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18个文言虚词的意思用法整理.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8297611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文言文18个文言虚词的意思用法整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考文言文18个文言虚词的意思用法整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考文言文18个文言虚词的意思用法整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文言文18个文言虚词的意思用法整理 一、而【本义】像人们面部下垂的胡须胡须。【假借义】 1面部的胡须往往连接在一起连词,表示前后两个语法单位(词、短语等)之间的各种关系。表示并列关系,可不译。【成语举例】公而忘私存而不论避而不谈 【成语例释】合而为一:把散乱的事物合在一起。不一而足:足,充足。指同类的事物不只一个而是很多,无法列举齐全。【经典文言】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蟹六跪而二螯故其国富而兵强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此人喜嘉善,而乐人攻己短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夫夷以众,则游者众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才”“就”“接着”“就在这时”“原来已经”。【成语举例】废书而叹鸡鸣而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言而喻【成语例释】得而复失:复:又,再。刚得到又失去了。 尽欢而散:尽情欢乐之后,才分别离开。多指聚会、宴饮或游乐。不教而诛:教:教育;诛:处罚,杀死。不警告就处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经典文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掠泗、楚而溃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此两处则用法与而同)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表示递进关系,可以翻译为“并且”或“而且”。【成语例释】久而久之:经过了相当长的时间。【经典文言】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表示转折关系,连接语意转折的词语、句子,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可是”“但是”等。【成语举例】华而不实不约而同不谋而合不翼而飞不劳而获【成语例释】大而无当:当,底。虽然大,却无底。原指大得无边际。后多用作表示大得不切合实际、不合用。犯而不校:犯,触犯;校,计较。受到别人的触犯或无礼也不计较。【经典文言】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心恚愤而无如何何前是而今非也?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闻也 表示修饰关系,把表示动作行为方式、手段、时间等的状语跟中心词连接起来,现代汉语中没有相应的词语,可以不用翻译。【成语举例】拂袖而去冲口而出垂手而得背道而驰半途而废乘虚而人蜂拥而来从天而降【成语例释】及锋而试:及:乘;锋:锋利,比喻士气高昂;试:试用。趁锋利的时候用它。原指乘士气高涨的时候使用军队,后比喻乘有利的时机行动。侧目而视:侧:斜着。斜着眼睛看人。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愤恨。垂拱而治:垂拱:垂衣拱手,形容毫不费力;治:平安。古时比喻统治者不做什么使天下太平。多用作称颂帝王无为而治。【经典文言】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吾恂恂而起 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吾恂恂而起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喟然而叹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看到成名养的那只蟋蟀,就捂着嘴吃吃地笑了起来)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潭西南而望呱呱而泣表示因果关系,连接有因果关系的词语或句子,相当于“因而”。【成语例释】淡而无味:淡,薄,与“浓”相对。菜肴因盐少而没有味道。亦泛指清淡无味。亦形容说话、写文章内容平淡,无趣味。【经典文言】不得已而为之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表恶其能而不用也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此两处以都表因果)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可以翻译为“如果”“假如”。【成语例释】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犯了过错如果能够改正,就是最好的优点。【经典文言】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子产而死,谁其嗣之(继承他)?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死而有知,其几何离夫设教而犯,君之劣也(8) 表示目的关系,目的是,来,用来。缦立远视,而望幸焉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君臣固守,以吞周室宁许以负秦曲作师说以贻之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这几处的以与而用法同)2胡须往往成为人的面部特征之一,故可以用来指代人代词,第二人称,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你”、“你的”。【经典文言】余知而无罪也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某所,而母立于兹。3,人的画像如果须发俱备则栩栩如生动词,相当于“像”、“如同”。如:军惊而坏都舍。 【固定词组】然而在古汉语中,一般是指示代词“然”和连词“而”的连用,“虽然如此,但是”的意思。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而后】才,方才。 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三月而后成。【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既而】不久,一会儿。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二、以【本义】古代的一种农具,形状类似现在的锄头耜、锄。【引伸义】1(1)动词:古代人们使用锄头在田野劳作用、使用、任用。例: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长子顷襄王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2)使用工具可以提高劳动效率是人们的普遍认识认为、以为 例:习以为常物以稀为贵 信以为真:相信他是真的。指把假的当作真的。皆以美于徐公彼以我为能成事,故先我死;今我不报,是以我事为不成。(3)让。例: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2词义虚化成为介词,表示词语间的各种语法关系。 