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部编版)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6:文言文阅读.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7746048 上传时间:2020-03-24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5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统编版(部编版)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6:文言文阅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人教统编版(部编版)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6:文言文阅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人教统编版(部编版)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6:文言文阅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统编版(部编版)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6:文言文阅读姓名:_ 班级:_ 成绩: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 文言文阅读 (共16题;共207分)1. (5分)背写课文,回答问题。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1)王戎“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此时,他会想些什么?(用文中的话回答) (2)王戎与诸小儿想比有哪些过人之处?( )(多项选择) A.仔细观察 B.善于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C.会对脑筋 D.先人后己,懂得谦让2. (15分)根据文言文,并完成练习。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_,问_。一儿曰:“_,而_。”一儿以_,而_。一儿曰:“_,及日中_,此不为_?”一儿曰:“_,及其日中_,此不为_?”孔子不能_。两小儿笑曰:“_?”(1)根据原文填空。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_,问_。一儿曰:“_,而_。”一儿以_,而_。一儿曰:“_,及日中_,此不为_?”一儿曰:“_,及其日中_,此不为_?”孔子不能_。两小儿笑曰:“_?”(2)两个小孩各是根据什么来判断太阳离人的远近的? (3)从两小儿的辩论中可以看出什么? (4)“孔子不能决”说明了什么? (5)你感觉下列哪幅图中的太阳大一些?请动手量一量,看哪一幅大,并说说这是怎么回事。感觉第一幅大一点,实际一样大。因为这可能是眼睛受到了外界的影响,造成了视觉上的差异。 3. (14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1)选出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 善:擅长B . 谓:认为C . 乃:于是D . 绝:告别(2)选出对伯牙绝弦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 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了高山,想到了流水。B . 钟子期听到琴声,联想到的景象跟伯牙想的一致。C . 无论伯牙弹琴时想什么,钟子期都清楚他的心声。D . 钟子期死后,伯牙不再弹琴,是想要怀念钟子期。4. (1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给下列字注音。 _盂沧孰汝(2)解释下列划线的字词。 两小儿辩斗_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_及其日中如探汤_孔子不能决也_孰为汝多知乎_、_(3)翻译两小儿辩日全文。 (4)从文中哪一句话可见两小儿辩论内容的复杂性? (5)“孰为汝多知乎?”你觉得这能怪孔子吗?这说明了什么? (6)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联系实际谈谈。 (7)两个小孩对太阳的远近的理解似乎都有道理,他们分别从什么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的? (8)这两个小孩对太阳的探究,体现了一种什么态度? (9)两小儿的说理角度分别是:_。 5. (26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的问题。 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给划线字注音。 _盂沧孰汝知乎(2)解释下列划线词。 两小儿辩斗_我以_日始出时去_人近及_其日中如探汤_孔子不能决_也孰_为汝多知_乎(3)下面两句话一是直接引用句,二是间接引用句。试将第一句改写为间接引用句,将第二句改写为直接引用句。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4)“孰为汝多知乎?”你觉得这能怪孔子吗?这说明了什么? (5)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联系实际谈谈。 6. (8分)课外阅读。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衡能说诗,时人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鼎,衡小名也。 邑人畏服之如是,闻者皆解颐欢笑。(1)文中一个家喻户晓的典故是:_。(2)下列句子中横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邻舍有烛而不逮:不给他B . 衡乃与其佣作:雇佣劳作C . 而不求偿:报偿D . 邑人畏服之如是:同乡7. (12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谓曰:“吾忘持度!”返归取之。及返,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意思。 欲:_履:_度:_遂:_(2)翻译下面句子。 何不试之以足?宁信度,无自信也。(3)这是一则_故事,告诫我们做事_。8. (13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孟母戒子孟子少时 , 诵 , 其母方织。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谖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 得。”其母引刀裂其织,曰:“此织断,能复续乎?”(以此戒之。) 自是之后,孟子不复谖矣。【注】少时:小时候。诵:背诵。辍(chu)然:突然中 止的样子。谖(xun):遗忘,忘记。