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基础电子教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343184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基础电子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生物基础电子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生物基础电子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基础电子教案车辐中等专业学校 吴中敏【教 材】王社光、刘 强。生物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6.第1 版【课 题】第六章 生物与环境第一节 生态因子对生物的影响【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生态因子的概念;掌握非生物因子及生物因子对生物的影响;了解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能正确能理解生态因子的概念,能结合实际说明非生物因子与生物因子对生物的影响,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了解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理解生物是不能单独生存的,它总受到生物和非生物的因子影响,同样一个人也不能单独存在,他离不开他人和所处的环境等的影响,让学生受到爱心教育,要爱护身边的人和物。【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光、温度和水对生物的影响。2、种内关系和中间关系。难点1、共生和寄生的区别。2、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教学课时】 2课时【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演示实验法【教学用具】 试管、小苗【教学过程】第六章 生物与环境生态学:指研究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受到环境的限制,生物又影响环境。第一节 生态因子对生物的影响生态因子的概念: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称为生态因子。生态因子的种类:包括非生物因子和生物因子两大类。非生物因子指光、温度、水等;生物因子指生物生存环境中的其他生物。一、非生物因子对生物的影响课前老师先做好实验演示实验装置,如图:让学生观察并讨论,各试管实验装置有何不同;小苗生长条件和生长表现各有什么不同;什么因素使小苗生长表现不同的等。经学生讨论后老师再做讲解。(一)光光是地球上生物得以生存和繁衍的最基本的能量源泉,是生物生活必不可少的环境条件。生物生活所必需的全部能量,都直接或间接地源于太阳光。1、光对植物的影响:如只有在光照条件下,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贮存能量, 太阳辐射的强度、质量及周期性变化对生物生育及地理分布都产生着深刻的影响。2、光对动物的影响:鸟类的迁徙、繁殖等。(二)温度温度是一种重要的生态因子,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活状态、繁殖和分布情况。环境温度对生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积温、极端温度、最适宜温度和节率性变温上。1、生物体的生长发育需要一定的积温才能完成,否则不能正常进行。2、酶活性与温度密切相关,若超出适温范围,酶将失去活性。3、温度的三基点:最适温度、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4、温度对生物的分布有着重要的影响。5、生物依据温度分类:人们依据生物对温度的要求,将植物分为:高温植物、中温植物、微温植物和低温植物;将动物分为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因此,生产中应采取措施,创造适宜的温度条件,促进生物正常的生长和发育。(三)水水是生物体内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一切生命活动及其过程的生理要素,还是一切水生生物的生活环境。没有水就没有生命。生物的一切代谢活动必须以水为介质,生物与环境之间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着水分交换。水分过多或过少对生物生长发育有明显的影响,当生物体内水分含量降到一定程度时,生命活动就会受到阻碍,甚至造成死亡。二、生物因子对生物的影响生物有机体不是孤立存在的,在其生存环境中,甚至在其体内都有其他生物存在,这些生物便构成了生物因子。生物因子主要有食物、捕食者、寄生物和病原物。生物和生物因子之间主要有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两种。(一)种内关系1、概念:指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或群体之间的关系。2、种类:(1)种内互助:是指同种个体间为了共同防御敌害、获得食物及保证种族生存和延续而进行的相互帮助、相互有利的行为。如蜜蜂、蚂蚁的关系。(2)种内斗争:是指同种生物个体间由于争夺食物、栖息场所或配偶等而进行的生存斗争。如玉米之间的对阳光、养分等的争夺。(二)种间关系1、概念:指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2、种类:( 1 )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这种关系称共生。如豆科植物与根瘤菌之间存在着共生关系,地衣是真菌和单细胞藻类的共生体。( 2 )寄生。是指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体内或体表,从那里吸收营养物质来维持生活。如蛔虫、血吸虫等寄生在其他动物体内,菟丝子寄生在其他植物上。( 3 )竞争。指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互争夺资源、空间等而存在相互排斥的关系。如麦田中杂草和小麦争夺阳光、养分、水分,所以,要对麦田锄草。( 4 )捕食。指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的现象。如草食性动物中的兔以植物为食,肉食动物中的狼以兔为食。三、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总之,生物的生存受到多种生态因子的影响,这些生态因子共同构成了生物的生存环境。