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河北省中考语文.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262630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河北省中考语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2年河北省中考语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2年河北省中考语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考试大纲”(2012-04-07 09:26:38) 转载标签: 杂谈分类: 语文教学 诗词(34首): 1关雎 2蒹葭 3观沧海 4饮酒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6次北固山下 7使至塞上 8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9行路难10望岳 11春望 1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4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1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6观刈麦17钱塘湖春行 18雁门太守行 19赤壁 20泊秦淮 21夜雨寄北 22无题23相见欢24渔家傲25浣溪沙26登飞来峰 27江城子28水调歌头29游山西村 30破阵子31过零丁洋 32天净沙秋思 33山坡羊潼关怀古34己亥杂诗文言文(16篇):1论语十则 2鱼我所欲也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曹刿论战 5邹忌讽齐王纳谏 6出师表 7桃花源记 8三峡 9马说10陋室铭 11小石潭记 12岳阳楼记 13醉翁亭记 14爱莲说 15记承天寺夜游 16送东阳马生序名著导读考查范围 这十部作品是:鲁迅朝花夕拾、冰心繁星春水、吴承恩西游记、施耐庵水浒、老舍骆驼祥子、笛福鲁滨逊漂流记、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罗曼罗兰名人传、高尔基童年、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应掌握的基本内容:作者的名字、作者的国籍、作品的名称、作品的体裁。具体的内容:人物形象(主要是主人公或有特色的人物)、作品的主要情节(整个作品的主要情节或精彩情节)、思想(作品主题思想)。文言文阅读材料增加3篇与朱元思书口技满井游记现代诗文中的名篇或名段:朱自清的春全文,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余光中的乡愁,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中“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那些小山太秀气!”一段。可将文言文分四类复习:重点复习:鱼我所欲也、送东阳马生序、记承天寺夜游、论语10则、口技、满井游记。次重点复习:岳阳楼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桃花源记、出师表;再次重点:陋室铭、爱莲说;马说。非重点复习:醉翁亭记、邹忌讽齐王纳谏、小石潭记、曹刿论战、三峡、与朱元思书。说明文阅读常见考点及答题策略:1找出说明对象。明确是事物说明文还是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说明对象是具体的实物,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则是事理。寻找方法:看题目,往往有些说明文的题目就是说明对象;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找;段落开头的词句;文章中出现频率高的词句;抓关键词句自己概括。2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事物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构造(内外),形态(大小、长短等),性质(硬、软、冷、热等),变化(动、静、快、慢),成因(简单、复杂),功用(广狭、正反)等等方面。一般来说,说明文要说明的要点,往往就是事物的特征。找简洁明了的词句,一般是三字、或四字短语。3说明方法及作用。 举例子,作用:举有代表性的例子更具体地说明事物某方面的特征,增强说明力。常用格式: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分类别,作用:条理清晰,有条不紊,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突出强调地说明了事物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常用格式: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列数字,作用:运用准确的科学数据具体地说明事物的特征,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易于读者接受。常用格式: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形状、大小、位置)等。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作比较,作用: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与所要说明的事物作比较,从而更具体深刻的突出强调说明被说明事物的特征。(横比和纵比)常用格式:将和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下定义,作用:运用科学准确的语言对被定义概念作简明扼要周全严密的规定,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属性。常用格式: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或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或事理。 打比方,作用: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化复杂的科学道理简单化,化抽象为具体,易于理解接受。常用格式: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画图表,作用:运用图表辅助文字说明,条理清晰地说明事物的特征,具体说明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地理解被说明的事物。常用格式:直观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4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出现题型:能否颠倒顺序。一般不能,要么是按照时间排列,要么按照空间顺序,要么按照逻辑顺序,另外为了上下文照应。5概括文章或段落内容。