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指导之材料篇.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8350662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作文指导之材料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作文指导之材料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中作文指导之材料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作文指导材料编积学储宝 酌理富才 怎样积累作文材料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些同学“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做计算题”,平时不注意积累写作材料,下笔时绞尽脑汁、搜肠刮肚,勉强拼凑,自然写不出好文章来。所以,要写好作文,首先就必须注意积累材料。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到积累材料,最主要的渠道是阅读。培根说:阅读使人充实,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读的范围很广,首先要读好课文。课文的示范性很强,其中或有典型事例;或有精彩的描写;或有警策的名言,这些都可成为写作的材料。其次是课外阅读。限于时间,应以短文为主,报刊上有许多文质兼美的好文章,篇幅很短,可读性也很强,非常适合作为写作材料。建议大家阅读中学生阅读(高中版)中华活页文选(高中版),如果有兴趣,还可以读一读各出版社出版的年度各类文体精选,如2004年度小小说精选2004年度散文精选等。二、联想和归纳对积累材料来说,联想和归纳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联想,我们可以把相关的材料联系起来,以便于记忆和使用。比如美国作家欧亨利在他的小说最后一片叶子里讲了个故事:一所公寓里,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望着窗外一棵树上的落叶,她说:“当树叶全部掉光时,我也就要死了。”随着树叶在秋风中一片片地掉落,病人的身体也每况愈下。一位老画家得知后,用彩笔画了一片叶脉青翠的树叶挂在树枝上。最后一片叶子始终没掉下来。而病人也因此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这个材料揭示了希望对于人的重要意义。由此,我们会联想到鲁迅的故乡、巴金的灯、柯罗连科的火光 ,等等。当然,你还可能联想到更多的故事和名言。一个故事性材料的意义往往是多向度的,我们的联想也应该是多维的。如上例,还可以从老画家的角度来看,它又表现了爱和奉献的主题,那么我们又可以顺着这条线索联想下去;故事中还有“落叶”这样一个与生命密切相关的意象,是不是又可以引起我们丰富的联想呢?另外,我们还可以进行对比联想,把意义相反的材料也联系起来,这就更增加了联想的幅度,对我们更加全面深入地认识问题也是有益的。还以上面那个故事为例,希望和爱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反之,绝望和冷漠就会扼杀生命,祥林嫂不就死于自己的绝望和周围人的冷漠吗?这样,最后一片叶子又和祝福联系起来了。通过这样的联想,这些材料就建立了联系,在此基础上,加以归纳整理,使之构成一个个意义单元,在需要时就可以抓住一个,提起一串,信手拈来、左右逢源了。三、学以致用当然,材料的积累不能只停留在多读上,韩愈说:“学以为耕,文以为获。”强调要熟读、精思,融会贯通,让阅读材料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并学会迁移,运用到作文中去,在运用中加深体会。