环境中的各种生态因子对生物体往往是同时起作用的,即生物的生存和繁衍受各种生态因子的综合影响,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但对某个或某种生物来讲,不同情况下,各种生态因子所起的作用并不同等重要,有些因子影响大一些,有些因子影响小一些。习题与答案:一、名词解释:(1) 生态因子 (2) 种内互助 (3) 共生二、简答:1、举例说明生态因子是如何影响生物的。2、举例说明种内互助与种内斗争的区别。答:1、名词解释:(1)生态因子: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称为生态因子。(2)种内互助:是指同种个体间为了共同防御敌害、获得食物及保证种族生存和延续而进行的相互帮助、相互有利的行为。如蜜蜂、蚂蚁的关系。(3) 共生:是指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体内或体表,从那里吸收营养物质来维持生活。如蛔虫、血吸虫等寄生在其他动物体内,菟丝子寄生在其他植物上。1、答:生物的生存受到多种生态因子的影响,这些生态因子共同构成了生物的生存环境。如光影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太阳辐射的强度、质量及周期性变化对生物生育及地理分布都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光对动物的迁徙、繁殖都有影响等。温度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活状态、繁殖和分布。水是生物一切代谢活动的介质,生物与环境之间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着水分交换。水分过多或过少对生物生长发育有明显的影响,当生物体内水分含量降到一定程度时,生命活动就会受到阻碍,甚至造成死亡。生物与生物之间也相互影响,有种内互助,如蜜蜂、蚂蚁的关系,有种内斗争,如玉米之间的对阳光、养分等的争夺。有种间的共生(如地衣是真菌和单细胞藻类的共生体)、寄生(如如蛔虫、血吸虫)、竞争(如麦田中杂草和小麦争夺阳光、养分、水分)、捕食(如草食性动物中的兔以植物为食,肉食动物中的狼以兔为食)。环境中的各种生态因子对生物体往往是同时起作用的,即生物的生存和繁衍受各种生态因子的综合影响,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但对某个或某种生物来讲,不同情况下,各种生态因子所起的作用并不同等重要,有些因子影响大一些,有些因子影响小一些。2、答:种内互助是指同种个体间为了共同防御敌害、获得食物及保证种族生存和延续而进行的相互帮助、相互有利的行为。如蜜蜂、蚂蚁的关系。种内斗争是指同种生物个体间由于争夺食物、栖息场所或配偶等而进行的生存斗争。如玉米之间的对阳光、养分等的争夺。板书设计: 第一节 生态因子对生物的影响生态因子的概念:一、非生物因子对生物的影响(一)光(二)温度(三)水二、生物因子对生物的影响(一)种内关系1、种内互助2、种内斗争(二)种间关系1、共生2、寄生3、竞争4、捕食三、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课后评价与思考:生物基础电子教案车辐中等专业学校 吴中敏【教 材】王社光、刘 强。生物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6.第1 版【课 题】第六章 生物与环境第二节 生态系统与生物圈一、种群 二、生物群落【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种群的概念和特征;掌握种群的数量特征;了解生物群落的概念特征和组成结构。2、过程与方法:通过种群概念的学习,能深刻理解自然种群的特征,通过种群数量特征的学习,能进行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杳,出生率和死亡率的统计等,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种群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我们人,同班同学,同校同学都是一个种群,怎样才能使这个种群更好的发展,相互之间要互相团结,要有合作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种群和生物群落的概念和特征。2、种群的数量特征。难点、种群的数量特征。【教学课时】 2课时【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教学用具】 挂图(种群年龄结构类型)【教学过程】 第5章 生物的生殖与发育第二节 生态系统与生物圈一、种群(一)种群的概念1、概念:是指一定时期内占据特定空间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2、特征:( 1 )空间特征。区域、形式 ( 2 )数量特征。密度、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 3 )遗传特征。基因组成(二)种群的数量特征1、种群密度种群密度即单位空间内某种群的个体数量。种群密度是一个变量,随时间更替,数量也有变化。2 、出生率和死亡率出生率指种群中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死亡率则指种群中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目。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密度的重要因素。3、年龄结构(结合挂图讲解)(1)年龄结构概念: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2)年龄结构类型:增长型。年龄结构是典型的金字塔形,基部宽而顶部窄。种群中有大量的幼体,而年老的个体少,这样的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是迅速增长的种群。稳定型。年龄结构几乎呈钟形,基部和中部几乎相等,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大体相当,出生率与死亡率也大致平衡,种群数量稳定。衰退型。年龄结构呈壶形,基部窄而顶部宽。种群中幼年个体比例小,而老年个体比例大,其死亡率大于出生率,是一个数量下降的种群。4、性别比例是指种群中雄性和雌性个体数目的比例。影响种群密度,生产中可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性比,使雌性个体不能完成交配,从而降低种群密度。二、生物群落(一)生物群落的概念及特征1、概念: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称为生物群落。2、基本特征:(1)具有一定的物种组成物种组成不同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首要特征。(2)具有一定的外貌和结构其结构常常是松散的。