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复习试卷(3)(II )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7789790 上传时间:2020-03-2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复习试卷(3)(II )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粤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复习试卷(3)(II )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粤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复习试卷(3)(II )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粤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复习试卷(3)(II )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1题;共22分)1. (2分)2011年6月中海油与美国康菲公司合作的渤海油田发生漏油事故,致使渔民损失惨重,沿海岸滩养殖的扇贝、海参、鱼虾大量死亡。仅马头营镇的海参养殖场,就遭受了一亿多元的经济损失。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为杜绝环境污染,人类应停止一切石油开采B . 此事件已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C . 石油是一种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D . 煤和石油都是化石燃料2. (2分)在空气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当属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能够复燃,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B . 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C . 氧气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能与所有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D .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中,锰元素、氧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变化3. (2分)实验时,不能作化学反应容器的仪器是( ) A . 烧杯B . 试管C . 量筒D . 锥形瓶4. (2分)下列实验设计能实现其对应的实验目的是( )A . 测定空气中O2的含量B . 能证明CO2与溶液反应C . 比较MnO2和Fe2O3的催化效果D . 此装置具有“启普发生器”的功能5. (2分)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 . 用警犬搜救地震中被埋人员分子在不断运动B . 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温度升高,分子变大C . 液化石油气可加压后贮存在钢瓶中分子之间有间隙D . 氢气与液氢都能做燃料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6. (2分)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原子不显电性,是因为原子中不存在带电的粒子B . 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降而改变C .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D . 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会改变,化学性质改变7. (2分)稀土元素包括镧(La)与钇(Y)等17种元素,被称作当代的“工业味精”。镧、钇两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原子里的( ) A . 质子数不同B . 中子数不同C . 电子数不同D . 相对原子质量不同8. (2分)大多矿泉水瓶的标签上印有如下字样:Ca4.0mg/L、Mg0.5mg/L、K0.35mg/L、Na0.8mg/L等,这里的Ca、Mg、K、Na是指( )A . 元素B . 分子C . 原子D . 都不是9. (2分)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B . 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子一定比原子大C .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D . 同种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不同种原子也可以构成分子10. (2分)判断镁带燃烧为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A . 发出耀眼的白光B . 放出大量的热C . 镁带逐渐变短D . 生成白色粉末11. (2分)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用滤纸过滤可以降低水的硬度B . 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C . 为了保护水资源,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D . 电解水时,负极端的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二、 填空题 (共8题;共29分)12. (3分)如图所示是从空气中分离氧气的示意图:请你写出从图中所获得的有关空气的主要组成、氧气和氮气的性质、从空气中分离氧气的过程属于什么变化等信息各一条组成:_;性质:_;变化:_ 13. (4分)已知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物质,其中A、B均为黑色固体,C是造成大气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它们相互间在一定条件下存在以下转化关系: 经分析推断,A、E物质的化学式分别是A_;E_A+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该反应的类型是_14. (1分)某金属加工厂生产过程中的废液含有少量的硫酸铜,为回收利用资源和防止污染,该厂通过向废液中加入铁粉的方法回收铜。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 15. (8分)按要求填写下列内容:实验过程或方法实验现象结论或解释 导管口A处有气泡冒出_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用排水法收集。