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321388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1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人教版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人教版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题:古诗词三首授课时间 :2013年 3月 18日教案序号:17课型:新授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古诗词认识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2、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诗中情景的方法,理解诗词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牧童,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4、通过学习,体会童年生活的纯真和美好,激发自己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学习重点: 理解诗词的意思,背诵、默写诗词,体会童年生活的无邪和美好。 学习准备:1、同学们可以在课前搜集、诵读、积累有关写童年趣事的诗词,可以把自己搜集和积累的古诗词与同学进行交流。2、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不同时期描写儿童生活的诗词,拓展阅读,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课时:建议23课时一、预习导航:课文导读:1、知人论世:阅读诗歌作品,一定要对作者和作者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这才能与古人为友,才能体会出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知人”,就是要了解诗人的生平、经历、境遇等,这些因素形成诗人独特的创作风格和个性,决定着诗歌的特殊主题。如陶渊明的脱俗与田园情结,李白的大气豪放,王维的生活情趣,李清照的闲适与愁苦。“论世”,就是要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诗人自身的经历与境遇离不开社会政治背景,了解他在什么情况下针对什么东西写作,也就是把诗作与写作的时代背景联系起来考察。2、诵读感悟:“三分诗,七分读。”可见,要使自己对作品有深刻的理解,进入诗情画意的境界,必须加强朗读。 一是熟读成诵。多读,琅琅出声地诵读,低唱慢吟地诵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要读出诗的节奏和重音,并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养成整体感悟的能力。二是联系扩充。即将所学的某一首古诗词,与题材内容、表现手法相近的其他古诗词联系起来诵读,以形成一个知识组块。三是想象入境。即将诵读过程作为欣赏佳作的过程,边读边想象画面,把自己融入诗词的意境之中。3、品评赏析:古典诗歌语言凝炼、语意含蓄。在古诗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基础达标1、我能多读几遍课文,结合拼音把诗词读正确,读流利,能完成以下练习。在正确的读音下画横线快乐(l yu) 清平乐(l yu) 剥落(b bo) 剥莲蓬(b bo) 亡羊补牢(wng w) 亡赖(wng w) 草铺(p p) 铺开(p p)我能正确书写本课字词,而且写得美观漂亮。牧童、蓑衣、遮住、醉酒、媚好、锄豆、剥开本课的生字我觉得比较难记的是。我采用的识记方法是 比较难写的字是,我再组两个词,增加记忆 2、我能通过( )方法理解下列词语。弄、蓑衣、蒿、棹、怪生、茅檐、相媚好、亡赖3、通过反复朗读,我发现 。诗人描述的儿童生活给我的印象是 ,表达诗人 的思想感情。学贵有疑:我在预习时遇到了关于( )方面的问题,提出来与同学交流: 挑战自我读了三首诗,你的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你体会到了什么?在诗词旁边做批注。二、拓展阅读:我们学了牧童,看到了一个可爱、调皮,自由自在的牧童,请大家读下面的诗,然后回答问题。所见 牧童清 袁枚 唐刘驾牧童骑黄牛,牧童见客拜,歌声振林樾。山果怀中落。意欲捕鸣蝉,昼日驱牛归,突然闭口立。前溪风雨恶。你觉得所见中写的是一个怎样的牧童?刘驾的诗中又写了怎样的牧童?与课文中的牧童比较一下: 三、作业及活动设计:建议组织一次古诗文朗读比赛。教学反思: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诗中情景的方法,理解诗词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课题:古诗词三首2授课时间 :2013年 3 月 18日教案序号:18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4个生字,会写7个认识的字。理解“弄”、“怪生”、“相媚好”、“亡赖”等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词。默写牧童,能用自己的话表达诗词的意思。