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总复习(人教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279996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总复习(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总复习(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总复习(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总复习(人教版)重点字词1菜畦q 2皂荚ji树 3略胜一筹(比较起来,略微好一些。) 4臃肿yng zhng 5攒cun成 6秕b谷 7 拗o过去 8锡箔b 9桑(shn) 葚 10收(lin) 敛 11脑(su) 髓 12人声(dng) 鼎沸 15(ku) 盔甲 16人迹罕至(少有人来)17骊l歌(告别的歌) 18花圃p 19懒惰du 20恐惧 21叮嘱 22肿胀 23踱du步 24赚zhun钱 25哽gng住 26祈q祷do 27进退维谷(无论是进还是退,都是处在困境之中。) 28懊悔 29叟 30彷png徨hung 31鲜xin为人知 32仰慕 33当之无愧 34锋芒毕露 35妇孺皆知 36(zi) 宰割 37(chu) 筹划 38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39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明白。) 40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于战场。) 41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力量。) 42锲qi而不舍sh(雕刻不停,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43兀w兀穷年(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 4潜qin心贯注 45迥jing乎不同(很不一样。) 46群蚁排衙y(这里指整齐地排列着。) 47衰微 48赫然 49迭起 50娴xin熟 51沥尽心血 52心会神凝 53悲怆chung 54慷慨淋漓 55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56归省xng 57惮dn 58撺cun掇duo 59凫f水 60篙go 61橹l 62撮cu 63棹zho 63行hng辈 64亢kng奋 (极度兴奋。) 65晦hu暗(昏暗) 66羁j绊(缠住不能脱身,束缚) 67蓦m然(突然,猛然。)68冗rng杂(繁杂) 69戛ji然而止(声音突然中止。) 70飞溅 71烧灼 72搏击 73大彻大悟 74羁绊(缠住不能脱身,束缚。) 75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76拽zhui 77战栗l 78毛骨悚sng然(形容十分恐惧。) 79履l行 79怏yng快不乐(形容不满意或不高兴的神情。) 80吞噬sh 81羸li弱(瘦弱) 82告罄qng(指财物用完) 83语无伦次(话讲得很乱,没有条理。)84无垠 85癫狂 86凛冽 87销蚀 88步履 89遗孀 90坚持不懈 91夜不成眠 92精疲力竭 93耀武扬威 94姗姗来迟 95忧心忡忡 96疲惫不堪 97畏缩不前 98鲁莽大胆 99语无伦次 100精打细算 101风餐露宿(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102铬 103噎 104辐射 105筛糠 106遮蔽 107幻影 108疲倦 109协奏 110躯壳 111脐带 112真谛 113卷土重来 114芸芸众生 115死得其所 116犁铧 117怂恿(鼓动别人去做) 118怅然 119蜷伏 120悲楚 121 惩戒 123妄下断语 124对峙zh 125苍穹qing 126逞能 127恍惚 128眼花缭乱 129秩序井然 130 炽ch痛 (热烈而深切) 131谰语(没有根据的话) 132污秽hu133杂乱无章(又多又乱,没有条理) 134踌躇 135 义愤填膺yng(胸中充满了正义的愤怒) 135本色当行(做本行的事,成绩十分显著) 136叱ch咤zh 137尽态极妍(使仪态和丽质最充分地显示出来。) 138阴霾mi 139哀悼do 140进退维谷(无论是进还是退,都是处在困境之中。) 142剽pio悍hn 143窒zh息 144风云(形容威力极大) 145讪shn笑 146澎湃png pi 147哺b育 148惬qi意 古诗词默写(一)理解型默写:1.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中告诫人们应该这样对待挫折和困难: , , ! 。2.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中,认为“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的原因是“ ”;“ , ”; “ ”。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一切都是瞬息 一切都将会过去 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3.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中,侧重表现作者乐观的人生态度的几句是 , , ! : 。4.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中,侧重表现作者积极的人生态度的几句是 ; , ; ,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一切都是瞬息 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 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5.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出征前紧张繁忙、周密有序的准备情形的几句是 , , , 。6.木兰诗中反映木兰出征路线,征程遥远,军情紧急,行军神速的几句是 , 。 , 。7.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出征后对亲人的思念的几句是 , 。 , 。8. 木兰诗中表现军务紧急,行军迅速,又突出木兰矫健雄姿的两句是 , 。9. 木兰诗中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军旅生活悲壮严酷气氛,烘托木兰勇敢、坚强性格的名句是 , 。10. 木兰诗中说明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名句是 , 。