(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其母方织_其母引刀裂其织_(2)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何为中止?自是之后,孟子不复谖矣。(3)孟母通过_这件事,告诉孟子_这个道理。 9. (10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铁杵磨成针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 , 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注】媪(o):年老的妇人。杵(ch):棒槌。卒业:完成学业。(1)解释文中划线字的意思。 去:_方:_欲:_还:_(2)给多音字注音、组词。 磨 _ _ _ _还 _ _ _ _(3)判断下面句子的划线字意思是否相同。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4)翻译下面的句子。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太白感其意,还卒业。(5)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并且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 10. (5分)课内阅读。 司马光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1)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是( ) A . 群儿/戏于庭B . 一儿/登瓮C . 光持/石/击瓮/破之D . 足跌/没水中(2)根据课文内容,给下列句子排序。 ( )大家都扔下他离开了。( )有个孩子登上水瓮,一不小心掉在里面了。( )司马光搬起石头击破水瓮,水流出来,小孩得救了。( )一群孩子在庭院里玩耍。(3)“光持石击瓮破之”中的“之”是( ) A . 代词,指群儿B . 代词,指瓮C . 代词,指石头(4)“群儿戏于庭”的现代汉语翻译是_,由此,其正确的语序应为_。( ) A . 一群小孩在庭院里玩耍;群儿于庭戏B . 一群小孩在庭院里玩耍;群儿庭于戏C . 一群小孩在庭院里玩耍;群儿庭戏于11. (6分)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1)读一读,把需要停顿的地方用“/”标出来。 (2)掉进缸里的小朋友当时一定_,他多么希望_。别的小朋友都吓跑了,只有司马光没有走,他想:_。最后司马光终于想出办法,救了那个小朋友。 (3)通过这件事,我知道司马光是一个_的孩子。( ) A . 贪玩B . 善于观察C . 爱动脑筋D . 乐于助人(4)小古文与现代文有什么区别?至少说出两点不同之处。 12. (19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道旁李苦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 看道边李树多子 , 折枝。诸儿竞走取之 , 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注】尝:曾经。诸:众。游:游玩,玩耍。子:指果实。折枝:把树枝压弯了。折:弯曲。竞:争逐,争着。走:跑。之:它,这里指李子。唯:只,仅。信然:确实这样。(1)结合注释,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取之信然。(2)说说王戎是如何判断李子是苦的。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3. (27分)课外阅读。 铁杵磨成针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注释:媪(o):年老的妇人。杵(ch):棒槌。卒业:完成学业。(1)解释文中划线字的意思。 去:_。 方:_。欲:_。 还:_。(2)给多音字注音、组词。 磨_还_(3)用“是”与“否”判断下面的划线字是否意思相同?( )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4)翻译下面的句子。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_太白感其意,还卒业。_(5)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并且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 _14. (14分)课内阅读。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与日逐走_弃其杖_(2)翻译下列句子。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3)对于夸父临死时“弃其杖,化为邓林”这个情节,你有何感想? 15. (10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_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 ,乃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1)将课文内容补充完整。(2)伯牙鼓琴( )A . 乐器B . 弹奏C . 发动(3)洋洋乎若江河( )A . 如果B . 好像C . 你(4)志在流水( )A . 志向B . 记住C . 记号(5)伯牙绝弦的原因是什么?从文中找出原句写下来。16. (8分)古文阅读。 孟母三迁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炫卖之事。其母曰:“此又非吾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之旁。孟子乃嬉为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注释】所以:用来。处吾子:安顿儿子的地方。贾人:商人。学宫:学含。揖让进退:在朝廷上鞠躬行礼及进退的礼制(1)解释下列句中下划线的字。 其舍近墓 舍:_。遂居焉 居:_。遂迁居市旁 迁:_。此可以处吾子矣 处:_。(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孟子幼时,其舍近,常嬉为墓间之事。此可以处吾子矣。(3)本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第 20 页 共 20 页参考答案一、 文言文阅读 (共16题;共207分)1-1、1-2、2-1、2-2、2-3、2-4、2-5、3-1、3-2、4-1、4-2、4-3、4-4、4-5、4-6、4-7、4-8、4-9、5-1、5-2、5-3、5-4、5-5、6-1、6-2、7-1、7-2、7-3、8-1、8-2、8-3、9-1、9-2、9-3、9-4、9-5、10-1、10-2、10-3、10-4、11-1、11-2、11-3、11-4、12-1、12-2、12-3、13-1、13-2、13-3、13-4、13-5、14-1、14-2、14-3、15-1、15-2、15-3、15-4、15-5、16-1、16-2、16-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