(3)形成群落环境(4)不同物种间的相互影响物种能够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群落,应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必须共同适应它们所处的无机环境;二是它们内部的相互关系必须取得协调、平衡。(5)一定的动态特征(6)一定的分布范围(7)群落的边界特征(二)群落中物种的组成1、自然群落:物种相对稳定。2、人工群落:物种数量易改变。3、优势种:某个物种不仅数量多,而且生产数量大,在群落结构中起主要作用,那么它就成为优势种。(三)生物群落的结构1、垂直结构群落的垂直结构主要是指在生活空间的垂直方向上,种群分布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2、水平结构群落的水平结构是指在生活空间的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的起伏、光照的明暗、湿度的大小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种群的密度也有差别。总之,在一定区域内的生物,同种个体形成种群,不同种群形成群落。群落的各种特征、种群数量的变化和生物群落的结构,都与环境中的各种生态因素有密切的关系。习题与答案:一、名词解释:种群、种群密度、生物群落。二、简答:1、举例说明种群数量的特征,在实际生活中研究种群数量的变化有什么意义。2、举例说明生物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的特点。答:1、名词解释:(1)种群:是指一定时期内占据特定空间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2)种群密度:是指单位空间内某种群的个体数量。(3)生物群落: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称为生物群落。1、答:种群数量特征有:种群密度,即单位空间内某种群的个体数量。种群密度是一个变量,随时间更替,数量也有变化。如稻田中的飞蝗,在夏天种群密度较高,研究种群密度有利于农业病虫害防治;出生率和死亡率,出生率指种群中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死亡率则指种群中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目。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密度的重要因素;年龄结构,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有增长型(迅速增长的种群)、稳定型(种群数量稳定)、衰退型(数量下降的种群)。性别比例,是指种群中雄性和雌性个体数目的比例。影响种群密度,生产中可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性比,使雌性个体不能完成交配,从而降低种群密度。2、答: 群落的垂直结构主要是指在生活空间的垂直方向上,种群分布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如森林群落中,高大的乔木占据森林的上层,往下依次是灌木层、草本植物层和地被层。群落的水平结构是指在生活空间的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的起伏、光照的明暗、湿度的大小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种群的密度也有差别。例如,在森林中,乔木的基部或其他被树冠遮住的地方,光线较暗,适于苔藓植物和其他喜阴植物生存,而树冠下的间隙或其他光照较充足的地方,则生长着较多的灌木和草丛。板书设计: 第二节 生态系统与生物圈一、种群(一)种群的概念(二)种群的数量特征1、种群密度2 、出生率和死亡率3、年龄结构4、性别比例二、生物群落(一)生物群落的概念及特征1、概念:2、基本特征:(二)群落中物种的组成(三)生物群落的结构1、垂直结构2、水平结构课后评价与思考:生物基础电子教案车辐中等专业学校 吴中敏【教 材】王社光、刘 强。生物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6.第1 版【课 题】第六章 生物与环境第二节 生态系统与生物圈 三、生态系统 (一)生态系统的成分 (二)食物链和食物网 (三)生态系统的类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特征;掌握生态系统的各成分之间关系、食物链和食物网;了解知道生态系统的类型。2、过程与方法:学习生态系统的成分,理解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是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研究食物链和食物网,学会利用生物间的相互制约,控制有害生物的发生和危害。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类型学习,树立保护生态系统的意识,自觉控制人类的行为,使生态系统不受损害。【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生态系统的成分。2、食物链和食物网。难点1、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的概念。2、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等的概念。【教学课时】 2课时【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比较法【教学用具】 多媒体 挂图(种群年龄结构类型)【教学过程】第六章 生物与环境 第二节 生态系统与生物圈三、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概念:是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生态系统特征:1、它是生态学上的一个结构和功能单位,属生态学上的高层次;2、其内部具有自调节、自组织、自更新的能力;3、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三大功能;4、营养级的数目有限;5、是一个动态系统。(一)生态系统的成分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主要包括阳光、热能、空气、水分和无机盐等。2、生产者生产者是以简单的无机物制造食物的自养生物。3、消费者(1)概念:其生存必须直接或间接地依赖生产者所制造的有机物质,它属于异养生物。(2)类型:初级消费者:生态系统中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的植食性动物。以植食性动物为食的肉食性动物。以次级消费者为食的肉食性动物。