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谱法概述及气相色谱.ppt

上传人:xin****828 文档编号:7201300 上传时间:2020-03-15 格式:PPT 页数:97 大小:1.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色谱法概述及气相色谱.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色谱法概述及气相色谱.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色谱法概述及气相色谱.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色谱法绪论 一色谱法发展史P1 色谱法 名称的由来 是利用混合物不同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分配系数 或吸附系数 渗透性等 的差异 使不同组分在作相对运动的两相中进行反复分配 实现分离的分析方法 色谱法 气相色谱 Gaschromatography 填充柱气相色谱 Packedcolumngaschromatography 毛细管气相色谱 Capillarycolumngaschromatography 裂解气相色谱 Pyrolysisgaschromatography 顶空气相色谱 Headspacegaschromatography 气相质谱联用技术 Gaschromatography Massspectrometry 液相色谱 Liquidchromatography 高效液相色谱 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 超临界流体色谱 Supercriticalfluidchromatography 高效毛细管电泳 Highperformancecapillaryelectrophoresis 毛细管电色谱 Capillaryelectrochromatography 液相质谱联用技术 Liquidchromatography Massspectrometry 二 色谱方法的一些新技术 三 色谱法的特点 1 分离效率高复杂混合物 有机同系物 异构体 手性异构体 2 灵敏度高可以检测出 g g 1 10 6 级甚至ng g 1 10 9 级的物质量 3 分析速度快一般在几分钟或几十分钟内可以完成一个试样的分析 4 应用范围广气相色谱 沸点低于400 的各种有机或无机试样的分析 液相色谱 高沸点 热不稳定 生物试样的分离分析 不足之处 被分离组分的定性较为困难 联用技术 四 色谱法的分类P7 根据流动相的物态可分为 气相色谱 GC 液相色谱 LC 超临界流体色谱 SFC 根据固定相的外形分 柱色谱平板色谱 平板色谱 根据分离机理可分为 吸附色谱分配色谱离子交换色谱排阻色谱 五 色谱色谱文献P11 发表色谱文献的主要期刊JournalofChromatography A色谱JournalofChromatography B分析测试通报TheJournalofMicrocolumnSeparation分析科学学报Chromatographia分析仪器JournalofChromatographyScienceJournalofHighResolutionChromatographyLC GCAnalyst 一色谱流出曲线及有关术语P19 第二章色谱法原理 一 保留值 定性 1死时间t0 流动相平均线速度 柱长 2保留时间tr 3校正 调整 保留时间 4死体积V0 5保留体积Vr 6校正 调整 保留体积 7相对保留值ri s 8分离因子 二 峰高与峰面积 定量 三 区域宽度 柱效 峰底宽度W半峰宽W1 2标准偏差 四 色谱流出曲线上的信息 1根据色谱峰的个数 可判断样品所含的最少组份数 2根据色谱峰的保留值 可以进行定性分析 3根据色谱峰的面积或峰高 可以进行定量分析4色谱峰的保留值及其区域宽度是评价色谱柱分离效能的依据5色谱峰两峰间的距离 是评价固定相 或流动相 选择是否合适的依据 三色谱分析的基本原理 组分保留时间为何不同 色谱峰为何变宽 一 分配系数K和分配比k 组分在固定相中的浓度 组分在流动相中的浓度 1分配系数 组分一定时 K主要取决于固定相性质组分及固定相一定时 温度增加 K减小试样中的各组分具有不同的K值是分离的基础选择适宜的固定相可改善分离效果 影响K的因素 固定相温度 2分配比 容量因子 k 组分在固定相中的质量 组分在流动相中的质量 K与k都是与组分及固定相的热力学性质有关的常数 K与k都是衡量色谱柱对组分保留能力的参数 数值越大 该组分的保留时间越长 k可直接从色谱图上获得 3分配系数K与分配比k的关系 4分离因子与分配系数K及分配比k的关系 