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省市标准粮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千*** 文档编号:7706 上传时间:2016-10-03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3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省市标准粮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省市标准粮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省市标准粮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 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 省市标准粮田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主管部门: 省农业厅 建设单位: 省市农技推广中心 编制单位: 省市农技推广中心 完成时间: 2008 年 12 月 25 日 - 项目名称: 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市标准粮田项目 建设单位(章): 省市农技推广中心 市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 建设单位负责人: - 目 录 第一章 总论 . 1 目提要 . 1 论与建议 . 3 制依据 . 4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与必要性 . 5 目建设背景 . 5 目建设必要性 . 5 第三章 市场与需求预测 . 8 质粮食供求形势分析 . 8 区域市场需求预测 . 9 务功能 . 10 场竞争力和市场风险预测与对策 . 10 第四章 项目承担单位情况 . 11 本情况 . 11 要业务范围和业务能力 . 11 员构成 . 11 要技术成果获奖情况及转化能力 . 12 有基础设施和技术条件 . 12 产与财务状况 . 12 目技术协作单位情况 . 第五章 建设规模与 产品方案 . 14 设规模确定的原则和依据 . 14 设规模及服务种类 . 14 品方案 . 15 - 第六章 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 . 16 目选址原则与要求 . 16 . 16 . 17 . 17 目区水资源供需平衡现状 . 18 目实施的有利条件 . 19 环境的影响 . 20 第七章 工艺技术方案和设备选型 . 21 艺技术方案 . 21 设备选型 . 23 第八章 项目建设方案与建设内容 . 24 目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 . 24 目建设目标 . 24 目建设总体思路与规划布局 . 25 目建设内容 . 26 第九章 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 . 28 境保护 . 28 产 . 28 第十章 组织管理与实施进度 . 30 目组织管理 . 30 目建成后的运行管理 . 32 目实施进度 . 33 第十一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 . 34 资估算 . 34 金来源 . 40 金应用 . 40 - 第十二章 效益分析 . 41 经济效益 . 41 会效益 . 41 态效益 . 41 第十三章 结论与建议 . 43 合评价 . 43 论意见 . 43 题与建议 . 44 附表: 1:项目基本情况一览表 2:项目主要建设条件一览表 3: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一览表 4:项目区农机化基础情况汇总表 5:项目区基本情况一览表 6:现有仪器设备清单 7:新增仪器设备清单 8:项目组织管理与实施进度一览表 9:市标准粮田项目建设实施进度表 10:项目总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表 11:项目单项工程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表 12:项目仪器设备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表 13:项目效益分析一览表 附图: 1:市在省的位置图 2:项目区在市的位置图 - 3:市标准粮田建设项目区现状图 4:市标准粮田建设项目 区规划图 5:机耕路平面图、剖面图 6:排水沟横断面图 7:机井设计图 8:桥板横剖面、纵剖面图 9:平板桥平面图、剖面图 10:排水涵管桥剖面图、半平面图 11:市配肥站规划平面总图 12:配肥站楼总平面图 13:配肥站楼立面图 14:配肥站楼一层平面图 15:配肥站楼二层平面图 16:配肥站楼三层平面图 附件: 1:申报单位法人证件复印件 2:申报单位上年度资产负债表 3:科技成果证书及获奖证书复印件 4:地方配套资金承诺证明 5:土地使用说明书 6:技术合作意向协议书 7:水资源平衡分析报告 - 第一章 总论 目提要 目名称 : 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省市标准粮田建设项目 管单位 : 省农业厅 设单位 : 省市农技推广中心 目由来: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项目 设地点 省市枣林乡洪建、岗郭、直李、后袁和吕店 5个行政村(见附表 14)。 