找文章或段落的中心句;找关键的词句概括;找关键信息进行综合。6说明语言。加点字词有何作用?格式: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或事理。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格式:不可以。原词的意思或内容。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或不符合实际。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格式:亮明态度(删还是不删)。“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大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并体会。格式:必须找出语言准确的词句,然后说明其作用。可以找这样的词句:有精确数据的句子;有概数的句子;使用限制性词语的句子。指示代词的含义,“这些”、“这种”“这样”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方法:还原词句到文中,一般指的就是前面说明的事物或道理。7筛选和提炼信息,考查对文章信息的渗透理解。题型有:从几个方面说明了哪些内容等。找中心句、找每段的首括句或总结句、找段落中的重点句。议论文阅读常见考点及答题策略:1概括中心论点。论点是作者对陈述的问题所阐述的观点或主张。中心论点往往是一句完整的判断句或陈述句,不用选择句和疑问句,句子简洁明了概括力强。找中心论点的的方法依次有:题目即中心论点;开头提出中心论点;文章中起承上启下过渡作用的概括句,结尾总结句;自己提炼关键词语概括。2论点的提出方式。 题目充当中心论点;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引用名人名言提出中心论点;摆事实讲道理后归结论点;针对生活中存在的现象,提出论题,通过分析论述,归结出中心论点;叙述作者的一段经历,归结出中心论点;作者从故事中提出问题,然后一步步分析推论,最后得出结论,提出中心论点。 3开头、结尾的作用。 开头:提出论点;提出论题。答题策略:结合“论点的提出方式”回答。如“引用名人名言提出中心论点”;“针对生生活中存在的现象,提出论题,或提出中心论点”。 结尾:深化中心论点,提出的结论;重复或强化的中心论点;发出的号召或劝勉人们;补充论证了,使文章的结构更严谨、论证更严密。 4论据的考点。 论据: 事实论据 道理论 作用是证明中心论点或分论点。答题策略:证明了中心论点(或分论点)更具说服力。证明的内容一般出现在论据的前面或后面。论据的顺序:照应论点,逻辑关系(由主到次、由总到分、概括到具体),事物发展规律,人们的认识规律。补充论据:要紧扣论点,就是要能证明论点。事实论据要具有代表性;道理论据要准确、典型,忌瞎编乱造。答题策略:事实论据:有人物+典型事例(事例不能过于简单,甚至只写人名)。道理论据:(国籍、评价)人物说。不确定的不要瞎写。 5论证方法考点: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作用: 举例论证:证明论点,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证明了论点 道理论证:证明论点,增加论据的权威性,论证有力。 比喻论证:这种方法可深入浅出地把道理讲得通俗形象,容易被人接受。格式:将比作,证明了的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对比论证:通过正反两方面比较,有力证明了论点,或突出了,强调了,正确的观点更容易被读者接受。格式: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 6梳理文章的论证过程议论文一般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格式:首先提出论点(或提出论题),接着通过举例论证或者道理论证证明了论点,最后得出结论,提出希望或号召。7议论文语言分析议论文的语言特色:要从逻辑的角度,分析其用词的准确,严密、有逻辑性;要从说理的角度分析其叙述的概括性和简洁性;要从修辞的角度分析其用词的鲜明、生动和感情色彩,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说服力。 答题策略:如着重号词语有什么作用?格式:回答词语在语境中的字面(表层)含义;词语对表达中心或阐明观点的(深层、比喻或引申)作用 8议论文中记叙成分的作用 议论文中的记叙部分是为议论服务的。记叙文阅读常见考点及答题策略:1概括文章内容。综合概括题目、人物(事物)、事件,强调三个部分:内容是什么,文章怎么样,作者怎么样。格式:此文记叙了(描写了、叙述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讽刺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抒发了作者的的感情。概括段落大意时可用“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格式。2为文章或段落划分层次。根据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变化的词语);根据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转移的词语);按事情发展过程(找事件发展过程);按逻辑关系分(总分总)。3找线索及作用。明线和暗线,明线一般是主要人物、主要事物、主要事件,暗线一般是作者的情感。可以从题目中找,也可以找文章中出现频率高的词语。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推动情节的发展。4题目含义及作用。表层含义(字面上),深层含义(结合主旨)。如爸爸的花儿落了题目的含义:一方面写爸爸养的花凋落了;另一方面暗示爸爸俩离开了人世。作用可以从内容上、主题上、线索、设置悬念上等方面作答。如可以这样答:拟题巧妙新颖,一语双关,耐人寻味,概括了文章的中心意思。5使用不同人称的好处。使用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便于刻画人物形象及性格特征。使用第二人称便于抒情。6记叙的顺序及作用。顺叙(先交代原因、过程后交待结果)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倒叙(先交代结果,后叙述事情发生的过程。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阅读的兴趣,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7修辞手法及作用。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将赋予人的动作行为,生动形象地写出xx事物的xx特点。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将比作,生动形象地写出xx事物的xx特点。夸张: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增强文章气势,增强感染力、说服力。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语句整齐、意韵铿锵,互相映衬,互为补充。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有强调语气,强化内容的作用设问:自问自答,加深印象,引人注意,启发思考。