介词,表示方式、凭借或手段,可以视情况翻译为“用”“拿”“凭借”“依靠”“按照”等。 【成语举例】以礼相待以德报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持之以恒 【成语例释】嗤之以鼻:嗤,讥笑。用鼻子吭声冷笑。表示轻蔑。 以身殉职:殉:为实现某一目标而献出生命。为忠于本职工作而献出生命。【经典文言】用:愿以十五城请易璧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请以战喻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虽董之以严刑窦太后乃竟中都以汉法矫以君命以小易大,彼恶知之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窦太后闻之,怒,以危法中都,都免归家窦太后乃竟(最后)中都以汉法。按照:余船以次俱进斧斤以时入山林凭、凭借、靠:以郎事孝文帝以资政殿学士行少以父任(年轻时候凭借父亲的职位而做官)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可以无饥矣以勇气闻于诸侯以文学为太常掌故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何以知之?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以其辩得幸太子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久之,能以足音辩人及晁错已诛,盎以太常使吴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介词,表示目的或原因,相当于“因为”“由于”。【成语例释】以辞害意:因拘泥于辞义而误会或曲解作者的原意。不以人废言:废,废弃。不因为这个人有不足的地方而不采纳他的正确意见。【经典文言】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耶?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臣以险衅,夙遭闵凶仆以口语遇糟此祸_神仙诡诞之说,谓颜太师以兵解,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_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后勋以不轨诛,交关者皆获罪,而芝以见称(译文:后来刘勋因为图谋不轨被诛杀,与刘勋交往并有关联的人全都获罪,而司马芝却因为不徇私情而被人们称道)向之所欣,俯仰之间, 已为陈迹, 犹不能以之兴怀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介词,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经典文言】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请数公子行日,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以送公子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西南夷传)从你介词,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经典文言】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韩厥具以实告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大能鸣也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引以为(把它作为)流觞曲水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介词,表示带领,率领。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例: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盖以十舰最著前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3连词,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来”“用来”“以便”。【经典文言】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及至於景公而贾为司寇,将作难,乃治灵公之贼以致赵盾武愿苦筋骨以报子至死,而子忍去我死乎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以便国家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4连词,相当于“而”,但不用于转折关系。【经典文言】一旦振罪,或脱身以逃(承接)遂自投汩罗以死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并列)木欣欣以向荣(修饰) 终日而思谈笑以死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人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拥火以入(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戮笑,以(而且,递进)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5、连词,表示因果。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当是时,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且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已稍陵迟【固定词组】以是、是以: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例: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以为: 1认为 。例:或以死,或以亡。2使成为。 例: 鞣以为轮。 3把当作 例:赵王以为贤大夫。 无以(以,用。用来):没有什么可以拿来。例: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何以:不然,籍何以至此 (以:凭) 三、其【本义】像一个簸箕的样子簸箕。【假借义】 1用作代词。 表示领属,相当于现代汉语 第三人称“他(们)”“他(们)的”。【成语例释】投其所好:投,迎合;其,代词,他,他的;好,爱好。迎合别人的喜好。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人到临死,他说的话是真心话,是善意的。【经典文言】兼词,他:余嘉其能行占道,作师说以贻之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出其不意。注意比较:其闻道也固先乎吾。此处其为主语,他。定语,他的:其妻献疑日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_秦有余力而制其弊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主语: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它的:虽世殊事异, 所以兴怀, 其致一也。表示领属,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经典文言】意义比较我的: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自己,我。