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课文检测.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292132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课文检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课文检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课文检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1、解释下面的词语并给加点的字注音。(8分)(1)根深蒂固():。(2)孜孜不倦():。(3)持之以恒():。(4)锲而不舍():2、给下面的多音字注音并组词。(8分)(1)答()(2)数()()()(3)重()(4)正()()()3、根据具体的语境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6分)(1)从古代史到现代技术,从数学到插花,不精通各种知识就一事无成。(2)不言而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3)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4、判断下面句子所运用的修辞:(8分)(1)那么,创造性的思维有哪些必须的要素呢?()(2)富于创造力的人,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缺乏创造力的人,不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3)杨柳好像一群活泼的孩子环绕着他们的慈母而游戏。()(4)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课内语段阅读(20分)不过,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呢?某心理学专家小组以实际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人与不从事此类工作的人为对象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得出如下结论:“富于创造力的人,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缺乏创造力的人,不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认为“我不具备创造力”的人当中,有的觉得创造力仅仅是贝多芬、爱因斯坦以及莎士比亚他们的,从而进行自我压制。不言而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便是他们,也并非轻而易举就能获得如此非凡的灵感。相反,这种非凡的灵感,往往产生于这样的过程: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由此看来,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即使他们不知道将来会产生怎样的结果,但他们很清楚,小的创意会打开大的突破口,并坚信自己一定能使之变为现实。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首先要坚信这一点。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获得的知识;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5、给选段划分层次,并概括每个层次的大意。(4分)(1)分层:(2)层意:。6、选段中几个加点的词语分别指代的是什么。(4分)(1)“他们”是指:。(2)“此”是指:。(3)“它”是指:。(4)“这些”是指:。7、第自然段两个句子是什么句式?有什么作用?(2分)。8、本段运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2分)答:。9、“大多数情况下”、“往往”、“任何”等词有什么表达作用?(2分)。10、有人“觉得创造力仅仅是贝多芬、爱因斯坦以及莎士比亚他们的”,对不对?为什么?(3分)。11、你对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这些人了解的有多少?选择其中的一个说一说他的情况。(3分)。1、 参见课下注解。2、(1)d答案;d,答应。(2)sh,数学;sh,数出。(3)zhng,重要;chng,重新。(4)zhng,正确;zhng,正月。3、(1)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强调精通各种知识的重要。(2)不用说就可以明白。突出贝多芬他们在创造领域所作的贡献家喻户晓。(3)反复琢磨。说明非凡灵感的产生是需要过程的。4、(1)设问(2)对比(3)比喻(4)通感5、|第一层:论述创造力是怎样形成的。第二层:得出结论,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6、(1)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2)这种非凡的灵感,往往产生于这样的过程: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3)小的灵感。(4)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获得的知识;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7、设问句;能引起读者的注意与思考,在结构上起承接、过渡的作用,使文章结构紧密,条理清楚。8、道理论证;举例论证。9、“大多数情况下”、“往往”、“任何”等词起了修饰限定的作用;“大多数情况下”说明还有特殊情况;“往往”是说明是经常的;“任何”指无一例外。10、不对;因为“任何人都具备创造力”,关键是要会积累知识、活用知识、发展知识。11、参见课下有关注解。任选一个即可。1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课前预习1本文作者_是美籍华裔_家,_奖获得者。2“格物“致知”出自儒家经典中_的_篇。宋代朱熹抽取_中的_、中庸两篇和_、孟子编在一起,称为“四书”。3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1)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格物:_致知:_(2)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袖手旁观:_(3)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不知所措:_4儒家的“四书五经”指的是什么?四书:_五经:_二、课堂学习导入新课整体感知一、课文论述的话题是什么?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二、作者的观点是怎样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实验。合作探究精读课文,理解作者的观点。三、“格物致知”在大学里早已提到,这种精神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是否得到了大力传扬?为什么?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即自然科学的实验精神。原因是: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以王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为例。(事实论证)四、实验精神(“格物致知”精神)为什么很重要?应该怎样进行实验?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你能举一些例子吗?五、实验的方法是什么?1.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2.实验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六、既然实验精神如此重要,当今的中国学生是否很重视它了呢?为什么?怎样论证的?1.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思维而不愿动手。2.误以为埋头读书可以应付一切,结果对实际毫无帮助。以自己的经历为例(事实论证)。七、格物致知精神仅仅应用于自然科学研究吗?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都不可缺少。八、那么怎样才是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课堂小结一、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二、论证结构:提出论题:(1-2)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分析问题(3-12)首先,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端。