停止加热时,应先:_,然后:_。为了防止水倒吸入试管,使试管炸裂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将红热的铁丝置于充满氧气并盛有少量水的集气瓶中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集气瓶盛少量水的作用是_。16. (4分)在元素周期表中,钠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钠属于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其中一个原子中质子数为_,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金属钠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反应方程式为_ 17. (5分)请用正确的化学用语填空: 2个氮原子_;4个亚铁离子_;氯化钙中钙元素显+2价_;4个铵根离子:_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与硫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18. (3分)根据下面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不考虑反应中水分的蒸发,假设生成的气体全部逸出) 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_mol 。 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写出计算过程) 过滤后溶液的质量为_g。19. (1分)为防止煤气泄漏使人中毒,常在煤气中加入少量的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乙硫醇在煤气燃烧过程中也可以充分燃烧,其化学方程式为:2C2H5SH+9O2 4CO+2x+6H2O,则x的化学式为_ 三、 实验与探究 (共2题;共20分)20. (6分)请从A、B两题中任选一个作答。若两题均答,按A计分。题号A B实验目的探究_探究_实验装置实验原理化学方程式是_化学方程式是_部分实验现象溶液蓝色逐渐变浅,天平指针_;如图,缓慢打开左端活塞,a处可观察到_;21. (14分)依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 (1)我们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_功能 (2)青少年成长需要充足的钙,这里的“钙”是指钙_(填“分子”或“元素”) (3)铬(Cr)为不锈钢主要的添加元素,铬的表面生成一薄层致密的钝态氧化物保护膜是不锈钢具有耐蚀性的主要原因请回答下列问题: 不锈钢是一种_(填“合成材料”或“合金”)相同温度下,取大小相同、表面光亮的Cr、Mg、Cu三种金属薄片,分别投入等体积等溶质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中,现象如下:金属CrMgCu与盐酸反应现象放出气泡速率缓慢放出气泡速率较快无明显现象则上述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从上述探究实验可知,Cr_(填“能”或“不能”)跟CuSO4溶液反应(4)我们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_功能 (5)“低碳生活”、“低碳技术”的基本理念是节能减排 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_(填字母)A少用一次性的木筷 B用完电器后拔掉插头 C大力发展火力发电为减少温室效应造成的危害,可将CO2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转化为水和甲烷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6)青少年成长需要充足的钙,这里的“钙”是指钙_(填“分子”或“元素”) (7)铬(Cr)为不锈钢主要的添加元素,铬的表面生成一薄层致密的钝态氧化物保护膜是不锈钢具有耐蚀性的主要原因请回答下列问题: 不锈钢是一种_(填“合成材料”或“合金”)相同温度下,取大小相同、表面光亮的Cr、Mg、Cu三种金属薄片,分别投入等体积等溶质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中,现象如下:金属CrMgCu与盐酸反应现象放出气泡速率缓慢放出气泡速率较快无明显现象则上述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从上述探究实验可知,Cr_(填“能”或“不能”)跟CuSO4溶液反应(8)“低碳生活”、“低碳技术”的基本理念是节能减排 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_(填字母)A少用一次性的木筷 B用完电器后拔掉插头 C大力发展火力发电为减少温室效应造成的危害,可将CO2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转化为水和甲烷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四、 计算: (共2题;共17分)22. (5分)某工厂需要20kg氢气作原料若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这些氢气,同时生成氧气的质量是多少? 23. (12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胃药“碳酸氢钠片”进行了探究,具体做法如下:取1片胃药研碎,加水完全溶解得到100g溶液;配制100g0.365%的稀盐酸作为模拟胃酸;取上述一种溶液20g于锥形瓶中,再将另一种溶液逐滴加入锥形瓶内,反应后溶液的p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碳酸氢钠属于_(填“酸”“碱”或“盐”);(2)步骤中,当滴入另一种溶液的质量为10g时,锥形瓶内物质恰好完全反应(胃药中其它成分不参加反应),请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每片胃药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3)碳酸氢钠属于_(填“酸”“碱”或“盐”);(4)步骤中,当滴入另一种溶液的质量为10g时,锥形瓶内物质恰好完全反应(胃药中其它成分不参加反应),请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每片胃药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1题;共22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二、 填空题 (共8题;共29分)12-1、13-1、14-1、15-1、16-1、17-1、18-1、19-1、三、 实验与探究 (共2题;共20分)20-1、21-1、21-2、21-3、21-4、21-5、21-6、21-7、21-8、四、 计算: (共2题;共17分)22-1、23-1、答案:略23-2、答案:略23-3、答案:略23-4、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