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_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失),出则不知其所往。你的: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后)表示指代,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这”“那”“那个”“其中的”“那些”。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孔雀东南飞)不厌其烦乐在其中莫名其妙不乏其人不计其数.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仆诚(果真)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那些)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今存其本不忍废。(其:这)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成语例释】洞烛其奸:洞,透彻;烛,照见;奸,奸诈。对别人的阴谋诡计看得很清楚。名副其实:名卢或名义和实际相符。2用作副词,表示揣测、反问、期望、命令等语气。(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经典文言】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命令)(伶官传序)汝其勿悲(表婉商)今臣生十二岁於兹矣,君其(还是)试臣,何遽(匆忙)叱乎?(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经典文言】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意者,堂下其有憎臣者乎?(译文:推测起来,大概是堂下诸人中有怀恨我的吧!)大业之后在晋绝祀者,其赵氏乎?(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成语例释】舍我其谁:舍,除了。除了我还有哪一个?形容人敢于担当,遇有该做的事,决不退让。欲加之罪,其无辞乎?(反问)3用作副词,表示动作发生在将来,相当于“将要”。【经典文言】1其如土石何? 4用作连词,可以放在句首,或者表示假设,可以翻译为“如果”;或者表示选择,可以翻译为“还是”。(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经典文言】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经典文言】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其有能去之(害虫)者,有功于物也。(表假设)(柳宗元柳河东集)5用作语助词,没有实际意义,起调节音节的作用,不用翻译。【经典文言】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霰雪纷其无埙兮,云霏靠其承宇。(屈原涉江)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文天祥指南录后序)突如其来【固定词组】【何其】译为“多么”。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四、为 wi wi【本义】古代的人们驱赶大象帮助劳作劳作、制作、做。【成语举例】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不得已而为之见义勇为胡作非为【成语例释】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即使是聪明能干的妇女,没米也做不出饭来。比喻做事缺少必要条件,很难做成。【经典文言】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彭端淑为学)木直中绳,鞣以为轮,其曲中规。 (荀子劝学)【引申义】1运用智力管理国家也是一种劳作治理(国家)【成语例释】各自为政:为政:管理政事,泛指行事。各自按自己的主张办事,不互相配合。比喻不考虑全局,各搞一套。【经典文言】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苏洵六国论)2运用大象等畜力可以做人力无法做到的重任动词,可译为“充当、担任、作为、成为”【成语举例】并为一谈转危为安反客为主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成语例释】不足为训:足,够得上;训,法则,典范。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化险为夷:险,险阻;夷,平坦。化危险为平安。比喻转危为安。【经典文言】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注意:为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经典文言】斩木为(充当)兵,揭竿为旗。(过秦论)然后以六合为(作为)家,崤函为宫。(过秦论)卒相与欢,为(成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冰,水为(形成)之,而寒于水。(劝学)赵王窃闻秦王善为(演奏)秦声。(廉颇蔺相如列传)今日嬴之为(帮助)公子亦足矣(信陵君窃符救赵)南取百越之地,以为(划为)桂林、象郡。(过秦论)3只有勤奋劳作的人才有作为、作用【成语例释】大有作为:作为:做出成绩。能够极大地发挥作用,作一番贡献。【经典文言】昔人云:“将以有为也。”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4大家都认为勤奋的人才能有作为认为、是、算作【成语举例】互为表里互为因果何足为奇不以为奇不以为然【成语例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俎:刀和刀砧板,宰割的工具。比喻生杀的权掌握在别人手里,自己处在被宰割的地位。【经典文言】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1)判断词,是。【经典文言】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廉颇蔺相如列传)非为织作迟,群家妇难为。孔雀东南飞(2)以为,认为。【经典文言】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窃为大王不取也! (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孰为汝多知乎? (列子汤问)【假借义】1用作介词,表示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经典文言】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促织)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过秦论)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赤壁之战)2句末语气助词,表示疑问或反诘,用于句子末尾译为“呢”【经典文言】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班固汉书-霍去病传)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何施之为?3用作介词,介引对象、原因、目的等语义成分(以下义项读音为wei)。 引进对象,可以翻译为“替”“给”。【成语例释】为渊驱鱼,为丛驱雀:把鱼赶到深水里去,把鸟儿感到丛林里去。比喻统治者施行暴政,使自己的人们投到别的国家去。父为子隐:父亲为儿子隐藏劣迹。【经典文言】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请为王言乐。