11. 木兰诗中最能概括木兰多年征战经历的名句是 , 。12. 木兰诗中表现父母对木兰荣归故里的喜悦之情的两句是 , 。13.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归来后喜不自禁的激情,以及对自己用过得东西的亲切感、自豪感的几句 , , , 。14.木兰诗中描写木兰“男”换女装的两句是 , 。15.木兰诗中说明女子如有施展抱负或才干的机会,并不比男子逊色的比句是 , ; , ?16.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其原句是 , ; , 。这一成语常用来比喻 。17.木兰诗中运用妙趣横生的比喻讴歌和赞美木兰谨慎、机敏的名句是 , ; , ?18.吴均山中杂诗一诗中,表明诗人家住于山峰环绕、竹木茂盛的山中的两句是 , 。19. 吴均山中杂诗一诗中,反映山中屋宇地势高峻的两句是 , 。20. 吴均山中杂诗一诗中,富有情趣的两句是 , 。21. 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诗人的活动的两句是 , 。22. 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情景的两句是 , 。23. 李白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时令,叙写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的一句是 ;明写月映清江美景,暗点秋夜行船之事的一句是 。24. 李白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路线,抒发依依惜别情思的两句是 , 。25.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形容笛声悠扬、深远、飘忽不定情状的两句是 , 。26.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思念之情的两句是 , 。27. 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亲人无限眷念的深情的两句是 , 。28. 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两句是 , 。29. 韦应物滁州西涧一诗中,表达诗人恬淡胸襟的两句是 , 。30. 韦应物滁洲西涧一诗中,蕴含诗人因多病无所作为的忧伤情怀的两句是 , 。31.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接触,表达对“开元全盛日”的无限眷念的两句是 , 。32.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隐写“风景不殊,江河有异”的乱世时难的景况,表达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的句子是 , 。33.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常被用来表达久别重逢,幸会难得的心情的两句是 , 。34.刘长卿送灵澈上人一诗中,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描写竹林寺的景色气氛,同时点明送别时间,且对仗工整的两句是 , 。35.刘长卿送灵澈上人一诗中,写灵澈辞别归去,诗人伫立目送,依依不舍情景两句是 , 。36. 赵师秀约客一诗中,描写江南梅雨季节清新幽静的景色,交待深夜候客客不至的原因,衬托诗人孤寂、无聊心情的两句是 , 。37. 赵师秀约客一诗中,表达诗人候客时长而失望焦躁情绪的两句是 , 。38. 赵师秀约客一诗中,常被用来形容江南梅雨季节的清新幽静的可爱景色的两句是 , 。39. 赵翼论诗一诗中说明文字创作应有时代感和创造性的两句是 , 。40. 赵翼论诗一诗中说明一代有一代的文学,一代有一代的诗人,后人可以超过前人,不必一味泥古守旧的两句是 , 。41. 赵翼论诗一诗中与“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含义相同的诗句是 , 。42. 赵翼论诗一诗中有两句诗可以用来说明人才辈出,各个时代都有有才华有成就的新人出现,这两句诗是 , 。(二) 语境型默写:(根据下列语境,写出相应的诗文语句)1、南亚海啸牵动着全球民众的心!灾害发生后,国际红十字会及各国派遣的救援人员十万火急地奔赴灾区。用木兰诗中“ , ”一句来形容最为恰当。2、站在长城脚下,遥想秦汉以来的战场:如雨的马蹄,如雷的呐喊,如注的热血,想到中原慈母的白发,江南春闺的遥望,故乡柳荫下的诀别,征夫们期待的仅仅是“回家”二字!就像木兰诗中所写的“ , ”。3、小明暑假参加科技夏令营,眼界大开,增长了知识。回校后与同学谈起收获,同学打趣地说:“你就像孙权劝学中的吕下阿蒙,真是 , 啊”。4、我只喜爱那生长在涧边的幽幽青草,在茂密的树丛上黄莺频频鸣叫,把声音分送给野外各种有耳无耳的生物。挑花听得入神,禁不住落了几点粉泪,一片一片凝在地上。划线句子化用的诗句是_。5、 上露台,我就有眺望的舒适,一抹斜阳下,几重青山外,远行的人渐行渐远,在暮色溟溟中消逝了。划线句子化用的诗句是_。6、“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这句话化用的诗句是 。 7、六朝山水诗在大谢、小谢手中时,大多还是繁缛之作,南朝梁文学家吴均曾只用短短四句诗,已经很有唐人五绝的风味。就境界而言,写出了王国维所说的“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请写出这首诗 8、 园林与中国古典文学相互影响的的著名例子极多,比如唐代大诗人王维许多描写自己“辋川别业”的诗歌,都兼在文学创作与园林艺术两方面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其中一首名句是“ 。”9、在四川乐山市北约23 公里的平羌小三峡是古代成都地区赴嘉州(今乐山)及经水陆出川的交通要道,峡区河道蜿蜒。自平羌峡以下至乐山一段江流,又名平羌江,沿江古迹甚多,久负盛名,站在此地你会想起李白哪句诗“ 。”10、“插柳”和“折柳”都是我国的民俗,其中“折柳”有三重含义:一表惜别,因杨柳飘悠,似有依恋之情。诗经中“惜我往矣,杨柳依依”和无名氏送别诗中“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的句子,表示的就是这个意思。二表挽留,因“柳”与“留”谐音,送客以柳枝表示挽留之意。古代离别的时候,往往从路边折柳枝相送,杨柳依依正好借以表达恋恋不舍的心情。折柳几乎就是离别的同义语。汉代文物专著三横黄图上有关“霸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的记述和唐代诗人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诗中的“ ”说的即是此意。三表祝愿,因柳遇水土就能生存,“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故借此祝愿客人随遇而安。