然后,分析科学上的实验精神的重要性。接着,指出当今的中国学生依然轻视实验精神。得出结论(13)必须重视格物致知精神三、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随堂检测(本卷测试时间为15分钟,分值40分)第一部分:1、填空。(3分)本文作者丁肇中是著名美籍华人物理学家, 奖获得者。“四书”指的是儒家主要经典大学、 、 、 。本文作者的主要观点是 ,所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有 和举例论证。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无理漫骂幽柔寡断蜂涌而至袖手旁观B、绿草如荫源远流长格物至知各行其是C、改弦更章事必恭亲人才辈出修身齐家D、彷徨不定叹为观止恻隐之心不知所措3、根据课文内容,要表格处填上相应的内容。(4分)关于“格物致知”古人做法 今人态度 大学理解 作者理解 4、体会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作用。(4分)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思维而不愿动手。5、你能举一个体现“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的事例吗?(3分)6、整体感悟:(4分)格物致知的意思是 。出自我国儒家经典之一 。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格物致知”的精神的关键是什么?7、选出与其他三句含义不同的一项()(3分)A、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C、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第二部分: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管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得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到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8.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4分)9“王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的错误在于什么?“格”在此句中是什意思?(4分)10选中主要采用了 和 的论证方法。(4分)11文中加点的词语“惟一”可以删掉吗?为什么?(4分)(参考答案:1、诺贝尔中庸、论语、孟子我们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举例论证2、B3、关于“格物致知”古人做法 一味死想,想以此得出道理、真理今人态度 重视实验,既想又做大学理解 做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地步作者理解 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4、“往往”表示一般规律、通常情况,不排除特殊情况,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大都”表示范围,指多数学生而并非全部学生,也有个别的除外,语言严密。5、示例:爱迪生试验了上千种材料,终于找到了适合做电灯丝的材料。6、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礼记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要有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7、B8、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9把探索外界误认为探索自己。探索。10.例证法,道理论证。11.不能,否则就不能突出途径的单一性。)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同步训练1给下列词中加粗的字注音。慨叹( ) 省悟( ) 家谱( ) 搽脂抹粉( )( )2根据下列词中的注音写汉字。mio茫( ) j梁( ) kung骗( ) w蔑( )3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1)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玄虚:_(2)他们在前仆后继地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前仆后继:_(3)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不足为据:_4在“”内给下列语段加上标点符号。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5简答。在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这些“民族的脊梁”又具有什么样的时代特征?请举例说明。_(一)课内阅读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问题。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也都失掉了。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6作者所要批驳的观点是什么?所要证明的观点又是什么?7文中画线句子提到的是几类怎样的人?试举例说明。_8“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了”,“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这两句话中加粗词语的含义是什么?_9为什么对方的论据都是事实,可结论却是错误的呢?_10作者通过分析批驳,得出了怎样的结论?应如何理解这一结论?_11作者为什么要反复强调“中国的脊梁”?从中可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12本文语言尖锐泼辣,富有讽刺意味,试任选一例进行分析。_参考答案1ki xng p ch m 2渺 脊 诓 诬 3(1)用使人迷惑的形式来掩盖真相的欺骗手段。(2)前面的人倒下,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3)不值得当作凭据。4:“”,; 5答案示例:“充满自信力,为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为民族的振兴和繁荣,他们奋不顾身、坚忍不拔、在困难面前挺身而出,有着崇高的理想和信念,他们是中华民族在新的时代的代表。比如在抗击非典的战役中英勇奋斗的医护人员们。”(一)6所要批驳的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错误观点。证明“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这一观点。7“埋头苦干的人”指广大劳动人民;“拼命硬干的人”是指反对国内剥削阶级和外来侵略的革命志士、民族英雄,如郑成功、林则徐等;“为民请命的人”指的是同情人民、伸张正义的正直的官员,如海瑞等;“舍身求法的人”指英勇献身、追求真理的人,如谭嗣同等。8“有人”指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反动文人;第一个“中国人”指所有的中国人;第二个“中国人”是指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反动文人。9因为对方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10作者的结论是:“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要论有无自信力,就不要被统治者的官方文章所蒙骗,要着眼于人民大众,要看到人民大众不屈的斗志和伟大的力量。11反复强调“中国的脊梁”,目的在于赞颂那些有自信力的中国人,强调他们才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中坚力量,才是我们民族的真正代表。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怀着深厚的民族情感,充满着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力。12如开头作者揭示对方的论据。作者简练地勾勒出三种形象:始而盲目自夸,妄自尊大;继而依赖国联,仰人鼻息;终至求神拜佛,自欺欺人,于变化之中揭示出悲观论者在精神上的节节败退,极富有讽刺意味,写得尖锐泼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