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大气运动》练习.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7918807 上传时间:2020-03-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讲大气运动》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2讲大气运动》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2讲大气运动》练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讲 大气运动练习一、大气运动基本原理 不均引起大气运动1.大气的受热过程(1)能量来源 辐射。(2)受热过程:投射到地球上的太阳辐射能,要穿过厚厚的 ,才能到达地球表面。太阳辐射能在传播过程中,部分被大气 或 ( 作用),大部分到达地面,并被地面 和 。太阳暖 。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能而增温,又以长波辐射的形式( 辐射)把热量传递给大气。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得比较 ,地面辐射放出的大部分热量能够被大气截留下来,所以, 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大地暖 。大气吸收 辐射而增温,形成 辐射,其中向下的部分称为 辐射,它将大部分热量还给地面,这在一程度上补偿了地面损失的热量,称为大气 作用。大气还 。2.热力环流(1)概念:由于地面 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最简单的形式。(2)形成过程:近地面冷热不均,引起气流的 运动(上升或下沉),造成同一水平面的 差异,产生大气的 运动(由 压流向 压),从而形成热力环流。3.大气的水平运动风(1)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辐射。太阳辐射能的 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的温度差异,这是引起大气运动的 原因。(2)近地面受热不均,导致空气 和 运动。这种空气的 运动,使同一水平面产生了 差异。我们把单位距离的气压差叫做 。只要水平面上存在着 ,就产生了促使大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的力,这个力称为 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垂直于等压线)。在这个力的作用下,大气由高气压区向低气压区作 运动,形成了风。因此, 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3)风的类型:在单一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风向与 方向一致,垂直于 线;高空大气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 力共同作用,风向与等压线 ; 近地面的风还受到 力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之间成一个 (斜穿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二、全球尺度的大气运动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1.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分布与移动规律(分三步)(1)假设大气是在均匀的地表表面上运动,而且地球不自转,在炎热的赤道地区和寒冷的极地地区热力差异作用下,只会形成赤道与极地间的单圈环流,近地面,风从 吹向 ;(2)假设地球自转,不公转,由于 力的作用,形成三圈环流,地表形成了 个气压带和 个风带,分别是 气压带(0), 气压带(30), 气压带(60), 气压带(90),低纬 风带,中纬 风带,极地 风带.(3)地球在自转的同时,绕太阳 ,由于 交角的存在,使太阳直射点发生回归运动,导致气压带和风随着季节的不同而产生位置的变化。在北半球,与两分日相比,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夏季偏 ,冬季偏 。2.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性质的差异(1)气压中心的形成:1月份,亚欧大陆形成 高压, 低压被切断,保留在太平洋上为阿留申低压;7月份,亚欧大陆形成 低压, 高压被切断,保留在太平洋上为夏威夷高压。(2)亚洲季风:冬季,风由西伯利亚高压吹向阿留申低压(西北季风)和赤道低压(东北季风),带来寒冷干燥的气流,影响我国冬季天气;夏季,风由夏威夷高压吹向我国东部(东南季风),带来温暖湿润的气流,影响我国夏季天气。地区东亚南亚、东南亚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 气候 季风气候成因 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的季节移动风向冬季 风(亚洲大陆) 风(亚洲大陆)夏季 风(太平洋) 风(印度洋)3.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气候类型成因特征单一气压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受 气压带控制终年高温多雨热带沙漠气候全年受 气压带控制终年炎热干燥单一风带影响形成的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全年受 带控制全年温和多雨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地中海气候受 带和 气压带交替控制热带草原气候受 带和 气压带交替控制4.气候类型判读步骤依据因素变化结论判断南北半球气温的变化6、7、8三个月气温高 半球12、1、2三个月气温高 半球判断所属温度带最冷月均温15 半球015亚热带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150 带气候最热月均温2000mm、年降水量15002000mm 气候 气候少雨型全年高温,年降水量125mm热带 气候夏季较热,气温年变化很大温带 气候降水少、云雾多,全年低温极地气候年雨型全年各月降水均匀热带 气候,温带 气候季雨型夏雨型热带草原气候 、季风气候冬雨型 气候三、区域尺度的大气运动常见天气系统1.锋与天气(1)水平方向上温度、温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匀一的大范围空气,叫做 。当冷暖两种性质不同的气团在移动过程中相遇时,它们之间就会出现一个倾斜的交界面,叫做 。锋面自地面向高空 气团一侧倾斜。(2)冷锋: 气团主动向 气团方向移动的锋,在我国 半年常见。当较重的冷气团插入暖气团下面,使 气团被迫抬升,可能会带来 天气。冷锋移动速度较快,常常带来较强的 。冷锋过境后, 气团替代了原来 气团的位置, 降低, 升高,天气转好。(2)暖锋: 气团主动向 气团方向移动的锋, 气团沿 气团徐徐爬升,通常伴有多云和 天气。暖锋移动速度比冷锋 ,可能形成 降水和雾。暖锋过境后, 气团占据了原来 气团的位置, 降低, 升高,天气转好。 (3)准静止锋:冷暖气团势力 ,使锋面来回摆动的锋。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初夏有持续一个月左右的阴雨天气,俗称“ 雨”,它就是由准静止锋造成的( 准静止锋)。2.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1)低气压与高气压,是指状况而言的,气旋与反气旋是指状况而言的。(2)等压线闭合起来的地区,如果中心气压高于四围,就称为气压;如果中心气压低于四围,则称为气压;从高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好比地形上的山脊。从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好比地形上的峡谷。(3)气旋是中心气压、四周气压的大气水平涡旋。在北半球,气旋区域内空气作时针方向流动,在南半球相反。在低空,气流从四面八方流入气旋的,使中心的空气被迫上升。当气流升至高空后,它又向四周流出。所以,一个由气流垂直运动连接而成的低空,高空的环流系统,是气旋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由气旋造成的我国典型天气是夏秋季节东南沿海地区的天气。(4)反气旋是中心气压、四周气压的大气水平涡旋。在北半球,反气旋区域内的空气作时针方向流动,在南半球相反。反气旋的气流向外流出后,高层的空气就自上而下来补充,形成气流,以补充近地面向四周流出的空气。所以,一个由气流垂直运动连接而成的低空,高空的环流系统,是反气旋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反气旋造成的我国典型天气是7月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天气。四、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气候变化是长期大气状态变化的一种反映,主要表现为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和 变化。从19世纪末至今,全球气候虽然有波动,但总的趋势是在 。(2)引起近现代全球气温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大气中中 等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二氧化碳能够吸收 辐射,使气温升高。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燃烧大量 燃料向大气中排放大量二氧化碳,二是 的破坏使被植物吸收利用的二氧化碳的量减少,造成二氧化碳被消耗的速度降低。因此,可以通过 、 等途径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3)全球气候变暖最明显的后果之一是 上升,它会改变海岸线,给沿海地区带来巨大的影响,海拔较低的沿海地区将面临被淹没的危险。(4)温度是农业生产重要的外部条件之一。全球气候变暖预示着积温 ,生长期延长,有利于提高作物产量。但是,温度升高往往伴随着 的加重,造成供水不足,这又会使作物减产。因此,就地区而言,位于 纬度的大部分国家,农作物的产量将减少,而位于高纬度的国家,农作物产量有可能 。(5)全球变暖会影响整个水循环过程,可能使 加大,改变区域 和降水分布格局,增加降水 事件的发生,导致洪涝、干旱灾害的频次和强度增加,以及地表径流发生变化。随着径流减少,蒸发增强,全球变暖将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与供需矛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