4、分解者分解者是异养生物,其作用是把动植物残留的有机物分解为生产者能重新利用的简单化合物,并释放出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能够制造有机物,为消费者提供食物和栖息场所;消费者对于植物的传粉、受精、种子传播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分解者能够将动植物残体分解成无机物,被绿色植物重新利用。由此可见,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是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二)食物链和食物网1、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称食物链。2、营养级: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营养级。(根据图示进行讲解)3、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的复杂的营养关系。食物网反映一个自然环境中各种生物直接的和间接的食物关系。生态系统越稳定,生物物种就越丰富;个体数量越大,食物网就越复杂。(三)生态系统的类型(列表比较,内容有分布、特点、生物群落结构、作用等)1、陆地生态系统( 1 )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湿润或较湿润的地区, 特点主要是动植物种类极为丰富,群落的结构复杂,种群密度和群落的结构能够长期处于较稳定的状态。森林物质资源极为丰富,为人类提供了大量的木材和多种林副产品,同时,在维持全球生态环境的稳定,改善生态环境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2 )草原生态系统:主要分布在内陆干旱到半湿润地区, 草原生态系统的动植物种类和数量要少,群落的结构也不如前者复杂,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也发生了剧烈变化。草原是畜牧业的重要生产基地。草原还起到调节气候,防风固沙的作用。( 3 )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建立的生态系统,主要特点是人的作用非常突出,人类种植的各种农作物是这一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员。农田中动植物种类较少,群落的结构单一。( 4 )荒漠生态系统:主要分布在亚热带、温带等干旱地区,这里年降雨量少于200 mm ,荒漠上植被极度稀疏,动植物种类稀少,且生长缓慢。2、水域生态系统( 1 )海洋生态系统:海洋植物绝大部分是微小的浮游植物,海洋中动物种类繁多。( 2 )淡水生态系统:包括河流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池塘生态系统等,适于在淡水中生活。习题与答案:1、什么叫生态系统,它有何基本特征?2、什么叫食物链、食物网,它们是怎样构成的,两者在生态系统中有什么意义?答:1、生态系统是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其特征有:第一它是生态学上的一个结构和功能单位,属生态学上的高层次;第二,其内部具有自调节、自组织、自更新的能力;第三,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三大功能;第四,营养级的数目有限;第五,是一个动态系统。2、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称食物链。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不是固定不变的。由于受能量传递效益的限制,食物链不可能太长,一般由4 6个环节组成。生态系统中有许多食物链,各种食物链并不是孤立的。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的复杂的营养关系,称做食物网。食物网反映一个自然环境中各种生物直接的和间接的食物关系。生态系统越稳定,生物物种就越丰富;个体数量越大,食物网就越复杂。复杂的食物网可包括100种以上的物种。食物网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它维持着生态系统的平衡。生产者制造有机物,消费者消耗有机物,两者之间相互矛盾,又相互依存。当其中某一种群发生变化时,会牵动整个食物网,并在食物链上反映出来。如果森林中鸟类减少,某些昆虫因失去消费者就会爆发性增加,树木的枝叶则会受到虫害。生活中,如果人为地去除其中某个环节,将使生态失衡甚至使生态系统崩溃。因此,研究食物链和食物网,利用生物间的相互制约,控制有害生物的发生和危害具有重要的意义。板书设计: 三、生态系统(一)生态系统的成分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2、生产者3、消费者4、分解者(二)食物链和食物网1、食物链2、营养级:3、食物网(三)生态系统的类型1、陆地生态系统( 1 )森林生态系统( 2 )草原生态系统:( 3 )农田生态系统( 4 )荒漠生态系统2、水域生态系统( 1 )海洋生态系统( 2 )淡水生态系统课后评价与思考:生物基础电子教案车辐中等专业学校 吴中敏【教 材】王社光、刘 强。生物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6.第1 版【课 题】第六章 生物与环境第二节 生态系统与生物圈(四)生态系统的功能 (五)生态平衡与失调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掌握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意义。了解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掌握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生态系统稳定性。2、过程与方法:学习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理解生态系统能量能动的特点与意义,掌握利用好农作物,提高能量利用率;学习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生态系统平衡的学习,让学生理解人类应加强生态学的意义,树立科学、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观,自觉保护生态平,建设美好家园。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2、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难点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和逐级递减的原因。2、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区别和联系。