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材料》PPT课件.ppt

上传人:w****2 文档编号:7343739 上传时间:2020-03-20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3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复习材料》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高考复习材料》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高考复习材料》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文明 一 宗法制命题趋向 宗法制 至今续写 家谱 建立宗族 祠堂 同姓 祭祖 等社会现象时常发生在我们身边 要结合现实加深对宗法制的理解 亲情观念 越来越热 一首 常回家看看 歌曲曾经唱红了大江南北 大陆与台湾以亲情为纽带促进了两地的和平发展 清明节 中秋节 春节都将亲情演绎到极致 这些都是围绕宗法制命题的最佳角度 1 左传 桓公二年 庶人 工 商 各有分亲 皆有等衰 是以民服事其上 而下无觊觎 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哪一制度A 分封制B 宗法制C 君主专制制度D 中央集权制度 2 直到近代 新安地区 千年之家不动一坯 千丁之族未尝散处 千载之谱丝毫不紊 的观念依然深入人心 其主要原因是A 宗法传统的影响B 封建政府的提倡C 小农经济的稳定D 儒家思想的流传 解析 B 考察西周政治制度从信息 庶人 工 商 各有分亲 皆有等衰 判断其为宗法制 A 3 在中国古代 家国一体 的社会中 忠孝观念源远流长 其源头是 A 宗法制B 郡县制C 君主专制D 中央集权制 5 2009 山东文综9 在 红楼梦 第九十回中 贾母说 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 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 再没有先是外人 后是自己人的 这反映出贾母 A 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B 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C 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D 遵循长幼有序的婚姻礼俗 4 右图是明清古建筑中的一幅牌匾 与它有关联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 A 分封制B 宗法制C 三省六部制D 内阁制解析 B祠即宗祠 据此既可判断与之联系的制度是宗法制 A C 解析 C从材料中信息可知林黛玉是贾母的嫡亲外孙女 被贾母视为 外人 贾宝玉是贾母的孙子 是 自己人 贾母强调宝玉和黛玉的远近亲疏 说明贾母宗法观念浓厚 反映的是宗法观念 分封制 利用区域地名 例如山东 鲁 山西 晋 等或一些考古发现 例如 狮子山楚王陵的发现和挖掘 越王剑现身吴地等 都能反映出当时分封制的状况和时代发展的本质特征 是很好的命题切入点 最直观的命题材料就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纷争的形势图 不但传递了周朝分封信息 而且揭示了王室衰微 分封制趋向于瓦解这一时代特征 其他像 群雄逐鹿 问鼎中原 的典故和一些古文字资料都能反映出这一时期的历史现象和本质 二 分封制命题趋向 2 封建亲戚 以藩屏周 这句话指的是 分封制B 井田制C 郡县制D 行省制 1 2009 北京文综12 下图是北京广安门桥北的蓟城柱 礼记 载 武王克殷反商 未及下车 而封黄帝之后于蓟 与蓟城建立相关的制度是 A 禅让制B 井田制C 分封制D 郡县制 1 C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 西周实行分封制 分封对象为王族 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 从题干中的 封黄帝之后于蓟 可以判断是分封制 解析 A 封建 就是 封邦建国 的意思 以藩屏周 是 拱卫周王室 的意思 因此这句话指的是西周时期的分封制 三 中央集权制度的命题趋向分析首先要明确两个问题 一 专制主义是一种决策方式 而中央集权是一种相对于地方分权的制度 二 从汉代到元中央机构的发展变化要抓好两条线 相权的分解削弱过程 三省六部制的发展完善过程 其次抓住几个关键时期 秦朝中央集权 皇帝制度的确立 皇位世袭 皇权至上 三公九卿制 形成 相权分立又相互配合 彼此牵制 集权于皇帝 从此确立了皇权的至高无上 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 便于皇帝对中央和地方进行有效的统治 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有利于我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 隋唐时期 在尚书省下设吏 户 礼 兵 刑 工六部 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 三省六部制度 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 宋代为制约宰相 设三司 分割宰相的行政权 军权和财权 强化皇权 明代废丞相设内阁 皇权进一步加强 清朝设立设军机处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我们可以看出 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趋势是皇权加强 相权削弱 给我们的认识是 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强化 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巧点妙拨 1 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内容可归纳为一 二 三 即一个集中 所有权力集中到皇帝一人手中 二个矛盾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 三个趋势 分相权集皇权 形成君主专制 分散地方权力 集中中央权力 形成中央集权 对思想控制日益加强 2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逐渐达到顶峰 并且走向反动 反映了我国封建制度渐趋衰落的时代特征 它表明封建制度仅靠正常的统治措施无法维持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压迫 因而只得靠强权 靠皇权的绝对化 特务统治 制造冤狱等极端措施来加强对人民的镇压和思想控制 1 2012年山东文综历史 10 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 高宗时 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 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名义行宰相权 参预朝政 其目的是 A 重用人才 推行科举取士B 