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毕业实习哲学试题.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7980720 上传时间:2020-03-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毕业实习哲学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4年毕业实习哲学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4年毕业实习哲学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第一套)哲学与人生(242、244-246班,共2页)班级 姓名 成绩 一、填空(本大题共10分,每空1分。)1 、一切从实际出发,要求我们必须探寻和把握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做到( )。2、 人生行动的基本要素有:行动的( )、 行动的对象和行动的手段。3、人生发展过程就是指自己的潜能变成( )的过程。4、 一个人有没有( )的精神决定了一个人的自觉能动性发挥的程度。5 、保持健康( )是以积极人生态度对待挫折和逆境的基本要求。6、人生是一个不断向前( )的过程。7、前途是( )的,道路是( )的,是一切事物的发展规律。8、改善我们的人际关系,需要我们( )打开交往的大门,学会与人(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分,每小题1分。) 1 、新事物是指( )A、最强大、发展最快的事物。B、最新出现,又有最新的形式的事物。C、最新出现,又最受人欢迎的事物。D、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事物。2. 下列选项中关于联系的正确理解是( )A、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因果联系。B、有的事物与其他事物有联系,有是则不然。C、人们可以割裂事物的联系。D、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3、只有发展才能产生新事物,发展的本质是( ) A、无序 B、联系 C、前进 4、“君子之交淡如水”,说明人际交往要( )A、 适度 B、互惠互利 C、 因人而异的 D、主动热情5.、下列成语中可以体现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人生选择的是 ( ) A、妄自菲薄 B、量力而行 C、不自量力 6. “只要你对着飞驰的流星许个愿,你的愿望就能实现。”这种说法 ( ) A、肯定了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B、揭示了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规律C、否定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D、忽视了联系的客观性7、宋代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一诗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它体现了( )A、人是无法真正认识事物的 B、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幻的C、人的主观认识是受到客观条件限制的 D、客观条件不能限制主观认识8 、“拔苗助长”的错误主要在于( )A、夸大了客观条件对主观能动性的制约作用B、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C、强调了规律的客观性,否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D、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规律的客观性9 、2013年1月31日至2014年2月18日为农历的“甲午年”,俗称“马年”。由于立春节气在每年的2月4日,因此,即将到来的乙未羊年没有立春。于是,有人借此大做文章,认为“无春年”不吉利,不宜进行结婚、乔迁、建房、创业等喜庆之事。更有好事者在网上发帖,提醒青年男女“2015年是寡妇年,要抓紧在2013年年底前结婚”。“2010年是寡妇年”的说法( )A、.属于腐朽文化的表现 B、.表明意识不一定是客观事物的反映C、.否认了客观事物固有的联系 D. 、主观臆造了事物之间的联系10 、新事物所以必然要战胜旧事物,最根本的原因是( )A、新事物克服了旧事物中的消极因素,比旧事物后出现B、新事物保留了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C、新事物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D、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代表了事物的发展方向三、判断题(110=10分,请在题目后面的括弧里划或)1 、 物联网是新事物( )2、联系是普遍的,意味着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 )3、“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其中包含的辩证法道理是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4、从蒸汽机、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到磁悬浮列车,动力越来越大,运力越来越强,速度越来越快。这表明事物的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 )5.、 刻舟求剑体现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6 、 “两军对垒勇者胜”表明在同样条件下,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程度不同,其效果回大相径庭( )7、发展的实质:是事物自身性质的突破和飞跃,是新事物产生、旧事物灭亡8、电脑算命是新事物( ).9、“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看” 说明了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10.、顺境和逆境是绝对对立的。(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20分,每小题5分。)1. 、规律:2. 、发展:3. 、联系:4. 、实践: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0分,每小题5分。)1、 判断新旧事物的标准是什么?2、如何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3、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据和出发点是什么?4、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点是什么?5、营造和谐人际关系的途径有哪些? 6、物质和运动的关系?六、材料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1 、 东京某公司有一位专门为客户订票的小姐,经常给德国一家公司的商务经理预定往来于东京和大阪之间的火车票。不久,这位经理发现了一件看似非常巧合的事:每次去大阪时,他的座位总是在列车右边的窗口,返回东京时又总是靠左边的窗口。 这位经理把这件事告诉了订票小姐。小姐说:“火车去大阪时,富士山在你的右边,返回东京时,它就在你的左边。我想,外国人都喜欢看日本富士山的景色。所以每次我都替你买了不同位置的车票。”就这么一桩不起眼的小事使德国客户深受感动,并促使他把与这家公司的贸易额由原来的400万马克提高到了1000万马克。