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小学心理学章节解析.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8306144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小学心理学章节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12年小学心理学章节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12年小学心理学章节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年小学心理学章节解析小学心理学复习知识要点:第一章绪论第一节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识记:1、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研究人自身的科学。2、 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建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的诞生。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至今才有一百多年的历史。3、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类。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性、自我意识、个性心理特征。第二节 对心理的基本认识识记:1、人脑的结构:延脑、桥脑、中脑、间脑、小脑、大脑。2、神经系统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反射是机体的神经系统对刺激作出规律性的应答活动。3、反射可分为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先天固有的、不变的反射;条件反射:是后天形成、易变的反射。它是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4、客观现实是心理产生的源泉。5、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领会:如何正确的认识人的心理?(科学的心理观或辩证唯物主义的心理观)1、 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2、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1)客观现实是心理产生的源泉。(2)心理是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3)心理是在实践中发生发展的。第三节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识记: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谈话法、问卷法、测验法、产品分析法)、实验法等。小学心理学复习知识要点:第二章(一)第一节 注意的概述识记:1、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2、根据注意产生和维持有无预定目的以及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可将注意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3、有意注意: 是指有预定的目的,在必要时还需做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4、无意注意: 是指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做意志努力的注意。5、有意后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又不需太大意志努力的注意。6、注意不是独立心理过程,是一种心理状态。7、注意时的外部表现:适应性运动;无关运动的停止;呼吸运动的变化。领会:1、无意注意产生的条件:(1)客观条件。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刺激物的运动变化;刺激物的新异性。(2)主观条件。人对事物的需要、兴趣;人的情绪和精神状态;人的知识经验。2、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1)对目的任务的理解。(2)用坚强的意志排除干扰。(3)把智力活动和实际操作结合起来。(4)培养间接兴趣。第二节 小学儿童的注意识记:1、注意品质包括广度、稳定性、转移和分配等四种。2、注意的分配:指在同时进行两种或几种活动的时候,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3、实现注意分配的必要条件是:在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中,只能有一种是不熟悉的,其余应达到动作熟练,自动或半自动化程度。4、注意的转移:指根据新任务,主动及时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对象上。5、注意稳定性指把注意集中保持在某一对象(事物或操作活动)上时间的长短。分为广义(集中于一活动)的注意稳定性和狭义(集中于一事物)的注意稳定性。狭义的注意稳定性有一特殊现象:注意的动摇或注意的起伏。应用: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联系教育教学实际)注意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必要前提,也是教师顺利完成教学的重要条件。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根据注意的规律,组织好学生的注意,才能使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小学心理学复习知识要点:第二章(一)一、课堂上怎样组织学生的注意(一)无意注意的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无意注意是由客观事物的特点和人的内部状态引起的,它既可以成为顺利进行教学的积极因素,又可造成学生学习上的分心。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防止和排除那些分散学生注意的不利因素。充分利用教学的积极因素。1、优化教学环境。为了尽量避免分散学生注意因素的出现,(1)学校应该在远离公路、铁路和闹市的地方。(2)教室要与音乐教室、操场有一定距离,使学生的学习环境尽可能安静。(3)教室内的布置要适当。(4)教师的穿着打扮要大众化。(5)教室要保持空气新鲜,光线充足。(6)教育学生遵守纪律,上课不迟到,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2、教学内容要丰富、新颖、系统、严密。(1)新颖、系统、严密的教学,容易引起和稳定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相反,内容贫乏、零乱,脱离实际的教学,学生不感兴趣,注意容易涣散。(2)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要适当,太难太深,太易太浅的内容都不会引起学生的兴趣。(3)教师的教学应结合学生的实际,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增加新信息和新内容,循序渐进,逐步深入,才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4)既不要生怕学生不懂,不厌其烦地重复,又不能超出学生接受水平,一味的赶进度,这些做法都无法使学生的注意保持在所学的内容上。