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材相关.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290709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材相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材相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材相关.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材相关(2011-05-14 23:07:47) 转载标签: 杂谈分类: 教师感言 教材总体介绍二年级上册、下册各设16个主题单元。其中各含3个集中识字单元和一个开放单元,集中识字单元是在一年级多种识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字理识字,上册集中识字单元主要是部首识字,下册则侧重声旁识字。与此相照应,在综合运用一年级学习的识字方法的基础上,上册以学习部首查字法为主,下册学习音序查字法。其它单元大致包括2至3篇主体课文和一个“语文天地”。上册选文童话色彩的文章与现实性较强的文章并重,下册较侧重选现实性较强的文章,童话色彩的文章减少并逐步退居到语文天地中。反映了教材正逐步的引导学生多加关注现实生活的编写倾向。每个语文天地大致包括语言积累、古诗背诵、课文自读,还有适量的口语交际和语文实践活动以及金钥匙、自检系列,与一年级教材在栏目的设计上区别不大。上册沿袭一年级教材仍安排描一描、写一写,下册不再设计此项内容。下面从拼音、识字写字、阅读、写话、口语交际、语文综合实践等6个方面就教材编写和教学建议与老师们进行交流。一、拼音1、拼音的编写(一年级上册)认字母,拼音节,看拼音读生字。(一年级下册)抄字母,抄音节,简单的拼写。(二年级上册)较熟练地拼写(不检查)。如教材二年级上册103页的一项内容,“查字典,抄拼音,看谁查得快”。(二年级下册)认大写字母,认识音节表;认识电脑键盘(见教材44、45页内容)。2、编写理念和教学建议一年级上册拼音教学的重点是拼读音节、借助拼音识汉字;一年级下册侧重抄写字母和音节,能简单的拼写音节;二年级上册侧重能给生字标音节,遇到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此种编排在于分解拼音教学的难点,不求一步到位,讲究螺旋渐进,为学生大量识字和提前阅读提供可能。课标关于拼音的教学虽没有规定让学生学会拼写音节,但在实际教学和书面测试中又难以避免,因此教材设计拼写音节的练习是从实际教学出发的。二年级是写话期,二年级上册遇到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因此要在养成勤查字典的基础上,通过部首查字法查后注音的方式巩固音节的拼写,二年级下册遇到不会写的字应鼓励采取音序查字法的方式予以解决,在书面测试中仍可允许学生用拼音代替。应继续巩固拼写规则,通过辨别区分声、韵、调,结合当地实际纠正方言区的发音问题。二、识字(一)识字目标1、二年级上册认字431个,写字294个;二年级下册认字452个,写字330个。多认少写,大量阅读。2、上册继续学习常用部首累计70个(一年级已学习40个),能根据部首推知部分生字的字义,练习分析字形,在一定范围内实现认写合流。下册将部首识字和声旁识字相结合,侧重学习声旁认字。3、上册学习部首查字法,达到熟练程度;下册学习音序查字法,逐渐达到一定的速度。4、能综合运用所学认字方法,在阅读时能独立识字,到升入三年级前,学生应具备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二)教材编写理念及教学策略1、教材中部首查字法的编写及教学建议从二年级开始,书面语在教材中出现的越来越多,仅靠已学过的识字方法认字就会受到限制,如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秋天到中“蟋蟀”,火红的枫叶中的“玫瑰”。用猜字法不能解决问题,教师可试着让学生猜,以导出本册重要的识字方法:部首查字法。第二单元“语文天地”金钥匙指导学生认识字典,只达到认识的程度:部首概念大体了解,遇到什么情况用部首查字法。如果学生感兴趣,可以让学生在认识字典后自己查一查,感受感受,教师不要提任何查字要求。第三单元语文天地中的金钥匙指导学生学习查字典,教学生查字典的方法:“数、查、记”,并以儿歌形式介绍部首查字过程,教师可以在指导学生部首查字实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记住儿歌。学生在查字的过程中,往往一查到字就合上字典,应引导学生读一读字音,不宜要求查字的速度,也没必要引导学生读正文。第四单元“语文天地”金钥匙:学习查找难检字。教师应引导学生熟悉字典中的常用部首,不要求一步到位,并多多练习找部首,然后列举难检字,引导学生用难检字表查。学习部首查字法,如果由教师来讲,极易枯燥乏味,要利用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读画,读画中的文字。可以像图中所画,分小组,用实物(字典),让学生自主学习,学生之间对查字典的交流是直接而有效的。这里需要教师课前做设计,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学习查字典的欲望。由于学生识字量小,读正文有困难,学习查字典,刚开始时只要求会查,能找到要查的字、读准字音,只练习查字典的技能,对认字的结果不做要求。初学时不应要求速度,到第七单元时明确提出速度问题,达到1.5分钟/字。从第七单元以后通过反复练习,逐步加快速度。第15单元语文天地中设计了查字典比赛。2、为什么先学部首查字法,到下册学音序查字法?