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6:文言文阅读A卷.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7769360 上传时间:2020-03-24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5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6:文言文阅读A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苏教版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6:文言文阅读A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苏教版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6:文言文阅读A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6:文言文阅读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 文言文阅读 (共16题;共207分)1. (5分)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1)读一读,把需要停顿的地方用“/”标出来。 (2)掉进缸里的小朋友当时一定_,他多么希望_。别的小朋友都吓跑了,只有司马光没有走,他想:_。最后司马光终于想出办法,救了那个小朋友。 (3)通过这件事,我知道司马光是一个_的孩子。( ) A . 贪玩B . 善于观察C . 爱动脑筋D . 乐于助人(4)小古文与现代文有什么区别?至少说出两点不同之处。 2. (15分)文言文阅读。 原文:曩有愚者,常于室外县履为志。一日出户,及午,忽暴雨。其妻收履。至薄暮,愚者归,不见履,讶曰:“吾家徙乎?”徘徊不进。妻见之,曰:“是汝家,何不入?”愚者曰:“无履,非吾室。”妻曰:“汝何以不识吾?”愚者审视之,乃悟。【注释】曩:从前。履:鞋。志:标志。(1)翻译下列画线词语。 及午_ 至薄暮_是汝家_ 何不入_(2)翻译句子。 不见履,讶曰:“吾家徙乎?”徘徊不进。愚者审视之,乃悟。(3)这个故事讽刺了什么样的人? 3. (14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铁杵磨成针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 , 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注】媪(o):年老的妇人。杵(ch):棒槌。卒业:完成学业。(1)解释文中划线字的意思。 去:_方:_欲:_还:_(2)给多音字注音、组词。 磨 _ _ _ _还 _ _ _ _(3)判断下面句子的划线字意思是否相同。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4)翻译下面的句子。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太白感其意,还卒业。(5)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并且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 4. (1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给下列字注音。 _盂沧孰汝(2)解释下列划线的字词。 两小儿辩斗_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_及其日中如探汤_孔子不能决也_孰为汝多知乎_、_(3)翻译两小儿辩日全文。 (4)从文中哪一句话可见两小儿辩论内容的复杂性? (5)“孰为汝多知乎?”你觉得这能怪孔子吗?这说明了什么? (6)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联系实际谈谈。 (7)两个小孩对太阳的远近的理解似乎都有道理,他们分别从什么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的? (8)这两个小孩对太阳的探究,体现了一种什么态度? (9)两小儿的说理角度分别是:_。 5. (26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的问题。 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给划线字注音。 _盂沧孰汝知乎(2)解释下列划线词。 两小儿辩斗_我以_日始出时去_人近及_其日中如探汤_孔子不能决_也孰_为汝多知_乎(3)下面两句话一是直接引用句,二是间接引用句。试将第一句改写为间接引用句,将第二句改写为直接引用句。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4)“孰为汝多知乎?”你觉得这能怪孔子吗?这说明了什么? (5)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联系实际谈谈。 6. (8分)课内阅读。 司马光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1)给下面下划线的字注音。 足跌没水中_ 众皆弃去_(2)解释下面下划线字的意思。 与群儿戏于庭_众皆弃去_光持石击瓮破之_(3)下列朗读停顿正确的,用“正确”“错误”表示。 A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B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C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D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4)学有所感,判断正误,用“正确”“错误”表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庭院中玩耍也有危险,我们不能去那里玩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遇事要沉着镇静,只有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7. (12分)对比阅读,完成练习。 (一)曲突徙x薪xn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m,同“默”)然不应。俄而 , 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注】曲突:使烟囱弯。徙:迁移,移走。过:拜访。积薪:堆积的柴草。俄而:不久。(二)有一个人到别人家里做客,看到主人家灶上的烟囱砌得很直,旁边还堆着许多柴苹。客人劝告主人:“你要把那个烟囱改成弯曲的,把柴草移到远处,不然会失火的!”主人装作没有听见。过了几天,这家果然失火了,街坊邻居一起帮忙,终于把火扑灭了。于是,主人杀牛设宴,答谢街坊邻居,唯独没有邀请那位曾经提醒过他的客人。假如这个主人早听了那位客人的建议,他家的房子根本不会失火,也就不必破费请客了。(根据汉书霍光传改写)(1)读文段(一),结合注释,解释成语“曲突徙薪”的意思。 (2)下列成语与“曲突徙薪”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 . 亡羊补牢B . 防患未然C . 未雨绸缪(3)请在文段(一)中找出表示下列意思的句子,并画上横线。 (你)要把那个烟囱改成弯曲的,把柴草移到远处,不然的话,你家将有发生火灾的隐患。(4)主人家“失火”的直接原因是_;火“幸而得息”的原因是_。(用文段(一)中的词句回答)(5)读文段(二)中画线的句子,我们从中悟出什么道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不要忘记感激给你忠告和帮助的人。B . 事发后帮忙救火的人才是恩人,而事前发出警告的人就算不得恩人。C . 事先采取措施,才能防止灾祸。D . 要接受不听忠告的教训,勇于承认错误。8. (13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而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余惟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1)解释划线词的含义: 以至于斯也 斯:_从而谢焉 谢:_(2)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中心。 