询资料、参考有关书籍进行自主学习等方式。六学习评价用“基础型课程学科学习评价表”对每位学生作过程性评价,在本篇学习过程中始终贯彻信息技术的应用,完成一个基于网络资源的研究性学习案例。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编码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什么是信息;2、理解信息的几个特征;3、知道人类社会的三大资源;4、知道信息的编码;5、掌握十进制数与二进制数的相互转换方法。技能目标:通过网上搜索,复习并巩固上网浏览的有关操作,查询与信息有关的内容。情感目标:1、相互认识,学前教育;2、增强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兴趣,倡导学生间的相互合作,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二教学重点正确理解信息的含义及其特征。三教学难点十进制数与二进制数的相互转换方法。四教学建议建议课时:2课时。本堂课是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第一节课,开始上课时,老师先作自我介绍,然后请部分学生作自我介绍,同时请他们谈谈对学习信息科技课程的一些想法,通过相互认识活动,来增进师生间的感情。接着,教师有必要讲解有关课堂教学管理要求,还可以简单地介绍一下本教材中的有关章节内容、学习方式、过程评价的方式等,鼓励学生好好学习,端正学习态度,共同完成教学任务。1、什么是信息:(正课)从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出课题,启发学生认识“什么是信息”(信息是表示事物运动的状态及其变化方式),介绍了信息的概念后,引出信息量的概念(是用消除不确定性的多少来衡量的)并理解它的含义,同时强调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是有意义的。2、当代人类社会的三大基本资源:信息、物质和能源3、信息的特征: 信息必须依赖于某种载体 信息是可以共享的 信息是可以处理的 信息有时效性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而不要强求学生去死记硬背这些概念,通过具体的实例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帮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注:教学中出现的新的术语(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有关术语很重要)要适当的作一些说明,提醒学生对这方面知识的积累。4、信息的编码:用少量、简单的基本符号,用一定的组合规则,来表示大量复杂多样的信息。如123,Computer。计算机中使用的是二进制编码。了解:(1)文字的编码(英文、中文)(2)声音的编码(3)图象的编码从计算机处理信息的工作原理引出数制概念。5、数制:举例说明6、十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举例(只要求整数)讲解计算的过程。注:老师在讲解数值转换时,容易把数值转换讲成数制转换,要引起注意,不能混淆!7、安排20分钟左右时间(视具体情况),让学生上网搜寻本章中出现的知识点的有关内容,一方面复习上网操作,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来了解更多知识。五课后练习课后要完成一定量的练习题,主要回绕教材中出现的这些基本概念,在理解的基础上完成教材P11P13上的填空题和简答题(有所选择),直接做在教材上,老师可以利用课前课后进行检查或抽查,也可以让学生互查,并作好检查记录,作为过程性评价中的部分指标评价参考。六教学资料June Jamrich Parsons等著,计算机文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7月原书第四版。肖明编著,信息资源管理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年6月第二版。中国信息技术教育网 http:/www.cite.net.cn/瑞安信息技术教研网 http:/www.xinjiyuan.net/lrz02/xxjs.asp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http:/itedu.k12.com.cn第二章 信息技术与信息处理工具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什么是信息技术;2、理解信息处理的过程;3、知道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其对人类生活及社会发展的影响;4、知道进行信息处理的基本工具;5、知道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6、知道计算机软件系统的分类;技能目标:学会使用搜索引擎,正确搜索有用信息以及对这些信息的整理和存储。