3、教学方法要生动、活泼、灵活、多样,富有启发性。(1)教师要尽可能利用刺激物的特点来吸引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注意。(2)讲授重点的地方要加强语气,适当重复,一边讲一边写黑板,以引起学生的注意。(3)把讲述、提问、演示与学生看书、回答、做练习、做实验等各种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4)启发式教学是引起和保持学生注意的重要手段。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动脑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兴趣盎然。(5)正确而合理地运用直观教具也有助于引起学生的兴趣。(6)教师讲话要生动、形象、有趣,每句话都应该让学生听清、听懂,声音的高低快慢要适度,要有抑扬顿挫的变化。(7)板书要整齐,字迹要工整。这样就容易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二)有意注意的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学习是一种紧张艰苦和持久性的活动,会遇到困难和干扰,只依靠无意注意就难以完成学习任务。学生要搞好学习,必须学习那些没有兴趣,但又必须学习的知识,这就得靠有意注意来引起和维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遵循有意注意的规律去组织教学。1、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培养间接兴趣。(1)教学活动中要做到“教有方向”,“学有目标”。(2)对于那些学生没有直接兴趣的学科和教材,或者学习中遇到的新问题、新任务、新要求,更要引导学生对学习结果的向往和追求,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2、加强组织纪律教育,建立教学常规。(1)建立正常的教学常规,使学生养成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学习活动,这有利于增强学生有意注意的力量,从而减少注意的分散。(2)培养学生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严格遵守纪律和作息制度,养成自觉组织和安排学习、休息和娱乐活动的习惯,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3、严密组织课堂教学。这是维持学生有意注意的一个重要条件。(1)教师讲授的内容和时间的安排必须严密紧骤,使教学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2)教师要善于面向全体学生,安排与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让所有学生都积极投入紧张的学习活动,减少注意分散的机会,从而保证有意注意长时间地处于稳定的状态。(三)两种注意交替的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在教学中单纯依靠无意注意,会使教学活动缺乏目的性和计划性,不能发挥学生学习的首创性,学习的知识、杂乱无章,浅尝辄止,遇到困难和干扰,容易分散注意,半途而废。过分强调依靠有意注意,学生容易疲劳造成注意分散。因而必须交替使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在一堂课中,(1)上课开始时,学生的注意往往还停留在原来感兴趣的活动对象上,必须通过组织教学明确目的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2)接着通过教师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新内容发生兴趣,形成无意注意;(3)讲到重点、难点和关键时,又提醒学生加强有意注意;(4)在一段紧张努力学习之后,再适当的变换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转入无意注意;(5)下课前,学生注意容易涣散,在布置作业时又要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这样一堂课就能做到注意的松紧交替,有张有弛,不易疲劳,始终保持稳定持久的注意,顺利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二、课堂上学生分心的控制措施分心是指一个人的心理活动在必要的时间内不能充分地指向和集中,或者完全离开当前指向和集中的事物而转移到无关的事物上去的心理状态。课堂上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恰当的控制措施,消除分心。(1)超前控制。预先估计可能产生的分心情况和分心的学生,采取预防措施,“打预防针”,减少或消除分心的产生。(2)信号控制。教师发现学生分心情况,可采取举目凝视,变化表情动作,变化语调、语气,做出特定的手势或暂时停止讲课等暗示信号,向分心的学生示意,及时制止。这样做可以不中断正常教学过程。(3)邻近控制。教师一边讲课一边走近分心的学生并站在他的身旁,或轻拍其背或加重语气以提醒。(4)提问控制。教师发现有的学生不注意听课时,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提出一个问题,然后指名不注意的学生起来回答,以达到控制分心的目的。(5)表扬(批评)控制。表扬专心听课的学生,使不注意听讲或违犯纪律的学生警觉,从而自我改正错误,自动转入注意听课状态。当然,采取恰当的批评,指出违犯纪律和不注意听课的错误,控制分心,也是必要的。(6)偶发事件的处理。课堂上有时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件,如外界的干扰,学生的纠纷。教师应先稳定一下学生的情绪,然后提问“刚才讲到哪里了?”以此把学生的注意力拉回到所讲的课题上来。小学心理学复习知识要点:第二章(二)第三节 感觉和知觉的概述识记:1、感觉:是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2、知觉:是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3、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发生的。它们共属于认识过程的初级阶段。4、感觉的种类:根据感受器的不同,可把感觉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外部感觉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肤觉;内部感觉有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5、感觉的产生是分析器工作的结果。分析器是由感受器、传导神经和大脑皮层相应区域联合组成的神经机构。6、知觉的种类:按知觉中起主导作用的感觉为分类标准,可将知觉分为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味知觉、肤知觉。按知觉的对象为分类标准,可将知觉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7、适应:是在刺激物持续作用下引起感受性的变化。8、视觉适应较明显,可分为明适应和暗适应。嗅觉、味觉、触觉等均有适应现象。只有痛觉很难适应,正因如此,才对生命具有保护意义。9、错觉: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不正确的、歪曲的知觉。10、感受性是感觉器官的感觉能力;感觉阈限是能引起感觉的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感受性和感觉阈限呈反比。