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版七年级下册总复习材料(修改).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288208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版七年级下册总复习材料(修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文版七年级下册总复习材料(修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文版七年级下册总复习材料(修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版七年级下册总复习材料 第七单元 第26课强项令一、文学常识1本文选自后汉书酷吏传,作者范晔,南朝宋史学家,字蔚宗。2.“前四史”:史记(司马迁)、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三国志(陈寿)。二、字词注音:范晔 圉 骖乘 箠 楹 敕 栗 枹 斛 绶三、通假字:臧亡匿死:“臧”,通“藏”,隐藏四、古今异义1妻子对哭 古义:妻子和儿女。 今义:男子的配偶。2后特征为洛阳令 古义:特例征召。 今义:事物特点的标志。3使宣叩头谢主 古义:谢罪,认错。 今义:感谢。4文叔为白衣时 古义:平民百姓 今义:白色的衣服5由是搏击豪强 古义:捕捉,打击。 今义:奋力出击。6宣两手据地 古义:按,撑。 今义:根据。五、一词多义1被 唯见布被覆尸(名词,被子) 2。数 大言数主之失(列举) 流血被面(动词,盖住) 拯命制者才足贡数(数目)3因 因匿主家(因为) 4、行 威不能行一令乎(施行,施加) 因格杀之(接着,于是)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行走)5令 后特征为洛阳令(县令) 6、临 召遣使者临视(察看) 帝令小黄门持之(命令) 临溪而渔(靠近)7乃 乃驻车扣马(于是,就) 8、以 以刀画地/以奴骖乗(用) 死乃知之(才) 宣悉以班诸吏(把)9之 因格杀之(代词,指家奴) 将何以理天下(凭借) 歌之曰(代词,指董宣) 葬以大夫礼(按照) 强使顿之(无实义,凑足音节) 以宣尝为二千石(因为) 大言数主之失(结构助词,的)六、词类活用1臣不需箠:名词用作动词,用鞭子打。 2臧王匿死:动词用作名词,逃亡犯,死刑犯。3枹鼓不鸣董少平:枹,名词用作动词,用鼓槌打。鼓,名词用作动词,击鼓。4大言数主之失:动词用作名词,过失。七、特殊句式1倒装句(1)欲何言(宾语前置,“欲言何”的倒装)翻译:(你)想要说什么?(2)将何以理天下乎?(宾语前置,“何以”是“以何”的倒装)翻译:将拿什么治理天下?2判断句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也”表判断)翻译:董宣,字少平,是陈留郡圉地人。3省略句宣悉以班诸吏。(即“宣悉以(之)班诸吏”) 何以理天下乎翻译:董宣把赏钱全部分给手下众官吏。八、重点问题1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起因:湖阳公主的家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发展:董宣找准机会,格杀家奴。高潮:公主告状,董宣痛陈杀奴的理由;光武帝命董宣向公主谢罪,董宣宁死不从。结局:光武帝明白个中道理,重赏董宣,宣从此搏击豪强。尾声:董宣死后,光武帝方知董宣的廉洁。2董宣依法严惩了湖阳公主的家奴,表明了董宣不畏权贵、秉公执法的品质。3当公主回宫告状,龙颜大怒,董宣说:“陛下何以理天下乎?”这表明了董宣的敢于直谏、不畏权势的精神。4“使宣叩头谢主两手据地,终不肯俯。”这里主要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了董宣的据理力争、宁死不屈的性格。5“由是搏击豪强鼓不鸣董少平。”这是属于侧面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是:以百姓的口碑和歌谣来突出董宣执法公正,以及他治理的地方政治清平。6刘秀对董宣的态度后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先前是大怒,欲箠杀之,后来是重赏董宣。7本文第一段记叙了董宣执法的故事,那么第二段记叙董宣去世后家中贫困的境状是否离题?为什么?答:不离题。第一段是正面写董宣的不畏权贵,秉公执法;第二段是侧面描写,表现了他的廉洁奉公,使董宣这一形象更加丰满。8董宣未经审判,“格杀”湖阳公主家奴,你对此有什么看法?答:我们应该用现代法制的眼光,来分析董宣“格杀”家奴的是非,应该明白现代的“法”及“执法”与古代的“法”“执法”不同,应该树立现代法制观念。 第 27课河中石兽一、文学常识1本文选自阅微草堂笔记。作者纪昀,字晓岚,清代著名学者、文学家。2阅微草堂笔记是纪昀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笔记小说,题材以妖怪鬼狐为主,但于人事异闻、名物典故等也有记述,内容相当广泛。二、字词注音河干(gn) 圯(p)于河 棹(zho) 杮(fi) 啮(ni)沙 欤(y)三、古今异义一寺临河干:古义:水边,河岸;今义:一为与“湿”相对,一为做。阅十余岁:古义:经历;今义:阅读。你辈不能究物理:古义:指客观事物的道理,规律;今义:一门学科。是非木杮:古义:代词,这;今义:判断动词。但知其一:古义:只,仅仅;今义:表转折,但是,却。四、一词多义1之 闻之笔曰(代词,指到下游寻找石兽这件事)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代词,代石兽) 一老河兵闻之(代讲学家的议论) 其反击之力(助词,相当于“的”)2为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介词,被) 众服为确论(动词,认为)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动词,成为)3其 其反激之力(代词,代指河水)如其言(代词,代指老河兵)4如 如是再啮(副词,像) 如其言(介词,按照)五、特殊句式1、倒装句:状语后置句:示石兽于水中。果得于数里之外。2、省略句:(大家)以为顺流下矣; 一讲学家设帐(于)寺中。六、重点问题1主题解说:这则故事用寺僧、讲学家和老河兵共推沉在河里的石兽的三种不同结论,来说明天下事物虽有共同的规律,但又有各自特殊的性质原理,切不可不加分析,拘泥于一般道理而主观臆断。2、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3、为什么“学者”的结论是荒唐的,而“老河兵”的结论是正确的?请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因为学者只是拘泥于一般的道理;而“老河兵”则根据石性、沙性和流水反激力等物理属性,以及三者之问的关系,作出正确的判断。4、背诵全文。 第29课古文二则一、 文学常识1、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战国时哲学家,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为道学之祖。2、庄子:是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为道家经典之一。