鹬蚌相争最佳答案赵且伐燕.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7986376 上传时间:2020-03-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鹬蚌相争最佳答案赵且伐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鹬蚌相争最佳答案赵且伐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鹬蚌相争最佳答案赵且伐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鹬蚌相争最佳答案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莫过甘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翻译】赵国将要讨伐攻打燕国,苏代为燕国去游说赵惠王说:“今天我来,渡过易水时,看到有个老蚌怕出来晒太阳,但有个鹬鸟跑来啄食它的肉,蚌马上合上两片壳刚好夹住了鹬鸟嘴巴,鹬鸟说:如果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小蚌你死定了。”蚌说道:“你嘴巴今天抽不出,明天抽不出,等死的是你。”两个都不肯舍弃让步,这时刚好有个老渔翁走过看到把他们俩都捉住了。现在赵国攻打燕国,燕赵两国长时间相持,对两者都没好处。我恐怕强大的秦国要当渔夫了。所以请大王再仔细考虑这件事。”赵惠王说:“好。”于是停止了攻打燕国的计划。义犬救主 古文阅读答案华隆好弋猎。畜一犬,号曰“的尾”,每将自随。隆后至江边,被一大蛇围绕周身。犬遂咋蛇死焉。而华隆僵仆无所知矣。犬彷徨嗥吠,往复路间。家人怪其如此,因随犬往。隆闷绝委地。载归家,二日乃苏。隆未苏之间,犬终不食。自此爱惜,如同于亲戚焉。注:弋(y) 射。将自随带着它跟随自己。后以后有一次。咋(z)咬。无所知一点也没知觉。彷徨(pang huang)徘徊。嗥吠(hao fei)吼叫。往复路间在华隆的家至江边的路上走来走去。怪以为怪。闷绝窒息。委倒。惜怜。1.解释括号里字的意思。华隆(好)弋猎 : (_) (畜)一犬 : (_)二日乃(苏) : (_) 犬(遂)咋蛇死焉 : (_)2.翻译(1)家人怪其如此,因随犬往。隆闷绝委地。(2)自此爱惜,如同于亲戚焉。3.本文题目是“义犬救主”。犬之“义”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最佳答案1、好:喜好,爱好 畜:蓄养,豢养 苏:苏醒,醒过来 遂:于是,就2、(1)(华隆)的家人对这只狗的举止感到很奇怪,于是就跟着狗一起来到了江边。看见华隆窒息地倒在地上。(2)从此他十分爱惜这只狗,把它像家人一样对待。3、“每将自随”天天跟着主人(忠心) “犬遂咋蛇死焉”狗就咬死蛇(勇敢救主) “犬彷徨嗥吠,往复路间。”焦急的通知华隆的家人(聪敏) “隆未苏之前,犬文言文翻译 义犬救主 华隆好弋猎。畜一犬,号曰“的尾”,每将自随。隆后至江边,被一大蛇围绕周身。犬遂咋蛇死焉。而华隆僵仆无所知矣。 自此爱惜,如同于亲戚焉。最佳答案华隆好弋猎。畜一犬,号曰“的尾”,每将自随。隆后至江边,被一大蛇围绕周身。犬隧咋蛇死焉。而华隆僵仆无所知矣。犬彷徨嗥吠,往复路间。家人怪(怪:对.感到不解,疑惑)其如此,因随犬往。隆闷绝委地。载归家,二日方苏。隆未苏之前,犬终不食。自此爱惜,如同于亲戚焉。 有个叫华隆的人喜欢带着狗四处游玩,于是呢就喂养了一只,取名叫“的尾”,每次出游都会带上它。有一次,这个叫华隆的人到了一江边,被一条大蛇围困。于是那条狗将蛇咬死了。而华隆浑身僵硬的卧在地上,毫无知觉。“的尾”在他周围转来转去不停的吠叫,家人发现这狗奇怪的举止,很是疑惑,便跟着狗一起来到了江边。发现华隆蜷缩着,急忙将他送回家。