3想象诗词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并在说的基础上改写成短文。教学重点:理解诗词意思,体会诗词意境,练习感情朗读。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传神,感悟诗词中童年生活的快乐、田园生活的温馨,受到美的熏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有人说,童年是一支支动听的歌,是一幅幅美丽的画,而我要说童年是一首首美妙的诗,只要用心去读,就能读出歌,读出画,读出许多美好的事。今天,咱就一起来试试。教师以抒情的话语,为课堂营造轻快、愉悦的学习氛围,同时不露声色地点明了诗歌的学习要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趣。二初读古诗,想象画面1自由朗读两首古诗。注意“蓑”、“遮”的读音和写法。2指名诵读,读出诗歌的节奏。全诗节奏可以这样划分:“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通过评读、赛读、合作读等多种形式,指导学生读通诗歌,读出节奏。3再次诵读全诗,发挥想象,在牧童和舟过安仁两首诗中,分别看到了怎样的画面?想象是理解诗意的翅膀,通过再现诗歌画面,有助于学生对诗歌意思的理解,充实诗歌的内涵,使学生易学、乐学。三品读古诗,领悟诗意1师提出自学要求,生自由组合,选择其中的一首合作学习。进行品读理解。自学要求:(1)借助课文注释、工具书,或与组员探讨,理解字词,初步理解诗歌大意。(2)交流自己的独到见解,从诗中你听到了哪些动听的声音,想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悟到了哪些美好的情感?(3)练习有感情地朗诵诗歌。(4)把想象到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形象、流畅地描述出来。这两首诗的主人公都是孩子,展现的是美好的童年,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并不遥远,理解起来也较容易,因此可安排充足的时间,小组合作,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学习)2 交流反馈。学习牧童。(1)理解字词(2)精读诗句,理解诗意,领略诗境,领悟诗情A“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你感受到了什么?感受到孩子是那么的悠闲自得、怡然而乐,感受到的是一种野趣。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读这两句。B“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说说诗句的意思和感受,然后感情朗读。可以感受到孩子的心情是那么的舒畅,他的生活是那么无忧无虑,非常惬意。C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一个怎样的牧童呢?从哪里看出来的?是一个可爱、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小牧童。D如果你就是牧童,你会在月光下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呢?而诗人又想借这个小牧童表达什么呢?广阔的草地令人神往,悠扬的笛声使人心动,美丽的月夜让人陶醉。一个“横”、 “弄”、 “卧”,更是充满了随性、自然。对于学生来说,这就是他们所期盼的无拘无束的生活。这个小牧童,就是他们理想的化身,因此,引导学生置换成牧童,设身处地想牧童所想,做牧童所做, 从而更好地领略诗境、领悟诗情。(3)诵读古诗,感受意境 学习舟过安仁(1)理解字词(2)品读诗句,入情入境A“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读了这两句,你好象看到了什么?B“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理解诗句意思,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感受到两个孩子淘气可爱、天真顽皮。(从“张”、“使风”等动作中看出)C你喜欢他们吗?诗人喜欢吗?为什么?学生放飞想象,仿佛和诗中的两个小童一起收篙停棹、张伞使风,听到了水声、风声、欢笑声,想到了自己曾做过的调皮事,怎能不喜欢呢?而诗人又何尝不是这样的呢? (3)带着自己的体验,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读出孩子的调皮,感受那悠闲的画面。四再读古诗,陶冶情趣 比较两首诗,你有什么话想对谁说?学了这两首诗,学生一定有很多感触,因此配上轻快的音乐,让学生美美诵读,然后说说自己的心里话,可对诗中的儿童说,对家人说,对老师说既可给学生倾吐的机会,又可拓宽思维、丰富体验。 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背诵古诗。(2)默写牧童。(3)选择其中一首古诗,可自创一幅图画,也可改编成一篇小短文。 教学反思:想象诗词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课题:古诗词三首3授课时间 :2013年 3 月 19日教案序号:19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4个生字,会写7个认识的字。理解“相媚好”、“亡赖”等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词,能用自己的话表达诗词的意思。