(庄暴见孟子)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司马迁史记鸿门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论语学而)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庄子养生主庖丁解牛)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译为:这个人给桃花源的人详细地说出所听说的事情)秦王为赵王击缶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引进目的,可以翻译为“为了”。【成语例释】舍己为人:舍弃自己的利益去帮助别人。【经典文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慎勿为归死,贵贱轻何薄(孔雀东南飞)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庄暴见孟子)未报秦施而伐其师,其为死君乎?引进原因,可以翻译为“因为”。【成语例释】不为五斗米折腰:五斗米:晋代县令的俸禄,后指微薄的俸禄;折腰:弯腰行礼,指屈身于人。比喻为人清高,有骨气,不为利禄所动。【经典文言】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为从者之淹,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引进方位或方向,可以翻译为“向”“对”。【经典文言】不足为外人道也。 (陶渊明桃花源记)如姬为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敬进如姬。 (史记信陵君窃符救赵)为之奈何?(鸿门宴)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当”等。【经典文言】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为吾子之将行也,郑之有原圃,犹秦之有具囿也,吾子取其麋鹿,以闲敝邑,若何?五、者【本义】从鼻子中喘气帮助说话分辨事物的言辞。【假借义】1表示称代,加在动词、形容词(或动词性、形容词性短语)后,使之具有名词性质,可译为“的”“的人(东西、事情)”。【成语举例】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观者如云来者不善来者不拒【成语例释】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窃钩的要处死,篡夺政权的人反倒成为诸侯。旧时用以讽刺法律的虚伪和不合理。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也是无罪的。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始作俑者: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开始制作俑的人。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经典文言】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触龙说赵太后)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廉颇蔺相如列传)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的情况)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不赂者以赂者丧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2用在名词后,组成名词性词组,相当于“这个人”。注意两种用法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可不必译出。例:陈胜者,阳城人也。(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对象:邑有成名者(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3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组成名词性词组,表示语气停顿。可不必译出【经典文言】近者奉辞伐罪。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远者数世,近者及身。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4用在数词之后,相当于“种”“样”“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经典文言】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曹皆冒行之。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5指代某种情况,可视上下文翻译。【经典文言】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柳宗元捕蛇者说)6表示指代,跟在总体名词后的限定性词语后面,指代总体中的某一部分、个体。【成语例释】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公:指周初的吕尚,即姜子牙。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当。定语后置标志。【经典文言】例: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曹者,与此案同!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吕氏春秋察今)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自衣冠以送之。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于)殿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7助词,用作“若”“似”“如”的宾语,用在句子末尾,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样子”“似的”。【经典文言】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黔之驴) 8助词,表示停顿,用在名词、分句后面或句子中间,表示“者”字后面有所解释,或者叙述、说明原因。注意: 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例: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9助词,放在疑问句的句末,用在疑问句后,表示疑问。【经典文言】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论语)【固定词组】者,也判断句的一般格式,也可以省略“者”或“也”,如:南冥者,天池也。 (庄子逍遥游)六、之【本义】像人的脚趾站在地上,即将出发到去、往(动词)【经典文言】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齐桓晋文之事)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齐人有一妻一妾章)辍耕之垄上。(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假借义】1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第三人称“他(们)、她(们)、它(们)。【成语例释】藏之名山,传之其人:把著作藏在名山,传给志趣相投的人。【经典文言】太后盛气而揖之。(触龙说赵太后)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之:你)(与妻书)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未之有也 2指示代词,这、此。