我们来看一个例文:苏轼的赤壁(2004年福建高考优秀作文)风飘飘,水飏飏,掸掸这一路素衣风尘,驾一叶之扁舟,于清秋的黄昏,残阳如血,苍海如幕,来到这古战场赤壁。余秋雨先生在苏东坡突围中呼“苏轼选择了赤壁,赤壁也成全了苏轼。”是啊!这一路艰辛,这一路坎坷,这一路无奈。苏轼没有消沉,没有失落。他永远也不会去吟唱那软绵绵的情诗与愁苦。什么“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只属于李清照的小女子。“杨柳岸,晓风残月”,“竟无语凝噎”只适合柳三变的多愁善感。“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忧虑只为李后主吟唱。苏东坡是关东大汉,他只吟“大江东去”的豪迈,他只唱“千古风流人物”的激昂。赤壁记载了苏东坡的崛起。赤壁沉淀了苏东坡的不屈。赤壁诉说着苏东坡的豪迈与诗情不朽。赤壁只苏轼而光芒四射。赤壁,只属于苏轼。这里只选了一部分,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引录的诗词就有六句,除了直接引用之外,作者还暗用了临安春雨初霁、赤壁赋、忆秦娥 娄山关、吹剑录等课内、课外作品中的句子,而且都很恰当。没有广泛的阅读,没有平时学以致用的习惯,在考场上是不可能这样运用自如的。古人云:“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要想积累丰富的材料,除了阅读书本,还要学会阅读生活这部“大书”,限于篇幅,这里就不多谈了。准确贴切 以一当十材料的使用(之一)材料丰富了,就要会运用。而使用材料不当,可以说是学生作文(特别是议论文)中非常突出的问题。归结起来,大致有如下几种情形:1、牵强附会,不合题意;2、堆砌材料,倚多为胜;3、材料陈旧,缺乏新意。我们首先谈一谈牵强的问题。先看两个文例:(一)一些有成就的革命家、科学家、文学家都有着严谨治学的好习惯,有着刻苦钻研的好习惯。大英博物馆的一个座位下,留下了伟大的革命家马克思长期来此学习的两个脚印,由于他有着勤奋学习、善于钻研的习惯,才能有巨著资本论的问世;艺术家达芬奇有着坚强的毅力,养成刻苦磨练的习惯,几百次画蛋,才有了后来蒙娜丽莎的诞生。(习惯)(二)一位白发苍苍的学者认为,他在幼儿园学到的“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认真观察周围大自然”等习惯,是他学到的最主要的东西。良好的习惯使他受益匪浅,荣获了诺贝尔奖。由此可见,好习惯使人终生受益。古人云: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里的本性就是习惯的意思。许多人因为有好习惯而终生受益。如市医药公司干部时光,平时助人为乐,热心仗义,好管不平之事。今年,他在二路汽车上看到三名歹徒肆意污辱女售票员,便立即上前阻止,在流氓的拳脚下,说出了“打死我也要管这闲事”的豪言,受到表扬,试想,如果时光同志没有助人为乐的好习惯,怎能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呢?这是见义勇为,是他的好习惯的结晶,也是他好习惯的闪光。马克思在大英博物馆的一个座位下留下了两个脚印,突出的是他的勤奋、专注;达芬奇几百次画蛋,确实表现了他的坚强毅力,和刻苦精神,但这些都不能说是习惯。这说明两点:作者对“习惯”这个概念的理解有问题,同时,对材料的意义也不清楚,以这些例子来支持论点,就给人一种似是而非的感觉。如果用这两个例子来说明刻苦勤奋的问题,可能会更好一些。而文段(二)中所谈到的(划线句子)就很符合“习惯”的意义。因此,我们在使用材料时,首先要把握一个原则:材料的意义一定要与观点(话题)保持一致。再看个文例:正是许许多多的平凡才铸成了伟大的事业。航天英雄扬利伟圆了中华民族的航天梦,但是就在他得到亿万华夏儿女的爱戴和传颂之时,你是否想到了幕后那难以计数的科学工作者,他们坚守着自己的平凡,也在默默奉献着自己的平凡。清贫而酬劳不计,位低而节操不改,这种平凡难道不能让我们为他们而自豪?(收获平凡)扬利伟的成功与幕后那些科学工作者,构成了平凡和伟大的关系,这个事例就准确的说明了论点:正是许许多多的平凡才铸成了伟大的事业。