3想象诗词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并在说的基础上改写成短文。教学重点:理解诗词意思,体会诗词意境,练习感情朗读。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传神,感悟诗词中童年生活的快乐、田园生活的温馨,受到美的熏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引入新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牧童和舟过安仁两首诗,哪个孩子给你留下了最深的印象?这节课,我们再来认识另外几个男孩,走进他们的生活。通过回忆,既巩固了旧知,加深了印象,又自然地引出新知,激发了学习兴趣。二揭题解题,获得知识1.引导学生观察此课题与其他诗歌题目的区别。2.了解“词”的有关知识。3.师小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南宋著名爱国诗人辛弃疾写的一首词清平乐?村居。结合课前预习,通过观察比较,让学生自主发现词与诗的区别,掌握词的有关知识。4.初读全文,读准读通。(1)自由读词,读准字音。(注意:醉、媚、锄、媪、亡赖、剥) (2)合作探究,理解字词。(可以查字典、看图、联系上下文,也可以相互讨论)(3)全班齐读,男女生赛读,同桌互读,且读且评,读出韵律节奏。三品读全文,获得美感 1边读边想象画面,谈谈有什么感受,试着用一个词语概括。 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想象画面,谈感受,整体把握课文的情感基调,为下面准确地理解课文打下基础。 2.课文中,什么给你留下了最深的印象?(1)“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感情练读,读出孩子们的轻松、活泼、愉快。(2)“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他们会亲热地说些什么呢? 这句中的哪个字生动地写出了他们的心情?(“醉”。) 难道仅仅是酒使他们醉了吗?说说你的体会。从最深的印象入手,自由选择句子研读体会,学生兴趣浓厚。三个儿子的铺排描写,生动传神的动作,读起来琅琅上口,理解起来形象自然。老夫妇的亲密无间,配合学生的大胆想象,只要合理,均予以肯定。这样,更加拉近了学生与词中人物的距离,贴近了人物的心理,丰富了人物的内涵,使形象更加真实、丰满。(3)“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结合图画,说说感受。四再读全文,升华情感学生自由读,边读边悟情。能用自己的语言把欣赏到的画面描绘出来吗?再读全文,再现画面,并用自己的语言把全文景象描述出来。不仅是对全文意思的巩固,又锻炼了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总结:乡村条件简朴,但环境优美,夫妇恩爱,孩子勤劳,生活温馨,难怪令人陶醉。你能通过朗读把词中的情趣表现出来吗?配乐朗读或背诵。五课外拓展,激发兴趣 1.背诵这首词。 2.把这首词改编成一篇优美的短文。 3改编歌曲,用自己喜欢的曲调唱清平乐?村居。 4.收集、背诵其他描写童年趣事的古诗词。 练习设计: 1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1)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2)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3)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2读了这三首古诗词,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体会到怎样的乐趣?3利用课余时间,读读宋词等经典文学作品,感受我国古代文学的艺术魅力。教学反思:想象诗词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课题:冬阳.童年.骆驼队1授课时间 :2013年 3 月 20日教案序号:20课型:新授 学习目标:1、认识3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继续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结合重点词句去体会作者怀念童年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4、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抄写喜欢的句子。 学习重点: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围绕关于“骆驼队”的回忆来表现童年生活的表达方法。学习准备:学生搜集关于描写童年生活的作品,教师可以准备城南旧事的音像片段和歌曲送别 课时:建议两课时 一、预习导航:课文导读:本课语言纯朴,作者的感情多融在这纯朴的语言中。同学们在读文时,要把自己当做文中的主角,全身心投入,入情入境地读,对于重点词句要认真品味,才能体会到课文所表达的情感,回头再领悟作者是怎样表达的就水到渠成了。基础达标:1、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给画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毡帽(zhn zhn)卸煤(xi y)咀嚼(jio ju)慢慢地嚼(jio ju)“卸”是左右结构的字,第六笔是( )。