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技术》PPT课件.ppt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7317644 上传时间:2020-03-19 格式:PPT 页数:159 大小:4.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施工技术》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9页
《建筑施工技术》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9页
《建筑施工技术》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土方工程 土方工程包括土的开挖 运输和填筑等施工过程 有时还要进行排水 降水 土壁支撑等准备工作 在建造工程中 最常见的土方工程有 场地平整 基坑 槽 开挖 地坪填土 路基填筑及基坑回填土等 土方工程施工往往具有工程量大 劳动繁重和施工条件复杂等特点 土方工程施工又受气候 水文 地质 地下障碍等因素的影响较大 不可确定的因素也较多 有时施工条件极为复杂 土的分类繁多 其分类法也很多 如按土的沉积年代 颗粒级配 密实度 液性指数分类等 在土木工程施工中按土开挖的难易程度将土分为 松软土 普通土 坚土 砂砾坚土 软石 次坚石 坚石 特坚硬石等八类 第一节土的分类及工程性质 一 土的分类与鉴别 表1 1土的工程分类与现场鉴别方法 1 土的含水量土的含水量 土中水的质量与固体颗粒质量之比的百分率 二 土的工程性质 一 土的组成 式中 m湿 含水状态土的质量 kg m干 烘干后土的质量 kg mW 土中水的质量 kg mS 固体颗粒的质量 kg 土的含水量随气候条件 雨雪和地下水的影响而变化 对土方边坡的稳定性及填方密实程度有直接的影响 二 土的工程性质 土的天然密度 在天然状态下 单位体积土的质量 它与土的密实程度和含水量有关 土的天然密度按下式计算 2 土的天然密度和干密度 式中 土的天然密度 kg m3 m 土的总质量 kg V 土的体积 m3 干密度 土的固体颗粒质量与总体积的比值 用下式表示 式中 d 土的干密度 kg m3 mS 固体颗粒质量 kg V 土的体积 m3 在一定程度上 土的干密度反映了土的颗粒排列紧密程度 土的干密度愈大 表示土愈密实 土的密实程度主要通过检验填方土的干密度和含水量来控制 3 土的可松性系数 土的可松性 天然土经开挖后 其体积因松散而增加 虽经振动夯实 仍然不能完全复原 土的这种性质称为土的可松性 土的可松性用可松性系数表示 即 式中KS KS 土的最初 最终可松性系数 V1 土在天然状态下的体积 m3 V2 土挖出后在松散状态下的体积 m3 V3 土经压 夯 实后的体积 m3 土的最初可松性系数KS是计算车辆装运土方体积及挖土机械的主要参数 土的最终可松性系数是计算填方所需挖土工程量的主要参数 各类土的可松性系数见表1 1所示 4 土的渗透性 土的渗透性 指土体被水透过的性质 土的渗透性用渗透系数表示 渗透系数 表示单位时间内水穿透土层的能力 以m d表示 它同土的颗粒级配 密实程度等有关 是人工降低地下水位及选择各类井点的主要参数 土的渗透系数见表1 6所示 表1 6土的渗透系数参考表 第二节土方量计算与土方调配 一 基坑与基槽土方量计算 基坑土方量可按立体几何中拟柱体 由两个平行的平面作底的一种多面体 体积公式计算 图1 1 即 式中H 基坑深度 m A1 A2 基坑上 下底的面积 m2 A0 基坑中截面的面积 m2 基槽土方量计算可沿长度方向分段计算 图1 2 式中 V1 第一段的土方量 m3 L1 第一段的长度 m 将各段土方量相加即得总土方量 二 场地平整土方计算 对于在地形起伏的山区 丘陵地带修建较大厂房 体育场 车站等占地广阔工程的平整场地 主要是削凸填凹 移挖方作填方 将自然地面改造平整为场地设计要求的平面 场地挖填土方量计算有方格网法和横截面法两种 横截面法是将要计算的场地划分成若干横截面后 用横截面计算公式逐段计算 最后将逐段计算结果汇总 横截面法计算精度较低 可用于地形起伏变化较大地区 对于地形较平坦地区 一般采用方格网法 方格网法计算场地平整土方量步骤为 1 读识方格网图 方格网图由设计单位 一般在1 500的地形图上 