遇到不认识的字,用部首查字法,即看字形查字音字义。遇到不会写的字,用音序查字法,即根据字音字义查字形。部首查字法用于阅读,音序查字法用于书面表达,音序查字法在从同音字中找到要查的字需要具备部首知识。低年级阅读和写话是不同步的,“大量识字,提前阅读”为学生早期阅读创造了条件,学生在阅读教材选文及课外阅读中会经常遇到不认识的字,就需要用到部首查字法。一、二年级的表达侧重口语表达,虽也写话,但写话的量远远少于阅读量。学生在一年级下册教材中已经学习了四十个常用偏旁部首,二年级上册还要学习常用部首23个,这为部首查字法的学习和巩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3、教材中音序查字法的编写及教学建议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开始学习音序查字法,主体内容是展示出字典中同音字的内容和四行相应的汉字,以丁丁、冬冬的对话说明在遇到不会写的字时如何确定该字,在形旁认字和声旁认字联系的基础上,后面安排了选字练习、认大写字母、认识音节表、学习查音序查字表等内容,知识点相对集中。运用好音序查字法有两点,一是要能够把汉字的音节拆分成声母、韵母、声调,这一项学习以往几乎没有,二是要能够运用部首的知识在同音字中找到自己需要写又不会写的字,解决这两个难点仅仅靠第七单元的学习时间是不够的,音节中声母、韵母、声调的分解需要在前六个单元的学习生字中不断的进行渗透学习。教师还可依据实际情况将第七单元的内容分解到前面的几个单元中,不一定集中在第七单元集中学习。另一点,第七单元学习完了音序查字法以后,应督促学生在习作中遇到不会写的字养成勤查字典的习惯,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在教学这一部分内容时,一定要注意做好整体安排。4、培养勤查字典的习惯部首查字法、音序查字法应当是独立认识生字经常使用的方法。以往的查字典学习很多情况下是流于形式,考试只是考找一找部首,数一数笔画,考一考音节表的零星知识,教师不重视学生的实践运用,查字典只是一项学习任务,学完了就过去了,学生的字典往往束之高阁;新课程特别强调要学生“学会学习”,我们应养成学生勤查字典的好习惯,教师要组织好各种活动,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爱查、会查、自觉查,把查字典当作最可靠的识字方法来对待,让学生体会字典是无所不知的无声老师,把使用工具书当作最重要的阅读习惯来培养。二年级上册语文天地中的自读课文(诗除外)很少注音,下册几乎不注音,这是因为学生在熟悉了部首查字法后,就应该通过查字典来解决自读中遇到的生字,使学生养成独立识字的习惯。学生在写话时,遇到不会写的字,问别人是一种合作的方式,查字典是一种独立的方式,问别人信息单一且准确度不强,查字典则信息量大且准确度高。教师要在适当时候引导,让学生实践查字典。我们还要创设情境和空间,培养孩子对字典的情感。在这方面,教材也作出了努力,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有篇文章叫字典大楼,介绍了字典的用途,并渗透着作者对字典的情感,学生读这篇课文,教师要使学生产生共鸣,养成勤查字典的好习惯。5、二年级教材的形旁识字和声旁识字汉字是表意文字,不是表音文字,这是我们母语与许多语种的重要区别,同时,汉字中的形声字占80%还要多,许多形声字同时又是表音的,但现在有许多汉字已经看不出表音的特点。在一年级教材中,学生已经学会了看图识字、听读识字、拼音识字、结合上下文猜字等识字方法。一年级下册学习了40个常用偏旁,要求学生能说出偏旁的名称,偏旁所表示的意思,能举例说明,学生对汉字的表意功能已经有了初步的感知,二年级的字理识字就水到渠成。二年级教材在识字方法上突出了汉字表意的安排设计,也体现了汉字表音的安排设计,做到了每种设计前有渗透、中间有集中学习,后有延续,表意、表音的设计既不同步,也不断然分开,两种设计在上下册中各有侧重。二年级教材上册又学习23个偏旁,并专门设计了第2、7、12三个识字单元,着眼于汉字表意功能的编写,促使学生对汉字表意特点的进一步认识,以期达到对汉字表意功能认识的飞越。同时在本册中对声旁认字也做了渗透,如第10单元语文天地中“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第14单元语文天地中“比一比,读一读”,前者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发现,后者是学生不经教师引导就能发现,继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天地中又设计“读一读,比一比”,再让学生发现声旁表音的特点,但应包含新的发现(声调不同),在此基础上,设计第3单元丁丁冬冬学识字(一)集中学习声旁认字,在单元后面的金钥匙中提出看偏旁猜字音,但也以“斯”不能根据偏旁“其”读,点明声旁认字的局限。在二年级教材中,还将形旁认字、声旁认字结合使用,培养学生偏旁认字的综合能力。如二年级上册第5单元金钥匙“学当小老师”,教“护”字,从形旁的意思和声旁读音来分析示范;第12单元金钥匙“学猜字”是猜字义、字音。至下册第7单元丁丁冬冬学识字(二)则是形旁认字、声旁认字的交汇融合。从下册第11单元开始,学生综合运用各种识字方法独立识字。如12单元语文天地中“你能独立识字了吗?”让学生读下面的一段文字:“钱塘江的潮水,波涛汹涌。长白山的天地,清澈透明。九寨沟的溪水,潺潺流淌。黄果树的瀑布,咆哮翻腾。”二年级结束,学生已具备了初步的独立识字的能力。(三)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1如何对待二年级识字量大的问题?识字量大不是教材本身的问题,课标的识字量是从需要和可能制定的,经过实践证明也是可以达到的。出路在改进教学。(1)识写分开。保底的字一是要求认识的,一是要求会写的,包括回生字。在保底的基础上进行渗透性识字。