11、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中有一幅叫“马上平安”图案,也叫“马报平安”,古代交通不便,家人、行人,久未得书信,但得平安二字,以慰焦虑之情。此图表达时人对亲人或亲朋之良好祝愿。“马上”,匆促之意也。唐诗有“ ”据名臣言行录记载:“胡安定读书泰山,十年不归,得家书,见平安二字,即投涧中,不复展读。”答案:理解型默写:1.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 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2.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一切都是瞬息 一切都将会过去 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3. 第一节4.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一切都是瞬息 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 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5. 东市买骏马 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 北市买长鞭6. 旦辞爷娘去 暮宿黄河边 旦辞黄河去 暮至黑山头7. 不闻爷娘唤女声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不闻爷娘唤女声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8. 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 9. 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10. 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 11. 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12. 爷娘闻女来 出郭相扶将13. 开我东阁门 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 著我旧时裳14. 当窗理云鬓 对镜贴花黄15. 雄兔脚扑朔 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 安能辨我是雄雌16. 雄兔脚扑朔 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 安能辨我是雄雌 事情错综复杂,难于分辨17. 雄兔脚扑朔 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 安能辨我是雄雌18. 山际见来烟 竹中窥落日19. 鸟向檐上飞 云从窗里出20. 鸟向檐上飞 云从窗里出21.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22.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23. 峨嵋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24.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25.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26.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27.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28.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29.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30.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31.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32.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33.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34.苍苍竹林寺 杳杳钟声晚35.荷笠带夕阳 青山独归远36.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37.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38.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39.李杜诗篇万口传 至今已觉不新鲜40.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41.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42.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二)语境型默写(或化用型默写)1、 万里赴戎机,关山渡若飞。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4、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5、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6、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7、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8、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9、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10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11、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四、文段阅读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复习资料第一课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整体把握 1、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文章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种不同生活的描写和感受,表现了作者由童年的游戏、玩乐到长大读书的成长过程,含蓄地批判了腐朽的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身心发展的束缚。