【成语例释】 操之过急:操:做,从事。处理事情,解决问题过于急躁。【经典文言】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前一个“之”,这样。后一个“之”,它。)(季氏将伐颛臾)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3代词,相当于“我”“自己”。【经典文言】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君将哀而生之乎?(柳宗元捕蛇者说)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数存之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之:我)4比较作定语的标志的两种不同用法。(1)助词,相当于“的”,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成语举例】不经之谈不惑之年伯仲之间布衣之交城下之盟乘人之危出头之日侧隐之心【成语例释】不刊之论:刊:削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不虞之誉:虞:料想;誉:称赞。没有意料到的赞扬。【经典文言】作定语: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勾践灭吴)古之人不余欺也。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2)特别注意:定语后置的标志。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结构式:1中心词+之+定语+者 2中心词+之+定语【经典文言】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_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_凌万顷之茫然_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5助词,变主谓结构为偏正结构,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经典文言】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勾践灭吴)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五人者,盖当寥洲周公之被逮(张溥五人墓碑记)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愿夫子之幸存寡人为从者之淹,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为吾子之将行也,郑之有原圃,犹秦之有具囿也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臣之进退,实为狼狈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曾不知老之将至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微君之疾,群臣固且请立赵后应侯之用於秦也,孰与文信侯专?6助词,构成动宾倒装句式。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经典文言】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何功之有哉?7助词,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经典文言】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三寸之舌 8助词,用在方位名词(如“前”“后”等)和它们的修饰语间,表示对方位、时间、范围等的限制。【经典文言】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垄断焉。 (列子汤问愚公移山)9补语的标志,可译为“得”。【经典文言】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君侯何不快之甚也?(你为什么这样不愉快呢)【固定词组】 唯之、唯是表示宾语前置的格式,如成语“唯利是图”“惟命是从”,文言例句有:父母唯其疾之忧。 (论语为政) 此之谓、斯之谓、是之谓可译为“这就叫做”,文言例句有:语日“唇亡则齿寒”,其斯之谓与? (谷梁传僖公二年)七、何(一)用作疑问代词。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豫州今欲何至? 大王来何操?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然则何时而乐耶?孤之过也,大夫何罪?(二)用作疑问副词。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徐公何能及君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长夜沾湿何由彻先生饮一斗而醉,恶(怎么、如何)能饮一石哉!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三)何:通“呵”,喝问。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固定词组】何若【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 (4)君何以知燕王? (5)何以伐为? (6)何以知之?【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促织)【何乃】译为“怎能”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 何异、何异于有什么不同 。 例:何异以孤羊投狼群? 何其多么。例: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何则为什么(用于自问自答)。例:百仞之山,任负载登焉。何则?陵迟故也。 何为 还(做某件事)干什么呢。 例: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何施之为? 如何、奈何将怎么办呢。例:虞兮虞兮奈若何? 八、则【本义】古代以贝类和刀形金属作为货币货币。【引申义】1货币的轻重各有等差,需要制定法则加以衡量法则、准则【成语例释】以身作则:则,准则,榜样。以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经典文言】愿依彭成之遗则。(屈原离骚)指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论语六则。动词。效法。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2法则就是规定必须遵守的是非标准副词,是、就是。【成语举例】偏信则暗成则为王,败则为寇穷则思变闻过则喜【成语例释】不平则鸣:鸣,发出声音,指有所抒发或表示。指受到委曲和压迫就要发出不满和反抗的呼声。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预先,指事先作好计划或准备;立:成就;废:败坏。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败。【经典文言】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3副词,就、立即。【经典文言】沛公则置车骑。【假借义】1用作连词,表示多种语法关系。连接前后相承接的语句,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就”“便”“那么”。