设规模 : 建设标准粮田 艺技术方案 立足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培肥地力,改善耕地质量,增强防灾抗灾能力和技术承载能力为核心。通过耕地整理、田间排灌 、机耕路整修等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地力监测、配肥站等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广深耕深松、秸秆还田、有机肥施用和平衡施肥等农业新技术,实现高标准良田建设目标。 要建设内容:主要建设内容有土建工程、田间工程、仪器设备购置等(附表 3) - 配肥站建设及配套工程。 硬化机耕道路 6000米,宽 修机耕道路 10000米;林网绿化 10万株;整修排水沟渠 10000米;新打机井 50眼,修复机井100眼;地埋线 25公里;新建桥 11座;新建涵管桥 100座,维修涵管桥 60座。 新购 化验室仪器设备 113台 (套、批)。 资规模 :项目总投资为 970万元 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为 970万元,其中:申请中央投资 776万元,地方配套 资金 194万元。 设期限 :2年 济和社会效益 项目建成后,项目区内小麦平均 单产可达 460公斤 ,年新增总产 米平均 单产可达 490公斤 ,年新增总产 麦按 公斤计,玉米按 公斤计,可带来直接经济效益 济效益十分显著 。通过平衡施肥、秸秆还田、有机肥施用技术应用,减少化肥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平均每亩节肥 (纯养分 )节肥 过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利用水资源,可减少地下水开采量,缓解区域灌溉水资源压力,同时减少因盲目施肥、过量施肥对环境和农产品- 的污染,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显著(见附表 10)。 要技术经济指标 通过项目实施,使项目区耕地地力提高 田水分生产效益提高 15%,肥料利用率提高 10个百分点,中等旱灾年份粮食减 产风险在 8%以下,粮食增产 10%以上。 论与建议 合评价 粮食是国家稳定和发展的最基本保障因素, 有效提高耕地质量,提高水、肥利用率,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对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项目实施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当地生产实际,广大农民群众积极性高,地方政府大力支持,社会环境宽松;采用的平衡施肥、秸秆还田、深耕深松、节水灌溉、保优节本等技术是国家重点推广的农业实用新技术,成熟可靠,切合实际。项目建成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十分显著 。 论意见 该项目设计合理,符合当地实际,切实可行。 题与建议 鉴于农业项目容易受天气气候影响,实施进度不易控制,且该项目规模大、内容多、涉及面广,建议各级政府和农业行政主- 管部门给予大力协调支持,加强监督管理,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制依据 农业部优势农作物区域布局规划( 2003 省农业厅 2009年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申报指南 农业部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规划( 2004 农业部基本建设管理办法 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 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制内容及深度要求 -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与必要性 目建设背景 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随着人口增加、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规模的扩大,粮食供需矛盾将越来越突出。因此,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措施、有效提高单位产量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生产安全的重要措施。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及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尤其关注粮食生产,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农业部也出台了一系列相关配套措施, 鼓励农民发展粮食生产。市粮食生产在种植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建设标准粮田是稳定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重要举措,是大势所趋,更是当务之急。 