情感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2、注重版权意识,学会书写引用记录。二教学重点信息技术对人类生活与社会发展的影响。三教学难点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正确地使用信息技术。四教学建议建议课时:2课时。1、信息技术?什么是信息技术?引用中国科普网上的一句话凡是能扩展人的信息功能的技术,都是信息技术。可以说,这就是信息技术的基本定义。它主要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手段实现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显示信息、分配信息等的相关技术。(摘自中国科普网)这段文字已明确说明了信息技术的概念和信息处理技术。可以举一个生活中的简单例子来说明信息处理的过程。2、信息处理工具引出计算机系统是信息处理的基本工具以后,直接给出对“计算机”的早期定义(把计算机定义为“执行计算任务的人”)。基于冯i诺依曼对计算机的定义,我们可以把计算机定义为:一个能接受输入、处理数据、存储数据,并产生输出的设备。这部分内容的讲解,我建议大家参考计算机文化(机械工业出版社)一书,它对计算机的各种组成部件的解释通俗易懂,简捷明了。如:输入:是指送入计算机系统的任何东西。数据:泛指那些代表某些事实和思想的符号。内存:是计算机中存放正等待处理信息的地方。外存:是指数据不需要处理时长期保存数据的地方。计算机的组成及处理信息过程:建议把计算机文化书上有关这方面的资料整理一下,以文字材料形式发给学生,作为课后阅读材料,但必须注明材料出处。计算机软件部分:1、介绍软件分类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的区别:系统软件协助计算机执行基本的操作任务;应用软件则协助人们完成一项任务。2、什么是软件:能指示计算机完成任务的、以电子格式存储的指令序列和相关的数据。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定义实际上是从它们的应用功能上加以区分的。五课后练习通过上网学习,了解更多有关信息技术的知识,并能有效地应用于自己的学习生活之中。完成教材P21P22习题。六教学资料June Jamrich Parsons等著,计算机文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7月原书第四版。第三章 计算机安全、隐私和道德规范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安全所涉及的范围;2、知道什么是计算机病毒;3、知道计算机病毒的特点;4、学习有关道德规范条例。技能目标:学会对计算机病毒的正确防治,能在计算机操作中使用防毒工具。情感目标:1、尊重自己、尊重他人,维护网络安全,2、注重网络道德规范,尊重知识产权。二教学重点正确认识计算机病毒的危害。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规范。四教学建议建议课时:1课时。1、计算机安全:主要包括环境安全、系统安全、信息安全和文化安全。2、计算机病毒:其实质是一种特殊的计算机程序。3、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寄存性 隐蔽性 潜伏性 传染性 破坏性4、隐私权:5、道德规范:讲解并印发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五课后作业收集并学习有关版权法、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等文件。六教学资源中国版权法,软件版权法等公民基本道德规范http:/www.pyms.net.cn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第二篇算法初步桂兆焜一教学内容标题主要内容课时用计算机解题的步骤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把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化理解题意,寻找解题方法,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调试和运行程序数据、程序和指令、设计程序时要考虑的问题1算法的概念和表示方法算法的五个特征、算法的三种表示方法、算法的三种基本结构(模式)1变量和变量的用途变量和存储单元、介绍赋值语句变量的输入、赋值、调用和输出1算术运算符、函数和表达式顺序结构(模式)的算法+,-,*,/,modabs(),sqrt(),int()两变量值的交换、累加器、计数器1分支结构(选择模式)的算法(含嵌套)并行分支和下跳分支的规范的流程图介绍相应的结构控制语句、关系表达式找出两数中的较大数符号函数的算法三数大小排列算法2循环结构(重复模式)的算法(含嵌分支)(含二重循环)循环结构的规范的流程图介绍相应的结构控制语句运用累加器计算若干数之和找出若干数中的最大和最小数运用计数器统计重复次数2机动(可以介绍一种编程语言环境,供学生验证算法穿插在前面的章节中)2枚举算法鸡兔同笼问题(代数方程法和枚举算法的比较)单据推算问题(引入逻辑表达式)直角三角形(二重循环)2解析算法已知底和高求三角形面积已知三线段长求三角形面积(再次巩固逻辑表达式)一元二次方程求根砖块问题2递推算法斐波纳切数列问题(引入递推算法的特点)*欧几里德最大公约数算法从求1+2+3+n,和n!