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文章多采用寓言、故事形式,文笔汪洋恣肆,想象丰富,气势壮阔。富有浓厚的文学气息和浪漫主义色彩。其经典著作庄子(亦称南华经)在道学和文史上对后世颇有影响。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庄子散文特点:、善于通过寓言故事说理; 2、想象奇特,寓意深远;3、语言灵动而有气势,幽默、诙谐。3、列子:列御寇,相传为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代表人物。4、列子,相传战国郑国人列御寇著。汉书艺文志著录列子八篇。列子的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内有很多脍炙人口而又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如儿童辩日、歧路亡羊、九方皋(o)相马、纪昌学射、齐人攫(je)金、杞人忧天、愚公移山等,都是很有价值的文学遗产。二、字词注音郢(yng)人 垩()漫 斫(zhu)之 卒(c)适暴雨 舍(sh)琴三、一词多义1善 伯牙善鼓琴(擅长) 善哉(好,妙)2之 过惠子之墓(助词,的) 使匠石斫之(代词,白灰) 宋元君闻之(代词,指这件事) 自夫子之死(位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援琴而鼓之(代词,指琴)3而 听而斫之(表承接) 尽垩而鼻不伤(表转折,但是) 伯牙舍琴而叹曰(表修饰,可不译)4为 尝试为(替,帮)寡人为(做)之 吾无以为质矣(作为) 初为霖雨之操(弹奏)5于 止于岩下(在) 吾于何逃声哉(从)四、词类活用1心悲 悲: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感到悲伤。2钟子期辄穷其趣 穷: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穷尽。五、特殊句式1省略句:吾无以(之)为质矣。 2倒装句:吾于何逃声哉?(即“吾逃声于何哉”)六、重点问题1主题解说。(1)郢人:用这个故事比喻庄子与惠子相知甚深,配合默契,彼此依赖。惠子去世,庄子就失去了一个可以跟自己在知识、学问和智慧问题上进行高水平辩论的挚友,心中感慨万千!(2)伯牙善鼓琴:表现伯牙与钟子期两人声气相求,心意相通,情意相投,惺惺相惜,音乐便是他们之间沟通的媒介。2“郢人斫垩”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是什么?生活中志趣相投的人很难遇到,没有志趣相投的人,自己的才能也就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了。3.你从庄子讲的这个故事中看到了庄子对亡友怀着怎样一份特殊的感情? 庄子想象奇特,拿匠人石和郢人的寓言比喻自己和惠子的特殊关系,表达对朋友怀恋和惋惜之情。4.伯牙如何“善”鼓琴,钟子期又如何“善”听?伯牙把自己的情怀寄托于琴音,琴技炉火纯青,而子期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无论伯牙如何弹奏,子期都能准确道出伯牙的心意。5.这两篇古文所共同蕴含的道理是什么?知音难得,知己难求。七、出自庄子的成语:鹏程万里扶摇直上越俎代庖望洋兴叹 朝三暮四薪火相传东施效颦盗亦有道无中生有枯鱼之肆呆若木鸡无用之用 蜗角之争每况愈下涸辙之鲋邯郸学步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成者英雄败者贼 运斤成风痀偻承蜩庖丁解牛大而無当中规中矩大相径庭朝生暮死椿萱并茂 沉魚落雁秋毫之末栩栩如生目无全牛如土委地迎刃而解游刃有余得心应手 踌躇滿志不翼而飞支离破碎真知灼见探囊取物舐痔舔痈屠龙之技强聒不舍 吐故纳新鼓盆而歌昭然若揭似是而非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失之交臂捉襟见肘 学富五车栉风沐雨 第30课诗词五首一、文学常识(1)迢迢牵牛星选自南朝梁代萧统所编的文选收录的古诗十九首。本诗是一首古体诗(体裁)。(2)渡荆门送别作者是李白,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后人称他为“诗仙”。他的作品收录在李白全集。(3)春望的作者是唐朝诗人杜甫。他著有杜工部集。他被人称为“诗圣”。他和李白合称为“李杜”。他的诗歌沉郁顿挫,有“诗史”之称。(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一首边塞诗(内容),选自岑嘉州诗集。作者是唐朝著名的边塞诗人岑参,世称“岑嘉州”。他和高适一起并称为“高岑”。(5)西江月选自稼轩长短句。作者辛弃疾,南宋著名词人,字幼安,号稼轩。他是宋词继苏东坡之后,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二、理解性填空(1)迢迢牵牛星中,描写牛郎织女含情脉脉却不得团聚的句子是: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2)渡荆门送别中,照应诗题“送别”的句子是: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诗人夜晚伫立船头看到的景象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与杜甫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3)春望中写诗人感伤国破家亡的诗句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最能体现诗人忧国之情的句子是: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被誉为“妙手回春”的句子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在诗中起过渡作用的句子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表现诗人送别友人时依依不舍的诗句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它与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5)西江月描写夏夜山道的景物,渗透着诗人看到丰收景象而无比喜悦心情的诗句是: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三、诗歌主旨1迢迢牵牛星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相隔、不得相见的故事,抒发了因爱情遭到挫折而痛苦忧伤的心情。2渡荆门送别表达了诗人初离故乡,展望前程的喜悦开朗心情,充溢着远别壮游、心怀开阔的激情,3春望抒发了作者感时恨别、忧国思家的感情。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着力描写了边地特有的奇异风光,又表现了诗人因朋友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5西江月刻画了一幅江南山村盛夏月夜图,反映了作者因丰收而无比喜悦的心情和怡然自得的心态。 第22课 陋室铭一、文学常识 陋室铭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唐代中期诗人、哲学家,字梦得。