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经典文言】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临视,则虫集冠上(促织)唇亡则齿寒。 (桓宽盐铁论诛秦)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三人行,则必有我师连接转折关系的语句,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却”“但”。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转折时,用在后一分句,译为可是却;表示让步时,用在前一分句,译为虽然倒是。【经典文言】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手裁举,则双超忽而跃(促织)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诗经)北虽貌敬,实则愤怒。(文天祥(指南录)后序)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那么”。表示条件、假设关系。译为“假使”“如果”“要是就”“那么”“就”“便”。【经典文言】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表示并列关系,不用翻译。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经典文言】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入则孝,出则弟。(论语学而)小则获邑,大则得城。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表对已然或发现的强调。可译为“已经”“原来”“原来已经”。【经典文言】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左传殽之战)表示选择关系。常和“非”“不”呼应着用,译为“就是”“不是就是”。【经典文言】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勾践灭吴)2助词,无实际意义。【经典文言】匪鸡则鸣,苍蝇之声。 (诗经)【固定词组】然则指示代词“然”和连词“则”的连用,意思是“既然如此,那么”。如:然则今有美尧、舜、汤、武、禹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新圣笑矣。 (韩非子五蠹)【则是】只当是。与窦娥烧一陌儿,则是看你死的孩儿面上。(窦娥冤)【则则】赞叹的声音。连呼则则。九、于【本义】语气舒缓的样子语气舒展。【假借义】1用作介词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处所,可译为“在”“从”“到”。【成语举例】无敌于天下立于不败之地不安于位一年之际在于春【成语例释】安于一隅:隅,角落。安心在某一个角落。形容苟安一角,不求进取。【经典文言】乃设九宾礼于庭。(在)廉颇蔺相如列传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前一个“于”:从)齐桓公闻管子于鲍叔(劝学)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到)廉颇蔺相如列传繁启蕃长于春夏,蓄积收藏于秋冬。(荀子天论)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方向,可译为“向”。【经典文言】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鲁肃闻刘表卒,言于孙权曰(赤壁之战)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引进动作行为的趋向或所从,可译为“从”“到”。【经典文言】青,取之于蓝 (荀子劝学) 积于今六十岁矣。 (柳宗元捕蛇者说)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对”“对于”“给”等。【成语例释】取信于民:取得人民的信任。迁怒于人:受甲的气向乙发泄或自己不如意时拿别人出气。【经典文言】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司马迁史记鸿门宴)于其身也,则耻师焉。(韩愈师说)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可译为“比”【成语举例】急于星火冰寒于水重于泰山【成语例释】轻于鸿毛:鸿毛:大雁的毛。比大雁的毛还轻。比喻毫无价值。哀莫大于心死:指最可悲哀的事,莫过于悲观绝望,麻木不仁。【经典文言】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苛政猛于虎也。 (柳宗元捕蛇者说)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放在动词之后,可译为“被”。【成语例释】见弃于人:见,被。弃,遗弃,抛弃。被别人抛弃。【经典文言】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君幸于赵王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引进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由于”。【经典文言】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进学解)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 (晁错论贵粟疏)“在方面”“从中”【经典文言】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游褒禅山记)与,跟,同。【经典文言】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赤壁之战室西连于中闺2助词,用于句中,无实际意义。【经典文言】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诗经桃夭)【固定词组】【于是】1 相当于“于+此”,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对此,从此,因此。例: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在这时)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种情况下)(捕蛇者说)于是余有叹焉。(因此)(游褒禅山记)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从此)2 连词,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代汉语“于是”相同。例: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廉颇蔺相如列传)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触龙说赵太后)【见于】表示被动。例: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愚溪诗序)十、乃【本义】呼气不顺畅呼气困难。【假借义】 1代词,相当于第二人称代词“你”“你的”。【经典文言 1今欲发之,乃肯从我乎? 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3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2代词,相当于指示代词“这样”“如此”。 【经典文言】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孟子齐桓晋文之事)3判断词,相当于现代汉语“是就是”。【成语例释】胜败乃兵家常事:胜利或失败是带兵作战的人常遇到的事情。意思是不要把偶然一次的胜利或失败看得太重。