目建设必要性 实施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是新阶段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选择。 市位于省中部、平顶山市东南部,常年种植粮食作物 46 万亩以上,总产 14 万吨左右。常年种植小麦 23 万亩,总产 7 万吨左右;年种植玉米 17 万亩,总产 7 万吨公斤左右。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标准粮田建设项目在市实施,对于促进项目区乃周边地区- 粮食生产和经济发展,提高耕地质量,增 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施国家标准粮田建设项目,从建设内容的预期目标上,符合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规划、农业七大体系建设规划、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规划等要求,符合恢复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 施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是国家农业投资的方向。 在关系经济安全和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问题上,党和国家一直把粮食问题放在重要位置,长期采取积极的政策和措施,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投资力度,确保粮食安全。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是国家投 资的重点农业项目之一,标准粮田建设项目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施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是本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市社会经济基础好,能够满足项目建设的需要。 市位于省中部, 地处伏牛山东部余脉与黄淮平原交接地带。地理座标为北纬33 0825、东径 113 2140,市域南北长 里,东西宽 里。 东与西平、遂平县接壤,西与方城、叶县相连,南与泌阳搭界,北与舞阳毗邻。 全市总面积 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 亩;总人口 32 万,其中农业人口 23 万。 辖 8个乡镇, 5 个办事处, 190 个行政村。 地处暧温带向北亚热带过渡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 雨量充沛,光照适中,无霜- 期长,四季分明,有利于项目的实 施。近年来,由于土地分户经营, 农田基础设施毁坏严重, 加之旱涝灾害比较频繁,农业生产不稳定。实施该项目可使项目区农田实现高标准旱涝保收,进一步增强粮食生产的抗灾能力,大幅度提高粮食产量,成为全市农业的示范样板田,促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生产全面发展。 - 第三章 市场与需求预测 质粮食供求形势分析 从粮食生产和供求情况看,近两年来,全国粮食生产出现了重 大转机,但从今后长期趋势看,我国人口增长、耕地减少、淡水资源短缺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粮食增产的难度越来越大,上世纪 90 年代以后,粮食总产基本处于徘徊不前的局面。另一方面,粮食生产、消费需求也正在发生一些新的变化,粮食消费总量逐年增加,需求呈多样化趋势,粮食供需品种结构的矛盾趋于突出;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粮食生产向优势区域的集中,粮食产销和库存的区域矛盾也会加大;部分粮食品种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加大。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基础还不稳固,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有待健全。 从中长期看,由于人口增加,耕地减少,城市化水 平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我国粮食需求将呈刚性增长,粮食供求关系将是偏紧的。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商品,是关系社会大局稳定的重要物资,确保粮食安全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我国粮食问题从总体上要依靠自己解决,完全自给自足或依赖他人都是不可取的。 - 区域市场需求预测 小麦是种植的主要作物,分别占全省年种植作物面积和粮食产量的 50、 55以上,在粮食生产中具有绝对的产业优势。随着人们消费水平和食品加工业对小麦品质要求提高,国内市场对优质粮食需求不断增加,这为粮食优质化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机遇。就小麦来说,据测算 ,目前我国年需优质专用粉 公斤,省年需优质专用粉 公斤,若按 60出粉率计算,全国需求优质专用小麦 公斤,省需要优质专用小麦 公斤,目前的产量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今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和人们消费食品向高档化、营养化、方便化转变,以优质专用小麦为原料的各种专用面粉市场需求是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因此,搞好标准粮田建设,提高土地产出效率,成为种粮农民增收的重要环节。 