二 色谱理论 自习为主 1塔板理论 柱分离效能指标 k 1 理论塔板数 理论塔板高度 色谱柱长度 柱效能指标 当色谱柱长度一定时 塔板数n越大 塔板高度H越小 被测组分在柱内被分配的次数越多 柱效能越高 所得色谱峰越窄 不同物质在同一色谱柱上的分配系数不同 用有效塔板数和有效塔板高度作为衡量柱效能的指标时 应指明测定物质 有效塔板数 有效板高 2速率理论 影响柱效的因素 自习为主 范弟姆特方程 1 涡流扩散项A 固定相颗粒越小 填充的越均匀 A越小 H越小 柱效越高 色谱峰越窄 2 分子扩散项B u 纵向扩散项 产生原因 浓度梯度影响因素 流动相流速 气体扩散系数 3 传质阻力项Cu 气相传质阻力 固定相颗粒越小 载气分子量越小 气相传质阻力越小 液相传质阻力 固定液粘度及液膜厚度越小 液相传质阻力越小 4 流动相线速度对板高的影响 四分离度 定义 tr2 tr1 组分2和组分1的保留时间 W2 W1 组分2和组分1的峰底宽度 R 1 5完全分离 五基本色谱分离方程式 对于难分离相邻两组分 W1 W2 W P185 10 12 分离度与k n及的关系 k从1增加到3 R增加到原来的1 5倍 k 2 7 n增加到原来的3倍 R增加到原来的1 7倍 从1 01增加到1 1 增加约9 R增加到原来的9倍 结论 选择合适的固定相 流动相 以增加是改善分离度最有效的方法 1 各组分的分配系数必须不同 这一条件通过选择合适的固定相来实现 2 区域扩宽的速度应小于区域分离的速度 即色谱柱的柱效要高 3 在保证快速分离的前提条件下 色谱柱应足够长 使试样中的不同组分分离需要满足的条件 第三章色谱定性 定量方法及应用P274 一定性分析 1用已知纯物质对照定性 保留值定性峰高增加法定性 2用经验规律和文献值定性 1 经验规律 碳数规律 在一定温度下 同系物的调整保留时间的对数与分子中碳数成线性关系 如果知道两种或更多同系物的调整保留时间 则可求出常数A和C 从色谱图查出未知物的后 根据上式即可求出未知物的碳数 2 相对保留值 3 保留指数P276优点 Z Z 1 正构烷烃的碳原子数 进样 例 乙酸正丁酯在阿皮松L柱上的流出曲线如下图所示 由图中测得调整保留距离为 乙酸正丁酯310 0mm 正庚烷174 0mm 正辛烷373 4mm 求乙酸正定酯的保留指数 在与文献值对照时 一定要重视文献值的实验条件 如固定液 柱温等 而且要用几个已知组分进行验证 3联机定性 GC MS 气相色谱 质谱 例 川桂皮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色谱柱 SE 54 30m 0 25mm 0 25 m 色谱操作条件 载气 氦气 流速1mL min 柱温 初温60 保持1min 8 min升温至150 6 min升温至190 8 min升温至250 保持1min 总离子流色谱图 6号峰的质谱图 GC AES 气相色谱 原子发射光谱 二甲基硒 烯丙基甲基硒 甲基亚磺基硒酸甲酯 二甲基二硒 2 丙稀硫硒酸甲酯 1 丙稀硫硒酸甲酯 双 甲硫 硒 烯丙基甲基硫 二甲基二硫 二烯丙基硫 烯丙基甲基二硫 二甲基三硫 二烯丙基二硫 烯丙基甲基三硫 二烯丙基三硫 GC AES同时检测大蒜中碳 硫 硒化合物 Se 196 1nm C 193 1nm S 180 7nm 4几种方法联合定性 质谱和保留指数两种鉴定方法的结果 例 缬草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多种方法联合定性可大大提高鉴定的可靠性 二定量分析P281 1定量基础 或 单位峰面积 或单位峰高 的组分的量 定量校正因子 相对校正因子 2常用的几种定量分析方法 1 归一化法P289 试样中所有组分均须出峰 要求 操作条件如进样量 载气流速等变化时对结果的影响较小 优点 C8芳烃异构体归一化定量分析 2 外标法 校准曲线法 P287 或 不使用校正因子 需准确控制进样量 载气流速等操作条件 适合测定大批量样品 3 内标法P288 对内标物的要求 a 试样中不含有该物质 b 与被测组分性质比较接近 c 不与试样发生化学反应 d 出峰位置应位于被测组分附近 且无组分峰影响 准确度高 优点 例 测定二甲苯氧化母液中乙苯和二甲苯含量 采用内标法 称取试样1500mg 加入内标物壬烷150mg 混合均匀后进样 测得如下数据 计算样品中乙苯 对二甲苯 间二甲苯 邻二甲苯的含量 解 第四章气相色谱法 一气相色谱仪P36 GC工作过程 载气系统 进样系统 分离系统 检测和记录系统 温控系统 一 载气系统 常用载气 氮气 氦气 氢气及氩气 气源净化干燥管载气流速控制装置 载气系统 二 进样系统P36 温度比柱温高出10 50 取样位置试样导入色谱柱 六通阀进样器 三 分离系统 色谱柱 1气液色谱固定相P67 1 担体 载体 对载体的要求P67 具有多孔性 即比表面积大 化学惰性 表面没有活性 有较好的浸润性 热稳定性好 