没有要求的字用渗透性的方法,比如一片树叶中“耸”“捋”等生字教材没有要求会认,教师可以用带读的办法。(2)一年级时学习的生字,基本上在口语中,字音、字义不成问题,学习的关键是把字音与字形对应起来。随着阅读面的扩大,三、四册教材不少生字在书面语中,字音、字形、字义都是陌生的,学习的难点就比较多了。不要脱离语言环境教学,也不要脱离语言环境考查,如“崛起”“蔓延”等独立拿出来,不好把握。(3)识字教学应从实际出发,不能平均使用力量。课本上所列“生字”,只是教材的统计,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差异很大。应注重因材施教,集中解决学生不认识的生字。学生识字情况差异很大,要承认差异,还要利用差异,好的带中间的和差的,全班带个别,多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小组内互帮互学。(4)每学期搞几次生字测试,聘请学生当评委,记录学生的认字情况,使每个学生对自己的识字状况心中有数。给学生再次补测的时间和机会,只要能达到要求,不以测试过关的先后论优劣。2独立识字是否意味着不再进行识字教学了?独立识字由学到会有个相当长的过程,具体需要多长时间,不同学生情况不一,还要看某个生字本身的学习难点。经过一学期的学习,每个学生都应当有办法独立识字,有的学生可能识所有的生字,有的可能只独立识一部分生字。学生有办法独立识字,并不意味着他就能完全独立识字了。教师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哪些字适合查字典?哪些字可以随文认识?如何适度使用课文下面生字条的拼音?如何发挥识字基础较好的学生的作用?哪些字需要全班一起学习这些问题备课时都应当认真考虑。3二年级在写字方面有哪些具体要求?(1)养成揣摩汉字字形的习惯。(2)开始培养经常修改错别字的习惯。(3)独立书写生字的笔画笔顺,教师不再做指导。关于写字,请老师注意我们反复强调的问题:一是“写对”和“写好”分步走。二是教师少讲,多让学生揣摩和练习。三是课堂上常写常练,养成好习惯。四是写字与运用相结合。4现在学生的错别字多起来了,怎么办?对错别字现象应该有正确的认识。认识了一个字,能够写对笔画、笔顺、结构,只是完成了识字的第一阶段。学生尝试着运用学到的字,就可能失误。这与学走路会摔跟头、学游泳会呛水是一个道理,而汉字形近字多,同音字多,多音字多,异形字多,很容易产生混淆。简单地画个“”,否定学生在实践中认识的过程,并不能反映学生识字的实际水平,只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要以孩子有兴趣的方式,引导他们纠正错别字。(1)在识字教学中,要教给学生利用汉字的特点分辨形近字的方法。教材在语文天地中安排了一些练习,如“比一比,组词”。(2)要教给学生勤查字典的习惯。比如在学习下册第七单元后,习作中有不会写的字自己查字典,逐渐做到在习作中不用拼音代替生字。(3)要引导学生重视错别字问题,自己想办法预防和改正错别字,比如轮流当识字小医生、出一日一字专栏、互相出题测试等。对造句、习作的错别字,教师不要急于改正,而应当让学生自己(或互相)检查,自己修改。一次改不彻底,隔一段时间再检查,再改。要把这样做的道理向家长解释清楚,争取家长的配合。养成良好的习惯比记住几个字更重要。如下册第一单元“金钥匙”设计了一个活动,即培养改正错别字的习惯和做法:用一个小本统计错别字,经常翻看。此方法应值得商榷,因为学生每看一次改错本,对错字的印象会更加深一次,错字在学生的头脑中反复出现,学生就会对字的正误发生混淆。所以建议将此金钥匙改为:我有一个好习惯,每次写完作业我都认真检查,发现错字后马上改正过来。根据以往的经验,三年级是错别字的高发期。考虑到实验教材识字量大、识字速度快,这个错别字的高发期有可能提前,第四册“金钥匙”有意识地提出检查错别字、纠正错别字的问题,开始培养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纠正错别字的习惯,并通过“自检”督促检查落实。在防止和纠正错别字的问题上,我们这套教材采用了由学生自己自主学习、养成良好习惯的方式,而没有采取出大量练习的办法,请老师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上多下功夫,想一些好办法。因为“写对”的重点已从写对笔画笔顺转到用对,所以与教材配套的写字本也以词语为单位书写,引导学生在应用中练习书写。三、阅读(一)选文特色1、与时令同步教材选文的编写内容和顺序基本上与全国各地的季节、传统节日同步。如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秋天”中的秋天到正是我国大部分地区秋高气爽、喜获丰收的时候,火红的枫叶不仅与大自然相合,也是每年一度的教师节庆祝的时候。再如16单元“岁月“中的贺年片、松鼠日记。二年级下册的“植树”单元、“青青的山”单元、“快乐的生活”单元,“夏天”单元都是如此。选文的如此安排,有助于与生活相联系,有助于开展综合性的语文学习活动,使学生亲身感受大自然,亲身感受快乐的节日,感受生活与语文的联系。2、与学生日常生活、行为联系密切二年级上册除仍保留了数量较多的童话、寓言故事外,编入了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现实文章,如流动的画、妈妈,不要送伞来、我的影子、手捧空花盆的孩子及“玩具和游戏”单元。如“考验”单元里的特殊的考试课文通过招聘“小小卫生员主持人”这样一件小事,告诉孩子们一个道理:仅懂得讲卫生的道理是不够的,还要落实在行动上。将孩子自身的日常生活纳入到教材中来,引起孩子的思考,从而引发儿童在生活行为上进行自我调整;再如二年级上册教材第8单元“合作”中的两篇主体课文,第一篇比本领通过梅花鹿和金丝猴摘果子的事让孩子明白合作的重要性,第二篇天鹅、梭鱼和大虾又从对立的角度告诉孩子不合作什么事也办不好的道理。孩子在学习这些文章之后,不自觉地就要反思。