本项目的主要产品是小麦和玉米,小麦以强筋小麦为主,玉米以优质专用玉米为主。项目 区常年年产优质小麦 650 万公斤,优质玉米 700 万公斤。项目建成后可年产优质小麦 800 万公斤,优质玉米 900 万公斤,按 80商品率算,每年可向市场提供粮食1300 万公斤。本区域有岗郭面粉加工厂等粮食加工企业 10 余家,年加工粮食 6 万吨。随着农业产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粮食加工业的迅速发展,粮食加工需求量每年将以 20 30的速度递增。因此,项目产品市场前景将 是十分广阔的,粮食在本区域就能转- 化。 务功能 通过项目建设,土肥测试化验能力得到提高,地力及墒情监测能力得到加强,测、配、施一体化进一步推进,农技推 广服务体系得以完善,能够满足项目区和全市粮食生产发展的需要。 场竞争力和市场风险预测与对策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测,国内小麦价格总体上稳中有涨,优质小麦供应偏紧,同时,随着食品加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优质中筋、强筋小麦需求量将更大。通过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标准粮田建设,改善生产条件,增加技术含量,提高粮食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将形成一个优质粮食高产示范区,不断加强生产管理,实现优质加无公害,因此产品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随着国家惠农支农政策的不断加强,通过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价格补贴等措施 ,加大了农业投资,控制了农资价格上涨,市场风险相应减小。我们将以较高的产量优势和质量优势以及无公害品牌驾驭市场,保证产品无市场风险。 - 第四章 项目承担单位情况 本情况 承担单位:市农技推广中心 性 质:事业全供 法人代表:王小勇(中心主任) 要业务范围和业务能力 该实施单位主要承担全市农业新技术、农作物新品种的引进示范推广应用;土壤养分监测、土肥技术推广;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病虫综合防治新技术推广应用等项业务。能独立进行所承担业务的技术宣传、培训与推广实施,多次被评为省、市 农业技术推广先进单位。 员构成 该实施单位现有职工总数 47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 28人,管理人员 5人,技术工人 15人。专业技术人员中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 2人,中级技术职称的 11人,初级职称的 15人。承担本项目的主要技术人员有王合生、王忠伟、王梅香、徐进玉等。 - 要技术成果获奖情况及转化能力 该承担单位集中了项目区域内土肥、植保、农技、种子等方面大部分的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在农业技术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土壤肥料管理等方面具有绝对的技术优势,能够承担农技、植保、种子、土肥专 业及相关专业课题研究与实施的能力。曾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 2 项;市级科技成果 18 项。 有基础设施和技术条件 该承担单位现有土地面积 25346平方米,房产面积 2500平方米,现有各类仪器设备 22台套。其中: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1台,紫外分光光度计 1台,火焰光度计 2台 (详见附表)。 该承担单位每年开展大型农情调查 40 余次,对关系全市农业生产的苗情、墒情、产量、品种利用、种植意向、物资投入等农情及时开展详细调查,对土壤肥力进行长期定位监测, 2007 年推广农作物新品种 25 个,推广 农业新技术 18 项,完成国家和省 市试验示范项目 17 个,将对市的粮食生产和标准粮田建设项目的实施产生积极作 用。 产与财务状况 省市农技推广中心,为事业全供单位,以财政拨给事业经费为主要收入,每年市财政拨款为 116万元,工资、福利、办公费每年支出 110万元。该单位现有固定资产总额 60万元,净资产总值 - 元(见资产负债表和事业单位支出明细表)。 - 第五章 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设规模确定的原则和依据 项目建设将按照国家优质粮食产业项目总体要求,在认真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选择具有一定优质 粮生产基础、水源和农田水利设施基本完善并且能够长期保持不被转为非农用地,土壤肥力在中上等的枣林乡洪建等 5个行政村为项目区。利用现有基础条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农田基础工程关键设备和设施的建设,使农田基本 建设 、地力建设和农技推广体系相配套,发挥最大的作用,产生最佳的效果,促进粮食生产能力的提高。项目区领导重视,组织健全,措施得力,服务能力强,群众积极性高。 