由此可以看出,要想做到准确贴切,就必须对材料的内涵有准确的把握,使之在意义上与观点保持一致。这种一致性表现为材料中各元素在互相作用因果、条件之后可以自然的(而非勉强)支持文章的观点。我们同学在作文中还易出现一个问题:一方面材料泛泛,另一方面却以为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古今中外罗列殆尽,而这些材料其实说的基本上是同一个意思。这就是滥用材料,事倍功半。“兵不在多而在精”,材料亦然。罗列材料不仅不能增强说服力,反而会显得叠床架屋,就地画圆,并因行文缺乏纵深而更难让人信服。应该说,议论文的材料仅为论点的支撑,只须概括叙述,详略适宜。清人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用典如陈设古玩,各有攸宜,或宜堂,或宜室,或宜书舍,或宜山斋,竟有明窗净几,以绝无一物为佳者。”袁枚主张依据材料本身的特点、性质和文体要求,将材料放妥,或多或少甚至干脆不用,讲究的是一个“度”。这就涉及了选材的问题。 鲁迅先生说:“选材要严,开掘要深。”掌握了大量的材料以后,还要去粗取精,大胆取舍,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筛选最精当、最生动、最典型的材料,只要能使论点成立便足够了,多余材料就应忍痛割爱,这样才可收到以一当十的效果。与时俱进 避同求异材料的使用(之二)几年来,“有创新”一直是高考作文发展等级的重要指标。其中,“材料新鲜”是达到“有创新”的主要手段。而我们同学的作文却往往只写一些人人皆知的事例,普遍存在着材料陈旧,缺乏新意的问题。问题的根源当然在于积累不够,“囊中羞涩”。因此,要做到材料新鲜,首先就要有源头活水,从生活中、阅读中不断吸取、积累丰富的材料,这样才能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具体到写作来说,还必须做到选材新颖,运用新巧。我们这里先谈谈“选材新颖”。什么是新鲜的材料呢?“李杜文章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有些材料虽本身很典型,如:张海迪自强不息,雷锋无私奉献,女排为国争光,白衣战士抗击“非典”,都很富有感染力,但这些材料大家都非常熟悉,使用频率也很高,再写出来,就会给人一种陈旧的感觉。所以,我们更应该注意那些时代感强、生活气息浓厚的材料,尽量选取别人不容易或不能够想到的材料(当然,首先要真正理解这些材料)。看一篇例文:历史上,像这样拿着“短剑”而取得成功的人,靠的不都是不断的前进吗?魏尔玛茹道夫,从小就是个孱弱的孩子,八岁以前甚至无法自立行走。可就是这个被医生认定了一辈子无法正常行走的人,经过十几年的艰苦的锻炼,不但可以像正常人一样行走、运动,而且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获得三枚奥运会田径金牌的女性。古希腊有一个尽人皆知的故事:一个口吃的孩子,他的梦想是做一个伟大的演讲家。为此,他受尽了别人的嘲笑。当演讲家是那么简单的吗?更何况是一个口吃的孩子!为了实现理想,他每天口含石子面对大海练习,几十年的努力,终于使他成为公认的演讲家。在中国,张海迪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这样的壮志豪言,不是无视人与自然相比的渺小,而是坚信经过不懈的努力与不断的前进,就能战胜渺小。(前进,一把最好的剑 )文章谈的是“缺陷”问题,如果我们来写,可能就会想到贝多芬、保尔、张海迪,这些材料固然很有代表性,但确实已经家喻户晓了,很难写出新意,而作者选取了田径运动员魏尔玛茹道夫、古希腊著名演说家戴摩西尼的事例,说服力也很强,而且给人一种新鲜感。对于比较熟的张海迪的故事,则“避实击虚”引用了她的一句名言,于整齐中求变化,显示了作者处理材料的高超能力。下面是一篇高考优秀作文:(一)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一天老师问:是谁打碎了玻璃?“同学们个个低着小脑袋不做声,我却站起来大声说:“老师,是班长。”