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含答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297244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玉溪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云南省玉溪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云南省玉溪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玉溪一中20132014学年上学期高2016届期末历史试题第一卷 选择题 命题人 张秀萍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1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A.宗法制B.郡县制C.君主专制D.中央集权制2汉景帝时,景帝的弟弟梁孝王入宫觐见,皇帝得知梁孝王有五位儿子,便赐给他们五人侯爵之位。梁孝王死后,景帝将梁孝王所遗之国分为五份,每位侯爵一份,又把他们的爵位通通提升为王。这段故事最恰当的解释是 A皇帝友爱兄弟,也疼爱子侄 B用提升其子孙的爵位来削弱封国实力 C加强位于边境的梁国屏障功能,以抵御外患 D皇帝推行开发边疆政策,使边境国梁国迅速发展3通过观察地图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沿革。右图表明当时中央政府对今山西地区管辖的措施是A设立郡守 B分封王国 C由中央直辖 D设立行省 4“指鹿为马”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该典故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司马迁讽刺秦二世无能 B丞相位高权重威胁了皇权 C丞相制度实行不合时宜 D秦朝面临着被灭亡的危险 5台湾人民发布檄文,抗议示威“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誓与台湾共存亡。这种悲壮情景发生在:A.南京条约签订后 B.中法新约签订后C.马关条约签订后 D.辛丑条约签订后6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其主要表现A.各列强重新确立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充当在华代理人B.近代中国社会发展中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完全汇流C. 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严重阻碍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 清政府变成列强侵华的“工具”,完全成了“洋人的朝廷”7图一是最近发现的“八路军办事处”胸章。请你判断:这一胸章出现在图一 江城发现“八路军办事处”胸章(正反面)胸章(正反面)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8、金陵十三钗是张艺谋执导的战争史诗电影。故事讲述的是1937年南京的一座教堂里一个美国神父、一群女学生、13个风尘女子以及军人和伤兵,共同面对南京大屠杀的故事。下列对当时抗战形势的叙述正确的是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正式形成 B.国共两党开始由对峙转向合作C日本占领广州,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D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上消极抗日9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新的时代特点表现在:运动规模空前巨大 反封建同时也反侵略 的平均主义理想 的资本主义色彩A. B. C. D.10、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能看到出路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面临着两种形势的史实是A.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 B.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C.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D.辛丑条约和戊戌变法11. 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陆定一同志曾为井冈山题词:“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说井冈山“历史红”的主要依据是 A.建立了中华苏维埃政府 B.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C.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D.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开始形成12.胡绳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说:“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这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达到政治上成熟的时间。”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上的“成熟”的表现是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探索出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第一次独立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路线、方针、政策问题根据矛盾的变化正确处理国共两党关系A. B. C. D.13新时期我国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主要作用是政治协商 民主监督 参政议政 维护统一A B C D14以下关于“一国两制”的说法有误的是A.指“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即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在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B.“一国两制”最初是为了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的C.首先实践解决了香港问题D.“一国两制”下特别行政区拥有完全自治权15毛泽东在第一届奇怪人民代表大会的开幕词中说:“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外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材料中的“里程碑”主要表现在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共产党核心地位的确立C.