二年级下册童话故事锐减,现实生活的故事非常之多,如第二单元“妈妈”、第10单元“讲信用”、13单元“快乐的生活”,都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经验世界,如课文一片树叶通过一个简单的小故事:小黄牛栽下了一棵小松树,小兔子、小猴、小熊都喜欢小椿树,也都认识到小椿树会使他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并且也都认识到应当爱护小树,但是,他们却仍然要摘树叶,学生会很自然地联系自身生活实际:大家都明白因该遵守纪律,但有时候却又违反,孩子们接触这样的教材,绝对能提升做人的素养。3、注重内容的连续性、梯度性,与学生成长同步如教材在一年级下册安排植物爱护主体单元,学生认识到了爱护花草树木的重要性,在二年级下册安排植树不仅是学习内容的深化、行为的落实,更是为提升孩子的认识水平搭建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再比如二年级上册安排“好奇”单元,激发孩子要有好奇心,关注自然现象,愿意去观察、探索了解一些现象,二年级下册安排动脑筋则是启迪孩子遇到事情要动脑筋,光好奇是不够的。二年级上册安排“勇敢”单元,课文告诉孩子勇敢是多么难得,小鸭子回家一课给出的勇敢的标准是“迷路了,不哭不叫自己能找到家”就是勇敢,而到二年级下册又编排了“小英雄”单元,歌唱二小放牛郎里勇敢的标准是“为别人牺牲自己”,江凡一课的标准则是“遇到危险不慌乱”才是勇敢。人文素养的提升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教材的编写目的也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二)阅读目标在教材中的体现(1)主体课文后面的思考题开放性、拓展性更强,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对实际生活的理解和体验,有助于引导学生搜集信息意识的培养。如上册第一单元主体课文秋天到后面的思考题:“秋天到了,你的周围有什么变化?”植物妈妈有办法后面的思考题:“植物妈妈还有什么办法送出自己的孩子?”还有比如小马过河:“小马从磨坊回来后,会对妈妈说什么?”我是什么:“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水的知识?”(2)继续学习默读在一年级小声读,但不指读,指读,但不出声的基础上,二年级教材进一步培养默读的方法和能力。二年级上册第6单元金钥匙提出学习默读:不用出声,不用手指;二年级下册第5单元金钥匙丁丁冬冬的对话:“你默读时,做到不出声、不指读了吗?”“我默读可以不出声了,但有时嘴还动,我要继续学习。”默读能力的培养要注重过程,不能期望在第一学段就能达到要求。(3)提前渗透课文复述。二年级下册第6单元金钥匙:我复述时怎么老是背课文呢?我先想想课文的内容,复述时尽量用自己的话说。(4)学习在阅读中联想一年级下册金钥匙:结合插图理解课文,想象课文的内容;一边阅读,一边想象;朗诵诗歌时,按自己的想象加上动作。一年级童话色彩的文章较多,适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侧重拉近文本与学生心理世界的距离。二年级下册14单元金钥匙:学习在阅读中联想。二年级写实性文章较多,适于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侧重拉近文本与现实生活的距离。从二年级上册开始,课文后的思考题很多都是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宜能够从二年级初着手培养。(三)阅读教学策略1、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是阅读活动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伴随着学生学校学习生活的正式开始,让学生逐步感受到阅读的乐趣至关重要。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刚刚还处于自由自在的玩耍、游戏状态,突然进入严肃、规矩的学校学习生活,孩子的乐趣需要延伸、继续,同时也要上升到新的层次,开拓新的方法和途径。(1)在阅读教学中,应注重采取图文结合的方式,观图悟文,以文会图。下面是一个案例:二年级下册学习山寨一课时,孩子对诗歌的“文”与“图”产生质疑:诗里说“到处林遮树掩,青藤垂挂屋檐而书上的插图为什么画的房子是露着的,没有青藤遮掩着?”我没有急于回答孩子的问题,而是请孩子根据课文呈现的文字内容,并加上自己的想象,自己作画。当孩子完成自己的作品的时候,孩子也明白了:为了让读者看到山寨,所以作者就画了几间露着的房屋,如果让“青藤垂挂屋檐”,画面上只有一片绿,到底是森林,还是什么地方?读者看不明白;因为“到处”是这样,所以更应该“点”出来,让人看明白。可以看出,孩子在这一课里收获的不仅仅是语言文字,还有对“画画”的感悟、对综合艺术的审美。(县实验一小燕丽华老师提供)(2)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更多的是让学生去读,并且要多读,让学生眼动、口动、耳动、心动甚至加上表情和动作,组织学生采取个人读、小组读、齐读、展示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等多种方式,学生就会兴趣盎然。如果学生读得少,而是教师牵着学生,直接进行分析和讲授,让学生被动接受,学生便会觉得索然无味。(3)在阅读教学中,应注重运用激励性的评价手段,使学生产生阅读期待,激励学生的阅读愿望;应注重运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应注重运用想象和联想,加深学生的阅读体验;应注重组织学生交流自己阅读收获,每位学生获得的收获可能不同,带有个性化的色彩,不同感受的汇集与相互碰撞,必然丰富和发展每个学生的阅读乐趣,也可能激发和产生更多的乐趣。