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质量检测试卷B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296699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7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质量检测试卷B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质量检测试卷B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质量检测试卷B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质量检测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15题;共15分)1. (1分)下面的一些关于人体数值合理的是( ) A . 成年人手掌的宽度约为1dmB . 成人的质量可能为5.0105mgC . 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m/sD . 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92. (1分)国庆假期结束了,爷爷送小明乘列车回家爷爷看着列车徐徐地向前开动了,小明坐在窗边,却看到爷爷渐渐向后退去,原因是爷爷和小明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 A . 地面、地面B . 列车、地面C . 列车、列车D . 地面、列车3. (1分)(2013徐州)每个人心跳的声音都是独一无二的,科学家提出可据此区分不同的人这主要利用声音的( ) A . 响度B . 音调C . 音色D . 振幅4. (1分)(2014连云港)下列诗句中蕴含一定的物理知识,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人们是通过音调辨别出钟声的B .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轻舟”的运动是以船上乘客为参照物的C .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楼台倒影入池塘”是光的折射D . “花气袭人知昼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花气袭人”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5. (1分)在 的环境中,把一块 的冰投入 的水中,将会发生的现象是( ) A . 冰全部熔化B . 冰有少部分熔化C . 水有少部分凝固D . 冰和水的原有质量不变6. (1分)(2013桂林)晒在太阳下的是衣服一会干了,衣服上的水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 蒸发B . 熔化C . 沸腾D . 凝固7. (1分)条形码是通过黑白相间的条纹来记录信息。如图所示,同学们答题卡上的条形码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 条形码是光源B . 条形码的各个区域对各种色光的反射能力相同C . 当红光照射到条形码上时,白色区域看起来是红色的D . 扫描仪获取条形码信息,是利用了条形码对光的折射8. (1分)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 . 手在墙上形成手影B . 钢勺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C . 景物在镜中成像D . 山在水中形成“倒影”9. (1分)在图所示的四幅图中,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 )A . 、B . 、C . 、D . 、10. (1分)下列现象所对应的解释,说法错误的是( ) A . 在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光的反射B . 射击瞄准时要做到“三点一线”光的直线传播C . 人在月光下,地面上会出现影子平面镜成像D . 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光的折射11. (1分)两束光线通过凸透镜后:( ) A . 一定相交于一点B . 一定会聚于焦点C . 一定靠拢但不一定相交D . 一定发散12. (1分)有一体积为20cm3的均匀金属块,用天平测得它的质量为160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用天平测它的质量时,砝码应放在天平的左盘B . 把此金属块截去一半,剩余部分密度为8103kg/m3C . 把此金属块带到月球上,质量变为原来的 D . 此金属块密度比水小13. (1分)在发生火灾时,为了避免吸入燃烧后产生的有毒气体,人应贴近地面爬行,这主要原因是有毒气体( ) A . 受热膨胀,密度变大,飘于室内上方B . 受热膨胀,密度变大,飘于室内下方C . 受热膨胀,密度变小,飘于室内上方D . 受热膨胀,密度变小,飘于室内下方14. (1分)由同种材料制成的甲、乙两个金属球,其中只有一个是空心的,它们的质量分别为128g、72g,体积分别为16cm3、12cm3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甲是空心球,乙是实心球B . 实心球的密度是6gcm3C . 空心球的密度是8gcm3D . 空心球的空心部分体积为3cm315. (1分)分别由不同物质a,b,C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体积和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物质的密度最大B . b物质的密度是1.0103kgm3C . c物质的密度是a的两倍D . b、c物质的密度与他们的质量,体积有关二、 填空题 (共8题;共8分)16. (1分)测量的目的是进行可靠的_,首先要有一个公认的比较标准,叫做_,其次要有合适的_。 17. (1分)如图所示,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扬声器的前方,当扬声器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随着音乐的节奏晃动。