将场地划分为边长a 10 40m的若干方格 与测量的纵横坐标相对应 在各方格角点规定的位置上标注角点的自然地面标高 H 和设计标高 Hn 如图1 3所示 2 计算场地各个角点的施工高度 施工高度为角点设计地面标高与自然地面标高之差 是以角点设计标高为基准的挖方或填方的施工高度 各方格角点的施工高度按下式计算 式中hn 角点施工高度即填挖高度 以 为填 为挖 m n 方格的角点编号 自然数列1 2 3 n 3 计算 零点 位置 确定零线方格边线一端施工高程为 若另一端为 则沿其边线必然有一不挖不填的点 即为 零点 图1 4 零点位置按下式计算 式中x1 x2 角点至零点的距离 m h1 h2 相邻两角点的施工高度 均用绝对值 m a 方格网的边长 m 确定零点的办法也可以用图解法 如图1 5所示 方法是用尺在各角点上标出挖填施工高度相应比例 用尺相连 与方格相交点即为零点位置 将相邻的零点连接起来 即为零线 它是确定方格中挖方与填方的分界线 4 计算方格土方工程量 按方格底面积图形和表1 3所列计算公式 逐格计算每个方格内的挖方量或填方量 5 边坡土方量计算 场地的挖方区和填方区的边沿都需要做成边坡 以保证挖方土壁和填方区的稳定 边坡的土方量可以划分成两种近似的几何形体进行计算 一种为三角棱锥体 图1 6中 另一种为三角棱柱体 图1 6中 表1 3常用方格网点计算公式 A 三角棱锥体边坡体积 式中l1 边坡 的长度 A1 边坡 的端面积 h2 角点的挖土高度 m 边坡的坡度系数 m 宽 高 B 三角棱柱体边坡体积 两端横断面面积相差很大的情况下 边坡体积 式中 l4 边坡 的长度 A1 A2 A0 边坡 两端及中部横断面面积 C 计算土方总量 将挖方区 或填方区 所有方格计算的土方量和边坡土方量汇总 即得该场地挖方和填方的总土方量 例1 1 某建筑场地方格网如图1 7所示 方格边长为20m 20m 填方区边坡坡度系数为1 0 挖方区边坡坡度系数为0 5 试用公式法计算挖方和填方的总土方量 解 1 根据所给方格网各角点的地面设计标高和自然标高 计算结果列于图1 8中 由得 h1 251 50 251 40 0 10 h2 251 44 251 25 0 19 h3 251 38 250 85 0 53 h4 251 32 250 60 0 72h5 251 56 251 90 0 34 h6 251 50 251 60 0 10h7 251 44 251 28 0 16 h8 251 38 250 95 0 43 h9 251 62 252 45 0 83h10 251 56 252 00 0 44 h11 251 50 251 70 0 20h12 251 46 251 40 0 06 2 计算零点位置 从图1 8中可知 1 5 2 6 6 7 7 11 11 12五条方格边两端的施工高度符号不同 说明此方格边上有零点存在 由公式1 10求得 1 5线 x1 4 55 m 2 6线 x1 13 10 m 6 7线 x1 7 69 m 7 11线 x1 8 89 m 11 12线 x1 15 38 m 将各零点标于图上 并将相邻的零点连接起来 即得零线位置 如图1 8 3 计算方格土方量 方格 底面为正方形 土方量为 V 202 4 0 53 0 72 0 16 0 43 184 m3 V 202 4 0 34 0 10 0 83 0 44 171 m3 方格 底面为两个梯形 土方量为 V 20 8 4 55 13 10 0 10 0 19 12 80 m3 V 20 8 15 45 6 90 0 34 0 10 24 59 m3 方格 底面为三边形和五边形 土方量为 V 65 73 m3 V 0 88 m3 V 2 92 m3 V 51 10 m3 V 40 89 m3 V 5 70 m3 方格网总填方量 V 184 12 80 65 73 2 92 40 89 306 34 m3 方格网总挖方量 V 171 24 59 0 88 51 10 5 70 253 26 m3 4 边坡土方量计算 如图1 9 按三角棱柱体计算外 其余均按三角棱锥体计算 可得 V 0 003 m3 V V 0 0001 m3 V 5 22 m3 V V 0 06 m3 V 7 93 m3 V V 0 01 m3 V 0 01 m3 V11 2 03 m3 V12 V13 0 02 m3 V14 3 18 m3 边坡总填方量 V 0 003 0 0001 5 22 2 0 06 