分割相权 加强君主专制C 分工协作 提高行政效率D 缓和矛盾 抑制朋党之争 2 某思想家说 我之出而仕也 为天下 为万民 非为一姓也 他所反对的是 民主共和制B 中央集权制C 专制主义制度D 君主立宪制 考点 古代中国君主专制的演进 三省六部制 解析 本题考查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结合题干可知唐高宗以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分割了相权 从而达到了加强君主专制的目的 故选B项 答案 B 解析 C这显然是明末清初的早期的民主思想 其政治主张是反对君主专制独裁 提倡人民主权 3 我国是一个重视制度创新的国度 分封制 郡县制 行省制都对我国的政治发展产生过深远影响 对于这三种政治制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都是与宗法制互为表里的制度B 都加强了中央集权C 地方长官都通过任命产生D 都为历代统治者的持久统治提供了制度保障 B 四 地方行政制度的命题趋向分析 秦朝的地方行政制度是郡县制 分全国为36郡 由中央政府直辖 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 汉初郡县 封国并存 隋唐时期朝廷在地方设置了许多节度使 军事上拥有强悍的武力 往往发展成为割据势力 宋代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 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 元代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行省长官由朝廷任命 这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 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1 20世纪90年代 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 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 上面有上郡 代郡 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 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 A 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B 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C 实行了郡县制度的事实D 用泥制陶的事实 2 齐人 鲁人 楚人 这种表述 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 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 A 分封制B 宗法制C 郡县制D 三省六部 解析 C秦始皇统一六国后 为加强中央集权 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A项与统一不符 B项造纸术最早出现于西汉 D项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发明了 解析 C西周时实行分封制 分封了齐国 楚国 鲁国等 但是到秦始皇灭六国完成统一后 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郡县制 分封制被彻底打破 应选C项 3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 周之失 在于制 秦之失 在于政 不在于制 材料中的两个 制 分别是指 A 分封制和郡县制B 宗法制和郡县制C 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D 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A 4 2011 福建文综 38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 全球通史 中指出 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 曾有过三次 大革命 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 它结束了领主封建制 创立了中央集权制的帝国 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 它结束了帝国 建立了民国 第三次则发生在1949年 它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政权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 合古今上下皆安之 秦之所灭都六国耳 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 则分之为郡 分之为县 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 为天下计 则 郡县制 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 王夫之 读通鉴论 秦史 材料二郡县之失 其专在上 今之出君人者 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 人人而疑之 事事而制之 顾炎武 郡县论 1 根据材料一 二 分别概括王夫之 顾炎武对郡县制的看法 结合所学知识 简述郡县制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8分 答案 1 王夫之 从国家考虑 郡县制不如封建制害处多 顾炎武 郡县制缺陷在于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作用 郡县制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有利于国家统一及稳定 其制为历朝所沿用 五 科举制的命题趋向分析 科举制有选择题 问答题 还有材料型大题 有的利用地名巧妙命题考查古代的科举制 例如 状元桥 解元坊等 但无论是大题还是选择题无一例外考查了科举制的形成 发展及影响 科举制形成于隋朝 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唐宋元各朝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 科举制把读书 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 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 扩大官吏人才来源 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科举取仕 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 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 