一张小小的车票居然价值600万马克,这不能不说是在小事上做足了准备的结果。 请你谈谈这个案例的启示。(10分)2、 一位大学毕业生因为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伤心地来到大海边。他怨自己的命运不好,赶不上好机会;怨没有伯乐赏识自己这匹“千里马”,觉得怀才不遇;怨家长没门路,不能帮自己找工作,所以对社会非常失望。这时一位老人发现了他,问他为什么如此消沉?他说:“我得不到别人和社会的认可,所以觉得人生没有意义。”老人从脚下捡起一粒沙子扔到地下,然后让他捡起来。“这根本不可能”,他低头看了一眼。老人没说话,从口袋掏出一颗珍珠扔到地上,对他说:“你把它捡起来。”他很容易地捡起了珍珠。“那你应该明白自己的境遇了吧,你要认识到,你现在还不是一颗珍珠,所以你不能苛求别人立即承认你,要得到别人的承认,那你就要想办法使自己成为一颗珍珠才行。”大学生低头沉思,半晌不语。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发?请用内外因辩证关系的观点来分析。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第二套)哲学与人生(229-231、234-236班,共2页)班级 姓名 成绩 一、 填空(本大题共10分,每空1分。)1、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坚持主观和( )相符合 。2 、一切从实际出发,要求我们必须探寻和把握客观事物的( ),做到( )3.、人生的存在和发展都是( )的过程4.、人生发展过程是把自己的( )变成( )的过程5、人生的意义也是在发挥( )的过程中实现的6、人际( )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传统7、事物的发展是( ) 和( )的 统一。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分,每小题1分。)1“实事求是”这句成语中的“是”字是指( )。A. 、客观实际 B、客观规律 C、 主观愿望 D 、 正确观点2 、新事物是指( )A、最强大、发展最快的事物。B、最新出现,又有最新的形式的事物。C、最新出现,又最受人欢迎的事物。D、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事物。3、“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一成语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 一切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有条件地联系着B、 一切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无条件地联系着 C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D、 意识反作用于物质4、 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种说法说明了( )A、 人际和谐的重要性 B、 物质决定意识 C、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D 、客观决定主观,5、.下列运动观错误的是()。A物质是运动的B运动是绝对的C运动是相对的D运动是物质的运动6、为防止雷雨对北京奥运会闭幕式的影响,北京市气象部门从闭幕式当日14时起,启用8架次飞机分别进行催化消云作业,有效解除了北京境内的险情。这说明()。A、人可以认识、利用自然规律 B、人可以任意改变和废除自然规律C、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不受限制的 D、人可以创造自然规律7、我国战国后期的成都平原,洪水泛滥吞没良田,十年九不收。郡守李冰为治理水患,倡导兴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改变了成都平原水害、旱灾交织的局面。这一事例说明()。A、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规律,限制某些规律发生作用,直到变害为利 B、人们能够利用对事物规律的认识,指导自己的行动 C、人们可以把成功经验作为行动的向导 D、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8、地震是对人类生存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据统计,地球上每年仅7级以上的大地震就有十几次。打开一幅地震分布图,可以看到,历史上的地震发生地并不是均匀分布的,而是集中在某几个地带上。如果把这些地震带再与地质构造图做一比较,就不难发现它与地壳的断层带关系特别密切。这说明()。A、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B、人不能够认识客观规律C、规律是主观的,确定不移的D、客观规律依赖于意识的发现9、下列不能体现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成语典故的有( )A. 、唇亡齿寒 B.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C.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D、刻舟求剑10、下列选项中,属于个人的主观条件的是( )A、个人的特质 B、个人的学业基础C、个人的家庭情况D、个人的性格三、判断题(110=10分,请在题目后面的括弧里划或)1、邓小平理论是新事物( )2、人生是一个在曲折中发展的过程( )3、顺境和逆境是辨证统一( )4、只有逆境才能出人才。( )5、人际关系太复杂,所以我们要封闭自己。( )6、对上司我们应遵循先尊重后磨合的原则,向竞争对手我们应露齿一笑 。( )7、联系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8、刻舟求剑的人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所以找不到剑( )9、自觉能动性是人和动物共有的能力( )10、我们应抓住选择的机遇,主动选择,慎重选择,把握自己的命运。(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20分,每小题5分。)1、规律: 2、运动:3、新事物:4、矛盾: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0分,每小题5分。)1、如何做到积极进取、自强不息?2、如何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3、如何做到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4、联系的三个特点是什么?5、如何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五、辨别下列做法的正误,并说明原因(每题5分,共10分)1李同学快去实习了,为了去理想的实习点,他早晨5:30就起床晨读,中午也不午休,晚上三节夜自习后喝点咖啡,看看挂在墙上的“悬梁刺股,卧薪尝胆”,还熬到11:30睡觉。可是他考试成绩并不理想,对此他十分迷茫。2、.极个别同学由于学习基础较差,学习习惯不科学,成绩一直处于中下等,便认为自己再怎么努力也来不及了,学习规律是无情的,自己必将被淘汰出局,从而这些同学开始放任自流混日子。六、材料分析题(本题10分) 成功的秘诀 渤海口有一条小鱼,它下定决心要一路游到山顶,于是它逆向而行。这条小鱼泳技精湛,一会儿冲过浅滩,一会儿划过激流,穿过了层层渔网,躲过水鸟的追踪。它好不容易游到了山顶,可还来不及喘口气呢,剎那间,它被冻成了冰! 一万年后,一群登山队员在山顶上的冰封中发现了它,有人认出这是产于渤海口的鱼。 一位年轻人赞道:“真是一条勇敢的鱼啊!穿越千川万水,来到一个截然不同的环境,了不起!” 一位老者却说:“不!它只有伟大的精神,却没有伟大的方向,所以只能换来死亡。”请你谈谈这个案例的启示。 职业生涯规划(229236班)第 5 页 共 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