7 93 2 0 01 0 01 13 29 m3 边坡总挖方量 V 2 03 2 0 02 3 18 5 25 m3 三 土方调配 土方调配是土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土方规划 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平整场地土方工程量计算完成后进行 编制土方调配方案应根据地形及地理条件 把挖方区和填方区划分成若干个调配区 计算各调配区的土方量 并计算每对挖 填方区之间的平均运距 即挖方区重心至填方区重心的距离 确定挖方各调配区的土方调配方案 应使土方总运输量最小或土方运输费用最少 而且便于施工 从而可以缩短工期 降低成本 土方调配的原则 力求达到挖方与填方平衡和运距最短的原则 近期施工与后期利用的原则 进行土方调配 必须依据现场具体情况 有关技术资料 工期要求 土方施工方法与运输方法 综合上述原则 并经计算比较 选择经济合理的调配方案 一 调配区的划分在场地的平面图上先画出挖填方区的分界线 零线 在根据地形及地理条件 在挖方区和填方区适当划分若干调配区 并计算出各调配区的土方量 在图上注明 如下图所示 图土方调配图箭线上方为土方量 m3 箭线下方为运距 m 二 调配区之间平均运距 平均运距就是挖方区土方重心至填方区土方重心之间的距离 为了简化计算 假设每个方格上的土方是各自均匀分布的 从而用图解法求出几何中心代替方格的重心 取场地的纵横两边作为坐标轴 各调配区的重心坐标为 重心求出后标在相应的套配区图上 然后用比例尺量出每对调配区之间的距离 式中 X Y 调配区的重心坐标 Vi 每个方格的土方量 xi yi 每个方格的重心坐标 每对调配区的平均运距 例题 W3 500 W4 400 500 500 500 600 800 T2 T1 W1 T3 W2 50 60 100 110 40 40 70 100 70 90 70 80 1 编制初始调配方案 利用 最小元素法 编制初始调配方案 其总运输量是较小的 但不一定是总运输量最小 因此还需判别它是否为最优方案 判别的方法有 闭回路法 和 位势法 其实质相同 都是用检验数 ij来判别 只要所有的检验数 ij 0 则该方案即为最优方案 否则 不是最优方案 尚需进行调整 下面介绍用 位势法 求检验数 2 方案检验 1 求位势Ui和Vj位势数就是在运距表的行或列中用运距 或单价 Cij同时减去的数 目的是使有调配数字的格检验数 ij为零 而对调配方案的选取没有影响 计算方法 将初始方案中有调配数方格的Cij列出 然后按下式求出两组位势数Ui i 1 2 m 和Vj j 1 2 n Cij Ui Vj 1 20 式中Cij 平均运距 或单位土方运价或施工费用 Ui Vj 位势数 例如 本例两组位势数计算 设U1 0 则V1 C11 U1 50 0 50 U3 C31 V1 60 50 10 V2 110 10 100 见表所示 2 求检验数 ij ij Cij Ui Vj 12 70 0 100 30 13 100 0 60 40 21 70 60 50 80 23 90 60 60 90 41 90 20 50 50 42 100 20 100 20 3 方案的调整 1 在所有负检验数中选取最小的一个 本例中为C12 把它所对应的变量X12作为调整的对象 2 找出X12的闭回路 从X12出发 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前进 遇到调调配土方数字的格作可以做90 转弯 然后依次继续前进 直到再回到出发点 形成一条闭回路 3 从空格X12出发 沿着闭回路方向 在各奇数次转角点的数字中 挑出一个最小的土方量 本表即为500 100中选100 将它调到空格中 即由X32调到X12中 4 同时将闭回路上其他奇数次转角上的数字都减去该调动值 100m3 偶次转角上数字都增加该调动值 使得填 挖方区的土方量仍然保持平衡 这样调整后 便得到了新的调配方案 再求位势及空格的检验数 若检验数仍有负值 则重复以上步骤 直到全部 ij 0而得到最优解 4 绘出调配图 包括调运的流向 数量 运距 5 求出最优方案的总运输量 400 50 100 70 500 40 400 60 100 70 400 40 94000m3 m 40 50 60 50 50 U1 0 V1 50 V2 70 U2 30 U3 10 V3 