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的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篇小说阿Q正传,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且介亭集二心集等。2、第二段要求理解并掌握:A、层次。B、写景角度:动植物、声色形味、动静结合、高低、远近、虚实、总分。C、修辞:排比、拟人、对偶、比喻。D、作用:流露喜爱赞美之情,突出乐园。 3、美女蛇故事的作用: 美女蛇的故事深深地吸引着“我”,使“我”得到一些教训,悟出一些道理,同时也给百草园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令人向往,也增加了文章的情趣。4、捕鸟的细节描写:交代了时间、条件、方法、收获、经验。一连串动作描写写出了捕鸟的乐趣,抒发了兴奋喜悦之情。 5、第九段:A、作用:过渡段,承上启下。表达对百草园的依依不舍之情。B、修辞:排比、拟人、反复。 6、写三味书屋生活:A、拜先生和牌匾。B、问怪哉虫的问题。C、后园游玩。D、读难理解的古文。E、上课画画。7、对先生的感情:主要是敬慕先生,对他渊博的知识感到信服。同时也很爱他。8、中心: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9、怎样认识百草园的趣味和三味书屋的无味? 百草园中儿童与大自然接触,不仅增长知识,而且无拘无束,自有快乐;三味书屋的东西似懂非懂,枯燥无味。生活比较枯燥,学习内容因不起兴趣,老师不允许问课外的指示,有趣的故事听不到了,只能听不懂的文章。10、作者是怎样来写百草园美景的? 运用了拟人、排比、比喻、对偶多种修辞方法,按由低到高,由静到动的写景顺序把百草园的景物描绘的绘声绘色,让人觉得真不愧是“我的乐园”。重点语段: (一)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1、请概括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百草园充满了无限的乐趣,是“我”的乐园。2、第一段中的“似乎”与“确凿”字面上看是矛盾的,你认为矛盾吗?为什么? 不矛盾,“似乎”表示作者对自己的印象不能完全肯定,因为对“最末次的相见”来说,已经隔了七八年,印象已模糊,然而回忆儿童时的生活,却又历历在目,“确凿”表示完全肯定的。 3、 在“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儿时的作者在此发生了的哪些趣事? 趣事:听油蛉低唱蟋蟀弹琴、翻断砖遇蜈蚣、按斑蝥、拔何首乌的根、摘覆盆子。 3、第二段景物描写突出了景物各自的特点,写菜畦、桑葚突出它们的色彩;写皂荚树、木莲的果实和何首乌的根突出它们的形状;写蝉、油蛉、蟋蟀突出它们的声音;描写覆盆子则突出其味道。4、写景物有恰当的顺序,本段也如此。根据选文内容填空。 “不必说”“也不必说”是由低处到高处,由植物到动物,由静景到动景;“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是由整体到局部,又由动物到植物。5、调动所有感官,多角度的写景,加上恰当的用词,能使文章生动、精彩。本段写景作者便是多角度的写景,请说说分别从哪几个角度描写的,至少举一个例。 味觉、听觉、视觉、触觉(举例略) 6、“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油蛉、蟋蟀们的声音悦耳,透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中的“伏”能否换成“趴”,为什么? 不能,“伏”体现了黄蜂肥胖的特点。 “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所用的修辞手法及作用? 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覆盆子的形状。 7、第二段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8、作者把百草园景物描写得生机盎然,情景交融,表现了“我”童年时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9、作者写吃了像人形的何首乌根便可以成仙,作用是? 赋予百草园神话般的色彩,妙趣横生 。10、文中用了“不必说”,“也不必说”的句式,其目的是什么?请按此句式仿写一段话。用这样的句式可先作概括的介绍,然后突出泥墙根一带的景物;不必说湛蓝的苍穹,也不必说那奔腾的大海,单是那金黄的沙滩,就令我陶醉。 11、概括这两段的主要内容。 百草园充满了无限的乐趣,是我的“乐园”。12、第二段中与第一段中“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相照应的一句是?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二)第七段1.课文详写了捕鸟的 时间 、 地点 、 工具 、 条件 、 方法 、收获 。2.写出捕鸟的一系列动词,分析它们的表达作用。 扫、支、撒、系、牵、拉。生动传神地再现了捕鸟的过程和方法,突出捕鸟的乐趣,从而表现童年鲁迅对此活动有着浓郁的兴趣。3课文记叙“冬日雪地捕鸟”对表现文章中心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作者写百草园冬天给爱玩的儿童带来乐趣,再次暗点“乐园”,表现儿童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突出了中心。 (三)第 9 段1本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和修辞方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承上启下的作用;心理描写;排比、拟人;表达了对当初淘气的后悔,对百草园的眷恋,对去书塾的畏惧和不情愿。2、文中的省略号省略了哪些内容? 省略了离开百草园的原因,耐人寻味。2、“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采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拟人。“我”和百草园的动、植物们已经结下了朋友般的感情,舍不得离开,又不得不离开。第二课 爸爸的花儿落了整体把握1.文体(小说)、作者(林海音,小名英子、台湾著名女作家)、选自代表作品小说城南旧事、题意双关、主人公(我,英子,不是作者)。 “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方面实指夹竹桃的败落,另一方面象征天性爱花的爸爸离开人世。