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20年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23:电和磁C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7801547 上传时间:2020-03-2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2020年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23:电和磁C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教科版2020年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23:电和磁C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教科版2020年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23:电和磁C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科版2020年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23:电和磁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16题;共32分)1. (2分)我国最新研制的反潜机能将潜艇经过海域引起的磁场强弱变化转化为强弱变化的电流,从而发现潜艇的存在,图中与其原理相同的是( ) A . B . C . D . 2. (2分)如图,下列关于电和磁现象的探究活动,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图为条形磁体周围的铁屑的分布,说明磁感线是真实存在的B . 乙图闭合开关后,小磁针发生偏转,说明磁能生电C . 利用丙图揭示的原理可以制成发电机D . 丁图中说明机械能可以转化为电能3. (2分)如图所示。中国科技馆的“探索与发现A厅”中有一个“电磁感应摆”,甲、乙两线圈分别被悬挂在两个U形磁体的磁场区域中,两线圈通过导线连接在一起并构成一个闭合的回路,用手使甲线圈在磁场中摆动时,乙线圈也会随之摆动起来。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甲线圈摆动时电能转化为机械能B . 乙线圈能发生摆动是因为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C . 根据乙线圈摆动的原理可以制成发电机D . 甲线圈相当于用电器,乙线圈相当于电源4. (2分)下图为试验中的新型太阳能汽车,最大速度可达180km/h,测试时以最大速度匀速在水平路面行驶,若考虑空气对汽车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太阳能汽车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均受平衡力的作用B . 地面对太阳能汽车的支持力大于自重C . 地面对太阳能汽车的支持力和自重是一对平衡力D . 汽车顶部的太阳能电池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继而转化为机械能5. (2分)对图所示的四幅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 实验说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感应线B . 实验现象是电动机的工作原理C . 动圈式话筒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D . 动圈式扬声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6. (2分)在图中的自动控制电路中,当控制电路的开关S闭合时,工作电路的情况是( ) A . 灯不亮,电铃响B . 灯不量,电铃不响C . 灯亮,电铃不响D . 灯亮,电铃响7. (2分)科研人员充分利用人体动能开发了一种新装置,并将此装置放入鞋内,如图所示走路时利用脚跟起落驱动装置中的磁性转子旋转,能够使线圈中产生电流,从而可以给随身携带的手机等充电这种装置利用的是( )A .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B . 电磁感应的原理,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C . 电磁感应的原理,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D .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8. (2分)油电混合动力汽车逐渐走进普通家庭,混动汽车搭载了传统的内燃机,高效的电动机、发电机和蓄电池组。行驶过程中内燃机提供动力,同时可为蓄电池充电,也可以由蓄电池和电动机提供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油电混动汽车的工作效率可以达到 B . 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流能产生磁场C . 蓄电池组充电时实现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 . 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磁场对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9. (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在磁场中不同的点,磁场方向一定不同B . 磁场中的磁感线可能相交C . 磁感线上任何一点的切线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D . 磁场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因此磁场是人们假想的10. (2分)要改变直流电动机的转速,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 . 把电源两极对调B . 把磁铁的磁极对调C . 改变线圈中电流的大小D . 同时对调电源两极和磁铁两极11. (2分)下列设备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原理工作的是( ) A . 电磁铁B . 发电机C . 电话D . 电磁继电器12. (2分)无线充电是一种增加手机续航时间的方式,如图所示。