奇怪,从那以后,小伙伴都不和我玩了。回家告诉妈妈,她也说我:“那你不知道也闭嘴,死心眼。” 我疑惑了,他们都不要诚实了吗?可我要! (二)升初中时,我没上重点,一向不走后门的爸爸竟也拉下面子要去求人。 那天晚上,爸爸拉上我到了一个主任的家里。那主任翘着二郎腿在沙发上喷云吐雾。爸爸摊开我获的各种奖状,证书。那主任用余光一扫,“哼”地一声,轻蔑地笑了。爸爸尴尬地坐在那里,递烟的手停在半空。我再也忍不住了,收起那一大摞奖状,对那主任说:“不劳你费心了,我不上重点了。” 说着,就拽着爸爸出了那本不该进的门。 正直?我要! (三) 上高中了。我积极地参加各种活动,然而第一名总不是我、朋友劝我说:“算了,做不成大树就当棵小草,当不了大海就做条小河。” 我摇摇头,为什么人们总找这样那样的理由拒绝上进?认定自己只是星星,自然不会撒发出太阳那炽热的光芒;把目标定在山腰,就一定不会到达山顶。 (做一颗不被磨圆的石子湖南2002年高考优秀作文)作者选择三件生活琐事,表现自己坚持原则,保留棱角,紧扣“不被磨圆”。横向看,三件事表现“诚实”、“正直”、“上进”三个不同侧面;纵向看,三件事表现“小学”、“初中”、“高中”三个不同时期。看似平实却奇巧,于质朴中寓精致,于对比中显精神。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敏锐观察和深入思考。这样的材料在我们的生活中可谓俯拾皆是,并不惊天动地,也不催人泪下,却自有一种很强的感染力和震撼力,这种力量就来自生活的真实。再如刚刚结束的28界奥运会赛场上,就发生了许多发人深思的故事:王义夫老当益壮、勇夺金牌,靠的是什么?网球女子双打小将“初生牛犊不怕虎”,力克众多高手获得冠军,又说明什么?射击运动员贾占波幸运摘金,给我们什么启示?中国男篮险胜“塞黑”进军八强,他们如何能够绝处逢生?我们在欣赏比赛的同时,如果能够思考一下故事背后的意味,不就已经积累了很多既贴近生活、又有时代特点的材料吗?把这样的材料用到作文中,自然会给人一种新鲜感。所以,我们在选材时也要与时俱进,弃熟纳新。材料新颖独特,文章才能引人入胜。推陈出新 旧事新说 材料的使用(之三)作文中能够选取新颖独特的材料,当然很好,但从高考作文应试的角度来说,几万人同题而作,考生的生活经验、阅读范围又很相近,若想“见人之所未见”,也并不容易。那么,除了尽可能丰富自己的“材料库存”之外,还应该在现有材料的运用上多动一些脑筋:或以小见大,四两拨千斤;或推陈出新,旧事新说;或跨越时空,驰骋想象;或写出独特经历,或反映时代印记等等,这样,即使材料不是新的,也能出奇制胜,让人耳目一新。有些材料本身内涵丰厚,虽然已为人所熟知,但如果能从新的角度来点化、引申,用来表现新的主题,同样可以有新意。大英博物馆的一个座位下,留下了伟大的革命家马克思长期来此学习的两个脚印,由于他有着勤奋学习、善于钻研的习惯,才能有巨著资本论的问世。这是我们前面见过的事例,一般都是表现马克思的勤奋、专注。我们来看对这个事例的另一种解读:读书的散步,便正是“一个孤独者的散步”,甚至有时更接近独钓寒江雪”的那位渔翁。在大多数人正相信大英帝国“日不落”的背景下,马克思在伦敦大英博物馆地板上踏出的那道阅读和思考的痕迹,如同一条通过荒原深处的小道,就更使人感到这种散步的可贵。(读书是孤独的散步)作者把这个事例放在“大多数人正相信大英帝国日不落的背景下”,这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就呈现出新的意义表现的是马克思独立思考的精神。这就是从一个新的角度来使用材料了。如果我们知道这个故事只是一个“善意的谎言”,那我们对这个事的理解是不是又会发生变化呢?马克思的座右铭是怀疑一切,看来对于马克思的传说也要用此原则审视。我们早就知道了马克思在伦敦的图书馆看书时坐固定的座位,并且双脚移动,日久磨成了“马克思的脚印”。有人为此造访大英博物馆,结果发现阅览室的看板上明白地写着,当年马克思常在靠近参考书架的L、M、N、O、P等几排座位就座,是没有固定的座位的。