领会:1、感受性变化的规律:(1)感觉的适应现象。(2)感觉的相互作用。是一种感觉的感受性因其它感觉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的现象。变化的规律是微弱的刺激能提高另一种感觉的感受性,而强烈的刺激则降低另一种感觉的感受性。(3)实践与感受性变化。2、知觉的特性(规律):(1)知觉选择性。人有选择的把某一事物作为知觉对象,其它事物作为知觉的背景。(2)知觉整体性。知觉对象由不同部分和属性组成,人在知觉时,总是把它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3)知觉理解性。在知觉过程中,人总是用过去的经验对感知事物进行加工处理,并用观念把它们标示出来。(4)知觉恒常性。当知觉条件发生一定的变化时,知觉的印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1、感觉:是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2、知觉:是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第四节 小学儿童的感觉和知觉识记: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是从现实中获得感性认识的主动积极的活动形式。领会:1、小学儿童观察能力的发展:(1)认识“个别现象”阶段。(幼儿)(2)认识“空间联系”阶段。(小学低年级儿童)(3)认识“因果关系”阶段。(小学低中年级儿童)(4)认识“对象总体”阶段。(小学高年级儿童)2、小学儿童观察品质的特点:(1)观察的目的性不强。(2)观察的精确性不高。(3)观察不讲顺序。(4)观察的深刻性差。应用:小学儿童观察力的培养。观察力的发展不是先天安排好的,而是在实践活动中,教师通过有目的、有意识的培养中发展起来的。要提高小学生的观察能力,宜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要使儿童明确观察的目的任务。2、要使儿童具有相应的知识准备。3、指导儿童观察的方法,培养观察的技能。(1)加强观察方向的引导。(2)充分利用感官,勤与思考。(3)观察时要细致耐心,学会运用比较。4、要重视观察结果的处理和运用。第三章 学生第一节历史上不同的儿童发展观及其教育影响关于儿童发展的理论,除了儿童发展的概念以外,还包括关于儿童人性特点、儿童发展的性质、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和儿童发展的价值目的等重要内容。关于儿童人性和儿童在个体人性展现方面所表现出的差异性原因的问题,历史上有三派不同的观点: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和辐合论。一、遗传决定论遗传决定论者认为,人性的个体的差异是由个体的遗传素质或人的自然素质中的某些特点所决定的。在这一类思想中,有代表性的观点包括柏拉图的人分三等论、基督教的“原罪说”和中国古代的性善性恶论等等。在柏拉图的儿童发展观中,儿童发展的目标及个性的差别,早已由人生来的自然素质所决定了。他认为上帝造人是采用了金、银和铁三种不同的材料。柏拉图关于儿童天生素质不等的观点,为教育实践中的阶级差别提供了理论依据。在中世纪的西方教育中,基督教的“原罪说”成为一种典型的儿童观。在这种理论中,儿童被视为生而“有罪”的人,赎罪成了人生的目的,教育成了帮助他们尽快赎罪的手段。中国古代教育中的儿童观,是围绕对人性的认识展开的。主要形成了三种有代表性的观点。以孟子为代表的性善论、以荀子为代表的性恶论和董仲舒、韩愈提出的性分上中下三等的观点。遗传决定论使人们相信,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这种观点不仅为统治阶级放弃民众教育、实行等级教育制度找到了理论依据,也为个别教育者推卸自己的责任找到了借口。二、环境决定论环境决定论认为,真正在儿童的发展中起着绝对影响作用的力量,是儿童生活环境和后天所获得的教育引导。在环境决定论的儿童发展观中,洛克的“教育万能论”和华生的“环境决定论”有着很大的影响。洛克在其所著的教育漫话中提出“白板说”,认为“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就是由于教育之故。”行为语义心理学家华生说:“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更给我一个特殊的环境,我可以运用特殊的方法,把他们加以任意改变,或者使他们成为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家,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和盗贼。”环境决定论否定人的生物遗传素质在儿童发展中所起的作用,确信在儿童发展过程中,是其后天的生活经历和环境影响在起决定的作用,因而环境决定论又被称之为养育论。环境决定论关注儿童生长的环境条件、后天教养内容和教育方法,以及这些环境因素在儿童成长与发展中的重要影响作用。环境决定论的盛行,直接导致了传统教育实践重视教师权威和书本知识、学校纪律的等特点,此外,“严师出高徒”、“棍棒底下出孝子”等。第三章 学生三、辐合论辐合论,也称之为二因素论。这种发展观肯定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两种因素对儿童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而且二者的作用各不相同,不能相互替代。20世纪50年代前后,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这两种相互对立的儿童发展观,逐渐放弃相互排斥、开始走向相互包容。德国心理学家施太伦在其所著的早期儿童心理学一书中,明确地提出儿童心理的发展是受环境和遗传二因素共同影响的“合并原则”。辐合论认为:“心理的发展并非单纯地靠天赋本能的逐渐显现,也非单纯地对外界影响的接受或反映,而是其内在品质与外在环境合并发展的结果。发展等于遗传与环境之和。”并非所有肯定这两个因素的学者,都简单地同意“发展等于遗传与环境之和”的判断。美国的心理学家吴伟士认为,虽然儿童的发展是其遗传和后天环境共同影响的结果,但是这两种因素在儿童的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一般而言,儿童的发展就其发生学的意义而论,遗传的制约性要大于环境因素的力量,随着儿童机体的成熟程度的提高,环境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则越来越重要。也有一些学者在辐和论的基础上,将环境因素进一步划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因素,又将后者分为社会文化、家庭和学校教育等若干因素,以期更加精确地把握对儿童发展的可能性影响,并利用各种因素去提高儿童发展的水平与速度。辐和论对教育实践的影响是明显的,儿童心理学理论被确定为教育者必备的知识,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也被视为教育活动的重要理论依据;同时,在教育实践中也加强了对教育内容、方法选择方面的控制,加强了对学校教育环境的设计与控制。第四章 教师第一节 老师的社会地位、作用与劳动特点一、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在原始社会,从事教育活动的主要是氏族和部落的首领,以及具有生产和生活经验的年长者。在奴隶社会初期,掌管文化的主要是国家官吏和巫师,他们从事专门的文化整理、研究和教学工作,也在政府中担任一定的官职,所以有“政教合一,以吏为师”的说法。在中世纪西方,存在着宫廷教育、教会学校、骑士家庭教育等教育类型,教师兼任官吏、僧侣、绅士者很普遍。在近代,专门培养教师的初等师范、中等师范和高等师范应运而生,教师职业更趋专业化。