语带双关。小说以此为题,含而不露,哀而不伤。2.课文写作线索:A、花主线,起主导作用。B、毕业典礼副线,推动情节发展, 对主线起烘托、映衬、推动的作用。 3.顺叙与插叙相结合的写法:顺叙写毕业典礼的过程。插叙A、去医院探望爸爸的情形。 B、六年前因赖床而迟到的情形。C、爸爸的病因。D、爸爸爱花的情形。E、爸爸鼓励“我”闯练学汇款的情形。这些记叙描写突出了爸爸的严厉、关爱,表明了“我”已经长大了。 4、伏笔的作用:前后呼应,结构完整。 5、“花”的含义:有象征的意义爸爸身体健康时花开得挺旺;爸爸病危时,成为对子女的关 怀、鼓励;爸爸辞世时,花儿落了。 重点语段: 快回家去!快回家去! 我已不再是小孩子。1、选段开头为什么反复写“快回家去”的心理活动?2、“我”进家门之后见到了怎样的情景?这些情景预示着什么?1文中“爸爸的花儿落了”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一方面指爸爸种的夹竹桃的凋谢,另一方面指生性爱花的爸爸的辞世。 2、找出文段中暗示爸爸即将去世的句子。(至少一个) “快回家去为什么呀?”“旁边的夹竹桃很不像样。”3、当“我”意识到父亲已经不在人世时,而“瘦鸡妹妹还在抢燕燕的小玩意儿,弟弟把沙土灌进玻璃瓶里”,这些仿佛与写英子没有关系,请谈谈你的看法。 有关系。这句话写出年幼的弟弟妹妹们少不更事,反衬出英子责任的重大。4“我”真正感觉到自己长大了,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请从课文中摘抄语句) “这里就数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从来没有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 5、“爸爸的花儿虽然落了,但却结出了丰硕的果实”,你认为这句话对吗?为什么? 对。在爸爸爱的浇灌和孕育下,虽“花落”但“果熟”,我的成长,我坚强,是对他最好的报答。6、从全文来看,爸爸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表面严厉实际上充满爱心,鼓励孩子要坚强,很重感情,特别爱花。 第三课丑小鸭作者安徒生,丹麦著名作家,世界著名童话大师。他的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装丑小鸭等。本文是一篇带有自传色彩的童话。在本文中,作者以自己的切身经历为基础,采用童话这一灵活的艺术形式,塑造了一只“丑小鸭”的形象:一只又大又丑的小鸭子,一出生就伴随着别人的嘲弄和歧视,但是,在经历过种种挫折和打击之后,他终于变成了一只美丽的天鹅。从文中可以看出,丑小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对美的向往和不懈追求。他启示人们:只要不懈追求,努力进取,即使身处逆境,也终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文章以丑小鸭的遭遇和奋争为线索,按时间顺序展开故事。第四课诗两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选自普希金诗集。在这首诗中,诗人以劝说的口吻直抒胸臆,阐明了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当生活欺骗了你时,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在苦恼之时要关于忍耐,一切都会过去,未来是幸福、美好的。生活中不可能没有痛苦与悲伤,欢乐不会永远被忧伤所掩盖,快乐的日子终会到来。第二节,诗人表达了心儿永远向着未来的积极人生态度,并告诉人们,当越过艰难困苦之后再回首那段往事时,那过去的一切便会变得美好起来。这是诗人人生经验的总结,也是生活的真谛。这首诗以平等的娓娓的语气写来,语调亲密和婉,热诚坦率,诗句清新流畅,有丰富的人情味和哲理意味。普希金,是俄罗斯伟大的民族诗人、小说家,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他被认为是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和新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著名诗作有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等。课文假如是他在邻居女儿的纪念册上题下这首诗。未选择的路选自中外哲理诗精选,在这首诗中,作者塑造了一个面临选择的人物。描绘了他选择时的心态,告诫人们:人生的道路千万条,但一个人一生中往往只能选择其中一条,所以必须慎重;人生道路上不要随波逐流,而要经过自己的思考,作出独立自主的选择。作者弗罗斯特,美国诗人,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因他处在传统诗歌和现代诗歌交替的一个时期,也被称为“交替性的诗人”。著名诗集有山间新罕布什尔等。 诗中的“路”运用了什么修辞?含义是什么? 双关的手法。表面上是在写自然界的道路,但实际上暗示的却是人生之路。第五课 伤仲永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宇注音。仲zhng 谒y 称chn前时之闻 泯mn然 点拨:注意多音字“称”的读音。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世隶耕 隶:属于。 (2)未尝识书具 尝:曾经。 (3)父异焉 异:感到诧异。(4)邑人奇之 奇:认为是奇才。 (5)稍稍宾客其父 宾客:以宾客之礼相待。(6)或以钱币乞之 乞:求取。 (7)环谒于邑人 谒:拜访。 (8)不能称前时之闻 称:相当。 (9)贤于材人远矣 贤:胜过、超过。 (10)父利其然也 利:认为有利。 3指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通攀 解释为:牵,引。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l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他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写了名字。 点拨:重点理解“书”“为”等词。 2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从此,指着东西让他作诗,他立刻就能完成,其中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 点拨:重点理解“自是”“就”“之”“理”等词。 3泯然众人矣。跟普通人没什么区别了。 点拨:重点理解“泯然”的意思,“泯”,消失。然,的样子。 4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他的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族人为立意。 点拨:重点理解“收族”的意思。