“袄、袍”部首都是( ),与它们部首相同的字有( )、( )、( )、( )。“嚼”字共( )画,第十七笔是( )。一字组多词毡( )( ) ( )袄( )( )( )卸( )( )( )漠( )( )( )我能把生字写好。2、我能通过( )方法理解课文中的新词语。3、通过读文,我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作者童年时这样几件事: 4、我体会到 学后疑问: 挑战自我我能背诵课文二、合作探究阅读提示:读、画、思、写、背、练是阅读最好的方法,快试一试!1、文中的场景描写得很细,如“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从这段话中你能体会到 2、作者之所以写这么细是因为 。文中还有这样的句子,读一读,画一画,想一想,把你的体会批注在书上。3、骆驼为什么系铃铛,“我”想到的原因是: ,从“我”的想法中你能体会到 4、读最后一自然段,你能体会到 5、本文看似写的事很多,但都是围绕 来写的。6、如果能把内心的感受读出来,把喜欢的段落背下来,那多好啊!教学反思: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怀念童年的思想感情。课题:冬阳.童年.骆驼队2授课时间 :2013年 3月 21日教案序号:21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3个生字,会写9个认识的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读懂课文,了解作者童年时对骆驼的喜爱,想象课文描写的童年生活画面,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3背诵喜欢的段落,抄写喜欢的句子。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读读小说城南旧事。教学重点:能从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几个片断中,通过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童趣,感受作者的怀念之情。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最后两段。课前准备:歌曲送别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营造氛围 1时光悄悄流逝,留下许多美好的回忆,藏在我们每个人的记忆深处。你还记得小时候哪些有趣的事呢?(送别的音乐轻轻响起)深情的音乐在教室里缓缓流淌,营造出淡淡的怀旧情思。教师细腻真挚的语言,“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敞开心扉,或是一件傻事,或是一个教训都如同一坛陈年老酒,历久弥新,不经意间,把大家融进了课文的意象和情感空间。2看来,幸福的童年真是各有各的幸福。这节课,我们再一起走进台湾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童年。(出示课题,生齐读课题。)冬阳,童年,骆驼队,三个词组成了文章的题目。从这三个词语当中,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借这三个意象鲜明的词语,学生联想到冬日的暖阳,一队队的骆驼,清脆的驼铃,好奇的孩子虽说与真正理解课文还有一定的差距,但为下面的深入学习作出了铺垫。就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回忆他那充满稚气的童年往事吧。二。交流信息,了解作者与背景1交流课前收集的相关信息。2结合“资料袋”,总结出示。三。初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1)借助文中注音和工具书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思考:作者回忆了童年生活中的哪几个片断,分别在课文的哪些自然段? 2汇报、交流(教师及时板书)(1)注意“嚼”字的读音和写法。(2)作者回忆了童年生活中的这四个片断。四品读课文, 体会童年趣事刚才我们一起说了作者童年的往事,是不是觉得很有意思?那就拿起笔来,把你觉得最有趣的一件事用笔划一划,然后在旁边用简单的一两句话或一个词写下你的感受。 (1)再读课文,边读边划,体会感悟。 (2)汇报、交流A“学骆驼咀嚼” 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在胡须上。(从骆驼咀嚼的样子中体会作者观察仔细、描述生动。)“我看得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想到这时候我龇牙咧嘴的样子,怪怪的、傻傻的,体会我看得很投入。)教师范读,学生想象。生交流:想象到的“我”学骆驼咀嚼的画面。随着老师舒缓的朗读,学生身临其境。把自己当作文中的“我”,就站在骆驼的面前,看着骆驼咀嚼草料。有的觉得好笑;有的觉得很有趣;有的觉得很傻,却又傻得可爱,深刻体会“我”看得入神,喜爱之情也就不言而喻了。 带着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B“想象驼铃用处”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看它从不着急,慢慢地走,总会到的;慢慢地嚼,总会吃饱的。骆驼队伍过来时,你会知道,打头儿的那一匹,长脖子底下总系着一个铃铛,走起来,铛、铛、铛地响。“为什么要系一个铃铛?”我不懂的事就要问一问。(体会“我”对骆驼的关注。)“不是的,爸!