设规模 项目总投资为 970万元,两年完成。包括土建工程、农田基本建设、仪器设备充实及配套体系建设三个方面的内容。 建工程建设 新建 配肥站一个,上 2条配方肥生产线,年产量达到 2万吨左右,除满足项目区需要外,示范带动全市推广平衡施肥物化技术。占地面积 主要建设配方肥原料库、成品库;综合化验分析室,肥料样品室、土壤样品室、办公室等,总计土建面积 2130平方米(详见附图)。 - 田基础设施建设 项目区农田基本建设的主要内容为:新打机井、修复旧井、新建修复排水桥涵、修复排水沟、新修机耕路等。 力建设 主要用于深耕深松,打破梨底层,加厚活土层;搞好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料,提高土壤有机质 含量,增强耕层土壤的蓄水保肥能力,提高作物的抗病虫能力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根据作物产量要求以及土壤养分含量,全面开展测土施肥,逐步培肥地力,达到良性生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器设备充实及配套体系建设 仪器设备充实主要用于配肥站的监测化验及地力与墒情监测体系建设。配置定时定位土壤水分监测仪 1套和便携式土壤水分检测仪 2套,在项目区每年每 100亩取样化验,全市范围每年每 400亩取样化验,测试土壤常规养分,监控粮田质量,为粮食生产及时提供决策参考依据。普及应用节水灌溉、平衡施肥、秸秆还田、有机肥 施用、保优节本等农业技术,提高粮田的科学管理水平,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品方案 项目区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和玉米,建设标准粮田 亩,分别种植小麦 亩、夏玉米 亩,单产分别达到 460 公斤 /亩、 490 公斤 /亩,总产达到 736 万公斤、 784 万公斤。 - 第六章 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 目选址原则与要求 项目区位于基本农田划定区域内,并保持长期不被转为非农用地; 单个工程规模不少于 1000亩,在此基础上集中连片; 土壤肥力中上等,水质条件良好,增产潜力较大; 地势平坦,外部 水利设施基本建成,有一定的农田基础设施; 乡、村两级农技推广服务网络较为健全,技术服务能力较强; 是传统粮食生产区和种植优势区,农民种粮积极性较高; 项目区内及周边农民自有农机具较多,机械化耕作水平较高。依上述原则和要求,项目区选定在市枣林乡洪建等 6个行政村(见表 14)。 市标准粮田建设项目总面积 在市枣林乡洪建等 6个行政村。项目生产用地为农民责任田,全部在基本农田划定区内,可以保持长期不被转为非农业用地。新建配肥站及新建晒场- 1500平方米,土地产权归市农业局所 有,属于城市建设规划用地(见附件 5)。 标准粮田建设项目生产用地 在市枣林乡洪建、后袁、吕店、直李、岗郭、苗洼等 6个行政村, 面积分别为2500亩、 2100亩、 2900亩、 3200亩、 2200亩、 3100亩。地点位于枣林乡中部,市政府所在地北 10公里,周围均为耕地或村庄,无大型工业企业(见附图 1、 2、 3、 4及附表 14)。 于市健康路北段路东。(见附图 2)。 市属温带季风型湿润气候,四季分明, 自然降水偏丰, 年均降水量 1000 左右 ; 光照充足, 年均日照时间 2230小时;无霜期长,平均无霜期 238天;四季分明(年均气温 C)。 全市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保水保肥性能好,土壤养分平均含量有机质为 速效氮 效磷 优越的自然条件, 适宜小麦、玉米、大豆、花生、棉花、红薯等多种农作物生长。 - 随着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项目区大力推广农业科学种田技术,全面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增加农业科技含量,特别在中央和地方各级惠农政策支持下,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空前高涨。市常年粮食种植总面积为 57 万亩以上,粮食总产 14万吨左右。 项目区一直在国家基本农田划定区域内,农业基础条件都 比较好,粮食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 亩(其中:小麦 均单产 400 公斤;玉米 亩左右,平均单产 410公斤)。粮食生产水平在全市具有典型代表性。 项目区农业机械总动力为 千瓦,现有拖拉机 285 台,其中大中 型拖拉机 61台 ;常年机 耕面积 亩,机播总面积 收总面积 项目区现有机井 140 眼,电网覆盖率 100%,田间水利工程有一定基础 (见附表四)。 。 源、交通、通讯及环境条件 项目区公路纵横交织,交通十分便利;全部实现了村村通电话,电话入户率达到 85%以上,通讯条件良好 ;项目区环境优越,地下水资源无污染,空气状况良好。 目区主要资源、基础条件的供需平衡测算 项目建设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地利用充分,交通、通讯便利,光热水等自然资源丰富。但由于小麦、玉米等粮食效益比 较低,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不能充分发挥,对农业投资的不足,加之一些支农政策不能全面落实,以至于造成农业生产特别是粮- 食生产徘徊不前,甚至出现阶段性滑坡的局面。