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伤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是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唐宋八大家”之一。2、方仲永的发展变化可以分为哪三个阶段? (1)五岁:“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十二三岁:“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3)又七年:“泯然众人矣。”3、文中哪些地方能体现方仲永天资非凡? “仲永生五岁,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4、方仲永之所以成为一个普通人,其原因是?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5、作者为什么极力渲染方仲永幼时的天资? 为了强调后天的教育对人的才能发展是十分重要的。6、“余闻之也久”这句话在本文叙事中有什么作用? 在叙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从写方仲永的第一个阶段自然过渡到写第二、三两个阶段。7、如何理解文章标题里“伤”的含义? “伤”是哀伤、叹息之意,表明作者对方仲永的态度。8、本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后天教育对人的成才至关重要。9、文章的一二两段主要使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第三段主要使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第三段议论:通过说明“受之人”与“受之天”的关系,强调后天教育的重要性。一、解词、译句1、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2、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3、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四句,并自为其名。4、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5、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6、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7、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8、余闻之也久。9、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10、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11、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12、曰:“泯然众人矣”。 13、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14、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15、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16、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17、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二、内容理解:1、开篇一句交代了方仲永的那些方面?籍贯、身份、姓名及家世2、世隶耕三个字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文章开头介绍方仲永的身世,作者的意图是什么?)表明其家庭绝无诗礼的熏陶;对“未尝识书具”、“不使学”作必要的铺垫;衬托了方仲永天资过人;暗示了造成他成为众人命运的家庭背景。3、幼年时的方仲永有令人称奇的表现是什么?(父异焉”“邑人奇之”皆因仲永本身的“异”。仲永自身的“异行”,表现在哪些方面?)A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一异在五岁时忽啼求书具;)B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二异在不学而能书;)C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三异在不学而能诗,四异在方仲永决不是偶而能写首把诗,而是“指物作诗立就”,并且“其文理皆有可观者”。)4、从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中,可以看出仲永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贪图钱财,目光短浅,愚昧无知。5、结合全文说说,父亲不使学的原因的句子是:世隶耕;(家庭世代为耕)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邑人捧杀)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父贪图钱财)6、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有三个阶段。) 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第一阶段是他幼时天资过人,具有作诗才能;)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第二阶段是十二三岁时的方永才能衰退,大不如前;)泯然众人矣。(第三阶段是又过七年后,他完全变成一个平庸之人。)7、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交代方仲永小时候是位奇才,长大后却变成一位平庸无奇的人的原因的语句是:)(1)从方仲永个人情况来看,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贪图小利,目光短浅而“不使学”。(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2)从道理上说,是因为“其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8、不能称前时之闻中的前时之闻具体指: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9、方仲永“卒之为众人”的表现有哪些?不能称前时之闻 泯然众人矣从最后一段的议论看,作者通过方仲永从5岁到20岁才能发展变化的故事,意在说明什么道理?