60 U4 20 30 W3 500 W4 400 500 500 500 600 T2 T1 W1 T3 W2 800 400 100 500 400 400 100 第三节基坑降水与排水 基坑工程中的降低地下水亦称地下水控制 即在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 地下水要满足支护结构和挖土的施工要求 并且不因地下水位的变化 对基坑周围的的环境和设施带来危害 降水目的 1 防止涌水 流沙 保证在较干燥的状态下施工 2 防止滑坡 塌方 坑底隆起 3 减少坑壁支护结构的水平荷载 一 地面排水排除地面水 包括雨水 施工用水 生活污水等 常采用在基坑周围设置排水沟 截水沟或筑土堤等办法 并尽量利用原有的排水系统 或将临时性排水设施与永久性设施相结合使用 二 降低地下水位 一 集水井降水法 明渠排水法 集水井法是在基坑开挖过程中 沿坑底的周围或中央开挖排水沟 并在基坑边角处设置集水井 将水汇入集水井内 用水泵抽走 这种方法可用于基坑排水 也可用于降水 1 集水井设置1 施工过程基坑或沟槽开挖时 在坑底设置集水井 并沿坑底的周围或中央开挖排水沟 使水在重力作用下流入集水井内 然后用水泵抽出坑外 2 构造四周的排水沟及集水井一般应设置在基础范围以外 地下水流的上游 基坑面积较大时 可在基坑范围内设置盲沟排水 根据地下水量 基坑平面形状及水泵能力 集水井每隔20 40m设置一个 3 设置集水坑的直径或宽度一般为0 6 0 8m 其深度随着挖土的加深而加深 并保持低于挖土面0 7 1 0m 坑壁可用竹 木材料等简易加固 当基坑挖至设计标高后 集水坑底应低于基坑底面1 0 2 0m 并铺设碎石滤水层 0 3m厚 或下部砾石 0 1m厚 上部粗砂 0 1m 的双层滤水层 以免由于抽水时间过长而将泥砂抽出 并防止坑底土被扰动 特点 明排水法构造简单 其由集水井 排水沟和水泵组成 施工成本低 应尽可能采用 优点 方法简单 经济 对周围影响小 应用较广 缺点 当涌水量较大 水位差较大或土质为细砂或粉砂 有产生流砂 边坡塌方及管涌等可能 集水井降水法1 排水沟 2 集水井 3 离心式水泵 4 基础边线 5 原地下水位线 6 降低后地下水位线 2 潜水泵潜水泵是由立式水泵与电动机组合而成 工作时完全浸在水中 水泵装在电动机上端式或螺旋桨式 电动机设有密封装置 潜水泵工作简图1 叶轮 2 轴 3 电动机 4 进水口 5 出水胶管 6 电缆 3 流砂及其防治基坑挖土至地下水位以下 土质为细砂土或粉砂土的情况下 采用集水坑降低地下水时 坑下的土有时会形成流动状态 随着地下水流入基坑 这种现象称为流砂现象 出现流砂现象时 土完全丧失承载力 土体边挖边冒流砂 至使施工条件恶化 基坑难以挖到设计深度 严重时会引起基坑边坡塌方 临近建筑因地基被掏空而出现开裂 下沉 倾斜甚至倒塌 1 流砂发生的原因动水压力是流砂发生的重要条件 流动中的地下水对土颗粒产生的压力称为动水压力 其性质通过图所示的试验说明 动水压力 地下水在渗流过程中受到土颗粒的阻力 使水流对土颗粒产生的一种压力 大小与水力坡度成正比 方向同渗流方向 GD I w h L w当动水压力大于或等于土的浸水重度 GD 时 土粒被水流带到基坑内 主要发生在细砂 粉砂 轻亚粘土 淤泥中 3 流砂的防治减小动水压力 板桩等增加L 平衡动水压力 抛石块 水下开挖 泥浆护壁 改变动水压力的方向 井点降水 1 枯水期施工法 2 抢挖并抛大石块法 3 打板桩 设止水帷幕法 4 水下挖土 5 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法 此外 采用地下连续墙 压密注浆法 土壤冻结法等 阻止地下水流入基坑 以防止流砂发生 二 井点降水法原理 井点降水法就是在基坑开挖前 预先在基坑四周埋设一定数量的滤水管 井 利用抽水设备从中抽水 使地下水位降落到坑底标高以下 并保持至回填完成或地下结构有足够的抗浮能力为止 方法有 轻型井点 喷射井点 电渗井点 管井井点 深井泵等 适用范围见下表 1 轻型井点 1 轻型井点设备轻型井点设备是由管路系统和抽水设备组成 管路系统包括 井点管 由井管和滤管连接而成 弯联管及总管等 井管 38 50 长5 7m 常用6m 无缝钢管 丝扣连滤管 滤管 38 51 长1 1 7m 开孔 12 开孔率20 25 包滤网 总管 内127无缝钢管 每节4m 每隔0 8 1或1 2m有一短接口 连接管 使用透明塑料管 