9. (10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枫叶父自山中归,拾红叶一片,以示其子。子曰:“树叶皆绿,至秋则黄。何有红叶?”父曰:“此枫叶也。经霜则红。”子不信。明日父携子,至山中,观红叶。但见红叶满林,鲜艳如染。子大喜。父曰:“事须亲见而始信之,凡人皆然,不独汝也。”【注】示:给看。皆:都。何:为什么?携:带着。凡:所有。(1)请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2)儿子随父亲在山中看到的红叶是什么样子的?请用“_”画出来。 (3)与“事须亲见而始信之”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B . 集思广益,多见多闻。C .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10. (5分)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吕布为曹操所缚,将死之际,乃语操曰:“明公之所患,不过于布,今已服矣。令布将骑,明公将步,天下不足定也。”操竞杀之。(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意思。 吕布为曹操所缚_将死之际_乃语操曰_明公之所患_(2)为什么吕布愿意投降并效力于曹操却仍然被杀?请谈谈你的理解。 11. (6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夸父逐日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与日逐走_河渭不足_北饮大泽_弃其杖_(2)翻译下列句子。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弃其杖,化为邓林。(3)对于夸父临死时弃其杖,化为邓林这个情节,你有何感想? (4)你认为夸父逐日以至于丧了命,这样做值吗?请简述理由。 12. (19分)阅读古文,完成练习。 董遇谈“三余”勤读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遏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1)对“或问三余之意”中“或”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 也许B . 有的人C . 或者D . 有时(2)以下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 A . 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翻译:有个人向董遇请教,董遇不肯教。B . 遇言:“当以三余。”翻译:遇到他说:“应当用三余的时间。”C .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翻译:读书一百遍,它的意思自然显现出来了。D . 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翻泽:冬天是一年的农余时间(可以读书),夜晚是白天的多余时间(可以读书),阴雨天是农时的空余时间(可以读书)。(3)读了文章,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13. (27分)课外阅读。 铁杵磨成针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注释:媪(o):年老的妇人。杵(ch):棒槌。卒业:完成学业。(1)解释文中划线字的意思。 去:_。 方:_。欲:_。 还:_。(2)给多音字注音、组词。 磨_还_(3)用“是”与“否”判断下面的划线字是否意思相同?( )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4)翻译下面的句子。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_太白感其意,还卒业。_(5)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并且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 _14. (14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守株待兔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兔走触株 株:_因释其耒而守株 释:_冀复得兔 冀:_因释其耒而守株 耒:_(2)写出句子意思。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3)下列句子中划线的“为”与“而身为宋国笑”中的“为”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B . 为人谋而不忠乎C . 始悟为山市D . 此何遽不为福乎(4)翻译下面句子。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5)为什么宋人不会再得到兔子? 15. (1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孙休好射雉孙休好射雉,至其时,则晨去夕反。群臣莫不止谏:此为小物,何足甚耽!休曰:虽为小物,耿介过人,朕所以好之。【注释】孙休:是吴国君主孙权的儿子,后继位。雉:野鸡。耽:沉溺,贪恋。耿介:正直有节操。(1)解释下列语句划线词的意思。孙休好射雉_则晨去夕反_此为小物_何足甚耽_(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孙休在位期间,颁布良制,嘉惠百姓,促进了东吴的繁荣。从文中看,孙休是个_的人。 16. (8分)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楚(周代国名,都城在今湖北江陵县北)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j q)其舟,曰:“是吾(w)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y),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节选自吕氏春秋察今注释:1涉-渡,由后文的“舟”得出。2者-的人,定语后置的标志。3其-他的,代词。4坠-掉,落。5于-在,到。6遽-立刻,急忙,马上。7契-用刀刻。8是-指示代词,这儿。9吾-我的。10.之-结构助词,不译。11所从坠-从剑落的地方。12其-他,代词。13者-的地方。14求-找。15之-剑,代词。16矣-了。17而-但是。18若-像。19此-这样。20不亦惑乎-不是很糊涂吗?“惑”,迷惑,糊涂。“不亦.乎”是一种委婉的反问句式。(1)解释下划线字。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自_是吾剑之所从坠 是_(2)翻译句子。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3)划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修辞,请变成陈述句。 (4)文中刻画楚人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突出了他什么特点? (5)这寓言叫什么?他说明了什么道理? 第 20 页 共 20 页参考答案一、 文言文阅读 (共16题;共207分)1-1、1-2、1-3、1-4、2-1、2-2、2-3、3-1、3-2、3-3、3-4、3-5、4-1、4-2、4-3、4-4、4-5、4-6、4-7、4-8、4-9、5-1、5-2、5-3、5-4、5-5、6-1、6-2、6-3、6-4、7-1、答案:略7-2、答案:略7-3、答案:略7-4、答案:略7-5、答案:略8-1、8-2、9-1、9-2、9-3、10-1、10-2、11-1、11-2、11-3、11-4、12-1、12-2、12-3、13-1、13-2、13-3、13-4、13-5、14-1、14-2、14-3、14-4、14-5、15-1、15-2、15-3、16-1、16-2、16-3、16-4、16-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