到特殊数列求和求积的常用算法求e,求圆周率3排序什么是排序、什么是升序/降序、排序是基本算法、排序有许多种算法数值型数据排序与字符型数据排序结果的比较用自然语言描述出一种排序算法2查找什么是查找、查找是基本算法介绍两种常用的查找算法:顺序查找和对分查找顺序查找和对分查找的条件和效率用自然语言描述出一种排序算法2二教学要求1.以信息和计算机信息处理的过程为主线贯串整个算法初步的教学(1)从“存储程序”的计算机的角度看设计算法的重要性和存储器的工作特点。(2)从算法的特征看计算机信息处理的过程:输入、存储、处理、输出。2.把算法的“确定性”、“能行性”和“有穷性”具体化(1)引进赋值语句:变量、赋值号、表达式,注意方向。不要拘泥某种语言,要讲共性(可以介绍几中语言的赋值号如:=,:=,等)。(2)引进算术表达式和算术运算符:+,-,*,/,mod 。(3)引进三个常用函数:abs() ,sqrt() ,int() 。(4)规范流程图的画法:Y NN 条 件 条 件Y A B A 并行分支下跳分支 N条件 N Y 条 件Y当型循环 直到型循环(5)必须强调三种模式(结构)都只有一个入口一个出口。(6)对于初学者来说强调判断框的出口方向有利与思维训练和提高算法流程图的可读性(熟练后可以有自己的程序设计风格)。(7)引进结构控制语句:if then else 。 for next 。结构控制语句不要拘泥某种语言的格式,要讲共性。3.引导学生读/写程序(流程图)(1)从大到小,先划出结构,再看细节。(2)跟踪流程,做好变量记录。(3)从小到大,由简到繁,由顺序到嵌套,从单重到多重逐步求精编写程序(流程图)。例:输入三条线段的长度 a,b,c 求三角形面积。 () 开始 () 开始 输入a,b,c 输入a,b,c p=(a+b+c)/2 p=(a+b+c)/2s=sqrt(p*(p-a)*(p-b)*(p-c)N p*(p-a)*(p-b)*(p-c)0 输出 sY 结束 s=sqrt(p*(p-a)*(p-b)*(p-c) 输出 s () 开始 结束输入a,b,cN ()a+bcYp=(a+b+c)/2s=sqrt(p*(p-a)*(p-b)*(p-c)输出 s 结束例::二重循环顾伟业三教学建议高一学生的计算机基本学习情况1.已经学过一些计算机知识,但使用计算机的能力有明显差异;2.能够使用Word、Powerpoint、Frontpage等软件;3.会发电子邮件,也会上网浏览,喜欢上机操作,玩电子游戏;4.没有学习过算法和程序设计,对学习算法和程序设计兴趣不大;5.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家中有电脑;6.高一学生学习算法和程序设计的时间短,要让学生对学习算法和程序设计产生兴趣,确实是不容易的。第一章 算法和算法的表示1 1 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问题1:用铁丝制作一个矩形框。5补充问题1:摄氏温度与华氏温度的换算方法是:C = (f 32), 9求华氏温度为30,70,100,150度时的摄氏温度。补充问题2:求任意两个电阻R1和R2并联后的总电阻R。12 把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化补充: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几个阶段:1、 需求分析-把要解决什么问题作详细分析,输入什么数据,输出什么结果;2、 设计算法-需要处理的数据,以何种结构形式存储于计算机内存中面对数据的存储方式,设计求解问题的步骤,求得输出结果 对某一问题的一组(有限个)求解步骤,构成解决该问题的一种算法; 求解-指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算法只包含有限个求解步骤 数学计算方法有时是个无限过程 算法 数学里的计算方法3、 编写程序4、 上机调试和维护用铁丝制作一个矩形框的步骤,因学生初次接触算法问题,此时对计算器中变量的概念不容易理解,分析时可暂时忽略变量部分,只讲数据输入到计算机中,处理后计算机输出结果,只要求学生初步理解用铁丝制作一个矩形框的算法步骤。求华氏温度为30,70,100,150度时的摄氏温度的步骤是:1、输入华氏温度的值;2、计算:C 5/9(f 32);3、输出摄氏温度C的值 求任意两个电阻R1和R2并联后的总电阻R的步骤是。1、 输入电阻R1和R2的阻值;2、 计算:R 1/(1/R1 + 1/R2);3、 输出并联后的总电阻R的值。13 算法的概念和表示方法算法的概念算法的表示方法1、用流程图描述算法2、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3、用伪代码描述算法变量和变量的用途补充:变量和常量的概念 变量的赋值 例如:A 5:B A 等 赋值的概念变量-在程序执行过程中,其值可以改变的数据对象程序中的每一项数据不是常量,就是变量。