扬声器的纸盆由于_发出声音,烛焰的晃动说明声音具有_。18. (1分)魔术是深受同学们喜爱的节目,其中包含着许多科学原理。图甲是某同学自制的一只魔术箱,表演时他将开口的方形空箱面展示给观众,把纸币从空箱顶端的投币口投入,结果纸币“不翼而飞”。原来魔术箱中有一块平面镜(如图乙),它与箱底的夹角为_度,使观众觉得箱子里没有东西。观众不能看见平面镜后面的纸币是因为光具有_性质。 甲 乙 19. (1分)汽化的两种方式有蒸发和_,这两种方式都要_热量 20. (1分)我们经常提到的像:小孔成像;放大镜中的像;投影仪上的像;平面镜成像;照相机成像,其中属于实像的是_,属于成正立的像的是_(填序号)。 21. (1分)电影院里的银幕用粗糙的白布制成,表面粗糙,能使照射到上面的光发生_反射,而白色表面可以反射_光,可以使处于屏幕前不同位置的观众都可以看到色彩正常的画面。为了防止电影院偷拍制作盗版电影,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反盗版电影的装置,将装置安装在银幕后面,其发出的红外线通过银幕上的小孔射向观众席上的偷拍摄像机,在感光底片上感光,从而形成干扰亮点。此装置的使用_(选填“会”或“不会”)影响观众的观看。 22. (1分)一个苹果的质量为160g,密度约为0.8103kg/m3 , 苹果的体积是_m3:割去一半后,剩余苹果的密度变为_kg/m3。 23. (1分)一袋牛奶标签上有“净含量200mL字样,若它的密度为1.02103kg/m3、它的物理意义_,这袋牛奶的质量是 _g. 三、 计算题 (共2题;共2分)24. (1分)小可为测量如图中酸奶的密度,借助天平测量了一些数据并记录在下表中。 测量步骤 测整盒酸奶的质量喝掉部分酸奶后,测质量用纯净水将喝掉的酸奶补齐后,测质量测量数据238.7g151.3g227.3g则:(1)酸奶的密度为多少kgm3(2)观察盒上标注的酸奶净含量,请求出整盒酸奶的体积是多少mL? 25. (1分)有一铜块,体积是200cm3 , 能否用量程为20N弹簧测力计去称它的重力?请通过计算说明理由。(铜8.9103 kg/m3) 四、 作图题 (共3题;共3分)26. (1分) (1)如图所示,AB是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画出平面镜(保留作图痕迹)。 (2)如图所示,光线经过平面镜反射后射向凹透镜,请画出射向平面镜的入射光线和经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并在图中标出入射角的度数。 (3)如图所示, a、b是镜前一点光源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在图中根据反射光线a、b画出点光源S的位置。 27. (1分)如图所示,光线AO从空气中斜射向水面,请画出它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 28. (1分)如图完成光路图 五、 实验题 (共8题;共24分)29. (2分)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将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个可以沿ON向前、问后折转的纸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1)让一束红光贴着纸板射到O点,光在纸板上发生的是_反射;将纸板的右半边沿着ON向后折转,如图所示,则在折过去的纸板上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2)为了探究反射角的大小关系,应当改变_(选填“入射角”或“反射角”)的大小,多次实验。 30. (5分)小华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蜡烛B,在水平的桌面 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无论怎样在桌面上移动蜡烛B,都无法使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排除问题后,移动蜡烛B,使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做的目的除了能确定蜡烛A经平面镜成像的位置,同时能比较像与物的_关系; 用铅笔画出玻璃板及蜡烛A和蜡烛B的位置,并画出蜡烛A和蜡烛B位置的连线,经测量发现:两蜡烛位置的连线与玻璃板_,两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 移去蜡烛B,将一张白卡片竖直放在蜡烛B所在的位置,发现白卡片上没有出现蜡烛A的像,说明蜡烛A经平面镜所成的是_像;若不使用测量工具,为完成本实验,可把白纸换成_。31. (3分)在“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某小组同学分别用甲、乙两种不同的固态物质做实验。实验时,分别测出它们的体积和质量,记录数据如表一、表二所示。 表一 甲物质(固态)实验序号体积(厘米3)质量(克)11092201833027表二 乙物质(固态)实验序号体积(厘米3)质量(克)410115202263033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与3(或4、5与6)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它们的质量是不相同的。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初步结论是: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_。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_。为了进一步研究,他们又通过加热方式使甲、乙物质都变为液态,再分别测出它们的体积和质量,记录数据如表三、表四所示。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三(或表二和表四)的数据及实验现象,可初步得出:_。表三 甲物质(液态)实验序号体积(厘米3)质量(克)710108202093030表四 乙物质(液态)实验序号体积(厘米3)质量(克)1010811201612302432. (4分)小明在做“水的沸腾”实验时,用酒精灯给烧杯中的冷水均匀加热时,温度计的示数渐渐上升。他突然想到这样一个问题,在水沸腾前,温度计示数上升速度是否是均匀的呢?由此他提出了下列几种猜想: 猜想1:温度计示数上升速度先快后慢猜想2:温度计示数上升速度先慢后快猜想3:温度计示数上升速度是均匀的猜想4:温度计示数上升速度先慢后快再慢(1)除了图甲中所示的器材,还需要一个重要的测量仪器是_。 (2)如图甲,他在操作过程中有何不妥之处。_(3)他纠正错误后认真进行了实验,并根据实验数据,并作出了如乙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此验证了猜想。你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 (4)若小明同学做此实验时,发现无论加热多长时间,水始终都不能沸腾,你认为原因可能是:_。 33. (2分)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1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亮点,该透镜对光线具有_作用。 (2)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大致在_上。 (3)如图2,小刚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零刻度线处,向_(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生活中的_就是利用这个规律制成的。 (4)小刚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45cm刻度线处,小刚从凸透镜的右侧通过凸透镜可以看到烛焰_(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像。 (5)小宇同学用由发光二极管做成的“F”字样代替蜡烛作为发光体,他把发光二极管放在3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至成清晰的像,此时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是下面的_ 34. (3分)小帆学习了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后,知道可以靠改变物距来改变物体通过某一个凸透镜所成的实像的大小,可是他看见爸爸用相机拍照时,却能够通过“变焦镜头”使景物的像变大或变小。于是他做出猜想:“照相机的成像特点中,物距一定时,同一物体通过焦距越大的凸透镜所成实像的高度越大”。为了验证这个猜想,他到实验室借到了光具座(轨道上有刻度尺和固定光具的金属滑块)、焦距分别为5cm、10cm和15cm的甲、乙、丙三个凸透镜、F形LED灯(作为物体)、光屏、刻度尺等,如图所示。请帮助他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1)如果实验中装有凸透镜的滑块一直固定在50cm刻线处不变,实验中应将装有“F”形LED灯的金属滑块放置在_处;(选填“A”或“B”) (2)写出实验步骤: 将F形LED灯、凸透镜甲和光屏从左到右依次固定在光具座的滑块上,将三者的中心调到_;打开LED灯,移动光屏并在光屏上观察到LED灯清晰的像,用刻度尺测量像的_,将_与_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将透镜分别换成乙和丙,不改变透镜和F形LED灯的位置,仿照步骤再做两次实验,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3)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35. (4分)小明想知道酱油的密度,于是他和小华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_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选填“左”或“右”)调。 (2)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106g;再将烧杯中的一部分酱油倒入量筒中,测出烧杯和剩余酱油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量筒中酱油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酱油的质量为_g,酱油的密度为_kg/m3。 (3)小华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老师说只用天平也能测量出酱油的密度。于是小华添加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 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0。将一个烧杯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用另一个烧杯装满酱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m2。则酱油的密度表达式_。(已知水的|密度为水)36. (1分)(2012柳州)为了测量形状规则的小正方体物块的密度,同学们设计了如甲、乙两个实验方案: (1)下列对甲、乙两个方案的评价正确的是 (填选项符号) A . 甲方案正确,乙方案错误B . 甲方案错误,乙方案正确C . 甲、乙两个方案都正确 (2)托盘天平使用前都要进行调节:把它放在_桌面上,使游码左侧与零刻度线对齐,并调节横梁平衡 (3)将物块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进行测量,天平重新平衡后,右盘上有10g的砝码一个,游码所对刻度值如图2所示,物块的质量为_g;若测得它的体积为10cm3 , 则物块的密度为_g/cm3 第 19 页 共 19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15题;共15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二、 填空题 (共8题;共8分)16-1、17-1、18-1、19-1、20-1、21-1、22-1、23-1、三、 计算题 (共2题;共2分)24-1、24-2、25-1、四、 作图题 (共3题;共3分)26-1、26-2、26-3、27-1、28-1、五、 实验题 (共8题;共24分)29-1、29-2、30-1、31-1、32-1、32-2、32-3、32-4、33-1、33-2、33-3、33-4、33-5、34-1、34-2、34-3、35-1、35-2、35-3、36-1、36-2、36-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