(2、3可观看广饶镇梧村小学李冬老师在青岛执教的北师大版全国展示课瀑布)2、改变词、句、段、篇的分析思路,注重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感受(1)借助主体课文后的思考题,整体把握课文教材主体课文后面大多涉及一个思考题,是学生阅读课文的底线。思考题有的是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此种设计意在改变以往阅读教学沉湎于解剖式的分析、微言大义的讲解、逐段逐句的分析,重视整体感知、感悟,交给学生更多的阅读实践的机会,引导学生在多读的基础上,整体把握课文。二年级所选课文较短,相对中高年级每节课的阅读次数要多,因此提倡阅读课文要整遍的读,有层次的多读,在多读课文之后让学生谈所知、所感,而不是逐段逐句的分析然后归纳。既不能以逐段逐句的讲解灌输给学生,也不能以师生之间泛问泛答充斥整个课堂,应该交给学生更多的阅读实践的时间和机会,在阅读实践中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发展思维。(2)词句了解要做到不求甚解没有词句的教学可能就失去了语文的工具性,但如果对词句的了解追求准确、深入,甚至抄录词典中词条意思让学生死记硬背,那就违背了课改的精神和教材的初衷,应通过多读课文达到“熟读百遍,其义自现”的自然理解,结合上下文或生活实际做到大致或者模糊的理解。懂不懂没关系,只要对这个词语有新鲜感,先将其储存起来。词语作为语言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词语进行积累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积累的过程也包含着一定程度的意义认识。如孩子学习天鹅、大虾和梭鱼之后,有的写:我的字总写不好,我真是自寻烦恼。学习一片树叶后,孩子写:奶奶家的柳树高耸入云。严格来讲,孩子似乎用词不是很恰当,但相信经过“积累消化”之后会对词语有新的认识。二年级阅读教学重在积累,积累语言材料和文章样式,为第二学段形成初步的独立阅读能力奠定基础。(3)结合课文后面思考题培养思维的创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经验拓展语文学习课后思考题还有的是启发学生进行发散思维,有的是建立课文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情感世界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向课外延伸。教师要在借此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第一是仿编课文,如二年级上册第11单元主体课文我们知道可以让学生仿照课文再写一段。第14单元主体课文我有一盒彩笔:“你喜欢用彩笔画什么?仿照课文写一写。”第二是续编课文,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我想知道:“你还想知道什么?”下册第二单元妈妈的爱:“你觉得妈妈的爱还是什么?你能试着再编一段吗?”第三是表演课文,如二年级上册第十单元表演主体课文特殊的考试,原文是陈述式的课文,如果学生照本表演,就会表演成哑剧,这就需要学生对课文进行再创造。第四是拓展课文。如二年级上册在教学植物妈妈有办法这一课时,可抓住孩子对植物、对种子感兴趣的特点,引导孩子搜集整理其它的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办法。学生就会有很多探索和发现,如:松树妈妈有办法,他让松鼠跑到树林里,把松果全部搬走。葡萄妈妈也有办法,它把美丽的外衣送给自己的娃娃,当人们把紫色的外衣吃掉,种子就会到处传播。玉米妈妈叫蚂蚁大兵把玉米娃娃搬到了泥土里,明年就会发芽长大。要处理好抓文本和开放教学的关系,抓文本不到位,就搞开放,开放就成了无源之水。3、文体不同,阅读策略应有所不同对于低年级的阅读内容提出不同的阅读要求,不同的阅读内容应该有不同的阅读要求,不同学生的阅读过程也应该是个性化的发展过程。阅读有一般性的规律,但是面对不同体裁的文章,阅读主体的感受过程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做出针对性的要求是必要的。例如,富有情节变化的阅读材料,学生主要关注的是人物、情节和事件,二年级上册的比本领、小马过河;二年级下册的龙眼和山里红等。对于富有情节性内容的要求侧重于复述、分角色读和表演。而对于韵文,学生直接感受的是语言、情感和意境,二上秋天到、我们知道;二下妈妈,不要送伞来、杨树之歌等。对韵文的要求则是侧重于朗读和吟咏。有的文章适于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有的适于培养学生的默读能力,许多文章,既适于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也适于培养学生默读能力,有的教学环节以朗读的方式效果可能会更好,有的环节以默读的方式效果可能会更好,二年级在继续学习朗读的同时,应重视默读的指导,每节课总是书声朗朗并不见得就很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4、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文学性包括想象性的作品可以激发学生不同的认识和观点,不同的思维角度、生活经历等因素决定了学生对同一作品的认识观点也不同,每个学生的认识都可能存在一定的合理性和局限性,鼓励学生进行相互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相互参考和借鉴,从而不断修正和发展自己的认识。