就是对马克思理论的研究,也是要独立思考的,马克思本人也曾经对一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阐述发出了“我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我只知道,我自己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感慨。由此看来,第一手的考察、第一手的证实是非常重要的。(马克思的脚印以讹传讹一例,略有改动)我们在乎的不应该是马克思是不是在大英博物馆留下了脚印,华盛顿是不是在砍了樱桃树后勇敢地承认了。我们倒是应该认真地思考,马克思当年作为政治流亡者如何在异国他乡建立起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进而为人类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华盛顿当年作为殖民地人民的后裔如何在外来侵略者的血腥压迫下开展民族解放运动进而建立了民主共和国。一个热衷于制造神话进而迷恋神话的民族不是一个成熟的民族。伟人与神话总是要分开距离的,因为伟人应该是真实的,而神话当然是杜撰的。 (马克思的脚印与华盛顿的樱桃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则材料也如此。前面我们曾经提到欧亨利的小说最后一片叶子,从病人的角度来看,这个材料揭示了希望对于人的重要意义,从老画家的角度来说,又表现了爱和奉献的主题从不同角度去看,就会呈现出不同的意义。我们再来看这个故事:教授在桌子上摆了一个罐子,然后放进一些“鹅卵石”,问道:“你们说这罐子是不是满的?”“是,”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真的吗?”教授笑着问。然后依次把一些碎石子、沙子从罐口倒下去,再问学生:“你们说,这罐子现在是不是满的?”“没有满,”全班同学这下学乖了。“好极了!”教授从桌底下拿出一大瓶水,把水倒在看起来已经被鹅卵石、小碎石、沙子填满了的罐子。当这些事都做完之后,教授正色问他班上的同学:“我们从这些事情得到了什么启示?”我们也许马上会回答:“永远不要自满。”因为以前老师已经不止一次的用类似的故事教育过我们了,但我们听一听教授是怎么说的吧: “我想告诉各位最重要的信息是,如果你不先将大的鹅卵石放进罐子里去,你也许以后永远没机会把它们再放进去了。”人生不也应如此吗?可见,即使我们没有新颖独特的材料,只要开动脑筋,深入思考,巧妙运用,也一样可以翻新意出来。王安石说得好:“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而要想“往往有得”,除了“目见耳闻”之外,还须养成独立思考、多角度看问题的习惯。添枝加叶 借题发挥材料的使用(之四)借用老题材,通过适当的技巧对故事中的某些细节作相应的铺写、扩展一般写成记叙文或散文,也能够使文章“出新”。比如,昭君出塞,是一个古老而凄美的故事,从杜甫的咏怀古迹到翦伯赞的内蒙访古,引发了历代文人众多的议论。2002年湖北考生的昭君的选择,就是使用了这个老题材,大胆虚构,超越时空,设想昭君出塞前一晚上的心理活动,十分细腻。通过情景的铺写,展示了王昭君的美好心灵,很好的突现了主题。再来看这篇历史从那一夜开始(2002年高考优秀作文):已经是深夜了,司马迁通过天牢的小窗,望着那漆黑的夜。幽蓝的天幕上,不见星也不见月,几处乌云低低地沉着,带着令人窒息的压力。暮秋的风裹着寒气,钻进每个角落,包括司马迁那件破旧的长衫。司马迁拖动着脚镣,走回几块砖堆成的床。金属的撞击声在死一般静的夜里,带着几分鬼魅。床上那盏昏黄的油灯跳动着火焰,拖下长长的抖动的影子,似乎加重了黑暗。然而挂着的一纸官文仍然可见,金色的字,朱红的印,一切都那么清晰。 是的,这就是司马迁的命运。日出之前,他必须做出选择。是死,用一腔热血去控诉昏君的无道,用高贵的头颅去证明自己的清白?还是活着当然是有条件的活着,从此他将成为不完全的男子。他突然就想到了死,想到了屈原的投江;想到了孤竹君的儿子们在首阳山的遗骸;他想抛弃这个世界,这个昏暗、污浊的世界。绝不能屈辱地活着,做一个不完全的男子,便是死,他也应该是个大丈夫。 但突然,司马迁在愤怒与激动中沉静下来。父亲临终时那双忧怨的眼睛,让他一下子沉静了。他清楚地记得,父亲指着案上的书,哽咽着,然后看了他一眼。