他政治上主张革新,曾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专政和藩镇割据。王叔文革新失败后,他屡遭放贬。本文就是他被贬为和州刺史的时候写的。后经人推荐,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著有刘宾客集,也称刘梦得集。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二、背诵默写1本文紧扣“陋室不陋”立意。开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隐喻陋室具有“名”“灵”的性质。由此引出全文主旨的句子:惟吾德馨。2结尾点题句是:何陋之有?3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4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惟吾德馨。5写主人生活环境清雅的骈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6表现陋室主人生活雅致的句子是:调素琴,阅金经。7表现室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8作者运用典故,表明自己虽然身居陋室,却同古代圣贤一样安贫乐道,具有远大抱负的句子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9“何陋之有?”语出论语,原句是:君子居之,何陋之有?10“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中提及两个历史人物,一个是三国时蜀国著名的政治家诸葛亮,一个是西汉时的文学家扬雄。11文中实写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虚写的句子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三、注意字词读音 馨 苔痕 鸿儒 案牍 诸葛 西蜀 四、古今异义1谈笑有鸿儒 古义:大,渊博。 今义:2无案牍之劳形 古义:身体。 今义:形状五、一词多义之: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助词,放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何陋之有?(之: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则:有仙则名(则:那么,就) 至则无可用(则:却,但是)六、词类活用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出名,著名。名词做动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灵:显灵,有灵验。形容词做动词。)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上:长到。方位词做动词)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乱:使.扰乱;劳:使.劳累。形容词做动词,使动用法。)七、特殊句式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判断句,是,动词,表判断。与现代汉语中判断“是”相同。)译:这是简陋的居室,只是我的品德高尚(就不觉得它简陋了。)2何陋之有?(倒装,正确应为“有何陋?”) 译:有什么简陋的呢?八、重点问题1本文立意有何特点? 题目虽为“陋室铭”,但作者要表现的是“陋室不陋”,这是反向立意。2紧扣“惟吾德馨”,作者是怎样表现“陋室不陋”的? 从三个方面来表现:居住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 “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居住环境。写出了环境的清幽、雅致,渲染了恬静的气氛。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交往人物。这里作者也是用自己所交往的人物来衬托自己的德才兼备,高雅脱俗。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日常生活。3举“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有什么作用? 作者以古代名贤自比,隐含了自己的远大志向,表明虽然自己身居陋室,也要做一个像他们那样德才兼备的人。4本文的写作上有什么特点?试结合课文简要分析。 托物言志。作者通过对居室环境的描写,表明“陋室不陋”,意在表现作者安贫乐道的情怀和高洁傲岸的节操。5文章语言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好处? 除主旨句与末句外,全篇其余的都是骈句。(相邻的两句话字数相等,意思相对,叫做骈句。骈句不仅讲究对偶,而且讲究声律。本文中的押韵就是讲究声律的表现之一。押韵指在句末或联句之末,用韵母、声调相同或相近的字。本文的韵脚为;名、灵、青、丁、经、形、亭,所押的韵是ing。) 好处是:骈句对偶让文章具有音乐美,使人加深印象,同时也便于吟诵和记忆。九、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对偶)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对偶,借代)3孔子云:何陋之有?(引用,反问) 第23课爱莲说一、文字常识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北宋著名哲学家。字茂叔,道州人。晚年在庐山莲花峰下建书堂讲书,因书堂前有发源于莲花峰的小溪,于是他就用故乡营道濂溪给书堂命名为“濂溪书堂”,世称“濂溪先生”。周敦颐继承了易经等传统思想,自成一派,后被他的弟子发展成为濂溪学派,他又是宋代理学的创始人,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说”是一种既可以说明、记述事物,又可以发表议论的文体,偏重于议论。二、成语不蔓不枝: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现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简明扼要,不拖泥带水。三、背诵默写1比喻君子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孤高自许的名句是:(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它与红楼梦中“质本洁来还洁去,不叫污陷淖泥中”文意相近,与古人所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刚好相反。2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句子:香远益清。3比喻君子通达事理的句子:中通外直,不蔓不枝。4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有端庄仪态,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的句子是: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5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句子是:莲,花之君子者也。