它们软软的脚掌走在软软的沙漠上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从“想象铃铛用处”体会“我”大胆丰富的想象力及童心的天真、幼稚。)爸爸想了想,笑笑说:“也许,你的想法更美些。”在这里,爸爸会想些什么?笑的是什么?女儿的话可能也勾起了父亲的童年回忆,天真、可爱的想法可能也令他似曾相识。所以,从他的话中体现出对女儿的宽容、呵护。我的幼稚心灵中却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我对爸爸说:“不是的”(想一想:“我”为什么会有和大人不同的想法。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引导学生从不同侧面多角度地去理解。因为上文学习已明白了“我”对骆驼的喜爱,所以这里才会有不同于大人客观实际的想法,可能出于对骆驼的喜爱,而更多地加上了自己的主观情感,如:不希望骆驼遇到危险;不希望骆驼旅程太孤单;希望铃铛可以给骆驼和拉骆驼的人增加情趣等等,进一步说明了“我”对骆驼的喜爱。同时,也令人深切感受到了“我”的天真、可爱。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五总结学法,布置作业学生归纳,教师总结:反复品读画词句、谈感受感情朗读。2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写写自己观察小动物的一个场面。教学反思:读懂课文,了解作者童年时对骆驼的喜爱,想象课文描写的童年生活画面,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课题:冬阳.童年.骆驼队3授课时间 :2013年 3 月 22日教案序号:22课型:新授 学习目标:1、 继续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结合重点词句去体会作者怀念童年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抄写喜欢的句子。 学习重点: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围绕关于“骆驼队”的回忆来表现童年生活的表达方法。教学过程一回顾学法,复习导入回忆本课主要内容,复习学习方法。二迁移学法,回忆童年A“想替骆驼剪毛”冬天快过完了,春天就要来,太阳特别暧和铃铛在轻松的步伐里响得更清脆。读读这段话,从这段话里又看出了什么?(1)看出“我”很爱整洁,想把骆驼弄干净一点。(2)从这个片断中体会作者叙述的真实,描写的逼真。(3)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B“追问骆驼去处”(1)自由朗读这个片段。(2)从“总是问,总是问”联系全文内容,想想,“我”可能还会问些什么?孩子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缠着大人追问却又常被敷衍的经历都不陌生。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想象当时的“我”还会问什么,在尽情提问中不知不觉地更接近了文中的主人公。(3)从“追问骆驼去处”这个片段体会到“我”的好奇心和对骆驼的喜爱。(4)分角色感情朗读。三继续品读,怀念童年这么多的为什么,长大后的“我”还会再问吗?“学骆驼咀嚼”、“想替骆驼剪毛”这些事还会再做吗?请找出文中相应的自然段。(1)自由朗读,体会情感。(2)全班交流: A“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了。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时光匆匆,一去不复返,每个人都得长大,童年也就一去不还了。童年可以有漫无边际的想法,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长大后却离我们渐行渐远。那些童年往事仅管傻,仅管幼稚,却都是我们最美好的回忆。B“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又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又听见缓缓悦耳的驼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当“我”又看到冬阳下的骆驼队,触景生情,就又想起了那段难忘的童年生活。)C细细品读这两个句子,体会作者情感。D带着感悟有感情地朗读。联系全文内容,联系自己生活,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充分品读感悟,降低理解难度,获得真切感受。四总结全文,珍惜童年 正是和这篇课文一样,城南旧事写出了我们每个人的共同感受,所以才能深深地打动读者。后来,它被拍成了电影,又深受观众的喜爱。(再次响起送别)让我们伴着深情的音乐,再来读读课文的最后两段话。照应开头,再次深化本课主旨。在配乐朗读中,共同把情感推向了高潮。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抄写喜欢的句子。2写一段自己的童年中最有情趣的事情。3.推荐阅读小说城南旧事。练习设计:1读一读,写一写。毡帽、装卸、咀嚼、沙漠、寂寞、棉袄、袍子、傻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再回答问题。课文以 为线索,回忆了童年生活中的 、 、 和 几个片段,表现了_。“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如何理解?