他理解那一眼的重量与意味着的责任,是的,他永远都不会忘记他们还没有自己的史书,属于大汉的书。 几千年后,一位诗人说 :“ 真正的勇敢不是为某件事壮烈地死去,而是为某件事卑贱地活着。 ” 于是一阵秋风呜咽着,吹起史记发黄的纸页。作者选取了司马迁决定自己命运的“那一夜”,通过大胆而合理的想象,细腻的描写了的司马迁被囚押的环境和他在作出生死抉择时的心路历程,让读者感受了他在这一夜中内心的悲愤与绝望,痛苦与沉毅,创造性的“还原”了这个历史的“细节”。“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真正的勇敢不是为某件事壮烈地死去,而是为某件事卑贱地活着。”“心灵的选择”在这“真实”的背景中凸现了出来。这篇历史从那一夜开始可以说是以记叙为主,通过细腻的描写来表现主题。下面这篇题乌江亭(2001年高考优秀作文)则偏与议论和抒情,同样是通过合理的想象,借助于形象的描绘,以达到动人、服人的目的。当虞姬横刀,将一朵生命之情(花)绽放成矛尖锋刃的湛蓝。我看到鲜红鲜红的血流过雪白雪白的颈。壮士掩面,乌骓悲鸣。几千年后似乎还可以听到你圆睁环眼倒竖钢髯的一声断喝。乌骓马来往奔突,每一个轮回的拼杀都像是一条法力无边的咒语,使尸堆成山,使血流成河。那杆长予挑起了几多秦国虎狼之将的尸首,几千年后壁上清吟之时还自滴着秦兵的黑血!然而,你胜不了刘邦。因为你,还有诚信。然而刘邦不足以与你相比;刘邦是君主,而项羽,是英雄!于是你英雄的起事,英雄的南征北战,英雄的失败。当楚歌的韵律从四面八方像魔音一般折磨你的耳鼓,面对嘶鸣的乌骓和似水的虞姬,你的眼泪磨蚀你的伟岸。“虞姬虞姬奈若何?”于是在乌江,你完成了一个没有丢弃诚信的男人的涅磐。当拔山举鼎的传奇褪色成一页泛黄的史册,与斜阳下汉家的小儿稚嫩的传说,“大风起兮云飞扬”,你终于远去,留下一个顶天立地的背影。也许你做了鬼雄,跨着随你投江而死的乌骓,旌旗十万斩阎罗,你轰轰烈烈的死去,因为有诚信,为你殉葬。于是,你不朽,你最终还是战胜了刘邦,以你的诚信,刺刘邦于后人的口碑(评判)之下!这位考生不以成败论英雄,而是以“诚信”为中心,深入探究人性的善恶美丑,阐述了独到而深刻的见解。将这种深邃的哲理思考融进了诗化的语言和无处不在的情感氛围之中,显示了相当成熟而扎实的语文功底。而对一些相关的历史“细节”的形象化的展现,则无疑是文章精彩之所在。这类文章的特点是:借用老题材发挥新见解,在故事主干上添加细节的枝叶,借助合理的想象和形象的描绘,达到情文并茂、形象与思想水乳交融的效果。近几年来,在高考考场上,这种方法已屡屡“得手”。但我们在运用这一方法时还要注意,添加的细节要准确、合理,这样才能给人以真实感,切入的角度要与文章内容密切相关,否则就会偏离题意。方向明确 粘合紧密作文材料的表述问题(一)材料使用与文字表述是密不可分的。一则材料用得是否恰当,决定于材料在文中所呈现的意义,而非作者自己所理解的意义。对多数同学来说,文字表达能力还有一定欠缺,辞不达意的现象很普遍,而一则材料的意义又常常不只一个,往往是我们自己认为已经把材料的意思说清楚了,可别人却看不出它与中心的关系,这就会被认为是材料使用不当。我们来看一个例子:一位画家将自己的画展示于画廊中,并在画下面写上:“如果你认为有不妥之处,请在画上圈出。”一天下来,他的画被圈满了,但他并没有就此颓唐,而是又在画下面写上:“如果你认为哪画得好,请在画上圈出。”一天下来,他同样得到了许多圈儿。正是由于他认识到了人的价值观和审美标准的不同,所以并没有受到外界舆论的干扰,依旧照自己的风格去画,成为伟大的画家。(材与非材,2004年天津高考作文)(于是他认识到,人的价值观和审美标准是不同的,不必去迎合所有人的趣味。所以他并没有受到干扰,依旧照自己的风格去画,最终成为一个伟大的画家。)划线句子是作者想要说明的观点,但故事材料只写了画家两天的做法不同,却“同样得到了许多圈儿”,到此为止,只能证明“人的价值观和审美标准是不同的”,而后面的结论却不能由此直接推出来。其实,这个故事本来是可以作为本题的材料的,小作者对故事内涵的理解也大体不错,但由于表述不好,就给人一种文不对题的感觉。我们只要在文字上稍做调整(参看括号里的黑体字),就可以避免这样的问题了。