6在文中,作者用“菊”比喻隐逸者,用“牡丹”比喻富贵者,用“莲”比喻君子。四、重点字音字形 甚蕃 淤泥 濯 清涟 亵玩 隐逸 噫 鲜有闻五、古今异义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植:古:竖立 今:种植六、一词多义1鲜 鲜有闻:少。 寡廉鲜耻:少。 芳草鲜美:新鲜。 屡见不鲜:新鲜。2独 独爱菊:惟独,只。 寡孤独:老而无子。 无独有偶:单独,一个。3玩 玩物丧志:玩弄,戏弄。 玩世不恭:玩弄,戏弄。 4者 可爱者甚蕃(的东西) 莲,花之君子者也(表判断) 同予者何人(的)5而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连词,表转折)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连词,表转折)6之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水陆草木之花,花之君子者也(结构助词,的。)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7焉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语气词,相当于“呢”)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兼词,相当于“与之”)七、词类活用不蔓不枝:蔓,生蔓。枝,长枝。名词做动词。香远益清:远,远播,形容词做动词。八、特殊句式1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翻译时,分句中间要加“是”。)译: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2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倒装句,“菊之爱”应为“爱菊”)译:对于菊花的喜爱,自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九、重点问题1作者笔下的莲花有什么可爱之处?请用原文回答,作者借莲花表现了君子怎样的品质?(1)从生长环境来看,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显示了一种高洁、质朴,就像君子不与恶浊的世界同流合污,不孤高自许一样让人钦佩。(2)从它的体态香气看,“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寓含正直、芳香,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端正,不趋炎附势,美名远扬。(3)从风度气质看,“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如此高洁、庄重,比喻君子志洁行廉、仪态庄重,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2作者在文中写菊、牡丹有什么作用?作者对三种花的态度分别是怎样的?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写菊、牡丹的作用:写菊是正面衬托莲(正衬),写牡丹是反面衬托莲(反衬),这样衬托出莲高尚可爱,从而突出作者对莲的的欣赏、钟爱之情。 态度:对菊是惋惜,从“陶后鲜有闻”可以看出;对牡丹是鄙视,从“宜乎众矣”可以看;对莲是“欣赏、钟爱”,从“同予者何人”的反问中可以看出。3文中采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 第一段主要采用叙述、描写,第二段主要采用议论、抒情。4本文中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在莲花身上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本文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在莲的形象中寄寓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以爱莲之情来表达对这种生活态度赞赏,表明自己对追逐名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第25课诗词五首一、文学常识1饮酒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东晋人,名潜,字渊明(也有说字元亮)。饮酒共20首,是陶渊明归田后所作,都是诗人酒后偶然的题咏,借以寄兴抒怀,而非单独的饮酒。本文是第5首。体裁上属旧体诗。2次北固山下,选自全唐诗。作者王湾,唐代诗人。体裁上属五律。3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选自昌黎先生集。作者韩愈,字退之,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题目中的“张十八员外”指唐代诗人张籍。体裁上属七律。4雁门太守行,选自李贺诗集。作者李贺,字长吉,世人称之为“诗鬼”。体裁上属于乐府旧题诗。5天净沙秋思,选自全元散曲。作者马致远,号东篱,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体裁上属于小令(散曲)。“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窦娥冤)、白朴(墙头马上)、郑光祖(倩女离魂)、马致远(天净沙),元曲是我国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元曲可分为杂剧和散曲。散曲又可分为小令和套数。小令每首能独立,相当于一首诗或一阕词。能歌唱,有曲调,每个曲调一个名称,叫曲牌。曲牌规定着不同的字数、句数、平仄、韵脚等。另有题目。这首小令中,“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二、背诵默写1饮酒中表明作者志向,蕴涵深刻道理的句子是: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2饮酒中表现诗人俯仰之间悠然自得、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诗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3次北固山下表达诗人思乡之情的诗句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诗中蕴涵了新事物脱胎于旧事物之中,旧事物又孕育着新事物,有积极乐观精神的名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诗中的颔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对仗工整。4早春中描写早春景象的绝妙佳句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通过对比道出早春的好的句子是: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5雁门太守行中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的句子是:黑云压城城欲催,甲光向日金鳞开。