下面是两则案例:伤心的松鼠(二年级上册)教学小马过河,正当大家被这个故事吸引的时候,有同学站起来,“老师,我发现课文的插图有问题。”“什么问题?”“松鼠说他的伙伴昨天刚刚淹死,他应该很伤心,你看,他还笑呢!”我马上对孩子伸出了大拇指,称赞他是一个爱观察的孩子(其实,松树是哭还是笑,插图上难以判断,致使该生个人的观察感受罢了)。接下来我指导小朋友读书:“松鼠认真地说:当然啦,昨天,我的一个伙伴就是掉在这条河里淹死的。”我说,“你要读出松鼠的认真来。”而且还示范读了一遍,但马上有小手臂高高举起,“老师,读松鼠的话光有认真还不行,他还应该很伤心。”我吃惊地问:“为什么?”“因为,他的伙伴昨天刚刚淹死,所以,松鼠应该很伤心!”(广饶县一小燕丽华老师提供)我们不喜欢巨人(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学习上天的蚂蚁当孩子在表演课文内容之后,发现了问题:老师,不如把课文中的角色改一改就更好了。“为什么?”“我们不喜欢巨人。如果把他换成大象、狮子就好了。”“巨人,巨人到底有多大呀?我们不知道。蚂蚁看着狮子是巨人,我看到一个故事,蚂蚁和青蛙比赛,蚂蚁说青蛙也是巨人。你看,我们就不觉的青蛙是巨人。”“对,如果换了大象和蚂蚁,我们就能知道大象其实比蚂蚁大得很多,我们会觉得大象是巨人。”(广饶县一小燕丽华老师提供)5、注重阅读习惯的培养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环节,阅读对各科乃至终身学习、对人格的形成、知识的积累、对思维的发展、视野的开阔等,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课标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同样,阅读能力也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如数学应用题往往与阅读能力密切相关,学生如果阅读了十万个为什么,学生就对自然、科学学科倍感兴趣。阅读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必须以阅读量为基础。本套教材阅读量大,在“语文天地”中自读课文较多,是学生扩大阅读量的好资源,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同时,北师大教材的选文和主题单元的独特的设计给学生创设了极为广阔的空间,教师在领孩子们走进文本的同时,要善于给孩子们打开一扇明亮的窗子,让学生去领略外面的风景。结合教材,激发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兴趣,培养每天阅读的好习惯。农村乡镇学校在较难购买图书的情况下,可以以班为单位在教室内建立图书角,让学生从家中拿书相互借阅,每周开设阅读课以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低年级宜提倡真实性阅读,学生只要对某种书感兴趣就让学生自由读,不要布置一些诸如摘抄词语、认写生字等要求,以挫伤学生读书的兴致和积极性,随着学生阅读兴趣的提高和阅读量的加大,渐次地提出一些有助于阅读的要求。教师要留心学生的阅读量,不断统计学生的阅读量,并伴有相应的激励机制,努力达到或接近课标要求的读书量。课标要求在第一学段背诵优秀诗文50篇,为什么要背这么多篇数?古诗文的学习,重在诵读,而不在于逐字逐句的理解,有许多诗也不要求让学生当时领悟多深,重在积累沉淀。通过对一、二年级教材的大体统计,教材中明确要求背诵的古诗文、儿歌、现代文已超出了50篇。除教材所选古诗外,教师要选一些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诗供学生背诵,实践证明,一至四年级的学生是背诵古诗的最佳时期,学生背诗兴趣高涨,记忆力快,许多学生到二年级就能背过200余首,有些课改教师给学生提供初中甚至在高中才出现的诗文,如木兰诗、琵琶行、长恨歌等,学生照样背得很流利,有些课改教师让学生背诵毛泽东的诗词如长征、沁园春雪,学生很感兴趣,语气高昂。因为学生不必理解每字每句的意思,他们往往被诗的节律和意境所感染,虽有时囫囵吞枣,但备起来却饶有趣味。“诵千古诗文,做少年君子。”学生在记忆的黄金时代有这样大量的文学积淀,相信他的人生会有更多的精彩。四、写话课标第一条要求是:“对写话有兴趣。”怎么保证学生“写”的兴趣呢?写不出来不硬写。教材非常重视让学生“不硬写”,始终从三个方面激发学生“写”的兴趣:A、与阅读结合。B、与活动结合。C、随笔日记。实验证明,这样做,学生愿意写,有的写。(一)教材编写思路1、目标(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好、感叹号。2、教材编写原则从生活情境出发,从感兴趣的话题切入,鼓励学生自由表达。3、教材写话的编排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搜集祖国名胜古迹的图片,写上一句说明;第十单元:互相出保护环境的考题;第十一单元:记录天气预报;第十四单元:给妈妈写留言条;第十六单元:给朋友做贺卡。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三八节给妈妈写短信;第四单元:观察写山;第九单元:制定锻炼计划,编写体育歌谣;第十单元:写请假条;第十二单元:学写启示;第十四单元:做英雄册等。以上内容都是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从感兴趣的话题切入,让学生自由表达。同时,教材在语文天地中还设计了一些仿句造句的练习。在金钥匙和自检系列中,在二年级上册第13单元还引导学生在小本上记看见的、想到的。