如果我们给我国的“教师”下一个定义,可以引用1993年10月31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条的规定作一个界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这一概念包含以下三层含义:(1)教师是专业人员,这是就教师的身份特征而言的。作为从事专门职业活动的专业人员,必须具备专门的资格,符合特定的要求。主要有三:一是教师要达到符合规定的学历;二是教师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三是教师要符合与其职业相称的其他有关规定,如语言能力、身体状况等,同时,教师必须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2)教师的职责是教育教学。这是就教师的职业特征而言的。(3)教师的使命是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这是就教师的工作目的而言的。二、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应具备的条件(1)具备专门的知识技能。一方面,教师需要具备相应的学科专业训练,达到相应的学历要求;另一方面,教师还需要进行教育理论、心理科学和教育基本技能的训练,这是教师能够胜任教育教学岗位的前提。同时,教师的在职培训也是教师资格得以延续的基础。(2)以奉献和服务精神为核心理念的职业道德。(3)具有为学生和社会所公认的复杂知识技能权威和影响力。(4)具有充分自治和自律性,有正式的专业组织对行业服务、培训及资格认证进行管理。在我国,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教师的培训、教师资格认证等事务,教师专业自治团体目前尚未形成,教育行政干预教师专业事务的程度仍相当高。第四章 教师三、教师的地位教师的地位一般是指教师的社会地位,它是由教师在社会中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和文化地位构成的。其中经济地位主要是指教师职业在社会各职业中的经济收入的地位,它决定了教师的职业声望、职业吸引力和教师从事该职业的积极性和责任感;政治地是体现了社会对教师职业的评价以及教师在政治上应享有的各种待遇;文化地位体现了教师在掌握、传承和展现文化中的地位。(1)从历史的角度上看,社会对教师的工作都相当尊重。一方面,教师在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为社会培养所需的人才,也为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的合理化、合法化做出重要的贡献;另一方面,教师群体中也有相当数量的人员直接服务于经济、政治,并创造着文化,他们中有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科学家,住院病人是社会的中流砥柱。因此,人们一般都尊重教师,并注重提升教师的社会地位。中国古代儒家把教师的地位抬得很高,常常把教师与君相提并论(孟轲)。荀况进一步把师纳入了“天、地、君、亲”的序列。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我们对于国家的贡献,哪里还有比教导青年和教育青年更好、更伟大的呢?”1985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决议,确定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开展尊师活动,奖励模范教师。(2)从现实的角度上看,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对于稳定教师队伍、加速普及义务教育、提高素质教育的水平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应该从根本上解决中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问题。为此,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地位问题。首先,从社会和政府的角度上,应确保教师的收入“不低于或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其次,从学校和教育行政的角度看,应确保教师能够有效地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中来,同时加强教师的培训,以充分地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使教师能够获得正常的晋升和学习提高的机会。再次,从教师自身的角度看,教师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加强自身的教育能力,以自己的专业素质获得社会的认同。第四章 教师第二节 教师素质中小学教师的素质要求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文化素养与学科专业知识、教育理论知识与技能、职业道德素养。一、文化素养与学科专业知识为顺利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中小学教师需要具备相应的文化素养与学科专业知识。(1)具有所教学科的全面而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首先,教师要对所教学的课程知识和技能有全面而扎实的掌握。其次,在全面扎实掌握的基础上,要进一步精益求精。再次,教师要在掌握所教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相关领域的知识。(2)具有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与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首先,具有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与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是充实和丰富教育教学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需要。其次,教师具有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与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也是满足中小学生好奇心、求知欲和发展学生多方面兴趣和才能的需要。再次,教师具有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与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也是指导学生课外、校外活动和生活的需要。最后,教师具有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与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也能够提高教师的威信,提高教育的效能。小学心理学复习知识要点:第五章第一节 情感的概述识记:1、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体验。2、情感和认识过程的联系:认识过程是情感产生的前提和基础;情感反过来又会影响认识过程。3、 情感的外部表现叫表情。表情可分为面部表情;身段表情;言语表情。4、 情感的功能:具有调节行动的功能和信号交际的功能。5、 情感的种类:(1)按情感的状态,可把情感分为激情、心境、应激三种。激情是一种猛烈的、迅速爆发而时间短暂的情感状态;心境是一种比较微弱、平静而持久的情感状态;应激是在突然出现紧张情况时产生的情感状态。(2)按情感的社会内容分类,可把情感分为道德感、理智感、美感。道德感:是关于人的言行是否符合一定的社会道德标准而产生的情感体验。