描绘将士们在边境奋勇杀敌壮烈场面的句子是:角声满天秋色里,塞土胭脂凝夜紫。表现将士忠君报国、誓与城共存亡的诗句是: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6天净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描绘了一幅萧瑟的秋景,然后作者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的悲凉孤寂心情: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三、相关拓展1描写“春”的诗词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南唐 曾志安 绝句)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唐 韦应物 滁州西涧)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 杜甫 春夜喜雨)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 叶绍翁 游园不值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唐 杜甫 春望)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唐 杜牧 江南春)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唐 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2描写“夏”的诗词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 杨万里 小池)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宋 辛弃疾西江月)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 赵师秀 约客)3描写“秋”的诗词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唐 王维 山居秋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元 马致远 天净沙秋思)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 杜牧 山行)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唐 刘禹锡 秋词)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唐 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唐 杜牧 秋夕)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唐 张继 枫桥夜泊)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唐 李商隐 夜雨寄北)4描写“冬”的诗词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 柳宗元 江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 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毛泽东 沁园春-雪)四、主题1饮酒通过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道理,表达了作者从自然景物中寻得乐趣的恬适之情和丰富的精神生活。 2次北固山下表达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胸襟和旅途中思乡的情怀。3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突出表现了诗人对早春的喜爱之情。4雁门太守行描绘了将士们在边境奋勇杀敌的壮烈场面,赞颂了将士们的战斗意志和誓死报国的决心。5天净沙秋思抒发了游子思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五、学习诗词中的修辞。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对偶)2归雁洛阳边。(引用)(报君黄金台上意。)3天街小雨润如酥。(比喻)(黑云压城城欲摧。)语文版七年级(下)诗词赏析专项训练饮 酒 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悠然”写出了作者那种恬淡、闲适。对生活无所求的心情。而“望”字则很好地体现出诗人看到山不是有为之,而是在采菊之间无意中山的形象映入眼帘。2.“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实际上是说,由于诗人眼中的景色是如此的美丽,因此让人只顾得上去细细观赏,却忘记了用语言表达出来。次北固山下 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3首联中总写北固山秀丽景色的两个互文词语是青山、绿水4请描述“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画面。潮水上涨,江面顿时开阔;船行江中,和风吹来,船帆端端正正地高挂着。5“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残夜将尽,旭日从海中孕育而出;时令虽在旧年,春意已经闯入江南。诗句在描述时序交替的景物中,暗示着时光的流逝,蕴含着自然的理趣。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6次北固山下景物描写达到了一字传神的水平,诗的颔联中的“阔”表现出一幅什么样的情景?“阔”表现长江水波激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与岸平,显得江面广阔浩渺。“阔”字既写出了江水之势,又写出了春天已到,大地回春,冰雪消融,春意已浓的景象。7次北固山下的颈联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既描绘出了景物的特点,同时又传达出了诗人怎样的思想?运用拟人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和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情感。雁门太守行 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10“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中“压”的作用: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11“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铺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 “角声满地”,勾画出战争的规模。