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这一制度为历朝沿用 影响深远 1 法国启蒙思想家魁奈说 中国无世袭贵族 官爵仅靠功绩与才能获得 工匠的子弟也能当上总督 他所评价的是中国的A 分封制度B 察举制C 监察制度D 科举制度 2 2011 山东文综 9 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 它 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 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 这一制度是 A 郡县制B 察举制C 科举制D 行省制 解析 C由于科举制使封建社会普通下层的老百姓也可以通过考试获得参与国家政权的机会 所以 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 科举制通过选拔人才 出任各级各地官员 效忠皇帝 从而扩大统治基础 加强中央集权 所以 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 所以C符合题意 二 古代中国的经济文明 考点一 中国古代农业的命题趋向分析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农民问题一直是个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 所以在近几年的高考中本部分内容出现的高考题较多 既有选择题也有材料型大题 主要考查了三个方面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生产工具的进步 水利灌溉的发展 民以食为天 中国农业起源于距今一万年左右 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原始农业的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 商周时期能开沟排水 除草培土 治虫杀害 生产力的进步 春秋战国时期 铁农具和牛耕使用和推广 汉朝以后 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耕作技术的改进 西汉出现耦犁和犁壁 隋唐时期出现曲辕犁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垄作法 西汉时期出现代田法 魏晋南北朝时期 耕耙耱技术和耕耙技术 两汉时期的一年一熟 宋朝以后出现一年两熟制和一年三熟制 水利灌溉的发展 水利工程有都江堰 汉朝的漕渠 白渠和龙首渠 灌溉工具有翻车 筒车 高转筒车 风力水车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逐步形成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1 2011 山东文综 10 图4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 它反映出当时 A 开始使用铁器B 注重精耕细作C 尚未推广牛耕D 雇佣关系盛行 解析 B从关键词 汉代 可以排除A项 春秋时期就开始使用铁器 汉代随着犁壁的发明 已经开始推广牛耕 排除C 雇佣关系盛行是在明清时期 排除D 故选B 2 2007 山东文综11 白居易诗 机梭声札札 牛驴走纭纭 有财不行商 有丁不入军 家家守村业 头白不出门 诗中的描述反映了 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重视农业的观念 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 安土重迁的思想A B C D 解析 B 机梭声札札 牛驴走纭纭 反映了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家家守村业 反映了重视农业的观念 头白不出门 体现的是安土重迁的思想 考点二 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命题趋向分析 中国古代手工业脱胎于小农经济 有两种经营方式 官营手工业 夏 商 西周时期以青铜铸造为代表 由官府垄断 西汉武帝以后 煮盐 冶铁 铸钱等收归官办 官营手工业进行大作坊生产 在冶金 制瓷 丝织等诸多行业中 世界领先 民间手工业 私人经营为主 产品供民间消费 明朝中后期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 占据全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 中国古代的手工业生产长期领先于世界 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 而且很早就远销亚 非 欧许多国家 广受欢迎和赞誉 利用图文资料 考古发现以及社会热点话题考查古代手工业的发展特点和成就 是最佳切入点 例如 南海一号 打捞出水的一批南宋瓷器珍品首次在国内亮相 2011中国六大考古发现 2011年以5160万英镑 约5 5亿元人民币 天价拍卖成交的清乾隆粉彩镂空瓷瓶等 例1 2011年重庆卷 16 中国古代丝织业一直很发达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表现 下列选项中 反映明代丝织业状况的是 A 使用新式 纱绸机 B 开始吸收波斯织法和图案风格C 开始培育八辈之蚕D 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开始西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 符合新课程 历史学科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的命题理念 解析 A B C D分别是明代 隋唐 三国 西汉和唐朝 答案 A名师坐堂 认真记忆基础知识 细微之处见功夫 实际上在新课标下的基础内容没有什么重点和非重点之分 分数的高低就在于知识的记忆和运用 考点三 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命题趋向分析 本部分由四点内容组成 古代商业的发展历程 发展规律及呈现的时代特征 市的变迁 宋以前市 坊严格分开 官府设市长和市令管理 有严格的时间 地点限制 宋以后市坊界限打破 经营时间也被打破 城郊和乡村的 草市 更加普遍 出现商业名镇 城市发展 长安 洛阳 开封 临安 大都等大城市 既是政治中心 也是商业中心 扬一益二 陆地和海上丝绸之路路线图和贸易状况 1 2011 天津文综 2 宋人诗云 东家打麦声彭魄 西家缫丝雪能白 东家麦饭香扑扑 西家卖丝籴新谷 计中反映了宋代 A 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B 手工业仅在乡村发展C 开始出现独立的手工业家庭D 手工业者脱离农业生产 解析 A本题考查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状况 意在考查考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 进行知识迁移的能力 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 西家 进行缫丝生产 然后把缫丝卖掉换取谷子 说明宋代商品经济已经有了较大发展 2 下列各项史料中 能够反映南宋都城临安面貌的是 A 崇仁坊北街 一街辐辏 