美 感:是人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对客观事物、艺术品以及人的道德行为的美学价值进行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理智感:是人在智力活动中产生的情感状态。第二节 小学儿童的情感识记与领会:小学儿童情感发展中的几个问题。小学心理学复习知识要点:第五章1、过度焦虑又称儿童焦虑症,是儿童情感发展中较常见的一种问题。分为素质性焦虑和境遇性焦虑两种。(1)过度焦虑儿童的表现:A、整日忧心忡忡,总担心回发生什么事情。B、对自己做过的事是否适当,总感到不放心。C、对自己某方面的能力过分担心,生怕不如别人。D、常感到有躯体疾病(实际没有)。E、有明显的紧张感,不能放松自己。F、自我意识强烈。(2)如何帮助过度焦虑的儿童。首先区分其性质,如属境遇性的,找出成因,加以调整,就会收效。如属素质性的,往往与性格有关,则帮助其找出性格的不足,培养自信、自立、客观判断等方面的能力,通过长时间帮助,逐渐改造。2、恐怖症是儿童对某些事物、情境或观念表现出不适当的、异常强烈的恐怖情绪。(1)儿童恐怖症的类型:儿童恐怖症通常可以归为以下几种:A、动物恐怖症;B、特殊境遇恐怖症;C、见人恐怖症;D、学校恐怖症。(2)儿童恐怖症产生的原因:A、不恰当的恐吓;B、性格缺陷。(3)对恐怖症儿童的治疗方法:一般采用系统脱敏法。系统脱敏法(又称交互抑制),采用让人的肌肉放松的方法来逐步与紧张对抗,最终以松弛压倒紧张恐怖。其治疗包括:A、肌肉放松训练;B、建立恐怖等级;C、实际治疗。小学心理学复习知识要点:第五章第三节 意志的概述识记:1、意志:是人在行动中自觉的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2、意志的三个特征:明确的目的性、以随意运动为基础、与克服困难相联系。3、意志与认识的关系:意志的产生以认识过程为基础。意志又对认识活动产生巨大的影响。4、意志与情感的关系:情感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或阻力;意志对情感起着调节和控制作用。5、意志行动的主要心理成分:动机冲突、意志行动的决策、意志努力。6、意志品质包括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和坚持性。和自觉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受暗示性和独断性;和果断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优柔寡断和冒失;和自制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冲动性和怯懦;和坚持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动摇。小学心理学复习知识要点:第六章第一节 品德的概述识记:1、品德:是个人依据社会道德采取行动时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2、道德是社会现象,品德是心理现象,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体现。3、品德的形成既受社会生活条件的影响,也受人的心理发展规律的制约。4、品德的心理结构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等心理成分构成。道德认识是道德情感产生的基础,道德情感又影响道德认识的形成及其倾向性。儿童在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基础上产生道德动机,并可引发出一定的道德行为。道德意志调节和控制一个人的道德行为。第二节 小学儿童品德的发展领会与应用:1、小学儿童道德判断的特点:小学儿童在道德判断上,总的发展趋势是只注意行为的效果, 逐步过渡到比较全面地考虑动机和效果的统一,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规律。(1)从他律到自律。小学儿童的道德判断是从以依靠他人的评价为标准逐步发展到以自己独立见解为标准的。这种转折一般以9岁为界限。(2)从效果到动机。小学儿童道德判断的依据是由行为后果逐步发展到行为动机,然后才到后果与动机统一的水平。(3)由片面到全面。小学儿童的道德判断往往从带有较大的片面性逐步发展到比较全面、客观,从只看现象逐步发展到深入事物的本质。2、小学儿童道德行为发展的一般趋势:(1)道德行为的发展与认识水平的提高相适应。(2)由外部调节向内部控制过渡。(3)道德行为习惯在逐步养成。第六章 教育的组成部分第二节 智育识记:1、智育:是教育者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提升教育对象的智慧水平为目标的教育。2、智力:智力实际上是人的智慧能力,可以表现为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像能力等各种认识方面能力的综合,也可以理解为一种系统处理和加工信息的综合心理能力。3、任务、内容:智育的根本任务是要培育或发展学生的智慧,尤其是智力。智育的主要任务和内容应当是传授知识、形成技能和发展智力。4、小学智育的实施:通过各科文化课的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去实现。5幼儿智育的任务、内容:(1)向幼儿传递有关自然和社会的粗浅的知识;(2)发展幼儿的智力;(3)发展幼儿的语言;(4)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三节 体育识记:1、体育(狭义):指学校教育中有意识地增强学生体质、发展体能、锻炼体魄的教育活动。2、学校体育的基本特性:(1)教育性;(2)技能性;(3)娱乐性;3、学校体育不同于竞技体育,也不同于一般的身体锻炼。4、学校体育的具体功能:(1)健体功能;(2)教育功能;(3)娱乐功能第四节 美育识记:1、美育:是以培养学生感受、表现、鉴赏、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促使学生追求人生的情趣与理想境界为目标的教育。2、广义美育:“指 将美学原则 渗透于各科教学后形成的教育”或“实质美育”。3、狭义美育:专指“艺术教育”或“形式教育”4、美育的功能:(1)直接功能即“美育”;(2)间接功能即育德、促智、健体等;(3)美育的超越性功能:即对于现实生活的超越所形成的人生意趣和理想境界追求等。5、美育的任务:(1)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2)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3)培养和提高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4)培养和提高学生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的能力;6、美育的类型:(1)艺术美育;(2)自然美育;(3)社会美育(生活美);(4)教育美育;第七章:第一节课程概述识记:1、几种不同的课程观:(1)课程是知识:是比较早、影响相当深远的观点,也是比较传统的观点。这种观点目前仍然是最具代表性和广泛性的。强调学习者在课程面前是接受者的角色;(2)课程是经验:认为课程是从学习者角度出发和设计的,课程是学习者个人经验相联系、相结合的,强调学习者作为学习主体的角色。强调和依赖学习者个性的全面参与及主动性、积极性、选择性、感情、兴趣、态度等。(3)课程是活动:强调学习者是课程的主体,注意学习者的能动性,强调以学习者的兴趣、需要、能力、经验为中介实施课程,2、课程:是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引导下所获得的经验,这些经验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需要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水平,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安排地。