具体表现在:一是农民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明显减少,包括井、桥、路、涵、沟等;二是肥料施用量不足且不平衡;三是农田水利基本设施损毁严重,已为本来就发展缓慢的农业生产带来了更大的显示问题;四是年久失修的田间道路也为机械化作业带来了不便。 按照小麦、玉米两个粮食作物生育期对灌溉用水和降水的需求分析,当地水资源(包括降水和蓄水)表现明显不足。加上季风气候的影响,降水 季节性强,径流损失严重,利用率仅占 40%左右。小麦全生育期需 2灌水,玉米全生育期需 3浇水。而河道、沟渠主要体现排水功能,浇灌用水 80%来自地下水。从现有状况看,项目区现有机井 140 眼,其中损毁 100 眼,特别是小麦、玉米等作物生长后期,需水不能保证及时供应。 从土壤的养分含量看,由于多年来施肥结构与施肥数量的不合理,造成土壤养分很不平衡,因此推广平衡施肥,实施秸秆还田已成为平衡土壤养分,提高农业产量的当务之急。 目实施的有利条件 目承担单位组织能力强,技术力量雄厚,有一定 的项目管理经验。 目区土壤、水质条件良好,是传统粮食生产区和种植优势区, 粮食产品品质好,市场竞争力强。 - 民种粮积极性高,积极参与项目建设,踊跃投工。 目区农田集中连片,交通便利。 业技术推广和水利服务网络较为健全,应用基础好。 目承担单位先后承担和完成国家、省、市 50 多个农业科技项目,常年承担市、市以上科研试验项目 30 余项,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和开发能力较强。 委、市政府及项目区地方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项目区涉及乡、村均已签订项目协 作协议。 目选址区位合理,能发挥良好的示范样板作用。 目互适性分析 项目建设对当地农业生产以及各项事业的发展都会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对当地不会产生不利影响,当地环境也不会对项目产生不利影响,项目建设和本地的各项事业发展具有较强的互适性。 - 第七章 农艺技术方案和设备选型 艺技术方案 目农艺技术选择的原则 立足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长远目标,以及尽快提高粮食产量的当前需求,按照整体规划、突出重点和符合性的思路,以提高基础地力、改善耕地质量、增强抗灾减灾能 力和技术承载能力为核心。 目农艺技术方案 依据标准粮田建设要求,以搞好农田基本建设为中心,完善打井配套,整修机耕道路,推广平衡施肥,逐渐培肥地力,完善土壤地力与墒情监测体系,实现各项高标准粮田建设目标。 艺流程框图 取土化验 建设区域 配 肥 打井配套 修建机耕路 粮食种植 配套技术 销 售 粮食产品 加 工 储 存 - 肥工艺框图 技术说明:该工艺流程按照配方肥料生产标准 2752003执行。 选农艺技术的先进性、成熟性、可靠性及经济实用性 项目农艺流程按照标准粮田建设内容实施。 在平衡施肥方面,除做好秸秆还田,施有机肥外,主要是推广配方肥。该工艺流程严格按照配方肥料生产标准 275 2003进行配制推广,实现配方肥的先进性、科学性、针对性和经济实用性。 在项目区域内,年降水 1000降水总量看,可基本满足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的需求。但是,由于降水时间分布不均,多集中在 7、 8、 9月份,其它月份降水相对较少,特别是春季,降水量仅占全年的 8%左右,常年呈现春季干旱的特点。所以,仅靠取土化验 肥料配方 结果分析 配 比 原 料 机械 掺混 计量包装 入 库 供 施 质量检测 - 自然降水,难以满足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而在秋季多雨季节呈现水涝和大 量的降水径流浪费现象。从地上地下水资源分析,韦河在项目区域 内,地下水较丰富,本着节约水资源的原则,结合本地实际,灌溉拟采用井灌形式,满足适时灌溉的需要,达到节约用水,合理用水的目的。 设备选型 在仪器设备选择购置上,本着先进、实用、配套的原则,按照上级业务部门安排推荐的与本项目相配套的设备仪器购置,不搞重复配置。 器设备配置的依据和理由 仪器设备配置依据项目实施实际需要,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科学规划、追求实用,结合所选农艺技术方案,合理配置仪器设备。 有仪器设 备情况 现有设备仪器包括火焰光度计、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分析天平、酸度计、定氮仪、恒温水浴振荡器、高速万能粉碎机等 22 台套。现有仪器设备均能使用,但多数仪器设备陈旧老化,超期服役现象严重,测试项目和测试能力都不能满足项目需要(见附表 11)。 增仪器设备情况 新增仪器设备 113台套,仪器设备清单详见附表 9。 - 第八章 项目建设方案与建设内容 目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 项目建设指导思想是在现有农田基础条件的基础上,按照规定的粮田标准,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加强地力建设,提高粮食综合 生产能力。同时建立地力、墒情监测体系,长期监控粮田质量,为农业技术对策研究和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项目建设原则是集中连片,规模生产,示范带动。 目建设目标 术目标 项目的建设目标为: 300通路通相互连,三至四眼井在中间。土地整理工程满足一日大雨条件下不产生径流,可防御 5耕道路宽 用沙石路面,正常维修情况下,使用年限 10力建设目标:耕地要全面打破梨底层,耕作层厚度不少于 25秆还田面积达到总面积的 50%,全部实行专用配方施肥。地力监测:利用新建培肥站和购置的监测仪器设施,每年每 200亩取样进行常规化验分析,指导平衡施肥。 