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肯定或否定)的语气,抒情更加强烈。要结合相关语句分析。8写作手法及作用。象征手法: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对比手法:通过比较,突出事物或描写对象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衬托(侧面烘托)手法:以次要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讽刺手法: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欲扬先抑或先扬后抑: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设置悬念:能引起读者注意,引出文章的说明内容等。9具体词语的含义与作用。 方法:解释词语本义,结合语境解释该词在文中的含义。把握词语的比喻义、引伸义、双关义。“具体的写出了情景”“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场面、情景)10句子或语段的作用。开头:结构上,总提、总领全文、开启下文(引出下文)等作用。内容上:开篇点题,奠定了全篇的感情基调,为下文写情节作铺垫,埋伏笔。中间:结构上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内容上总结了上文的内容,引出了下面对的叙述。结尾:结构上总结上文、全文、照应开头、独立成段,使文章戛然而止,意味绵长,发人深思、卒章点题,意味深长等作用,内容上画龙点睛,深化中心,抒发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11分析人物形象。一是通过分析典型事例来理解人物形象;二是通过对人物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肖像描写等)方法的分析来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要分析直接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对于一些特定的人物可以概括他们的共同特点,如老师:敬业、无私奉献、善良有爱心、关爱学生、有责任心、懂得教育教学艺术等。农民:勤劳、朴实、热情、善良、勤俭、疼爱孩子等。儿童:天真幼稚、纯真无邪、尊敬师长、聪明能干等。12关键词语能否去掉。亮明观点,(能否),结合语境解释词义,(强调突出了、限制说明了、生动形象的描绘了)去掉后就不能表达这个意思或就没有这种表达效果一次不能去掉。13关键词语能否换成另外一个词语。亮明观点(能或不能),这个词的表达效果,调换后,语境有何变化,原词更能形象或恰如其分地表现某物某特点,所以不能调换。14鉴赏句子。从修辞的角度,看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何表达效果。从炼词的角度,简洁生动、富有概括力。从句式特点,是否使用了特殊句式,如设问、反问、祈使句、感叹句。从蕴含的深层含义,是否运用双关义、引申义、比喻义。15环境描写的作用。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如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天气、季节和景物场景如山川湖海、花草树木等自然景物):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格式:写出了的情景,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预示人物的命运、表现人物某性格、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揭示文章主题。16理解句子的含义。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语理解,结合语言环境理解深层含义,结合引申义、双关义理解,结合文章背景理解,结合主题思想理解。诗词(34首):1关雎 2蒹葭 3观沧海 4饮酒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6次北固山下 7使至塞上 8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9行路难10望岳 11春望 1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4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1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6观刈麦17钱塘湖春行 18雁门太守行 19赤壁 20泊秦淮 21夜雨寄北 22无题23相见欢24渔家傲25浣溪沙26登飞来峰 27江城子28水调歌头29游山西村 30破阵子31过零丁洋 32天净沙秋思 33山坡羊潼关怀古34己亥杂诗文言文(16篇):1论语十则 2鱼我所欲也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曹刿论战 5邹忌讽齐王纳谏 6出师表 7桃花源记 8三峡 9马说10陋室铭 11小石潭记 12岳阳楼记 13醉翁亭记 14爱莲说 15记承天寺夜游 16送东阳马生序名著导读考查范围 这十部作品是:鲁迅朝花夕拾、冰心繁星春水、吴承恩西游记、施耐庵水浒、老舍骆驼祥子、笛福鲁滨逊漂流记、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罗曼罗兰名人传、高尔基童年、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应掌握的基本内容:作者的名字、作者的国籍、作品的名称、作品的体裁。具体的内容:人物形象(主要是主人公或有特色的人物)、作品的主要情节(整个作品的主要情节或精彩情节)、思想(作品主题思想)。文言文阅读材料增加3篇与朱元思书口技满井游记现代诗文中的名篇或名段:朱自清的春全文,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余光中的乡愁,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中“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那些小山太秀气!”一段。可将文言文分四类复习:重点复习:鱼我所欲也、送东阳马生序、记承天寺夜游、论语10则、口技、满井游记。次重点复习:岳阳楼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桃花源记、出师表;再次重点:陋室铭、爱莲说;马说。非重点复习:醉翁亭记、邹忌讽齐王纳谏、小石潭记、曹刿论战、三峡、与朱元思书。说明文阅读常见考点及答题策略:1找出说明对象。明确是事物说明文还是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说明对象是具体的实物,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则是事理。寻找方法:看题目,往往有些说明文的题目就是说明对象;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找;段落开头的词句;文章中出现频率高的词句;抓关键词句自己概括。