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材料的表述是非常重要的。要解决好这个问题,除了要提高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还要在表述过程中增强扣题意识,尽量突出材料与话题重心的联结点。一般来说,我们可以通过两种方法达到这样的目的。一是定向引述。在引述材料的过程中,选准切入的角度,理清因果关系,突出话题重心。比如美国作家欧亨利的小说最后一片叶子讲了一个故事:一所公寓里,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望着窗外一棵树上的落叶,她说:“当树叶全部掉光时,我也就要死了。”随着树叶在秋风中一片片地掉落,病人的身体也每况愈下。一位老画家得知后,用彩笔画了一片叶脉青翠的树叶挂在树枝上。最后一片叶子始终没掉下来。而病人也因此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从病人的角度来看这个材料揭示了希望对于人的重要意义,那么我们在叙述故事的时候应该突出“最后一片叶子”对她精神的激励和支持,老画家的事就可以一笔带过。这个材料又表现了爱和奉献的主题,这是从老画家的角度来看的,所以,叙述时就要把视角调整到老画家的身上,突出他的行动和心理。二是评析粘合。引述材料后略加分析,来粘合材料与话题。特别是当你的叙述过程并未将联结点有效的突出的时候,这种粘合就更为重要。比如有这么一则材料: 鲁侯得到一只名贵的海鸟,他用金丝编织的笼子把海鸟养起来,给它吃的是用来祭把宗庙社稷的牺牲,并且还演奏高雅的韶乐给它听,每天还要让文武百官朝拜它。可是,这只海鸟三天不鸣不食,忧郁地死去了。 对这则材料,我们可以从多角度立意,提炼出不同的观点来,评析的语言也应该随之变化。如:1、从鲁侯违背海鸟的生活习性,致使海鸟死亡的角度立意。故事中鲁侯对海鸟可谓宠爱有加,让它住金笼,吃“牺牲”,听“韵乐”,还让朝臣朝拜它。可海鸟不领情。由于生活习性被强迫改变,最后抑郁死去。鲁侯的可悲就在于他干了违背事物客观规律的蠢事,因此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能违背事物的客观规律。 2、从“溺爱有害”的角度立意。鲁侯对海鸟可以说是爱得无以复加了,把自己所能提供的待遇都提供给了它,不仅让它住金笼,闻韶乐,食牺牲,还让朝臣对它朝拜。爱得实在是出了格,超越了常规,“爱”得鸟不鸣不食,抑郁而死。可以说,海鸟是被鲁侯“溺爱”杀死的。3、从海鸟的角度谈自由之可贵。鲁侯给海鸟提供的待遇确实好极了,住的吃的玩的,样样都是最高级的,可是海鸟却失去了一样最宝贵的东西,那就是“自由”二字,它失去了在天地间自由翱翔的权利,生命被局限在笼子框框里,怎么不枯萎凋落?这不禁使我们想到今天的独生子女们,家长提供的条件可谓优越无比,但却没有给他们以自由自主发展的天地,他们整天处在“金笼子”里,不经风雨怎么能茁壮成长?从这个例子还可以发现,前两个立意都可以从材料里直接引出来,第三个就与原材料的叙述角度不同了,如果没有这一段评析,这个材料就无法支持“自由可贵”的论点。总之,我们在引述材料时,一定要“定向”,述后有评,或且述且评,句句都要引向文章的观点,这样才能保证材料与观点的统一。精雕细琢 详略得当作文材料的表述问题(二)话题作文一般没有文体限制(包括诗歌也已经在高考作文中大显身手了),但多数同学还是喜欢用议论文来应对话题。现在我们来研究一下议论文中故事性材料的叙述问题。在议论文写作过程中,故事性材料因其生动、形象、富于哲理而受到更多青睐。但一则材料,好比一块璞玉,如果不经过加工,其价值就会大打折扣。所以,我们在叙述故事的时候,还要讲究雕琢的技巧,不能原封不动的照搬材料。主要是处理好详略问题。议论文的目的在于阐明道理,要把重点放在说理方面,但有些同学在叙述故事的时候,常常不厌其烦,有头有尾,娓娓道来,宛然一篇叙事文章,还有的同学为了增加现实感和真实性,喜欢将自己的亲身经历详加描述,这就必然要占很多篇幅,留给议论分析的余地就很小了。下面是一篇习作:英国有一个普通的家庭,家中有个孩子,孩子上学时,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很高,但孩子好象对上学并无天赋,而且对学习也毫无兴趣。