教学反思: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围绕关于“骆驼队”的回忆来表现童年生活的表达方法。课题:祖父的园子授课时间 :2013年 3 月 25日教案序号:23课型:新授 学习目标:1、认识8个生字,读读记记“蚂蚱、樱桃、蚌壳、瞎闹、锄头、倭瓜、水瓢、圆滚滚、一动不动”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心情,感悟作者的表达方式。4、积累语言。学习重点:自主读书,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学习准备:搜集或借阅萧红的呼兰河传课时:建议一课时 一、预习导航:课文导读:“祖父的园子”充满了生命的气息,这里花是自由的、鸟是自由的、虫子是自由的这自由让作者的童年充满了无尽的快乐!建议同学们阅读本文时要善于运用以前在讲读课中学到的阅读方法,结合课前的提示,充分地自主地读文,边读边画出课文中哪些情景让“我”久久不能忘怀?并用简短的语言概括出来。“我”在园子里心情怎样?在此基础上认真朗读课文,并积累语言。基础达标:1、我首先读了阅读提示,提示我在读课文时思考: 。 2、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完成以下练习。“倭”字很容易读错,不要秀才识字认半边,不读wi,而是读( ),组词( )。“蚌”字是( )结构,部首是( ),组词( )。与“瓢”字形相近的字有( )、( )、( )等,写“瓢”字时,“瓜”千万不要写成“爪”。 “嗡”“啃”都是形声字,我能再写几个这样的形声字。 仿写:金灿灿 、 、 (我的识字方法很多,本课的生字我采取了 方法识记的。)3、通过读文,我知道课文主要讲 。4、初读课文后,我体会到 读后疑惑:在读文过程中,我也在思考,有些问题想与同学交流:问题一: 问题二: 教学反思:认识 “蚂蚱、樱桃、蚌壳、瞎闹、锄头、倭瓜、水瓢、圆滚滚、一动不动”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课题:童年的发现授课时间 :2013年 3 月 26日教案序号:25课型:新授 学习目标:1、会写14个生字,会认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胚胎、祸患、滑翔、双臂、天赋、妨碍、岂止、痴迷、厘米、羞愧、幸亏、驱逐、迫害、随心所欲、运转自如、厘米、绞尽脑汁”等词语。读读记记“澄澈、困窘”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童年时代的求知欲望、探究精神和大胆的想象,体会作者回忆童年生活时自豪和愤懑交织的情感。3、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培养想象能力。学习重点:学习重点是入情入境地读文,把握课文内容,感受人物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准备:学生收集科学家发现、发明的故事读一读。 课时:建议两课时 一、预习导航:课前导读:童年是多姿多彩的,在童年时代的我们,有时一个胡思乱想,也有可能成为一个伟大的发现或是解开了一个世界未解之谜。俄国著名作家费奥多罗夫向我们介绍了自己在九岁时就发现了达尔文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这是他大胆想象、善于思考的结果。读罢此文,一定会引起你深深的思考。阅读提示:边读边批注,不仅能记下读文时的瞬间感悟,还能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试试看!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很多,如:“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你能说说句子意思吗?画出其他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把你的理解批注在书上。基础达标:1、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完成以下练习。我能正确读写“胚胎、祸患、滑翔、双臂、天赋、妨碍、岂止、痴迷、厘米、羞愧、幸亏、驱逐、迫害、随心所欲、运转自如、厘米、绞尽脑汁”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情不自禁(jn jn) 禁(jn jn)止折(zh zh sh)合 折(zh zh sh)腾 折(zh zh sh)本辨字组词梢( ) 妨( ) 构( )迷( ) 某( ) 胞( )稍( ) 防( ) 沟( )谜( ) 谋( ) 抱( )2、我能通过( )等方法理解下列词语。澄澈、随心所欲、天赋、绞尽脑汁、困窘、眉目、进化3、通过读文,我知道课文主要写了: 我还知道课文先写 ,然后写 最后写 。4、作者给我的初步印象是: 学贵有疑:初读课文后,我有个( )方面的疑问需要与同学交流。 挑战自我我能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发明 发现 发生(1)我为自己( )了胚胎发育的规律而兴奋不已。(2)电灯的( )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教学反思:能正确读写“胚胎、祸患、滑翔、双臂、天赋、妨碍、岂止、痴迷、厘米、羞愧、幸亏、驱逐、迫害、随心所欲、运转自如、厘米、绞尽脑汁”等词语。读读记记“澄澈、困窘”等词语。