胶管或钢管 宜有阀门 抽水设备 真空泵 教材 真空度高 体形大 耗能多 构造复杂射流泵 常用 简单 轻小 节能隔膜泵 少用 抽水设备是由真空泵 离心泵和水气分离器 集水箱 组成 抽水原理为真空原理 2 轻型井点布置1 平面布置 当坑槽宽度小于6米 水位降低不大于5米时 可单排线状布置 单排井点布置简图 a 平面布置 b 高程布置1一总管 2 点管 3一抽水设备 2 轻型井点的布置 1 平面布置 当坑槽宽度小于6米 水位降低不大于5米时 可单排线状布置 环形井点布置简图 a 平面布置 b 高程布置1一总管 2一井点管 3一抽水设备 2 高程布置井管的埋置深度H1 可按下式计算 图1 27b H1 H2十h十iL m 式中H2 总管平台面至基坑底面的距离 m h 基坑中心线底面至降低后的地下水位线的距离 一般取0 5 1 0m i 水力坡度 根据实测 环形井点为1 10 单排线状井点为1 4 3 轻型井点计算1 水井类型 水井的分类 a 无压完整井 b 无压非完整井 c 承压完整井 d 承压非完整井 井形示意图 2 涌水量计算 无压完整单井涌水量Q 用水量 m3 d H 含水层 m R抽水半径 m R 水井半径H 井内水深K 渗透系数m3 d 无压完整环状井点涌水量计算 R 抽水影响半径 m 取 x0 环形井点的假想半径 m F 基坑周围井点管所包围的面积 m2 无压非完整井环状井点系统涌水量 有效深度H0值 注 表中S 为井管内水位降低深度 l为滤管长度 承压完整井涌水量承压完整井环形井点涌水量计算公式为式中M 承压含水层厚度 m K R x0 S 与上公式相同 m3 d 3 确定井点管数量与井距单井的最大出水量q 主要取决于土的渗透系数 滤管的构造与尺寸 按下式确定 式中d 滤管直径 m l 滤管长度 m K 渗透系数 m d 确定井点管间距时 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a 井距过小时 彼此干扰大 影响出水量 因此井距必须大于15倍管径 b 在渗透系数小的土中井距宜小些 否则水位降落时间过长 c 靠近河流处 井点宜适当加密 d 井距应能与总管上的接头间距相配合 4 轻型井点的施工埋设井点的程序是 放线定位 打井孔 埋设井点管 安装总管 用弯联管将井点管与总管接通 安装抽水设备 冲孔埋管填砂封口 2 管井井点管井井点就是沿基坑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一个管井 每个管井单独用一台水泵不断抽水来降低地下水位 在土的渗透系数大 20 200m d 的土层中 宜采用管井井点 管井井点的设备主要是由管井 吸水管及水泵组成 图1 36管井井点 a 钢管管井 b 混凝土管管井1一沉砂管 2一钢筋焊接骨架 3 滤网 4 管身 5 吸水管 6 离心泵 7 小砾石过滤层 8 粘土封口 9 混凝土实管 10 无砂混凝土管 11 潜水泵 12一出水管 a b 3 深井井点当要求井内降水深度超过15m时 可在管井中使用深井泵抽水 这种井点称为深井井点 或深管井井点 深井井点一般可降低水位30 40m 有的甚至可达百米以上 常用的深井泵有两种类型 一种是深井潜水泵 另一种是电动机安装在地面上 通过传动轴带动多级叶轮工作而排水 4 喷射井点当基坑开挖较深 降水深度要求较大时 可采用喷射井点降水 其降水深度可达8 20m 可用于渗透系数为0 1 50m d的砂土 淤泥质土层 喷射井点施工顺序是 安装水泵设备及泵的进出水管路 铺设进水总管和回水总管 沉设井点管 包括灌填砂滤料 接通进水总管后及时进行单根试抽 检验 全部井点管沉设完毕后 接通回水总管 全面试抽 检查整个降水系统的运转状况及降水效果 图1 35喷射井点设备及平面布置简图 a 喷射井点设备简图 b 喷射扬水器原理图 c 喷射井点平面布置1 喷射井管 2 滤管 3 进水总管 4 排水总管 5一高压水泵 6 集水池 7 水泵 8 内管 9 外管 10 喷嘴 11混合室 12 扩散管 13 压力表 c b a 第四节土方边坡与土壁支护 一 土方边坡土方边坡的坡度以挖方深度 或填方深度 h与底宽b之比表示 图1 11 即 土方边坡坡度 h b 1 b h 1 m 式中 m b h 称为边坡系数 当地质条件良好 土质均匀且地下水位低于基坑 槽 或管沟底面标高时 挖方边坡可做成直立壁不加支撑 但深度不宜超过下列规定 密实 中密的砂土和碎石类土 充填物为砂土 1 0m 硬塑 