新的国家领导人的选举 D.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制定16.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目的是A.打破西方国家的外交封锁 B.促进世界多极化的发展C.加强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合作 D.推动不结盟运动的兴起171998年初,在联合国安理会上中国同意对伊拉克进行武器核查,但在讨论美国提出的动用武力解决核查危机的议案时,中国投了反对票。这表明中国在新时期: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活动 积极维护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 参与符合联合国宪章的维和行动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A B. C. D. 18.法新社评述说:“改变世界的一周,应该是改变尼克松的一周”。开罗金字塔报评论说:“西方帝国封锁新中国的神话破灭了,这是亚非人民的伟大胜利!”这指的是A.苏联第一个与中国建交 B.中美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C.中日正式建交 D.中美正式建交19“我们全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政治、我们的文学、我们的宗教,根源皆在希腊。”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这句话强调的是A.英国人是古代希腊人的后裔 B.英国文化缺乏原创性C.希腊文明对西方文明影响深远 D.近代西方政治、文学与宗教之间存在内在的联系20德国法学家耶林格认为,“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古代罗马之所以能以法律征服世界,主要是因为罗马法中蕴涵着如下观念A.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B.以牙还牙,以眼还眼C.人人平等,公正至上 D.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21罗马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人类宝贵的法律遗产,其中,罗马的基本法是 A十二铜表法 B查士丁尼法典 C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D陶片放逐法22“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能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而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根据这段谈话判断其中的“我”是哪国人?A.美国人 B.德国人 C.法国人 D.英国人23英国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和法国的共同之处是:理论基础受启蒙思想影响 规定了资产阶级的国家体制 是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的法律总结 赋予全体公民以充分选举权A. B. C. D. 24史学家评论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时说:“英国比欧洲任何国家也许更接近于革命。”因为A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力量强大 B工业资产阶级取得更多席位C国王的权力受到法律限制 D工人阶级获得了普选权25以下关于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意义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A.成为国际无产阶级无比锐利的思想武器B.促进了工人运动的蓬勃兴起C.对人类社会的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D.指导了法国的巴黎公社运动,使巴黎公社取得成功26.真正使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事件是A.第一国际的成立 B.巴黎公社的建立C.第二国际的成立 D.共产国际的建立 图三 攻打冬宫图二 列宁27下图中图二与图三的内在联系是A. 列宁亲自指挥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B.列宁引导俄国人民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C.列宁领导俄国人民取得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胜利D.列宁领导俄国人民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28“一道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an iron curtain has descendedacross the European continent。”这一演说的政策的本质是A稳定资本主义,遏制共产主义 B武装解放社会主义东欧地区C组织军事政治集团对抗 D打击不结盟国家29美苏两极对峙格局正式形成的标志是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C.北大西洋公洋组织的成立 D.经济互助委员会的成立30下组图片反映了现代国际关系中一系列重大事件。这些事件说明当时国际关系的突出特点是 修建柏林墙 划定三八线 组建北约 A美苏两极对峙 B欧洲国家走向一体化 C两极格局瓦解 D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311992年邓小平说:“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挫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进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上述谈话的国际背景是A.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B.美苏“冷战”逐步升级 C.多极化格局形成 D.第三世界迅速崛起32右侧是一幅政治漫画,画中的法国人和德国人(中间两人:左边图案是星条旗,右边图案是镰刀斧头旗)正在讨论,最后达成的共识是A.我们太小,实在无奈 B.他们相争,我们得利C.赶快联合,求得生存 D.各奔东西,争取自保332008年11月22日至23日,某区域经济集团组织第十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秘鲁首都利马举行。右图会议的主题是“亚太发展的新承诺”。这一组织是A.东南亚国家联盟 B.欧洲联盟C.非洲统一组织 D.亚太经合组织34.据考古发现在战国中晚期墓葬中,河北兴县一次出土铁范87件,大多为农具范。河南新郑铸铁作坊遗址出土陶范300余件,其中农具范占60%以上,出土铁农具200多件,占全部铁器的63.5%。