二年级上册16单元松鼠日记一文之后开始在金钥匙中提出学习日记,在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中通过自检提示学生坚持写日记。低年级是儿童想象活动的敏感期,因此,二年级教材着意安排了编故事的活动,如结合单元主题编“山泉娃娃”的故事、编“夏天的故事”等,这实际是一种童话体作文的训练,以培养学生有意地重现表象的技能,包括在头脑中有目的地产生丰富的表象,建立表象之间的联系和构建新的表象,培养学生想象的流畅性、变通性和创造性。(二)写话教学策略1、正确把握教材编排意图和特点以写日记为例。教材在三册13单元的“金钥匙”中由丁丁提出:“我有一个小本子,我经常在上面记下我看见的、想到的事。时间长了翻一翻,觉得很有意思。”引起学生对记事本的注意。接着,16单元学习了松鼠日记后,在“金钥匙”中丁丁又一次提出:“你会写日记了吗?寒假里写几篇日记。”正式提出写日记的要求,而且由课文给出了具体的格式。到了四册,2单元的“金钥匙”中,丁丁、冬冬用对话的形式提示了日记的内容:“可以写自己的事,也可以写周围人的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到教材的这个特点:所有的学习内容及要求是自然引出,不做指令性的安排,以使学生感到进行的活动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而不是教材或是教师布置下来的。这种编排就要求教师要整体把握教材,整体进行设计,做到前期渗透,后期延伸,注重过程,形成习惯,发展能力。2、培养写话的兴趣在低年级不必过于强调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的差异,应鼓励学生把心中所想、口中要说的话用文字写下来,消除写作的神秘感,让学生处于一种放松的心态。学生即使没有“作文”的意识也不要紧(到第三学段,才过渡到要求具有初步写作意识即“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要紧的是让学生敢于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作文最重要的内驱力。对学生作文的内容和形式不加限制,顺乎自然,让学生写自己平时喜欢写的东西。低年级也不限制写话的时间、地点,想什么时候写就什么时候写。仍以“日记”为例,新教材没有安排章节和文字去说教什么是日记,怎样写日记,写日记的要求等,而是采取兴趣先导、自由表达、逐步引导的原则。要针对学生的身心特点,利用多种形式,激发他们的写话欲望和写话兴趣。如游戏激趣、实验激趣、观察激趣、结合活动激趣等等。举例。3、及时激励和肯定只要学生的写话是发自内心的,表达出自己真实想法的,哪怕是一两句,教师都要进行表扬,及时肯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教师要发挥创造性,积极探索习作评价的好形式,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就感,促进每一个学生的进步。4、指导学生学会修改好文章不是“教”出来、“讲”出来的,解决使学生“会写”的问题,出路在两点:一是多实践,勤练笔;二是多看,既要“多看”名家名篇,扩大阅读量,也要“多看”自己实践的东西修改。(三)问题分析1不用指令的方法,如何使学生“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呢?教师要有一般号召,在学生写话的作品中,会发现能够“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的实例,在班级内大力宣传推广,再实践,再表扬推广如果硬性规定必须运用哪个词语,那就既谈不上个性发展,也谈不上“乐”了。还有一个办法:列出一批词语,供学生在写话时选择。这批词语包括哪些,可以由教师和学生从课文和生活中共同选择。2、学生写话出了错别字、病句,老师还要不要全批全改?可以每次只收一组。主要的目的是反馈,抓苗头好的和不好的,指导全班。完全不过目,或者划一大堆红杠红圈,都不利于保护学生写话的积极性。解决错别字、病句,还有将来出现的其他写作方面的问题,最重要的是调动学生自己修改的主动性。3我们的学生很愿意表达、展示,但是课时有限,怎么解决这个矛盾?学生展示自己作品的空间、时间不够,说明教学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学生已经在督促着老师跑,而不是老师拽着学生往前走了,这是一个可喜的新矛盾。当然,如果解决不好,也会挫伤学生。对策一,班级建立评委制度,学生轮流当评委,当堂评选。对策二,向课外延伸。比如在教室后面开辟“佳作栏(题目自起)”;每隔一周或一个单元后换一次;制作班级佳作集传看;定期召开家长会,学生向家长朗读自己的创作这些事,不见得必须老师做。五、口语交际(一)教材编写理念1、只要是语文课就有口语交际的内容。口语交际是伴随语文学习的全过程的,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及其他任何语文学习活动,都离不开口语交际。比如交流识字、写字的方法,讨论对文章的理解和体会,以及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即时性评价等等,要求用普通话交谈和发表见解,用心倾听别人的见解,中肯的评价自己和别人。2、创设口语交际的真实情境教材在语文天地中为学生创设了口语交际的各种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别人讲话,听讲故事,了解主要内容、复述大意,积极参加讨论,有表达的信心。如上下册在语文天地中安排听讲故事达8次,依据单元主题和其他活动设计了许多讨论的话题。这些口语交际活动既保证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又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下有话可说。