敌军依仗人多势众,鼓噪而前,步步紧逼。守军并不因势孤力弱而怯阵,在号角声的鼓舞下,他们士气高昂,奋力反击。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2全曲中,暗含题中“秋”字的三个最直接的景象是:枯藤、 老树 、 西风 ; 与“夕阳”相呼应的是:“昏鸦”,与“天涯”相呼应的是:“古道”,最能触发旅人(游子)思乡之情的景物是:“人家”。 体现全文主旨的“思”字的一句是:“断肠人在天涯”。13天净沙秋思通过对一组客观事物的描写,表现出在旅途中寂寞悲凉的心情。12“枯藤老树昏鸦”与“小桥流水人家”是两种鲜明不同的画面,你能理解这种不协调的用意吗? 将哀景与乐景放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比,反衬“天涯”人的思乡愁绪。 13这首小令运用了什么写法?创造出怎样的意境?衬托了天涯游子怎样的心情?这首小令极其出色地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渲染出萧瑟悲凉的意境,烘托出游子孤寂、悲凉的心境。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14“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那阻隔了牵牛和织女的银河既清且浅,牵牛与织女相去也并不远,虽只一水之隔却相视而不得语也。“盈盈”不是形容水,和下句的“脉脉”都是形容织女。“脉脉不得语”是说河汉虽然清浅,但织女与牵牛只能脉脉相视而不得语。15迢迢牵牛星中叠词运用的妙处:这首诗一共十六句,其中六句都用了叠词,即迢迢、皎皎、纤纤、盈盈、脉脉。叠词的使用使这首诗质朴、清丽,情趣盎然。特别是后两句,一个饱含离愁的少妇形象跃然纸上,意蕴深沉,风格浑成,是极难得的佳句。16.“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这是写景句。,“河汉”既“清”且“浅”,而且也相距“复几许”,并不遥远,可望却不可即,咫尺胜天涯。这样就更加有力地突出了织女的情绪,更有力地强调了织女离愁别绪的哀怨。17.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诗句强调织女与牛郎虽只隔一水间,却只能用默默地眼神含情地相望来表达心中的渴念和爱慕情意。“盈盈”“脉脉”两组叠词的运用,更突出地表达了织女对牛郎之间的缠绵情意。18.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这是描写织女手的特征、劳动的情景及其勤劳的形象。“纤纤”一词,写织女手的形态,纤细柔长。“札札”叠词写出织女织布时不停的织机声,一个“弄”字形象地写出了机梭在织布机上的飞动,同时也写出了织女织布动作娴练和纯熟。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织女的姿态美,也意在写出织女的勤劳形象,更意在写出织女因思念亲人的孤寂苦闷心情。渡荆门送别 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19.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山随平野尽”形象地描绘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随”字将群山语原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的表现出来,写活了,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江入大荒流”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显得天空寥廓,境界高远。 “入”字,力透纸背,用语贴切。景中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20.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月下飞天镜”是月夜俯视所见。明月本在天上,倒映在流速缓慢的长江水中,好像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云生结海楼”是白昼眺望所见。云多,则天空高远,反衬原野低平、江岸辽阔、两岸平旷的景色,在自然美景中融进了诗人见到平原时欣喜的感受。21.“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用拟人的手法,借写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依恋不舍送我远别故乡,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时依依不舍,思念故乡的感情。22本诗记下了作者初次离开故乡时的观感和情思,其中最能表现他对故乡依依不舍之情的一个字是“怜”。春望 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2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写望中所见,山河依旧,世事全非,失陷后的长安,草木丛生,一片凄风苦雨。诗意形象生动,情感极其沉痛。“国破”的断垣残壁与“城春”的生机蓬勃构成鲜明的对比。这一对比,突出勾画了长安城沦陷后的破败景象,寄寓了诗人感时忧国的深沉感慨。2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因“感时”在溅泪,鸟为“恨别”而惊心。这看似不合理,其实是用了移情法。花、鸟本是自然物,现在由于诗人的特殊心境,把自己的感受移加到它们身上,觉得它们也通人情。花朵含露,是感伤时局在落泪,鸟儿跳跃,是因为生死别离而心绪不宁。25“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作者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26首联中“破”、“深”字炼得极好,试分析其表达作用。“破”字写出触目惊心之景色。“深”字写出令人满目凄然之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27.“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春花喻冬雪,取喻新、设想奇,比喻中含有广阔而美丽的象像,同时字里行间又透露出蓬勃浓郁的无边春意。“忽如”二字写得甚妙,不仅写出了“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而且再次传出了诗人惊喜好奇的神情。“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意境,颇富有浪漫色彩。诗人将春景比冬景,尤其将南方春景比北国冬景,使人忘记奇寒而内心感到喜悦与温暖,造境俱称奇绝。28.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与李白诗“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主人看不见客人了,只看见串串马踪的印迹,他迟迟不返,一定是在为客人担心。