教学课时 2课时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比较法教学用具 多媒体 挂图教学过程 第六章 生物与环境 (四)生态系统的功能1、能量流动(1)能量流动的概念: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和散失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2)能量流动过程:结合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进行讲解。(3)能量流动的特点:流动具有单向流动和逐级递减的明显特点。单向流动指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只能由第一营养级向第二营养级依次流向后面各营养级,一般不能逆向流动,也不能循环流动。逐级递减是指能量在按顺序流动过程中是逐级减少的,即输入到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不可能百分之百流入下一营养级。(能量金字塔图解)(4)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有助于我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利的部分。2、物质循环在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碳( C)、氢( H)、氧( O)、氮( N)、磷( P)、硫( S)等化学元素,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这就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 )水循环:水循环由大循环和小循环组成。( 2 )碳循环:结合碳循环图进行讲解,碳循环具有全球性。( 3 )氮循环:结合氮循环图进行讲解,大气中的游离氮转化为植物能吸收的氮,主要有四条途径:生物固氮、工业固氮、岩浆固氮和大气固氮。3、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生态系统主要功能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两者共同构成生态系统的核心。但两者具有不同的特点,能量流动是单向流动,不能循环,且能量在传递过程中各个营养级间是逐级递减的;而物质循环中,物质可以被生物群落循环利用,各种有机物经分解者分解,又被生产者吸收,重新进入食物链循环。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总是相伴相生,同时进行,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能量的固定、贮存、转移和释放,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过程,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食物链(网)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正是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保证了生态系统的稳定。(五)生态平衡与调节1、生态平衡的概念(1)概念:生态平衡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通过相互作用达到协调稳定状态。生态平衡的概念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长期进化所形成的一种动态平衡,它是建立在系统各成分结构的运动特性及相互关系基础上的;二是生态平衡反映了生态系统内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特征,一个地区的生态平衡是该生态体系结构和功能统一的体现。(2)特征:一个生态系统达到平衡状态,具有以下特征: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协调通畅,较长时间保持平衡状态。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按一定量的比例结合,即生物种类保持相对稳定。系统的输入和输出在数量上接近相等,系统处在动态平衡之中。2、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1 )抵抗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由生态系统内部的自身调节能力决定的,一般与生态系统成分成正比。( 2 )恢复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在遭到外界因素的破坏以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3)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的关系:对于一个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存在着相反的关系,即抵抗力稳定性越高,恢复力稳定性越低。3、生态平衡失调(1)概念:无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多高,也有一定的限度。当外来干扰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而不能恢复到原始状态的现象,称生态平衡失调。(2)原因:自然因素,主要有火山爆发、地震、洪水、火灾等。人为因素,指人类对自然不合理的利用导致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强烈变化,破坏了生态平衡。人为因素破坏主要表现有:( 1 )食物链环节破坏。( 2 )森林、草场和其他植被资源被毁。( 3 )环境污染。工业及生活排放的废气、废水、废物等,造成了环境污染。生态平衡失调给人类带来严重后果,人类应加强生态学研究,科学、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平衡,建设美好家园。习题与答案:1、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有什么关系。2、什么叫生态平衡失调?造成失调的原因有哪些?答:1、生态系统主要功能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两者共同构成生态系统的核心。但两者具有不同的特点,能量流动是单向流动,不能循环,且能量在传递过程中各个营养级间是逐级递减的;而物质循环中,物质可以被生物群落循环利用,各种有机物经分解者分解,又被生产者吸收,重新进入食物链循环。