可塑的粉土及粉质粘土 1 25m 硬塑 可塑的粘土和碎石类土 充填物为粘性土 1 5m 坚硬的粘土 2m 挖土深度超过上述规定时 应考虑放坡或做成直立壁加支撑 当挖地基坑较深或晾槽时间较长时 应根据实行情况采取护面措施 常用的坡面保护方法有帆布 塑料薄膜覆盖法 坡面拉网法或挂网 当地质条件良好 土质均匀且地下水位低于基坑 槽 或管沟底面标高时 挖方深度在5m以内且不加支撑的边坡的最陡坡度应符合表1 4规定 基坑 槽 或管沟挖好后 应及时进行基础工程或地下结构工程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 应经常检查坑壁的稳定情况 表1 4深度在5m内的基坑 槽 管沟边坡的最陡坡度 永久性挖方边坡坡度应按设计要求放坡 临时性挖方的边坡值应符合表1 5的规定 表1 5临时性挖方边坡值 二 土壁支撑 土壁支撑形式应根据开挖深度和宽度 土质和地下水条件以及开挖方法 相邻建筑物等情况进行选择和设计 横撑式支撑由挡土板 楞木和工具式横撑组成 用于宽度不大 深度较小沟槽开挖的土壁支撑 根据挡土板放置方式不同 分为水平挡土板和垂直挡土板两类 见图1 12 1 横撑式支撑 2 板桩式支撑 板桩式支撑特别适用于地下水位较高且土质为细颗粒 松散饱和土的支护 可防治流砂现象产生 板桩支撑作用 使地下水在土中的渗流路线延长 减小了动水压力 从而可预防流砂的产生 板桩支撑既挡土又防水 特别适于开挖较深 地下水位较高的大型基坑 可以防止基坑附近建筑物基础下沉 打入板桩的质量要求 板桩位置在板桩的轴线上 板壁面垂直 保证平面尺寸准确和垂直度 封闭式板桩墙要求封闭合拢 埋置达到规定深度要求 有足够的抗弯强度和防水性能 钢板桩又可分平板桩和波浪式板桩两类 平板桩 图1 13 a 防水和承受轴向压力性能良好 易打入地下 但长轴方向抗弯强度较小 波浪式板桩 图1 13 b 的防水和抗弯性能都较好 施工中多采用 钢板桩施工 板桩施工要正确选择打桩方法 打桩机械和流水段划分 以保证打设后的板桩墙有足够的刚度和防水作用 钢板桩打入法一般分为单独打入法 双层围檩插桩法和分段复打法 钢板桩单独打入法适用于桩长小于10m 且工程要求不高的钢板桩支撑施工 A打桩方法的选择 双层围檩插桩法是在桩的轴线两侧先安装双层围檩 一定高度的钢制栅栏 支架后 将钢板桩依次锁口咬合全部插入双层围檩间 详见图1 14 分段复打法是在板桩轴线一侧安装好单层围檩支架 将10 20块钢板桩拼装组成施工段插入土中一定深度 形成一段钢板桩墙 即屏风墙 详见图1 15 B合理划分流水段 施工流水段的划分应使板桩墙面垂直 满足墙面支撑安装要求 有利于封闭合拢 使行车路线短 C钢板桩打设准备工作 E钢板桩的拔除 D钢板桩的打设 钢板桩 围檩支架的矫正修理按施工图放板桩的轴线进行测标高 作为控制板桩入土深度的依据 桩锤不宜过重 以防桩头因过大锤击而产生纵向弯曲 准确安装好围檩支架 第五节土方工程的机械化施工 一 主要土方机械的性能 一 推土机施工推土机由拖拉机和推土铲刀组成 按行走的方式分履带式和轮胎式 按铲刀的操作方式分为索式和液压式 按铲刀的安装方式又分为固定式和回转式 推土机是一种自行式的挖土 运土工具 适于运距在100m以内的平土或移挖作填 以30 60m为最佳 一般可挖运一 三类土 履带式推土机附着力强 爬坡性能好 适应性强 轮胎式推土机行驶速度快 灵活性好 目前 我国生产的履带式推土机有东方32100 T 120 黄河220等 轮胎式推土机有TL160等 为提高推土机的生产率 可采用以下几种施工方法 1 槽子推土 利用已推过的土槽再次推土 可以减少铲刀前土的散失 当土槽推到一定程度 再推土埂 一般推土量可提高10 30 这种方法适宜于挖土层较厚 运距较远的工程 2 分批集中 一次推送 当推运距离较远且土质又较坚硬时 由于铲刀切土深度较小 可将铲起的少量土先集中在几个中间地点 再一次推送 以便在铲刀前保持满载 有效地利用推土机的功率 缩短推运时间 3 下坡推土 在不大于15 的斜坡上 推土机顺坡 向下切土 推运 借助机械本身的重力作用 增大切土深度 缩短铲土时间 可提高生产率30 左右 4 并列推土 平整大面积的场地时 为了增大铲刀前土壤的体积 一般采用 台推土机并列推土 如图1 32所示 这样可以减少土的散失 提高生产率 并可增大推土量15 30 两台推土机刀片间距保持30 50cm 平均运距不宜超过50 75 不宜小于20 5 附加侧板 在铲刀两侧设置挡土板 增加铲刀前土的体积 