以景抒情,言虽尽而意未绝。同时也表现了作者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和惆怅之情。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29.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采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指明月、清风惊动了喜鹊和蝉儿,使它们鸣叫起来了。“惊鹊”和“鸣蝉”两句以动写静,把半夜“清风”、“明月”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30.“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通过嗅觉和听觉来捕捉夏夜景物特征,给人印象鲜明而深刻。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也透露出对丰收在望的喜悦之情。着力表现诗人陶醉在累累硕果的欢乐之中。 31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忽见”二字,流露出“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那样大雨将至而终得“茅店”的惊喜之情。 32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中下片给人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乌云骤起,月光消逝,天边只剩下几颗暗淡的星,田野变得昏暗了,渐渐的,雨飘落下来,词人知道骤雨将至,想找个避雨的地方。说来也巧,当年曾经见过的茅店,依然在社林边,词人此时心里是何等高兴呀!四大古典文学名著常识一.红楼梦 (曹雪芹)1.我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 中女娲炼石补天时剩下一块石头,被丢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后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带入红尘,历尽了悲欢离合。2.红楼梦之所以成为我国家喻户晓的文学名著,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人物描写的成功,因为人物是小说的灵魂。如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贾母、妙玉、史湘云、李纨、香菱、袭人、晴雯、紫鹃、鸳鸯、芳官、尤三姐、王夫人以及贾雨村、贾琏、贾蓉、夏金桂等。正是这些人物形象的生活言行,构成了红楼梦丰富多彩的生活画面,一步一步地揭示了全书的主题。3.红楼梦 中的部分对联:“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 4.红楼梦 中的部分情节:刘姥姥进大观园。二.三国演义(罗贯中)1.三国演义中的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战胜袁绍,可以说是三国时期最精彩的战役,也是战争史上著名的范例;它标志着曹操正式称雄于北方,为北方的统一打下了基础。2.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曹操的所有水军全部丧失,而刘备、孙权在赤壁之战后实力大大增强,曹操失去了在短时间内统一中国的机会,对后世的影响相当大。3.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个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英雄形象,这个英雄是关羽。这部书中有关这个英雄的传奇故事还有很多:单刀赴会、水淹七军、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等。4.三国演义中看英雄命运,最令人叹息的是连叫数声“既生瑜,何生亮?”气绝而亡的周瑜;其中“亮”是诸葛亮。5.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赤壁之战中“周瑜定计火功曹操”的故事演化而来的。请再写出源于三国演义的两个成语,并写出相应的人物及故事。6.成语:三顾茅庐。人物及故事:刘备三请诸葛亮。7.成语:身在曹营心在汉。人物及故事:徐庶人在曹营不献一计一策。8.三国演义中的部分对联:“三江口曹操折兵,群英会蒋干中计。”9.三国演义中的部分人物情节:曹操煮酒论英雄;刘备三顾茅庐;孔明挥泪斩马谡。三.水浒传(施耐庵)1.水浒传中的李逵,人称“黑旋风”,是一个豪爽侠义、嫉恶如仇的人物形象。他的武器是两把大板斧,“专杀贪官污吏”。2.水浒传中“智取生辰纲”的组织者领导者是:晁盖。3.水浒传中的部分大将称谓:呼保义宋江、玉麒麟卢俊义 、智多星吴用、 入云龙公孙胜 、 大刀关胜 、 豹子头林冲 、 霹雳火秦明、 双鞭呼延灼 、小李广花荣 、小旋风柴进 、 花和尚鲁智深 、 行者武松 、 青面兽杨志 、 黑旋风李逵 、九纹龙史进、立地太岁阮小二 、短命二郎阮小五 、 活阎罗阮小七 、拼命三郎石秀 、浪子燕青 、一丈青扈三娘 、 菜园子张青、 母夜叉孙二娘 、鼓上蚤时迁 。4.水浒传中和尚出身的是:鲁智深。 道士出身的是:公孙胜。5.水浒传中的部分对联:“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6.水浒传中的部分人物情节:林冲风雪山神庙;武松醉打蒋门神。鲁智深倒拔垂杨柳。四.西游记(吴承恩)1.西游记中“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果树”的是:孙悟空。2.西游记中描写的取经人的原型就是被俗称为“唐僧”的唐代僧人玄奘。作为神话小说,书中又加入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等神话人物形象。读者较喜欢的故事情节是:龙宫夺宝、大闹天宫等。3.西游记中的部分对联:“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4.西游记中的部分人物情节:孙悟空大闹五庄观;孙悟空大闹天宫。七年级下古诗词复习1.陶渊明的饮酒: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 表现作者悠闲淡远、恬然自适的句子(或体现作者心与物遇,进入物我两忘境界的句子;或表现诗人安贫乐道,悠然自得心境的两句;或千古传颂的名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中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一句蕴含着这样的哲理:只要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即使身居喧嚣人境也无“喧嚣”之感。 表明作者本想说明白,却又不可言传的诗句是: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2王的湾次北固山下中表现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向上的精神鼓舞的句子(或其中的名句;或其中的颈联;或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的句子)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4李贺的雁门太守行:描写白天戒备森严,无比威严的诗句是: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其中千古传颂的名句是:黑云压城城欲摧。