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总是相伴相生,同时进行,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能量的固定、贮存、转移和释放,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过程,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食物链(网)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正是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保证了生态系统的稳定。2、无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多高,也有一定的限度。当外来干扰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而不能恢复到原始状态的现象,称生态平衡失调。其原因有:( 1 )自然因素,主要有火山爆发、地震、洪水、火灾等。( 2 )人为因素,指人类对自然不合理的利用导致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强烈变化,破坏了生态平衡。人为因素破坏主要表现有:食物链环节破坏。森林、草场和其他植被资源被毁。环境污染。工业及生活排放的废气、废水、废物等,造成了环境污染。生态平衡失调给人类带来严重后果,人类应加强生态学研究,科学、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平衡,建设美好家园。板书设计:(四)生态系统的功能1、能量流动2、物质循环3、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五)生态平衡与调节1、生态平衡的概念2、生态系统的稳定性3、生态平衡失调课后评价与思考:生物基础电子教案车辐中等专业学校 吴中敏【教 材】王社光、刘 强。生物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6.第1 版【课 题】第六章 生物与环境第三节 生物安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生物安全的概念;理解外来物种入侵的主要途径及危害,人类应付的对策;掌握环境污染的类型及对物种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通过举例说明生物安全的概念,了解外来物种入侵的主要途径、危害及对策,培养学生的防范外来物种入侵的能力。深刻理解环境污染的类型及对物种的影响,防止环境污染。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外来物种入侵的具大危害,提高防范意识和遵规守法意识,主动宣传有关知识并加以防范。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外来物种入侵的主要途径、危害及对策。2、环境污染的类型及对物种的影响。难点、环境污染对环境及人类的影响。教学课时 2课时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教学用具 多媒体 挂图教学过程第5章 生物的生殖与发育第三节 生物安全一、生物安全的概念生物安全是指:人们对于由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体给人类健康和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可能造成的安全隐患的防范,目的在于防其弊,用其利。二、外来物种入侵(一)外来物种入侵的含义及危害1、含义:(1)外来物种:是指出现在其自然分布范围和分布位置以外的物种、亚种或低级分类群。(2)外来物种入侵:是指生物由原生存地经自然或人为因素迁入到另一个新环境,对迁入地的生物多样性、农林牧渔业生产以及人类健康造成经济损失或生态灾难的过程。2、危害:(1)外来入侵物种会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生物污染。大部分外来物种成功入侵后大爆发,生长难以控制,造成严重的生物污染,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2)外来入侵物种通过压制或排挤本地物种,形成单优势种群,危及本地物种的生存,最终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3)外来物种入侵有时还直接威胁人类的健康。(二)外来物种入侵的主要途径1、人为因素侵入分为有意识引进和无意识引进两种。2、自然因素侵入指生物靠自身的扩散传播力或借助于自然力量而传入。(三)防止外来物种侵入的对策我国对外来物种侵入的防止着重于国家能力、研究能力、监测与管理能力三大体系建设。(1 )对潜在外来侵入物种采取针对性的预防行动。一是建立健全有关预防、管理、防治外来有害生物的国家政策法规和条例。二是成立跨部门的、多学科的外来入侵生物专家工作组,加强早期预警与风险评估研究。( 2 )加强对已侵入物种的监控和管理工作。一是建立快速反应的机制与体系,一旦发现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应采取果断措施予以扑灭。二是对已入侵且大范围发生的外来有害生物,应采取各种有效的综合措施,建立长期遏止和可持续的控制与管理技术体系。三是建立经济惩罚体制,实行经济责任追究制度。无论有意识还是无意识地引入外来生物,均应采用经济政策规范引种的行为与责任等。( 3 )舆论部门、科技部门、法律部门要加强合作,做好宣传,让全社会都了解外来物种入侵的危害,提高全民的防范意识和遵规守法意识,使人们在引种或携带动植物产品入境时保持高度警惕,慎重引进非当地品种。三、环境污染对物种的影响(一)、概念:环境污染是指人为排放的有毒、有害物质破坏环境的生态平衡,改变了原来生态系统的正常结构和功能,恶化了工农业生产和人类的生活环境。(二)、分类:1、大气污染(1)污染物:有烟尘、粉尘、二氧化硫、固体颗粒、氮化物、一氧化碳等。(2)危害性:大气污染对人类和其他生物健康有很大影响,如污染物可造成人产生心理障碍,诱发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疾病。同时,大气污染还可改变区域气候及土壤、河流等的化学性质。(3)表现:温室效应:温室效应是指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含量增加,导致太阳的辐射透过地面,而地面反射出来的热能却被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吸收,最终引起地球平均气温上升的现象。减少对大气中CO2的过多排放,是抑制温室效应的根本措施。酸雨:人类活动大量燃烧石油、煤,产生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上升到天空,与天上的水蒸气相遇,形成硫酸和硝酸,使雨水酸化,这时落到地面的雨水就成了酸雨。酸雨给环境带来广泛的危害,造成巨大的损失。主要有:( 1 )损坏植物叶面,导致森林死亡。