(最后一段的作用是什么?)说明人的天资和后天成才的关系,强调后天的学习更为重要。说明了人的天资与后人成材的关系。人的才能有赖于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即使是天赋很高的人,如果不受教育,也会变成平庸无能的人。强调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对发展才能的重要性,形象地说明了后天学习对人发展的重要性。人的才能并非天生不变,教育和学习在一个人的成长中是很重要的。第六课黄河颂本文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第二部黄河颂。黄河大合唱是著名诗人光未然(张光年)为配合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大型民族交响而写的组诗。在选文中,诗人以时代的歌手出现,代表祖国英勇的儿女,身着黄河唱出了颂歌。他歌颂黄河气势宏伟,源远流长,并且要以它为榜样,像它一样伟大坚强。这首诗具有直白、豪迈的风格。第七课最后一课本文是法国作家都德所作的一篇小说。作品写的是法国阿尔萨斯地区被德国普鲁士军队占领以后,侵略者强迫当地学校改教德语的事件。文章以一个淘气调皮的男孩小弗朗士作为主人公,并以他的视角来观察、描写韩麦尔先生这一形象,通过无知而稚气的口吻以及心理变化,间接地写出了阿尔萨斯地区人民由衷的悲痛和对侵略者无声的抗议,表现出他们对祖国的深情。1.为什么说这是最后一课呢?为什么小说里的主人公,法国的孩子不能再念法语了呢?1870年,普鲁士入侵法国,爆发了普法战争。但由于法国政府在战争失败后与普鲁士签订和约,把阿尔萨斯和洛林两个州割让给普鲁士。普鲁士政府占领后,为了让当地人民永远忘记祖国,自己好永远统治这些地方,下了一道命令,这两个州的学校只准教德语,不准再教法语。所以小说里的主人公小弗郎士,他就不能在学校里再学自己的法国语言了!小说里的老师韩麦尔先生,他就不能再在阿尔萨斯这个地方的学校里,教自己的法国语言了!因而这篇文章的题目呢叫做最后一课。2.最后一课上,小弗郎士的思想感情与平时有哪些不同?找出有关语句并分析人物形象。(1)“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 这句话,单独成节,表达了他难过、愤慨的心情。(2)“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现在都好像是我的老朋友,舍不得跟他们分手。”说明小弗郎士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感被唤起,开始认识到学习祖国语言的重要性。(3)“天啊,如果我能把那条难学的分词用法从头到尾说出来,那么我什么代价都愿意拿出来。” 表明小弗郎士增强了民族自尊心,产生了学好语言的责任感。(4)“我觉得我从没有这样细心听讲过”表明小弗郎士的爱国主义感情已经升华,化为一种学习祖国语言的强烈愿望和巨大动力。(5)小弗郎士对“鸽子”叫声产生的联想:这联想是对敌人的讽刺,表现出小弗郎士对被迫不能学习祖国语言的悲愤,对侵略者的仇恨,对自由的渴望。3.作者描写韩麦尔先生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分析韩麦尔先生人物形象。 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充分表现了韩麦尔先生的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4.在上学路上,小弗郎士见到了普鲁士士兵的操练,广告牌等等,这些描写在小说中起什么作用?这叫做场景描写。这场景描写实质上就是当时社会环境的描写,它告诉我们故事发生的背景,“最后一课”就是在那个时代、社会的条件下才会出现的,揭示了悲剧性的最后一课产生的根源。场景描写,语言干净、简洁、寥寥几笔,勾勒了故事发生的典型环境。第八课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作者是李大钊,他不仅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而且是学者和诗人。他的诗文被鲁迅誉为“革命史上的丰碑”。课文围绕着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之间的关系,以长江大河,旅途征人作比,阐述了艰难的国运一定要有雄健的国民这一道理,鼓励国民“拿出雄健的精神,高唱着进行曲调”,迎接崎岖与险阻。这篇文章通篇使用比喻增强了说理的透辟性、情感的生动性和语言的形象性,使作品的意蕴、文字的含义同时丰富了起来。第九课土地的誓言作者端木蕻良(原名曹汉文),辽宁昌图人,现代作家。这是一篇抒情散文,充溢着饱满、深沉的爱国热情。从文章来看,标题的要点应在于“誓言”。这“誓言”是作者对着土地发出的。作者在文章末尾壮怀激烈地发誓:“我要回到她的身边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我的坟前。”因此,本文是“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第十课木兰诗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机杼zh 可k汗hn 鞍鞯jin 辔pi头 溅jin溅 啾ji啾 柝tu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木兰当户织 当:对着。 (2)惟闻女叹息 惟:只。 (3)愿为市鞍马 市:买。 (4)赏赐百千强 强:有余。 (5)出郭相扶将 郭:外城。 (6)著我旧时裳 著:穿。 (7)双兔傍地走 傍:靠近,贴近。(8)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但:只。 (9)万里赴戎机 戎机:战争。 (10)旦辞爷娘去 旦:早晨。 3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对镜帖花黄 帖通贴 二、重点句子 1用原文填空。 (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2)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3)木兰替父从军的原因是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4)表现将士苦寒生活的句子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5)表明木兰功劳之大、赏赐之多的句子是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听不见爹娘呼唤女儿的声音,只听见燕山胡人战马的嘶鸣声。 点拨:重点理解“但”“闻”“溅溅”等词语。 (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 点拨:重点理解“戎机”“度”等词语。 (3)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雌雄两兔一起并排着跑,怎能辨别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 点拨:重点理解“傍地走”“安”等词语。 (4)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可汗问木兰想要什么,木兰回答不想做官。 点拨:重点理解“问所欲”“不用”等词语。 三、段背记知识清单 默写“木兰还乡”一段。 四、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全诗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她的传奇故事。以时间为序,采用比兴的手法,叙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奔赴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乡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巾帼英雄的形象。这首诗与孔雀东南飞一起,被誉为乐府民歌的“双璧”。通假字:“帖”通“贴”,“火”通“伙” 修辞手法:顶针、互文、对偶、反复一、翻译词句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 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二、内容理解:1、请用自己的话依次概括文中口技表演者模拟的三个场面。第一个场面:一家四口由睡而醒; 第二个场面:一家四口由醒而睡;第三个场面:失火、救火。2、表演者摹拟深夜中一户四口由睡到醒,又由醒复睡,继而失火群乱的情景,读来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全文从哪三个方面突出表演者技艺高超?(口技艺人表演的精彩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 )艺人惟妙惟肖的表演宾客如临其境的反应简单的道具作者的评论3、全文围绕哪一个字来写的?课文第一句“京中有善口技者”在全文起何作用?善 这一句交代口技表演者名气大、技艺高。“善”字统领全篇,全文的内容情节都是围绕“善”来展开的。4、第一段描写听众表现的句子是什么?作者这样写作用何在?满堂寂然,无敢哗者 (1)衬托出表演者技艺高超,也表达了客人们对这位表演者向往之情;(2)渲染即将开始时会场的肃穆而紧张的气氛,对下文精彩表演起烘托。(听众的反应,侧面描写效果:写出了听众的心理变化过程;表现这场精彩的表演对听众具有巨大吸引力;烘托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在人物描写的技巧上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属于神态,动作、侧面描写,侧面烘托出表演者的高超技艺,表现这场精彩的表演对听众具有巨大吸引力;使文章表现手法富于变化,增强了感染力,显得真实可信。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一句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先走”两字作用何在?宾客的神态,动作、侧面描写。形象生动,跃然纸上;“先走”两字写出了宾客以假乱真,惊慌失措的神态。表现这场精彩的表演对听众具有巨大吸引力;烘托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5、文章首尾都提到“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作者这样写意图何在?(开头和结尾都写到了表演道具是“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是不是简单的重复?为什么?)(结合全文来看,文中前后两次清楚地交代了极简单的道具,从内容上和结构上来看这有何作用?)开头:突出道具的简单;衬托表演艺人技艺的高超;为下文精彩的表演做铺垫;结尾:强调道具的简单;称赞表演艺人的高超技艺;首尾呼应,结构严谨;让人回味无穷,对表演者的敬意油然而生。6、第二段中,作者直接表示评价和赞美的句子是什么?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表现了听众的哪些方面的内心感受?听得入神 心领神会 满意折服“以为妙绝”妙在何处?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请分析“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 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秒毕备” 写得好在哪里?用排比句式,表达了急促的语势,合写了五种声音,也突出了表演技艺高超;这样使表演达到了第一个高潮。直接写出作者对口技者以假乱真的高潮技艺评论的句子是什么?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7、“遥闻深巷中犬吠”“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1)点明故事发生在人们入睡以后;(2)“犬吠”使一家人由睡而醒,这样以动写静,烘托夜的寂静。第十一课 邓稼先整体把握 1.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或人物传记,作者是美籍华人、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邓稼先是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作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两弹元勋”,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两弹一星”指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卫星。2.作者采用“横式结构法”,巧立主题式的小标题,运用“板块”并列结构将看似形式散的内容组合在一起,表现一个主题:中华民族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邓稼先,邓稼先这类杰出人物又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之林。3.理解各部分的关系:第一部分是全文的“引子”。第二部分简介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第三部分是第二部分的补充。第四部分从另一个角度突出邓稼先的贡献。第五部分是第二部分的具体化。具体写邓稼先的才能、意志、信念、精神。第六部分是全文的总结。 4、写法:A、大处落笔,立体凸现形象。B、对比的手法。C、句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