建议:在学生了解变量的基础上,重新认识:P33的程序P1、P37的图1.3.1 计算问题1的算法1,规范流程图。 计数器和累加器:1、 置初值的方法;2、 执行过程中计数器和累加器变量的变化情况;3、 执行结果是多少。补充:1、 运算符:算术运算 比较运算 逻辑运算2、 表达式3、 函数算法的执行流程1、 顺序模式计算机处理步骤按执行的先后次序,顺序排列,逐条依次执行。补充:交换两个变量的值;2、 选择模式在实际应用中,有些问题需要依据具体条件作出判断,依据判断结果控制程序的执行流程。条件条件 N Y Y步骤:1 N步骤:2步骤:1下一步骤3、 循环模式在实际问题中,用户经常需要做大量有规律性的重复操作,循环就是有规律性的重复。条件成立循环体S条件成立循环体SP43的图135重复模式,请注意循环变量的初值、终值、步长的变化情况。输入:n 正整数s 0,k 1KN N Ys s + 1/k,k k + 1输出:S关注运行结束后K值的大小,本题运行结束后K的值比N的值要大1。若运行结束后K的值与N的值相同,则算法亦作相应变化:s 0,k 0k k + 1,s s + 1/k在所画流程图中,都只有一个入口,一个出口。理解与选择模式、循环模式相应语句。补充题:1、 有Z块石头(假定石头是边长为20的正方形),要求垒成如图所示的金字塔,如金字塔的高度为100,需要多少块石头?第二章算法实例21、 枚举算法枚举法是常用的算法,枚举范围是已知条件,循环变量的初值是范围的下限,循环变量与上限的逻辑表达式构成循环起始语句的条件,循环体中,循环变量遍历枚举范围。补充题;1、 统计输出所有个位数是5,并且能被7整除的四位数的个数。计数器 N 0四位数 X 1005N 0X 1005X 9999 N YX能被7整除 N YN N + 1X X + 10输出:N 22、 解析算法补充题:1、去年利润是100万元,预计每年增长7%,问多少年后能达到150万元? 2、输出所有满足下述条件的三位正整数:各位上数字的立方和等于它本身。K 100K 999 N YX K的百位数字Y K的十位数字Z K的个位数字X3+Y3+Z3=K N YN N + 1K K + 1输出:N2、 递推算法补充题:1、给出一个正整数N = 9,计算阶乘N!。 2、求S = 1 + 12 + 123 + 前10项之和。附录一上海市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标准(试用稿)高中“学习要求”摘录选学模块一:算法与程序设计能结合实例,经历从需求分析、算法确定到编程求解等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理解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特点;能理解算法的基本思想和基本结构,能解释算法或程序执行的过程和结果;能用算法描述工具(例如自然语言、流程图、伪代码等)描述简单的算法;能了解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使用方法,并编制简单程序;能了解常用简单算法的思想和描述方法,并用程序设计语言实现。附录二实例介绍(顾继英)一算法的三种结构教学内容课时教学设计(例题编排)目的顺序结构1求变量运算赋值后的值理解变量在算法中的作用,及简单算术运算符、表达式和赋值运算,掌握顺序结构交换两变量的值分支结构1求两个数或三个数中大的数掌握分支结构,会求复合条件的值分段函数循环结构2求1加到100的值掌握循环结构、循环三要素求输入的10个数的和、平均值统计输入的10个数中正数的个数掌握较复杂的循环结构(循环体中包含分支结构,为以后的枚举法做准备)求输入的正整数的各位数字之和理解求整函数和求余运算二算法教学内容课时教学设计(例题编排)目的枚举法1求1-100间所有能被3整除的数用一个简单的例子引入枚举法(学生可以用两种方法解决)求1-100间所有既能被3整除又能被7整除的数此例只能用枚举法解决,分析枚举法特点学生设计枚举法问题巩固学生对枚举法的掌握,培养综合能力1单据问题(一个数字)将一个问题化成三个,按难度递进,重点让学生理解掌握二重循环单据问题(两个数字连在一起)单据问题(两个数字跳开)1直角三角形问题(二边不定)巩固二重循环列举所有可能解的方法,初步让学生建立算法优化的意识优化算法(边长初值的设定)鸡兔同笼问题巩固枚举法解析法1铁丝围成矩形对枚举法的总结、反思(很多学生可能会用枚举法解决),引入解析法储蓄问题体会解析法解决问题的特点1圆内完整砖块数巩固解析法1学生设计解析法问题巩固学生对枚举法的掌握,培养综合能力递推法1求数列1,3,5,7,9的第50项的值由两个简单的例子引入递推法,掌握递推法解决问题的关键及准确地控制循环次数求20的阶乘迭代法求平方根体会递推法解决问题的特点1斐波那契数列进一步加深对递推法的理解思考:改变a、b初值,对循环体和循环次数的设置有无影响辗转相除法求最大公约数1求(沃利斯方法)一题多解,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求自然对数的底e巩固递推法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