( 2 )使湖泊中鱼虾死亡。( 3 )破坏土壤成分,使作物减产或死亡。( 4 )污染地下水,对人和其他生物产生危害。( 5 )腐蚀建筑物和工业设备,破坏文物等。煤和石油的燃烧是造成酸雨的主要祸首,应采取措施减少对大气中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臭氧层破坏:臭氧层离地球表面约20 30 km ,它在地球上空形成保护膜,来自太阳的大部分紫外线不能穿过它,阻止了紫外线照射对地球和人类造成的危害。2、水污染(1)、生物富集作用: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环境中的一些污染物(如重金属、化学农药),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大量聚集的过程。1956年日本曾出现一些病因不明的患者,表现为痉挛、麻痹、运动失调、语言和听力障碍等症状,最后死亡,人们称之为水俣病。(2)、富营养化: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N、 P等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含量过高,导致藻类植物大量繁殖,并引起水质恶化和鱼类死亡的现象。海洋中发生赤潮就是海水富营养化造成的后果。3、土壤污染(1)、概念:土壤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土壤,积累到一定程度,超过土壤本身的自净能力,导致土壤性状和质量变化,构成对农作物和人体的影响和危害的现象。(2)、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工业和城市的废水及固体废物、大气中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通过沉降和降水落到地面的沉降物,以及农药、化肥、家畜的排泄物等。土壤的主要污染物包括:无机污染物(如重金属、酸、盐等)、有机农药(如杀虫剂、除草剂等)、有机废弃物(如生物可降解或难降解的有机废物等)、化肥、矿渣和粉煤灰、放射性物质、寄生虫、病原菌和病毒等。(3)、危害性:对土壤、地不水、人的危害。4、农药污染人类应减少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减轻和消除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习题与答案:一、名词解释:环境污染 、温室效应 、生物富集作用 、富营养化二简答:1、什么是生物安全?加强生物安全有何意义?2、试述外来物种入侵的含义及危害,入侵的主要途径及防止对策是什么?答:1、 名词解释:(1)环境污染:是指人为排放的有毒、有害物质破坏环境的生态平衡,改变了原来生态系统的正常结构和功能,恶化了工农业生产和人类的生活环境。(2)温室效应:是指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含量增加,导致太阳的辐射透过地面,而地面反射出来的热能却被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吸收,最终引起地球平均气温上升的现象。(3)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环境中的一些污染物(如重金属、化学农药),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大量聚集的过程。(4)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N、 P等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含量过高,导致藻类植物大量繁殖,并引起水质恶化和鱼类死亡的现象。1、答:生物安全是指:人们对于由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体给人类健康和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可能造成的安全隐患的防范,目的在于防其弊,用其利。加强生物安全对保护生态环境的平衡,保证农业生间,保护人类健康都有重要的意义。2、答:(1)外来物种入侵:是指生物由原生存地经自然或人为因素迁入到另一个新环境,对迁入地的生物多样性、农林牧渔业生产以及人类健康造成经济损失或生态灾难的过程。(2)其危害:一是外来入侵物种会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生物污染。大部分外来物种成功入侵后大爆发,生长难以控制,造成严重的生物污染,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二是外来入侵物种通过压制或排挤本地物种,形成单优势种群,危及本地物种的生存,最终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三是外来物种入侵有时还直接威胁人类的健康。(3)外来物种入侵的主要途径,一是人为因素侵入,可分为有意识引进和无意识引进两种。二是自然因素侵入,指生物靠自身的扩散传播力或借助于自然力量而传入。(4)防止外来物种侵入的对策:我国对外来物种侵入的防止着重于国家能力、研究能力、监测与管理能力三大体系建设。一是对潜在外来侵入物种采取针对性的预防行动。二是加强对已侵入物种的监控和管理工作。三是舆论部门、科技部门、法律部门要加强合作,做好宣传,让全社会都了解外来物种入侵的危害,提高全民的防范意识和遵规守法意识,使人们在引种或携带动植物产品入境时保持高度警惕,慎重引进非当地品种。板书设计:第三节 生物安全一、生物安全的概念二、外来物种入侵(一)外来物种入侵的含义及危害 (二)外来物种入侵的主要途径1、人为因素侵入2、自然因素侵入(三)防止外来物种侵入的对策三、环境污染对物种的影响(一)、概念(二)、分类1、大气污染2、水污染3、土壤污染4、农药污染课后评价与思考:生物基础电子教案车辐中等专业学校 吴中敏【教 材】王社光、刘 强。生物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6.第1 版【课 题】第六章 生物与环境第四节 人与环境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自然环境对人类的作用;理解人类发展对环境的作用;掌握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2、过程与方法:学习人与环境的关系,理解人的生存与发展,既受到环境的影响,同时又影响着环境,培养学生的唯物主义观点和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学习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的知识,提高利用和保护环境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问题是控制人口,树立计划生育观,培养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环境,使人与环境能协调地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难点、人类发展对环境的作用。