2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事物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构造(内外),形态(大小、长短等),性质(硬、软、冷、热等),变化(动、静、快、慢),成因(简单、复杂),功用(广狭、正反)等等方面。一般来说,说明文要说明的要点,往往就是事物的特征。找简洁明了的词句,一般是三字、或四字短语。3说明方法及作用。 举例子,作用:举有代表性的例子更具体地说明事物某方面的特征,增强说明力。常用格式: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分类别,作用:条理清晰,有条不紊,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突出强调地说明了事物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常用格式: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列数字,作用:运用准确的科学数据具体地说明事物的特征,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易于读者接受。常用格式: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形状、大小、位置)等。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作比较,作用: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与所要说明的事物作比较,从而更具体深刻的突出强调说明被说明事物的特征。(横比和纵比)常用格式:将和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下定义,作用:运用科学准确的语言对被定义概念作简明扼要周全严密的规定,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属性。常用格式: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或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或事理。 打比方,作用: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化复杂的科学道理简单化,化抽象为具体,易于理解接受。常用格式: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画图表,作用:运用图表辅助文字说明,条理清晰地说明事物的特征,具体说明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地理解被说明的事物。常用格式:直观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4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出现题型:能否颠倒顺序。一般不能,要么是按照时间排列,要么按照空间顺序,要么按照逻辑顺序,另外为了上下文照应。5概括文章或段落内容。找文章或段落的中心句;找关键的词句概括;找关键信息进行综合。6说明语言。加点字词有何作用?格式: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或事理。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格式:不可以。原词的意思或内容。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或不符合实际。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格式:亮明态度(删还是不删)。“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大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并体会。格式:必须找出语言准确的词句,然后说明其作用。可以找这样的词句:有精确数据的句子;有概数的句子;使用限制性词语的句子。指示代词的含义,“这些”、“这种”“这样”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方法:还原词句到文中,一般指的就是前面说明的事物或道理。7筛选和提炼信息,考查对文章信息的渗透理解。题型有:从几个方面说明了哪些内容等。找中心句、找每段的首括句或总结句、找段落中的重点句。议论文阅读常见考点及答题策略:1概括中心论点。论点是作者对陈述的问题所阐述的观点或主张。中心论点往往是一句完整的判断句或陈述句,不用选择句和疑问句,句子简洁明了概括力强。找中心论点的的方法依次有:题目即中心论点;开头提出中心论点;文章中起承上启下过渡作用的概括句,结尾总结句;自己提炼关键词语概括。2论点的提出方式。 题目充当中心论点;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引用名人名言提出中心论点;摆事实讲道理后归结论点;针对生活中存在的现象,提出论题,通过分析论述,归结出中心论点;叙述作者的一段经历,归结出中心论点;作者从故事中提出问题,然后一步步分析推论,最后得出结论,提出中心论点。 3开头、结尾的作用。 开头:提出论点;提出论题。答题策略:结合“论点的提出方式”回答。如“引用名人名言提出中心论点”;“针对生生活中存在的现象,提出论题,或提出中心论点”。 结尾:深化中心论点,提出的结论;重复或强化的中心论点;发出的号召或劝勉人们;补充论证了,使文章的结构更严谨、论证更严密。 4论据的考点。 论据: 事实论据 道理论 作用是证明中心论点或分论点。答题策略:证明了中心论点(或分论点)更具说服力。证明的内容一般出现在论据的前面或后面。论据的顺序:照应论点,逻辑关系(由主到次、由总到分、概括到具体),事物发展规律,人们的认识规律。补充论据:要紧扣论点,就是要能证明论点。事实论据要具有代表性;道理论据要准确、典型,忌瞎编乱造。答题策略:事实论据:有人物+典型事例(事例不能过于简单,甚至只写人名)。道理论据:(国籍、评价)人物说。不确定的不要瞎写。 5论证方法考点: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作用: 举例论证:证明论点,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证明了论点 道理论证:证明论点,增加论据的权威性,论证有力。 比喻论证:这种方法可深入浅出地把道理讲得通俗形象,容易被人接受。格式:将比作,证明了的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对比论证:通过正反两方面比较,有力证明了论点,或突出了,强调了,正确的观点更容易被读者接受。格式: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 6梳理文章的论证过程议论文一般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格式:首先提出论点(或提出论题),接着通过举例论证或者道理论证证明了论点,最后得出结论,提出希望或号召。7议论文语言分析议论文的语言特色:要从逻辑的角度,分析其用词的准确,严密、有逻辑性;要从说理的角度分析其叙述的概括性和简洁性;要从修辞的角度分析其用词的鲜明、生动和感情色彩,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说服力。 