从目前而言,“课程是经验”的观念更加符合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和发展的需要。3、课程论:就是研究课程的专门理论。领会与应用:1、决定课程的几个基本关系:(1)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间接经验为主的课程,典型的表现形式是学科课程,认为课程就是分别从各门科学中选择主要内容,组成不同学科,彼此分立地安排它们的顺序、学习时数和期限。直接经验为主的课程,典型的表现形式是活动课程,认为课程应当是一系列学生自己组织的活动,学生通过活动学习,获得经验,培养兴趣,解决问题,发展能力。两种主张都有积极和消极因素。既不能把学科课程当作唯一的课程类型,也不能把活动课程作为课程主体,在我国小学课程的传统中学生的直接经验是相当缺乏的。因此如何在小学课程中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将是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课题。(2)知识与能力的关系:课程究竟是给学生知识还是发展学生的能力?教育史上曾分为两派,一派是形式教育派,强调课程以训练学生能力为主;一派是实质教育派,强调课程以传授知识为主。两种主张都只看到了问题的一方面而忽略了另一方面,知识与能力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不能截然分开。(3)分科与综合的关系:这是当代课程研究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古代或早期的课程是以整体、综合为特征的,近代课程是分科的。分科课程发展和相对成熟后表现出来的弊端是:分科过细,过繁所导致的学科之间相互隔膜,相互封闭的状况,以及由此而来的学科之间的重复,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我国分科绝对化比国外更加严重。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综合化作为一个主要任务有着深远意义,加强综合化是小学课程今后长期的努力目标。(4)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的关系: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之间的区别在于前者强调重视人,崇尚个性,后者则强调科学本身的价值和力量。我国既提倡科学精神和科学知识,又提倡尊重学生和重视个性发展,在课程中同时加强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第二节课程的基本范畴识记:1、课程的目标:(1)课程目标的垂直分类:教育目的或教育宗旨阶段课程目标学年学科目标;(2)课程目标的水平分类: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2、课程的内容:课程设计、课程目标、课程评价、课程实施。3、课程的基本结构:教学计划(课程计划)、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科书。4、课程的类型:我国小学阶段的课程类型主要有:(1)学科课程;(2)活动课程;(3)综合课程。5、课程结构的改革:决定课程不同结构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根本最基础的是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是不同课程的具体结构赖以建立的依据。活动课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以自主性探索实践为主,人们所熟悉的教学大纲+教科书的课程微观结构就无法满足需要了,那么,以自主性探索学习方式为基础的课程,采用单元的形式最为适宜。其结构至少包括主题、任务、评价标准三个部分。第八章教学第一节教学的意义与任务识记:1、教学:乃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2、在小学教育中,教学处于核心地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是学校全部工作的中心,教学目的的实现和教育任务的完成,主要是凭借教学活动实现的。领会:1、教学的任务:(1)学习基础文化科学知识;(2)培养各种基本能力;包括学习能力,规则意识和遵守规则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3)养成和发展情感、态度、价值观:第二节教学活动的本质与模式识记:1、教学模式:以某种教学理论为指导,以一定的教学实践为基础形成的,教学活动的各个成分按照一定的要求和程序整合而成,比较固定的和具有典型性的教学实践形式。2、教学模式的种类:(1)师生系统地传授和学习书本知识:代表人物有夸美纽斯、赫尔巴特、裴斯泰洛齐、乌申斯基等,结构为:诱导学习动机领会新教材(感知、理解)巩固知识检查。(2)教师辅导学生从活动中自己学习:代表人物有杜威、福禄培尔、结构为:设置问题情境确定问题或课题拟定解决课题方案执行计划总结与评价。(3)折衷于两者之间地教学模式:a发现学习模式,代表人物布鲁纳,结构为明确结构,掌握课题,提供资料建立假设,推测答案验证(一次或几次)作出结论。B范例教学模式:代表人物为瓦.根舍因,结构为解释作为范例的个别事物解释范例的类或属掌握规律范畴获得对自我或人类的理解识记与领会:1、如何理解教学活动的本质或规律:教学对学生来说是一种认识活动,教学活动服从人类认识的一般规律,即从感性到理性,再由理性到实践。但是,教学活动又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具有以下特殊性:(1)教学认识是学生的认识:(2)教学认识是间接的认识;(3)教学认识是有领导的认识;(4)教学认识是教育性的认识第三节教学原则识记: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应用:1、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1)直观性原则:直观手段有实物直观、模具直观、语言直观、;(2)启发性原则:(3)系统性原则;(4)巩固性原则;(5)量力性原则;(6)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原则;(7)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8)因材施教的原则;第四节教学组织形式识记:1、班级授课制:把学生按照年龄和知识水平分别编制成固定的班级,由固定的教师按照各门学科的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按照固定的课程表,一节课一节课地向全班学生进行教学。理解与应用:1、如何评价班级授课制:优点:(1)班级授课制使教学获得了较高的效率,使教育普及成为可能;(2)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便于有计划地、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3)由于学生是按照年龄和程度编成班级,水平接近,有利于他们彼此之间的互相交流和启发。局限:(1)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学生比较多的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现成知识;(2)为学生提供的实践性学习、探索性学习的机会比较缺乏,不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3)不能很好地适应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地多样化,形式比较固定化,缺少灵活性。(4)强调统一性,难以适应学生地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5)每个学生实际上分别地对教师负责,彼此之间缺乏分工与合作,因此学生地互相交流和启发难以保证。