教学课时 2课时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教学用具 多媒体 挂图教学过程第5章 生物的生殖与发育第四节 人与环境一、自然环境对人类的作用(一)自然环境对人种形成的作用早期阶段起着某种选择作用。(二)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作用在现代社会,人们的物质生产方式的发展水平及其生产布局,已成为影响人口分布的决定因素。(三)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二、人类发展对环境的作用(一)人类对环境的主观能动作用人类对环境施加的种种作用,既有建设性的一面,也有破坏性的一面。(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消极作用1、土地资源丧失2、森林资源严重破坏森林是最大的绿地生态系统,是维护陆地生态平衡的枢纽。3、人口急剧增加4、人类生存环境受到污染三、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一)控制人口实施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质量。(二)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做到经济发展与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自然环境相互统一,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三)保护和建设环境环境保护工作重点是防止和减少废气、废水、废物的排放,积极开展综合治理和利用,变废为宝,力争做到“零排放”。习题与答案:1、自然环境对人类有什么作用?2、人类发展对环境有什么作用?3、人与环境怎样才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答:1、人类的产生和发展依赖于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对人类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然环境对人种形成的作用自然环境在人种分化的早期阶段起着某种选择作用,但这种作用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减弱。(2)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作用在古代社会,凡气候适宜、水源充沛、土地平坦肥沃的地方,人口就易于繁殖,所以温带地区人口十分稠密,而在那些自然条件较差的地方,人们纵然能适应,因劳动生产率太低,人口也难以增殖。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空间分布还受到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在现代社会,人们的物质生产方式的发展水平及其生产布局,已成为影响人口分布的决定因素。(3)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各地区生产条件的差异,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不同程度的促进和阻碍作用。优越的自然环境有助于加快社会的发展,恶劣的自然环境则阻碍社会的发展。2、在社会发展早期,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十分明显。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和自然资源的不断开发,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作用日益增大。(1)人类对环境的主观能动作用人类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积极地作用自然,人类是自然环境发展变化的重要因子。人类对环境施加的种种作用,既有建设性的一面,也有破坏性的一面。(2)人类活动对环境的消极作用现代社会,人类不断进行荒地开垦、矿藏采掘、渔猎放牧、森林采伐、水利交通及各种工农业生产,在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迫害,严重威胁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目前,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土地资源丧失、森林资源严重破坏、人口急剧增加、人类生存环境受到污染。3、答:正视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使人类社会与环境保持协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前提。人类的整体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生产发展的基础,对人类的生存发展起着制约作用,同时,人类能动地利用和改造着自然环境。人类社会应遵循自然环境的演变规律,在能动地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引导自然环境向有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方向改变。反之,如果违背自然规律,或迟或早将受到自然的惩罚,发生危害人类生存的环境问题。目前,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问题是控制人口,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环境,建设环境。板书设计:第四节 人与环境一、自然环境对人类的作用(一)自然环境对人种形成的作用(二)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作用(三)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二、人类发展对环境的作用(一)人类对环境的主观能动作用(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消极作用三、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一)控制人口(二)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三)保护和建设环境课后评价与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