课题:童年的发现2授课时间 :2013年 3 月 26日教案序号:26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1认读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胚胎、祸患、滑翔、天赋”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解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领悟作者童年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4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想象能力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入情入景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我” 发现了什么,重点了解“我”是怎么发现的。2感受人物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课文幽默活泼的语言风格。教学难点: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危险”等含义深刻的句子。课前准备:1.回忆自己童年的“发现”。2.通过查阅课外书,上网等途径收集有关科学家发明发现的资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读题质疑,激发兴趣 难忘的童年生活中,我们不知不觉得成长着,有笑,也有泪;有喜,也有忧今天我们学习童年的发现,不知它又能带给我们哪些感受。(出示课题)从课题中,你最想了解什么?从课题着手,学生提出自己最想了解的问题,五年级的学生已具有较高的阅读能力,因而学生通过自行梳理,确定有探讨价值的问题,如:“我”的发现是什么?是怎么发现的?即明确了本课的主要学习任务。二.紧扣“发现”,初读课文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我”童年的发现是什么?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人是由细胞构成的从细胞变成小鱼,经过了很长的时间。现在,这一段时间就折合成一个月。从小鱼变成青蛙又得经过很长时间,又折合成一个月。这样推算下来,到变成人,正好是九个月。”3仔细读读这几句话,理解句子意思,并带上自己的理解转述这几句话。 4联系整段话,反复朗读,体会当“我”发现这个规律时,是怎样的心情。(格外高兴、得意)前后几句连起来理解,抓住“绞尽脑汁”、“想啊想啊”、“嘿”、“哈”等词语体会发现的来之不易,从而更能体会出发现后的兴奋之情,才会发出“如此简单明了”、“大概还没有人发现这个道理”的感慨。5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三.围绕“发现”,精读课文1默读课文,思考:“我”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又是怎样找到答案的?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谈谈自己的体会。分小组学习,将找到的句子读一读,谈谈自己的体会,并讨论交流不理解的问题。2探讨交流,理清脉络(1)“我”是在做梦中发现自己总在飞翔,并且发现其他同学也具有“飞行”的天赋,于是便产生了好奇,想解决这个奇妙的问题。“只要双脚一点,轻轻跃起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飞到哪里。”借这些优美的词句,闭上眼睛想象这段话描写的情景,体会“我”在梦中飞行的无比快乐和惬意。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是否有类似的经历,进行大胆的想象和扩充,并带着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2)我们一起找到老师,请他给我们解答。“为什么只有晚上睡觉时才长?”“那么为什么人在生长的时候就要飞呢?这究竟是什么道理?”“人怎么会是鸟?” 找出这些问题之间的关系,明白后一个问题都是对前一个问题的追问,从一个又一个的追问中,感受到“我”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想象当时的情景,分角色朗读对话,读出人物的心情,加深对人物的印象。(3)老师并没有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便激发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以至于亲自抓来鱼,仔细观察,想从鱼身上发现人应具有的某些特征。“我想得是那样痴迷,以至于从河里抓到一条鱼,我都会翻来覆去地看个仔细,恨不得从鱼身上发现将来的人应具备的某些特征。”用心朗读这句话,想象“我“研究一条鱼的样子,会翻来覆去地看些什么?想些什么?初步感受“我”执着探究的精神。 (4)“我”经过思考、推算,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四.转述发现,小结课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我”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体会作者执著探究的精神。五.布置作业 用自己的话说说“我”的发现和发现的过程。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的朗读。