无线充电的技术原理是,电流流过送电线圈产生磁场,受电线圈靠近该磁场时就会产生电流,给智能手机充电,如右图所示受电线圈处用到了下图哪个实验的原理 ( )A . B . C . D . 13. (2分)如图所示,一带负电橡胶棒靠近用细线挂住的轻细吸管A端时,吸管发生了转动对吸管A端带电性质判断正确的是( )A . 若相互吸引,一定带正电B . 若相互吸引,一定带负电C . 若相互排斥,一定带正电D . 若相互排斥,一定带负电14. (2分)如图所示,小明自制了一个带有电磁铁的木船模型。将它放入水中漂浮,船头B指向东。闭合开关S,则小船将会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当小船再次处于静止状态时,船头B指向( ) A . 东B . 北C . 西D . 南15. (2分)如图所示的自动控制电路中,当开关S闭合时,工作电路的情况是( )A . 灯亮,电动机不转动,电铃响B . 灯亮,电动机转动,电铃响C . 灯不亮,电动机转动,电铃响D . 灯不亮,电动机不转动,电铃响16. (2分)小鸣同学手拿一段钢锯条,将钢锯条的一端靠近小磁针的N极,他发现小磁针向钢锯条靠近,根据观察到的现象,他做出了以下几种判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 钢锯条原来一定有磁性,且靠近小磁针的一端是N极B . 钢锯条原来一定有磁性,且靠近小磁针的一端是S极C . 钢锯条原来不一定有磁性D . 钢锯条原来一定没有磁性二、 填空题 (共5题;共10分)17. (2分)(2011大连)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_;发电机与电动机的工作原理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18. (2分)电磁铁是一个带有_的螺线管,_时有磁性,_时无磁性 19. (2分)电磁铁有许多优点:其磁性的有无可以通过_来控制;磁性的强弱可以通过_来控制;磁极的性质可以通过_来改变20. (2分)在磁体的外部,磁感线从磁体的N极出来,回到_极。21. (2分)如图(a)所示,一根垂直于纸面的导线P放置在一水平放置条形磁铁的正上方,若导线受到磁铁给它的作用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则导线中电流的方向是垂直纸面_(选填:“向外”或“向内”);现将该导线稍微向右平移一段距离,如图(b)所示,则这根导线受到磁铁对它的作用力的方向为_(选填:“右下方”、“右上方”、“左下方”或“左上方”)。三、 作图题 (共2题;共10分)22. (5分)根据磁感线的方向,在如图中标出通电螺线管和小磁针甲、乙的N极以及电源的正负极。23. (5分)根据如图所示永磁体的磁极和通电螺线管间磁感线分布,在图中标出通电螺线管的磁极、磁感线的方向和电源的正负极。四、 实验探究题 (共3题;共16分)24. (5分)如图是“探究磁场对通电直导线的作用”实验装置,完成下面各小题:(1)闭合开关S,发现直导线向左运动,要使直导线向右运动,可以采取两种方法。方法一:_;方法二:_。(2)_(选填“发电机”或“电动机”)就利用到这一实验原理。25. (3分)如图所示,将一根导体棒ab的两端用细导线与灵敏电流计组成一个闭合电路,并用绝缘细线悬挂起来放在U形磁铁的磁场中(1)让导体棒ab水平向左运动时,灵敏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导体棒ab水平向右运动时,指针向左偏转,说明感应电流的方向与_有关; (2)让导体棒ab水平向右缓慢运动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向左偏转的角度较小;导体棒ab水平向右快速运动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向左偏转的角度较大说明感应电流的大小与_有关(3)让导体棒ab沿竖直方向上下运动时,电路中_(有/没有)感应电流产生。 (4)若保持导体AB不动,要产生感应电流,正确的操作是_ (5)下列电器中,应用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是 A . 电铃B . 电风扇C . 动圈式话筒D . 动圈式扬声器26. (8分)在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实验中,小明制成简易电磁铁甲、乙,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1)当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时,电磁铁甲、乙吸引大头针的个数_(选填“增加”或“减少”),说明电流越_,电磁铁磁性越强; (2)由图示可知,_(选填“甲”或“乙”)的磁性强,说明电流一定时,_,电磁铁磁性越强; (3)电磁铁吸引的大头针下端分散的原因是_; (4)本实验中用到了多种研究方法:如研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和线圈匝数有关时,就应控制电流相等,下列实验的研究方法和这种方法不同的是_A研究电流大小和电压、电阻的关系B研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C用电流表测量串联电路中的电流本实验中还用到了其他研究方法,如电磁铁的磁性强弱用什么来显示,下列实验的研究方法和这种方法不同的是_A在测量小灯泡的功率时,用电压和电流之积来表示电功率B研究电热和那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用液柱的高度差来表示电热多少C研究动能大小和那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用小木块被推开的远近,来表示动能的大小(5)本实验进行了多次实验,多次实验的目的和下列实验多次实验的目的相同的是_ A . 伏安法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B . 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C . 测量小石块的密度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16题;共32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二、 填空题 (共5题;共10分)17-1、18-1、19-1、20-1、21-1、三、 作图题 (共2题;共10分)22-1、23-1、四、 实验探究题 (共3题;共16分)24-1、24-2、25-1、25-2、25-3、25-4、25-5、26-1、26-2、26-3、26-4、26-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