两天后才苏醒过来。在他还没有苏醒的这两天,那只狗一直都没有吃饭。他知道这件事了以后,从此对:“的尾”爱护有加,无微不至,像是对待他的亲戚朋友一般。终不食 。”在华隆苏醒王荆公独游山寺的译文原文:王荆公介甫,退处金陵。一日,幅巾杖屦,独游山寺,遇数客盛谈文史,词辩纷然。公坐其下,人莫之顾。有一人徐问公曰:“亦之书否?”公唯唯而已,复问公何姓,公拱手答曰:“安石姓王。”众人惶恐,惭俯而去。译文:王荆公介甫,退居金陵。一天,他头裹一块绢,拄着手杖行走,独自游览山寺,遇见几个人在那里高谈阔论文史,议论纷纷。王安石坐在他们旁边,没人注意到他。有一个客人慢慢问他说:“你也懂得文书?”王安石含糊的应答。人家再问他姓名,王安石拱拱手回答说:“我姓王,叫安石。”那群人惶恐,惭愧的低着头离开。”之前,狗也不吃东西(忠心耿耿)县官秉公办案有贵公子驾车出游者,策马驱驱,自矜便捷,适与五套大车相撞击,公子颠碚于车前。因挟父兄势,控诸县官。官廉,得其情,谓之曰:大车果撞小车,公子当仆于后,今公子仆于前,是小车撞大车也。”罚令出赀,为贾人修车费。公子无以辩,惭忿而归。最佳答案有一位官宦之家的少爷一日外出游玩,因自认为技术不错,车跑得飞快,不想却与一辆大车相撞,少爷摔在了车的前面.因仰仗自己父亲哥哥的势力,把大车告到了县官那里.县官很清廉,通过详细盘查,对他说:如果是大车撞了小车的话,公子应该摔在后面,而现在少爷你摔在前面,应该是小车撞得大车,并责令少爷出钱为商人维修车辆,少爷无法辨解,惭愧又愤怒的离开.千金市骨 阅读答案浏览次数:4101次悬赏分:0|解决时间:2010-4-10 16:06|提问者:ShU淑娴 原文:古之君王,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直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翻译:遣( ) 捐( )死马且买直五百金,况生马乎?( )简要回答问题:如果让你给涓人的“死马且买直五百金”这个做法评分(10分为满分)你会评几分?说说你这样评分的理由。最佳答案 从前,有个嗜好玩马的国君,想用千金重价征求千里马。过了三年,仍无一点收获。这时,宫里一个职位低下的小侍臣,竟然自告奋勇地站出来说:“请您把这个差使交给我吧!”国君点头同意。不到三个月,这人果然找到了一匹日行千里的良马,可是当他要买马时,这匹千里马却死了。他思虑了一会几,仍然花费500金,将死马的尸骨买了回来。他带着千里马的尸骨回宫向国君复命时,国君见是马的尸骨,非常生气,怒斥道:“我要的是活马,你买这死马回来有什么用?不是白费了500金吗!”侍臣笑道:“请国君息怒,金不是白费的。一匹死马您都愿意昂价买了,这消息传开,人们都会相信您是真心实意喜爱良马的国君,而且识货,说话算活。这样,一定有人自己 上门献马。”后来,不出一年,国君果真得到了三匹别人主动献来的千里马遣:派遣 捐:浪费,白费 3、我要的是活马,你买这死马回来有什么用?余音绕梁y yn ro ling 英 文: leave a lasting and pleasant impression 释义歌唱停止后,余音好像还在绕着屋梁回旋,形容歌声或音乐优美,耐人寻味。 示例“受罪半天,能听到一段回肠荡气的唱儿,就很值得,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确是真有那种感觉。” 梁实秋听戏 新华成语字典形容歌声优美,令人难忘。 近义词余音袅袅 近义词辨:都形容声音绵长不绝。余音绕梁强调声音没有离开,形容声音给人难忘的印象;余音袅袅则强调声音细弱绵长,形容声音绵延不绝,非常柔美。 袅袅之音 反义词不堪入耳 造句听完你的古筝演奏,真是让人觉得余音绕梁,意犹未尽啊。 典故出 处 :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我国古时有一位善歌者韩娥,韩国人。