教学反思: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领悟作者童年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想象能力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课题:童年的发现授课时间 :2013年 3 月 27日教案序号:27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1解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领悟作者童年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2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想象能力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教学重点:感受人物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课文幽默活泼的语言风格。教学难点: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危险”等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过程一.回忆导入,激趣朗读“我”的发现有趣吗?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二.再读课文,体味感受学生自读课文说说作者的秘密被是怎样被证实的。2引导理解“老师误解了我的笑声,以为我的笑不怀好意。”当老师讲到“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从简单生命进化成人的过程”时,“我”想起了自己的发现居然跟进化论的观点完全一致,因此,“情不自禁”地笑出了声音。这里丝毫没有恶意。那么,为什么老师会以为“我”不怀好意呢?3引导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这句话的意思。(1)结合自己的实际回忆讲述生活中探究秘密的小事。(2)引导学生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通过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等人的遭遇,用自己的话举例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3)通过朗读体会作者内心的感受。三.结合课文,赏析作者从“我”的发现和发现过程,你觉得“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找出相关的句子来理解,并带着理解有感情地朗读。1“我”是一个富于幻想的孩子“每天夜里做梦我都会飞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飞到哪里。”“人是由细胞构成的这样推算下来,到变成人,正好是九个月。”2“我”是一个执着探索的孩子“那天我们几个人决定去见我们的老师,让他来解答这个奇妙的问题等你们升入高年级,上课时老师都会给你们讲解。”“我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恨不得从鱼身上发现将来的人应该具有的某些特征。” 3“我”是一个幽默风趣的孩子“听完这句话,你大概会忍不住哈哈大笑竟使我当众受到了惩罚。”“幸亏他没有容我解释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或发现,有时还会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四.联系生活,总结交流1从“我”的童年发现中,你有什么启发或体会?鼓励学生多角度地理解、体会,如:“发现童年的胡思乱想,异想天开也是一种发现、创造”“童年很美好,可以漫无边际的幻想”“我们也要培养大胆创新、坚持不懈的钻研精神”2你在学习、生活中有没有自己的发现?说出来和大家交流交流。五.布置作业1写一写自己的“发现”。2收集同学间的发现,看看谁的发现最有意义。练习设计:写出近义词祸患 迷恋 妨碍写出反义词轻盈 澄澈-理解句子“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 教学反思:感受人物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课文幽默活泼的语言风格。课题:儿童诗两首1授课时间 :2013年 3 月 28日教案序号:28课型:新授 学习目标:1、借助拼音读准本课出现的生字“丫”,读读记记“花苞、柔软、柳絮、喧闹、梳妆、虎牙、水墨画”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通过朗读课文,感受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4、感悟儿童诗的特点,进行语言积累。学习重点:通过自主阅读,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激发学生读儿童诗的兴趣。一、预习导航:课文导读:童年就是一首首优美的诗,同学们品读着贴近自己生活,琅琅上口的儿童诗,一定会引起你无限的遐想,产生作诗的欲望。本首诗里洋溢着的浓浓的现代气息,或静静地读书,或呼朋唤友去钓鱼、游泳,时时享受着童年生活的快乐。同学们读诗时要充分注意课文的体裁特点,要整体把握诗的内容,边读边想象画面,从而感悟童年生活的幸福。基础达标1、阅读提示我们“童年是诗、歌、梦”这三个句子写得很美,我要抄下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