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10月月考试卷A卷一、 单选题 (共18题;共36分)1. (2分)机械运动是自然界最普遍的一种运动,如图所示的各种运动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 . 行星转动B . 鲜花怒放C . 骏马奔腾D . 枯叶飘落2. (2分)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运动得越快的物体,其速度就越大B . 通过路程越长的物体,其速度就越大C . 运动时间越短的物体,其速度就越大D . 通过路程越短,运动时间越长的物体,其速度就越大3. (2分)电话听筒的作用是( )A . 将声音转化为变化的电流B . 通过碳粒电阻的变化,使电流发生相应的变化C . 线圈的磁性强弱随变化的电流而变化,使铁片振动而发出声音D . 使电流直接转换为声音4. (2分)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 . 两物体在01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B . 两物体在152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C . 两物体在15s末相遇,且015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D . 两物体在20s末相遇,且020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5. (2分)在跳远比赛中,用皮卷尺测量比赛成绩,若在测量时将皮卷尺拉得太紧,则测量值会( ) A . 比真实值偏大B . 比真实值偏小C . 和真实值一样D . 无法判定6. (2分)小明和小红从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以大小相等的速度,同时向相反方向匀速行走,1min后两人相距120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以小明为参照物,小红的速度是2m/sB . 以地面为参照物,小红的速度是2m/sC . 以小明为参照物,小红是静止的D . 如果说小明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地面7. (2分)用分度值是毫米的刻度尺测量工件的长度,将其一端与10cm处的刻度线对准,另一端恰好与24cm的刻度线对齐,此工件的长度应记为( ) A . 14 cmB . 14.00 cmC . 0.14 mD . 0.140 m8. (2分)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匀速前进,则( ) A . 木块受到的重力与木块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B . 水平桌面越粗糙,测力计的示数越大C . 木块相对弹簧测力计是运动的D . 测力计对木块施力,木块对测力计没有力的作用9. (2分)有歌词中写道:“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这句话选取的参照物是( )A . 地面B . 云朵C . 人D . 月亮10. (2分)甲车从M点、乙车从N点同时相向运动,它们的st图象分别如图(a)、(b)所示,当甲、乙相遇时。乙距M点12米,若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甲、v乙 , M、N间的距离为s,则( ) A . v甲v乙 , s=36米B . v甲v乙 , s=12米C . v甲v乙 , s=36米D . v甲v乙 , s=18米11. (2分)下列物理量的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 你所在的考场室温约为50B . 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cmC . 高速公路上小汽车的正常行驶速度约为120m/sD . 台灯的工作电流约为200A12. (2分)如图,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象,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象,由图象可知( ) A . 甲、乙都由静止开始运动B . 甲、乙两车经过5s一定相遇C . 甲、乙都以2m/s匀速运动D . 甲车速度越来越大,乙车速度不变13. (2分)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运动,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0t1时间内选甲为参照物,乙是向东运动B . t1t3时间内甲为匀速直线运动,t2时刻甲、乙两物体相遇C . t2t4时间内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D . 0t4时间内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平均速度大14. (2分)某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已知它在前一半路程中的速度是4m/s,后一半路程中的速度是6m/s,那么它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A . 4 m/sB . 4.8 m/sC . 5 m/sD . 6 m/s15. (2分)对物理量的估测,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学好物理的基本功之一。小明是一位发育正常的九年级学生,下列是与他有关的一些数据,你认为合理的是( ) A . 他的体重为150 NB . 他身体的平均密度约为1.0103 kgm3C . 他的手掌宽度为25 cmD . 他百米赛跑的速度可达20 ms16. (2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B . 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路径上减弱噪声C . 课堂上能听到老师讲课声,是由于空气能够传声D . 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会不同17. (2分)(2017泸州)对以下物理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 甲图中,敲响音叉后用悬吊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叉股,乒乓球会被弹起,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B . 乙图中,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时,乒乓球上部空气流速大、压强大,于是产生一个向上的压力差,将乒乓球托起C . 丙图中,从上面倒水,下面无瓶盖时乒乓球不能上浮,盖住瓶盖乒乓球能上浮,说明只要有大气压的存在就不能产生浮力D . 丁图中,光在光导纤维中传播时,反射角可能不等于入射角18. (2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振动的快慢有关B .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相同C . 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D . 真空不能传播声音二、 填空题 (共5题;共19分)19. (4分) (1)某同学的身高是16.8_; (2)教室大日光灯管的长度是1.2_; (3)30m/s=_km/h: (4)一张纸的厚度大约为810-5m=_m。 20. (4分)几种测量仪器的测量结果如图所示 (1)被测物体的长度为_cm (2)温度计的读数为_ (3)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N 21. (4分)如图所示,是2016年7月23日黔东南苗族洞族自治州建州6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6首届“中国民族文化旅游东南峰会”文艺演出在凯里民族体育场举行的场景,6000名演员以一台气势磅礴的原生态民族歌舞表演,拉开了州庆的序幕舞台上演员们优美的歌声通过_传播到观众的耳朵观众在观看演出时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目的是为了在_处减弱噪声观众通过光的_看到姑娘们的银饰盛装满身是汗的姑娘们刚停下来不久,就感觉有些冷,这是由于汗_吸热的缘故 22. (3分)小组同学分别测出了甲、乙电动小车作直线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并依据数据作出了相应的路程时间图像,如图所示。 (1)观察图甲可知,甲车在作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甲车通过0.6米的路程所用时间为_s。 (2)比较图甲、乙,甲车的速度_乙车的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3. (4分)如图是某高速公路上区间测速的警示牌,根据这块警示牌,小汽车通过这个区间的时间不应短于_min。 三、 实验题 (共3题;共13分)24. (6分)如图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1)该实验原理是_; (2)该实验的目的是使用刻度尺和_测量平均速度。实验时可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是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3)实验中测得小车通过路程s1的平均速度为v1,通过路程s3的平均速度为v3,则v1、v3的大小关系是_。 25. (4分)小兰爱好音乐,在课余时间,他想利用牛皮鼓“探究鼓皮发声的响度大小与振幅的关系”。请参与他的探究: (1)如图所示,往鼓皮上撒一些纸屑,用较小的力敲鼓,发现纸屑跳起的高度较小,发声的响度较小。用_(填“同样”或“更大”)的力敲鼓,发现纸屑跳起的高度较大,发声的响度较大。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鼓皮振动幅度越_,响度越_,用到的实验方法是_。 (2)回顾实验和探究(请将下列实验报告中的空缺部分填写完整):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 过程: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用不同的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大小,同时观察钢尺振动的_。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重复实验。结论:物体振动得越_,音调越低。实验方法_,延伸: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达到一定程度,用力拨动钢尺仍听不到声音的原因是_。26. (3分)探究声音的特征: (1)如图甲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主要改变声音的_;实验时用力越大,听到的鼓声越响,观察到小纸团跳得越高,由此可得结论:_。 (2)如图乙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_(选填“钢尺”或“桌面被拍打”)振动发出的声音; 四、 计算题 (共2题;共10分)27. (5分)如图所示,通过计算说明该车在行驶时有无超速现象?28. (5分)为了监督司机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道路中间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3s,若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0.9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汽车的速度是_m/s(超声波速度是340m/s) 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18题;共36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二、 填空题 (共5题;共19分)19-1、19-2、19-3、19-4、20-1、20-2、20-3、21-1、22-1、答案:略22-2、答案:略23-1、三、 实验题 (共3题;共13分)24-1、24-2、24-3、25-1、25-2、26-1、26-2、四、 计算题 (共2题;共10分)27-1、28-1、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