这些考古资料证明战国中晚期A.铁器已开始用于农业生产 B.铁器牛耕成为古代主要农耕方式C.铁农具的使用已很普遍 D.铁农具制作技术臻于成熟35.中国传统工艺常常出现失传现象。其原因最有可能的是A.国家对技术传承重视不够 B.传统制作工艺难教难学C. 市场缺乏传统工艺品的需求 D.官营手工业技术的封闭性36.“其余坊巷市井。买卖关扑,酒楼歌馆,直至四鼓后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卖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材料中坊市界限被打破的现象,最早可能出现在A.隋代 B.唐代 C.宋代 D.明代37.中国古代妇女择偶一般“悔作商人妇”,而到明清之际,江南等地出现了争相嫁给商人的现象。这一变化说明A.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传统社会结构解体B.商品经济发展,传统观念发生变化C.反封建思想产生,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D.西学东渐,中国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38.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是一部专论清末民初中国经济史的学术专著,该书在论述中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同时,也阐述了“近代中国的产业革命精神”。这种中国特色的产业革命精神主要在于追求A.实业救国 B.发展资本主义C.民族富强 D.实现民主政治39下列三幅图片共同反映的历史史实是江南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制造的军舰 汉阳铁厂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C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D辛亥革命40.19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不少民族企业在内地创办,却在香港注册,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 B.香港政策自由C.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 D.民族工业实力强大第二卷 主观题二、材料解析题(第41题24分,第42题16分,共计40分)41题:古代东方的中国与西方的希腊,政治制度有较大的差异。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秦始皇设职授官,从一面看,是官僚政治的开始,从另一面看却是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中止。 _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见下图材料三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修昔底德借尼西阿斯(古雅典将军)之口说出了这样一句话:“男人就是城邦。” _马克壵世界文明史材料四雅典民主政治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_卓尔不群的雅典请回答:(1)秦始皇是如何“设职授官”的?中止的“政治权力等级世袭”是什么政治制度?(5分) (2)请填写材料二中A、B、C的名称,该图表反映了唐朝的什么制度?与秦朝相比,唐朝相权有何特点?(6分)(3)结合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三中“男人就是城邦”的内涵。(2分) 时期政治机构职能伯里克利时代公民大会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民众法庭(4)据所学知识,在下表格中填写相应的内容。(3分)(5)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四,指出雅典民主政治对近代西方的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了哪些宝贵经验?(4分) (6)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归纳古代东西方政治的突出特点有何不同?(4分)42题:英法确立资本主义代议政体都经历了曲折反复的历程。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右图材料二:法国媒体每当提到总统的时候,从来不用“法国总统”这个称号,更不会说“我国总统”或“国家总统”,而总是要不厌其烦地说:“共和国总统”。每次共和国总统对国民发表正式讲话,在结尾的时候必定要喊两句口号,一句是“法兰西万岁”,另外一句就是“共和国万岁”,把共和国政体与法兰西民族等量齐观。法国人珍惜共和国的观念,是因为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请回答:(1) 英法代议制确立的标志分别是什么?(2分)英法两国的政体形式分别是什么?(2分)(2) 分析英法两国资本主义代议制确立曲折的共性原因。(6分)(3) 你从英法确立代议制的艰难历程中得到什么启示?(6分)高一历史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5 610 1115 1620 2125ABDBC DCACB BCADD ACBCC ABABD2630 3135 3640ABABA ACDCD CBAAC二、主观题41:(1)中央设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地方实行郡县制。西周的分封制。(5分)(2)A是中书省 B是尚书省 C是门下省。 三省六部制。 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6分)(3)雅典城邦由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妇女、外邦人、奴隶不享受政治权利。(2分)(4)公民大会最高政权机关; 五百人会议公民大会的附属常设机构 民众法庭最高司法机关。(3分)(5)法治、民主选举与计策、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4分)(6)古代西方政治呈现出的特点是:以主权在民、轮番而治、法律至上为核心的民主政治;中国古代则是以皇帝为核心的君主专制制度。(4分)42:(1)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法国: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2分)形式: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法国确立了共和制。(2分)(2)共性原因:从时代背景看,资本主义的发展还处于手工工场时期,资产阶级的力量与封建势利势均力敌,反民主的力量还比较强大;从各自复杂的局势看,都出现过政局动荡的局面。故造成曲折。(6分)(3)民主与专制的斗争说明了历史发展的艰巨性、复杂性和曲折性,新的制度必然能取代旧制度。资产阶级为了巩固其统治地位,需要将其斗争成果制度化和法律化。(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