遂倾两市 昼夜喧呼 灯火不绝 B 有大市 自余 其余 小市十余所 大市备置官司 税敛既重 时甚苦之 C 酒楼歌馆 直至四鼓方静 而五鼓朝马将动 其有趁早市者 复起开张 无论四时皆然 D 郭 廓 城绕宫城南 悉筑为坊 坊开巷 坊大者容四五百家 小者六七十家 解析 C宋代商业的一个特点是实行街市制 即商业活动不受经营时间 活动区域的限制 同时也不在受政府的直接监视 选项A中的市仍有活动区域的限制 排除 选项B中的市 备置官司 税敛既重 即市受到政府的管理 排除 选项D中的市只能在固定的区域即 坊 中经营 属于唐以前的商业活动特点 排除D项 因此本题选C 2009 山东文综10 16世纪晚期 山东某地开始出现 地多烟草 木棉 转卖四方 五谷之利不及其半 的情况 这说明当时该地 农业经济衰退 农业结构发生变化 商品经济发展 农产品加工业兴起A B C D 解析 B从材料中的 地多烟草 木棉 和 五谷之利不及其半 可知 正确 从材料中的 转卖四方 可知 正确 和 材料中没有反映 故选B项 考点四 中国古代经济政策的命题趋向分析 古代经济政策在近几年的高考中出现的题目较少 个别省的地方卷中有所涉及 题型也比较单一 多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对古代经济政策的认识与理解 1 重农抑商 政策 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 战国时期 商鞅首倡 重农抑商 提出农业是本业 工商业是末业 西汉时期 汉武帝采取措施抑制富商大贾的势力 明清时期 沿袭 重本抑末 的治国理财思想 加征民营商业的商税 在封建社会初期 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巩固新兴的封建地主阶级政权 有利于社会稳定 但它的实施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 妨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从根本上造成了中国社会的落后 2 海禁 与 闭关锁国 直接原因 明朝初期东南沿海倭患猖獗 清初要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 表现 明朝 实行 海禁 对外贸易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清朝 沿海居民内迁 禁海 实行 闭关锁国 评价 曾起到过一定的民族自卫作用 但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古代的 重农 与当今社会重视 三农问题 都突出了一个 重 但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明清时期的 闭关锁国 与近代被 开放 反映了东西方同时期内不同的生产力发展速度和经济发展方向 从政治角度看是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战胜了落后的封建制度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 30多年来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由古代的 闭关锁国 到近代被 开放 再到现代改革开放 这个一波三折的发展历程 成为较好的命题角度 巧点妙拨 重农抑商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 在封建社会的成立之初和发展阶段 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和封建统治的巩固 闭关锁国不是绝对禁止对外贸易 而是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如广州十三行就是例证 重农抑商政策 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都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产物 都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010 四川文综16 重农抑商 的观念与政策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A 重农抑商政策并不禁止商人追求利润B 重农抑商观念是中国农耕社会的产物C 重农抑商政策提升了战国时秦国国力D 重农抑商观念在明清时期已基本瓦解2 D本题考察的是重农抑商政策 所谓 重农抑商 就是通过采取贬低 压制商人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的政策及措施 限制从商人数 其目的是防止农民大量弃农从商 保护农业的优先发展地位 即使到了明清 重农抑商 三 古代中国的思想与科技文化 考点一 儒家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命题趋向分析 巧点妙拨 1 董仲舒改造儒学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神化皇权 由此使儒学从先秦的民间学说发展成为封建正统思想 2 程朱理学注重意志力量 注重气节品德 讲求自我节制 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 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有积极作用 3 李贽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等几位思想家的思想是儒家思想的新变化 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儒学文化的主导地位 与同时期的西方近代思想有本质的区别 儒家强调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学思结合 的教育教学思想 对我国当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有积极作用 儒家提倡 孝 仁义 诚信 等道德伦理观有助于构建和谐人际关系 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儒家强调 正身自省 修已安人 加强道德修养 有助于约束和规范市场经济主体的交易活动和行为 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 正常 有序的进行 儒家提倡的 仁 德治 民本 思想维护了社会稳定 促进经济的发展 儒家主张的 大一统 思想有利于巩固中华民族的统一 在今天更是有着现实意义 是高考命题的最佳角度 像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的建立 汉文化在世界范围的传播 也是高考命题较好的切入点 1 2010 山东文综9 视人之国 若视其国 视人之家 若视其家 视人之身 若视其身 这一主张属于 A 儒家 仁爱 思想B 墨家 兼爱 思想C 儒家 礼治 思想D 墨家 非攻 思想1 B这是墨子的话 大体意思是 看待别人国家就象自己的国家 看待别人的家族就象自己的家族 看待别人之身就象自己之身 属于墨子的 兼爱 思想 这道题注意不要联系到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从而错选A项 注意儒家所宣扬的 