虽然,为了父母,孩子努力过,但成绩依旧毫无起色。渐渐地,这个家很少再有欢声笑语,取而代之的是整日的叹息和无奈失望,终于,孩子因受不了家中的压抑气氛而离家出走,在外出谋生时,他发现自己对雕刻似乎很有天赋,(还应该补充他奋斗的过程)一天,他听说政府决定要为一位为人雕刻一座雕像,很多雕刻匠都希望去完成这项工作,谁不愿意自己的名字和伟人的名字一同被雕在上呢?在千万个竞争者中,孩子技压群雄,赢得了完成这项工作的权利。落成那天,人们纷纷去瞻仰雕像,一方面对伟人的丰功伟业所折服,一方面也都注意着雕像上的另一个:名字:小马纹。 (材与非材)(原文,309字)英国有一个男孩,对学习毫无兴趣,因不堪学校枯燥的生活和父母望子成龙的压力而愤而出走,在独自谋生的几年中,终于在雕刻上找到自我,而最终成了一名有名的雕刻家。(修改后,77字)在一篇八百字左右的文章中,如果一个事例就占了全文的近二分之一,那么,不仅没有足够的篇幅展开分析、论证,而且会造成头重脚轻、文体不明的问题。经过修改以后,原材料减少了近四分之三,其作为论据的功能并没有受到损害,而给议论分析的空间却大大增加了。再看两例:闻一多先生为研究古代典籍,目不窥园,兀兀穷年,头发凌乱不堪。可他却不屑梳理一下,终于写成了著名的唐诗杂论。 (一屋不扫,未必不能扫天下)这个事例突出的是闻一多先生不屑梳理他凌乱不堪的头发,终于写成了著名的唐诗杂论,紧紧照应文题一屋不扫,未必不能扫天下。一个小女孩,站在法庭上面对离婚的父母,她会选择谁?这不是一个普通的选择,因为选择了母亲,她就选择了富贵、选择了澳大利亚;选择父亲,她就选择了贫穷,选择了中国。人人都说这太难了,可小女孩选择了父亲,选择了含辛茹苦单独抚养她长大的父亲,舍弃了富有却极少相见的母亲。(130字)大家都被震撼了,这难吗?“其实很简单”,小女孩如是说。我相信,这的确很简单,面对这种艰难的抉择,你只需要静下来,听听你的心灵,让它来告诉你,你需要什么。小女孩做到了,尽管她才14岁。(倾听心灵的钟声2002年高考优秀作文)如果我们同学来叙述这个故事,可能就要从小女孩的妈妈去澳大利亚开始写起,还要交代她父亲如何抚养她长大,等等,如此写来,恐怕300字的篇幅也不够,而作者把这些与主题心灵的选择关系不大的内容全部舍弃了,将笔墨集中在小女孩的选择上,不仅为后面的分析打好了基础,而且避免了枝节的纠缠,使文意更加连贯。枝节过多,不仅浪费篇幅,也会使材料的意义指向不明确,被认为是材料使用不当。如例,如果在“目不窥园,兀兀穷年”上多加渲染,意义重心就可能偏向“专心致志、持之以恒”了,这就大违本意了。所以,我们在叙述故事的时候,一般只要把与观点直接相关的情节交代清楚就可以了,其它内容(故事中的细节)尽可以省略。而对于大家都已经很熟悉的名人轶事、历史故事,则应更加简略,只需突出几个关键词就足够了。英国的大将军威灵顿七败七战,于是有了永垂千古的美名;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于是有了“苦心人,天不负”这样的豪气壮语!莫说挫折不可战胜,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淋漓的鲜血、惨淡的人生。莫说痛苦只可放大,真正的智者只会把这痛苦当作前进的动力! “那时”,李白不受朝廷重用,他决无灰心丧气之举,一咏便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豪迈!“那时”,陶潜看不过官场腐败,百官勾结,百姓遭殃,他决无低沉自贱之话,一唱就是“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义气!“那时”,居里夫人身患血癌,她决无自暴自弃的举动,一开口就是“成功路上不是用泪水而是用鲜血铸成”的坚韧! (那时花开云南2004年高考优秀作文)这段文字中涉及了七位历史人物,作者几乎没有写他们的事迹,只强调了几个关键词语,就足以说明自己的观点了。如果把他们的故事原原本本的写出来,不仅显得罗嗦,而且还会破坏全文的气势,实在是劳而无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