3、通过“金钥匙”、“自检”指导口语交际在二年级教材中,通过金钥匙系列培养学生在小组讨论时怎样做才算勇敢、与别人的意见不一致时是怎样做的、改掉别人发言时老是插话的不良习惯,并在二年级下册期末自检中进行了总结。教师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应注重前期渗透,过程培养,不断发展。(二)口语交际教学策略1、在任何语文活动中培养口语交际课标中指出:口语交际是现代公民所必备的能力,教学中应培养学生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的人际交流素养。因此口语交际的活动应渗透在任何的语文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交往,学生之间的交流不是一种最自然的交际吗?可我们做的较多的往往是为了口语交际而上口语交际:创设虚假的情景,如同许多演员的演出一样,忽略了生生之间,师生之间,最简单最朴实也最真实有效的交往情景,致使学习中的口语交际与生活中的口语交际相脱节,造成了人的两面性。因此提倡在任何语文学习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比如进行各种学习方法的交流,讨论阅读中的感想和体会,讨论活动的准备、计划,对别人的发言和作品进行评价等等。口语交际在任何语文教学中的培养,将有助于促进其他语文活动的开展。如在阅读教学中,口语交际的培养,将有助于使学生精力集中,认真倾听,及时补充、发表见解,有助于民主、平等、融洽的课堂气氛的形成。2、开展真实情境下的具有实际需要的口语交际结合语文天地中的口语交际内容,与主体单元的相关内容相融合,使学生在口语交际之前有其他活动的铺垫,口语交际活动中有真实的情境,口语交际活动之后有其它活动的延续,如二年级上册开放单元第九单元“书的世界”,在了解书店、图书馆后,激发学生喜欢读书的兴趣,引导学生讨论:“在那里可以找到我们喜欢的书?”接着可以在教师的带领下参观图书馆和阅览室,向同学们介绍一本喜欢的书。教材不提倡单设口语交际课。3、在培养口语交际能力的同时,让学生学会与人交往。口语交际的目的不仅是学会倾听、理解和表达,还要学会与人交往和合作。所以,要培养交流双方或集体相互关心、理解、尊重的意识。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一)教材内容呈现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观察秋天,绘画布置教室;第三单元,搜集祖国名胜古迹的图片,办展览;第十四单元邀请爸爸、妈妈开联欢会,展示才华;第十五单元,举办班级玩具交易会。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为妈妈做一件事;第四单元,办树林展板;第八单元,搜集交通工具的图片资料,画一画;第九单元搜集编写体育运动歌谣;第十五单元,搜集英雄图片和资料,做英雄册和同学交流;第十六单元,记录气温,记有关的事。上下册还设计了多次故事表演。实践活动的内容多是观察、参观、搜集、绘画、记录等活动,活动的范围多是学校、家庭、大自然。(二)教学策略1、开展实践活动要与其他活动结合主题单元是以人文性为线索,兼顾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等,促进思维发展创新能力和学会学习的单元,是各种语文学习活动的综合和整合。教材不提倡单设识字写字课、阅读课、习作课、口语交际课,提倡将各种学习内容进行整合,语文天地中的内容与主体课文同等重要,因此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要与单元的其他活动紧密结合,如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秋天”,学习秋天到、火红的枫叶、植物妈妈有办法三篇主体课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感情,了解秋天的有关知识信息,并引导学生联系当地的资源观察秋天的变化、了解植物知识,在语文天地中引导学生讨论想让爸爸、妈妈带领观察秋天如何表达愿望,并以金钥匙的形式指导学生学习观察,再把观察到的秋天景象画下来,布置教室。这些一系列的活动都是相互联系、互相依托的。2、利用开放单元搞好实践活动二年级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应充分利用好二年级六个集中识字单元(丁丁冬冬学识字)展开综合性学习活动。活动应在“趣味性”的基础上进行。可以补充识字歌谣、故事等,将字放到句子里,放到具体语境中学习。集中识字单元的学习都应该包括两个环节:第一,从实践到理论。先引导学生观察,形成规律性的认识,然后讨论交流,得出结论。应注意学习的全员性,尽量保证差生也能够获得有关生字字形、字义关系的认识。第二,六个集中识字单元都安排了有关“巩固”的内容,鼓励学生运用所学规律学习新字,掌握认字方法。老师应组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3、有计划、有指导、有交流综合活动不是可有可无的,应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需要灵活安排。但不能放任自流,教师应在单元学习之前统筹安排,明确活动中重点培养学生的哪方面的语文能力(综合活动是语文实践活动),以便活动中有针对性的指导。活动后,应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在交流中激发学生参与的意识,展示学生的才华,享受活动后的欢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