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近代以来,班级授课制成为中小学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但人们并没有停止对新的教学组织形式的探索,目的是试图在保持班级授课制优越性的同时能够克服它的局限性。(1)分层教学(分组教学)将学生按照智力测验分数和学生成绩分成不同水平的班组,教师根据不同班组的实际水平进行教学。(2)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小组为主体,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机制,以小组目标达成为标准,以小组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组织形式。(3)小班教学学生人数通常在1525人之间。第九章 教学方法识记与应用:1、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1)讲授法:识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地方法。是一种最古老的教学方法,也是迄今为止在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最普遍的一种教学方法。其基本形式是教师讲、学生听,具体可以分为讲述、讲读、讲解。运用讲授法要注意:a保证讲授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b讲授要作到条理清晰、重点分明;c语言讲究艺术;d注意与其他教学方法配合使用。(2)谈话法:是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借助启发性问题,通过口头问答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判断等思维活动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其基本形式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独立思考进行学习。运用谈话法要注意:a作好充分的准备;b谈话要面向全体学生;c在谈话结束时进行总结。(3)讨论法: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围绕某个问题发表和交换意见,通过相互之间的启发、讨论、商量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讨论法的基本形式是学生在老师引导下借助独立思考和交流学习。运用要注意:A选好讨论内容;B、肯定学生各种意见的价值;C、善于引导;(4)试验法:是学生在教师知道下,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操作,观察和研究这种操作引起的现象和过程,以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试验法的基本形式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自主的学习。运用要注意:a准备工作充分;b及时、具体的指导;c、帮助学生总结。(5)实习作业法:是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在课内或课外进行实际操作,将已学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教学方法,其基本形式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运用要注意:a提出明确要求;b、选择恰当的方式;c、做好事后的检查。(6)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各种练习,从而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其基本形式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一种实践性学习。运用要注意:a、明确练习的目的和要求;b、指导正确的练习方法;c、合理安排练习步骤;d、科学掌握练习量;e、及时给予学生反馈;f、练习方式要多样化。(7)参观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组织学生到校外观察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从而获取新知识或验证已经学习过的知识的教学方法。参观法的基本形式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获得直接经验。运用要注意:a、做好观察的准备;b、指导观察的进行;c、总结观察的收获。2、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发展:(1)发现学习:是由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提出的教学方法。发现法的具体做法是:教师提出课题和一定的材料,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活动,最后得到学习结果。发现法更加关注学习过程。(2)探究研讨法:这种方法适合于小学教学,尤其是自然课教学中,这种方法的特点是:a、从具体材料引发学习;b、通过集体交流和研讨促进学习;c、鼓励学生的语言表达;d、肯定学生在学习中所犯错误的意义;(3)纲要信号图式教学法:是前苏联教师沙塔洛夫创立的。是一种由字母、单词、数字或其他信号组成的直观性很强的图表,是教学辅助工具。它通过各种“信号”提纲挈领、简明扼要地把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表现出来。(4)暗示教学法:是保加利亚医学博士卢扎诺夫创立的。其基本原理是:广泛利用环境的暗示信息,充分利用人的可暗示性,使理智与感情统一,有意识功能和无意识功能统一,尤其使调动和发掘大脑无意识领域的潜能,使学生在愉快气氛中不知不觉接受信息。其具体做法是:a善于激发学生动机,设置能够诱发学生学习潜能的外部环境,充分考虑学生个性的完整性、尽可能彻底的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尊重学生,帮助学生确立自信。B、用跨学科的观点,按照课题编制较大的教学单元,加强教学的整体性逻辑的感情效果。C、充分利用各种艺术手段,采用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单项综合的艺术形式配合教学进行。(5)非指导性教学:代表人物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他以“病人为中心”的治疗理论为基础形成了颇具特色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论。非指导性教学根本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自我反省 活动及情感体验,在融洽的心理气氛中自由地认识自我、表现自我、最后达到改变自我、实现自我。这种教学地基本特征是:a、极大地依赖个体成长、健康与适应的内驱力,排除各种有碍于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障碍;b、强调情感因素,强调教学情境的情感方面而不是理智方面;c、强调学生“此时此刻”的情形,而不关心他过去的情感和经验;d、强调人际接触和人际关系在教学中的地位。第一节 教学手段识记:1、教学手段:就是教学活动中师生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2、传统的教学手段:粉笔、黑板、教鞭、模型、 标本 等。