抒发誓死报国忠心的诗句是: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描写边地惨烈气氛的诗句是:角声满天秋色里,塞土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5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描写景物的氛围是萧条、冷落、凄凉的诗句是: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 描写景物的排比句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表明游子飘泊在外思乡凄苦心情(或:点明主旨,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6刘禹锡的陋室铭: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文中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文章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文中用比喻赞美“陋室”,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7.周敦颐的爱莲说: 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的句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莲,花之君子者也。文中作者把“莲”比作君子,作者认为君子应该是品德高尚的人。 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香远益清。 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美术兴趣小组到莲花池边写生。带队的林老师告诉同学们:画莲花,不仅要画出莲花的外形,而且要表现出植茎于泥、滋养于水的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君子本色。(周敦颐爱莲说) 第七单元1迢迢牵牛星中:既写了“水貌”,又写了“情貌”,表现思妇凝视对岸,悄然无语,外表平静而内心凄苦的诗句是: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2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中:写出了辽阔、雄伟景象的诗句是: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采用生动形象的比喻的诗句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表现对故乡的依恋之情的诗句是: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3杜甫的春望中:言明春望所见的诗句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运用对比的手法,表达诗人忧国思家的诗句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本诗的前四句写景,所写内容均统在一个“恨”字中; 后四句抒怀,一个“ 搔 ”的动作(细节)将一位白发稀疏、孤立于长安城头的老诗人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平时能引起人们美感的事物,却触发了深受安史之乱之苦的杜甫的与众不同的审美感悟(或诗中情景交融的拟人句;或侧面作者忧国之情的诗句;或:以乐写悲的千古奇句)的句子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4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将冬景比春景的句子(或:以春花比喻冬雪的千古名句;或其中传颂千古的名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诗中的两个对偶句是: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该诗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诗句(或描写边塞冰天雪地、阴云浓重的句子)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表达浓厚情谊,并带有地方特色的诗句是: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表现对武判官依恋不舍之情的诗句(或与“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诗句)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从视觉角度看,色彩鲜明,红白映衬的两句诗是: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五月中旬的一个夜晚,西宁突降大雪,清晨当你走出家门,看到绿树枝头挂满的雪花,不由吟诵起了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马是画家的爱物,亦常走入文人的笔端,在许多古诗、词、曲中都留下了马的足迹,请从中选取你所熟知的含“马”的连续两句,并标明作者或题目。句子: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作者或题目:岑参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5.辛弃疾西江月中:畅谈丰收景象的句子(或表现出浓厚的乡土气息的句子;或作者通过侧面烘托表现农村丰收景象和人们喜悦心情的诗句;或:畅谈丰收,欢快之情与自然之景融为一体的诗句)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该词中以动写静的词句是: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6范晔的强项令中:歌颂董宣舍生忘死,严格执法的句子是:枹鼓不鸣董少平。 董宣痛陈严格执法对治理天下的重要性的句子是: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以理天下乎?9古人云:“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古人借登山、观海而抒怀的诗词名句有很多,请你就“登山”或者“观海”写出连续的两句。登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观海:日月之行,若出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