一次她经过齐国,因路费用尽,便在齐国都城(临淄,今属山东)的雍门卖唱筹资。韩娥声音清脆嘹亮,婉转悠扬,十分动人。这次演唱,轰动全城。唱完以后,听众还聚在雍门,徘徊留恋,不肯散去。 辨析上述故事,晋人张华的博物志中也有记载。但是有人认为:韩娥当时歌唱演出的地点雍门,不在齐国的国都,而在秦国的国都(今陕西咸阳);并认为韩娥在雍门演唱的事,是在她去齐国之前,不是在到了齐国之后,是因为她要到齐国去,缺乏路费,于是演唱筹款。后来有人还因此给韩娥的姓名添一“秦”字而称为韩秦娥。(元人“燕南芝庵”论曲:“古善唱者五人:秦青、薛谭、韩秦娥、沈右之、李存符。”) 后形容歌声优美动听,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因此后世就有了“余音绕梁”、 “绕梁三日”的成语典故,以形容美妙的歌声和音乐的魅力。 孔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韩娥善唱余音竟能绕梁三日,音乐的力量实在是令人无法想象的。 造句:听完他的小提琴演奏,让人觉得余音绕梁,意犹未尽。 古文: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读音yu四声)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过逆旅,逆旅人辱之。韩娥因曼声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对, 三日不食。遽而追之。娥还,复为曼声长歌。一里老幼喜悦而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 匮:没有,缺少 鬻;卖 逆旅:旅店 曼声:拉长声音。曼,长。 遽:急速。 原文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过逆旅,逆旅人辱之。韩娥因曼声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对,三日不食。遽而追之。娥还,复为曼声长歌。一里老幼喜跃而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 译文 从前有个韩国女子向东到齐国去,(在途中)缺少粮食,经过雍门,卖唱以换取粮食。(韩娥)走了之后,(她)歌声的余音在房梁间缭绕,经过多日未断绝,左右邻舍都认为她还没离开。 经过旅店,旅店的人欺辱她。曹娥便用长音悲哭,整个街巷的老人小孩的悲伤忧愁,流泪相互看着,三天不吃饭。(人们)赶紧追赶曹娥。曹娥回来,有用长音放声歌唱。整个街巷的老人小孩的高兴的又蹦又跳,不能自控,忘记了先前的悲伤。 注释 昔:过去 以前 韩娥:韩国女子,娥,女子 东:向东去,方位名词作状语.战国时齐国在韩国的东部 匮:缺少 匮乏 鬻(y):卖 既:已经 而:表转折 三日:多日.古时晏子谏杀烛邹 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杀之。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 注:齐景公,姓姜,名杵臼,春秋时代齐国的国君。烛邹,齐景公的臣仆。弋(y):将绳子系在箭上射。 齐景公喜欢射鸟,使用烛邹掌管那些鸟,但鸟跑掉了。景公大怒,诏告官吏杀掉他。晏子说:“烛邹的罪有三条,我请求列出他的罪过再杀掉他.”景公说:“可以”。于是召来烛邹并在景公面前列出这些罪过,晏子说:“烛邹,你为国君掌管鸟而丢失了,是第一条罪;使我们的国君因为丢鸟的事情而杀人,是第二条罪;使诸侯们知道这件事了,以为我们的国君重视鸟而轻视士人,是第三条罪。”把烛邹的罪状列完了,晏子请示杀了烛邹。景公说:“不要杀了,我明白你的指教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