3、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幻灯机、电影、唱片、录音机、闭路电视和语言教室。第二节 小学教学工作的实施识记与领会:1、教学工作实施的一般过程是: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和批改、课外辅导。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小学教学中教学工作具体实施最常见、最普遍的过程。这样的过程对于以学生接受性学习为主要基础的学科课程是适宜的。(1)备课:备课是教学工作的基础,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备课主要备教材(钻研教材)、备学生(了解学生)、设计教学过程(学期或学年教学进度计划、单元或课题教学计划、课时教学计划即教案)上课:上课是全部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取决于教师上课的水平。作业的布置与批改:布置作业的要求是:a、作业内容应当符合教学大纲与教科书的要求,作业目的明确,每项作业都有明确的意图,为学生知识的巩固、技能的训练服务。b、作业的分量要适当;坚决杜绝“题海战术”和用作业惩罚学生的做法,保护小学生的身心健康;c、布置作业时要有明确的规定,规定完成时间。d、对学生作业要认真、及时批改。(2)课外辅导:是上课的补充和辅助,是适应学生个别差异、因材施教的主要途径和措施;内容包括:解答学生的各种问题,指导学生完成作业,为成绩差的学生补课并帮助其克服学习上的困难,为成绩优异且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个别指导,分个别辅导和小组辅导两种形式。第三节 幼儿教学的组织识记:1、作业活动的设置幼儿园设置了体育、语言、常识、计算、音乐、美工等六门作业。2、作业的设计与准备:教学计划有学期计划和教案两种。第十章 课外活动第一节识记:1、课外活动:指学校根据学生的的意愿,载课堂教学之外利用课余时间为其组织的各种教育活动,以使学生得到主动、生动活泼的发展。2、课外活动的特点:自愿参与;自主活动;形式多样;内容开放;第二节 课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识记:1、课外活动的内容种类:(1)科技活动;(2)学科活动;(3)文体活动;(4)课外阅读活动;(5)游戏活动;(6)社会活动;(7)主题活动;2、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以参加活动的人数(即活动的规模)为标准进行分类,学校课外活动组织形式分为:(1)个人活动:也叫个别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根据个人的特长、能力水平和兴趣爱好独立地进行的各种学习和实践活动。这里的个人活动,主要强调的是在教师专门指导下的单独活动,往往是针对特长生和某些方面有学习障碍地学生实施地一种活动形式。(2)小组活动:课外活动小组,是各种普遍参与的持续性专项活动中最基本的组织形式。主要依据学生的兴趣和特点进行组织,也有进一步按学生的水平进行分组的小组划分。学校要为课外活动小组提供相对固定的活动场所,使小组活动有计划地按进度进行。(3)群众性活动;其规模比较大,至少以一个年级的学生作为活动参与者,也可扩大为全校活动或校机联合活动。第三节 课外活动的设计与指导应用:1、课外活动设计应遵循的原则:(1)以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化发展需求为基础;(2)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动手能力、个性特点和合作能力为主要目的;(3)知识性、趣味性和实践性兼顾,使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灵活多样、丰富多彩;2、课外活动指导应遵循的原则:(1)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和兴趣、特长;(2)注重学生的平衡发展,兼顾全面发展与特殊能力的养成;(3)重视游戏和自由活动。第十一章 班主任与少先队工作第一节 班主任工作识记:1、班主任:是受学校委托、按照学校的教育要求和班级教育目标,全面负责和主持一个教学班各项具体工作的教师。2、班级:是学校教学和管理的基本单位。一般指将年龄相近、知识水平程度基本相同、有共同学习任务的同一年级学生编成有固定人数的学生群体。其主要特点是具有行政性、同一性、独立性。3、班集体:指由全班学生组成的集体。具有目标性、组织性、纪律性、民主性等特点。4、班主任的职责:其基本职责是组织和培养良好的班集体,对全班每个学生的发展全面负责。5、班主任的任务:思想品德教育、文化学习知道。6、班集体的功能:是学生形成集体意识、促进学生社会化的基地;班集体是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班集体不仅是教育的客体,也是教育的主体。生进行了解 和研究的方法。应用要求:要有明确的观察目的;要有科学可行的观察计划;及时作好观察计划;整理分析材料;写出结论。(2)谈话法:是班主任有目的、有准备地与学生通过问卷方式直接交谈,从中了解学生情况的一种方法。应用要求:确定好谈话目的、内容;对谈话过程有周密思考;谈话态度亲切、和蔼诚恳;根据不同学生个性,采用灵活多样的谈话技巧;耐心听取学生意见;谈话后写出谈话纪录。第十一章 班主任与少先队工作领会与应用:怎样做班主任工作:1、了解和研究学生:了解和研究学生班集体,了解和研究学生个人。方法有观察法、谈话法、问卷法、作品分析法、调查法、测量法等。(1)观察法: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指班主任再自然情况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2、组织与培养班集体:(1)班集体形成和发展的三个阶段:组建班集体阶段;班集体初步形成阶段、班集体的形成发展阶段;(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的要求和方法:确定目标;建立班委会;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组织开展班集活动;3、作好个别教育工作:包括优秀生和后进生两个方面;4、营造优雅的班级环境:包括布置教室、办好班报、建设生态角几个方面。5、协调好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加强与任课教师的团结合作;作好班级少先队工作;作好家长工作;6、作好班主任工作计划和总结.第二节 少先队工作识记:1、少先队的历史:少先队诞生于1924年,最早的名字是劳动童子团,民主革命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重大贡献。1949年10月13日党委托青年团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少年儿童组织中国少年儿童队。1953年6月改名为中国少年先锋队。2、少先队的性质:(1)群众性和先进性的统一;(2)服务性和社会性的统一;(3)服务性与自主性的统一。3、少先队的基本任务:队章规定的任务(略),新时期党赋予少先队新的职能和使命:一是团结教育,二是代表参与,三是服务保护。团中央将“竭诚为少年儿童服务”作为新时期少先队工作得出发点和落脚点。4、少先队的组织:共青团受党的委托直接领导少先队。全国和地方各级少先队工作委员会在全国和地方少先队经常性工作的领导机构。少先队基层组织一般建立在初中和小学,以学校为单位建立大队、中队、小队。“把全体少年儿童组织起来”是少先队组织工作的方针。领会和运用:1、少先队活动的基本内容(1)基础的共产主义教育;(2)劳动教育;(3)科学教育。(4)体育和美育活动。2、少先队活动的基本形式:(1)队会,分为大队会、中队会、小队会。(2)礼仪活动,指少先队的礼节和仪式;(3)阵地活动,是少先队大队或中队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