仁爱 思想是有等级差别的爱 不可能做到 视人之国 若视其国 1 2008 山东基能44 传统文化强调人要奋发有为 勇于担当 下列名句中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有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鞠躬尽痒 死而后巳 位卑未敢忘忧国 天下兴亡 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A B C D 1 C 属于个人修身内容 排除含 的选项 2 2008 广东单科3 某思想家说 我之出而仕也 为天下 为万民 非为一姓也 他所反对的是 A 民主共和制B 中央集权制C 专制主义制度D 君主立宪制2 C可直接读取材料信息 为天下万民服务而并非为君主实现其专制统治服务 从自于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家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 反映出其反对封建专制思想 故选C符合题意 1 2007 山东文综29 35分 根据相关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山东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1 结合史实 从政治 经济 思想三方面说明山东在中国先秦时期的重要地位 材料 登州文会馆是美国传教士狄考文1876年创办的 所教会学校 表3为该校正斋 中学部分 开设的主要课程 宗教类中国经学类自然科学类社会科学类及其他天道溯源救世之妙罗马书等书经 诗经 论语 礼记 孟子 左传 易经等代数备旨 圆锥曲线 测绘学 格物 声 光 电等 航海法 物理测算 化学 动植物学 微积分学 天文揭要等读作诗文 万国通鉴 二十一史约编 是非学 富国策等材料二试办山东大学堂章程规定 以四书 五经为体 以历代史鉴及中外政治 艺学 注 艺学指算 绘 矿 医 声 先 化 电 为用 安作璋等 齐鲁文化通史 2 分析材料 二 指出两所学校在课程设置上的共同之处 这类新式学校的创办对山东近代经济发展有何积极影响 解析 1 结合春秋战国时代的特征进行回答 2 要注意结合材料 要分析概括 答案 1 政治 山东境内的齐国和鲁国是西周时期的重要封国 经济 春秋时期 齐国 相地而衰征 鲁国 初税亩 促进了中国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思想 孔子 孟子的儒家思想 墨子的墨家思想 孙膑的军事思想 影响深远 2 共同之处 都有中国经学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内容 作用 培养了新式人才 促进了山东近代经济的发展 考点二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命题趋向分析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 是推动世界文明演进的主要力量 造纸术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欧洲人借鉴中国的印刷术 造出了自己的活字印刷机 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 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火药传入欧洲 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 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衰落 指南针的使用 促进了远洋航行 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 是中国古代科技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保障 各民族间的联系和经济文化交流 教育和科举制的完善都促进了科技的进步 中外交流频繁 大量吸收外来先进文化 中华民族具有勤劳 刻苦钻研 重视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是古代科技进步的重要原因 隋唐时期 科技文化水平世界领先 形成了 中华文化圈 宋元时期 三大发明出现 科技文化继续领先并影响世界 明清时期 传统科技一度走在世界前列 但继而转为停滞 究其原因 腐朽的封建制度 是中国古代科技衰落的根本原因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限制了科技的发展 重农抑商政策影响着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推行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 阻碍着中外科技交流 明清统治者实行文化专制政策 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科技体系结构不合理 重视实用技术 轻视理论提升 科举制度导致了教育的落后 扼制了科技的发展 考点三 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的命题趋向分析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社会政治 社会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2009 浙江文综13 中国古代生产和科技在不断进步中 中外交流也十分频繁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耕作技术大体经历了从 刀耕火种 到耦犁 一牛挽犁的发展过程B 纺织原料使用的先后顺序是麻和葛 家蚕丝 棉花C 指南针在明清时期经由海路传入阿拉伯D 印刷术经由波斯传到西方2 C中国的指南针 在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由海路传入阿拉伯 然后再传入欧洲 明清时期从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开始 到1912年清朝灭亡结束 C项说法在时间上与史实不符合 2008 广东理基62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从诗 词转变到散曲 小说 这反映了 A 自然经济缓慢解体B 城市经济逐渐繁荣C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D 儒家地位逐步提高1 B本题考查综合分析和理解能力 从整体上看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的变化主要是为了适应市民文化生活的需要 而市民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又取决于城市经济的繁荣和商业的发展 古希腊是民主政治的发源地 创立了许多民主政治的形式 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产生 主要受下列哪一制度影响 A 公民大会制度B 陪审法庭制度C 首席将军制度D 五百人会议制度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