以减少土的散失 提高生产率 下坡推土法 槽形推土法 并列推土法 二 铲运机施工铲运机是一种能综合完成全部土方施工工序 挖土 装土 运土 卸土和平土 的机械 按行走方式分为自行式铲运机 图a 和拖式铲运机 图b 两种 常用的铲运机斗容量为2m3 5m3 6m3 7m3等数种 按铲斗的操纵系统又可分为机械操纵和液压操纵两种 a 自形式铲运机 b 拖式铲运机 1 铲运机的开行路线 1 环形路线 2 8 字形路线 1 铲运机的开行路线 1 环形路线 2 8 字形路线 2 提高铲运机生产率的措施 1 下坡铲土 借助机械本身自重的作用 来加大切土深度和缩短铲土时间 但纵坡不得超过25 横坡不得超过6 铲运机不能在陡坡上急转弯 以免翻车 2 推土机助铲 在较硬的土层中用推土机在铲斗后助推 可加大铲刀切削力 切土深度和铲土速度 推土机在助铲的空隙时间可兼做松土或平整工作 为铲运机创造工作条件 3 双联铲运法 当拖拉式铲运机的牵引力有富裕时 可在拖拉机后面串联两个铲斗进行双联铲运 如果土质较硬 可用双联单铲操作 即先将一个土斗铲满 再铲第二个土斗 对于松软的土 则用双联双铲 即两个土斗同时推土 三 单斗挖土机施工 a 正铲挖土机 b 反铲挖土机 c 拉铲挖土机 d 抓铲挖土机 1 正铲挖土机正铲挖土机的工作特点是前进行驶 铲斗由下向上强制切土 挖掘力大 生产效率高 适用于开挖含水量不大于27 的一至三类土 且与自卸汽车配合完成整个挖掘运输作业 可以挖掘大型干燥基坑和土丘等 正铲挖土机的开挖方式 根据开挖路线与运输车辆的相对位置的不同 挖土和卸土的方式有以下两种 a 正向挖土 侧向卸土b 正向挖土 反向卸土 开挖方式 正铲挖土机开挖方式 a 正向挖土侧向卸土 b 正向挖土后方卸土l一正铲挖土机 2一自卸汽车 2 反铲挖土机施工反铲挖土机的挖土特点是 后退向下 强制切土 其挖掘力比正铲小 适于开挖停机面以下的一 三类土的基坑 基槽或管沟 每层经济合理的开挖深度为1 5 3 0m 对地下水位较高处也适用 1 沟端开挖 挖土机停在沟端 向后倒退挖土 汽车停在两旁装土 2 沟侧开挖 挖土机沿沟一侧直线移动挖土 3 拉铲挖土机拉铲挖土机的挖土特点是 后退向下 自重切土 其挖土半径和挖土深度较大 能开挖停机面以下的一 二类土 拉铲挖土机的开挖方式 与反铲挖土机相似 也分为沟端开挖和沟侧开挖 拉铲挖土机的工作尺寸 4 抓铲挖土机施工抓铲挖土机的挖土特点是 直上直下 自重切土 能开挖一 二类土 适于施工面狭窄而深的基坑 深槽 沉井等开挖 清理河泥等工程 最适于水下挖土 或装卸碎石 矿渣等松散材料 抓铲挖土机工作示意 a 抓铲开挖柱基基坑 b 抓铲斗工作示意 a b 二 土方机械的选择1 选择土方机械的原则土方机械化开挖应根据基础形式 工程规模 开挖深度 地质 地下水情况 土方量 运距 现场和机具设备条件 工期要求以及土方机械的特点等合理选择挖土机械 以充分发挥机械效率 节省机械费用 加速工程进度 二 挖土机与运土车辆配套计算1 挖土机数量确定 台 式中Q 土方量 m3 P 挖土机生产率 m3 台班 可查定额手册或按公式计算 T 工期 工作日 C 每天工作班数 K 时间利用系数 0 8 0 9 m3 台班 t 挖土机每次作业循环延续时间 s W1 100正铲挖土机为25 40s W1 100拉铲挖土机为45 60s q 挖土机斗容量 m3 Kc 土的充盈系数 可取0 8 1 1 Ks 土的最初可松性系数 KB 工作时间利用系数 一般为0 7 0 9 2 自卸汽车配套计算式中T1 自卸汽车每一工作循环的延续时间 min t1 自卸汽车每次装车时间 min t1 nt n 自卸汽车每车装土次数 Ql 自卸汽车的载重量 m3 实土表观密度 一般取1 7t m3 L 运土距离 m VC 重车与空车的平均速度 m min 一般取20 30km h t2 卸车时间 一般为lmin t3 操纵时间 包括停放待装 等车 让车等 取2 3min 三 开挖施工要点1 应根据地下水位 机械条件 进度要求等合理选用施工机械 2 土方开挖应绘制土方开挖图 3 基底标高不一时 可采取先整片挖至一平均标高 然后再挖个别较深部位 4 基坑边角部位 机械开挖不到之处 应用少量人工配合清坡 5 挖掘机 运土汽车进出基坑的运输道路 应尽量利用基础一侧或地下车库坡道部位作为运输通道 以减少挖土量 一 土料选择选择填方土料应符合设计要求 碎石类土 砂土和爆破石碴 可用作表层以下的填料 含水量符合压实要求的粘性土 可用作各层填料 