【经典文言】当立者乃公子扶苏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嬴乃夷门抱关者也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巨是凡人此则岳阳楼这达观也(是、乃、则等皆可表判断)4副词,相当于“才”“这才”“就”等,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经典文言】断其喉,尽其肉,乃去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悉使蠃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断其喉,尽其肉,乃去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5副词,相当于“却”“竟然”反而等,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经典文言】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蒙冲斗舰乃(乃至、甚至)以千数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今其智乃反不能及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然赵氏真孤乃反(反而)在6副词,相当于只仅 “仅仅”“只是”,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经典文言】 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7助词,无实义。【经典文言】乃文乃武。 (尚书)【固定词组】乃尔:如此、这样。臣不意永昌风俗敦直(淳朴厚道)乃尔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成语例释】何其相似乃尔:二者多么相像,竟然到了这样的地步。形容十分相像。若夫:发语词【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报任安书) 十一、所【本义】用斧头伐木的声音伐木声。【假借义】1用作名词,“处所”“地方”“应有的归宿”。【成语例释】不得其所:原指未得善终,后指没有得到适当的安顿。也指不能达到目的。【经典文言】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2用作助词,放在动词的前面,组成名词性的“所”字结构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成语举例】不知所措人心所向千夫所指若有所失投其所好所作所为【成语例释】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比喻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英雄所见略同:所见,所见到的,指见解;略,大略,大致。英雄人物的见解基本相同。这是对意见相同的双方表示赞美的话。注意:此处用法区分又分两种:看所字结构在句中位置,判断作何成分宾语还是定语(1)所字结构做宾语的用法:【经典文言】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乐府诗集木兰诗)具言所苦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报任安书)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促织)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陈情表)(2)所字结构做定语的用法:“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经典文言】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指南录后序)臣所过屠者朱亥(信陵君窃符救赵)和氏壁,天下所共传宝也(司马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用作助词,放在介词前面,组成介词结构短语,合起来作状语,说明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凭借的方法手段、产生的原因及其有关人物。【成语例释】所向披靡:所向,指力所到达的地方;披靡,溃败。比喻力量所达到的地方,一切障碍全被扫除。无所适从:适,归向;从,跟从。不知听从哪一个好。指不知怎么办才好。【经典文言】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陶渊明桃花源记)抚军不忘所自。(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是吾剑之所从坠。 (吕氏春秋察今) 4用作助词,与“为”合用,表示被动。【经典文言】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报任安书)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苏洵六国论)今不速往,恐为曹所先。(司马光资治通鉴赤壁之战)5用在数量词后面,表示大概的数目,通“许”。【经典文言】父去里所,复还。(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6量词,房屋一栋、一处称一所。【经典文言】离宫别馆,三十六所。(班固西都赋)【固定词组】所以1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经典文言】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2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 “是用来的”等。【经典文言】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信陵君窃符救赵)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夫仁义辩智,非所以持国也。(韩非子五蠹)【所谓】所说的。【经典文言】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所在】1.到处。【经典文言】石之铿然有声音者,所在皆是也。2.所在之处,处所。【经典文言】原来有这等一个所在,且回衙去(闺塾)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促织)十二、 若(一)动词,像,好像。【经典文言】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促织)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齐桓晋文之事)其若是,孰有御之。(孟子见梁襄王)(二)用作代词。1. 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经典文言】若入前为寿 ,寿毕,请以剑舞(鸿门宴)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若属:你们这些)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你的)2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经典文言】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三)用作连词。1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经典文言】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2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 【经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