有一定的机械强度 使固定相在制备和填充过程中不易粉碎 担体的表面处理 a 酸洗 浓盐酸浸泡 除去碱性作用基团b 碱洗 氢氧化钾甲醇溶液浸泡 除去酸性作用基团c 硅烷化 除去担体表面的氢键作用力 二甲基二氯硅烷 2 固定液 高沸点的有机化合物P71 对固定液的要求 热稳定性好 在操作温度下不发生聚合 分解等反应 具有较低的蒸气压 以免流失 化学稳定性好 不与样品或载气发生不可逆的化学反应 粘度和凝固点低 以便在载体表面能均匀分布 对样品中的各组分有适当的溶解度 填充柱 毛细管柱 组分与固定液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静电力 极性分子之间的作用力诱导力 极性与非极性分子之间的作用力色散力 非极性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氢键力 氢原子与电负性很大的原子 如F O N等 之间的作用力 固定液的相对极性P 自习 固定液的选择原则 相似相溶 重要 a 非极性物质 非极性固定液 沸点越低的组分越早出峰 b 极性物质 极性固定液 极性越小的组分出越早出峰 c 极性与非极性混合物 极性固定液 极性越小的组分出越早出峰 d 易形成氢键物质 极性或氢键型固定液 不易形成氢键的组分先出峰 易形成氢键的组分后出峰 e 复杂难分离样品 多种固定液混合 常用毛细管色谱柱固定液P73 2气固色谱固定相P93 分离测定有机物中的痕量水 高分子多孔微球 四 检测系统P37 1热导池检测器 TCD 利用载气与组分热导系数的差异进行测量 载气对热导检测器灵敏度的影响 某些气体与蒸气的热导系数 10 4J cm s 1 影响热导检测器灵敏度的因素 载气种类 热丝工作电流 热丝与池体温度差 适用范围测量对象 通用色谱柱 填充柱 2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FID 火焰离子化机理 适用范围含碳有机化合物 影响检测灵敏度的因素氢氮比 空气流量 极化电压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特点flameionizationdetector FID 1 典型的质量型检测器 2 对有机化合物具有很高的灵敏度 3 无机气体 水 四氯化碳等含氢少或不含氢的物质灵敏度低或不响应 4 氢焰检测器具有结构简单 稳定性好 灵敏度高 响应迅速等特点 5 比热导检测器的灵敏度高出近3个数量级 检测下限可达10 12g g 1 3电子捕获检测器 ECD electroncapturedetector ECD 电子捕获机理 适用范围卤素及亲电子物质 电子捕获检测器 高选择性检测器 仅对含有卤素 磷 硫 氧等元素的化合物有很高的灵敏度 检测下限10 14g mL 对大多数烃类没有响应 较多应用于农副产品 食品及环境中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饮用水中三卤甲烷色谱图 水 氯 氯仿 二氯溴甲烷 二溴氯甲烷 溴仿 4火焰光度检测器 FPD 响应机理 适用范围含硫 磷化合物 含磷化合物 含硫化合物 5质谱检测器 6原子发射光谱检测器 二色谱分离操作条件的选择P80 1 色谱柱 固定相 固定液液膜厚度 柱长等 2 载气及其线速的选择P81 检测器 载气 柱效 u较小时 选择分子量较大的载气 N2 Ar u较大时 选择分子量较小的载气 H2 He u的选择 3 柱温的选择P82 改变柱温产生的影响 柱效 增加柱温可加快气相 液相的传质速率 有利于降低塔板高度 改善柱效 但同时又会加剧纵向扩散 从而导致柱效下降 分离度 柱温升高 K减小 分离度下降 分析时间 降低柱温 分析时间增加 柱温应控制在固定液的最高使用温度和最低使用温度范围之内 使最难分离的组分有尽可能好的分离前提下 采取适当低的柱温 但以保留时间适宜 峰形不拖尾为度 柱温一般选择在组分平均沸点左右 组分复杂 沸程宽的试样 采用程序升温 选择原则 程序升温50 250 8 min 恒温150 正构烷烃恒温和程序升温色谱图比较 程序升温不仅可以改善分离 而且可以缩短分析时间 4 进样量的选择 进样量 柱效 进样量过大 使色谱柱超载 柱效急剧下降 峰形变宽 检测器 进样量过大 峰高或峰面积与进样量的线性关系被破坏 进样量应控制在柱容量允许范围及检测器线性检测范围之内 作业 需上交 你们实验室需要用 气相 色谱分析的有哪些样品 色谱条件是什么 色谱柱 检测器 载气种类及流速 进样器 柱温箱 检测器的温度 定量方法是什么 需要样品前处理吗 如果实验室没有涉及到色谱分析 请查阅相关文献 如GC或GC MS测定食品中的三聚氰胺 列出上述色谱方法的条件和定量方法 并说明理由 10月23 30两次课来完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