答题策略:如着重号词语有什么作用?格式:回答词语在语境中的字面(表层)含义;词语对表达中心或阐明观点的(深层、比喻或引申)作用 8议论文中记叙成分的作用 议论文中的记叙部分是为议论服务的。记叙文阅读常见考点及答题策略:1概括文章内容。综合概括题目、人物(事物)、事件,强调三个部分:内容是什么,文章怎么样,作者怎么样。格式:此文记叙了(描写了、叙述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讽刺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抒发了作者的的感情。概括段落大意时可用“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格式。2为文章或段落划分层次。根据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变化的词语);根据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转移的词语);按事情发展过程(找事件发展过程);按逻辑关系分(总分总)。3找线索及作用。明线和暗线,明线一般是主要人物、主要事物、主要事件,暗线一般是作者的情感。可以从题目中找,也可以找文章中出现频率高的词语。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推动情节的发展。4题目含义及作用。表层含义(字面上),深层含义(结合主旨)。如爸爸的花儿落了题目的含义:一方面写爸爸养的花凋落了;另一方面暗示爸爸俩离开了人世。作用可以从内容上、主题上、线索、设置悬念上等方面作答。如可以这样答:拟题巧妙新颖,一语双关,耐人寻味,概括了文章的中心意思。5使用不同人称的好处。使用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便于刻画人物形象及性格特征。使用第二人称便于抒情。6记叙的顺序及作用。顺叙(先交代原因、过程后交待结果)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倒叙(先交代结果,后叙述事情发生的过程。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阅读的兴趣,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7修辞手法及作用。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将赋予人的动作行为,生动形象地写出xx事物的xx特点。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将比作,生动形象地写出xx事物的xx特点。夸张: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增强文章气势,增强感染力、说服力。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语句整齐、意韵铿锵,互相映衬,互为补充。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有强调语气,强化内容的作用设问:自问自答,加深印象,引人注意,启发思考。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肯定或否定)的语气,抒情更加强烈。要结合相关语句分析。8写作手法及作用。象征手法: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对比手法:通过比较,突出事物或描写对象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衬托(侧面烘托)手法:以次要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讽刺手法: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欲扬先抑或先扬后抑: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设置悬念:能引起读者注意,引出文章的说明内容等。9具体词语的含义与作用。 方法:解释词语本义,结合语境解释该词在文中的含义。把握词语的比喻义、引伸义、双关义。“具体的写出了情景”“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场面、情景)10句子或语段的作用。开头:结构上,总提、总领全文、开启下文(引出下文)等作用。内容上:开篇点题,奠定了全篇的感情基调,为下文写情节作铺垫,埋伏笔。中间:结构上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内容上总结了上文的内容,引出了下面对的叙述。结尾:结构上总结上文、全文、照应开头、独立成段,使文章戛然而止,意味绵长,发人深思、卒章点题,意味深长等作用,内容上画龙点睛,深化中心,抒发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11分析人物形象。一是通过分析典型事例来理解人物形象;二是通过对人物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肖像描写等)方法的分析来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要分析直接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对于一些特定的人物可以概括他们的共同特点,如老师:敬业、无私奉献、善良有爱心、关爱学生、有责任心、懂得教育教学艺术等。农民:勤劳、朴实、热情、善良、勤俭、疼爱孩子等。儿童:天真幼稚、纯真无邪、尊敬师长、聪明能干等。12关键词语能否去掉。亮明观点,(能否),结合语境解释词义,(强调突出了、限制说明了、生动形象的描绘了)去掉后就不能表达这个意思或就没有这种表达效果一次不能去掉。13关键词语能否换成另外一个词语。亮明观点(能或不能),这个词的表达效果,调换后,语境有何变化,原词更能形象或恰如其分地表现某物某特点,所以不能调换。14鉴赏句子。从修辞的角度,看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何表达效果。从炼词的角度,简洁生动、富有概括力。从句式特点,是否使用了特殊句式,如设问、反问、祈使句、感叹句。从蕴含的深层含义,是否运用双关义、引申义、比喻义。15环境描写的作用。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如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天气、季节和景物场景如山川湖海、花草树木等自然景物):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格式:写出了的情景,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预示人物的命运、表现人物某性格、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揭示文章主题。16理解句子的含义。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语理解,结合语言环境理解深层含义,结合引申义、双关义理解,结合文章背景理解,结合主题思想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