碎块草皮和有机质含量大于8 的土 仅用于无压实要求的填方工程 淤泥和淤泥质土一般不能用作填料 但在软土或沼泽地区 经过处理其含水量符合压实要求后 可用于填方中的次要部位 含盐量符合规定的盐渍土 一般可以使用 但填料中不得含有盐晶 盐块或含盐植物的根茎 碎石类土或爆破石碴用作填料时 其最大粒径不得超过每层铺填厚度的2 3 当使用振动辗时 不得超过每层铺填厚度的3 4 铺填时 大块料不应集中 且不得填在分段接头处或填方与山坡连接处 填方内有打桩或其他特殊工程时 块 漂 石填料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设计要求 三 土方填筑与压实 二 基底的处理 三 填筑要求 四 填土的压实方法1 碾压法 d 自行式平碾 6 拖式羊脚碾 2 夯实法 MM120SR打夯机 多用途工务机械设备 装有两套独立的牵引系统 铁路和公路 旋转塔楼和起重臂 它通过了意 大利铁路局 FS 和法国铁路局 SNCF 的审查验证 3 振动压实法 平板振动机 1压实功的影响填土压实后的密度与压实机械在其上所施加功的关系见 土的密度与压实功的关系示意图 五 影响填土压实的因素 2含水量的影响填土含水量的大小直接影响碾压 或夯实 遍数和质量 较为干燥的土 由于摩阻力较大 而不易压实 当土具有适当含水量时 土的颗粒之间因水的润滑作用使摩阻力减小 在同样压实功作用下 得到最大的密实度 这时土的含水量称做最佳含水量 各种土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见表所示 图土的干密度与含水量的关系 表土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参考表 3铺土厚度的影响在压实功作用下 土中的应力随深度增加而逐渐减小 见图所示 其压实作用也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 各种压实机械的压实影响深度与土的性质和含水量等因素有关 对于重要填方工程 其达到规定密实度所需的压实遍数 铺土厚度等应根据土质和压实机械在施工现场的压实试验决定 若无试验依据应符合表的规定 压实作用沿深度的变化 4 填土压实的质量要求和检验 放线 房屋定位后 根据基础的宽度 土质情况 基础埋置深度及施工方法 计算确定基槽 坑 上口开挖宽度 拉通线后用石灰在地面上画出基槽 坑 开挖的上口边线即放线 一 放线 第六节基坑 槽 施工 二 基槽 坑 土方开挖 基槽 坑 开挖有人工开挖和小型液压挖土机开挖两种形式 开挖基槽 坑 应按规定的尺寸 合理安排开挖顺序和分层进行 且连续施工 土方开挖的顺序 方法必须与设计工况一致 并遵循 开槽支撑 先撑后挖 分层开挖 严禁超挖 的原则 三 验槽 基槽 坑 开挖完毕并清理好以后 在垫层施工以前 施工单位应会同勘察 设计单位 监理单位 建设单位一起进行现场检查并验收基槽 通常称为验槽 验槽 坑 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如下 核对基槽 坑 的位置 平面尺寸 坑底标高 核对基槽 坑 土质和地下水情况 空穴 古墓 古井 防空掩体及地下埋设物的位置 深度 形状 对整个基槽 坑 底进行全面观察 注意土的颜色是否一致 土的坚硬程度是否一样 有无软硬不一或弱土层 局部的含水量有无异常现象 走上去有无颤动的感觉等 验槽的重点应选择在桩基 承重墙或其他受力较大部位 第七节质量验收及安全技术 一 土方工程质量验收 1 场地平整挖填方工程的验收内容 平整区域的坐标 高程和平整度 挖填方区的中心位置 断面尺寸和标高 边坡坡度要求及边坡的稳定 泄水坡度 水沟的位置 断面尺寸和标高 填方压实情况和填土的密实度 隐蔽工程记录 2 基槽的验收内容 基槽 坑 的轴线位置 宽度 基槽 坑 底面的标高 基槽 坑 和管沟底的土质情况及处理 槽 坑 壁的边坡坡度 槽 坑 管沟的回填情况和密实度 二 安全技术 施工前进行场地清理 拆除施工区域内的房屋 古墓 拆除或改建通讯和电力设备 上下管道 地下电缆等 迁移树木 清除树墩及含有大量有机物的草皮 耕植土和河塘淤泥等 基槽 坑 开挖时 人工操作间距应不小于2 5m 采用机械作业时 挖土机的间距应大于10m 挖土应由上而下逐层进行 基槽 坑 的开挖严格按要求放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