量目标 - 项目建成后,项目区小麦单产达到 500公斤以上,玉米单产达到 560公斤以上。项目区小麦、玉米总产分别达到 800万公斤、 890万公斤,分别比前三年平均产量增产 模目标 项目区面积 16000亩,整修机耕路 6000米,田间路 10000米;新建桥梁 11座,新建桥涵 100座;新打机井 50眼,维修机井 100眼;新增地埋线 25公里,新增渠系建筑物 50个;新 建晒场 1500平方米;整修排水沟 10000米;新增农田林网 10万株;平整土地 4000亩;新增配肥设备两套,配方肥生产能力达到年产 1万吨,平衡施肥技术推广应用面积在项目区内达到 100%;培训农民达到 1万人次,发放技术资料 2万份。 力目标 耕地地力提高 田水分生产效益提高 15%,肥料利用率提高 10个百分点,中等旱灾年份粮食减产风险在 8%以下,农业生态环境条件得到有效改善。 目建设总体思路、规划布局及其依据和理由 项目建设的总体思路是:在基本农田划定的区域内,选 择耕地质量较好,粮食生产面积集中,群众基础较好,地方党委重视,乡村两级农技服务体系健全,有较强的项目实施和技术服务能力,地方配套资金有保证,项目实施可靠;项目建设的规划布局及其依据和理由:项目区规划在枣林乡 5个行政村,位于市北部平原区,- 能够起到示范带动作用,通过节水、节肥新技术推广应用,达到培肥地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目的,带动全市和周边地区推广应用新技术,发展粮食生产。同时,在项目承担单位建立完善相应的配套服务设施,增强服务功能,确保地力、墒情监测和平衡施肥项目等各项计划全面落实。项目总体规划布局详见 附图。 设内容 建工程 围墙 580米;生产车间及成品原料库 710平方米,综合化验室710平方米,办公室、多媒体培训室及样品室 710平方米; 新建晒场 2000平方米,混凝土硬化,厚度 15压 ,可供堆放作业。 间工程 间设施: 新建桥涵。新建桥 111 座,其中:跨度为 7 米、路面宽为 座,跨度为 3 米、路面宽为 的 10 座。跨度为 2 米,路面宽为 的桥涵 100 座; 维修桥涵。在现有的基础上维修桥涵 100 座。 打修机井。新 打机井 50眼,平均深度 30米,口径为 40厘米。维修机井 100眼,平均深度 30米,口径为 40厘米。 机耕道路建设。新修机耕道路 6 公里,路面宽 ,砂石路面。 - 整修田间道路。整修田间道路 10 公里,路面宽 。 铺设地埋线。新增地埋线 25 公里。 平整土地 4000亩。利用挖掘机把高处的土进行挖掘,填补低处,再用推土机推平,尔后进行人工局部平整,对平整以后的试验地,进行培肥地力和匀地。 农田林网建设。新植杨树 10万株,株高 力建设: 推广应用新技术。项目区内配方肥使用面积达到 100%,秸秆还田面积不少于 50%。在项目区内推广深耕深松技术,深耕不少于25厘米 ,深松不少于 35厘米。项目区内每年每 200亩取样,化验土壤肥力消长变化,项目区外每年每 400亩取样,进行测土化验,及时掌握土壤养份含量。根据土壤肥力变化情况,制定平衡施肥技术方案和专用肥配方。根据配方要求,生产优质强筋小麦、优质玉米配方肥。并按照需求量,将配方肥配送到乡村农户,在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科学施肥。 器设备购置 购置实验室化验设备 113台(套、批)。 建工程、田间工程建设内容详见附图、附表。 - 第九章 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 境保护 围环境现状 项目区环境优雅,沟旁、路边已进行绿化、美化,无污染,大气质量良好,可以满足项目建设需求。 染因素 项目区周围无污染工业和企业,无三废、噪声及其他污染物排放现象。 体处理技术及措施 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包括建设配肥站、打井、修路、建桥涵等均属无污染操作。配方肥的配制,是一种机械掺混工艺,不存在三废问题。并且,通过标准粮田建设和平衡施肥技术推广,土壤肥力将逐步提高,可进一步满足作物对各种养分的需求 。按照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总体要求,通过使用高效低毒农药可达到无公害标准,可减少有毒化学物质的残留量,整个项目不存在安全生产的隐患因素。 期检修各种仪器、电器,杜绝“带病”作业,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消除电气设备安全隐患。 - 肥化验室、配方肥生产车间等处应严 禁烟火,设置禁火标志,并配置相应的消防器材、灭火器具等, 消除防火隐患。 强安全教育,建立管理和操作规章制度,按照国家劳动保护规定配备必要的劳动及劳保用品,搞好劳动保护工作。作业人员培训上岗,坚守工作岗位,树 立安全工作观念,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处理并上报主管领导部门。 - 第十章 组织管理与实施进度 目组织管理 理机构与职能分工(详见附图) 项目实施期间组织管理框图: 目实施各阶段的管理方案或措施 项目组织管理实行法人负责制,责任追究制。项目承担单位省市农技推广中心为项目法人单位。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市政府成立以市长为组长,分管副市长为副组长,农办、农业、发改委、财政、水利、农机、国土等部门负责人及枣林乡乡长为成员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具体负责项目实施、监督、协调 、检查、- 指导等工作。市农技推广中心具体负责项目的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